垂体脓肿误诊分析_第1页
垂体脓肿误诊分析_第2页
垂体脓肿误诊分析_第3页
垂体脓肿误诊分析_第4页
垂体脓肿误诊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垂体脓肿误诊分析作者刘珍友隋庆兰【关键词】垂体脓肿误诊垂体脓肿少见,而且误诊率较高。我院遇到1例,被误诊为垂体瘤术后复发。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病人,男,53岁。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40,同时伴头痛、恶心、呕吐。无头晕、视物模糊及意识改变,无肢体活动不良。曾于门诊抗感染治疗,体温较前下降,但有头痛。病人3年前有垂体瘤手术史。查体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均正常。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EEG中度异常。血常规WBC109/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脑脊液常规细胞总数1850106/L;白细胞数43106/L,分类多核细胞1个,单核细胞42个;未发现恶性肿瘤细胞,见少量成熟的淋巴细胞。IGGCMG/L,IGACMG/L,IGMCMG/L。脑脊液未找到抗酸杆菌,墨汁染色未找到隐球菌,革兰染色未找到细菌。皮质醇MMOL/L,TSHMU/L,FTPMOL/L,FT3PMOL/L,E2NG/L,TESTOMG/L,PROGMG/L,PRL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MU/L,LHMU/L,FSHMU/L。临床诊断病毒性脑炎;垂体瘤术后复发。MRI表现T1WI显示鞍内、蝶窦内有一等信号软组织包块,中心为略低信号影,之间隐约可见薄层不连续高信号环(图1);图1MRI冠状位平扫,T1WI显示鞍内、蝶窦内一等信号的软组织包块,中心为略低信号影,之间隐约可见薄层不连续高信号环;图2T2WI病变信号分为三层病变中心为高信号,边界清楚;中间为厚薄不均的等、低信号;外围(上部为主)为弧形高信号图3、4增强扫描后,病变周边明显环形强化,中心区域无强化。垂体柄增粗且明显强化图5、6经抗炎治疗后,病变体积较前明显缩小,垂体柄亦同时变细T2WI病变信号分为三层病变中心为高信号,边界清楚;中间为厚薄不均的等、低信号;外围(上部为主)为弧形高信号(图2)。蝶窦、后组筛窦黏膜增厚,呈等T1、长T2信号影。部分鞍底骨质缺如。增强扫描见病变周边明显环形强化,中心为无强化区。垂体柄明显增粗且强化(图3、4)。MRI诊断垂体瘤术后复发。治疗方法及结果病人在神经内科住院24D,给予抗炎、抗病毒、营养脑细胞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复查鞍区MRI,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现鞍内病变较前明显缩小,垂体柄变细;病变边缘较前清楚(图5、6)。病人病情稳定出院,并继续以前治疗。出院诊断垂体脓肿。2讨论垂体脓肿少见,在垂体疾病中所占的比例小于11。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为副鼻窦炎、脑膜炎和垂体肿瘤2。感染的途径有血行感染、直接蔓延两种。垂体占位性病变、放射治疗、邻近组织器官的感染性病变均有利于垂体脓肿的发生。EDWARD等1统计分析了24例垂体脓肿病人,其中的病人曾做过蝶窦或垂体手术,包括垂体腺瘤、RATHKE裂囊肿、蝶窦炎性假瘤、来源未定的出血性垂体囊肿和颅咽管瘤等;的病人有过脓毒症和细菌感染史;的病人有垂体手术后脑脊液鼻漏史;的病人曾做过垂体的放射治疗;还有的病人只有单纯的蝶窦炎史。本例病人考虑与垂体瘤术后邻近部位(鼻窦)炎症的蔓延有关。垂体脓肿临床症状常较轻,且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表现为前额部头痛,时间常大于2个月。半数病人有视力障碍,视野改变。大多数病人都有垂体功能异常,其中绝大部分是垂体功能减退。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脑脊液检查有白细胞增多等。本例垂体功能低下考虑与垂体瘤术后有关。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不明显,而脑脊液中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故临床考虑为病毒性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染(病毒性脑炎)。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帮助。CT扫描可见鞍区或鞍上略低密度的包块,向周围有轻度的膨胀;增强扫描显示病灶中心无强化,周边有厚薄不一的强化环3,4。MRI被认为是诊断垂体脓肿最有价值的手段,其表现根据脓肿所含蛋白和出血而有所不同。T1WI一般为鞍区等信号包块,中心呈略低信号;T2WI脓腔为均匀的高信号1。但也有报道T1WI表现为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4。脓肿壁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和等信号。垂体窝常有扩大,病变可向上压迫视交叉和第三脑室。鞍底骨质常变薄甚至破坏。DWI显示脓肿为高信号,脓肿壁为低信号。本病由于发病率低,误诊率较高。但回顾分析本病例MRI表现,一些征象仍可提示诊断。病变中心圆形无强化区,代表的是脓液(脓腔);周边厚壁的明显环形强化,代表的是脓壁。特别是T2WI的分层现象,尤其中间层厚薄不均的等、低信号代表了大量的胶原纤维组织,对脓肿很有提示价值。垂体柄的增粗与明显强化,多见于炎症及恶性肿瘤的浸润,不会出现于垂体腺瘤、RATHKE裂囊肿和颅咽管瘤等良性肿瘤。当怀疑垂体脓肿时,可加做磁共振弥散成像,此时,脓腔呈明显高信号,脓壁呈低信号,则更具有特征性。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参考文献】1EDWARDGV,MITHCHELS,BERGEN,ETALDIAGNOSISANDMANAGEMENTOFPITUITARYABSCESSAREVIEWOFTWENTYFOURCASESJJNEUROSURG,2001,952332412BIERFEP,RIISHEDEJ,LINDHOLMJPITUITARYABSCESSJACTANEUROCHIRURGICA,1983,681871933ENZMANNDR,SIELINGRJCTOFPITUITARYABSCESSJA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