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工业经济状况分析及其优化对策_第1页
珠海工业经济状况分析及其优化对策_第2页
珠海工业经济状况分析及其优化对策_第3页
珠海工业经济状况分析及其优化对策_第4页
珠海工业经济状况分析及其优化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海工业经济状况分析及其优化对策本文主要利用经济普查资料,从工业规模、结构、效益分析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并据此现状提出发展对策。一、珠海工业现状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珠海已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0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102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75和952,大中型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89和739,规模以上及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一)工业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显示强大的发展后劲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2004年工业增加值占GDP4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503,拉动GDP增长71个百分点。工业成为我市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制造业从业人数快速增长,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达3789万人,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达3752万人,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99。纳入我市规模以上的1020家工业企业统计中,全年平均用工人数就增长297以上,增长较快且用工人数较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均增长371以上。税收稳步向好。工业行业税收达4576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07。其中工业地方税收增长达246。工业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2004年年末我市金融机构的工业企业贷款余额为4266亿元,同比增长256;技术改造贷款年末余额197亿元,同比增长达2428。均高于全市银行贷款余额增长水平。工业增长的后劲逐步增强。全年工业投资规模快速扩张,投资总额785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430。据我们对全市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工业项目初步统计,2004年工业新投产、在建项目和签约筹建项目投资总额分别为72、117、517亿美元。表明工业发展的后劲正在不断增强,工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依然主导着我市经济发展。(二)主要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从2004年经普资料看,我市工业共有34个大类行业,其中十大行业比重继续增大,共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125281亿元,占全市比重89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石油化工、电力煤气、医药制造、仪器仪表等六大工业产业群更加巩固壮大,医疗器械、电工器材、IC、IT、生物制品等高科技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使我市工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用2000为基期对比分析如下12004年比2000年保持高速增长的行业一是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业,2004年经普资料显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986亿元,占全市工业的337,比2000年增长1199,是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行业。以世界500强企业伟创力集团、泰科电子为龙头的新青科技园电子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得到加强,日益成为中国的手机、线路板、游戏机重要生产基地。二是电力燃气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805亿元,比2000年增长2597。三是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638亿元,比2000年增长1284,行业规模排名由2000年的第七位跃升至第四位,逐步成为我市主要支柱行业。临港的碧阳化工(PTA)、长兴化工等项目的投产,吸引了科迪化工、润达化工、华孚炼油、功控聚酯、韩国氨纶等项目的建设,石化产业链条在2004年日益成型,我市聚酯企业在本地就近采购原材料,每吨的成本降低5070元,提高了产品竞争力。22004年比2000年保持平稳增长的行业一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268亿元,比2000年增长71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193的增加到215,比重略有上升。主导产品空调、电池、电力电缆、厨房小家电产量增长都在60以上。二是金属塑料制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40亿元,比2000年增长207。随着大连实德工业园、保税区来利铝业的建设,未来该行业主要向建材业延伸。32004年比2000年走势逐步走高的行业一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主要在佳能不断增产的带动下,实现工业总产值9839亿元,比2000年增长163。二是食品饮料业。主要在青岛啤酒的增长和新投产的恒兴饲料带动下,实现产值2264亿元,比2000年增长326。增速有所走低的行业一是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04亿元,延续4月份非典过后的增长呈高位回落走势,由第一季度增长57到年末的134,主要是受主要产品青霉素产品售价大幅下降影响。2004年,将有联邦二期、民族医药、亿邦制药、华辰生物、富海海洋生物等项目投产或建设,医药行业依然可保持为我市优势产业之一。二是服装纺织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61亿元,比2000年增14。只是略有增长走势。我市工业西进,该行业重新焕发生机,目前在建投资规模1000万美元的项目达16个,投资总额超过3亿美元。(三)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低于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总产值与增加值的增长不同步是2004年工业经济运行的最主要的特点。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增长趋势前低后高,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我市工业增加值的总量在不断上升,但近年来我市工业增加值率持续走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从2000年的247下降到2004年的201。进入2004年,我市工业总产值持续高速增长,而工业增加值并未随之同步增长,工业增加值率在七月开始持续走低,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下降了053个百分点,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下降了002年百分点,“三资”企业表现更为明显。工业增加值率的持续走低,导致我市增加值增长与总产值增长不同步,同时影响我市工业税收的增长水平,今年我市国税收入的增长水平远低于地税收入的增长水平,严重影响我市工业的运行质量。二、珠海工业结构分析2000年以来,为了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我市积极采取改组、兼并、破产、租赁、承包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据统计,到2004年底,全市工业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国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三资企业和以私营等民营经济为主的其它类型企业等多种形式,其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国有、集体经济发展减慢,比重逐年下降,三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比重大幅度上升。具体分析如下(一)工业经济步入重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重工业主导作用日趋明显。近年来,我市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相继成为高增长行业,有力地拉动了相关工业产业如电子信息、电力能源、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我市工业结构经历了由轻工业为中心转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过程,重工业成为了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经普资料显示(见表三),全市重工业总产值为79706亿元,轻工业总产值为60164亿元,重、轻工业产值比从2000年的38616139变为56994301,产业结构日趋向重工业产业转移。(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行业分布齐全,重点行业作用突出。实现了规模扩大化,行业集中度得到明显增强,规模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体现了我市工业企业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力。2004年,我市工业行业分布面广,门类比较齐全。在现行统计制度划分的40个大类工业中,我市就有32个大类行业。2000年报数据表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大中型企业比重为653,到2004年,大中型企业比重提高到729。从行业结构看工业32个大类行业中,年产值10亿元集中度提高的有18个,占563,电子信息、家用电气、化学原药、造纸、纺织、医药等适合规模经营的行业,集中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企业集中在14个行业(排次从大到小),这14个行业的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814(见表一)。从产值结构看产值亿元以上的有31个行业,10亿元以上的有21个行业,70亿元以上的重点支柱行业6个行业,这6个行业工业总产值达111929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80。(见表二)企业数集中的14个行业(表一)企业数(个)比重()总计37691000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53120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6296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9076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78738塑料制品业260690专用设备制造业235624金属制品业20454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80478纺织业17446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50398造纸及纸制品业13034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0345通用设备制造业12533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98260以上小计30698143工业总产值超亿元行业结构分布情况(表二)企业数比重工业总产值(亿元)比重总计3769100001398701000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53120246410331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7873829479210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98260989370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90769892563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10567037503塑料制品业2606904799343医药制造业59157304921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40112783199纺织业1744622720194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629602661190造纸及纸制品业130345254018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02392289164专用设备制造业2356241945139金属制品业2045411940139农副食品加工业44117186713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03451443103食品制造业862281363097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503981200086通用设备制造业1253321081077饮料制造业481271040074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4812799407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73194927066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8047869605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029583042化学纤维制造业11029580041家具制造业60159416030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406436402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6069236017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34090218016非金属矿采选业20053190014橡胶制品业25066152011(三)工业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合理,大中型企业成为带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引擎。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企业组织结构得到明显优化,竞争力迅速提升。各种经济类型产值比重不断提高,“三资”和私营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市的生力军。到2004年,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中,纯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由2000年的21增加到23,集体企业大量改制,由2000年的22下降至09。而“三资”和私营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由2000年的713和16增加到749和34。从表三分析在全市3769家普查工业企业中,按经济类型分内资企业2178家,产值达36390亿元,拥有资产36613亿元,分别占全市比重260、300;三资企业1591家,产值达103481亿元,拥有资产85334亿元,分别占全市比重74、70,是我市工业的骨干力量;按生产规模分大型企业11家,产值62334亿元,拥有资产28426亿元,分别占全市比重446、233;中型企业127家,产值37052亿元,拥有资产46887亿元,分别占全市比重265、385。大中型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和带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小型企业3631家,产值40484亿元,占全市产值比重289,拥有资产46633亿元,占全市382。工业企业数、产值、资产比重对比(表三)企业单位数个比重工业总产值(亿元)比重资产总计(亿元)比重总计3769100001398701000012194710000一、按经济类型分内资企业21785779363902602366133002国有企业2105630572194224346集体企业21156014911073190262股份合作企业3008043003030002联营企业16042538038287024有限责任公司22559742803065743471股份有限公司14037206051473171571407私营企业1664441563634555971490其他企业24064012001010001三资企业159142211034817398853346998二、按轻重工分轻工业20975564601644301530684352重工业16724436797065699688795648三、按生产规模分大型企业11029623344457284262331中型企业127337370522649468873845小型企业36319634404842894466333824三、珠海工业效益的基本情况2004年我市整体经济增长比较快,工业生产呈快速增长势头,但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不高。根据经济普查资料的结果,2004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391,比2000年下降142个百分点。从考核的七项构成指标来看,除了流动资产周转率、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产品销售率三项指标略好于2000年外,其余四项指标均低于2000年,特别是资本保值增值率,下降最大。(表四)2000、2004年工业综合指数(表四)单位2000年2004年同比增长综合指数15809143911418总资产贡献率879740139资本保值增值率13059111011958资产负债率5799585705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183238055成本费用利润率619349270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776728870121420工业产品销售率966997010321利润增幅提高,亏损企业亏损额加大,产品销售收入增加,产销衔接较好。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7511亿元,比2000年增长498;实现利润总额5073亿元,比2000年增长499;亏损企业亏损额1444亿元,比2000年增长149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94亿元,增长1261,工业销售产值132327亿元,工业产销率达到970。2004年我市工业利润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四大行业中,共实现利润总额3334亿元,占全部工业利润总额的657。2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整体良好。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0285亿元,增长251,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1200亿元的预期目标,比2000年翻了一番。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7042亿元,增长168。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4,工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88,拉动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1979年建市以来,除1982年外,我市工业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3外源型经济,成为拉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三资”工业及股份制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02172亿元、20594亿元,合计占全市产值的900,是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4民营工业发展势头良好。民营工业占全市工业规模的10左右,总产值接近100亿元,显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壮大经济总量的后备军。其中,德豪润达、广通汽车增幅大大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而国有、集体企业工业产值增长不理想,分别增长26和89。通过内涵式改造,我市重点技改贴息项目企业通过扩张发展对拉动工业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格力电器、丽珠医药、中富、东信和平、德豪润达、蓉胜、汉胜等一批拥有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高成长的优势重点企业增长显著。5工业运行质量偏低有待提高据统计,2004年我市的工业增加值率为202,比2003年下降1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在全省中属偏低的城市。受工业增加值率偏低的影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约31个百分点。2004年我市的工业增加值率提高1个百分点,则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提高约56个百分点,我市生产总值的增速提高约27个百分点。因此做大我市经济总量的同时,也要提高我市经济的运行质量。四、建议和措施为使我市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必须继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认真贯彻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措施,抓住时机更积极地推进改革,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工业发展。1通过提高经济效益、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不断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鼓励外资企业在我市设立销售和研发部门,完善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生产链,解决目前外资企业主要在我市从事加工装配低附加值生产的局面。加强监管,防止部分外资企业以高进低出的方式转移公司利润。通过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等手段,努力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优化经济结构,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内源型经济。2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首先,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尽快加大工业规模,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步伐。从纵向来看,我市2004年工业生产虽然有提高,但增速为近年的最低;从横向来看,我市工业规模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靠后,年增长速度尚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