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赏析_第1页
世界名画赏析_第2页
世界名画赏析_第3页
世界名画赏析_第4页
世界名画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潘多拉世界艺术图库世界名画是人类文化遗产历久弥新的代名词,是对人类最为精华的视觉经验的留存,积淀着人类的精神财富。为了这份世界性的“激动”,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战争年代,世界名画曾经是特殊的“俘虏”;和平年代,世界名画也曾经是交流的“使者”。事实上,我们与世界名画的距离,无形中勾勒出两种主要的距离一是欣赏的距离,二是产业的距离。前者对于个体而言,艺术家汲取的是其中丰富的形式语言,民众百姓由此提升的是高雅的文化情操;而后者对于国家社会而言,蕴含的是文化实力的象征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规划。前者的距离已经接近,而后者的距离依然遥远。美术的历史何以成为时代的缩影,正是因为有这些珍贵的世界名画的存在。世界名画的历史,其实是人类视觉方式变化的历史。因此,美术史由此成为了社会发展最为敏感的图像史、趣味史和时尚史。整个二十世纪,人类的眼睛在科技和人文的双重支撑下,视觉创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因此,世界名画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其有限的尺幅本身,其形式趣味、审美情操和文化产业的背后,正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积淀和塑造。世界名画是艺术的“世界语”,其真正的使命,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因此,开放地接纳世界名画,实际上是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提供一个融合的参照,以扩大民族文化生长和发展的空间。拉斐尔圣乔治与毒龙一个古老的传说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临海的国家时,胡一条可怕的龙,它恫吓要用呼出来的毒气毒死所有的人,除非他们按照它的要求向它提供食物。这条龙的胃口大得出奇,它每天要吃掉两只整羊。最后,这个王国里的羊及其它牲畜都给它吃光了,人们迫于无奈,只好把自己的儿女用来喂这条毒龙。不久,这个王国中的少男少女均被毒龙吃掉了,只剩下了国王的一个女儿。她的父亲无可奈何,为她穿上了王室服装,把她送到毒龙盘踞的洞口。当年轻的公主正在洞口伤心地流泪时,一个年轻的骑士驱马经过。公主把自己的境况告诉这位骑士,乞求他赶快离开,免得也被毒龙吃掉。这位骑士的英雄行为证明,他就是勇敢的圣乔治。他策马冲上前去,用手中的长矛刺死了毒龙,拯救了公主和她的人民。我们可以通过拉斐尔绘制的这幅圣乔治与毒龙,看出他是个欢快、使人愉悦的年轻人。画面是个清新的春天,在淡蓝色的天空下,草地上点缀着花朵。毒龙,在拉斐尔的画中并不真正可怕,它从洞口慢慢爬出来,洞口顶上是一些线条柔和的圆形岩石,上面长着青草与嫩绿的小树。圣乔治穿着一副钢甲,钢甲的颜色通常是灰色的,可拉斐尔把它绘成一种更友善的蓝色。圣乔治轻松地坐在他那匹白马的马鞍上,尽管马的前腿跃起,可它却是那样欢快。在我们看来,画面看去很愉快,根本没有一丝厮杀的战斗气氛;甚至连那马也感到,在这样一个明媚的早晨,是不会发生那种殊死的战斗的。温和的丘陵上那些树木与灌木丛,披上了春天的绿装,有银色光泽的叶边,在温柔的阳光里闪烁。可爱的公主身着红色长袍,看去宛如草地上一朵鲜艳的花朵。她的面纱在春天的微风里飘动;圣乔治身上的披风,也许还有那白马的尾巴,都像公主的面纱一样,在微风的飘拂。可爱的公主跪在那儿祈祷毋庸置疑,圣乔治一定会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稍远的地方,我们看到在浅蓝色的地平线衬托之下,是那危城的灯塔,它使我们感到那座城市不久将获得解放,人民将从危难中得到自由,重新开始幸福的生活。这幅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年轻,天才画家那充满希望的见解,正如他的圣乔治一样,拉斐尔在美术领域里轻松地得到一次胜利。当他绘这幅画时,他正朝胜利走去。那就是画中的一切,为何都沐浴在一个春日和煦明媚的阳光之下,而显得无忧无虑、轻松愉快的缘故。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法国1830年油画260325厘米卢佛尔博物馆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本画取材于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事件。1830年7月26日,国王查理十世取消议会,巴黎市民纷纷起义。27至29日为推翻波旁王朝,与保皇党展开了战斗,并占领了王宫,在历史上称为“光荣的三天“。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把这面旗帜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画家德拉克洛瓦目击了这一悲壮激烈的景象,又义愤填膺,决心为之画一幅画作为永久的纪念。画上展示的巷战场面,是画家在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的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画面。最引人注意的一位象征自由的女神,她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红色弗吉里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举着迎风飘扬的三色旗。她是全画的中心,观众注目的焦点。女神的左侧,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奔而来,他象征着少年英雄阿莱尔;右侧那个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大学生,就是画家本人,他紧握步枪,眼中闪烁着自由的渴望。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紧凑,色调丰富炽热,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1831年5月1日,在巴黎展出时,引起轰动。德国诗人海涅为此画写了赞美诗。在这以后,这幅画还有一些有趣的经历。1831年,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了数月,后因时局变化,还给了画家本人。17年后,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此画又被政府摘下,理由是具有煽动性。直到1874年才被送入卢浮宫。雅典学派在雄伟庄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50多个学者名人,各具身分和个性特征。他们代表着古代文明中七种自由学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等。画家借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过去文明的赞颂,对未来发展的向往。我们欣赏这幅巨作,如同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这个思想领域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两人从遥远的历史走来,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从一上一下对立的手势,明显地表达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分歧。两边的人物成众星捧月分列两旁,表情动势向着两位争论学者,有的注目倾听,有的用手势欲表达自己的看法,强化了画面的中心。画幅左面一组的中心人物,是身着长袍,面向右转,打着手势在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苏格拉底;下面身披白色斗篷,侧转头冷眼看着这个世界的青年人,是画家故乡乌尔宾诺大公弗朗西斯柯;大公身后坐在台阶上专心写作的秃顶老者,是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身边的少年在木板上写着“和谐”和数学比例图;身后上了年纪的老人,聚精会神地注视毕达哥拉斯的论证,准备随时记录下来;那个身子前倾伸首观看,扎着白头巾的人,据说是回教学者阿维洛依;画面左下角趴在柱墩上、戴着桂冠正在专心书写的人,有人定为语法大师伊壁鸠鲁;画中前景侧坐台阶、左手托面、边沉思边写作的人,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身后站着一位转首向着毕达哥拉斯的人,他一手指着书本,好像在证明什么,他就是修辞学家圣诺克利特斯。画面中心显眼处的台阶上横躺着一位半裸老人,他是犬儒学派的哲学家狄奥尼,这个学派主张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他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所以这位学者平时只穿一点破衣遮体,住在一只破木箱里。画的右半部分又分几组。前景主体一组的中心人物是一位老者,他是几何学家欧几里德,他正弯腰用圆规在一块石板上作几何图,引来几位年轻学者的兴趣;欧几里德后面那个背向观众手持天文仪的人,是天文学家托勒密对面的长胡子老人是梵蒂冈教廷艺术总监、拉斐尔的同乡勃拉曼特;那个身穿白袍头戴小帽的是画家索多玛,在索多玛后面的只微露半个头颈,侧面看着我们的就是画家拉斐尔本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最善于在画中描绘自己崇敬或诅咒的人,也爱将自己画到画中,借以表明自己对画中事件的态度,或代表签名。这幅壁画画家巧妙地利用拱形作为画面的自然画框,背景是以勃拉曼特设计的圣彼得教堂作装饰,两边作对称呼应,画中人物好像是从长长的、高大过道廊走出来,透视又使画面呈现高大深远。建筑物的廊柱直线和人物动态的曲线相交融,产生画面情境柔中有刚,加之神像立两旁,使画中充满深层的古典文化气息。画家极善利用台阶,使众多人物组合主次前后有序、真实、生动、活泼,画面将观赏者带进先哲们的行列。这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生动的姿态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个性刻画,布局的和谐、变化且统一的节奏,可谓把绘画创作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顶峰。西斯廷圣母拉斐尔15131514年265196厘米现藏德累斯顿博物馆画面上,帷幔向两边缓缓拉开,圣母马丽亚怀抱婴儿基督从云中冉冉降落。她的脚边,跪着年老的教皇西斯廷二世和年轻美丽的圣徒瓦尔瓦拉,前者穿着沉重的法衣,用手指着圣母应该去的大地,后者目光下垂,虔敬里略带羞怯,似在为母子俩祈祷。圣母面容秀丽而沉静,眉宇之间似有隐忧,为了拯救全人类,她将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爱子。小基督依偎在母亲怀里,他睁着大眼睛望着我们,目光里有一种不寻常的严肃感,似乎他已明白这里所发生的一切。近卫军临刑的早晨俄苏里柯夫油画1881年218375藏于特列恰可夫画廊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描写了世纪俄国历史上的一件真事。年正当彼得大帝出国访问时,俄国发生了近卫军兵变。彼得大帝得知后仓促回国,立即残酷地镇压了这次兵变。画面的背景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墙外和华西里伯拉仁诺大教堂的天球顶。身穿海蓝色军装的彼得大帝骑在高头大马上,亲自监督处决“谋反”的近卫军。他的背后是整齐森严的行刑队和一排绞刑架,他的右边是一群外国使节和他的宠臣。占据画面大部分前景的是动乱的人群,一些农民装束的近卫军家属围绕在六个即将临刑的近卫军身旁,他们悲痛地哭泣着。表现了宁死不屈的俄罗斯民族的坚强性格。苏里柯夫()善于创作大型历史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镇、女贵族莫洛卓娃被称为苏里柯夫历史画的“三部曲”。晚钟米勒1850年55566厘米巴黎卢浮宫藏看到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象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也许是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农夫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也许是由于日暮余辉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穆沉寂的大地的反衬;也许是由于画家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不但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可以融为一体,好象观赏者为画中人、画中景、教堂及教堂钟楼里传出的钟声也融成了一体这浓郁强烈的宗教情感,这凝重圣洁的宗教气氛,这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的宿命色彩和安贫乐道的基督徒形象,这深沉、悠远、悲壮的诗意境界,这直指人心的精神魔力;如果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没有在宗教境界修炼到一定程度,没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没有巨大的精神投入和高超出众的绘画技艺,是很难创作出这样的杰作的。这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木纳、痴呆,而内心纯净虔诚、温顺善良的农民形象,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体现了19世纪后半叶艺术家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及现实主义的求实精神。肯特海滩1827年泰奥多尔居丹法国264CM420CM布油彩巴黎马里内博物馆藏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一个怵目惊心的瞬间肯特的海滩描绘的是在狂风暴雨的海浪中即将倾复的帆船,人们纷纷逃离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涛汹涌,人们在挣扎。在黑白两色的对比中,表达的是生命与意志的不可战胜。不相称的婚姻1862普基寥夫(18321890)俄国173CM1365CM现藏于特列恰柯夫美术馆好喜欢这画,绝了,哈哈哈哈。在这幅作品中,画家体现的是妇女命运的主题。特写式的构图,展示一个结婚场面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正与一白发老者举行婚礼,神父为他们祝福,新娘低头无奈地默认了悲惨的命运,而成为新郎的老者则一幅傲慢的神情。画家抓住了这一病态的社会现象,用自己的艺术揭露了卑劣的社会交易和对女性的摧残。普基寥夫(18321890)在不相称的婚姻中,所有人物都画得很大,有的如真人大小。作者将自己的肖像也纳入画中。(图右双手交叠于胸前者)普基寥夫于1863年在美术学院展出此画时,还是莫斯科绘画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正如评论家斯塔索夫在报刊上指出,此画好不容易才得到官方的认可,画中没有火灾,没有杀戮,没有。画的只是在教堂里神父“毕恭毕敬地给洒满香水的将军活的木乃伊,与为了官衔和金钱出卖青春的,哭泣的姑娘举行的结婚仪式。”画家用自己的笔画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那老新郎确有其人,同老头并排站着的新娘,则是普基寥夫的未婚妻的像(难怪周围亲友团的画像那么丑陋),作者至死也没有忘记这一沉痛打击。月夜1880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俄国179CM135CM现藏于特列恰柯夫美术馆非常喜欢这画中女子的姿态。这是一幅被人誉为“爱情诗”的油画,它继承了俄罗斯艺术的民族性与文学性,叙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画家用银灰色的调子,来渲染恬静的夏夜,没有微风,参天的菩提树显得神秘幽邃,夜色中的蔷薇花散发出清香。这样的时刻,一个穿白色衣裙的美丽少女,独坐池塘边的长椅上,她面前的池塘中漂浮着睡莲和菖蒲。人物与环境处理得十分和谐,迷蒙的月光洒满林中,恍若仙境,令人向往,使人陶醉。与作者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1837518873)9年前完成的五月之夜,可称为姊妹篇。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全名1581年11月16日恐怖的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