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正文-天海誉天下19#楼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设计_第1页
毕设正文-天海誉天下19#楼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设计_第2页
毕设正文-天海誉天下19#楼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设计_第3页
毕设正文-天海誉天下19#楼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设计_第4页
毕设正文-天海誉天下19#楼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相关文档资源请访问HTTP/WWWDOCINCOM/LZJ781219完整CAD设计文件以及仿真建模文件,资料请联系68661508索要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在天海誉天下19楼勘察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次设计的重要计算内容包括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桩数确定和桩位布置、地基沉降量的计算等。其中桩位布置是本次毕业设计的核心所在,另外施工技术方案的论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关系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问题。依据场地地基土工程地质性质,结合上部结构特点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地基稳定性、地震效应、场地类别进行了分析判断。并对天然地基进行评价,选出本场地地基处理的最佳方案为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经过计算验证,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满足设计要求。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ABSTRACTTHEGRADUATIONPROJECTISTHEREPUTATIONOFTHEWORLDINTHEDAYSOFTHESEAFLOOR19SURVEYCONDUCTEDONTHEBASISOFTHEREPORTTHEDESIGNCALCULATIONCONTENTINCLUDEPILECAPACITYEIGENVALUESDETERMINECOMPOSITEFOUNDATIONBEARINGCAPACITYEIGENVALUECALCULATION,DETERMINETHENUMBEROFPILESANDPILESBITLAYOUT,FOUNDATIONSETTLEMENTAMOUNTCALCULATIONARRANGEMENTOFTHEPILEPOSITIONISTHECOREOFTHISGRADUATIONPROJECT,ANOTHERCONSTRUCTIONTECHNOLOGYDEMONSTRATIONPROGRAMISAVERYIMPORTANTRELATIONSHIPTO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COMBINATIONOFPROBLEMSBASEDONVENUESFOUNDATIONSOILENGINEERINGGEOLOGICALPROPERTIES,COMBINEDWITHTHETHEUPPER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WEREANALYZEDTODETERMINETHEENGINEERINGGEOLOGICALCONDITIONSOFTHESITE,FOUNDATIONSTABILITY,SEISMICEFFECTS,SITECLASSIFICATIONANDTHENATURALFOUNDATIONTOEVALUATEANDSELECTTHEBESTSOLUTIONTOTHEVENUEFOUNDATIONTREATMENTFORLONGSPIRALDRILLPIPEPUMPPRESSUREPLAINCONCRETEPILECOMPOSITEFOUNDATIONCALCULATEDVERIFICATION,PLAINCONCRETEPILECOMPOSITEFOUNDATIONTOMEETTHEDESIGNREQUIREMENTSKEYWORDS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SFOUNDATIONTREATMENTPLAINCONCRETEPILECOMPOSITEFOUNDATION目录前言11区域概况211地理交通212地形地貌213气象水文条件214地质构造32地基勘察421勘察目的和要求422勘察依据423勘查工作布置524完成工作量及勘察方法5241完成工作量5242勘察方法53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831场地概况8311地形、地貌8312工程概况832地基土的构成与工程特性833地下水条件1034不良地质作用104地基土参数分析与评价1141地震效应11411概述11412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11413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11414场地土的液化11415抗震地段的划分11416场地特征周期1242地基土的湿陷性评价124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12431土样的采取12432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12433岩土参数统计和选用125天然地基分析评价1451地基土均匀性评价1452持力层强度评价146地基处理方案的分析与评价1561地基处理方案分析1562地基处理方案的初选和介绍1663最佳方案的分析论证18631静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18632CFG桩复合地基18633素混凝土灌注桩1964桩的施工工艺的选择207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方案设计2271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素混凝土桩概述2272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素混凝土方案设计22721布桩原则22722设计的一般要求22723桩端持力层确定23724桩体的设计及选择24725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2673复合地基变形量计算27731基底附加应力28732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的确定28733地基持力层复合地基变形模量28734地基持力层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2974褥垫层设计318结论与建议32参考文献33致谢34附表1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表(3页)2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2页)3剪切波速测试成果表(1页)4分层综合固结曲线(2页)附图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页)2钻孔柱状图(1页)3工程地质剖面图(5页)4桩平面布置图(1页)5波速成果图(1页)前言毕业设计是老师留给我们大学时代的最后一次作业,是检验我们在大学期间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毕业设计以国内各大城市已施工过的有代表性的桩基工程和基坑工程为依据,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基础和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工程的设计计算、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管理等,为我们即将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在取得天海誉天下19楼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天海誉天下19楼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设计。通过对野外钻探资料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的分析、整理,对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作出了评价;对建筑物场地稳定性与建筑的适宜性做出了评价,拟建建筑办公楼地上31层,地下2层,重要性等级为一级。给出了主要的承载力特征值,通过计算、验算,提出了基础方案的分析和评价。通过以上工作的完成,我了解了地基勘察、基础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学习了地基加固的基本知识及地基加固方案的分析对比以及桩的施工工艺等。巩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对岩土工程勘察和基础设计的认识,对以后的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本文包括八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区域概况。第二部分地基勘察。第三部分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第四部分地基土参数分析与评价。第五部分天然地基分析及评价。第六部分地基处理方案的分析与评价。第七部分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方案设计,第八部分结论与建议。由于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文中可能会有有不少错误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能及时给予我纠正。1区域概况11地理交通该项目位于石家庄市裕华区,建华南大街与东岗路交叉口西南角,交通便利。拟建建筑包括7栋高层住宅楼、住宅楼之间的地下车库、沿街商业等。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交通方便,京广铁路贯穿南北,东西有石济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本市北至保定,南至邢台,东至济南,西至阳泉,是连接晋、冀、鲁、豫四省的交通枢纽。石安高速公路开通,大大改善本区的交通状况,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12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滹沱河冲洪积扇中部,地形平坦,为东王村拆迁场地。13气象水文条件石家庄市位于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大陆季风气候明显,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气温日平均气温131摄氏度,最高气温428摄氏度(2004年7月15日),最低气温265摄氏度(1951年1月8日)。湿度平均相对湿度62。风向年平均风速14米/秒,7级以上大风天数9天,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降水平均年降水量534毫米。1954年降水量最多达1105毫米,1957年降水量少,仅265毫米。霜雪初霜日平均为10月17日,终霜日平均为4月4日,无霜期年平均198天。降雪初雪日平均为12月1日,终雪日平均为3月9日。土壤开始冻结日平均11月12日,终冻日平均在3月13日,年最大冻土层深度为54厘米(1984年)。日照平均日照时数2527小时,日照率58,太阳辐射总量平均127千卡/平方厘米。水蒸发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8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5倍。河北平原上的河流发源于西部山区和山西高原。北部,大清河水系的河流汇流于白洋淀;南部,滏阳河水系汇入宁晋泊;中部,子牙河水系的滹沱河水系直入东部献县洪泛区。遇有大的降水时,山高坡陡洪水奔泻而下,东部平原高度落差小,排水不畅,在白洋淀、宁晋泊、献县泛区大量滞留,形成大面积滞洪区。太行山和中部平原邻接平原(山前倾斜平原)成为南北交通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都在山前平原上,由此形成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经济发达地区。河流明星河贯穿于市区。滹沱河是流经石家庄市的最主要河流,河床宽35千米,安全泄洪流量3600立方米每秒。安全泄洪流量800立方米每秒。周汉河,紧靠滹沱河东行。水源石家庄市地质构造砂卵石比例较大,天然补给条件好。全市地下水综合补给量18亿立方米。浅水层含水组(070米)蓄积量338亿立方米;中层承压水组(70160米)蓄积量为661亿立方米。水质好,矿化质在021克/升,PH值在6578之间,汲取地下水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即可直接使用,是理想的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14地质构造据区域资料,石家庄市位于新生代华北平原拗陷西缘冀中拗陷的西南部,其西以保定石家庄断裂相隔是太行山隆起区,新生代继续隆起,在活动断裂控制下产生局部拗陷。东部的冀中拗陷在中生代中晚期次级隆起和断陷基础上接受了下第三系沉积;区域构造线方向呈北北东向。受经向构造体系、华夏构造体系及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影响,构造形迹改造和切割明显,从而控制着太行山的隆起和冀中坳陷的下降,在建设场地所处的下降区,沉积了巨厚层的第四系地层。早第三纪末期整体上升,经受剥蚀夷平;到晚第三纪前地势已趋平缓,整体下降,上第三系和第四系覆盖其上。区内地震活动较弱。依据石家庄市区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地壳结构特征、新构造运动特征、断裂活动和地震活动条件划分,石家庄市区在区域上属基本稳定型。01230KM邢台任县平乡广宗南宫巨鹿隆尧内丘临城柏乡新河冀县高邑宁晋赞皇元氏赵县衡水获鹿正定无极晋县辛集深县深泽栾城灵寿行唐新乐定州安国博野安平饶阳肃宁曲阳完县满城望都保定安新高阳平山井陉阳泉平定普阳和顺定保凹陷饶阳凹陷石家庄凹陷无极低凸起太行山晋县凹陷宁晋凸起束鹿凹陷南宫凹陷巨鹿凹陷武邑起隆140150160370383901401501603738039F1晋获断裂带2太行山山前断裂带北席断裂4栾城东断裂5高阳断裂6深泽断裂7深县断裂F8衡水断裂9柏乡断裂10宁晋断裂新河断裂2前磨头断裂护架池断裂4献县断裂5鸡泽断裂凸起一级构造界线正断层推测正断层不明性质断层图例说明F1F2F34F5F678F910FF123F14FF22F2F216F6无极北断裂石家庄图石家庄地质构造简图图11石家庄市地质构造图2地基勘察21勘察目的和要求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1,目的是为了该项目的设计施工提供岩土工程资料,各项技术要求如下1)查明建筑物场地各土层的成因、类型、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2)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腐蚀性、初见及稳定水位及季节变化幅度。3)查明场地中有无河道、河渠、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对地基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5)提供计算变形所需的计算参数。6)对复合地基或桩基适宜性、桩端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7)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提出意见。8)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出意见。9)除上述外,勘察还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及规定要求。22勘察依据本次勘察依据的规程、规范及标准如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试行)DB13(J)/T482005)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31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业主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察任务书。23勘查工作布置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高层住宅楼按拟建建筑物性质、轮廓,沿建筑物角点及周边布设勘探点,勘探点间距小于30M;勘探深度为30005000M;,地下车库、沿街商业等按建筑分布范围按网格状布置勘探点,勘探点间距小于30M,钻孔深度为12001500M。为评价场地湿陷性,布设探井6个;为查明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值,在1个钻孔中进行波速测试。24完成工作量及勘察方法241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需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21。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表21工作内容单位完成工作量勘探点测放组日1孔数个6钻探进尺米260M242勘察方法根据现行规范要求,本次勘察采用钻探、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剪切波速测试、取土试样和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多种勘察方法。1)勘探点测放本次勘察各勘探点孔口高程均为绝对标高,以甲方提供高程基准点引测,基准点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2)钻探浅孔采用30型钻机冲击式钻进;深孔采用DPP100型和XY150型钻机冲击式钻进及泥浆护壁回转式钻进。钻探是查明地基土层分布、揭露地层岩性、采取原状土试样及原位测试必不可少的手段。3)井探采用人工挖掘,开挖深度80M。4)取土试样钻孔中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重锤少击法取土及回转式取土。试样等级级。探井中在井壁人工刻取土样,试样等级级。5)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落距76CM,锤重635KG,先打入土中15CM后,再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贯试验锤击数N。用于评定土的物理状态、强度、变形参数和地基承载力。6)动力触探试验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落距76CM,锤重635KG,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用于进行力学分层,评定碎石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及地基承载力等参数。7)剪切波速测试采用RS1616K地震仪,试验方法为采用单孔检层法,用于测试地基土层剪切波速,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8)室内试验对所采取的原状土试样均进行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其中压缩试验采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各压力段压力均大于自重应力附加应力;选取有代表性试样进行剪切试验。对探井取土进行湿陷性试验;砂土和粉土进行颗粒分析。利用地基土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及其它设计参数。所采用的勘察施工、测试采用的手段及方法见下表22。勘察施工、测试采用的手段及方法表22勘察手段设备名称及型号施工工艺及试验方法取样方法及试验目的钻探150型动力钻15M以上采用冲击钻进,15M以下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探井人工挖掘在井壁中人工切取I级土样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器、触探杆、穿心锤自由落锤,先打入15CM不计数,继续贯入30CM记录锤击数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及砂土密实度弹性波速测试DZQ24型多功能地震仪采用单孔检层法地基土检层分析;提供地基土层剪切波速;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测放点DSZ320水准仪闭合法提供各勘探点高程3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31场地概况31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滹沱河冲洪积扇中部,地形平坦,为东王村拆迁场地。312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石家庄市裕华区,建华南大街与东岗路交叉口西南角,交通便利。拟建建筑包括1栋高层住宅楼,拟建建筑物概况见下表31。拟建建筑物概况表31层数楼编号地上地下结构形式基础型式000标高(绝对)基底标高(相对)(M)基底压力(KPA)重要性等级1933/312筏板剪力墙6893840560一级32地基土的构成与工程特性根据本次勘察揭露,在最大勘探深度500M范围内,拟建场地地基土层主要由第四系冲洪积黄土状土、粉土、粉质粘土、砂类土和中粗砂组成,表部广泛覆盖杂填土。根据地基土类别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共分为13层和3个亚层,现自上而下详述如下杂填土(QML4)杂色,主要由石灰、砖块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组成,结构松散。层厚040270M,平均层厚112M。素填土1(QML4)黄褐色,稍湿,稍密。土质不均,主要以粉土为主,偶见白灰、碎石和灰砖。层顶标高64466690M,层厚030300M,平均层厚115M。黄土状粉质粘土(QALPL4)黄褐色褐黄色,可塑硬塑,可见黑色氧化物斑点,偶见姜石,夹粉土薄层。具大孔隙。属中高压缩性土。层顶标高63786575M,层厚040220M,平均层厚118M。黄土状粉土(QALPL4)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可见锈斑和异色斑纹,含姜石,可见云母片,夹粉质粘土薄层。具大孔隙。具湿陷性。属中压缩性土。粘粒含量平均值为209。层顶标高62776529M,层厚130440M,平均层厚279M。粉土(QALPL4)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可见铁锰氧化物斑点,含云母片,偶见姜石,局部夹粉砂薄层。属中压缩性土。粘粒含量平均值为179。层顶标高60176199M,层厚140430M,平均层厚265M。仅在200、202孔控制地段该层存在灰褐色湿软粉土。中砂(QALPL4)灰黄色灰白色,稍湿,稍密中密,砂质不纯,分选稍差,局部夹粉砂薄层,含粉土团块,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标准贯入试验实测(修正)击数平均值168(141)击。层顶标高56955981M,层厚010470M,平均层厚170M。粉质粘土(QALPL4)褐黄色黄褐色,可塑。可见铁锰氧化物斑点,偶见姜石,局部含砂量较高,局部夹粉土薄层。属中压缩性土。层顶标高52265822M,层厚040550M,平均层厚282M。细砂1(QALPL4)黄褐色灰黄色,稍湿,稍密中密,砂质不纯,分选稍差,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局部混粉土团块。标准贯入试验实测(修正)击数平均值183(142)击。层顶标高51965688M,层厚020440M,平均层厚177M。粉质粘土(QALPL4)黄褐色,可塑硬塑,可见黑色氧化物斑点,含姜石,该层上部夹粉土薄层。局部含砂量高。属中压缩性土。层顶标高49715438M,层厚020460M,平均层厚227M。中粗砂(QALPL3)灰白色灰黄色,稍湿,中密,砂质较纯,分选好,级配差,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局部夹细砂薄层。该层中下部含卵石,含量约510,粒径26CM,大者15CM,主要成分为灰岩、石英砂岩。标准贯入试验实测(修正)击数平均值291(208)击。层顶标高47395039M,层厚040370M,平均层厚206M。粉质粘土(QALPL3)黄褐色,可塑硬塑,可见氧化物斑点,含姜石,层底夹粉土薄层,有砂感,局部钙质胶结层厚2040CM。属中压缩性土。层顶标高45544807M,层厚100410M,平均层厚251M。细砂(QALPL3)棕黄色黄褐色,稍湿,密实。砂质较纯,分选稍差。主要成分石英、长石,含云母。标准贯入试验实测(修正)击数平均值323(226)击。层顶标高42854504M,层厚030210M,平均层厚136M。粉质粘土1(QALPL3)黄褐色,可塑硬塑,可见氧化物斑点,含姜石,局部夹细砂薄层。属中压缩性土。层顶标高43274537M,层厚050290M,平均层厚165M。粉质粘土(QALPL3)黄褐色,可塑硬塑,可见氧化物斑点,姜石含量局部富集,钙质胶结层不均匀分布。属中压缩性土。层顶标高40954420M,层厚040590M,平均层厚372M。中砂(QALPL3)灰白色,湿,密实,砂质较纯,分选较好,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含圆砾,该层层顶夹细砂薄层。局部夹粗砂薄层,局部地段偶见卵石,大小28CM,成分为灰岩、石英岩等。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实测(修正)击数平均值381(267)击。层顶标高37454019M,层厚120750M,平均层厚556M。中粗砂(QALPL3)杂色,湿,中密密实,含约3040的卵石,卵石大小210CM,大者15CM,成分为灰岩、石英岩等,充填粗砾砂。局部胶结,胶结层厚1030CM。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实测(修正)击数平均值289(128)击。层顶标高31713468M,该层未揭穿最大层厚163M。各地基土层厚度及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探井柱状图。各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原位测试指标统计值详见表2和续表2。33地下水条件勘察期间最大勘探深度500米内未见地下水。34不良地质现象拟建场地位于构造相对稳定地带,无新构造活动迹象,地貌单一,地形平坦,沉积环境较稳定,物理力学性质均匀,地震活动微弱,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适宜建筑。4地基土参数分析与评价41地震效应411概述在地震影响的范围内所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之为地震效应3。首先取决于震级大小、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离,也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类型及结构有关。场地的地震效应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放大作用。由基岩破裂或已有断层的错动产生的地震波由震源发出,以纵波与横波的形式向四方传递,传至建筑场地下基础后又经过土层向地面传递。2)共振作用。场地有自己的自震周期,称为场地的卓越周期。如果建筑物的自震周期与土的卓越周期相近。两者就发生共振,使震害大为加重。3)破坏的进行性。4)能量消耗。建筑物受地震后产生振动,它本身也就成为一个震源,向地基放散能量。5)地震的次生效应。地基的失稳与不均匀沉降,砂土液化,软土震陷或斜坡滑移等。412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二组)。413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本次勘察在7个钻孔中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测试方法为单孔检层法,测试结果详见相应孔号的“波速测试成果图”计算200米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50M,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6条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类。414场地土的液化该场地地下水埋深大于2000M,地基土无饱和砂土及饱和粉土,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有关规定进行判定,该场地为非液化场地。415抗震地段的划分根据本次勘察,场地地势平坦,开阔,地基土具有一定强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条文说明,拟建场地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416场地特征周期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142,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类,场地特征周期值为055S。42地基土的湿陷性评价依据探井土试样湿陷性试验结果,黄土状粉土层具湿陷性,湿陷程度轻微,湿陷起始压力为42137KPA。湿陷带下限埋深55M。各高层建筑物、地下车库以及沿街商业基础埋深已穿过湿陷带下限埋深,可不考虑湿陷性的影响。幼儿园和学校、会所按自然地表下15M计算湿陷量的计算值S207MM42MM,拟建场地属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级(轻微),湿陷量计算值小于50MM,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设计。4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431土样的采取钻孔中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重锤少击法取土及回转式取土。试样等级级。探井中在井壁人工刻取土样,试样等级级。432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112001)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对所采取的原状土试样均进行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其中压缩试验采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各压力段压力均大于自重应力附加应力;选取有代表性试样进行剪切试验。对探井取土进行湿陷性试验;砂土和粉土进行颗粒分析。利用地基土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及其它设计参数。原位测试方法有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试验设备仪器均经检验或率定合格,测试操作按规程要求进行。433岩土参数统计和选用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试行)DB13(J)/T482005),根据外业勘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合本地区实践经验,综合确定各地基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及压缩模量见表41。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一览表表41压缩模量推荐值(MPA)土层名称及序号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土层重度KN/M3ES(0102)黄土状粉质粘土11019063黄土状粉土14019276粉土15019290中砂17019017粉质粘土17019882细砂116019019粉质粘土18019676中粗砂20019022粉质粘土19019675细砂22019025粉质粘土124019980粉质粘土24019676中砂27019028中粗砂35020038推荐计算采用值自重压力自重压力附加压力段压缩模量也可根据固结试验综合曲线,依据下式进行计算。ES(1E)/AAE/P式中ES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的压缩模量;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对应的孔隙比与土的自重压力对应的孔E隙比的差值;土的附加压力。P5天然地基分析评价51地基土均匀性评价依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条判定拟建19楼地基土均匀性评价一览表表51楼号19号住宅楼评价内容评价数据地基持力层是否为同一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是地基持力层底面坡度560KPA基底平均压力PK560KPA)置换率M0064桩间土承载力FSK150KPA)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56423KPA)因此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73复合地基变形量计算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地基最终沉降量是指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达到压缩稳定时地基表面的沉降量。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建筑物的最大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将其控制在容许范围以内,依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计算方法分为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且规范法是根据分层总和法的基本原理并加以简化,在这里用分层总和法进行计算。731基底附加应力基底平面处的附加应力P0560KPA732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的确定(75)NIINSS125式中SI在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土的计算变形值;SN在由计算深度向上取厚度为Z的土层计算变形值,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Z取各层厚度值。值表76BM)B22B44B88BM)Z03060810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应符合下式要求(如图所示)NZ图71沉降深度计算示意图733地基持力层复合地基变形模量根据下列公式计算FSPK/FSK(76)ESPES(77)式中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SK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ESP复合地基压缩模量平均值,MPA;ES天然地基压缩模量平均值,MPA;系数。ESP计算过程见下表77。ESP计算表表77土层FSPK(KPA)FSK(KPA)ES(MPA)ESP(MPA)565150379333565170331756156517033822706156516035196655651803176235656520028226165651902975217556522025256251565240238184565240237617485652702128588734地基持力层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SP0/ESIZIAIZI1AI1)(78)SPS(79)式中S地基最终变形量(MM);S按照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P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按照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确定;P0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KPA);ESI基础底面下第层土的压缩模量(取土的自重压力至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的压力段);ZI、ZI1基础底面至第I层土、第I1层土底面的距离(M);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计算表表78I由式(78),得SP0/ESIZIAIZI1AI1)SI823169057461402492715675080871343371213266MMSN213508097203508215)560/588542MM0025SI817MM计算到基底以下2035M即可。由公式(710)SIISEA式中AI第I层土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ESI基础地面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值,桩长范围内的复合土层按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取值。得1672/058322866MPAS分层ZZ/BIESPZIZIAIZI1AI1S001333000049002158209993333048965704896578234472219009645909965561218233516926781689661501022066609898270649588982776563574602816780298626097766566240616651621402242905039860809612356869705207299492731111110489341093861610421181724131567391136205998940912175123942197302507996149806597960892362513366650972454871318811663073247087161841449471112805434332082035089631808215174816717532222817712115321350940363080975881728710569575424476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表79S(MSEPA)基底附加压力254070150200AKFP014111310100704040202查表得P02则由式(79),SPS得SPS0232666532MM总沉降量S6532MM200MM,满足规范要求。74褥垫层设计素混凝土桩施工完毕并检测合格后,人工清桩头300MM,然后用0510CM的石屑褥垫层铺设至素砼底标高,褥垫层铺设厚度为150MM,范围应宽出基础外缘300MM,夯填度不大于090,施工时按有关规程及标准控制。8结论与建议1)拟建场地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形开阔平坦,无新构造活动迹象,地震活动性软弱,属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段,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适宜建筑。2)拟建场地黄土状粉土层具湿陷性,湿陷系数为S00200024,湿陷程度轻微,湿陷起始压力为42137KPA。湿陷带下限埋深55M。主体建筑基底已穿过湿陷带,可不考虑湿陷性影响。3)拟建19住宅楼地基属均匀地基。4)拟建19高层住宅楼,天然地基持力层强度均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进行地基处理。5)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场地类别为类;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场地特征周期值045S。6)勘察期间最大勘探深度500米内未见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混凝土和钢筋的腐蚀性。7)根据场地附近环境,场地周围无污染型企业存在,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可按微腐蚀考虑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8)场地标准冻结深度060M。9)对本建筑19楼地基处理方式为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素混凝土灌注桩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为0076,桩间距为14M,桩径400MM,设计桩长213M,桩长为进入层土065M,有效桩长21M,总桩数为476根,桩顶深度84M,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10)复合地基方案设计时宜先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