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行业月度跟踪研究报告_第1页
中国服务行业月度跟踪研究报告_第2页
中国服务行业月度跟踪研究报告_第3页
中国服务行业月度跟踪研究报告_第4页
中国服务行业月度跟踪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慧时代研究报告1中国服务行业月度跟踪研究报告目录导读3宏观经济运行状况42011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4一、GDP有望增长854二、物价水平小幅回升4三、货币政策强化微调预调4四、消费结构继续升级5五、投资增速将高位回落5六、贸易顺差将会减少6七、税制调整稳步推进6行业运行状况7交通运输业运行状况7一、2010年12月份交通运输情况7二、2011年我国交通运输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11三、交通部调整“十五”计划13四、客货运输分析及交通运输形势展望14银行业运行状况19一、2010年我国银行业运行平稳19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21三、2011年货币政策预期目标21四、从国际排名看中外银行竞争力差距22证券业运行状况26一、12月份证券业运行状况总体情况26二、证券发行与交易情况26三、基金与期货交易情况28四、2010年我国债市成交额突破20万亿30五、2011年期货市场将会有新品种上市31保险业运行状况32一、2010年保险业运行基本情况32二、2010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8700多亿元33三、我国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发展状况34四、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35德慧时代研究报告2邮电与电信运营行业运行状况39一、2010年通信行业主要业务完成情况39二、2010年我国通信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40三、我国通信市场发展态势及变化44四、2011年中国通信投资政策趋势47房地产行业运行状况50一、2010年四季度房屋销售价格上涨5150二、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情况52三、上海市房地产市场情况53四、广东省房地产市场情况54五、房地产市场存在五大问题56商业运行状况58一、2010年百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达1300多亿58二、12月份企业商品价格变动情况58三、12月份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变动情况60四、2011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增速将加快62外贸行业运行状况64一、2010年全国外贸整体运行情况64二、分国别(地区)进出口情况67三、全国各地区外贸运行情况69四、2010年我国外贸高速增长原因分析75旅游行业运行状况77一、12月份我国入境旅游接待收汇情况77二、12月份北京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情况79三、2010年我国旅游业运行情况79四、未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81政策分析83一、国务院提出发展资本市场的九条意见83二、我国将规范有序地发展收费公路83三、2011年交通部将为农民重点做八项实事84四、新的外国保险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颁布85五、2011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将进行调整86热点点评87一、四家国有银行上市时间表初定87二、国家加强土地市场管理88图表索引92德慧时代研究报告3导读宏观经济2011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10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国民经济有望增长85左右。交通运输业12月份,全社会旅客运输量继续上升,完成客运量1650亿人,上月增加了1263,比去年同期上升1905。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1558亿吨,比上月增长1758,同比增加了2656。银行业2010年我国金融运行平稳。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96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证券业12月份,我国境内上市公司(A、B股)共计1287家,比上月增加5家,比2002年底增加63家。市价总值为4245771亿元,流通市值为1317852亿元,总股本为642846亿股,筹资金额为39161亿元,股票成交额为425758亿元,印花税为1703亿元。保险业2010年我国实现保费收入38804亿元,同比增长271,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远远超出我国GDP的增长速度。邮电与电信运营业11月份全国邮电业务收入为4401亿元,比上月增长011。其中电信业务收入为3956亿元,比上月增长033;邮政业务收入为445亿元,比上月减少177。房地产业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市场供销基本平衡,供应结构基本合理,商品房价格基本稳定。商业2010年中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总额1314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其中累计完成零售额10584亿元,同比增长114。外贸业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85121亿美元,比上年净增2304亿美元,一年连迈两个千亿美元台阶,同比增长371,为1980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进出口贸易规模分别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旅游业2010年我国全年旅游业总收入4874亿元,比上年减少124,但业绩好于预期。德慧时代研究报告4宏观经济运行状况2011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10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国民经济有望增长85左右。2011年,宏观调控政策将在保证积极财政政策功能转型的同时,适度微调货币政策,以维护好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并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内在动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2011年中国经济将呈现以下趋势一、GDP有望增长85综合考虑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因素,2011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10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国民经济有望增长85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2,第三产业增长77。与1998年至2002年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相差近1个百分点相比,现实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接近潜在经济增长率,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由复苏阶段向繁荣阶段发展。二、物价水平小幅回升2011年,我国社会总供求关系继续改善,物价涨幅有所提高。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最终要传导到消费环节。近年来,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走高,会继续推升我国粮油价格上涨;经济较快增长也会德慧时代研究报告5继续拉动服务业价格的上升。因此,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有所上升。预计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涨幅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三、货币政策强化微调预调2011年,财政政策将不再担纲主力宏观调控政策,一直处于配合地位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应上升、重要性加强。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主导地位转换的背景下,为保证新一轮经济平稳增长,央行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采取预调和微调办法,合理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保持信贷总量的稳定增长。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利用“窗口指导”及时传达货币信贷政策意图,引导社会预期。积极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防止金融风险不断向银行体系集中。初步预测,2011年全年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将达到185左右,狭义货币M1增速将达到18左右,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保持基本稳定。从目前情况看,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升值压力是左右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原因。2011年,国际收支顺差会继续增加,但增量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减轻。预计到2011年底,中国外汇储备比2010年底增加1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达到5300亿美元,但2011年外汇储备增量将比2010年减少500亿美元左右。2011年,人民币升值压力仍需化解,汇率应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为宜。四、消费结构继续升级2011年,消费环境的改善,以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为标志的中产阶层正在我国形成和扩大,由于非典疫情将出现补偿性高增长,提高个人所得德慧时代研究报告6税起征点酝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有有利因素将促使我国消费需求增长。预计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0左右,实际增幅比2010年高出2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大幅回升,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消费和投资增长背离的状况将有所好转。五、投资增速将高位回落2010年,实际投资增长速度仅次于1992年和1993年,是改革开放25年以来第三高增长年份。2011年,市场引导企业投资活力依然强劲,投资仍处于快速增长区间。但是,也有一些减缓投资增长的因素,2011年投资会高位回落。首先,建设国债功能从反经济周期调控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国债建设的社会发展项目使用银行配套贷款较少,国债项目带动投资增加的能力变小。其次,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中央银行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会抑制房地产的投资。2010年9月银行准备金率从6提高到7,信贷规模有所紧缩。第三,国家将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强化对土地使用的审批和监督,制止违反规划批地和超规划用地,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侵占农民集体土地的行为,清理和整顿各类园区,政府主导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活动受到抑制。最后,2010年投资增长基数较高,也将影响明年投资增幅的进一步提高。综合判断,预计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1左右,比2010年低6个百分点。六、贸易顺差将会减少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将带动世界贸易增长,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需求增加,德慧时代研究报告7我国出口会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国际制造业不断向我国转移,会继续带动加工贸易的出口。但在人民币继续盯住美元并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美元稳中趋升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不利于出口增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约束趋强;我国降低出口退税率也会影响出口的增长。考虑到2010年出口基数高的特点,预计2011年出口将达到4730亿美元,增速下降到14左右。国内经济增长将带动先进技术设备和短缺能源、原材料进口的增加,商品进口配额扩大,对进口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为减缓与我国贸易顺差较大的美国、欧盟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也会鼓励企业适当增加进口。预计2011年进口达到4670亿美元,增长16左右;贸易顺差约60亿美元,比2010年减少60亿美元左右,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下降。七、税制调整稳步推进2011年将是税制改革力度较大的一年,部分税制调整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经过几年试点,2011年农村税费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国家将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从2011年起,平均出口退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其中对国家鼓励出口产品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一些资源性产品多降或取消退税。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探索如何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鼓励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推进其他各项税费改革,创造条件尽快统一企业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德慧时代研究报告8行业运行状况交通运输业运行状况一、2010年12月份交通运输情况1、旅客运输情况(1)旅客运输量情况12月份,全社会旅客运输量继续上升,完成客运量1650亿人,上月增加了1263,比去年同期上升1905。112月份,全社会累计完成客运量15833亿人,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下降幅度较111月份减小了13个百分点。79111315172002年1321401341311381301331351311381331392003年14214713812281101124133136149147165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亿人图表1112月份全国客运量情况铁路12月份铁路旅客运量有所回落。当月全国铁路完成客运量076亿人,较上月下降256;112月份铁路累计完成客运量935亿人,同比下降81。公路12月份公路旅客运输完成客运量1551亿人,比上月增长1371;112月份公路累计完成客运量14638亿人,同比下降07。德慧时代研究报告9水运12月份完成客运量015亿人,比上月增长714;112月份水运累计完成客运量171亿人,同比下降86。民航12月份完成客运量008亿人,比上月下降1111;112月份民航累计完成客运量087亿人,同比增长16。(2)旅客周转量情况12月份,全社会完成旅客周转量126773亿人公里,比上月增长480,同比增长1649;112月份累计完成旅客周转量1359239亿人公里,同比下降26,下降幅度比111月份缩小了16个百分点。4006008001000120014002002年1061121411651128117310811171123311391201109910882003年1226133912281049557774109512481203130812101268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亿人公里图表2112月份全国旅客周转量情况12月份,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完成旅客周转量分别为3544亿人公里、78455亿人公里、56亿人公里和12319亿人公里,其中只有公路旅客周转量较上月有所上升,上升了1119,而铁路、水运和民航的旅客周转量均继续下降,分别下降了486、193和213;与去年同期相比,只有水运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98,铁路、公路和民航完成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735,2052和2173。112月份,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累计完成旅客周转量分别为45854德慧时代研究报告10亿人公里、76791亿人公里、6449亿人公里和126341亿人公里,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5、16、211和04。2、货物运输情况(1)货物运输量情况12月份,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1558亿吨,比上月增长1758,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56。112月份全社会累计完成货运量15002亿吨,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8,比110月份的增幅上升了18个百分点。9111315172002年1121021131161201161161181181211221232003年118110117116102111118122123129133156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亿吨图表3112月份全国货运量情况铁路12月份完成货运量174亿吨,比上月上升了545,同比增长2656;112月份铁路累计完成货运量1991亿吨,同比增长65。公路12月份完成货运量1224亿吨,比上月增长1977,同比增长2871;112月份公路累计完成货运11441亿吨,同比增长25。水运12月份完成货运量159亿吨,比上月增长1522,同比增长2720;112月份水运累计完成货运量1568亿吨,同比增长106。民航12月份完成货运量2259万吨,比上月上升了711,同比增长3288;112月份累计完成货运量21711万吨,同比增长74。德慧时代研究报告11(2)货物周转量情况12月份,全国完成货物周转量500595亿吨公里,比上月上升了639,比去年同期增长1775;112月份累计完成货物周转量5566317亿吨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126。30003400380042004600500054002002年3768350337013882418241103979408839264230417842512003年417238664297432841654391456749624765472647055006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亿吨公里图表4112月份全国货物周转量情况12月份,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完成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45769亿吨公里、68285亿吨公里、285976亿吨公里和565亿吨公里,与上月相比,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的货物周转量依次上长啊82,34,173和121;与去年同期相比,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依次增长1258,1653,2085和3814。112月份,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累计完成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632069亿吨公里、70099亿吨公里、322748亿吨公里和5778亿吨公里,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2、34、173和121。3、2010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首位2002年,我国港口集装箱总量为3700万标准箱,2010年,吞吐量比上年增长了1100万标准箱,达到480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德慧时代研究报告12此间权威人士评价说,集装箱发展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表现。我国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首位,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表现,表明我国国民经济充满了活力。2010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前10名港口是上海、深圳、青岛、天津、宁波、广州、厦门、大连、中山、福州。其中,上海港和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双双突破1000万标准箱,分列世界集装箱大港的第三、第四位。近年来,我国集装箱呈高速发展趋势。“九五”以来,我国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幅度达30。2002年,我国港口集装箱总量为3700万标准箱,美国为3732万标准箱。1121416182002年1221111321361381371401431421441451452003年150135157160160163167170173171170173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亿吨图表5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运输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我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6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69和216。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位居世界第二大港。我国亿吨大港增至8个,分别是上海、宁波、广州、天津、青岛、秦皇岛、大连、深圳。2010年我国对港口建设给予了重视,全国共新开工建设中级以上泊位199个,其中深水泊位127个。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45个,新增吞吐能力德慧时代研究报告138220万吨。长江口深水航道二期整治、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一期、湛江港铁矿石码头以及天津港、大连港、深圳港、黄骅港等一批新建和续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也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全年改善内河航道里程1600多公里。长江三峡船闸进入试通航,三峡库区淹没复建工程进度满足了三峡工程135米蓄水及航运要求,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工程初见成效。4、民航总周转量情况12月份,全国民航完成总周转量1672亿吨公里,比上月下降030,同比增长2667;2010年民航累计完成总周转量16939亿吨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27。051015202002年1071191341421351181391591531571351322003年1441311481195778138179179184168167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亿吨公里图表6112月份民航总周转量情况二、2011年我国交通运输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交通运输业是2010年受非典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但在采取多项措施强化营销、加快复苏、贴近市场、改善服务后,客货运输市场日趋升温。2010年我国交通运输业整体上呈稳步增长急剧下滑快速恢复的发展态势,同时,受非典冲击较小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运输、港口货物和集装德慧时代研究报告14箱吞吐量一直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到第三季度,随着非典疫情的解除,我国交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2011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第4个年头。以市场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契机,市场机制引导的内生性经济增长成分将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向好的走势将会在2011年更充分显现出来。随着宏观环境趋好,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交通运输形势趋好,客货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态势。1、工贸加快增长货物运输形势看好2011年是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增长周期的第三年。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因素增长的推动下,国内需求将继续扩大,经济走势好于上年的乐观估计几乎已成定局。尤其是为确保顺利实现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已决定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抓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和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等措施,据有关人士预测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1517左右,由此将带动能源、冶金、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外,煤炭、电力、钢铁、石化、建材、机电等主要工业部门生产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外贸进出口在国际环境总体改善、入世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解除、完善出口退税等政策的条件下,预期与上年相比至少能有12165的增幅。此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综观经济发展态势,尤其是大运量的工业部门和进出口贸易的加快发展,将对2011年货物运输产生积极的影响,需求旺盛、货源充足为货运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使货运生产将好于上年。预计2011年全年将完成公路货运量120亿吨,比2010年增长7左右;完成水上货运量168亿吨,增长10;全国港口将完成货物吞吐量365亿吨,比2010年增长14,沿海港口完成德慧时代研究报告1523亿吨,内河港口完成135亿吨,分别增长15和12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000万吨,比2010年增长30。2、非典影响消除客运增长有望加快2010年旅客运输虽受非典影响,二季度客运量大幅下降,造成惨重损失难以弥补,但是从下半年已开始复苏,并恢复到正常水平。2011年客运形势看好,增势有望不减往年。按历年规律,客运在19912001年的10年间客运量年均增速达66,2011年复苏后的客运增长高于往年也在情理之中。2011年不仅春运火暴,就是从春节黄金旅游升温来看,作为客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也将会为客运的快速增长注入利好因素。预期2011年主要运输方式全年客运量可达16475亿人,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55。其中国家铁路全年客运量预期完成105亿人次,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5;全社会公路客运量预期完成1515亿人次,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56;全社会水运客运量预期完成175亿人次,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29;民航客运量预期完成10亿人次,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99。民航运输快速发展,支线运输成为新的增长点。2011年我国航空业应能保持14以上的年增长率。支线运输和航空货运将会成为中国国内新的增长点,支线飞机在机队中所占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58增加到313左右,而货机预测将达到14。3、平均运距回升使周转量增幅走高“九五”时期以来,主要运输方式客货运输平均运距基本呈现逐年延长趋势,2010年一季度仍然保持着这一态势。二季度为控制非典疫情的扩散,政德慧时代研究报告16府采取了严格的阻断措施,客流、货流受到严重影响,不仅流量受到控制,而且中长途客流急剧下降,长距离货流在公路等运输方式中也受到抑制,致使平均运距出现罕见的大幅下降局面。2010年一季度旅客运输平均运距达到914公里,比上年同季延长32公里,增长36;二季度旅客运输平均运距仅为765公里,比首季减少了149公里,下降了163。随着非典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特殊时期各项严厉措施基本解除,交通运输趋于正常,客流货流日益顺畅,尤其是根据2011年的经济走势,区际货物调运有望增多,进出口物资保持较快增长,港口集疏运任务繁重,中长途客流比重迅速上升,诸多有利因素促使客货运输平均运距不仅止降回升、趋于正常,而且增幅会有所扩大,促使运输周转量的增幅继续高于运输量的增幅。预期2011年主要运输方式全年客货运输平均运距可达895公里和376公里,客货运输周转量预期完成14750亿人公里和58167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65和69。其中国家铁路客货平均运距预期可达495公里和8155公里,分别比上年预计延长7公里和1公里,客货周转量预期完成5200亿人公里和16800亿吨公里,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66和43;公路客货平均运距可达53公里和636公里,客货周转量预期完成8030亿人公里和7500亿吨公里,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58和64;水运客货平均运距预计可达40公里和20994公里,客货周转量预期完成70亿人公里和33800亿吨公里,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29和83;民航客货平均运距预期达1450公里和2680公里,客货周转量预期完成1450亿人公里和67亿吨公里,比上年预计完成增长105和196。德慧时代研究报告17三、交通部调整“十五”计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交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交通部对“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进行了调整。即到“十五”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95万公里,新增里程由15万公里提高到28万公里,年均增长5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25万公里提高到35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由27万公里提高到30万公里。路网密度由161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203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通乡率由995提高到998,使687个不通公路的乡通公路,公路通行政村率由93提高到96,使49000多个不通公路的村通公路。沿海港口建成的深水泊位数由135个增加到164个,新增吞吐能力由231亿吨提高到34亿吨,其中新增集装箱泊位由54个提高到69个,新增吞吐能力由1200万标准箱提高到1940万标准箱。到“十五”末,全国沿海港口深水泊位数由800个增加到820个,总吞吐能力由145亿吨提高到17亿吨,其中集装箱专业化泊位达到152个,通过能力达到3735万标准箱。届时沿海港口吞吐量预计将超过20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5800万标准箱。改善内河航道里程数由3350公里提高到4360公里,建设内河港口泊位数由200个增加到248个,新增吞吐能力由2500万吨提高到3500万吨。根据调整后的“十五”计划,2011年交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3500公里,到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3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0万公里港口新增中级以上泊位17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0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2亿吨。全年全社会完成公路、水路旅客运输量152亿人,货物运输量137亿吨,完成公路、水路旅客周转量8350亿人公里,完成公路、水路货物周转量41500亿吨公里。德慧时代研究报告18四、客货运输分析及交通运输形势展望2010年,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减轻非典疫情对运输产生的严重影响,基本实现年初预期的生产目标,保持运输形势的平稳发展,实现稳中有升的良好局面。2010年全社会主要运输方式预计完成客运量15611亿人、旅客周转量13850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实际下降27和08;完成货运量14692亿吨、货物周转量54406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101。1、2010年货增客减,以货补客成效明显2010年主要运输方式生产情况如下铁路2010年以来,铁路运输生产形势较好,尤其是货运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持续繁荣景象,主要经营项目也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公路公路运输是受非典影响较大的部门,虽然首季客货运输同比增幅均在5以上,但二季度客货运输下降幅度分别在20和10以上,下半年前2个月公路货运已趋于正常,而客运恢复比较缓慢,同比仍下降5个百分点左右。水运水路运输生产总体完成良好,水路客运在连续7年下滑,已近谷底的情况下,因受非典的严重影响继续下滑;水路货运由于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外贸进出口增长良好,受非典影响较小,尤其是煤炭、干散货、集装箱及矿建材料等内外贸货源比较充足,生产形势持续良好,总体仍呈“货增客减”趋势。德慧时代研究报告19民航民航是2010年非典疫情中受影响最早、也是最大的运输部门,尤其是在二季度大批航线、航班停运,客运量急剧下降,经受了“911”事件以来最大的打击。由于民航总局和民航运输企业在非典过后采取多种措施,下半年民航运输已有较大恢复,客货运输逐步回复到非典前正常的水平。统计分析表明,2010年客货运输生产有四大特点(1)非典影响较为明显,客运遭受严重打击。旅客运输在近10年中以年均66的速度递增,并且呈现继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一场出人预料的非典疫情对客运产生了严重的打击。2010年一季度,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等主要运输方式在内的客货运输量分别取得比上年同期增长523和542的增速,但是在非典疫情自3月中下旬限于局部地区、4月开始迅速向全国主要地区扩散的影响下,进入二季度交通运输形势起伏变化特别明显。二季度由于非典影响,致使旅客运输受到严重影响,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38和317,不仅客运生产严重下滑,同比下降四分之一以上,而且与首季相比,增速减缓3040个百分点。影响最严重的5月份,客运量与上年同月相比下降了415,旅客周转量下降了521;二季度往年是货运生产的黄金季节,但是受非典的影响,虽然不像客运那样受到致命打击,货运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共下降66。由于货运生产受影响的主要集中在公路和民航部门,以中长距离为主的铁路、水运货运生产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因此,二季度货物周转量与上年同期相比还是增长了6左右,但与首季相比增速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2)非典对货流影响小,以货补客成效明显。货物运输不同于旅客运输,德慧时代研究报告20货运作为派生性的需求主要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经济的增长才是货运需求增长的内在动力。非典疫情对货运的影响不如对客运那样直接,非典对经济发展形成负面影响后才会显现对货运的影响,因此非典对货运的影响既是间接影响,也有一定的滞后期。上半年货运生产同比下降不到1个百分点即反映了非典对货流影响小于对客流影响的客观实际。据统计,受非典影响较大的二季度,除公路货运外,其他运输方式与上年同期相比,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铁路货运不但基本未受影响,相反利用客流减少的机遇,坚决实施“以货补客”的战略措施,夺取了货运生产屡创历史新高的良好业绩。铁路货运之所以能在交通运输遭受非典严重打击中“一花独放”,是与铁路固有的技术经济特征分不开的。据统计,上半年铁路货运量以月均2左右的速度递增,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长75,同比增速高出6个多百分点,5月是全国受非典影响最严重的月份,铁路货运却创造了多项新的记录。(3)港口生产成绩不凡,外贸集装箱增势强。2010年以来,我国主要港口的货运生产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2010年交通运输生产增长中的一个主要亮点。港口生产形势良好与我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有关,尤其是与对外贸易持续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关系密切。据统计,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71,非典对外贸进出口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是太大。因投资快速增长的带动,国家采取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外贸出口与引进外资,再加上大幅度增加了抗非典物资的进口等临时性因素的影响,致使外贸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比分别达399和346。因此,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增速要德慧时代研究报告21快于货物吞吐总量,进出口物资的充裕,使外贸货物吞吐量取得同比238的高速增幅,一些港口还由于进口货物集中到达、疏运系统衔接不畅等原因曾一度出现压货压港现象。此外,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高速增长同样缘于对外贸易的持续扩大。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将近50,加工贸易又占对外贸易的一半以上。制造业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份额不断提高,这些都是促进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除农产品、食品、纺织服装等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贸易受到一些影响外,非典对我国外贸出口主体的商品贸易影响极小,因此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着同比326的高幅增长。(4)大宗货物全面增运,重点物资完成较好。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前几年国家持续对煤炭、冶金、纺织、建材、制糖、石化等行业实施总量调控,关停“五小”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改善了这些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促使国有大中型企业效益有所好转,生产能力有所恢复,货运需求回暖,特别是传统的大宗货物开始全面增运。尤其是历年占货运总量近40的煤炭,2010年以来,由于电力、冶金等行业对煤炭的需求旺盛,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供求状况已大为改观,成为铁路、水运、港口货运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外,外贸进口激增,尤其是初级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增幅达50以上。全年进口铁矿砂接近15亿吨、进口原油8000万吨、进口钢材3000万吨以上。因此,金属矿石、石油、非金属矿石、钢材、水泥等大宗货物运输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由于货运需求的大幅增长,部分运输方式和线路能力呈现偏紧德慧时代研究报告22状态。2、2011年需求进一步扩大,形势继续看好2011年,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固定资产投资还将维持在高速区间运行,吸引外资也会保持相当规模,投资依然会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工业生产也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增长会好于上年,外需也会回暖增加出口。因此,在经济发展趋好的形势下,受内外需求扩大的拉动,交通运输形势也将趋好,客货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态势。(1)经济增长依然强劲,货物运输形势看好。纵观经济发展态势,尤其是大运量的工业部门和进出口贸易的加快发展,将对2011年货物运输产生积极的影响,需求旺盛、货源充足为货运生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货运生产将好于上年。预计2011年主要运输方式全年货运量将超过150亿吨,达到15473亿吨,预计比上年增长53。其中国家铁路货运量预计完成206亿吨,比上年增长40,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全社会公路货运量预计完成118亿吨,比上年增长54;全社会水运货运量预计完成161亿吨,比上年增长66;民航货运量预计完成250万吨,比上年增长19。(2)非典影响基本消除,客运增长有望加快。2010年旅客运输受非典影响,客运生产大幅下降,尤其是二季度客运量直线下降,造成的惨重损失难以弥补,但是非典疫情在2010年6月中下旬已得到基本控制,自北京非典疫情“双解除”之后,全国防非典工作已由应急转为常态,旅客运输在下半年开始复苏,到第四季度基本恢复到非典疫情之前的正常水平。预计2011年主要运输方式全年客运量可达16475亿人,预计比上年增德慧时代研究报告23长55。其中国家铁路全年客运量预计完成105亿人,比上年增长5;全社会公路客运量预计完成1515亿人,比上年增长56;全社会水运客运量预计完成175亿人,比上年增长29;民航客运量预计完成10亿人,比上年增长99。(3)平均运距下降因素解除,周转量增幅趋于正常。“九五”以来,主要运输方式客货运输平均运距基本呈现逐年延长趋势,2010年一季度仍然保持着这一态势。二季度为控制非典疫情的扩散,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阻断措施,客流、货流受到严重影响,不仅流量受到控制,而且中长途客流急剧下降,长距离货流在公路等运输方式中也受到抑制,致使平均运距出现罕见的大幅下降局面。根据2011年的经济走势,区际货物调运有望增多,进出口物资保持较快增长,港口集疏运任务繁重,中长途客流比重迅速上升。诸多有利因素促使客货运输平均运距不仅止降回升、趋于正常,而且增幅会有所扩大,促使运输周转量的增幅继续高于运输量的增幅。预计2011年主要运输方式全年客货运输平均运距可达895公里和376公里,客货运输周转量预计完成14750亿人公里和58167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5和69。其中国家铁路客货平均运距预期可达495公里和8155公里,分别比上年延长7公里和1公里,客货周转量预计完成5200亿人公里和1680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6和43;公路客货平均运距可达53公里和636公里,客货周转量预计完成8030亿人公里和750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8和64;水运客货平均运距预计可达40公里和20994公里,客货周转量预期完成70亿人公里和3380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和德慧时代研究报告2483;民航客货平均运距预计达1450公里和2680公里,客货周转量预计完成1450亿人公里和6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5和196。德慧时代研究报告25银行业运行状况一、2010年我国银行业运行平稳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努力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调节货币供应,取得明显效果。整体看,全年金融运行平稳,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稳定增长。表格12010年12月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单位人民币亿元来源方项目余额运用方项目余额一、各项存款22036353一、各项贷款169771001企业存款76784871短期贷款87397881活期存款53585882中长期贷款67251742定期存款23198993委托及信托贷款2473002储蓄存款110695264票据融资9233591活期储蓄36218175其它类贷款3414792定期储蓄7447709二、有价证券及投资37490623委托及信托存款257230三、金银占款337244其他存款3031110四、财政借款二、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48257五、在国际金融机构资产87340三、其他1237385资金来源总计20847226资金运用总计208472261、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加快,货币环境较为宽松2010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2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6,增幅比上年末加快了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8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7,增幅比上年末加快了19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3,增幅比上年末加快了42德慧时代研究报告26个百分点。全年投放现金2468亿元,比上年多投放现金879亿元。M2和M1的增长幅度均将大大高于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幅度,货币环境较为宽松。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快速增长,银行资金较为充裕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2,全年增加3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8351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0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7,增幅比上年加快了2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939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7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8,全年增加13万亿元,比上年多增301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0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2,增幅比上年末提高14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3399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增加9675亿元,比上年多增2243亿元,活期储蓄存款增加6957亿元,比上年多增1156亿元,在新增储蓄存款中,定期储蓄存款占58,比上年末上升了2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强的稳定性。外汇各项存款余额为1487亿美元,比上年末下降13,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为51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储蓄存款余额为855亿美元,比上年末下降43。表格22010年12月货币供应量统计表余额(亿元)余额比同期增长()货币和准货币M2221222821958货币M184118571867流通中现金M019745991428活期存款64372582009准货币137104252013定期存款20940392742储蓄存款103617651922其他存款12546211638德慧时代研究报告27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较多,贷款周转速度加快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4,全年贷款增加3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1万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1,增幅比上年末提高53个百分点,当年贷款增加27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9177亿元。从贷款投向上看,短期贷款增加9496亿元,比上年多增1741亿元,其中,工业贷款增加2574亿元,比上年少增138亿元,农业贷款增加1531亿元,比上年多增354亿元,建筑业贷款增加249亿元,比上年少增636亿元,其他各类贷款增加5143亿元,同比多增216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04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贷款增加6373亿元,比上年多增3199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增加4784亿元,比去年多增126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403亿元,比去年多增1171亿元。外汇贷款余额为130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267,全年增加276亿美元,比上年多增185亿美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45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452,全年增加142亿美元,比上年多增100亿美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65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246,全年增加91亿美元,比上年多增46亿美元。从贷款增加的投向上看,农业贷款、基本建设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票据融资增加较多。贷款周转速度加快。2010年银行及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171万亿元,比上年多发放49万亿元,增长404,贷款周转次数为103次,比上年加快014次;贷款周转天数为354天,比上年加快60天。4、外汇储备增加较多,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截至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4033亿美元,同比增长408,增长德慧时代研究报告28幅度比上年末提高了68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增加1168亿美元,同比多增426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8276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上升了6个基本点,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2010年,银行间市场本外币交易量再创历史新高。银行间外汇市场累计成交折合15113亿美元,日均成交60亿美元,同比增长54;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交易系统总计成交172万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6848亿元,同比增长44。截止2010年底,共有外汇市场会员344家、本币市场成员917家,较2002年分别增加21家和184家。2010年银行间结算总量达到3025亿元,比2002年的2126亿元劲增约42。2010年度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量前在前三位的金融机构是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上海银行。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国有商业银行继续巩固其在银行间市场的主导地位,结算总量达到861万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2851,工、农、中、建等四大行全部进入银行间市场排行榜前十位。2002年表现活跃的城市商业银行于2010年继续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结算总量达到955万亿元,在银行间市场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的占有率微乎其微,但却是2010年度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投入力度增长量最大的一支机构主体。三、2011年货币政策预期目标2010年,全部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299万亿元;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186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958。2011年,人民银行将继德慧时代研究报告29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2011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分别增长17左右;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6万亿元左右。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切实加强和改善金融调控,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又要支持经济增长,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为此,要进一步提高金融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信贷总量;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好信贷政策的作用,优化信贷结构,突出支持重点,防范信贷风险。同时,加快发展金融市场,建立健全各类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拓展债券市场,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促进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措施。推动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实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发展黄金市场,逐步实现黄金市场由现货市场向金融产品市场的过渡。人民银行还将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改进现行结售汇制度,放宽对企业和居民用汇限制,支持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和调控;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