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類號K8773單位代碼10183研究生學號2012922015密级公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圖版及著錄信息校補(110卷)COLLATIONOF“COMPLETECOLLECTIONOFINSCRIPTIONSANDIMAGESOFBRONZESFROMTHESHANGANDZHOUDYNASTIES,VOL110”作者姓名隋倫專業名稱中國史研究方向古文字學指導教師崎川隆副教授培養單位古籍研究所2015年5月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圖版及著錄信息校補(110卷)COLLATIONOF“COMPLETECOLLECTIONOFINSCRIPTIONSANDIMAGESOFBRONZESFROMTHESHANGANDZHOUDYNASTIES,VOL110”作者姓名隋倫專業名稱中國史研究方向古文字學指導教師崎川隆副教授學位類別歷史学碩士論文答辯日期2015年5月30日未经本论文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书面版本、电子版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对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的商业性使用(但纯学术性使用不在此限)。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吉林大学碩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论文级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中国史(古文字)论文题目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图版及著录信息校补(110卷)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130012作者联系电话中文摘要吳鎮烽先生編著的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是一部大型的商周金文資料著錄書,所收材料數量最多,並附有器影圖像,較以往的著錄書優勢明顯,在資料的蒐集和整理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該書在作者商周金文資料通鑑的基礎上增補完成。同時,該書還記載了青銅器的相關信息,包括時代、出土時地、收藏者、尺度重量、著錄、銘文釋文等,信息詳緻,爲學界研究商周有銘青銅器提供了極爲便利的條件。遺憾的是,由於該書卷冊龐大、資料來源廣泛、編纂困難,因此無可避免会存在一些問題。本論文即結合集成、總集、三代等相關的著錄書,參考殷周金文暨青铜器资料库、青銅器拓片數位典藏資料庫等相關檢索系統擬對該書中的圖版、著錄信息等進行校補。本文的研究範圍限定於110卷的圖版及著錄信息,而對於難度較大的辨僞及銘文釋讀則待日後再做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的校補對象包括器影、銘文圖像、著錄、收藏、尺度重量等除了銘文釋讀及辨僞以外的相關信息,採用比較、重合、著錄檢索等方法來進行校補。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爲前言,介紹相關情況、研究狀況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意義等;第二部分是正文的校補部分,針對前十卷的圖版和著錄等相關信息進行校補;第三部分爲檢索表和附錄,圖表中列出重複器是否爲一器、所增補圖版的性質等情況,以便查圖。關鍵詞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青銅器銘文;圖版校補;吳鎮烽ABSTRACTCOMPLETECOLLECTIONOFINSCRIPTIONSANDIMAGESOFBRONZESFROMTHESHANGANDZHOUDYNASTIES,WHICHEDITEDBYWUZHENFENG,ISONEOFTHEMOSTEFFECTIVEWORKSINTHERECENTSTUDYOFCHNESEBRONZEINSCRIPTIONSDRESSINGBYSHANGZHOUBRONZEOBJECTSANDIMAGEINTEGRATION,ISTHEMOSTLARGESTCORPSOFTHEBRONZEINSCRIPTIONS,WITHIMAGE,THEOBVIOUSADVANTAGESOFCATALOGUINGBOOKSTHANEVERBEFOREINTERMSOFDATAGATHERINGANDORGANIZINGMADEAGREATCONTRIBUTIONINTHEBOOKTHEAUTHORBASEDONTHESTUDYOFTHEBRONZEINSCRIPTIONSDATATHROUGHDIFFERENTIALSUPPLEMENTATTHESAMETIME,THEBOOKALSORECORDEDTHEINFORMATIONABOUTBRONZEVESSELS,INCLUDINGWHENANDWHERETHEVESSELWEREDISCOVERED,ACQUISITION,LOCATINGANDPUBLICATIONSOFTHEINSCRIPTIONS,SCALEANDWEIGHTOFVESSELS,INTERPRETATIONOFINSCRIPTION,ETCINFORMATIONACCURATELY,CHOWFORACADEMICRESEARCHHAVEBRONZESINSCRIPTIONPROVIDESAVERYCONVENIENTCONDITIONSHOWEVER,BECAUSEOFTHEHUGEAMOUNTOFDATASOURCES,COMPILINGISDIFFICULT,SOINEVITABLYTHEREARESOMEPROBLEMSTHISPAPERCOMBINEDWITHTHE“INTEGRATION“,“COLLECTION“,THEDESCRIPTIONOF“THREEGENERATIONS“ANDSOONRELATEDBOOKS,REFERENCEJINWENDATABASES,BRONZERUBBINGSOFDIGITALCOLLECTIONANDOTHERRELATEDRETRIEVALSYSTEMCHARTANDDESCRIPTIONINFORMATIONINTHEBOOKTOSCHOOLTHERANGEOFTHISTHESISISCONFINEDTOTHEFIRST10VOLUMES,FORTHEDIFFICULTINTERPRETATIONANDINSCRIPTIONSONTHETEXTUALRESEARCHOFSTAYTODOFURTHERSTUDYINTHEFUTUREINTHISPAPER,WEAREGOINGTOCOLLATENOTONLYRUBBINGIMAGESOFINSCRIPTION,BUTALSOIMAGESOFBRONZEVESSELITSELF,DESCRIPTIONANDCOLLECTION,SUCHASSCALEANDWEIGHTOFVESSELS,ASWELLASINTERPRETATIONOFINSCRIPTIONANDINFORMATIONABOUTTHEDATEANDPLACEOFFINDINGSTUDYMETHODSINCLUDECOMPARISON,SUPERPOSITIONMETHOD,DESCRIPTIONRETRIEVALMETHOD,ETCTHISTHESISISCOMPOSEDOFTHREEPARTSINTHEFIRSTPART,WEINTRODUCERELATEDSITUATION,THERESEARCHSTATUSANDRESEARCHMETHODSANDSIGNIFICANCEOFTHISARTICLETHESECONDPARTISTHEMAINPARTOFTHETHESIS,FORTHEFIRSTTENVOLUMESOFCHARTANDDESCRIPTIONFORTHESCHOOLINFORMATIONRELATEDTOFILLTHETHIRDPARTOFTHETABLETORETRIEVEANDTHEAPPENDIX,THECHARTLISTSTHEREPEATUNITISADEVICE,SUPPLEMENTEDBYTHENATUREOFTHECHART,ETC,INORDERTOCHECKMYFIGUREKEYWORDSCOMPLETECOLLECTIONOFINSCRIPTIONSANDIMAGESOFBRONZESFROMTHESHANGANDZHOUDYNASTIES;BRONZEINSCRIPTIONS;COLLATION;WUZHENFENG目錄中文摘要IABSTRACTII凡例I引書簡稱I前言1第一節相關情況介紹1第二節研究內容、方法及意義5第三節校補體例說明6校補9第一卷9第二卷34第三卷60第四卷88第五卷99第六卷114第七卷127第八卷135第九卷166第十卷194總結218檢索表219表一器物或圖版重出219表二圖版誤置或混同221表三本文所補充圖版222表四本文所補充著錄231附錄帚、甫辨析309參考文獻312凡例1本文中出現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一書時,皆簡稱圖集,文章中引用的書籍也多採用簡稱,與圖集引用著錄相同的,爲了便於檢索,均採用圖集所使用的簡稱。2本文研究的範圍是圖集110卷的圖版和著錄信息。3本文正文按卷數排列,依圖集器號由小漸大,正文之後的附表對增補圖版及所增補著錄的性質均有說明,如增補的圖版是拓本、照片,或是摹本,增補的著錄書是著錄拓本,還是照片。同時對圖版重複的器物是否爲一器也有標註。4引書簡稱包括圖集未收錄的著錄書及主要的金文著錄書,對於其他著錄書均採用圖集的簡稱,凡參考文獻所使用的著錄書與圖集相同的均依圖集簡稱,故不再另附說明。5本論文校補過程中參考最新版金文通鑒,凡校補的問題與金文通鑒中不同的或金文通鑒中已經予以修正的本文均會指出。6凡文中單獨出現器號者皆爲圖集號碼,器號來源於其他著錄書者則會特別註明。7正文部分的【】內爲所校訂內容,【】後的(補)爲直接補充圖集所缺,補充的圖版,則指出圖版來源;(訂)爲校訂圖集所失誤之處,用符號“”區分,符號“”前面的爲圖集所載內容,後面的爲校正以後的內容。8正文所增補的著錄格式與圖集同,均不加書名號。按語中凡出現著錄書,均加書名號。引書簡稱A安徽金石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B柏景寒CHINESEBRONZESFROMTHEBUCKINGHAMCOLLECTION寶鼎ANCIENTCHINESEBRONZESOFTHESHANGANDCHOUDYNASTIES布倫戴奇BRONZEVESSELSOFANCIENTCHINAINTHEAVERYBRUNDAGECOLLECTION辨僞錄商周秦漢青銅器辨僞錄北圖拓北京圖書館藏青銅器銘文拓本選編北全拓北京圖書館藏青銅器全形拓片集碧落與黃泉來自碧落與黃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精選錄不言堂中國青銅器清賞不言堂坂本五郎(ANCIENTCHINESEBRONZESINTHESAKAMOTOCOLLECTION)北京文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青銅器卷辨僞青銅器辨僞三百例CCARTERCHINESEBRONZESFROMTHECOLLECTIONOFCHESTERDALEANDDOLLYCARTER辭典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青銅卷楚系楚系青銅器研究萃賞THEGLORIOUSTRADITIONSOFCHINESEBRONZES(中國青銅器萃賞)楚金楚系金文彙編D度量衡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所藏日本中國美術名品展帝室帝室博物館古铜器鑑賞録斷代研究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斷代西周銅器斷代大系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F弗里爾THEFREERCHINESEBRONZES婦好墓殷墟婦好墓G冠斝冠斝樓吉金圖(四冊)故圖故宮銅器圖錄(二冊)故宮大典故宮文物大典故精品故宮博物院50年入藏文物精品集故周金故宮西周金文錄郭家莊安陽殷墟徐家橋郭家莊商代墓葬20042008年殷墟考古報告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文物精品圖集故宮圖典故宮青銅器圖典H恒軒恒軒吉金録(一卷)懷履光(1956)BRONZECULTUREOFANCIENTCHINAANARCHAEOLOGICALSTUDYOFBRONZEOBJECTSFROMNORTHERNHONAN,DATINGFROMABOUT1400BC771BC黑川中國古銅器展觀目錄HO1964SHANGANDCHOUBRONZES湖南文湖南省文物圖錄彙編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彙編(十冊)火奴魯魯ANCIENTCHINESEBRONZES,CERAMICSANDJADEINTHECOLLECTIONOFTHEHONOLULUACADEMYOFARTS貨系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徽銅安徽省博物館藏青銅器黑川名品選黑川古文化研究所名品選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院精品與陳列湖北精華湖北出土文物精華湖北萃湖北出土文物精粹湖南陳列湖南商周青銅器陳列J京津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甲殷墟文字甲編攈古攈古録金文(三卷)金索金石索(十二卷)金石書畫金石書畫東南日報特種副刊近出近出殷周金文集錄(四冊)甲骨學甲骨學第十二號佳士得(紐約)佳士得拍賣會圖錄(紐約)JJLALLYCOCHINESEARCHAICJADESANDBRONZESFROMTHEESTATEOFPROFESSORMAXLOEHRANDOTHERSJUNE4TO30,1993基美博物館BRONZESARCHAIQUESDECHINE佳士得(倫敦)佳士得拍賣會圖錄(倫敦)佳士得(奈良)佳士得拍賣會圖錄(奈良)集成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近二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荊楚英華荊楚英華湖北全省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聯展圖錄江漢吉金江漢吉金湖北省博物館典藏商周青銅器K考古精華考古精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建所四十年紀念L盧氏(1924)ANEXHIBITIONOFANCIENTCHINESERITUALBRONZES盧氏(1940)ANEXHIBITIONOFANCIENTCHINESERITUALBRONZES倫敦THECHINESEEXHIBITION,ACOMMEMORATIVECATALOGUEOFTHEINTERNATIONALEXHIBITIONOFCHINESEART歷博刊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録遺商周金文録遺洛爾RITUALVESSELSOFBRONZEAGECHINA琉璃河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流散歐流散歐美殷周有銘青銅器集錄旅順銅旅順博物館館藏文物選粹青銅器卷M夢續夢郼草堂吉金圖續編(一卷)美集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青銅器集錄美全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青銅器玫茵堂玫茵堂藏中國銅器N寧樂譜寧樂譜(一冊)南大文物南京大學文物珍品圖錄奈良中國古代青銅器坂本中國古代青銅器R饒齋饒齋吉金録(SAMMLUNGLOCHOWCHINESISCHEBRONZES)O前殷墟書契前編歐精華歐米蒐諸之那古銅器精華P皮斯柏ACATALOGUEOFTHECHINESEBRONZESINTHEALFREDFPILLSBURYCOLLECTION平頂山I平頂山應國墓地IQ前殷墟書契前編清儀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十卷)青銅器認識古代青銅器秦文字秦文字集證群雄逐鹿群雄逐鹿兩周中原列國文物瑰寶青銅器藝術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S釋銘商周彝器釋銘(六卷)十六十六長樂堂古器款識考(四卷)善齋善齋吉金録(二十八卷)十二十二家吉金圖錄(二冊)善圖善齋彝器圖錄(三冊)三代三代吉金文存(二十卷)賸稿河南吉金圖志賸稿(一冊)使華使華訪古録聖路易(1956)JREARLICHINESEBRONZESINTHECITYARTMUSEUMOFSTLOUIS陜圖陝西省博物館、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青銅器圖釋上藏上海博物館藏青銅器塞利格曼THESELIGMANCOLLECTIONOFORIENTALART蘇黎世BRONZENAUSDEMALTENCHINA聖路易(1997)ANCIENTCHINESEBRONZESINTHESAINTLOUISARTMUSEUM賽爾諾什BRONZESARCHAIQUECHINOTSAUMUSECERNUS三代補三代吉金文存補上海上海博物館賽克勒(1987)SHANGRITUALBRONZESINTHEARTHURMSACKLERCOLLECTIONS陜金陝西金文彙編(上、下)賽克勒(1990)WESTERNZHOURITUALBRONZESFROMTHEARTHURMSACKLERCOLLECTIONS山東藏山東省博物館藏品選ECKERTEINARZTUNDSAMMLERINCHINABRONZEN山西珍山西文物館藏精品青銅器陜青陝西青銅器商金商代金文圖錄賽克勒(1995)EASTERNZHOURITUALBRONZESFROMTHEARTHURMSACKLERCOLLECTIONS山西精山西省博物館館藏文物精華書道圖錄台東區立書道博物館圖錄山東淄博山東淄博文物精粹山東省博物館藏珍山東省博物館藏珍青銅器卷神韻與輝煌神韻與輝煌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寶鑑賞(青銅器卷)山東成山東金文集成(二卷)隨州隨州出土文物精粹山東濟陽劉臺子山東濟陽劉臺子玉器研究史語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T陶齋陶齋吉金録(八卷)陶續陶齋吉金續錄(二卷附補遺)銅玉殷周青銅器玉銅全中國青銅器全集(十六卷)天理天理參考館圖錄中國篇銘文選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天理大學天理大學附属天理参考館蔵品滕州滕州前掌大墓地通考商周彝器通考W文物報中國文物報X續考續考古圖(五卷)西清西清古鑒(四十卷)小校小校經閣金文(十八卷)希古希古樓金石萃編(十卷)續殷續殷文存(二卷)箱根熱海箱根美術館熱海美術館名品圖錄香港(1983)上海博物館藏中國青銅器香港藝術館展覽圖集夏商周夏商周青銅器研究上海博物館藏品(六冊)新收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璽彙古璽彙編Y殷存殷文存(二卷)藝展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出品圖說(第一冊)殷金文殷金文考釋耶魯THECOMMUNIONOFSCHOLARSCHINESEARTATYALE殷銅殷墟青銅器遺珍續海外遺珍銅器(續)墓寶雞國墓地殷文札記白川靜著作集別卷殷文札記殷墟新殷墟新出土青銅器殷墟出土器物選粹殷墟出土器物選粹Z鐘鼎款識歷代鐘鼎款識法帖周金周金文存(六卷)貞松貞松堂集古遺文(十六卷)貞補貞松堂集古遺文補遺(三卷)貞圖貞松堂吉金圖(三卷)綴遺綴遺齋彝器考釋(三十卷)張家坡長安張家坡西周銅器群總集金文總集(十冊)綜覽殷周時代青銅器研究殷周青銅器綜覽(二冊)趙氏THEBELLAANDPPCHIUCOLLECTIONOFANCIENTCHINESEBRONZES(趙氏山海樓所藏古代青銅器)曾侯乙曾侯乙墓綜覽三春秋戰國時代青銅器研究殷周青銅器綜覽三張家坡墓張家坡西周墓地中華國寶中華國寶陝西珍貴文物集成青銅卷周原銅周原出土青銅器(十卷)曾銅曾國青銅器中國青銅器論文集中國古代青銅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前言第一節相關情況介紹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以下簡稱圖集)由陝西省考古所吳鎮烽先生編著,刊於2012年9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總計35卷。所收資料截止到2012年2月底,共收錄傳世和新出土商周有銘青銅器16703件,其中近700件屬於首次著錄。書本爲16開本,所收青銅器先以器類區別,每器類又以銘文字數排列。每器之下,載藏處、尺寸、器影、銘文、著錄、釋文等。先介紹青銅器基本情況,再附圖像,書後附引書繁簡對照表。商周青銅資料龐大複雜,編纂工作也較爲困難,雖然如此,吳鎮烽先生依然辛苦鑽研,傾十幾年之心血,成此大作,於學界不失爲巨大之貢獻。以往的著錄書,不論是圖錄類、考釋類,還是集成類,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限制,使資料的蒐集和整理未能盡如人愿。該書則在許多方面有所創新,體現出自己獨到的特點。與集成等以往的銘文彙編類的著錄書不同,圖集並列收錄銘文和器影。圖集的這種體例可以直觀的了解到器形和銘文之間的關係,也可以恢復器物本身和銘文之間的有機聯繫。清代以來,著錄金文的書籍多是只記錄銘文,卻忽略了對器物本身的關注,如單獨記錄銘拓的三代、小校等,或是記錄摹本的歷代、貞松等,而將銘文和器影共同著錄的卻並不常見,影響較大的集成、總集等著錄書又由於各種原因,未能收錄青銅器的器影,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1直到近些年,新收、近出等金文著錄書才開始關注器影和銘文的結合,但即便如此,所記錄的青銅器情況仍不如圖集全面。郭沫若曾在他的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里提出過一種審美理想,認爲“蓋余之法乃先讓銘辭史實自述其年代,年代既明,形制與紋繢自呈其條貫也”。2結合實物入手,而不僅僅局限於銘文,研究銘文,兼及器物本身特點,這便是郭沫若研究青銅器的方法,而這樣的研究方法也有助於對青銅器本身的把握以及對銘文所反映歷史情況的深入研究。1總集收錄了一些線圖,但沒有照片,與圖集相比,仍未能兼顧。2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圖編序說),1957年,上海書店出版社。關於金文著錄書的體例,歷來都是有變化的。早在西漢時期,就已有人開始研究古銅器銘文,但是比較分散,也沒有形成專著流傳下來。直到宋仁宗時期,劉敞开私人收藏著录的先例,把自藏的十一件古器物,以其圖像和銘文刻之于石,是为先秦古器图碑,這也是最早將器物圖像與銘文結合著錄的典範。但是由於時隔久遠,此書早已亡佚。後來歐陽修的集古錄、呂大臨的考古圖、李公麟的考古圖、王黼的宣和博古圖錄、趙明誠的金石錄、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等也多將銘文與器物結合起來,不僅搜羅甚廣,爲後代研究古銅器提供了諸多便利,同時也創造了銘文與圖形結合的著錄方法。清代以來,研究金文的著錄書逐漸增多,達到了鼎盛時期,但有的金文著錄書逐漸將器影和銘文分離,這也與當時的印刷技術有關。清末羅振玉的三代是著錄銘文拓本的典範,拓片多爲精選,印刷質量上佳,但已經缺少對器物本身的關注,這樣便不能充分了解器物的器形和花紋,對於青銅器斷代及學科體系的發展完善也會有所限制。建國以後,由於考古發掘的不斷進展,各地新出土了不少材料,原有的金文著錄書已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研究需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集成和總集經過多年醞釀及社會各界的努力得以成功出版,這無疑是嘉惠學界的大事,給研究青銅器銘文的學者提供了方便。但是,由於條件的限制,集成和總集僅僅是對銘文拓本的著錄,器影卻並未涉及,而近些年出土的新材料也未能補入,近出、新收雖搜集了近些年出土的新材料,也綜合了器影與銘文、收藏地、著錄等諸方面,但對之前的青銅器則未能一並收錄,這不得不說是其較大的局限性。因此,圖集的問世,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對研究古代有銘銅器具有較大的影響和價值。圖集作爲紙質版的出版物,與電子資料庫類的金文檢索系統相比,仍有許多便利之處。如圖集作爲紙質版翻閱查看十分便利,還可以對比參照,並且在查看時能夠看到前後不一致的地方。而電子資料庫則需要輸入內容來查找,且對於使用者而言,必須能夠比較熟練的運用電腦。另外,電子資料庫只能單件器物查看,不能同時對比兩件器的銘文或者器影的特點,而紙質版能夠提高閱讀速度,有效提高校訂工作的效率。圖集除器影與銘文並列收錄外,搜集材料也較爲全面,至少是目前金文著錄書中最爲完備的。集成、總集等只收錄了銘文拓本,卻不涉及器影及相關信息,這樣的處理不便於研究者使用,雖然集成的不少拓本質量很好、一目了然,但是沒有器影,就不能夠結合器物本身的特點來做研究,對於器物形制所反映的考古與歷史方面的問題就無法深入探究,這對於多學科的綜合研究也是不利的。中研院史語所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以下簡稱金文資料庫)雖然在體例上與圖集類似,兼收器影和銘文,對青銅器的出土時地、收藏地、著錄、銘文等也有詳細記錄,但它的資料主要來自集成一書,故在搜集廣度上仍不如圖集全面。圖集是在商周金文資料通鑒(以下簡稱金文通鑒)的基礎上補充而成的,無論從數量還是種類上都要高於以前。金文通鑒是吳鎮烽先生花費四年時間建成的金文資料全文檢索系統,共收錄商周有銘青銅器15000余件。經增補後出版的圖集是著錄青銅器最全的,也是金文著錄書中集大成之作,對研究青銅器的學者意義重大。除了大量搜集本國收藏的青銅器之外,吳先生憑借自身研究青銅器的便利和經驗,還注意到流散於海外的青銅器資料,圖集中相當一部分是首次著錄,主要見於拍賣市場、私人收藏等。但遺憾的是,由於該書卷冊龐大、資料來源繁複,編纂起來並非易事,因此無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問題可歸納爲以下幾點第一,釋文上的問題。01345中王鼎,字圖集釋“從貝從甫”,筆者據“甫”、“帚”的字形演變規律認爲右側應爲“帚”1。又00146魡鼎(釣鼎)字,圖集釋“魡”,但所從應非“魚”;00216、00217貯簋字,圖集釋“貯”,目前大多學者認同李學勤先生釋“賈”2;02336毛公旅鼎字,圖集釋爲“弘”,學界多讚成于豪亮先生釋“引”3;01448伯鼎字,圖集釋“”,王獻唐先生山東古國考釋爲“華”4,實際上,此字釋爲“”,讀爲“萊”似乎更加準確,這與出土地山東黃縣萊陰也相合,此字學者也多有釋“萊”者。由於銘文的諸多字形本就難以釋出,釋讀者據字形有所發現,多可成一家之言,故銘文上的一些問題仍不易解決。1參本文附錄2李學勤魯方彝與西周商賈,史學月刊,1985年1期,第32頁。3于豪亮說“引”,考古1977年5期,第340頁。4王獻唐山東古國考,齊魯書社,1983年11月,第135頁。第二,命名及用字體例方面的問題。圖集在器物命名、用字方面存在諸多不統一的地方,釋文有前後不一致的情況。如圖集03257集“”與圖集03302集“”,前者圖集釋“從米從羞”,後者則“從米從者”,兩字實爲一字。又如02336毛公旅鼎釋“弘”、02462師旂鼎釋“引”、04620引簋釋“引”;圖集04517、04518字釋“”,而圖集04540字釋“允冊”。圖集01557、01558、01559,銘文中“寶”字均誤釋成了“鑄”字。在體例方面,圖集00999、01000、01001、10006命名爲伯鼎,括注爲“伯作鼎”,而圖集00996、01005銘文與圖集00999、01000、01001、10006一致,卻未括注,圖集01246、01108、01109等亦是如此。圖集01258、01259、01260、01261與圖集01262、01263、01264銘文一樣,但後者括注爲“叔”字,前者括注爲“弔”字,標注上未能統一。在引用著錄方面,圖集04971引集成04065左,但在05062下稱集成040651,未能統一。圖集04972、04973所引集成也均是這種情況。實際上,集成04065左即040652,但前後應該統一。第三,圖版、著錄及相關信息。如同一器物的重複出現、圖版的誤置或混同、缺少圖版及圖版不清晰等問題,尺度重量、收藏地、著錄等的誤載或遺漏等。除此之外,學者們也有過書評及校訂。裘錫圭先生在圖集的序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指出辨僞和銘文釋讀是難度較高的工作,對圖集在辨僞和銘文釋讀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和希望。1李學勤先生從三個方面說明了圖集相比以前金文著錄書所具備的優勢,並從現代考古學的角度指出圖集器影和銘文結合起來綜合研究的典範性。2又馬超先生讀第一冊札記一文結合集成、金文引得以及集成釋文等著錄書對比相關釋文,對個別未釋字1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序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2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序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進行了釋讀。1同時,文中也探討了不少難以釋讀的字形,這均是對圖集釋文方面所做出的有益嘗試。孫合肥先生讀札記舉出了圖集的一些問題,列出十八條加以說明。如圖集01770鑄客鼎的銘文是在器內,而非蓋內;14772史昔盉“”字應釋爲“衰”等。2石偉先生第27冊校讀劄記3對銘文的釋讀略有新解,嚴志斌先生可疑銘文芻議對幾件青銅器銘文的真僞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爲圖集00614、00848、01153、00765、03822、06111等幾件器的銘文皆可疑,并加以申述之。4第二節研究內容、方法及意義本文的校補對象包括器影、銘文圖像、著錄、藏處、尺度重量等除了銘文及辨僞以外的相關信息,研究範圍主要限定於110卷圖版及著錄信息上,剩下部分擬待日後繼續做。本文主要採用比較、重合、著錄檢索等方法來校補。比較爲相對直接的方法,對前後著錄相同的器物進行比較,出土時地、銘文及器影等相互關聯,能夠通過直接比較發現兩者是否存在聯繫,確定兩者的關係。重合則是對來源不同的器物之間的的研究,通過重合器物圖像來判斷兩者的關係,并結合相關著錄的記載加以討論。崎川隆先生對青銅器及其銘文辨僞方面的研究非常細緻嚴謹,並提出了“銘文重合法”,認爲“東周之前的鑄造銘文資料中基本不見互相完全可以重合的例子”5。雖然東周之前的資料尚有未曾出土的,今後仍可能會不斷發現,但就目前所見到的資料而言,崎川先生的這種說法十分有效,1馬超讀第一冊札記,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5期,35頁、48頁。2孫合肥讀札記,出土文獻的語境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2014年8月。另金文通鑒已將字釋爲“衰”。3石偉第27冊校讀劄記,首都教育學報,2013年4期,143144頁。4嚴志斌可疑銘文芻議,古文字研究第三十輯,中華書局,152155頁。5崎川隆“銘文重合法”對商周青銅器銘文辨僞研究的有效性以魚尊及相關器物銘文考證爲例,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第五輯,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年11月,第14頁。可以作爲東周以前青銅器銘文辨僞的一個理論應用,本文在寫作過程中也受到“銘文重合法“的啟發,並應用到了文章的寫作之中。著錄檢索是對相關著錄進行查閱,并參考集成、總集、三代、電子資料庫等所附的著錄信息,發現不同之處,也會進行核實,以確定器物正確的著錄信息。在古文字的研究中,儘可能的掌握相關材料對做好研究工作十分重要,一部好的著錄書可以爲研究者提供便利的條件和更爲可信的資料,圖集的出版給古文字及相關學科的研究者們提供了方便,成爲研究商周青銅器的極爲重要的著錄書,無論是書中青銅器的相關介紹,還是釋文的選擇,亦或是圖版的選用,作者都儘力做到了最佳。但因其所收器物數量之大,種類之多,使其無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而學術界目前對圖集的校訂工作大多集中在釋文和局部問題上,與青銅器研究較爲密切的圖版問題並未全面展開。所以,對圖集做進一步的校訂也是十分必要的。本論文結合集成、總集、三代、小校等相關的著錄書,參考金文資料庫、青銅器拓片數位典藏等電子資料庫擬對圖集中的圖版及著錄等相關問題進行校訂。校訂工作向來不是討人喜歡的工作,作者辛苦十數載而成的煌煌巨著,即使失之一二,也是瑕不掩瑜的。筆者自揣淺陋,寫成這篇小文,惟希望本文能爲圖集今後的不斷完善提供一點微薄意見。同時,也期待本文能對研究者在查看圖集相關信息時有所幫助。第三節校補體例說明爲確保行文規範,本文所校補的內容均放入正文校補部分,並加之按語以說明情況。器號爲圖集編號,從小到大、依次排列,由於圖集對於器名中較難釋讀的字多採用嚴格隸定,可信度高,故本文爲簡潔之便於器號之後不再加器名。所增補的內容在器號之後另起一行排列,如【收藏】(補)、【著錄】(補)等,在【】內爲所要補充的內容;所修訂的內容則再起一行列於增補內容之後,如【收藏】(訂)、【著錄】(訂)等,在【】內爲需要訂正的內容,中間用箭頭隔開,箭頭左面爲圖集所載失誤內容,箭頭右側爲本文校正以後的內容。文章第一部分爲前言,詳細介紹了圖集出版的相關信息,並從金文著錄書的體例談起,說明圖集在體例方面較之以往著錄書的優勢,並討論了圖集作爲紙質書籍出版的重要性和價值。第二部分爲110卷的校補,從收藏、出土時地、圖版、著錄等幾個方面,結合相關著錄書和電子資料庫系統校補圖集的缺誤之處,對於較複雜的器物重複、圖版誤置等情況則加以按語說明。第三部分是檢索表,將器物重出、圖版誤置、本文增補的圖版和著錄製作成表格,以便於檢索。其中,器物圖版的重複或誤置表有一列專爲說明圖版重複的各器物之間的關係,增補圖版的表格則對所增圖版的性質(拓本、照片、摹本)有所說明,增補著錄的表格對所增著錄里收錄的是照片還是拓本、摹本也均有說明。第四部分是附錄,從圖集01345器銘文中的“”字談“帚”與“甫”的區別。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文的主要校補工作依靠于三代、小校、集成、總集、新收等著錄書以及金文資料庫、青銅器數位典藏資料庫等電子資料庫系統1,不少圖版由於原著錄書未能找到,均轉引自金文資料庫。青銅器數位典藏資料庫收錄有謐齋金文拓本、善本軸裝、善齋藏器全形拓本等著錄,這些著錄現藏於傅斯年圖書館,外界很難看到。但其中不乏有質量較高的拓本,如柯昌泗藏本謐齋金文拓本。謐齋金文拓本中不僅收藏了大量質量好的的青銅器及銘文拓本,而且有部分也是圖集漏收的。如圖集00053、00217、00829等未收器物圖版,謐齋金文拓本收藏有器物的拓本。另善本軸裝、善齋藏器全形拓本也收藏了不少圖集未有的器物拓本。這些書可能只是編印的拓本冊子,未有版本信息,所以本文不列入參考文獻。但由於青銅器數位典藏資料庫收錄了這些著錄,而且附有拓本和拓片登錄號、集成號碼、拓本舊藏、原拓出處等相關信息,有些甚至是圖集未收的圖版,因此將其列入本文增補的範圍很有1集成所附著錄失誤者較多,金文資料庫主要材料用自集成、新收,其中錯訛之處不少,雖對集成失誤的地方有所修正,但仍有不當的地方,且引用的外文書目也有錯漏者。必要。1使用者可以據此了解一些銘文的不同拓本信息,並對於參考圖集遺缺的圖版有所幫助。但由於這類著錄書區別于正常出版的著錄書,且本文亦是參考了青銅器數位典藏資料庫,雖有補缺圖集的作用,但仍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著錄書,故本文之中凡出現這樣的著錄書,其後均加之星號以示區別。1如圖集00829“黽父丁鼎”沒有器物的圖版和信息介紹,只有銘拓。謐齋金文拓本收藏了此器的器物拓本,從器物拓本來看此鼎是分襠鼎,兩耳較大,花紋精美。而同銘的00828則時代晚於00829,鼓腹,從器物線圖來看,只有頸部的浮雕圓渦紋間夔紋。校補第一卷00001【著錄】(補)北京文300005【著錄】(補)陜青700008【著錄】(補)殷墟出土器物選粹5、碧落與黃泉(1998)700009【著錄】(補)遺珍續3、謐齋金文拓本100014【著錄】(補)辭典207、青銅器22按金文通鑒已增加辭典207。00015【著錄】(補)基美博物館211此書信息來源於“青銅器數位典藏資料庫”,資料庫收錄多種拓本著錄書,並附有拓本。相關著錄書的拓本可參考青銅器數位典藏資料庫。00019【著錄】(補)近二13900029【著錄】(補)商金6、通考下編002、謐齋金文拓本按金文通鑒已增加商金6。00030【著錄】(補)維多利亞29頁00032【著錄】(補)金文拓本00035【著錄】(補)大英博物館10100036【著錄】(補)蘇士比1989/12/12,LOT10500042【圖版】(補)來源辨僞410頁【著錄】(補)辨僞410頁、412頁按有一足爲後來補鑄1。000431王文昶編著,青銅器辨僞三百例,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12月,第420頁。【尺度重量】(補)高169釐米、寬142釐米、重860克00046【著錄】(補)郭家莊9頁、彩版100048【尺度重量】(訂)“通高81、口徑66、腹深47寸、重96兩”“高261、口徑212、腹深152、腹圍698釐米,重3535公斤。”【著錄】(補)續殷上47、通考下編030、謐齋金文拓本按金文通鑒已修改尺度重量。00049【著錄】(補)盧氏(1940)NO4圖版600050【銘文】(重)00053(訂)圖A應改爲圖B(A)(B)【著錄】(補)HO1964圖2按圖集00050的銘文拓本與00053重,均與集成01196號拓本同。00050引集成01197,00053引集成01196,故圖集00050的銘文拓本誤。11可參謝明文博士論文,商代金文的整理與研究,上海復旦大學,2012年,第20頁。00051【著錄】(補)北全拓(一)29頁00053【圖版】(補)來源謐齋金文拓本【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058【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059【铭文】(重)00048【著錄】(訂)殷存上17殷存上47按此器与00048實際上是一器,器00048上面的勒痕以及右上角W形的輪廓與器00059號恰好是一樣的,銘文亦能重合。此外,器00048兼有器物照片,而器00059號僅有拓片,兩者應爲一器,可以合併。00061【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063【著錄】(補)中華國寶10頁按圖集器物照片與墓同,中華國寶10頁照片更清晰。00070【著錄】(補)懷履光(1956)40頁4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079【著錄】(補)善齋藏器全形拓本00081【著錄】(補)商金15、謐齋金文拓本按金文通鑒已增加商金15。00085【著錄】(補)弗里爾(1967)179頁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089【器影】(重)00088【銘文】(重)00088【收藏】(補)現收藏於北京大學賽克勒藝術博物館按兩器的器影雖來源不同,實爲一器之器影。00088的圖版來源於美全,殷周青銅器資料庫網站載其爲00089的圖版。經仔細查看,兩者拓片可以重合,著錄等均可合併,故應爲一器之拓片。00090【收藏】(補)現藏德國斯圖加特林登博物館【著錄】(補)ECKERT圖版9按金文通鑒已增加收藏地。00096【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108【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109【著錄】(訂)銅全720銅全420(補)辭典036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111【著錄】(補)布倫戴奇(1997)圖8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116【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117【著錄】(補)繞齋2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125【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130【圖版】(補)來源天理大學9【著錄】(補)天理大學900131【著錄】(補)簠齋吉金拓本00132【著錄】(補)商金5、謐齋金文拓本、善齋藏器全形拓本按金文通鑒已增加商金5。00136【收藏】(補)德國斯圖加特林登博物館【著錄】(補)ECKERT圖版7、殷存上44、謐齋金文拓本按金文通鑒已增加收藏地。00139【著錄】(補)SEA7000147【著錄】(訂)貞續上64貞續上72(補)謐齋金文拓本00148【收藏】(補)2010年秋在瑞士佳士得(倫敦)拍賣行拍賣,現藏某收藏家【著錄】(補)萃賞2按金文通鑒已增加著錄,已指出收藏地。00156【著錄】(補)海外遺珍3、中國圖符600159【著錄】(補)賽克勒(1987)451頁圖81100163【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梅雪齋金文拓片稿本00164【圖版】(補)來源善圖【著錄】(補)總集0027、善圖、善齋藏器全形拓本00174【著錄】(補)貞松堂藏器墨影00179【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181【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183【著錄】(補)使華2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185【著錄】(補)繞齋500186【著錄】(補)碧落與黃泉(1998)9、殷墟出土器物選粹700190【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193【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金文拓影集、金文拓本00194【著錄】(補)海外遺珍400195【著錄】(補)JJLALLYCO11700196【著錄】(補)殷墟出土器物選粹400201【著錄】(補)總集0032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203【著錄】(補)皮斯柏NO700209【著錄】(補)通考下編007、謐齋金文拓本、金文拓影集00217【圖版】(補)來源謐齋金文拓本【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222【著錄】(補)總集0065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225【著錄】(補)布倫戴奇27頁右(照片)、布倫戴奇圖5(銘文)按金文通鑒已增加布倫戴奇5。00234【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236【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簠齋積古金文、金文拓本00237【著錄】(補)蘇士比1973/3/15,LOT00241【著錄】(補)不言堂16頁、奈良47頁NO10000250【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255【圖版】(補)來源北全拓(一)34【著錄】(補)北全拓(一)3400258【圖版】(補)來源史語所藏拓【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吳式芬所藏金石拓片按金文資料庫稱史語所藏拓。原拓來源於吳式芬所藏金石拓片。00259【圖版】(補)來源桓台文物30頁左上【著錄】(補)桓台文物30頁左上00262【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269【著錄】(補)總集0011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277【著錄】(補)總集0087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299【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300【著錄】(訂)銅全721銅全421(補)山西珍19、山西精3按金文通鑒已增加山西精3。00302【著錄】(補)柏景寒1493、謐齋金文拓本按金文通鑒已增加柏景寒149300303【著錄】(補)趙氏7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304【著錄】(補)殷銅588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310【著錄】(訂)集成01155集成0115600316【著錄】(補)山東藏4200321【著錄】(補)上藏5000323【著錄】(補)火奴魯魯58頁NO1800327【著錄】(補)殷銅圖734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339【著錄】(補)梅雪齋金文拓片稿本00345【著錄】(補)總集0120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348【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349【著錄】(補)金文拓本00351【著錄】(補)故宮圖典56、賽克勒(1990)248頁85、辭典318按金文通鑒已增加辭典318。00352【著錄】(補)夏商周(西周篇上)38頁(器物)00354【著錄】(補)夏商周(西周篇上)40頁(器物)00365【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367【著錄】(補)考古1986年9期835頁圖13(器物)按金文通鑒僅有拓片著錄。00368【著錄】(補)梅雪齋金文拓片稿本00370【著錄】(補)湖南精粹4、湖南陳列4、湖南圖圖版四00371【著錄】(補)金文拓本00373【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貞松堂藏器墨影續集、雪堂藏金文00379【著錄】(補)上海30、辭典037、金文拓本按金文通鑒已增加辭典037。00385【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386【圖版】(補)來源北全拓(一)35頁【著錄】(補)善齋藏器全形拓本、善圖、北全拓(一)35頁00388【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394【著錄】(補)金文拓影集、金文拓本00396【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00397【著錄】(補)綜覽鼎182按金文通鑒已增加,但誤爲綜覽鼎183。00398【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吳式芬所藏金石拓片00400【著錄】(補)北京文55(器物)、北京文56(銘文)00401【著錄】(補)CARTER2300403【著錄】(訂)小校7566小校756200404【著錄】(補)蘇黎世4按金文通鑒已增加。00415【著錄】(補)湖南陳列頁24(上)00417【著錄】(訂)白鶴選NO13白鶴選NO16(補)金文拓本00423【著錄】(補)謐齋金文拓本、愙齋金文拓本00432【著錄】(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学建筑方案设计软件
- 楼房施工方案有哪些类型
- 咨询流程方案
- 美国建材营销方案设计
- 旧建筑修缮技术方案设计
- 网络营销合作方案书
- 广东钢结构住宅施工方案
- 预算管理实施咨询方案
- 家园2级建筑方案设计
- 咨询顾问能力评测方案
- 小学体育知识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课件
- 心内科人文关怀护理
-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第3版)题库
- 医院培训课件:《预灌式抗凝剂皮下注射》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名著复习:《艾青诗选》题集组(答案)
- 2024年游泳初级指导员认证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电子课件 2.5 可控核聚变及其未来利用方式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一级
- GB/T 9799-2024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