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_第1页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_第2页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_第3页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_第4页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荐单位中山大学所属学校中山大学部属学校(是否部属)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与技术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工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电气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填写要求、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课程负责人情况姓名汤庸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5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电位博士职务副院长传真02084112137所在院系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系EMAILISSTYMAILSYSUEDUCN通信地址(邮编)广州市新港西路中山大学计算机系11基本信息研究方向数据库与协同软件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人数数据库系统与技术本科专业基础课3、5、905(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部分)逸仙班必修总学时12、1、120计算机导论(数据管理)计算机新生必修总学时3、1260(约)高级数据库研究生选修35505计算机协同技术研究生选修35505时态信息处理研究生(博士为主)35305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指导本科毕业论文40名,指导硕士学位论文37名,博士学位论文4名。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1高级数据库技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20072数据库系统原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20073数据库系统实验指导,“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20074数据库立体化教学平台建设,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立项研究,200420065数据库系统,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20062008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汤庸、叶小平、汤娜,大处着眼、全面优化数据库教学资源,教材周刊,2005年6月3日第69期9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第五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数据库系列课程“本硕博”协同教学模式,2005,(排名第一)2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软件工程案例教学实践,2005,(排名第二)3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数据库系统及应用,2006,(排名第一)4、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55、第四届中山大学教学名师,2008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研究课题1双时态XML数据模型及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673135),20072009,主持2时态知识数据模型及软件构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373081,20042006,主持3协同决策与办公自动化关键技术及软件,广东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2001A010203),20012004,主持4时态知识/数据统一模型及中间件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4105503),20042006,主持5多协作方式集成模型与环境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736020),20072010(第2申请人,副组长、中山大学课题组负责人)学术论文1CONCEPTS,MODELANDFRAMEWORKOFCOOPERATIVESOFTWAREENGINEERING,LNCS2005/31687685,第1作者2QUESTIONCLASSIFICATIONWITHSEMANTICTREEKERNEL,THE31STANNUALINTERNATIONALACMSIGIRCONFERENCE(SIGIR2008),2024JULY2008,SINGAPORE,(数据库信息检索领域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第2(通信作者)3基于时态关系代数的工作流引擎,通信学报,2006,27(11),7883,第1作者4时态XML索引技术,计算机学报,2007,30(7)10741085,第3(通信作者)5IDBASEDFAIROFFLINELECTRONICCASHSYSTEMWITHMULTIPLEBANKS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2007,223487493第2作者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决策支持系统,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20055,2、时态信息处理关键技术及示范软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20061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主讲教师情况1姓名汤娜性别女出生年月1975年6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电位博士职务传真02084112137所在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EMAILISSTNMAILSYSUEDUCN通信地址(邮编)广州市新港西路中山大学计算机系21基本信息研究方向数据库与系统软件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人数据库系统与技术计算机系本科专业基础课34届560多人数据库系统与技术软件学院本科专业基础课34届600多人数据库系统与技术计算机系本科专业基础课21届140多人数据库系统与技术实验本科专业基础课12届400多人数据库系统与技术实验本科专业基础课21届200多人高级数据库研究生专业课34届500人指导毕业论文共约30人次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数据库系统与应用”获2007年中山大学双语教学项目支持(2年)2中山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资助实验案例库与实验软装置开发(数据库系统)为985子课题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数据库系统实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研究,计算机教育,NO242007年12月,署名第一2数据库教材建设中认识与实践,全国计算机新技术与计算机教育论文集(第14卷下集)PP243248,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排名第三3数据库课程研究型教学探讨,计算机教育NO12008,署名第三4数据库系统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探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排名第三获得的教学奖励12005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2005年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3信息科学学院最受学生欢迎奖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承担的学术科研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时态XML数据模型及应用研究”,20072009,参与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态知识数据模型及软件构件研究”,20042006,参与人。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时态知识与时态数据统一模型研究”,20052006,参与人。4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时态知识库的工资决策协同管理系统”,20022004,参与人。5广东省十五重大专项“协同决策与办公自动化关键技术及示范软件”,20012004,参与人。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汤娜,汤庸等,基于XPATH数据模型的双时态扩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43SUPP5045092NATANG,YONGTANG,MIAOMIAOCAIBITEMPORALEXTENSIONANDMAPPINGOFXMLDATAMODELINPROCEEDINGSOFTHE11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SCWDAPRIL2007,MELBOURNEAAUSTRALIA7577613汤娜,汤庸等,双时态XML查询中NOW语义失真的研究与扩展,计算机科学,2008(6)4叶小平、陈铠原、汤庸、汤娜、胡苏,时态XML索引技术,计算机学报,2007年30卷7期10741085页5汤庸、汤娜等,时态知识/数据模型研究及应用,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11月第43卷第6期获得的学术表彰1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排名第2,20052、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排名第2,2004年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2)姓名叶小平性别男出生年月1955年6月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电话84037975学位博士职务传真84112137所在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EMAILMCSYXPMAILSYSUEDUCN通信地址(邮编)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1基本信息研究方向网络与数据库技术,计算智能与知识发现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人数数据库系统与技术本科专业基础课35届700多人数据库系统与技术本科专业基础课21届140多人数据库系统与技术实验本科专业基础课12届400多人数据库系统与技术实验本科专业基础课21届200多人高等代数,本科专业基础课66届800多人高级数据库技术研究生34届480XML数据库技术研究生31届30有关数据库本科毕业设计共40人次毕业五届数据库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24人教学改革项目中山大学2007年数据库课程研究型教学研究与实践(08010912)教学论文1数据库教材建设中认识与实践,全国计算机新技术与计算机教育论文集(第14卷下集)PP243248,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排名第一)2数据库系统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探讨,中山大学教务处编,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224229(排名第一)3数据库学科研究型教学探讨,计算机教育,20081(下),1719(排名第一)获得的教学奖励12005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2005年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主持的科研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AGENT系统中协同与时态机制研究及软件构件(批准号05003348200601200712)项目主持人主要学术论文1YEXIAOPING,LINLONGWEI,ERRORBOUNDSFORGLIMMDIFFERENCEAPPROXIMATIONSFORSCALARCONSERVATIONLAWSWITHOUTCONVEXITY,ACTAMATHEMATICASINICA(ENGLISHSERIES)JUL2006,VOL22NO4,PP12711283,SPRINGER2叶小平陈铠原汤庸等,时态XML索引技术,计算机学报,VOL30,NO7,2007年7月107410853叶小平,基于时态变量对象关系模型即代数运算,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44,NO11,2007年11月,197119794叶小平胡苏,冲突环境下中立AGENT群体趋向分析与预测,智能系统学报,VOL2,NO4,2007年8月,281335叶小平汤庸时态变量“NOW”语义及相应时态关系运算软件学报第16卷第5期2005年10月838845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3姓名刘玉葆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8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电位博士职务传真所在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EMAILLIUYUBAOMAILSYSUEDUCN通信地址(邮编)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1基本信息研究方向数据库,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讲授课程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学生总人数数据库系统与技术专业课32362数据挖掘专业课33293编译原理专业课42185程序设计专业课4152操作系统专业课32190实践教学承担了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实习课程及综合实验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教学,先后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数十人。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中山大学双语教学项目,20062007教学研究论文数据立方体教学研究,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第13卷,上集,排名第一,2005,452455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学术研究课题1隐私保护的时空数据挖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2010,负责人。2面向客户行为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2010,排名第三。3半监督学习思想在机器学习相关问题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2010,排名第三。4时空数据挖掘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2008,排名第五。5基于数据挖掘的数据库入侵检测方法研究,广东省信息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52007,负责人。学术论文1YUBAOLIU,JIARONGCAI,JIANYIN,ADAWAICHEEFU,CLUSTERINGTEXTDATASTREAMS,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JAN20082YUBAOLIU,JIANLINFENG,JIANYINTHEINCREMENTALMININGOFCONSTRAINEDCUBEGRADIENT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TECHNOLOGYDECISIONMAKING,VOL6,NO2,2007,PP2532783刘玉葆,蔡嘉荣,印鉴,黄志兰基于最大访问模式挖掘的数据库异常行为检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SUPP,20064YUBAOLIU,JIANYINTHECOMPUTATIONOFSEMANTICDATACUBEINPROCEEDINGSOF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GRIDANDCOOPERATIVECOMPUTINGGCC2005,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3795SPRINGER2005,PP5735785YUBAOLIU,JIARONGCAI,JIANYIN,ADAWAICHEEFUCLUSTERINGMASSIVETEXTDATASTREAMSBYSEMANTICSMOOTHINGMODELINPROCEEDINGSOFTHE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DATAMININGANDAPPLICATIONSADMA2007,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4姓名印鉴性别男出生年月19684最终学历博士职称教授电话88335758学位博士职务传真所在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EMAILISSJYINMAILSYSUEDUCN通信地址(邮编)510275广州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1基本信息研究方向数据库、数据挖掘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要讲授课程数据挖掘01、02本科生(60人)20032200373机器学习02、03研究生20039200423人工智能01副修本科20042200473数据挖掘03本科(40人)20042200473机器学习03、04研究生20049200523数据挖掘03、04研(40人)20052200573人工智能04本科A20069200723数据挖掘06研(40人)20069200723机器学习06研究生20072200773数据挖掘07研(60人)20079200823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时间人次99本科20032200371300本科20042200471501本科20052200571204本科20079200878教学论文网络考试系统的技术研究,计算机科学,2004,3111专辑214218教学项目20061200712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项目,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获得的教学奖励2005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近五年主持和完成的有关项目1200812010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客户行为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项目编号607731982200612008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空数据挖掘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项目编号605730973200412200612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项目“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子课题,项目编号2004BA721A02420053200612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基于WEB的中医证候专题信息数据库系统”,项目编号2005B10101032520041200512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WEB数据挖掘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031558近五年已发表(录用)的有关论著目录1YUBAOLIU,JIARONGCAI,JIANYIN印鉴,ADAWAICHEEFUCLUSTERINGTEXTDATASTREAMS,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2008,231112128【SCI】2陈健,印鉴基于影响集的协作过滤推荐算法软件学报2007EI】3YUBAOLIU,JIANLINFENG,JIANYIN印鉴THEINCREMENTALMININGOFCONSTRAINEDCUBEGRADIENT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TECHNOLOGYDECISIONMAKINGIJITDM,2007,62253278【SCI】4朱蔚恒,印鉴,谢益煌基于数据流的任意形状聚类算法,软件学报,2006,173379387【EI】5陈健,印鉴关联分类算法中的相关性分析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42SUPPLB283287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教学队伍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汤庸男1964年5月教授计算机应用主讲、教学统筹、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汤娜女1975年6月讲师计算机应用主讲、实验改革、教学研究、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案例库建设叶小平男1955年6月副教授计算机应用主讲、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刘玉葆男1975年8月副教授计算机应用主讲、实验教学、案例库建设印鉴男1968年4月教授计算机应用教学研究和网络资源建设潘炎男19讲师计算机应用案例库建设肖菁女1975年4月讲师计算机应用网络资源建设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万海男1976年1月讲师计算机应用案例库建设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数据库系统与技术的教学队伍共由8个人组成。是一支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配置合理的教学队伍,这支教学队伍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效果显著;同时不断地深化教学改革和研究,在数据库的教学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一、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队伍中40岁以下的青年骨干教师共6人,4050岁1人,50岁以上1人,教学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为37岁,是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教学骨干的教学团队。主讲教师学历均为研究生,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为100,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为85,即8人分别博士毕业于国内外5个不同的学校,具体情况如下取得的专业学位(学历)情况教师姓名博士学位汤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娜中山大学叶小平中山大学刘玉葆华中科技大学印鉴武汉大学肖菁新加坡国立大学潘炎中山大学万海中山大学二、教学配置教学配置有三条线课程建设方面由于中山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实行课程小组制度,即每门课的任课老师从课程小组中产生,由课程小组全权负责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安排、修订大纲、统一试卷、网站建设、资源库建设等和课程建设相关的工作,每个学期都会举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课程小组会议。所有课程小组人员均共同参与讨论、建设和实施与课程建设相关的所有工作。理论课方面由于数据库课程是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所以课程小组要负责计算机系、软件学院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繁重。所以8位老师中固定有5位参与到理论课的实际教学中,另外3位老师形成教学候补梯队,一方面在有老师出国进修等原因不能进行教学时补充到理论教学中来,也可以根据招生班级的增加到实际教学来。实践课程方面在实践方面,中山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特别是计算机系加大了对实验课程的学时占比,教学团队中每个老师都要参与到实验课程的教学辅导中来。另外实验除了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以外、还聘请了硕士生和博士生进行学习辅导、实验指导、项目辅助管理理论课程的师资配比是一个班一名主讲老师2名硕士生/博士生。实验课的师资配比是一个班两名主讲老师一名实验中心人员2名硕士生/博士生。理论课的教学中,一个班的师生比例大约为120;实验课112。三、教学队伍的综合素质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师德高尚,教学认真负责,队伍中的大部分老师都在各年度的考核中获得过优秀。在教学中融合科研成果是教学团队重要特色。教学团队同时又是科研团队,团队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都是数据库领域。仅近几年就承担数据库领域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目,及一批国内外合作项目,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承办了大型学术会议“第23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国内外数据库学者600多人参会议)。教学团队在教学中注重国际数据库技术新进展,特别注重将数据库新成果,包括教学团队取得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教材建设等。为数据库教学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充沛的活力,使得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教学团队形成以来,每学期会召开教学例会两次,对教学工作、课程建设、教学项目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讨论、总结、研讨,并且教学任务安排、修订大纲、统一试卷、网站建设、资源库建设等和课程建设相关的工作都由大家协商共同完成,整个团队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有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氛围。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一、近五年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以及解决的问题1)提出数据库“本硕博课程链”系统教学的指导思想数据库技术作为信息领域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以及计算机本科和研究生的重要课程,传统设置一门课程的数据库教学,或几门数据库课程的彼此“孤立”设置已不能适应这种新的需要。我们参照ACM(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美国计算机学会和IEEECS(COMPUTERSOCIETYOFINSTITUTEFORELECTR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S,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计算机学组公布的“计算课程2001”,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外大学的计算机系数据库系列课程,针对性地研究了目前本科、硕士、博士生对数据库技术的教学要求,对现有本科生和研究生数据库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本硕博”数据库课程链的系统教学指导思想整个数据库课程链分为三个环节“数据库系统理论/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实践本科环高级数据库技术(硕士环)数据库高级专题研究(博士环)”,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知识体系由若干课程交叉构成。根据各环节知识体系的需求、特点和其他环节之间的关联,从整个系统的高度对教学内容和大纲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做到了在内容上统一考虑,在结构上比照协调,在叙述上逐步渐进,增强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综合性。实现了对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整体、通盘的考虑,将数据库单纯的课程教学上升到系统教学的高度,并最终体现数据库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和交叉性等特点。2)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创建多层次跨课程、融合科研综合案例、商业综合案例的实验教学体系传统上,我校的数据库课程没有单设实验课程而是将实验贯穿于理论课程中。这在演绎法教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是主导模式,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主要用于协助理论教学完成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海量知识。但是这一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存在的弊端已为我院所认识,我院将实验内容单列实验课,数据库课程小组根据学院的学时安排必须设计出数据库实验的教学体系,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和培养目标。我们在以下方面做出了探索、改革和创新(1)实验教学思想的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教学体系更注重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在保持原有教学体系优点的前提下同时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归纳法教学,师生共同研究探索知识,学生可从中培养研究探索未知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这种融合了演绎法教学与归纳法教学特长的新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淡化了单向系统传授知识的验证型实验,加强了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2)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内容的改革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和内容的安排中都要体现出基本训练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探索型实验3个层次。根据教学思想中增加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实验的要求,在新实验教学体系中,数据库实验分为三部分一是直接运用各数据库技术的基础型实验,二是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的综合型实验,最后是对数据库技术的深度思考以及项目研究的研究探索型实验。目前课程已经为每个实验教学实验章节都设置了一个综合案例和一个深度思考环节,综合案例是模仿企业的真实需求(例如权限的需求、并发的需求、完整性的需求、性能的需求等)设计出来,每一个综合实验覆盖了此实验章节的所有技术知识点以及对应的理论课程的所有核心知识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这些解释和知识点来设计、管理和调优一个生产数据库。目前案例库具有持续建设的机制,综合案例库的规模会逐渐扩大。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实验课程提供一定数量的指定实验项目和任选实验项目,深度思考环节属于指定实验项目,另外结合教师研究开发课题、学科发展前沿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探索型的自选实验课题。(3)实验案例设计指导思想的探索紧紧围绕计算机学科的12个核心词汇,设计综合案例要充分地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用系统观、折衷等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如何引导学生通过DBMS系统边界探索确定边界处理边界遗留问题,深刻掌握理论在实际产品中的得到的应用和支持,对于产品不支持的部分,能利用所学理论进行解决。我们本着这些指导思想进行综合案例的设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上有了很大的飞跃。(4)提炼科研案例和商业综合案例与实验教学相融合,实现综合案例来源的多元化实验教学内容一方面须紧密配合理论教学,另一方面也须与科学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前沿等紧密结合,这样才会令实验案例更富有生命力。教师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成果也是实验案例的一个重要源泉。我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优势,将信息技术前沿领域的一些研发成果经过提炼与简化后,改造为本科教学中的实验案例,既保持了实验内容的应用性与先进性,又让学生在完成实验后有很大的成就感。在科研案例方面结合开发项目编著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编程方法与典型实例出版后获得很好社会反响(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结合“基于时态知识库工资协同管理系统”(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中提炼出时态数据库实例,充实案例库,并将其编进教材。“时态数据库中间件”源于教师的国家基金课题。目前此软件是开源的,有专门的网站支持,课程中会独立出某个模块请学生开发,另外也欢迎学生本科毕业设计对此软件做进一步的设计与开发。在商业综合案例方面有一些综合案例是模仿企业的真实需求(例如权限的需求、并发的需求、完整性的需求、性能的需求等)设计出来,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这些解释和知识点来设计、管理和调优一个生产数据库。(5)加强与其他课程的实验整合,创建实验内容跨越多门实验课的综合实验内容。例如“企业计算实验”通过两三个综合型实验覆盖数据库、软件工程、分布式计算等课程内容。某MIS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涉及数据库、软件工程、程序设计等课程内容。“时态数据库中间件的设计与开发”及相关课题则要涉及数据库、软件系统架构、编译原理、程序设计等课程内容。这些跨越多门课程知识点的综合实验训练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探索与创新能力。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同时结合了演绎法教学中以实验教学辅助知识传授的优势,以及归纳法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优势,更适合培养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高层次人才。3)建立具有内容更新机制的立体化教学平台作为系统教学实施的支撑和配套平台教学指导思想的改革存在许多困难需要解决。一方面,理论课程缺少合适的配套教材,同时教师需自己完成提炼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大纲等任务;另一方面,实验教学亦需完成相应的教学改革,而由于教学指导思想新颖,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验项目、实验案例等均需教师自行设计与开发。第三还涉及到多门课程之间、多个教学实施之间的协同和配合。老师之间是否能协同配合,讲义是否能统筹规划,协同交流的渠道是否通畅等因素决定了我们能否将教学理念的改革实施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取得预期的效果。通过建设以教材(讲义WORD版本、PDF格式等)、讲义、课件(PPT版本)、试题库、案例库、实验软装置和资源网站为核心的立体化教学平台,有效地为教学实施提供了支撑平台。此平台以资源网站为技术支持,实现了教学内容实施要素(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讲义、课件、试题库、案例库、实验软装置)的建设、更新、交流、共享;同时通过网站提供了教学团队之间教学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为团队教学过程中多门课程多个老师的不协调和不一致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机制。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讲义、课件、试题库通盘规划,统一建设,集中了资源,避免了重复劳动,形成了不同环节之间,不同课程,不同老师之间的有效衔接。B与此相配合不断完善教材建设,编写出版了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实践、实验指导、新技术发展等全方位的系列教材,最新3本教材已列入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将于2008年完成出版。C建立教学资源网站的建立为平台内容更新提供了方便、快速、互动的更新机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平台建设(更新周期可以缩短到以天为单位),通过此平台。改变以往教学资源没有渠道共享、教学资源更新周期慢(至少一两年)等特点。同时教学资源网站以信息量大、获取资源方便、互动等特点为师生提供了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的平台。立体化教学应用几年来已产生了良好影响和效果,此立体化教学平台和教材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立项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立项支持,目前已有6部数据库教材在清华大学出版社、高教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教学改革的思想能够在教学中得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获得的教学研究成果有(1)相关教学研究获得的奖励有数据库系列课程“本硕博”协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第五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软件工程实例教学实践,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排名第2)(2)获得的国家级项目资助有高级数据库技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2007数据库系统原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2007数据库系统实验指导,“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2007数据库立体化教学平台建设,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立项研究,20042006数据库系统,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20062008(3)获得的校级项目资助有“数据库系统与应用”获2007年中山大学双语教学项目支持(2年)数据库课程研究型教学研究与实践获2007年获中山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支持(2年)实验案例库与实验软装置开发(数据库系统)为985子课题数据库课程实践与效果评估体系建设,校教学改革课题,2004数据库课程建设,校“博学工程”子项目,20082009(3)出版的数据库教材如下汤庸、叶小平、汤娜,高级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汤庸、叶小平、汤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汤娜,汤庸,叶小平,数据库系统实验指导教程,2006年,(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已重印3次)叶小平,汤庸,汤娜,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已重印2次)汤庸,时态数据库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国内首本时态数据库著作)汤庸、汤娜、叶小平,高级数据库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2005(4)与科研相结合的数据库教学实践软装置时态数据处理中间件TEMPDBV20,软件著作版权登记号2007SR02084,(国内第一个时态数据库中间件系统,开源码用于教学,WWWCOSOFTSYSUEDUCN/TEMPDB)(5)发表的教学改革论文有数据库系统实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研究,计算机教育,NO242007年12月数据库课程研究型教学探讨,计算机教育NO12008,网络考试系统的技术研究,计算机科学,2004,3111专辑214218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COM支持的通用考试(练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第21期,230232数据库教材建设中认识与实践,全国计算机新技术与计算机教育论文集(第14卷下集)PP243248,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数据库系统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探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数据库课程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认识,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大处着眼、全面优化数据库教学资源,教材周刊,2005年6月3日第69期9数据立方体教学研究,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第13卷,上集,2005,452455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在科研方面提升青年老师的素质。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注重科研和教学的结合,所有青年教师都参与到科研团队中,参与和管理科研项目,培养了青年教师科研水平和项目管理的能力,使教学和科研两者相互促进。团队中6位40岁以下教师,其中3位教师中有主持过国家基金、省市科研项目,3位教师主持过博士启动基金,所有老师都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通过试讲、观摩、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每学期组织学院的教学督导听课,以及通过和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后,对授课方法和内容提出建议,针对教学中的典型问题,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并针对个别问题和老师个别谈心,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授课效果。另外在项目资助方面,学校的教改和双语教学、实验改革等教学项目的资助向青年老师倾斜,院系也根据具体教学目标的改变设置各类教学项目并向青年老师倾斜,团队中每位教师都主持过学校和院系的教学项目,这些教学项目鼓励和推动了青年老师在教学上进行创新。在培训机制方面,注重对新老师的培训,青年老师出了要进行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教师基本素质培训外,还资助青年老师参加商业公司IBM,MICROSOFT等针对学校教师的专业培训。参加培训的老师培训后又针对整个课程组进行培训。加速了新的主流技术传播和教授给学生的速度。这些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也普遍得到了学生的关注和好评。北美地区华人著名学者执教的“龙星计划”已经在中山大学连续承办了两年,这些课程提高了我系青年老师的科研水平,加强了与国外华人优秀学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青年教师的对外交流,组织和资助青年老师参加课程的全国教学研讨会,同过和全国外校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并听取一些全国优秀教师的经验交流,拓宽了青年老师的眼界和思维并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创新。通过各种手段,青年老师在师德、科研、教学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团队中的青年教师在每学期的学生和教学督导共同评价的排名总是名列前茅。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4课程描述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79年,是我国最早招收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单位之一,也是华南地区最早招收计算机硕士、博士的单位之一。数据库课程作为专业主干必修课,从1981开始开设(第一届学生三年级),周学时为4学时,课程教材采用的CJDATE的ANINTRODUCTIONTODATABASESYSTEMS第一版到第八版,教学内容是标准的原理体系,分为4大块结构体系、操作语言、保护机制和逻辑结构设计。当时的教学团队以姚卿达教授为首,这个团队一是教学不断线,二是项目不断线,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数据库设计著作,运用数据库技术研制出全国首创的海关电脑管理系统,成功地用于九龙海关和拱北海关,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批示说很好,再抓,一抓到底。并自行设计和实现了DBMS130,作为苏州计算机厂DJS130机的出厂软件。开发了MIRS联机汉字情报检索系统,这些成果直接用在海关、公安、边防和政府等重要部门。由于在数据库方面的教学成绩和研究成果突出,被计算机届誉为“南姚北萨”中的“南姚”(北萨指人民大学萨师煊教授)。汤庸教授从2002年起作为主讲教师,承担数据库系统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并组织相关老师组成了中山大学数据库教学团队,开始数据库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的工作。首先研究的课题是如何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期间计算机系开始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于2005年开始单列实验课程单列,周学时为一学时,2007年为了加大实验的比例,周学时为2,至今整个数据库系统技术课程的构成分为数据库理论课程,包括数据库系统与技术(1),(周学时为2)、数据库系统与技术(2)(周学时为2)、以及数据库系统与技术实验(周学时为2)。数据库课程团队又开始思索如何构建一个数据库实验教学体系以满足对学生自主性、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等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学团队通过6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数据库系列课程链,建立了教学团队,设计实现了数据库协同教学平台,将科研成果融合到教学中,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设计并建立了多层次、跨课程的数据库实验教学体系;为了配合自成体系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自己编写系列教材、教学大纲,创建案例库,建成了具有内容更新机制的立体化教学平台作为系统教学实施的支撑和配套平台,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27年历届老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与时俱进、日臻完善,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在知识获取、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多方面得到显著提升。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中山大学是“211工程重点高校”、“985工程”建设学校,办学定位是建设成为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世界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大学。对于人才培养,培养的重点是一流的学习能力(METALEARNING)、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信息学科一直是莘莘学子报考的热点。近年的入学分都在710分(标准分)以上,多年高居我校理科专业入学分数之首。每年获学校新生凯思奖学金(每人4万元)的人数占比也名列全校前茅。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技术领域。由于数据库技术起源于实际应用,它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应用,因此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数据库系统与技术作为CC2005(计算机专业规范)中的16门核心课程之一(CSIM),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数据库系统与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为1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内容涉及数据模型、DBMS底层实现技术等方面;2数据库的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新的数据库应用领域,如分布和并行数据库系统、时态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本课程在专业培养时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三种不同的类型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培养时侧重点不同,通过本课程内容(1)(2)的课堂授课、实践和作业指导、自选大作业,对于工程型和应用型学生应该重点培养以下四种能力,包括1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熟练掌握一种关系数据库产品(如SQLSERVER,ORACLE,DB2,MYSQL,POSTGRES等)的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2开发、调试和构建系统的能力能够动手设计和开发成功的数据库应用信息系统。包括单机环境和网络环境的信息系统开发,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