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B它是通过实验验证的C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D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2如图,保龄球离手后能向前运动的原因是()A保龄球手的推力B由于惯性C摩擦阻力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3正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速度变慢逐渐停止B速度大小不改变但方向改变C立即停下来D做匀速直线运动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10NB25NC5ND0N5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C行驶中的汽车,若突然关闭发动机,车立即就停止运动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时,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6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力是平衡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D书受的重力和书对地球的吸引力7火车进站时,旅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外,这样做是因为()A火车对人体有吸引力B火车经过时噪声大,对人听力造成损伤C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流会将人用力推出D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压差可能将旅客压向火车8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都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重力D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9如图同一个梯形铁块,第一次如甲图放置,第二次如乙图放置,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10下列事例中,能够减少压强的是()A把背包带做得宽些B用细线切割湿、软的肥皂C软包装饮料盒中的吸管尖削得很尖D刀、斧的刃都磨得很薄11如图,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皮碗对吸B瓶吞鸡蛋C纸拖水杯D橡皮膜凸出12下列关于液体内部压强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13如图所示是连通器在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应用,其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只有甲、乙B只有丙、丁C只有甲、丙、丁D甲、乙、丙、丁14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当它们同向时,合力为20N,当它们反向时,合力为8N,则二力大小为()A20N,8NB12N,8NC14N,6ND16N,4N15用测力计两次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F1和F2的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6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汞面高度差将不变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汞面高度差将变大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汞,管内外汞面高度差将变小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汞面高度差将变大17学过“压强”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抽水,当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再继续上升,将发生的现象是()A水从管口S不断流出B水面随活塞继续上升C水面将下降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8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BCD二、填空,作图题(19题至26题,每空格1分,第27题6分,共22分)19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这是因为的缘故;汽车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这又是因为的缘故20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21张阳用15N的水平力推着重为1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是N;当他仍用水平力以1M/S的速度推着该小车在同一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他所用的推力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N2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结论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的大小有关,这个实验主要用到了(填写“科学研究方法”名称)23如图是汽车修理厂常用的液压千斤顶,使用时,应该用(A或B)端来顶起汽车,此时PAPB(选填“、”)24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存在,实验测量了大气压的值25一支长度为20CM的试管装满了水,用橡皮塞将管口塞紧且管口朝上处于竖直状态,并保持静止则由于水受到重力而对试管底部产生的压强为PA现将试管由竖直状态倾斜为与水平方向成30角,则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A26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PLPA,若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有PLP2(填“”、“”或“”)(取G10N/KG)27如图,一物体放在斜面上,重15N,对斜面的压力为12N,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这两个力三、问答题(共4分)28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公交车在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甚至摔伤的现象四、计算题(第29题8分,第30题10分,共18分)29某人从井中用绳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水,已知桶的质量是2KG,所盛水的质量是38KG,求(1)绳对桶拉力的大小;(2)若让空桶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绳对桶拉力的大小30如图所示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盛有水,已知B端顶面离容器底6CM,A端内液面离容器底26CM求(1)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2)如果B端顶面的面积为2103M2,那么,顶面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五、实验、探究题(32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3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的形变,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A、B两图所示实验,说明;比较A、C两图所示实验,说明3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2)实验时发现,当F1稍大于F2时,木块依然能保持平衡状态,原因是,改进该小组的实验方案是(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木块扭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松手后瞬间,木块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该满足的条件是33如图是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实验过程用到了许多科学方法(1)怎样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呢方法是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使其由静止开始下滑(2)怎样反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呢方法是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或(3)怎样得出“小车不受力的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呢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即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34如图是老师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图(B)杯中装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1)比较(A)、(B)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有关(2)比较(E)、(F)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有关(3)比较(C)、(D)、(E)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5如图所示,往装满二氧化碳的软矿泉水瓶加水,迅速拧紧瓶盖,震荡后溶于水中,生成碳酸,矿泉水瓶变瘪,瓶变瘪表明瓶内气体压强瓶外气体压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而瓶外的气体压强,因此推测瓶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相比(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变小”)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B它是通过实验验证的C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D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考点】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结合课本上的实验过程,先是改变接触面的光滑程度,逐渐变光滑,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推理,才得到了最终的结论【解答】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条件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而在现实生活中,物体不受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可见此实验条件无法实现;故实验结论无法由日常经验得出,更不能由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结论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故选C2如图,保龄球离手后能向前运动的原因是()A保龄球手的推力B由于惯性C摩擦阻力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考点】惯性【分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解答】解保龄球离手后,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能继续向前运动,不是因为保龄球手的推力,更不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正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速度变慢逐渐停止B速度大小不改变但方向改变C立即停下来D做匀速直线运动【考点】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根据牛顿定律进行分析,即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因为物体原来是运动状态,当外力突然消失,物体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将做保持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故选D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10NB25NC5ND0N【考点】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分析】解此题需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的是和弹簧相连的挂钩上的力的大小【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挂钩上的力的大小,与挂环上的力的大小以及弹簧测力计所受的合力的大小无关在本题目中,施加在挂钩和拉环上的力均为5N,弹簧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故选C5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C行驶中的汽车,若突然关闭发动机,车立即就停止运动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时,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和方向;(2)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若受平衡力或不受力,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3)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解答】解A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速度改变,则运动状态改变,所以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确、D错误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C、行驶中的汽车,若突然关闭发动机,汽车不再受到牵引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仍然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故C错误故选A6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力是平衡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D书受的重力和书对地球的吸引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分析】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解答】解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不合题意;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C、书对桌的压力和桌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方向相同,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合题意;D、书所受重力和书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合题意故选B7火车进站时,旅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外,这样做是因为()A火车对人体有吸引力B火车经过时噪声大,对人听力造成损伤C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流会将人用力推出D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大,气压差可能将旅客压向火车【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可解决此题【解答】解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故选D8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都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重力D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分析】(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有时也是人为产生的只有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2)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解答】解A、压在竖直面上的物体产生的压力不是由于重力的原因产生的,故A错误;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并不一定竖直向下,也不一定垂直向下,故B错误;C、当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故C正确;D、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其它情况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故D错误故选C9如图同一个梯形铁块,第一次如甲图放置,第二次如乙图放置,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强大小比较【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两次放置时物体的重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同,根据压强公式比较两者压强的大小关系【解答】解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两次放置时,梯形铁块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压力不变,故A正确,B不正确;由图可知,S甲S乙,由P可知,P甲P乙,故CD不正确故选A10下列事例中,能够减少压强的是()A把背包带做得宽些B用细线切割湿、软的肥皂C软包装饮料盒中的吸管尖削得很尖D刀、斧的刃都磨得很薄【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答】解A、把背包带做得宽些,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B、用细线切割湿、软的肥皂,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不合题意;C、软包装饮料盒中的吸管尖削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D、刀、斧的刃都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故选A11如图,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皮碗对吸B瓶吞鸡蛋C纸拖水杯D橡皮膜凸出【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分析】大气压强的存在可以用实验来证明,我们学过的实验当中就有马德堡半球实验;瓶吞鸡蛋实验;覆杯实验等【解答】解A、皮碗对吸,类似于课本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大气压把两个皮碗紧紧压在一起,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B、瓶吞鸡蛋实验实际上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到瓶中,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C、纸托水杯实验中,水为什么没有把纸压下来,是因为纸下面有大气压给纸一个向上的压力,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D、橡皮膜向外凸出,是因为管中的水给橡皮膜一个向下的压力,是液体的压强,不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选D12下列关于液体内部压强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分析】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相等,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可用PGH计算液体内某点的压强【解答】解AB、液体有重力,因此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对阻碍它运动的容器壁有压强;故A错误,B错误;CD、根据PGH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3如图所示是连通器在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应用,其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只有甲、乙B只有丙、丁C只有甲、丙、丁D甲、乙、丙、丁【考点】连通器原理【分析】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解答】解过路涵洞是上面开口,下面连通的,洗手间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船闸的原理先打开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然后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因此过路涵洞、洗手间下水管、船闸都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拦河大坝上窄下宽,因为下面受到水的压强大,拦河大坝应用的是液体压强的原理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当它们同向时,合力为20N,当它们反向时,合力为8N,则二力大小为()A20N,8NB12N,8NC14N,6ND16N,4N【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分析】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当二力方向相同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当二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解答】解因为当二力同方向时,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20N,由于A选项中二力之和不等于20N,故A选项错误;又因为当二力反向时,二力之差等于8N,而BD选项中二力之差不等于8N,故BD选项错误,C选项中二力之差等于8N,故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15用测力计两次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F1和F2的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当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知道一个力可求另一个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可以从提供的ST图象确定物体做什么运动,进一步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解答】解由两次运动的ST图象和做竖直向上运动可知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F1F2G故选B16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汞面高度差将不变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汞面高度差将变大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汞,管内外汞面高度差将变小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汞面高度差将变大【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分析】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一般不会改变【解答】解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由于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所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就不变,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程度、槽中水银的多少无关,故A选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17学过“压强”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抽水,当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再继续上升,将发生的现象是()A水从管口S不断流出B水面随活塞继续上升C水面将下降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考点】气压计和抽水机【分析】当活塞上升到管口后,再继续上升,液体受上下气压相等,靠自身重力流回【解答】解当活塞上升到管口后再继续上升,活塞将离开管口,活塞下水面将直接与大气接触,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水面会下降故选C18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BCD【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根据图象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可解决此题【解答】解A、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表示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A不合题意B、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故B不合题意C、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C不合题意D、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平衡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作图题(19题至26题,每空格1分,第27题6分,共22分)19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这是因为惯性的缘故;汽车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这又是因为摩擦力的缘故【考点】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汽车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是因为汽车有惯性汽车运动状态改变,是由于受到了外力摩擦力【解答】解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没有动力,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是因为汽车有惯性汽车停下来,运动状态改变,是由于收到了外力摩擦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惯性;摩擦力20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分析】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和原来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换关系【解答】解在物理学中,如果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我们就把这一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都叫做分力故答案为相同;分力21张阳用15N的水平力推着重为1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是15N;当他仍用水平力以1M/S的速度推着该小车在同一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他所用的推力将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N【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首先判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哪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解题【解答】解张阳用15N的水平力推着重为1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判断摩擦力和15N水平推力是平衡力,则FF15N;仍用水平力以1M/S的速度推着该小车在同一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小车仍受平衡力,同一小车,同一地面,摩擦力不变,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相等故答案为15;等于2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结论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这个实验主要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填写“科学研究方法”名称)【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运用控制变量法【解答】解探究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结论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这个实验主要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受力面积;控制变量法23如图是汽车修理厂常用的液压千斤顶,使用时,应该用B(A或B)端来顶起汽车,此时PAPB(选填“、”)【考点】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分析】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是帕斯卡原理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在一个小面积的活塞上施加一个很小的力,因为传递的是压强,根据压强公式得出在另一边的面积大的活塞上就会产生更大的力,即能省力【解答】解液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强,由题目可知;左边活塞的面积小,右边的活塞面积大,两边压强相等,PAPB;A端用一个很小的力,就可以把千斤顶压下来,B端就可以产生一个很大的力,把汽车顶起来故答案为;B;24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了大气压的值【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分析】在有关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有两个著名的实验是我们必须重点了解的,那就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解答】解首先证明了大气压存在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因为实验是在德国的马德堡市进行的,因此得名;首先测出大气压数值的是托里拆利实验,因为实验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完成的,因此用他的名字命名故答案为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25一支长度为20CM的试管装满了水,用橡皮塞将管口塞紧且管口朝上处于竖直状态,并保持静止则由于水受到重力而对试管底部产生的压强为1960PA现将试管由竖直状态倾斜为与水平方向成30角,则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980PA【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分析】试管装满水处于处于竖直状态时水的深度H和试管的长度相等,试管由竖直状态倾斜为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水的深度HHSIN30,根据PGH求出两种情况下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解答】解试管装满水处于处于竖直状态时,水的深度H20CM02M,则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GH10103KG/M398N/KG02M1960PA;试管由竖直状态倾斜为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水的深度HHSIN3020CM10CM01M,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GH10103KG/M398N/KG01M980PA故答案为1960;98026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PL15104PA,若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有PLP2(填“”、“”或“”)(取G10N/KG)【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分析】(1)已知该同学的质量为45KG,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即为003M2,G取10N/KG,先利用公式GMG计算出他的重力,再利用公式P计算出他对地面的压强;(2)要比较该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与他走路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的大小关系,需要分析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若压力相等就比较受力面积,若受力面积相同就比较压力的大小【解答】解(1)GMG45KG10N/KG450N;FG450N;S300CM2003M2;P115104PA;(2)由于该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该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2,当他走路时是一只脚着地,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0CM2小于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因此该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PL小于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故答案为15104;27如图,一物体放在斜面上,重15N,对斜面的压力为12N,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这两个力【考点】力的示意图【分析】(1)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即物体的几何中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2)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作用点就画在斜面上,方向是垂直斜面并且指向斜面内部的【解答】解过物体的重心(中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G;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作与斜面垂直向下的力,即为压力F如图所示三、问答题(共4分)28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公交车在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甚至摔伤的现象【考点】惯性现象【分析】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解答】答坐公交车的时候,人和车都是运动的,当汽车突然停止时,脚受摩擦力作用运动状态由运动变成静止,上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以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倾甚至摔伤四、计算题(第29题8分,第30题10分,共18分)29某人从井中用绳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水,已知桶的质量是2KG,所盛水的质量是38KG,求(1)绳对桶拉力的大小;(2)若让空桶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绳对桶拉力的大小【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重力的计算【分析】(1)已知桶和水的质量,根据GMG求出重力,匀速提水时,木桶受到拉力和重力两个力,绳子对桶的拉力等于重力;(2)空桶匀速下降时,木桶受到拉力和重力两个力,绳子对桶的拉力等于桶的重力【解答】解(1)桶和水的重力GM总G(382)KG10N/KG400N,匀速提水时,绳子对桶的拉力等于重力,所以绳子对桶的拉力为400N;(2)若让空桶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桶子的重力GMG2KG10N/KG20N,绳子对桶的拉力等于桶的重力,所以绳子对桶的拉力20N答(1)绳子对桶的拉力为400N;(2)绳子对桶的拉力20N30如图所示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盛有水,已知B端顶面离容器底6CM,A端内液面离容器底26CM求(1)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2)如果B端顶面的面积为2103M2,那么,顶面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分析】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是B离液面的这段水柱产生的压强,压强除以面积就是压力【解答】解(1)水的密度10103KG/M3B端顶面所处的深度H(266)CM20CM02M,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P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2)B端顶面的面积S2103M2,顶面受到水的压力FPS2103PA2103M24N答(1)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为2103PA(2)顶面受到水的压力是4N五、实验、探究题(32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3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的形变,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A、B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A、C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析】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解答】解A、B两图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泡沫塑料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A、C两图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泡沫塑料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砝码的质量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2)实验时发现,当F1稍大于F2时,木块依然能保持平衡状态,原因是木块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改进该小组的实验方案是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木块扭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松手后瞬间,木块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该满足的条件是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考点】二力平衡的概念【分析】(1)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两个物体接触,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物体之间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3)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木块不能处于静止状态,要发生转动,可以探究二力平衡二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1)实验中改变砝码的质量,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2)实验时发现,当F1稍大于F2时,木块依然能保持平衡状态,原因是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导致的;要避免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需要减小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可以用小车代替木块,或用光滑的水平面代替桌面等;(3)小木块受到的F1与F2大小相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木块不能处于静止状态,要发生转动,可以探究二力平衡二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答案为(1)砝码的质量;(2)木块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3)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3如图是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实验过程用到了许多科学方法(1)怎样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呢方法是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使其由静止开始下滑(2)怎样反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呢方法是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或速度改变的快慢(3)怎样得出“小车不受力的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呢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即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分析】(1)采用控制变量法,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可以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2)小车在水平面上是靠惯性滑行的,所以受到三个力,分别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团HRBP面试攻略与题库精 编
- 大学秋季田径运动会策划方案
- 大学生军训动员大会发言稿
- 大学毕业生求职面试技巧
- 培训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小儿肠炎伴脱水课件
- 餐饮加盟赔钱转让合同范本
- 出租车租赁合同补充协议
- 国际物流客户托运合同范本
- 蚊香品牌代理加盟合同范本
- 15D500-15D505 防雷与接地图集(合订本)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SX-22163-QR345工装维护保养记录
-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
- 2023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候机楼服务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MBA培训进修协议
-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课件
- LY/T 2501-2015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物种鉴定规范
- GB/T 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GB 15763.1-2001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