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港设计提供资料_第1页
海昌港设计提供资料_第2页
海昌港设计提供资料_第3页
海昌港设计提供资料_第4页
海昌港设计提供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地理位置江都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南濒长江,西傍扬州市郊区和邗江区,东与姜堰市、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接壤,北与高邮市、兴化市毗连。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通扬运河横穿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总面积133254KM2。拟建码头工程位于江都市经济开发区内,长江北岸三江营下游不远处,距江都市区20KM,下距吴淞口222KM,上距南京120KM。11气象拟建工程所在河段地处亚热带季风区,临江近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梅雨”、“台风”等地区性气候明显,一月为最冷月,七月月平均气温最高。根据气象台的风向观测,本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夏季以东南方向的海洋季风为主,春、秋季为过渡期,以偏东风为主。扬州市气象观测站位于北纬3225,东经11925,依据扬州气象站1953年建站以来长期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本地区各气象特征值分述如下11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52最高年平均气温196最低年平均气温115多年最高气温38多年最低气温144最低月平均气温23最高月平均气温278112风况多年最大风速20M/S年平均风速31M/S6级以上大风天数年平均15天历年最多49天8级以上大风天数年平均8天历年最多26天本工程风玫瑰图113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0026MM年最大降水量13425MM年最小降水量5839MM一日最大降水量2196MM多年平均降雨天数50MM50天10MM30天25MM20天50MM3天114雾况本地雾日相对较多,一般发生在冬、春季的清晨及夜间,上午10时以后消散。年平均雾日296天;能见度1000M雾日年平均65天;年最多11天;多年持续至上午8时后的雾日8天。115湿度多年平均湿度为80,七、八、九月份的相对湿度显得较大,最大湿度为87,最小湿度为63。12水文大通水文站位于安徽贵池县梅龙乡,成立于1922年,是长江干流最下游一个具有系统水文观测资料的永久性水文站。本河段处于长江枯季潮流界上游,河床演变主要受径流控制,但也受潮流的影响。河段内的水位在潮汐的作用下,每日有两涨两落的变化。汛期大部分时间处于潮区界范围,多呈单向流只有小水年的汛期为双向流,枯水期为双向流。枯季上游流量小,潮流作用明显,此时该水域处于潮流界范围。121径流、泥沙大通是长江口外潮汐影响的上边界,距本河段约340KM,大通站以下较大的入江支流有安徽的青弋江、水阳江、裕溪河,江苏的秦淮河、滁河、淮河入江水道及太湖流域等水系,但入汇流量仅占长江总量的35,故大通站的径流资料可以代表本河段的径流。据大通站近60年的实测资料统计,其水、沙特征值如下多年最大流量92600M3/S(1954年8月1日)多年最小流量4620M3/S(1979年1月31日)多年平均流量28300M3/S多年平均输沙率14410KG/S多年平均含沙量052KG/M3多年平均年输沙量47108T大通站年内最小流量较多出现在1、2月份,至4月份流量开始增长,5月份增幅最大,最大流量一般出现在7月份,最早在5月份,最迟在9月份,10月份以后流量明显回落。汛期(510月)平均流量39300M3/S,平均输沙率25220KG/S,汛期水量和输沙量分别占全年总水量与输沙总量的706和875,表明汛期水量,沙量都比较集中,且沙量的集中程度大于水量的集中程度。近年来长江连续几年出现大洪水,1995年洪峰流量为75500M3/S,1996年洪峰流量为75100M3/S,1998年洪峰流量为82300M3/S,1999年洪峰流量为83900M3/S。122潮汐1基面换算关系2潮位特征值(85国家高程,下同)根据码头上游三江营水文站长期观测资料分析,确定本水域主要潮位特征值如下85国家高程基准黄海高程基面冻结吴淞基面003M190M多年最高潮位611M多年最低潮位110M最大潮差265M最小潮差0M平均潮差119M平均涨潮历时3小时50分平均落潮历时8小时35分123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606M(五十年一遇高水位)设计低水位047M(当地航行基面)防洪水位630M124作业天数本港区地处长江下游,影响码头作业的主要因素分别为风、雨、雾、雪等自然条件。当风大于6级,雾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大雪天或降雨量在中雨以上的情况均不进行装卸作业。按此要求,对影响码头作业天数的风、雨、雾、雪等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本码头作业天数为330天。13地形、地貌与工程泥沙13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微地貌形态为河漫滩和河床,陆域属河漫滩,水域属河床。陆域沿江筑有四道大堤,头道堤部分地段被洪水冲毁,现以三道堤作为主堤,堤间地带原为农田,零星分布有水塘,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在25M左右。因场地整平需要,在原头道堤附近筑有新堤,堤间地带经吹砂冲填,现地面标高在65M左右。头道堤外有2070M左右的浅漫滩,地面标高在0226M。水域地形形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原为村庄,后经几次洪水在江水的冲刷淘蚀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水下地形,水下岸坡较陡,坡度约为11501180。沿岸线分布有大量为护坡抛填的块石、碎石。建议扬中河段经历了多洲多汊、水流不稳、主流左右摆动、冲淤多变到目前的分汊型河道的演变过程。经过多年的护岸整治后,嘶马弯道左岸岸线崩退得到了初步控制,河床仍处于冲淤调整中,近年来河势向稳定方向发展。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嘶马弯道的冲淤调整仍将继续。工程附近江岸近期基本稳定,近岸深槽河床变化相对不大,且多年护岸工程的作用,崩坍趋缓,岸线常年深槽傍岸,水深条件理想。码头前沿岸线较平顺并与水流方向基本一致,码头靠泊条件较好,具有建设深水码头的条件。码头附近水域局部范围在一定时期内水位及流速将略有变化,但其变化调整幅度及范围有限;同时,随着河床的自身调整,其水位及流速的变化将相应有所减少,对长江洪水位及河势不致产生明显不利影响。码头前沿水域开阔,岸线较顺直,码头兴建后对过往行驶的船舶影响不大。拟建港区近岸河床为深槽区,近岸坡度较陡。从港区段河床稳定性及近岸水陆域条件来看,本段近岸河床为全新统松散的河流沉积物,边界抗冲性较差,因此岸坡的稳定性关系到岸线开发和利用,建议有关部门对该段岸线护岸工程较薄弱区域进行护岸、护底工程措施。拟建码头紧邻杨湾河口上游,建议工程兴建后加强观测,遇不利情况及时采取清淤措施。本工程兴建后,码头附近局部范围在一定时期河床将有所调整,因此,应注意加强码头附近河道地形和水文资料的观测及分析研究工作。14工程地质本工程征地范围内所揭示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长江冲积堆积物组成,上部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块石混碎石、淤泥质粉质粘土,下部主要为细砂、粗砂。根据芜湖第二水文工程勘察院2009年4月编制扬州港江都港区海昌码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阶段),场地内可分为8个岩土单元体,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层素填土Q4ML灰色、灰黄色,松散,主要由粉细砂、粉质粘土组成。层底埋深030540M,层底标高154416M,层厚030540M。本层主要分布在陆域,新筑头道堤及二道堤上为粉质粘土,堤间地段为粉细砂。1层块石Q4ML杂色,松散,为人工抛石而成,混碎石,夹淤泥质粉质粘土。主要成份为灰岩,次为花岗岩。层底埋深080810M,层底标高2832235M,层厚060550M。主要分布于水域岸坡表层,仅初勘孔SK6该层缺失。浅漫滩局部地段该层呈透镜体夹于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中。另在浅漫滩表层可见面积大小不等,厚度不等,呈条带状,沿水沫线分布的抛石。层粉质粘土Q4AL灰黄色,软可塑,含少量粉细砂。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层底埋深060680M,层底标高153366M,层厚040340M。本层主要分布在陆域。为新近沉积土。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灰黄色、灰色,流塑软塑,饱和,局部夹薄层粉细砂。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无光泽,高压缩性。层底埋深0501020M,层底标高3164135M,层厚030960M。标贯试验实测击数平均值15击(12击)。本层主要分布于水域及浅漫滩地段。为新近沉积土。层细砂Q4AL局部含粉砂,灰色,松散,局部稍密,饱和,砂颗粒分选较好,粒度均匀。含云母碎片,层底埋深1702110M,层底标高3334548M,层厚0301400M。标贯试验实测击数平均值90击(513击),本层场地内广泛分布。层细砂Q4AL局部含粉砂,灰色,稍密,局部中密,砂颗粒分选较好,粒度均匀。含云母碎片,局部夹薄层粘性性土。层底埋深7202710M,层底标高3869936M,层厚1801200M。标贯试验实测击数平均值142击(1121击),本层场地内广泛分布。1层粉质粘土Q4AL灰色,软可塑,夹薄层细砂。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层底埋深14603110M,层底标高43463358M,层厚120410M。标贯试验实测击数平均值50击(46击),本层主要呈透镜体分布于水域层、层底部及夹于层中。层细砂Q4AL局部含粉砂,灰色,中密,局部密实,饱和,砂颗粒分选较好,粒度均匀。含云母碎片,局部夹薄层粘性土。层底埋深14603760M,层底标高54842348M,层厚3002260M。标贯试验实测击数平均值227击(1344击),本层场地内广泛分布。层细砂Q4AL灰色,密实,饱和,砂颗粒分选较好,粒度均匀,含云母碎片,局部夹少量薄层粘性土。陆域钻孔及水域部分钻孔未揭穿,层顶埋深18203760M,层顶标高54842348M。标贯试验实测击数平均值362击(2672击),本层场地内广泛分布。层粗砂Q4AL灰色,密实,饱和,含少量砾石。砂颗粒分选一般,粒度不均匀。含云母碎片。本次勘察未揭穿,层顶埋深33204260M,层顶标高47746604M。标贯试验实测击数平均值504击(3372击)。本次勘察仅见于水域部分钻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拟建工程安全等级,建议码头部分可选用层、层细砂作为桩端持力层,基础形式可选用预制混凝土挤土桩或钢管桩;引桥部分可选用层细砂作为持力层,基础形式可选用预制混凝土挤土桩。各土层地基土力学性质指标数理统计表如下表21表21地基土物理性质指标数理统计表物理性质指标含水率湿密度重度比重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液限指数塑限指数0GSESRLPILIP地层编号地层名称统计指标G/CM3KN/M3统计频数9999999999最大值313198198027210441000037002330090137最小值23717316302720762781729601890030104平均值27218718672720856866232112054060116标准差2600070700000085788232171020110变异系数0097003700370000009900910072008303880092修正系数1061097709771000106210570955094812431058粉质粘土标准值28918218232720909915530661947070122统计频数25252525252525252525最大值546198198027415331000042402550230188最小值27216616602660747845429101890060101平均值38518017982721102948435482230120132标准差6300070690010172370386188030240变异系数0163003800380005015600390109008402780184修正系数1057098709870998105410140962097110971064淤泥质粉质粘土标准值40717717752721162961334142164140140统计频数3333333333最大值40418418402741157100004130233012018最小值36917817802731072942837202240080148平均值39118118102741104964339832290100169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1粉质粘土标准值表21地基土物理性质指标数理统计表固结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快剪固快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粘聚力内摩擦角原状土抗压强度重塑土抗压强度灵敏度12ES12CCQUQUST地层编号地层名称统计指标MPA1MPAKPAKPAKPAKPA统计频数779955最大值096128031444275最小值03236017260200平均值0637167237212239标准差02137556变异系数0338036104490237修正系数1250073307190851粉质粘土标准值0727120202统计频数1616181899111111最大值175920033430035320011026最小值031330591101521306816平均值1024942061682351699119标准差041244605660211604变异系数040804840471029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