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某医院综合楼复合地基初步设计_第1页
论文-某医院综合楼复合地基初步设计_第2页
论文-某医院综合楼复合地基初步设计_第3页
论文-某医院综合楼复合地基初步设计_第4页
论文-某医院综合楼复合地基初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相关文档资源请访问HTTP/WWWDOCINCOM/LZJ781219完整CAD设计文件以及仿真建模文件,资料请联系68661508索要摘要本文对某医院进行的一次详细勘察,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岩土工程资料及岩土参数。勘察方法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设计条件,综合考虑本工程基础工程的特点,以及可能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及规范对勘察工作的要求,选取详细勘察的方法。通过勘察得出该场地适应建筑为均匀地基,基础埋深约在自然地面下570M,基础坐落在粘质粉土层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为110KPA,估计地基变形较大,但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根据分析选择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案。分别对布桩数,承载力,以及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得出符合要求的设计。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CFG桩复合地基,详细勘察SUMMARYINTHISPAPERADETAILEDSURVEYOFTHEHOSPITALTHEPURPOSEISTOPROVIDETHEDATA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ANDGEOTECHNICALPARAMETERSFORTHEDESIGNANDCONSTRUCTIONTHESELECTIONOFDETECTIONMETHODSBASEDONTHEDESIGNOFBUILDINGSCONSIDERINGTHECHARACTERISTICSOFFOUNDATIONENGINEERINGOFTHISPROJECTASWELLASTHEFOUNDATIONTREATMENTSCHEMEANDSPECIFICATIONOFSURVEYWORKREQUIREMENTSMETHODSDETAILEDINVESTIGATIONTHROUGHTHEINVESTIGATIONOFTHESITECONSTRUCTIONTOADAPTTOTHEUNIFORMFOUNDATION,FOUNDATIONDEPTHUNDERNATURALGROUNDBASEDIN570MLOCATEDINTHECLAYEYSILTLAYERTHESTANDARDVALUEOFFOUNDATIONBEARINGCAPACITYFKAOF110KPAESTIMATIONOFFOUNDATIONDEFORMATIONISLARGEBUTTHENEEDFORFOUNDATIONTREATMENTACCORDINGTOTHEANALYSISOFTHESELECTIONOFFOUNDATIONTREATMENTSCHEMEUSINGCFGPILECOMPOSITEFOUNDATIONOFCLOTHPILENUMBERCAPACITYANDTHESETTLEMENTISCALCULATEDTHATMEETTHEREQUIREMENTSOFTHEDESIGNKEYWORD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FOUNDATIONTREATMENT,CFGPILECOMPOSITEFOUNDATIONDETAILEDSURVEY目录前言11区域概述211场地地理位置212地形地貌22工程勘察概况421工程概况422勘察目的及要求423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424勘察方法及工作量5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831场区地形地貌832场地地基土构成833地下水94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1041场地稳定性1042地震效应104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及压缩模量1044地基均匀性评价1145土的腐蚀性115地基处理方案建议1251地基处理建议1252关于复合地基方案相关技术建议1253基边坡稳定性分析126CFG桩复合地基1361CFG桩概述1362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1363CFG桩的工程特性147结论与建议23参考文献248致谢25前言岩土工程勘察是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技术和方法,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岩土工程涉及气象、水文、地质、岩土力学、化学、工程学、环境学等学科,是一门相当复杂的专业。现阶段,我国关于此方面科学研究尚薄弱。我们在工程地质学面前存在着大量问题仍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解决。本次设计通过对拟建场地的详细勘察,目的是为设计提供岩土工程资料及岩土参数。具体通过勘察报告的编写,详细介绍拟建场地的各种勘察成果。本次设计中对野外勘探资料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进行了分析、整理;对场地稳定性;地震效应;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地基均匀性;土的腐蚀性做出了评价。并通过详细的计算、验算提出了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或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是比较好的方案。本次设计,综合考虑本工程基础工程的特点,可能采用的地基方案及规范对勘察工作的要求,制定出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1区域概述11场地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内,长虹西路与翠柳大街交叉的西南角房山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纬39303955,东经1152511615,是首都北京的西南门户。东北与丰台区相邻,东与大兴区以一水相隔,南和西面与河北省涿州市、涞水县相连,北与门头沟区以百花山为界。全区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区政府东移良乡后,其所在地距市区22公里。区内贯通京广、京原两条铁路干线及四条铁路支线,有大小客货站24个;贯通京港澳高速路、107、108国道等公路干线,区、乡、村公路总长1800多公里,公路覆盖密度每平方公里1公里,居全国区县之首。公共交通方便迅捷,公交车917、646、952、616、971、901、951等直达市中心;北京城市六环贯穿良乡卫星城。另外还有831、832、835、836、836区间、836区间快车、836区间定班、837、837快车、838(跨省)、917快车(跨省)、917野三坡旅游专线(跨省)等,为乘客减少换乘提供方便。房山地理位置交通图图112地形地貌房山地形复杂多变。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约占全区总面积三分之二。房山区主要山脉有大房山、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西占山等,均系太行山分支。大房山大房山位于房山区西北部,是太行山余脉。旧日多称“古大房”。大房山,古碑云“出燕奥室”,或谓其形如扦俎,故曰大房。因相近还有小房山,故称大以别。绵亘数10里,支峰10余处,其中有老龙窝、烟筒尖、黄山、将军坨、栗子城、谷积山、正阳山、半壁山、大寨山、马鞍山。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房山今上方山、石经山。大安山大安山地处房山区与门头沟区的接壤地带,是太行山分支。支峰有百花山、白草畔,山中有一块开阔平坦、四面环山之地,即素称的“北大梁”。最高峰是百花山的百草畔,海拔2035米;最低处是东南部立教洼,海拔为26米。2工程勘察概况21工程概况拟建建筑物为1栋医院综合楼,地上9层,地下1层,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约450(M);0000绝对高程4550米,基础埋深在0000以下约550米。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22勘察目的及要求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目的是为了该项目的设计施工提供岩土工程资料及岩土参数,各项勘察任务要求如下1查明拟建场地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并就其对工程的影响做出分析与评价。2查明拟建建筑物基础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分布规律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和评价地基的均匀性和承载力。3查明拟建场区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和变化幅度,论证其对拟建建筑物的影响,并对地下水水质和土对主要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进行评价。4对拟建场地与地基土层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提供有关的建筑抗震设计基本参数。5根据地层土质条件及室内、外试验与测试数据成果,分析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提供合理、安全、经济的地基基础方案建议,并提出对施工降水和基坑支护的建议。23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本次勘察依据的规程、规范及标准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7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程(GB/T5026997)其他现行有关规范、规程。24勘察方法及工作量根据本建筑物的设计条件,综合考虑本工程基础工程的特点,可能采用的地基方案及规范对勘察工作的要求,制定出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点9个,依建筑物轮廓线及角点按格网布置,勘探点间距18412998M。各钻孔位置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根据现行规范要求,本次勘察采用钻探、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剪切波速测试、取土试样和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勘察方法。1勘探点测放本次勘察各勘探点处地面高程采用绝对高程系统,各勘探点高程以该场地南侧21楼0000(绝对高程4550M)为基准点引测。2钻探钻探采用DDP100汽车钻、冲击式钻进及泥浆护壁回转式钻进。用于查明地基土层分布、揭露地层岩性、采取原状土试样及原位测试。3取土试样钻孔中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遇较软弱土采用薄壁取土器,连续静压法取土。试样等级级。4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落距76,锤重635KG,先打入土中15CM后,再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贯试验锤击数N。用于评定土的物理状态、强度、变形参数和地基承载力。5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落距76,锤重635KG,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用于评定卵石的密实程度、确定其力学参数。6剪切波速测试采用RS1616K地震仪,试验方法为采用单孔检层法,用于测试地基土层剪切波速,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本次勘察完成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的工作量参见表21、表22、表23。钻探工作一览表表21钻孔性质钻进深度M钻孔数量主要目的钻孔性质钻进深度M钻孔数量主要目的控制性勘探孔2505控制基础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结构,采取原状土试样,进行原位测试,以提供地基土变形参数、强度参数和建筑基坑设计施工所需土层参数。一般性勘探孔2304查明地基主要受力层的分布情况,为地基承载力评价提供所需的地层分布条件。共计9个钻孔总进尺2170M采取试样及原位测试工作一览表表22项目类别完成数量目的原状土样57个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扰动土样5个提供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的颗粒组成;其它相关用途标准贯入试验13次确定砂类土层密实度,进行砂土液化判别重型动探试验09米确定碎石类土层密实度剪切波速试验WVT20M2孔提供建筑抗震设计依据,判定砂卵石层的密实度室内主要土水试验项目、数量和试验指标一览表表23试验项目试验数量试验指标(未加说明的符号含义详见所附图例)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57W、GS、SR、E、WL、WP、IP、IL、ES、WU原状土样直剪试验天然快剪23C、颗、筛分试验无C、IP液、塑限试验62WL、WP扰动土样土的易溶盐试验2组HCO3、CO32、CL、SO42、CA2、MG2等水质分析试验无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场区地形地貌本工程拟建场区在地貌单元上属于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场区内地形基本平坦。经测量,钻孔孔口处地面标高为45684583M,平均孔口处地面标高4572M。32场地地基土构成本次勘察最大深度2500M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成因的粉土、粘性土及卵石等。根据现场钻探揭露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按照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性差异,共划分为8层,2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层为粘质粉土素填土黄褐色;稍密;稍湿;断面粗糙含砖屑,灰渣等,层厚050140M,平均层厚093M。局部存在杂填土1层,杂填土主要为砖块混粘性土的建筑垃圾,层厚040130M,平均层厚077M。层为砂质粉土褐黄色;稍密;稍湿湿;断面粗糙或散;含氧化铁,灰斑等,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层,层厚180440M,平均层厚283M。层为粘质粉土褐黄色;稍密;稍湿湿;断面粗糙含氧化铁等,局部夹粉砂薄层。层厚140460M,平均层厚30M。层为粘质粉土灰灰褐色;稍密;稍湿湿;断面较粗糙;含氧化铁,云母等,局部夹砂质粉土及粉砂薄层。层厚180420M,平均层厚30M。1层为砂质粉土褐灰色;稍密;稍湿湿;断面粗糙或散;含氧化铁等,局部夹粉砂薄层,层厚04120M,平均层厚080M。层为粘质粉土褐黄褐灰色;稍密中密;稍湿湿;断面粗糙或散含氧化铁,云母等,层底夹粉细砂薄层,层厚250430M,平均层厚307M。层为粘质粉土褐黄色;稍密中密;稍湿湿;断面较粗糙;含氧化铁,云母等,层厚350540M,平均层厚468M。层为重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坚硬;湿含氧化铁等,断面光滑局部夹砂质粉土及粉质粘土薄层。层厚320400M,平均层厚347M。层为卵石杂色,中密密实;稍湿;级配较好,亚圆形,一般粒径25厘米,最大粒径10厘米,卵石含量约65,粗砾砂及粘性土充填;揭露层厚350M。以上各土层空间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33地下水勘察期间最大勘探深度250米内未见地下水。4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41场地稳定性拟建场地位于构造相对稳定地带,无新构造活动迹象,地貌单一,地形平坦,沉积环境较稳定,物理力学性质均匀,地震活动微弱,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适宜建筑。42地震效应1建筑场地的地段类别根据本次勘察,场地地势平坦,开阔,地基土具有一定强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中的相关规定,拟建场地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2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中,拟建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3建筑的场地类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中的有关规定,按表413划分土的类型,从场地土的性质和本次勘察的1、9钻孔波速测试数据判定,场地在20米深度内地基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值分别为15873、16155M/S详见钻孔剪切波速测试成果图。根据上述的波速成果,可得出如下结论1拟建场区覆盖层厚度界限值为350M。2拟建场区自然地面下覆盖层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为140M/S250M/S。SEV根据上述结果和区域经验,综合判定拟建场区建筑的场地类别为类。4场地特征周期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5142,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类,场地特征周期值为035S。5地基土层的地震液化判定该场地地下水埋藏大于25米,可不考虑地基土地震液化问题。4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及压缩模量依据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2009,根据外业勘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合本地区实践经验,综合确定各地基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各压力段压缩模量。44地基均匀性评价基础埋深约为自然地面下570M,基础坐落在粘质粉土层上,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条按下列3条对地基土均匀性进行评价。地基持力层属于同一地貌单元,土层承载力及压缩性差异不大判定为均匀;持力层底面的坡度小于10判定为均匀;基础持力层和第一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地层的厚度差值不大于005B,判定为均匀;综上所述,该建筑地基属均匀地基。45土的腐蚀性本次钻探时分别于场区3号钻孔地面以下25M处和7号钻孔中地面以下40M处采取土试样2份,并进行了土的腐蚀性测试,根据实验分析结果,并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相关标准判定该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等级为微,在干湿交替状态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等级为微。具体的分析结果详见“土的腐蚀性分析成果表”。5地基处理方案建议51地基处理建议基础埋深约在自然地面下570M,基础坐落在粘质粉土层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为110KPA,压缩层范围内地基土层具高中高压缩性,压缩性较高,估计地基变形量较大,不宜采用天然地基。依据建筑物规模、地层强度及变形特性,建议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或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复合地基初步设计所需有关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A)、桩侧阻力标准值(QSI)、桩端阻力标准值(QP)52关于复合地基方案相关技术建议(1)复合地基方案的设计与施工、检验等须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02及其它有关规定执行。(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和CFG桩复合地基的具体设计须根据结构设计对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差异沉降的控制要求来确定加固深度。(3)素混凝土桩施工宜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压灌成桩工艺。施工时应保证孔底密实,不能有虚土。宜选择卵石层为桩端持力层;拔管速度不应过快。(4)由于对复合地基方案的设计与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故应选择工程经验丰富、质量管理制度健全、施工质量及周期有保证的公司承担复合地基方案设计与施工。(5)采CFG桩复合地基方案时,须根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按照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静载试验,以及CFG桩桩身质量低应变动力检测。根据上述检测结果,综合评价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53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57M左右,构成基坑边坡土体为粘质粉土素填土、杂填土1,砂质粉土和粘质粉土层,为保证基坑侧壁稳定,宜采取基坑支护措施,可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基坑支护设计参数可按“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所列数值采用。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宜长期暴露,防止基坑周边积水。防止周边地下水管渗漏,基坑顶面周边严禁超量堆载,以减少基坑的不稳定因素。6CFG桩复合地基61CFG桩概述CFG桩(CEMENTFLYASHGRAVELPILE)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石屑或是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通过调整水泥掺量及配比,其强度等级在C15C25之间变化,是介于刚性桩与柔性桩之间的一种桩型。碎石桩系散体材料,本身没有粘结强度,主要靠周围土的约束传递基础传来的垂直荷载。土越软,对桩的约束作用越差,桩传递垂直荷载的能力越弱。CFG桩针对碎石桩承载特性的一些不足,加以改进而发展起来的。CFG桩采用螺旋钻机或振动沉管桩机等设备进行成孔,是一种具有较高粘结强度的刚性桩。与一般的柔性桩复合地基相比,用CFG桩处理地基时,可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可通过调节复合地基桩长、桩距及桩体材料配比等指针较大幅度调节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变化区间,特别是天然地基承载力较低而设计要求的承载力较高,用柔性桩复合地基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时,CFG桩复合地基则有明显的优势。CFG桩复合地基可用于填土、饱和及非饱和粘性土、松散砂土等。它是一种低强度砼桩,可以充分利用桩间土的承载力,共同作用并可传递荷载到深层地基中去,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承载力提高幅度在253倍,由于通过CFG桩处理过的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变形稳定快、工艺性好、灌注方便、易于控制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因此具有较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由于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具有以上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质量容易控制、工程造价低廉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北京及周边地区应用最普通的地基处理技术之一。62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CFG桩复合地基由桩、桩间土及褥垫层3部分构成。其加固机理当基础承受垂直荷载时,桩和桩间土都要发生沉降变形。桩的变形模量远比土的变形模量大,所以桩比土的变形小,由于基础下面设置了一定厚度的褥垫层,桩可以向上刺入,伴随这一变化过程,褥垫层将上部基础传来的基底压力通过适当的变形一定的比例分配给桩及桩间土,使二者共同承受荷载。CFG桩各部分的作用CFG桩复合地基由桩、桩间土及褥垫层3部分构成。1CFG桩体作用承担基础传递的竖向荷载及一定的水平荷载;2桩间土的作用(1)承担一定的竖向及水平荷载(2)固定桩体,保证桩体正常承担荷载;3褥垫层作用(1)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2)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3)褥垫层厚度可以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在荷载一定时,垫层越厚,土承担的荷载越多。荷载水平越高桩体承担的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越大。当垫层厚度达到一定数值后,继续增加垫层厚度,桩土荷载分担比并不会继续减小。(4)褥垫层厚度可以调整桩、土水平荷载分担比。4褥垫层由级配砂石、粗砂、碎石等散体材料组成的褥垫层技术是CFG桩复合地基的一个核心问题,复合地基的许多特性都与褥垫层有关。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褥垫层厚度取150300MM,当桩径大、桩距大时取高值。工程实践表明,褥垫层合理厚度为100300MM,考虑施工时的不均匀性,褥垫层厚度取150300MM,当桩径大、桩距大时宜取高值。材料中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由于卵石咬合力差,施工时扰动较大,褥垫层厚度不容易保证均匀。63CFG桩的工程特性CFG桩的地基处理在工程中广泛被应用。其工程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适用范围广就基础形式而言,CFG桩既适合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也适合筏形和箱形基础;就土性而言,CFG桩可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既可用于挤密效果好的土,又可用于挤密效果差的土。2承载力大幅提高、可调性较强CFG桩长由几米到二十多米,并且可全长发挥桩的侧阻力,桩承担的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可在4075之间变化,使得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并具有很大的可调性。当地基承载力较高时,荷载又不大,可将桩长设计得短一点,荷载大时桩长可设计得长一些。特别时天然地基承载力较低而设计要求得承载力较高,用柔性桩复合地基一般难以满足设计要求,CFG桩复合地基则比较容易实现。3刚性桩的性状明显对柔性桩,特别时散体桩,如碎石桩、砂石桩,它们主要是通过有限的桩长来传递垂直荷载。当桩长大于某一个数值后,桩传递荷载的作用已显著减小。CFG桩象刚性桩一样,可全长发挥侧阻,桩落在好的土层是时,具有明显的端承作用。对于上部软下部硬的地质条件,碎石桩将荷载向深层传递非常困难,而CFG桩因为具有刚性桩的性状,向深层土传递荷载时其重要的工作特性。4地基变形小复合地基模量大、建筑沉降量小是CFG桩复合地基重要特点之一对于上部和中间有软弱土的地基,用CFG桩加固,桩端放在好的土层上,可以获得模量很高的复合地基,上部建筑物的沉降不大。64桩间距的设计计算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共四个,分别是桩径、桩长、桩间距、垫层厚度及材料1桩径D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CFG桩桩径宜取350600MM桩径过小,施工质量不容易控制,桩径过大,需加大褥垫层厚度才能保证桩土共同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CFG桩只可布置在基础范围内,对可液化地基,基础内可采用振动沉管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振动沉管碎石桩间作的加固方案,但对基础外一定范围内需打设一定数量的碎石桩。2桩长LCFG桩复合地基要求桩落端落在好的土层上,这是CFG桩复合地基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桩长是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的参数,它取决于建筑物对承载力的变形和要求,土质条件和设备能力等因素。桩长主要取决于桩端持力层的选择。桩端最好进入坚硬土层或岩层,采用嵌岩桩或端承桩;当坚硬土层埋藏很深时,则宜采用摩擦桩,桩端应尽量到达低压缩性、中等强度的土层上。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类土不小于15D,碎石类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在进行复合地基设计时,天然地基承载力是已知的,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KF力也为已知。桩径和桩间距设定后,置换率和桩的断面面积均为已知。桩SPFDLMPA间土强度提高系数和桩间土强度发挥度的取值。再将值代入,由建筑桩基技术KR规范(JGJ9494)中计算地基承载力公式就能算出所需的桩长。L3桩间距S桩距S过大,承载力不能满足;S过小,桩的承载力不能充分发挥,且给施工造成困难。试验表明,当桩距小于4倍桩径后,随着桩距的减小,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增长率明显下降,从桩、土作用的发挥考虑,桩距大于4倍桩径为宜。下表是对桩距的规定CFG桩桩间距选用参考值表62挤密性好的土,如砂土、粉土、松散填土等可挤密性土,如粉质粘土、非饱和粘土等不可挤密性土,如饱和粘土、淤泥质土等单、双排布桩的条形基础(35)D(355)D(45)D含9根以下的独立基础(36)D(356)D(46)D满堂基础(46)D(46)D(457)D注D桩径,以成桩后的实际桩径为准。4垫层厚度及材料褥垫层的材料多用碎石、级配砂石(限制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3CM)、粗砂、中砂等。褥垫层的加固范围要比基底面积大,其四周宽出基底的部分不宜小于褥垫层的厚度。结合大量的工程实践的总结,考虑到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褥垫层的厚度宜取1030CM。5桩的排列与置换率对可液化地基或有必要时,可在基础外某一范围设置护桩(可液化地基一般用碎石桩做护桩),通常情况下,桩都布置在基础范围内。桩的数量按下式确定61PAMN式中面积置换率;MA基础面积(2);桩断面面积();P面积为时的理论布桩数。NA土质桩间距布桩形式实际布桩时受基础尺寸大小即形状等影响,布桩数会有一定的增减。66承载力的计算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确定,初步设计可按下式估算(62)FSKMARAFPKSP1,式中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KSPF,M面积置换率;单桩承载力标准值,(KN);RA单桩的截面面积,();PA2M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当无经验时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高时取大值;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按当地经验值,当无经验时,可取天FSK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的取值,按下列规定1当采用单桩荷载试验时,应将单桩竖向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2当无单桩载荷试验资料时,按下式估算(63)PNIISPAAQLUR1式中UP桩的周长(M);N桩的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QSI、QP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桩端侧阻力特征值(KPA),可按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确定;LI第I层土的厚度(M)。67CFG复合地基沉降计算CFG桩处理后的变形计算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执行。通常情况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有三部分,一为加固深度范围内土的压缩变形S1,二为下卧层变形S2,三为褥垫层变形S3。由于褥垫层变形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SS1S2(64)然后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加固区和下卧层总的变形量S(65)110NIIISICZEP式中总的分层数;N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应力,KPA;0P一荷载P在第I层土产生的平均附加应力KPA;J第I层土压缩模量KPA;SIE基础底面至第I层土、第I1层土底面的距离,M;1IZ、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层土、第I1层土平均附加应力系数;II加固区第I层土压缩模量放大系数,由下式确定66)KSPF,沉降计算修正系数,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变形计算经验系数表63/MPASE2540701502001110070402上式的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按照下式计算S(67)SIISEA式中第I层土附加应力沿土层厚度积分值;IA第I层土压缩模量KPA,桩长范围内的复合土层按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SIE取值。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必须大于复合地基的厚度,并应符合下式要求682105NIINSS式中计算范围内,第I层土的计算变形值;NS在计算深度向上取厚度为的土层计算变形值,按下表取值。IZZ值表64B/M22B44B88/MZ03060810此种沉降计算方法采用了简单的压缩模量放大法,但是许多土类的压缩模量之比并不与承载力标准值之比相对应。尽管计算式中采用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但并不能完全反映以上因素。再者采用此种计算法未考虑桩端土的强度,也未考虑软土在加固区的上部或下部所导致的不同结果。68设计要求此工程地基处理设计要求为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0KPA;地基平均沉降量不大于40MM。69参数选取及计算1桩径D桩径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成桩设备等因素选取,由现有工程地质资料、成桩设备及施工等因素综合考虑,CFG桩桩径为410MM。2桩间距L从桩土作用的发挥考虑,宜选取35倍桩径,所以选取桩间距为2000M。3桩长桩长的选取应符合符合地基承载力及所在持力层的土质较好。由勘察报告地层情况选择桩长为13200M,桩端进入持力层层顶20M。桩顶位于2砂质粉土,桩端位于8粉砂层。4褥垫层保证充分发挥桩间土承载力并减少桩对基础产生的应力集中,根据规范规程并结合大量的工程实践的总结,在基础板底部铺设垫层为200MM,垫层材料选用1020MM碎石,用平板振动器振压不少于4遍。5桩体材料碎石、石屑、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6面积置换率M(69)03121314013222SDE式中为桩身平均直径,为一根桩分担的处理面积的等效园直径,,分别为桩ES2竖向间距和水平间距7桩数(理论)(610)4631025806PPAMN实际桩数为510根610承载力计算1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611)FSKMARAFPKSP1,085取满足要求KSPF,KPA01820133402503611沉降量计算地基变形按下式计算(612)110NIIISIZEPS式中加固区第I层土压缩模量放大系数180/1101636(613)KSPF,压缩模量当量确定基地附加应力POPRD9947KPA(613)14608MPA(6SIISEA14)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表535得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为0350。层号厚度压缩模量Z1Z2压缩量应力系数积分值MMPAMMMMZ2A2Z1A110361048000003620903600237099840364062248369363300956540670618762952344909516706119629304588551441081711961340712126736186710013401526134615722沉降计算表表65Z1基础底面至本计算分层顶面的距离Z2基础底面至本计算分层底面的距离根据上表可以求算110NIIISIZEPS0526717810263594623984363147950(MM50(MM(满足要求)71058612CFG桩设计总结CFG桩复合地基在实践中已有初步完善的理论,但在实际工程中仍的根据建筑物特点及地层情况酌情处理。通过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在钻孔土层参数选取上应搜集当地有关地层资料及已有建筑物设计资料,将所收集资料与现勘察报告相结合取最适合。在CFG桩的设计计算中计算公式应将各地区经验系数加入,在具体的设计中应将实践与理论结合,按地区取与之适应的方案。2CFG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CFG桩在桩长的选取与持力层及施工设备有关,桩长越长桩的荷载分担比越高。桩端应选择在承载力相对较好的土层,但不宜选择饱水的砂土层。在保证满足承载力的前提下减小桩长。桩间距的选取直接影响置换率对复合地基承载力也有影响,对于桩间距应取35倍的桩径,在施工中由于桩径较小使开挖基坑的过程中造成许多断桩,使地基承载力下降,达不到地基处理的目的。因此在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前提下增加桩间距。3褥垫层的选取是复合地基处理中核心,对于不同的工程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材料与厚度的褥垫层。褥垫层起到了减少基地应力集中的作用,褥垫层厚度影响桩与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当褥垫层越厚桩间土承担荷载越多,反之越少。褥垫层的设计应考虑厚度的优化充分发挥桩与桩间土的作用。4沉降计算中基地平均附加应力系数随着桩长的增大不断减小,随着桩长增大而沉降幅度减小,由此可得沉降与桩长和桩端面积有较大影响。71774500001526330013691126075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实际与理论的差距,设计人员要有一定的施工经验才能将设计与实践相结合,考虑现场最详细的场地情况,不要理论脱离实际。6在CFG桩的打桩和成桩过程中应控制砂土层提混凝土泵的速度,尽量降低提钻速度,其它土层应保持提钻速度与混凝土供应速度相适应。7结论与建议1拟建场地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形开阔平坦,无新构造活动迹象,地震活动性软弱,属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段,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适宜建筑。2拟建建筑地基为均匀地基。3基底埋深在0000以下约550米时,地基持力层为粘质粉土层,其下部压缩层范围内地基土层具高中高压缩性,压缩性较高,不宜采用天然地基,需进行地基处理。4建议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或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可选重粉质粘土或卵石做桩端持力层,其设计可采用“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所列数值。5采用复合地基设计时应先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或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6为保证基坑侧壁稳定,宜采取基坑支护措施,可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基坑支护设计参数可按“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所列数值采用。7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