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619-2010 中梨1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1619-2010 中梨1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1619-2010 中梨1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1619-2010 中梨1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1619-2010 中梨1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 备案号: 28607苏省 地 方 标 准 1619 2010 中梨 1 号生产技术规程 010 - 08 - 05 发布 2010 - 11 - 05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1619 2010 I 前 言 中梨 1 号又 称 绿宝石梨。 本标准按 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的规定编写。 本 标准由 江苏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玉虹、黄学东、沈祖富、余成宝、陶荣华 。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 2010年 8月 5日。 1619 2010 1 中梨 1 号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梨 1号生产的园地选择、建园、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中梨 1号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42 梨生产技术规程 013 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 地环境条件 5102 无公害食品 梨生产技术规程 470 梨生产技术规程 667 无公害农产品 砂梨生产技术规程 1081 砂梨棚架栽培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199号 3 园地选择 地环境 应符合 013和 5102土层深度不低于 下水位 1壤肥沃 ,透气性良好, 有机质含量大于 沙壤土为宜。 地规划 按照 442围 5 4 建园 木质量 应符合 442根癌病等检疫性病害。 木 以棠梨为宜,杜梨次之。 粉树配置 配置 1:1的授粉树,圆黄梨、黄金梨、新世纪梨、丰水梨等均可做授粉品种。 1619 2010 2 植 植时期 落叶后至翌年 3月中旬。 度 栽植密度应根据园地的立地条件 (包括土壤和地势等 )、整形修剪方式和管理水平而定 。棚架栽培株 行距 4m5m,普通栽培可采取早期合理密植,株行距 m3 m,结果后当树冠郁闭时,实行株距间隔株间伐,成 3m4m。 植沟或定植穴 植沟 南北行向挖( 0.8 m 1 m) 0.6 土和深层土分开放两边。 植穴 挖长 0.8 m、宽 0.8 m、深 0.6 土和深层土分开放两边。 施有机肥和土壤回填 定植沟(穴)底填入 20 30 亩施有机肥 3000 50 表土均匀混合施入踩实,深层土捣碎放于其上踩实。 木处理 定植前对苗木根部进行修剪,并采用 50石硫合剂消毒,浸水、醮泥浆等方法处理。 植方法 在回填好的定植沟(穴)上开挖深度超过根系深度 10苗根在穴中央向四周摆布均匀,回填细土,至全部根系掩盖后提苗,并进行第一次踩土,再回填细土进行第二次踩土。定植后,立即灌足定根水。 架搭建 按照 1081 5 田间管理 壤管理 按 5102穴深翻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在定植穴(沟)外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 80 3040 肥 肥 原则和肥料的种类 1619 2010 3 按照 5102施用的肥料不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应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或免予登记的肥料。 肥方法和数量 肥方法 按照 5102 肥时期和数量 肥 以有机肥为主,每 667 施有机肥 3000 加 50 1 肥 果树生长不同时期氮、磷、钾合理搭配追肥如下: a) 幼树和初结果树 3 6月每月施速效氮肥一次,每次施纯氮计 12 g 24 g; 9 10月每月施速效肥 1次,每次施纯氮计5 g 10 g、五氧化二磷 5 g 10 g、氧化钾 5 g 10 g。 b) 盛果树 追肥量按产量和已施基肥的养分总含量确定。按 1000 5 氧化二磷 12 化钾 12 一次在萌芽前后,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幼果期(盛花后一个月),以氮肥为主,磷钾混合施用;第三次在果实迅速膨大期,以钾肥为主;第四次在采果后施入,以氮肥为主。 面肥 全年 4 5次。一般生长前期 2次,以氮肥为主;后期 2 3次,以磷、钾肥为主,也可根据树体情况喷施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常用肥料浓度为尿素 磷酸二氢钾 硼砂 叶面喷肥宜避开高温时间。 分管理 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 013中的规定,提倡微灌、滴灌。注意春雨季节、梅雨前后、伏旱时期以及秋季的排水和灌溉工作。花前清沟排水;在萌芽至开花前、新梢快速生长期、采果后和越冬前及时灌水,采前半月注意控水。 形修剪 形选择 冠疏层形 树高 3 4m,干高 幅 3 一层主枝 3个,层内距 30二层主枝 2个,层内距20三层主枝 1个。一、二层间距 80、三层间距 60 枝上不配侧枝,直接着生大中小型枝组。 由纺锤形 树高不超过 3 4m,干高 心干上着生 10 15个分枝,分枝围绕中心干螺旋上升,间隔20枝与主干分生角度为 80 左右,分枝上直接着生小枝组。 1619 2010 4 架形 棚架和树高 干高 2 3个主枝。主枝呈 45 角向棚面延伸,至棚面后水平延伸。每主枝配 2 3个侧枝,侧枝在棚面上水平延伸。结果枝分布在侧枝两侧,间距 30 剪 冠疏层形 生树修剪 每年按树体结构要求选配各层主枝和侧枝。中心干、主枝延长枝剪留长度 60枝延长枝剪留长度 50侧枝头剪口的第二芽应选留在发侧枝方向的侧芽或背斜侧芽,以便选留侧枝和枝组,不必强求剪口第一芽为外芽。其它枝条作辅养枝或枝组处理,生长期进 行摘心、扭梢、拉枝、拿枝等处理,开展角度,减缓生长势、促进结果。 果期树修剪 以轻剪缓放为主,尽量多留枝,控制竞争枝,搞好树势平衡,继续培养各级骨干枝扩大树冠,控制树高,同时开张主侧枝角度。控制辅养枝,疏除过多密挤内膛枝及直立枝,采取先截后放或先放后缩或连续长放等方法,培养大、中、小型结果枝组。控旺促壮,达到枝组健壮的目的。当树高 超过 4第二层主枝处落头开心,保持树高不超过行距。 果期树修剪 树形已完成,开始大量结果,要注意清理过多的辅养枝,稳定树势,克服大小年现象。早期丰产必须培养好树体骨架,并培养好枝组,加强生长期修剪,以增加树冠的通风透光度。衰老树注意更新修剪,复壮树势,维持产量,延长结果年限。 果后期树的修剪 当产量降至 1000树体进行更新复壮。每年更新 1 2个大枝, 3年更新完毕,同时做好小枝更新。 由纺锤形 树整形修剪 在保持中干延长枝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对强势竞争枝实行重截,利用再生枝培养长放枝组,其余的中长枝原则不剪,待延长枝长到 7080 70 80,对过长或细弱的枝适当轻剪,以平衡树势。中干延长枝根据树势剪留 6080在应发枝的部位刻芽。中干上着生的长放枝组单轴延伸,转圈插空,同侧重叠枝组距离 80密枝酌情回缩或疏除。 果期树的修剪 对过壮和直立枝组进行重回缩;疏间背上直立枝组;有计划适当回缩更新粗度超过 3细修剪中、小型枝组,多截中长果枝,发展 侧生枝组,保持健壮生长,防止光秃,围绕主轴轮替结果。如树高已超过行距,应落头开心,注意落头枝留南向枝。如行间枝组距离小于 1m,也应回缩或疏除。 果后期树的修剪 1619 2010 5 参照 小冠疏层形修剪 。 架形 按照 1081 果管理 花保果 按 1081 花疏果 花芽 和 疏花序 按照 470每朵花序只选留第( 2 4)序位花。 果 定果 落花后 即可 进行, 1个月内完成。 花期天气正常宜早疏 , 花量多、树势弱、着果率高的应早疏, 反之则迟疏和少疏。先疏去病虫果、歪果、小果、叶磨果、锈果等。一般隔 25 30 个果台留 1个果, 亩产控制在 2000 可适当多留预备果 10% 15%。疏果后保持叶果比在 40:1。 袋 选用梨果专用袋 。 套袋后 果面 要求乳黄或金黄色的,应选择白色小蜡袋加外黄内黑的双层袋 ; 套袋后商品果要求淡绿色的,可将二次套袋改为外黄内白或外黄内黄的双层专用袋 。套 袋在 落花后 15 袋前喷杀虫杀菌混合药 1次到 2次,重点喷果面, 疏果和套小袋(白色)同时进行。小袋被幼果涨破前,适时套上大袋。 袋 需要去袋的在采前 10 d 15 两次去袋,第一次打开袋底,过 3 d 5 袋时间宜在上午 9: 00 11: 00,下午 3: 00 5: 00。不解袋的应连袋采下,装箱时除袋后包装果实。 6 病虫害防治 治原则 照 5102规定执行。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学防治应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 ; 注重药剂的轮换使用和合理混用;按照规定的浓度、每年的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要求使用 ;推荐使用的化学农药 按照 667附录 B 执行 。 止使用的常见农药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 199 号 。 要病虫害 要病害 轮纹病、黑斑病、锈病、褐斑病、黑点病等。 1619 2010 6 要虫害 梨木虱、蚜虫类、螨类、食心虫类、卷叶虫类、蝽象、蚧壳虫类和金龟子等。 治方法 按照 5102执行。 7 果实采收 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市场需求和运输条件综合,确定采收适期,应分期采收。采收时按照由外向内、由下向上的顺序采摘,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摘时连同果袋一并摘下,装箱时再去袋分级,做好 分级包装及贮运工作。 8 记录 应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记录,生产档案保存 2年以上。 1619 2010 7 江苏省地方标准 中犁 1 号 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1、目的意义 中梨 1 号又叫绿宝石梨,由郑州果树研究所育成,属于砂梨, 2001 年溧阳市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种。通过几年的种植,绿宝石梨表现出良好丰产性、抗逆性,是一个优质早熟梨品种。近几年时间,江苏省已有绿宝石梨面积 8000 余亩,同时面积、产量还有扩大的趋势,是江苏省目前砂梨中最具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品种之一。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中梨1 号生产技术规程 ,将规范绿宝石梨的生产。 2、任务来源 根据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 2009 年度江苏省农业地方标准制 定 项目及经费指标的通知(苏质 监标发 2009 132 号)要求,受江苏省质量技术 监督局的委托,由江苏省园艺技术推广站提出,江苏天目湖生态农业 有限公司承担了江苏省地方标准中梨 1号生产技术规程的起草工作。 3、编制过程 中梨 1 号 生产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项目申报后, 标准起草小组 制 定了 工作方案,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收集、汇总了近几年 绿宝石 梨种植 情况,对相关技术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参照国家、行业 、地方 相关标准,制定了本标准。 4、依据及相关说明 地选择和建园。根据 013 2006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 产地环境条件 、 5102公害食品 梨生产技术规程 和 442梨生产技术规程 的规定 制定,同时根据 绿宝石 梨的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栽培模式和栽培密度,并对不同规格苗木种植情况的对比,确定苗木的要求和棚架的搭建。 间管理。肥料 种类根据 5102公害食品 梨生产技术规程、667公害农产品 砂梨生产技术规程、 1081梨棚架栽培技术规程和 470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制定;肥料的施用数量根据与 1619 2010 8 其他企业交流,请果树专家指导,并对比不同施肥量 绿宝石 梨果实品质来确定;疏果和果实套袋依据多年栽培经验实践来确定。 形修剪。 根据 5102公害食品 梨生产技术规程、 667公害农产品 砂梨生产技术 规程、 1081梨棚架栽培技术规程和470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制定,同时根据中梨 1号的生物学特性和其他果园交流,在常规冬季修剪的基础上,加强生长期修剪,通过摘心、扭梢、拉枝、拿枝等处理,开展角度,减缓生长势、促进结果 。 果管理。通过不同果园和不同产量果实品质的对比,确定亩产量控制在 2000量和品质比较均衡。果袋的选择,两次套袋(先套小袋再套大袋)和单次套袋(直接套大袋)对比,两次套袋果果面比单次套袋要好,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