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题目从我的创作谈绘画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专业美术学教学单位德州学院美术学院(盖章)二O一五年五月三日目录摘要及关键词1引言1一、毕业作品的创作过程1(一)题材的确定1(二)构图与起稿1(三)画面的色调处理4(四)技法的运用6二、作品的创作意义6(一)创作与自我的联系6(二)创作与生活的联系7结语8参考文献9英文摘要10谢辞11从我的创作谈绘画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摘要本文是对自我绘画创作分析的论文,通过着手自己的毕业创作,深入思考创作与自我和生活的关系,对自己本科四年的美术学习做一个总结与归纳。本文通过毕业创作的实践,具体分析了在创作过程中的构思、构图、色调以及材料和技法运用等多种绘画元素对于情感表达的作用,通过对绘画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与解决,从而具体分析绘画元素在作品创作中的作用。关键词题材;构图;色调;材料;技法运用;引言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风格迥异的绘画元素成就了现代绘画表现形式的多姿多彩,各种绘画元素及表现技法的合理运用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结合本人毕业创作实践,来谈谈自己在创作中的观点和感悟。一毕业创作的创作过程(一)题材的确定油画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体验生活的过程,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题材的选择上,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我对西藏僧侣红色的服饰特别感兴趣,热情如火的红色最能体现艺术与生活的对接,和生活中积极的、美的、健康的事物与观念,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于小冬的作品转经道之红在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的铜奖作品时曾这样解释道“在这幅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僧人的红袈裟,红色的砖墙。我认为红色是生命的颜色,是血液的颜色,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红色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你可以看到画面中出现的角色,除了几个年轻僧人,都是老者,是走在生命边缘的一些人。作品让我了解到生活在这里的一些人对生活的态度,我想通过作品传达对生命的尊重。”红色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我在题材上选择西藏僧侣,就是利用其服饰色彩的鲜明大胆和灰色调的融合来达到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二)构图与起稿在选择好题材酝酿好主题之后,进入构图阶段。绘画是对人的能力、意志、情感的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寄托了自身的理想和情操。构成绘画作品重要的,也是先声夺人因素的,则是形式感,而营造形式感的首要条件,便是绘画语言的运用,构图是绘画语言的基础,是画家思想感情转化为具体表达方式的一种途径,是显现画家艺术智慧和艺术才华的途径,也是最终视觉效果的表现方式。图三守望美国格式塔心理学派的阿恩海姆认为“任何线条都可以有某种表现,如图1夕阳下马朝升降、强调、斗争、安息、和谐、杂乱、普遍地存在于宇宙中,它们都可以成为知觉的对象。”法国画家塞尚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在同样的静物画的创作中因线条结构的不同而做出了安静或骚乱等不同表现,从而具有不一样的审美特性。构图其实是创作秩序的微缩,油画创作构图是指画者在一定的空间内追求所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视图美感和心理经验,并安排和处理画面中物象的关系和位置,即在有限的空间内对所画对象进行组织和配置,将形体、线条、色彩、明暗等语言要素统一的组织成有机整体,可以说是对油画创作秩序的一种把握。无论是画面中图形之间的组织,还是色彩和明暗之间的安排,或者是形与色之间的搭配,都是靠构图关系的杠杆来调节的。画者为表现其画面的构造风格和创作意图,将要所画的人或物以简化的形式、美的法则使各单元在参照构架中反复协调以达到心理和视觉上的平衡,形成整体的结构图式来表现自己的意图。在我的毕业作品创作中根据素材的不同做了多幅小色稿,经过反复的修改,我没有选择多个人物的组合,而是采用了单人与其他元素构成画面,(如图1,通过把画面分割成三个面来安排构图,使画面有一定的纵深感,画面的安排有横有竖,使画面趋于协调,在整体构图时,要考虑人物、景色、情节的安排,根据题材和主题安排,我的这幅毕业创作主要围绕一位在夕阳下打水的西藏僧侣,加上周围的墙壁地面的组合,来构成所画画面的主要成分。对于人物造型方面只是一位僧侣打水的普通场景,但是我选择了比较衬托气氛的三堵墙面组合刻画出僧侣在画面中的空间感,而这三堵墙用了分割式构图,色彩分割画面就是使用不同的色块把画面分隔成不同的空间,分割的方式不仅划分了视觉流程的区域、色彩的面积,还确定了作品的视觉中心。在我的画面中,三堵墙的分割使得人物所在的空间有了一种纵深感。这种空间感既可以是平涂的,也同样可以是具有空间立体感的图像或者图形。利用这种方法,颜色的亮度也可以获得更鲜明的效果,会带来更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好的构图形式能带给观者清晰的视觉引导,营造作品想要表达的氛围和表现的力度,使得作品张弛有道,动静相宜。如图2中采用十字构图,如图3)是我的初步定稿,但是经过老师的建议和我自己的思考,守望者二中画面过于空洞,而且加上一些其他宗教元素会让画面更加丰富。画面上不同的物象形态,通过我们的视觉心理调和,达到一定的美感,通过归纳组合和研究,释放我的想象力与独特的审美感受,增进对表现形式的体验与画面整合能力。而在人物衣服的处理上,通过运用线条的表现来达到大块面分割的效果,其中斜线的运用在画面中占有重要角色,斜线在画面中的出现,一般能产生较为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引导观者的视线随着线条去观察。利用斜线构图能在画面中产生动势,这种视觉感应的倾斜对画面色彩构成、表现力、节奏感以及画面形式感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我的创作过程中,红色热情如火的视觉感染力给了我创作的灵感,艺术创作过程也是作者自我情感表达的过程。在选择题材时我选了西藏僧侣题材,一方面一直以来西藏题材是众多画者钟爱的题材,另一方面这种题材具有民族性,容易引起观者内心的共鸣。在构图时,我会先画一个素描草图,用铅笔现画大概布局,以简单的轮廓来呈现形象间的关系并加以组织,以构成画面,而画素描草图的基本任务则是将构思予以可视形象的呈现,对内容表达寻求形象的支撑,推敲形象的主次关系、细节的合理性、形式结构的完美性、意图表达的明确性,以取得素描的结构形式的严谨与完美。素描草图是为画中形象的塑造与搜集相关素材来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这是解决明确表达意图与构思的关键的一步。在素描草图确定之后,还需对构图进行色彩草图的设计。在设计色彩草图的过程中,还要解决的是符合表现内容的色调、画中形象的色彩、画面色彩对比关系、画面色彩氛围的营造,局部色彩与整体色彩的协调等,素描草图要解决对内容叙述性的表达,而色彩草图要解决符合内容的情感性表达,所以色彩不只是素描基础上的简单敷彩。色彩关系是画面吸引人的重要因素,所以素描草图的成功,不能说是色彩作品的成功,还必须得到色彩构成的情绪感染力图2守望者一马朝图3守望者二马朝的支持才能取得构图的完美。(三画面的色调处理视觉艺术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形,二是色。相比较之下,色彩对我们来说是更加吸引人的感官手段,在我的毕业创作中,在借鉴俄罗斯巡回画派画家谢洛夫的灰色调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绘画元素,适当的在衣服处理上加入了鲜明的红色。北方漂亮的灰色调给俄罗斯油画丰富的色彩语言提供了天然的调色板,谢洛夫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谢洛夫的这件作品画的是俄罗斯优秀的风景画家柯罗文,(如图4),这幅画估计是一次性即兴完成的写生,但谢洛夫却很好的把把握住了对象的神态性格和暖色的灰色调子,并用最概括的方法快速地表现出来。在具有深浅冷暖微妙变化的灰色基调上,谢洛夫用黑白成就了画面最响亮的大色块,在我的绘画作品中,通过借鉴谢洛夫的色彩运用,在处理人物时,通过脸部色调与衣服红色的对比关系,找到了一种衣服与帽子的过度。谢洛夫在创作时在墙壁、背景等多处用笔热情奔放,涂抹掠白,为人物形成铺垫,做了基调。在地道的写意风格油画中,基本不存在用轮廓线造型的方法,边线的处理就成为极富挑战的过程。谢洛夫凭借着扎实的造型能力,利用色彩明度的差异、笔触轻重和与颜料厚薄的彼此反复重叠,将形体轮廓画得浑厚而又具有虚实变化,体现出他高超的技巧。他在许多地方实际上并未作过多着力,而是意到而笔未到。薄的地方留出了画布底子的色彩与纹理,显得空灵透气,而厚处用不加调色剂的稠厚泥浆般的颜料用笔摆放上去,结实又准确。这些自然并非是一日之功可以得来的。基于借鉴谢洛夫绘画色彩的运用,我从以下几点来阐述我的作品创作的六点色彩方面的感受。1面积是色彩不可或缺的特性,如夕阳下(1)在色彩与面积的关系中,色调组合在相同面积中的色彩对比效果才会相对强烈。画面中墙壁阴影部666666图4柯罗文谢洛夫分偏绿色的色彩倾向和其他两堵墙的暖色以及僧人红色的衣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画面更具趣味性。(2)对比双方的本质属性不变,一方增大面积,会取得面积优势,而另一方缩小面积,将会削弱画面中色彩的对比。其他两堵墙壁和僧人衣服的暖色与地面和墙壁阴影处的冷色形成对比,但画面中暖色所占面积占绝大部分,这样会减弱冷暖大的色差。(3)相同性质和面积的色彩,色彩在画面中的集中程度越高,越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僧人红色的颜色比较集中,而墙面的暖色相对于分散,相较之下没有僧人红色的衣服引人注目。2在画面中色彩的对比与位置处理的方面也有影响,如守望者一(1)如果对比双方的色彩距离越近,则对比效果越强,反之越弱。僧人红色衣服与转经筒距离近的地方的冷暖对比就比较强烈,而离得远的地方则对比较弱。(2)双方互相呈接触、切入状态时,对比效果更强。僧人衣服中的冷暖对比在衣服转折的地方互相切入,在同一色调的同时,明暗处的冷暖色彩对比强烈。(3)一色包围另一色时,对比的效果最强。衣服下摆中衣服阴影的地方先用暖色来把亮部画出,然后用冷色覆盖,冷中有暖。(4)画面中把重点色安排在中心位置会让人觉得此处是画面重心。把僧人摆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是整幅画的画面中心。3在作品的创作中画面的视觉效果与材料肌理有密切的关系。(1)采用对比的方式来比较双方的色彩,如采用不同的材料做肌理,则对比效果会更具情趣性。(如图5)中的墙面,在创作时,我先用塑形膏和沙子做出墙壁粗糙的质感,之后再用以不同的颜色使画面更具材质变化色彩魅力。(2)在创作中,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守望者一中,僧人的衣服则用大刮刀大笔触画出衣服,而夕阳下的墙壁阴影处则是用小刮刀来刻画,与墙面大色块的糅合形成一定对比。图5夕阳下局部马朝(四技法的运用在油画创作中,技法的运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在我的毕业创作中我借鉴了俄罗斯巡回画派画家谢洛夫的大写意绘画技法和马蒂斯画面的平面化。谢洛夫比较擅长肖像画,油画技法十分娴熟,可以说是写意风格油画的佼佼者。在我的作品创作时也同样借鉴了谢洛夫的写意风格,在创作中(如图6)我采用大写意的手法来表现画面,运用大写意使画面处理更加流畅,能把对生活的热爱深刻融入画面中去。结合马蒂斯画面的平面化处理,但又不是完全平面化,把画面从三维到二维过度,达到画面的平和,画面中主要运用色彩的平面化处理来表现转经筒与木架台、帷幔结合的空间延伸,对人物衣服的处理也是采用了这样的方式。二作品的创作意义(一)创作与自我的联系油画创作能引起观者的共鸣,给人以心灵的触动。意大利理论家阿尔贝蒂曾说过“一幅叙事画,如果画在其中的人物明确地显示出他们的热情,会激动观者的感情。”没有情感投入的艺术品是没有灵魂的,画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必须把他对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认识凝聚在所塑造的形象身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与观赏者之间产生共鸣,才能使作品深深地镌刻在观者的内心深处。所以,没有情感就不会有艺术。在我的作品创作中,我选择西藏僧侣题材,在这组油画中,我主要用红色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红色给我的触动很大,另一方面视觉的冲击让我对创作有很大的创作动力,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创作过程中,为了体现大写意的技法,在绘画时,也遇到了怎么使笔法运用变化更多、使画面更具趣味性的问题,守望者二在初步定稿时,其中有处衣服用笔与相邻的行笔方向类似平行,图6转经马朝在之后的修改中,指导老师也指出了问题所在,在仔细思量后,做出了修改。作为艺术创作“源泉”上的情感因素必将贯穿于整个创作活动的始终。在作品创作中,在深刻体会生活的感悟的同时,更要考虑该如何将自我感情这一重要的元素融入到我们的作品中,通过我们的加工,用我们的双手,让它们变成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二创作与生活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已约定成俗地演化成为人们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整体把握。油画艺术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体,只有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油画的形式美才不会空洞,才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生活是油画的重要表现内容,因此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是创作油画的基础,是引发人们共鸣的核心。在以往的课程开设中,我们曾接触过版画刻印,在版画的创作过程中我开始意识到画面平面化处理的魅力所在,从三维空间过渡到二维空间能使画面精简化,而在色相的处理关系上,只强调素描关系是不对的,强化色相才能把画面更好的表现出来。在我的创作中画面并不是完全平面化,而是在借鉴的同时结合自己来达到现在画面的效果。此外结合各种绘画元素来使得作品更加生动,通过分析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调以及材料和技法运用等多种绘画元素把自己的思想融入画面,以此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只有通过深入体会生活,才能找到创作题材、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从生活到创作对具体的创作者而言,要作具体的分析。画家深入生活,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途径,没有生活,一切创作活动只能是无木之本、无源之水。我希望通过我的创作能让观者燃起对生活的激情,带动大家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只有有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才会对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充满干劲。结语在我毕业作品的画面中通过运用各种绘画元素达到了相对理想的画面效果,感受到了画面所带给人的冲击力。运用红色更使人感到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画面传达出的感染力对我以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也有很大的帮助。油画创作与创作者的情感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艺术作品中承载了艺术创作作者无数的情感,我们把对生活的观察、感悟融入自己的情感里,用画笔来表现内心世界,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油画是一种表现性极强的画种,我们不能一味地写实,还要通过合理地运用各种绘画元素及表现技法来进行创作,才能使油画的多元化发展更好的发扬光大。参考文献1(美)阿纳森著巴竹师,邹德侬,刘珽译西方现代艺术史J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2徐晓燕,水中天著中国当代美术大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3美)格雷格艾伯特著杨凤英译油画技法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19984张国龙著当代艺术材料空间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5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孟宪文,谭亚平著现代油画技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7姜澄清著中国绘画精神体系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38张杰,宁佳著构思与构图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崔庆忠著现代派美术史话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200110滕守尧著艺术与创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11蒋跃著绘画构图与创作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12范梦著世界美术通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3陈龙海著中国线性艺术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金晶石著线的艺术表现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15童庆炳,程正民著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FROMMYCREATIONTOTALKABOUTTHEROLEOFPAINTINGELEMENTSINTHEWORKMAZHAOACADEMYOFFINEARTS,DEZHOUUNIVERSITY,DEZHOUSHANGDONG,253023ABSTRACTSUBJECTTHISARTICLEISANALYSISOFTHESELFPAINTINGCREATION,THROUGHTHEIROWNGRADUATIONCREATION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ELFANDLIFE,DEEPTHINKINGABOUTTHEIRFOURYEARSOFUNDERGRADUATESTUDYFINEARTSDOASUMMARYANDINDUCTIONTHISPAPERTHROUGHTHEPRACT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