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171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稻田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1页
DB21T 171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稻田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2页
DB21T 171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稻田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3页
DB21T 171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稻田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4页
DB21T 171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稻田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 录 辽宁 地方标准 1719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 稻田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 2009布 2009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17192009 言 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宽、李敬伟、肖祖国、 李赫。 本标准由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17192009 1 农产 品 质安全 稻田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田中华绒螯蟹( 殖的环境条件、稻田工程、水稻栽培、 蟹苗暂养、 蟹 种 培育、成蟹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 中华绒螯蟹的 稻田养 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业水质标准 料卫生标准 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公害 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5055 无公害食品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1497 中华绒螯蟹苗种 3 环境条件 地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规定。 源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 远离污染源。水源水质应 符合 1607 的规定。 田水质 水质应符合 规定。 田条件 稻田土质保水、保肥,雨季不淹,旱季不干。面积依养殖方式、规格而定。用于培育扣蟹的稻田面积 66700000殖成蟹的稻田面积 66703000宜。田 块 四周应开阔向阳 ,无树木遮蔽。 4 稻田工程 养池 按养殖稻田面积的 10% 20%左右修建蟹苗或扣蟹暂养池。 暂养池环沟的修建按 行。 建环沟 在稻田四周田埂内侧 挖环沟, 环 沟 上口 宽 排水口设置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并设防逃网。 固埝埂 埝埂要加固夯实,埝埂高 50上,宽 50上。 . 逃设施 17192009 2 在蟹苗、扣蟹暂养池及养殖田块四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作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要求高出地面500并 向内侧稍有倾斜,拐角处成弧形。 5 水稻栽培 稻品种的选择 选用茎 杆坚硬、株型紧凑、叶片窄直、耐深水、耐肥、抗倒伏和病虫害、米质优良、产量高的品种。 培方式 水稻栽培采用常规方法或大垄双行、边行加密的种植方式。大垄双行两垄分别间隔 20 40行加密,即在距边沟 1m 内 40间加植 六穴 ,沟外距埝埂 每 插 10 穴。 肥 施用有机肥或生物肥,不用或少用化肥。可采用测土配制生态肥,在旋地前施入总量的 80%85%,余量在分孽期和孕穗期少量多次施入。 6 蟹苗暂养 苗来源 来源于国家级或省级原(良)种场或自育。 外购蟹苗应经检疫合格。 苗 质量 应符合 1497 的规定。 苗运输 蟹苗装箱前,应在箱底铺一层水草,然后用手轻轻将蟹苗撒在箱中,厚度 2右。运输过程中,避免 风吹、日晒、雨淋和温度过高或干燥缺水。 养 池消毒 5 月中、下旬将 暂养 池注入新水,放苗前两周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 75670067 肥培水 放苗前 7d10d,加注新水 10 667腐熟发酵后的有机肥(牛粪、猪粪、鸡粪) 15050苗前,加注经过滤的新水,使 暂养 池水深达 200节水色至黄褐色或黄绿 色。有条件的,放苗前进行一次水质化验,测定水中氨态氮( 亚 硝酸态氮( ,如果超标,应立即 采取 换注水 等措施调节水质 。 养 密度 暂 养密度一般为 6767 苗方法 放苗时,先将蟹苗箱在 暂养 池 水中反复浸 2 次 3 次 ,然后将箱放入池 水 中 的背风处 ,让蟹苗自动散开游走。 育管理 料投喂 蟹苗入池后前 3d 以池中的浮游生物为饵料,若水体中天然饵料不足,可捞取浮游生物投喂,或增补 人工饲料,直至第一次蜕壳结束变 为 期仔蟹。 期仔蟹后改喂新鲜的鱼糜、大卤虫 等,日投 饵 量为蟹体重的 100%左右,日投饵 6 次 ,直至出现 期仔蟹 为止 。 期仔蟹后,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 50%左右,日投饵 3 次 。 投喂方法全池均匀泼洒。 质调控 蟹苗下池后, 视池水情况, 逐步加入经过滤的新水, 保持 最高水位。每隔 5d7d 泼洒一次生石灰水上清液,调节 常管理 17192009 3 早晚巡池,观察仔蟹摄食、活动、蜕壳、水质变化等情况,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破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蟹分池 蟹苗培育到 仔蟹后即可分池转入稻田扣蟹培育阶段。仔蟹的捕捞以冲水诱集捞取为主。 亦可直接将塑料薄膜拆开, 让 仔蟹自行爬入稻田中。 7 蟹 种 培育 蟹 放养 蟹质量 大小、规格均匀,附肢齐全,体质健壮,无伤病。外购仔蟹应经检疫合格。 养密度 每 667养 仔蟹 2 万只 只。 养方法 放养时沿稻田四周均匀摊开使仔蟹自行爬走。 养管理 料投喂 料种类 饲 料种类有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 植物性饲料:豆饼、花生饼、玉米、小麦、地瓜、各种水草等;动物性饲料:小杂鱼、螺蛳、河蚌等。动物性饲料 应来源清楚, 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污染, 投饲前应洗净后用沸水浸泡 3用高锰酸钾 20g/泡 150用 5%食盐水浸泡 50用清水漂洗后投饲 。配合饲料应按照中华绒螯蟹生长营养需求制成颗粒状。 料质量 应符合 规定。 饵方法 日投饵 2 次,早、晚各一次,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 5% 8%,根据天气、水质、吃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6 月前和 9 月后投喂以动物性饲料为主 占 70%以上, 7 月 8 月以植物性饲料为主 ,将 饵均匀撒在 坝角平台上 。 建议投喂配合饲料或全价颗粒饲料。 质调控 仔蟹入田后,每隔 7d10d 注换水一次,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情况下,尽 量提高稻田水位。每隔 15节 间,生石灰用量为 15g/0g/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常管理 早晚巡田,观察仔蟹摄食、活动、蜕壳、水质变化等情况,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破 损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种 起捕 在 9 月末、 10 月初起捕,可 采 取 反复冲水、灯光诱捕、地笼张捕 或 在进排水口处设置陷阱 (用 浴盆 、 塑料桶等 ) 等多种方法,以求尽量捕尽。 起捕后的扣蟹可直接销售或放入越冬池中越冬。 8 成蟹养殖 田工程建设 建环沟 按 行。 固埝埂 按 行。 17192009 4 逃设施 按 行。 稻栽培 按 5 执行。 种 放养 种 来源 来源于国家级或省级良种场或自育。外购扣蟹应经检疫合格 。 种 质量 应符合 1497 的规定。 种 暂养 在蟹种入暂养池前 10生石灰干法清塘,用量为 50677567池底留水 60,待药性消失后,将 蟹 种 用 20g/0用 3%5%食盐水浸浴 3 5入暂养池 ,放养密度 3000只 /6675000只 /667养期间日 投喂量为蟹体重的 3%5%,根据水温和摄食情况随时调整; 7d10水后用 15g/0g/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暂养池内 应设隐蔽物或移植水草。 种分池放养 养时间 5 月 中、下旬。在水稻秧苗缓青后,排出田内老水,灌注新水,将暂养池中的扣蟹放入田中。 养密度 放养密度视具体条件而定,一般为 500 只 /66700 只 /667 种 消毒 放养前用 20g/锰酸钾浸浴 50用 3%5%食盐水浸浴 3 5 养管理 料种类 按 行。 料质量 按 行。 饵方法 坚持 “ 四定 ” 投饵。日投喂 2 次,早 、 晚 各一次 ,沿环沟 “ 一 ” 字形摊放,每隔 1m 左右 设一投饵点。投饵应青、粗、精料结合, 确保新鲜适口,其中 动物性饵料占 40%, 粗料占 25%,青料占 35%,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 5%10%。配合颗粒饲料的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 3%5%。每日的投饵量为早上占30%,傍晚占 70%。每天的实际投饵量视摄食、天气情况增减。 建议投喂配合饲料或全价颗粒饲料, 质调控 按 行。 常管理 结合早晚投饵观察蟹蜕壳生长、活动、水质、病害 、敌害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经常检查防逃设施,及时修补裂缝。 害防治 病防治 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原则。操作仔细,尽量避免蟹体受伤;蟹苗、蟹种下池前进行消毒。常见蟹病及其药物治疗见表 1。其他蟹病的药物使用应符合 071 的规定。 17192009 5 表 1 常见蟹病及其药物治疗 病名 症状 防治方法 休药期 d 注意事项 烂 肢 病 病蟹的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活动迟缓,摄食减少或停止摄食,最后死亡。 1、 全池泼洒土霉素,使水体成1g/ 2 、 每千克体重口服土霉素8000 天一次,连用 4d6 d。 3 、 全池泼洒生石灰,浓度为15g/0g/周 1次,连泼 23次,6d7 土霉 素 30 土霉素勿与铝、镁离子及卤素、碳酸氢钠、凝胶合用 水 肿 病 病蟹腹部、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厌食,活动迟缓或不动,终至死亡。 1、 全池泼洒土霉素,使水体成1g/ 2、 每千克蟹用土霉素 10000 天一次,连用 5d7d。 土霉 素 30 土霉素勿与铝、镁离子及卤素、碳酸氢钠、凝胶 合用 黑 鳃 病 初期病蟹部分鳃丝变暗褐色,随着病情发展全部变为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出现叹气状。 全 池 泼 洒 生 石 灰 , 用 量 为15g/0g/天 1次,连续 2天。 聚 缩 虫 病 大量寄生,可见病蟹体表有许多灰白色绒毛状物,在水中尤为明显;病蟹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手摸体表及附肢有滑腻感。 用 3g/g/ 碱 性 绿 或3g/g/ 稻病虫害防治 药物的使用应符合 5055中 捞 9月末、 10月初在水稻收割前起捕,可采用人工抓捕、灯光诱捕、 地笼张捕 等多种方法捕捉。捕捉的成蟹经网箱暂养后销售或经消毒处理后放入越冬池中越冬。 养 捕捉的成蟹应放入设置在水质较好的池塘或水渠中带有盖网的网箱中暂养 2吐泥滤脏后才能销售。暂养区用潜水泵抽水循环, 输 暂养后的成蟹分规格,分雌、雄包装,保温运输至市场销售。 17192009 6 农产 品 质量安全 稻田中华绒鳌蟹养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务来源 根据辽宁省海洋渔业厅关于做好 2007年辽宁省地方标准(渔业)制定工作的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华绒螯蟹稻田 养殖技术规范由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负责制定。 要工作过程 在承担本项规范制定任务之前,项目组主要成员先后参与了辽宁省重大重点项目 “稻、鱼、蟹生态种养殖技术开发 ”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制定本规范奠定了前期工作基础。 2007年月承担项目后,课题组即着手制定实施方案、落实任务,收集相关资料和规范编制工作。查阅了大量国内有关中华绒鳌蟹养殖方面的资料。 2008年 6月至 8月,起草本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