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辨治“胃热痛”的临床体会_第1页
关于辨治“胃热痛”的临床体会_第2页
关于辨治“胃热痛”的临床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关于辨治“胃热痛”的临床体会作者张惊湖作者单位012000内蒙古乌兰察布,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关键词】胃热痛胃热痛基本方胃热痛,中医认为,即由于胃阴不足,胃中燥热所致。由于人们受“十胃九寒”传统观念之影响,临床上对热性胃痛关注不够,误治较多,以致迁延难愈。笔者从2003年以来用胃热痛基本方治疗热性胃痛30例疗效满意。现将资料与体会简述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治疗30例,其中男16例,年龄2561岁,平均44岁女14例,年龄2360岁,平均45岁。经胃镜检查萎缩性胃炎16例,浅表性胃炎14例。治疗方法基本主方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2G,郁金12G,百合15G,川楝子10G,白芍15G,甘草6G,砂仁6G,焦三仙各10G,生地10G。加减热重者加栀子10G,黄芩10G,丹皮10G呃逆重者加半夏6G,生姜6G口苦者加柴胡10G,黄芩10G大便燥结者加大黄610G气滞重者加香橼10G,佛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310G,绿萼梅10G,兼气虚者加党参12G。治疗结果30个病例多数服药36剂见效,最长服药20剂,平均612剂,结果治愈20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2典型病例患者,女,60岁,2004年9月25日接诊,主诉上腹痛连及两胁。腹胀、呃逆、尚思食,但食后常使症状加重,病已近两月,近日又增恶心呕吐、头晕等症。刻诊面红,唇略干,舌红苔少,呃逆频发,声高响亮,腹胀痛明显,口干口苦,尚有食欲,但食即病情加重,平素大便较干,近三四天未排便,脉弦滑略数,有力,尺脉较弱,生气后诱发加重。辨证胃阴素虚,肝火犯之,胃气滞逆。治法滋肝解郁,益胃生津,降火止逆,兼以消导。方药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郁金15G,竹茹15G,党参15G,白芍10G,沙参10G,麦冬10G,百合20G,陈皮10G,枳实10G,神曲15G,山楂10G,内金6G,大黄8G后下,丹参12G。服1剂后顿觉满腹舒畅,呃逆止,续服3剂而愈。过2个月后又因生气而发作,症如前,按上方出入进4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3讨论胃热痛的辨证要点1病程较长,中老年患者为多。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32病史中多有思虑过度,情欲不遂或热病后期,或饮食不节史。3疼痛性质一般为胀痛,烧灼痛,嘈杂,隐痛等。4症状特点为饥不欲食,口苦、口干、唇干裂,多伴有呕恶,大便偏干,舌红乏津少苔,脉多弦细数。多因情志不遂而诱发。病机为胃阴枯涸,肝木失润,临床多伴有“郁热”。养胃阴要结合酸甘化阴法,佐用芳香醒脾之药,用量不宜大,其目的一是防止寒凉药物过量而损伤脾胃阳气二是恢复脾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