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委书记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前景规划_第1页
镇党委书记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前景规划_第2页
镇党委书记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前景规划_第3页
镇党委书记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前景规划_第4页
镇党委书记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前景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镇党委书记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前景规划XX镇地处吉林省榆树市西北边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省301公路穿越于此,西连102国道和长余高速公路,全镇幅员面积244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耕地面积16453公顷,劳动力32500个。1997年以来,XX镇相继被列为吉林中部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省“十强镇”、国家级新农作制技术推广单位、国家级农机租赁服务项目试点单位、吉林省两万亩优质粮食核心示范区。素有农机大镇、牧业大镇、物流重镇之称。二、小城镇情况1、镇区道路、绿化状况。镇区为东西大街、南北为榆红路,整个街道呈现为“十字街”状。道路笔直,水泥路面,水泥路面宽度为6米,红砖加宽为8米。整个镇区树木稀少,绿化覆盖率不达标2、小城镇的商品楼、住宅楼、办公楼建设。从2000年开始,对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实施老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实现楼房化,建筑总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其中商品楼55000平方米,已形成住宅楼小区五处,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44000平方米,楼房整体实现上下水畅通。已初步形成街道两侧楼房化,住宅小区化,办公条件自动化。3、市场。建设了规范市场3处,停车场6000平方2/8米,购物广场10000平方米,农贸市场8000平方米,商贸中心18000平方米,还有建材市场、蔬菜市场、日杂市场等专业市场。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和占道停车的历史问题基本得到解决。4、给水和排水。排水铺修管道长达4500延长米,实现了镇区全部贯通;镇区饮水工程在公里以外的长山村沟渠打井,解决水源,主管道铺装13000米、支管道17000米入户工程,镇区居民吃上了安全水、矿泉水、放心水。饮水工程还实现8个村17个自然屯吃上自来水,5、城镇中心服务功能。建有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派出所、XX供电、XX镇法庭、XX镇林业中心站,XX农行、信用等具有城镇中心服务内容的行政机关、金融、司法机构,方便了小城镇区域性一方百姓。6、学校。全镇设有一处高中、两处初中、两处中心小学和20所村级小学,幼儿园为自办多个。整个教学设备完善,功能齐全。二、经济发展情况1、小城镇总体效益。目前,有规模的私营企业46家,拥有个体私营业户达1266家,实现年交易额3亿元。201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380元、全口径财政收入万元。全镇完成国税45万元,超收6万元;地税上缴210万元,超收150万元。3/82、园艺特色产业。我们立足打造中国北方蔬菜生产基地的战略思想,确定今年以至今后的经济重点就是抓好日光蓄热温室富民工程的推广工作。蔬菜大棚总量已达到8200栋,其中发展日光蓄热温室300栋。全镇发展大棚保护地面积达1207公顷,年产蔬菜达亿公斤,创产值达亿元,纯收入达亿元,人均可增收2890元。XX镇园艺特产业,已经形成三种模式春秋普通型、十三号村的冬暖型和三太村的棚室组合型。3、劳动力资源。全镇以农业机械化为龙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了土地大规模机械化经营的进程,从而从土地中解放出大批劳动力。目前,专门从事种田的劳动力仅有63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0,占全镇80的25700个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军畜牧业、民营经济及二、三产业,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富民之路,形成了离土不离乡的“XX镇劳务输出模式”。四、小城镇发展前景规划1、发展优势地理位置优越XX镇位于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大城市金三角的开放带动合作区域内,地处开放开发先导区前沿阵地,具有经济技术合作的地缘优势,是新一轮发展的区域聚焦点和重要增长极。交通方便快捷XX镇地理位置优越,有省301公路横4/8穿东西版图,并穿越城区,西至102国道12公里、距离长余高速公路2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投资政策优惠XX镇享有吉林省“十强镇”综合改革试点政策、榆树市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为鼓励和扶持投资商,XX镇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将给予“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等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土地资源丰富XX镇已经通过土地资源和建设部门的审批,征用土地,建设了路网、水电、电网、网络、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达到“六通一平”的创业园区,具备各类投资项目所需条件。资源优势明显XX镇地下水储量丰富,供水管网与镇区供水管网相连。镇区排水设施完备,电讯设施随道路建设同步进入各个部位。XX镇拥有大批的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服务环境优良XX镇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和领导。设有工商、国税、地税、财政、土地、城建、公安、林业中心站、法院等职能部门,实行封闭式管理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2、总体思路。通过采取调查、座谈、专家设计等方式,确立以打造榆树西北部名镇为总体方向,确立快速发展的理念,以优惠政策为支撑,创新经营模式,坚持延长5/8产业链条,到202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亿,农民人均收入12000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53530;转移农村劳动力总数25000人,科技贡献率达80,城镇化水平达到100。到2020年城镇功能要完善,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把XX逐步建设成为榆树西北部的中心城市,规划为县级城市,成为镶嵌榆树市一颗璀璨耀眼明珠。成为全市明星镇、全省重镇、全国名镇,3、经济发展定位。XX镇富有榆树市大XX之称,商贾云集,是周边八个乡镇的农副产品购销集散地,正在打造中国北方冬季蔬菜生产基地。要始终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增强镇域经济实力这一核心,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特色产业,构筑农机、牧业、物流、蔬菜、商贸等五大主导产业链条式经济结构,不久的将来XX镇的称谓将叫的更响,将以“中国北方冬季蔬菜生产基地”名扬祖国大江南北,成为北方的寿光,打造覆盖东三省、辐射全国的农产品生产基地。4、城区基础设施建设XX镇要紧紧抓住省“十强镇”优惠政策,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功能调整、产业布局完善、生态环境打造、民生问题改善等多角度出发,高起点6/8规划、高标准定位,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现基础设施、城镇环境、城市品位、经济总量、管理水平等五个提升。XX镇小城镇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要在现有平方公里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公里。规划行政服务中心区、学校教育区、商贸区、修理制造区、创业园区、休闲广场、建客运站、每年以4万平方米的建设速度,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组建行政执法分局,打造榆树市西北部中心镇,增强城镇承载功能。城镇人口总量要从现在的万人,增加到4万人,由农民变成市民,改变生活和工作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具体我们打算干以下大事1、规划建设镇区。举全镇之力,完善镇区绿化、硬化、亮化、美化四大工程。投资400万元,修建2公里的XX镇东西大街绿化带;硬化、拓宽、铺装10公里的XX镇大街、南北育才路;安装100盏XX镇大街、南北育才路双向路灯;改造18公里的镇区巷路。2、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加快打造中国北方冬季蔬菜生产基地步伐。规划占地100公顷,争取到市国土资源局500万元的土地整理资金,扶持日光蓄热保温室小区的水、电、路、网等,达到“四通一平”标准。建设“中国北方冬季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批发大市场。计划总投7/8资80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00平方米的地上、地下的东北一流的蔬菜批发大市场,打出品牌,为蔬菜销售全国各地打开绿色通道。3、全力做好农机示范区的选址、购进、推广工作。目前,XX镇已申报成为榆树市总投资亿元的三个乡镇农机示范区之一,未来三年,XX镇将装备一流的现代农业机械化设施,农民将充分享受现代农业技术新成果。4、利用上级每年投资的150万元推进镇资金,逐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拓展空间,不断提升文化体育休闲生活品味,打造镇区南、北、西三个出口,美化XX小城镇,亮丽城镇。5、规划建设XX镇客运站。长远规划还要建设火车站或者轻轨车站。根据XX镇客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