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037-2003 无公害农产品 斑点叉尾洄养殖操作规程_第1页
DB3201T 037-2003 无公害农产品 斑点叉尾洄养殖操作规程_第2页
DB3201T 037-2003 无公害农产品 斑点叉尾洄养殖操作规程_第3页
DB3201T 037-2003 无公害农产品 斑点叉尾洄养殖操作规程_第4页
DB3201T 037-2003 无公害农产品 斑点叉尾洄养殖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0372003 无公害农产品 斑点叉尾鮰养殖 技术 规程 2003布 2003施 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0372003 I 前 言 本标准按 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格和 准化工作导则 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写。 本标准贯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 业水质标准、 料卫生标准和行业强制性标准 水养殖用水水质、 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南京市农 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市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南京市水产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宣、周国勤、周国平、陈兵、徐秀玲、陈桂芳、曾颖婷。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 2003年 11月 5日。 0372003 1 无公害农产品 斑点叉尾鮰养殖 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无公害农产品 斑点叉尾鮰( 殖的环境条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食用鱼养 殖 以及病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 农产品 斑点叉尾鮰的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 饲料卫生标准 11776 草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11777 鲢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11778 鳙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鱼苗、鱼种 3 环境条件 源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 应符合 要求。 殖用水 养殖用水 应符合 要求。 质 底质 应符合 第 的要求。 塘 池塘要求见表 1。 表 1 池塘要求 类 别 面 积 ( 水 深 ( m) 淤泥厚度 ( 亲鱼池 20 0372003 2 表 1 池塘要求 (续) 类 别 面 积 ( 水 深 ( m) 淤泥厚度 ( 产卵池 30 鱼种池 30 食用鱼饲养池 20 4 人工繁殖 鱼的准备 源 从国家级原(良)种场购进或直接从原产地引进。 态特征 斑点叉尾鮰的外部形态应符合分类 学 特征,见附录 A。 龄 宜选用 4 龄 6 龄。 重 。 体要求 体形正常,体表不充血,体色光洁, 无病虫感染。 比 雌雄比例 1: 1 。 鱼的强化培育 育方法 雌 、 雄分池培育。 养时 期 亲鱼放养选择在 3 月中下旬的晴天上午。 放养密度 每 667面放养 30 尾 40 尾。 鱼消毒 放养 前应 进行药物消毒, 宜 用 2% 4%的 氯化钠溶液 浸浴 5高锰酸钾 20 浸浴 50 养鱼放养 每 667养 60鱼、鳙鱼 100 尾左右,以调节水质。 养管理 料 使用的饲料应符合 规定。 饲 水温 13 21 时,每周投喂 3d,每天投 饲量占鱼体重的 1%左右;水温 21 30 时,每天 投喂,投饲量占鱼体重的 2%左右。投喂饲料为全价浮性颗粒料,蛋白质含量不小于 36%;产卵前 30d,隔天喂一次小杂鱼、畜禽下杂物等动物性饲料,投喂前应 对动物性饲料 消毒 , 消毒方法:洗净后用高锰酸钾20 浸泡 1520 5%氯化钠溶液 浸泡 510用清水漂洗。 质调控 视水质情况 宜冲 换池水或开动增氧机,溶解氧 应 保持在 4 以上 ,其它水质指标应符合 卵 0372003 3 卵前准备 鱼选择 成熟的雌鱼头部圆而吻部稍尖,体色 为淡灰色,腹部圆而饱满,且有明显的卵巢轮廓;生殖孔圆形,处于肛门与泌尿孔之间,用探针可捅入生殖孔中,生殖孔红肿并有较多粘液覆盖,肛门红肿外凸,将腹腔部朝上抬起生殖突起部位有明显搏动现象。雄鱼头部扁平,体色为深灰色,头部两侧肌肉发达,外明显,腹部窄长;生殖窦管状末端尖细突起,尖细部位呈红色,肛门不外凸。 卵池 产卵池符合表 1的规定。 雄配比 春季水温达到 24 时,将雌 、 雄亲鱼按 2: 1 比例放入产卵池。 置产卵 巢 将 产卵巢(一般尺寸为 3000置于 池塘四周 水深 6090, 产卵巢 间距 3m9m。使 产卵 巢 开口朝向池中心,每个 巢 用浮子作标记。 卵 卵时间 选择在上午 10 时左右。 卵方法 先检查产卵巢,驱除雄鱼。然后 将卵块轻轻地刮下来,卵块随水流入桶内,让卵块都浸于水面下。 块运输 卵块运输途中应遮光、充气,迅速运至孵化场地。 工孵化 化方法 采用孵化槽中设置育苗框流水孵化。育苗框采用浮性材料做框架 , 用网目大小为 片做框底制成。 孵化槽规格 一般 为 (4.0)m( m( m;育苗框规格一般为 (.0)m( 0.5)m(0. 2 0.3)m。 质要求 孵化用水水质应符合 规定,溶 解 氧 应 保持在 6 以上, 在 间。 化水温 孵化水温宜在 24 28 。 化密度 育苗框中鱼卵密度一般 4万粒 /5万粒 / 流控制 孵化槽水流量 宜 控制在 20L/右。 化管理 在孵化过程中应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鱼卵;经常清洗孵化槽,及时吸除污物及卵壳,检查并剔除腐烂和感染了真菌的鱼卵,每天将卵块翻动 2 次 3 次。 卵消毒 卵 块 放入孵化槽前应 进行消毒,用药及方法应符合 要求 。 5 苗种培育 苗培育 苗池准备 鱼苗培育池采用圆形砖砌水泥池,直径 2m,深 苗前用 20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30 苗消毒 按 规定执行 。 0372003 4 苗 采用虹吸法,用内径 塑料软管,将带卵黄囊的鱼苗从孵化槽内吸出,移入鱼苗池中。 育方法 可将鱼苗直接放入育苗池培育,也可将鱼苗放入悬挂于鱼苗池的育苗框中培育。一般 每立方 米 水体放苗 尾 尾 。 饵 鱼苗经过 3d 4d 后,投喂 斑点叉尾鮰专用 开口饲料, 每 4h 投喂 1 次。饲料质量应符合 规定。 量及水交换 初期水位 鱼体增长,逐渐增至 流 宜 控制在 30L/右,使溶 解 氧保持在 4以上。 污 每天用虹吸法吸掉鱼苗池内的污物 。 育时间 鱼苗在鱼苗池内培育时间 10d 12d。 池规格 鱼苗出池规格 2 种培育 种池准备 塘消毒 冬季或早春排干池水,整池清淤;鱼种放养前 2 周 用生石灰清塘,用量为 120675067苗前应试水。 肥、注水 每 667腐熟发酵的有机肥 70肥 2d3d 后, 用 40 目筛绢网过滤进水 , 苗放养 苗时间 选择在清晨水温较低时放苗 。 苗消毒 鱼苗下塘前应进行消毒 ,消毒按 定执行。 养密度 每 667养苗种 10000 尾 15000 尾。 养管理 料 采用斑点叉尾鮰专用 颗粒饲料。饲料质量应符合 规定,饲料 中 蛋白质含量为 36% 45%。 饲 饲方法 当水温在 18 以上时,每天投饲 2 次 3 次 。 在开始的 3 周 4 周内应投喂破碎的颗粒饲料(规格为 蛋白质含量应 大于 45%;第四周到第六周 应 投喂小规格的破碎颗粒饲料,其蛋白质含量 应大于 40%;第六周以后改喂小的颗粒饲料(直径约为 其蛋白质含量 大 于 36%。 饲量 水温在 18 以上时,日投饲量 应 占体重的 3% 8%。投饲量视气候状况和摄食强度灵活掌握,所投饲料 应控制在 30吃完。 质控制 按 规定执行 。 常管理 0372003 5 控制池塘中的水生杂草和 “苔藓 ”,可在斑点叉尾鮰放养后, 及时 投放体长 20草鱼,每 667 尾 16 尾。草鱼鱼种质量应符合 11776 的规定。 病防治 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见表 2。 表 2 常见病及 其防治方法 病 名 症 状 治疗方法 病毒病 病鱼眼球起泡,鳍条基部出血,腹部肿胀,鳃变暗色,病鱼头朝上,游动不正常。 用二溴海因 全池泼洒,用四烷基季铵盐洛合碘(季铵盐含量为50%) 全池泼洒。 肠道 败血症 病鱼全身具有细小的红斑(充血)或淡白色斑点,肝脏等内部器官也可能出现类似斑点,鳃丝渗白,病原体感染脑部,病鱼作环状游泳,活动失常。 用 2 3 高锰酸钾全池泼洒;用每100料含 180g 土霉素的药饵投喂10d 14d。 柱 形病 病鱼发病初期,鱼体头部、躯干部或鳍部等处出现白色斑点,病情加重时,病灶皮肤全部破烂,露出肌肉组织,鳃组织感染,可造成鳃丝腐烂。 用 2 3 高锰酸钾全池泼洒;用每100料含 180g 土霉素的药饵投喂10d 14d。 水霉病 初期内眼不易觉察,数天后病灶部位长出棉絮状菌,并在体表迅速扩散,病鱼患处肌肉腐烂,行动缓慢,食欲不振,鱼体消瘦。 鱼种放养前,用 3%的食盐水洗浴 3求 小心操作,避免损伤鱼体皮肤。 口丝虫病 病鱼体表形成灰色或淡蓝色的粘液层,行动迟钝,丧失食 欲, 鳍条折断,呼吸困难,感染区变红、出血,鱼体消瘦。 鱼种放养前用 硫 酸 锌 浸洗1015 种 捕捞 一般采用诱食拉网捕捞,捕捞操作宜在清晨水温较低时进行。 种 运输 鱼种运输前 应 进行分级。应 用水箱携带增氧设备进行运输;若运输时间超过两小时,在运输前至少应 将鱼种暂养 12h。 6 食用鱼 养殖 塘 养殖 养前的准备 塘消毒 按 规定执行。 水 用 40 目筛绢网过滤进水。 械配备 每 667池配备功率 增氧机。 种放养 养时间 2 月份 3 月份。 种质量 规格整齐,体形正常,体质健壮,尾柄粗短,体表色泽鲜艳,游动敏捷,无病无伤无畸形。 种消毒 鱼种下塘前用 2% 4%的 氯化钠 溶液浸泡 510 养规格及密度 鱼种放养规格及密度见表 3。鳙、鲢鱼种质量应分别符合 11778 和 11777 的规定。 0372003 6 表 3 斑点叉尾鮰池塘食用鱼饲养鱼种放养规格及密度 养殖方式 鱼 种 规 格 ( g/尾) 密 度 (尾 /667 主 养 斑点叉尾鮰 30 50 700 800 鲢鱼 50 100 100 150 鳙鱼 50 100 30 40 单 养 斑点叉尾鮰 30 50 1000 1200 乌鳢或鳜鱼鱼苗 8 10 养管理 料种类 采用斑点叉尾鮰专用 颗粒饲料。 饲量 水温 15 22 时, 日投饲量为斑点叉尾鮰体重的 水温 22 28 时, 日投饲量为体重的 3%;水温 28 32 时, 日投饲量为体重的 投饲量根据鱼体大小、水温、天气、水质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饲时间 投饲时间为 9: 00 10: 00, 16: 00 17: 00。 饲方法 经诱食驯化后,饲料投在池中固定 的食场内。食场用 10 目以下网片圈围而成。 质调控 视水质情况,宜 3 月 5 月每 15d 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 20% 25%; 6 月 9 月每 10d 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 30% 40%。每 15d 泼洒生石灰一次,生石灰用量为 10g/15g/节池水 持水质溶氧充足,水体中溶氧量低于 4,应开动增氧机或换水增氧。 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清晨观察池塘水色变化、水位变化、鱼的活动情况,并检查塘基有无渗漏;下午着重观察池塘水质、鱼的吃食情况和有无发病征兆。根据具体情况及 时采取相应措施。 用鱼网箱 养殖 殖水域的选择 选择无污染、水质清新的湖泊和水库。水质应符合 规定,透明度大于 80的流速5m/右。养殖区无水生杂草。 箱要求 箱规格 及装置 网箱规格一般为 ( m(2.0)m(1.5)m,网目为 1315每个网箱安装能遮光的网箱盖。 装投饲装置 网箱中安装一个无顶无底的箱形饲料 框 ,作为投饲装置,饲料 框 沉入水中 40出水面 20料 框 的内面积应为网箱顶表面积的 25%左右。 箱设置 将网箱设 置在浅水区域。网箱呈线状排列,横向朝向水流;网箱间距超过 1 个网箱的宽度;网箱底部离开水底 50上 ,网箱露出水面 2030 种放养 养时间 3 月中旬至 4 月上、中旬。 养密度 250 尾 /400 尾 /宜。 种质量 按 规定执行,个体规格 40g 50g。 料投喂 0372003 7 饲 方法 投饲时间为 8: 00 10: 00, 16: 00 17: 00。正常情况下,所投饲料应在 20吃完。投饲主要根据鱼体大小、水温、天气、水质和鱼类生长情况来定;投饲量及投饲频率根据温度变化作适当调整。斑 点叉尾鮰食用鱼网箱饲养日投饲率和投饲频率 可参 见表 4。 表 4 日投饲率和投饲频率表 鱼体平均重量 ( g/尾) 投饲率 ( %) 投饲频率 (次 /d) 25 50 75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2 2 2 2 2 2 2 2 1 1 常管理 洗网箱 洗涮网箱,清除附着 在 和生长在网箱上的生物性污垢, 可 在网箱中 投 放 20g/尾 30g/尾 尼罗罗非鱼加以控制 ,放养数量 宜 5 尾 /6 尾 /罗罗非鱼鱼种质量应符合 规定。 察检查 注意天气变化,如果出现天气闷热、气压低、连续阴 天、气温大幅度下降等情况,水中溶氧很低,应 及时将网箱移至水深 氧较高的水域。每天定时观测水温、透明度与水流等理化因子,以及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