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学科教学大纲_第1页
会计学学科教学大纲_第2页
会计学学科教学大纲_第3页
会计学学科教学大纲_第4页
会计学学科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学科教学大纲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英文译名INTERMEDIATEMICROECONOMICS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开课学期1课内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中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经济学原理基础之上继续进一步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学会熟练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经济问题,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该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教学,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掌握微积分的知识,线性代数的知识和一定的数理统计学知识。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稀缺性和机会成本第二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第三节经济模型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效用最大化第三节需求函数第四节收入与闲暇第五节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第六节N个变量的一般化问题第七节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新进展第三章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第一节预期效用与主观概率第二节两个悖论第三节风险测定第四节风险防范第五节风险规避度量第六节资产需求理论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企业最优化行为第三节投入需求第四节成本函数第五节联合产品第六节M个变量的一般化问题第七节企业行为理论的新进展第五章市场均衡第一节完全竞争假定第二节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第三节商品市场均衡第四节要素市场均衡第五节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第六节均衡的稳定性第七节间歇调整的动态均衡第六章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第一节市场结构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与产出第七章垄断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第一节垄断及其形成的原因第二节垄断市场的定价与产出第八章垄断竞争与寡占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第一节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第二节寡占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第九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一节一般均衡分析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第三节市场失灵(二)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21第三章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41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41第五章市场均衡41第六章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21第七章垄断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2第八章垄断竞争与寡占条件下的定价与产出2第九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41合计32266三、教材美PINDYCK,RUBINFELD著,张军译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四、参考文献1、VARIAN,HALRINTERMEDIATEMICROECONOMICSAMODERNAPPROACH,6THEDWWNORTON2003中文版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GRAVELLEANDREESMICROECONOMICS,3THEDFTPRENTICEHALL,2004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英文影印版20053、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ANDREUMASCOLELL,MICHAELDWHINSTONANDJERRYRGREENMICROECONOMICTHEORYOXFORDUNIVERSITYPRESS5、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6、邹薇高级微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7、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8、FUDENBERGDANDTIROLEJGAMETHEORYMITPRESS9、MYERSON,ROGERBGAMETHEORYHARVARDUNIVERSITYPRESS会计理论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理论研究英文译名ACCOUNTINGTHEORYRESEARCH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开课学期1课内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思考就是比较”,通过比较,抓住特点,了解异同。还应进行历史的分析,弄清其环境背景和产生根源,才能为正确选择打下基础。这正是研究中的难题。在比较的基础上,要把不同观点的优缺点归纳成几项,并提到理论高度进行分析。通过本课程学习,系统掌握前后一贯的会计基本理论,树立指导会计理论研究、指导会计实践的思想,为有关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修养和基本素质,达到以下要求1、理解会计理论前后一贯的思想及理论体系;2、掌握会计理论及研究方法;3、掌握会计理论基础理论体系(职能、动因、属性、目标、理论框架、基本假设与质量特征、对象要素规范理论、复式簿记理论及财务会计报告理论);4、撰写有水平的高质量课程论文。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着重介绍并研究前后一贯的会计基本理论体系,包括近代会计理论的演变和新领域、会计基础理论体系、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体系等。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包括会计、会计环境和会计对象理论,会计职能、动因和起点理论,会计属性理论,会计目标理论。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包括框架结构理论,前提条件与质量特征,会计对象要素与会计确认、计量理论。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体系包括会计规范理论,复式记账理论,账户理论,财务报告理论。2、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导论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本理论体系第12章现代会计的演变、会计新领域2第3章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2第4章会计、会计环境和会计对象第5章会计职能、动因及起点理论42第6章会计属性理论第7章会计目标理论4第8章会计准则理论框架2第9章会计基本假设与质量特征第10章会计对象要素与会计确认、计量理论44第11章会计规范理论第12章复式记账理论第13章会计账户理论第14章财务会计报告理论46合计322210三、教材李孝林,孙芳城等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四、参考文献1、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2、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3、(加)司可脱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美)瓦茨(WATTS,RL)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6、易庭源资金运动会计理论新战略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7、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19791999会计基础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8、吴水澎著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9、吴水澎等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0、(美)FASB论财务会计概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11、(美)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712、(美)阿贝克奥伊会计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13、(美)AC利特尔顿会计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14、(英)GLAUTIER,MWE会计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15、劳秦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6、于玉林现代会计方法学立信行会计出版社199817、美国会计学会基本会计理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18、李孝林等比较会计史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9、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导刊等期刊。五、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1、本课程重点是培育研究生的研究思想,因此其教学方法是以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并重模式进行,教师在学生掌握理论体系基础上,重点深入,要求每人都着重研究一、两个问题,有所发现,有所前进,初步取得成果。2、讲课着重讲难点、争论点和背景。报告、讨论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每人应就一个主题发言,要求有一得之见,然后相互补充、相互质疑。中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级计量经济学英文译名INTERMEDIATEECONOMETRICS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48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管理学的核心课程,是经管类研究生的必修课。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的综合性科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用测定经济关系的方法分析和研究经济现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计量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理论基础上,在经济理论指导下测定、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的,研究目的有三分析和检验经济理论;制定经济政策,分析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和深远后果;预测未来的变化。计量经济学按照内容深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中级计量经济学以用矩阵描述的经典的线性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以及传统的应用模型为主要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从定性上分析经济现象,还能从定量上深入研究和测定经济关系。作为新一代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实用课程。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计量经济学的意义,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步骤和要点,计量经济模的应用。第二章经典单方程线性回归模型主要内容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及它们的参数估计方法;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性质和应用;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F检验、R2检验;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常用非线性回归模型介绍。第三章回归假设的二级检验主要内容异方差、误差项一阶序列相关、多重共线性和随机解释变量等的概念、特点、检验方法及补救措施。第四章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专题主要内容虚拟变量的回归虚拟变量的实质,截距变动模型、斜率变动模型以及截距和斜率同时变动模型的建立,折线回归模型。滞后变量模型滞后变量模型的概念,分布滞后模型的参数估计,自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第五章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联立方程模型的变量类型、方程类型及模型类型的介绍,模型的识别问题,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估计。第六章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主要内容生产函数模型及案例分析,需求函数模型及案例分析,消费函数模型及案例分析。第七章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内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及其检验,常用的随机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经典单方程线性回归模型82第三章回归假设的二级检验622第四章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专题42第五章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4第六章计量经济学的应用422第七章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44合计4832412三、教材李子奈,潘文卿编著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四、参考文献1、孙敬水编著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贺铿主编经济计量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3、古扎拉蒂(美)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李子奈,叶阿忠编著高等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会计研究方法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研究方法论英文译名RESEARCHMETHODSINACCOUNTING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计量经济学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会计研究实践过程,掌握会计研究方法的主要理论基础,介绍文献资料的检索来源与方法,掌握会计研究中数据收集、管理和分析方法、程序,掌握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方法,介绍会计研究前沿问题和研究主题的形成。把研究工作过程和论文写作过程及其各个环节规范化、结构化、清晰化,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研究工作的方法论体系与基本技能。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会计研究方法理论基础;会计研究基本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会计研究的准备工作,包括研究主题的形成、文献检索、假设提出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常用实证变量与模型;规范研究方法与数理模型;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与实地研究;最后落实到研究论文的撰写与研究成果的发表。要求基于文献阅读基础,自选一个论题,进行研究设计,并撰写研究报告。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第一讲课程导论与研究传统2第二讲研究步骤与思想形成2第三讲文献检索与写作范式2第四讲数据收集与分析42第五讲档案研究4第六讲常用实证变量与模型专题4第七讲规范研究与数理模型专题4第八讲试验研究、调查研究2第九讲经典论文研读与讨论24合计322642三、教材马尔科姆史密斯著,钱逢胜,王晶,杨静梅译会计研究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四、参考文献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蔡春,谭洪涛会计实证模型与方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3、英)瑞安等著,阎达五等译财务与会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美罗斯L瓦茨等著,陈少华等译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5、薛薇编著统计分析与SPSS的分析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李孝林,孙芳城等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第三章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7、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美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89、许国志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0、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1、刘大椿主编科学哲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2、美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会计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学专业英语英文译名ACCOUNTINGENGLISH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研究生英语开课学期3课内总学时30学分1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文章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教学要求1、掌握本学科所需的常用专业词及词组。2、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速度每分钟80100词,理解正确。3、能借助词典将本专业的资料进行汉英互译、英译汉速度每小时不低于350个英文词。要求理解正确,译文通顺;汉译英一般难度的材料,速度每小时为250个左右汉字。要求正确表达思想,无重大语言错误。4、能用英文书写论文摘要,正确表达原意,无重大语言错误。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基础专业词汇部分,包括会计专业词汇、专业术语;财务会计英语部分,包括国际会计准则、比较会计、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等;财务管理英语部分,包括业绩的财务评价、成本控制、作用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会计信息化英语部分,包括会计软件使用、会计软件分析等;审计英语部分,包括审计程序、审计过程、审计报告等。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CHAPTER1FUNDAMENTALKNOWLEDGEOFACCOUNTING1CHAPTER2FINANCIALREPORTS2CHAPTER3COMPARATIVEACCOUNTING2CHAPTER4COMPARATIVEACCOUNTING2CHAPTER5REPORTSANDDISCLOSURE21CHAPTER6INTERNATIONALFINANCIALREPORTSANALYSIS21CHAPTER7INTERNATIONALACCOUNTINGHARMONIZATION2CHAPTER8COSTBASEDDECISIONMAKING2CHAPTER9ACTIVITYBASEDCOSTSYSTEM11CHAPTER10THEBALANCEDSCORECARD2CHAPTER11FINANCIALMEASURESOFPERFORMANCE21CHAPTER12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2CHAPTER13OVERVIEWOFAUDITING2CHAPTER14AUDITREPORT11TOTAL30255三、教材1、王倩玉编财务会计专业英语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2、ROBERTSKAPLANANTHONYAATKINSONADVANCEDMANAGEMENTACCOUNTING3、高平阳编实用会计英语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四、参考文献1、常勋编会计专业英语立信会计出版社2、聂萍,谭久均,周兰主编现代会计英语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3、李爽编会计英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4、LARSON,WILDCHIAPPENTTA,MCGRAWHILLFUNDAMENTALACCOUNTINGPRINCIPLES5、袁淳等主编高级英汉双解财务辞典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6、外文期刊JOURNALOFBUSINESSFINANCEACCOUNTING、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THEACCOUNTINGREVIEW7、相关网站,如WWWIASBORG、WWWAICPAORG、WWWIASCORGUK、WWWACCACOUK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筹学英文译名OPERATIONSRESEARCH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预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开课学期1课内总学时48学分3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及要求“运筹学”是从系统观念出发,运用数学模型去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空间等资源以取得最佳效果,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应用科学。“运筹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课程,是研究计算机最优化计算方法及应用的学科,是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和方法库的核心内容,是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经济管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前提下,使学生了解最优化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定量分析的基本技能,掌握科学决策的过程和决策分析的方法,具备数据加工与分析的基本能力。本课程的要求是向学生介绍“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该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主要讲授最优化分析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训练学生科学决策的能力;提高学生使用定量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确立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求解数学模型的计算能力;运用运筹学软件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绪论运筹学简介了解运筹学的定义、形成和发展过程,运筹学的特点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数学模型的概念,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及过程。第一章线性规划(1)掌握线性规划模型极其标准型;(2)掌握图解法;(3)理解线性规划问题解的概念,了解单纯形法原理;(4)掌握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5)了解单纯形法的进一步讨论;(6)理解并掌握线性规划的应用案例第二章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1)掌握线性规划对偶问题;(2)掌握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3)掌握影子价格;(4)了解对偶单纯形法;(5)了解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第三章运输问题(1)掌握运输问题的概念与数学模型;(2)掌握运输问题的基本原理及运算步骤第四章整数规划(1)掌握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2)掌握分枝定界法的基本原理及运算步骤;(3)指派问题和匈牙利算法第五章动态规划(1)理解多阶段决策过程的最优化;(2)掌握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掌握动态规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了解动态规划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第六章网络计划(1)掌握网络图的绘制方法;(2)掌握时间参数的计算;(3)了解网络计划的优化第七章排队论(1)掌握随机服务系统的概念;(2)了解生灭过程和POISSON过程;(3)掌握M/M/S等待制排队模型第八章决策论(1)了解决策分析基本问题;(2)掌握风险型决策方法;(3)掌握不确定型决策方法。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绪论绪论2第一章线性规划8第二章对偶问题与灵敏度分析4第三章运输问题6第四章整数规划4第五章动态规划6第六章网络计划6第七章排队论6第八章决策论6合计4848三、教材胡运权编著运筹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四、参考文献1、运筹学课程组编著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李德等编著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3、陶谦坎编著运筹学西安交大出版社19874、赵则民编著运筹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5、方述成编著线性优化算法及扩展科学出版社19946、美伊格尼乔目标规划及其扩展机械出版社19887、卢开澄编著图论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18、管梅谷,郑汉鼎编著线性规划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财政金融专题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财政金融专题英文译名SPECIFICTOPICSONFINANCE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预修课程金融学、公共财政学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及要求财政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财政金融活动是否正常而有序运行,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东南亚金融危机尤其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财政金融在防范财政金融和经济危机方面的作用凸显。通过财政金融专题的学习,使硕士研究生能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财政金融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主要的财政工具和金融工具,从而掌握财政金融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要求,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进而使研究生能够运用相关财政金融方法对现实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应用水平。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通过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有效环境的分析,从理论上掌握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关系、明确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及政府的财政金融职能,包括公共财政的理论发展与中国经济活动的实践贡献,金融市场的风险衡量、金融工具及其创新,财政金融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专题一数量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62专题二金融风险及其控制42专题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42专题四公共财政的理论发展42专题五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42合计322210三、教材自编讲义。四、参考文献1、洪银兴,刘小川公共财政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哈维S罗森著,赵志耘译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胡庆康,杜莉现代公共财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约翰Y坎贝尔等著,朱平芳等译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级宏观经济学英文译名INTERMEDIATEMACROECONOMICS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预修课程西方经济学、高等数学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点和演变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能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地进行一定深度的宏观经济分析和研究。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课外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教学相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理论和主要分析方法,并能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要求在对文献及数据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对国民经济运行规律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基本模型AE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开放条件下的ISLMBP模型分析、消费理论、投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SOLOW模型、RAMSEY模型、DIMAND模型等、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以及开放条件下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模型等。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第一章导论2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SOLOW模型5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RAMSEY模型5第四章经济增长理论DIMAND模型51第五章ISLMBP模型4第六章消费理论2第七章投资理论2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1第九章宏观经济管理21合计32293三、教材萨克斯,拉雷恩著,费方域译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四、参考文献1、美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美奥利维尔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托马斯萨金特动态宏观经济理论(高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斯蒂芬托洛维斯基宏观经济动态学方法(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孔爱国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6、袁志刚,宋铮高级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8、周爱民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9、石良平中级宏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0、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WWWCENETORGCN和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BBS/比较财务会计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比较财务会计研究英文译名COMPARATIVEFINANCIALACCOUNTINGRESEARCH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会计理论、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对中外财务会计、特殊行业会计比较研究,了解其对同类经济业务处理的异同,深入分析其优缺点、产生原因和改善之道。通过研究,加深对中外财务会计理解与领悟,培养研究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达到以下目标1、对比较研究方法有深刻的认识,并结合有关案例或中外资料完成比较研究方法的训练;2、掌握中外会计模式、成因及我国会计模式发展;3、熟练掌握我国、国际会计准则、美国、欧洲大陆等在基本要素、财务成果与财务报告等领域异同,并分析改进之道。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按照“整体个别整体”的路线,首先介绍比较会计研究方法并讨论分析会计模式比较,使学生能整体理解;然后对财务会计的六个要素分别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对财务报告进行比较研究。中外比较着重与国际会计准则比,与美国、与欧洲大陆国家进行比较研究。2、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课程论文实验上机第1章总论(重点是比较研究方法)2第2章会计模式2第3章资产确认、计量、记录比较研究62第4章负债确认、计量、记录比较研究2第5章所有者权益确认、计量、记录比较研究22第6章收入确认、计量、记录比较研究2第7章费用确认、计量、记录比较研究22第8章财务成果确认、计量、记录比较研究2第9章财务报告比较研究42合计32248三、教材孙芳城,李孝林等著比较财务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四、主要参考书已颁布新会计准则(38项具体准则、解释及应用指南)是学生课外必读材料;1、(英)CW诺比斯,RH帕克比较国际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王德升,白肇鲁等国际会计中国审计出版社19923、国际会计准则200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4、国际会计准则实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5、芬A泽弗贝拉G德兰主编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问题与争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6、(英)尼克西亚国际审计事务所国际财务报告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7、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8、(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论财务会计概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9、娄尔行等资本主义企业财务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10、常勋等西方财务会计参考资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1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4)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12、葛家树,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13、王德升,白肇鲁等国际会计中国审计出版社200214、王文彬等国际会计准则导论重庆出版社199415、石人瑾,(日)根本光明中日会计审计制度比较日本的会计审计制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16、田昆儒,(日)昆诚一中日会计模式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7、张文贤主编财务会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8、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19791999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9、常勋现代西方财务会计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20、黄伟华西方行业会计制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1、庄瑞澄主编,余绪缨主审行业会计比较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22、余秉坚企业会计准则导读法律出版社199323、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应用立信版2009财务会计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财务会计研究英文译名FINANCIALACCOUNTRESEARCH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会计理论研究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掌握财务会计有关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披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财务会计的相关会计政策,并能在不同条件下熟练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及最新知识。了解财务会计发展的最新学科动态,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财务会计知识框架。通过教学、研究和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财务会计绪论、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应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所得税会计、资产减值会计、或有事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调整、企业集团财务会计问题(企业合并、投资控制与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合并会计报表)等。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第一讲财务会计绪论2第二讲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应用2第三讲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22第四讲所得税会计22第五讲资产减值会计22第六讲或有事项2第七讲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2第八讲会计调整22第九讲企业集团财务会计问题62合计322012三、教材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四、参考文献1、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会计CPA全国统一考试指定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3、陈美华著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64、国际会计准则5、会计研究等杂志有关论文财务管理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财务管理研究英文译名RESEARCHONFINANCEMANAGEMENT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会计学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发展轨迹,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财务管理学框架。同时通过对财务学界各流派的观点和财务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的介绍,培养研究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能够及时地运用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中提出的一些新问题给予解答,形成较强的分析能力。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包括财务管理目标、有效市场假说、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理论等以及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最新动态;财务估价的基本方法,如折现现金流量法以及投资决策理论及其运用;资本成本的计算以及资本成本在财务估价、资本预算和融资决策中的作用;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股利理论、股利政策的类型以及股利政策确定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在案例中,主要就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包括股利决策)的有关案例进行分析,包括成功案例的分析与失败案例的分析。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第一讲财务基本理论42第二讲资产价值估价及投资决策理论42第三讲资本结构理论与筹资决策42第四讲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22第五讲投资决策案例分析14第六讲筹资决策案例分析14合计321616三、教材王化成主编财务管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四、参考文献1、(美)斯蒂芬A罗斯(STEPHENAROSS)FUNDAMENTALSOFCORPORATEFINANCE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朱叶,王伟编著公司财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周首华,陆正飞,汤谷良主编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汪平著财务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5、詹姆斯范霍恩财务管理与政策教程华夏出版社20006、郭复初主编财务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7、陆正飞主编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8、宋献中,熊楚熊主编公司理财浙江人民出版社9、周首华,美杨济华编著当代西方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0、王永海编著公司理财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税收理论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税收理论研究英文译名RESEARCHOFTAXATION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会计学基础等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税收理论的基本框架,掌握税收的主要理论基础,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税收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具有运用理论工具分析税收现象和税收政策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对现行税种实际操作,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1、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市场经济下的政府税收行为,由税收基本理论与税收制度两部分构成。在税收基本理论教学中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税收与经济的关系,突出它的理论意义,着重讲解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以及税收制度制定的理论基础;在税收制度的教学中强调实务性,重点讲解税收制度结构、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我国现行主要税种计算征收以及税收筹划基本原理。2、课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第一讲税收的起源和历史发展2第二讲税收的本质和课税的理论依据22第三讲税收原则理论22第四讲税收效应理论4第五讲税收负担与转嫁原理22第六讲税收筹划基本原理2第七讲我国流转税制度22第八讲我国所得税制度22第九讲税收支出与选择理论4合计322210三、教材(美)哈维罗森财政学中国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四、参考文献1、(美)曼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英)加雷斯D迈尔斯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澳)布伦南,(美)布坎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转轨时期的执着探索贾康财经文萃中国财政预算经济出版社20035、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张馨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08、刘剑文,熊伟著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财政部科研所热点与对策2002年度财政研究报告20002001200210、经济研究、财政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研究参考等资料会计数据模型与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数据模型与软件开发技术英文译名ACCOUNTINGDATAMODELANDSOFTWAREDEVELOPMENTTECHNOLOGY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基础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48学分3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利用POWERDESIGNER建立会计数据各类模型的方法,了解会计软件的技术平台及开发过程。利用POWERDESIGNER进行会计软件模块的分析与设计,建立相关的业务处理模型、概念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同时,学习一个软件开发平台,掌握相关技术,能够利用开发工具开发会计软件模块。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学习POWERDESIGNER,理解会计软件中的业务处理模型、概念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掌握数据模型的建模方法。学习一个软件开发平台(如POWERBUILDER等软件开发主流平台),能够分析设计开发一个会计软件的应用模块。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第一章会计软件开发技术发展概述2第二章POWERDESIGNER概述2第三章建立业务处理模型211第四章建立概念数据模型211第五章建立物理数据模型211第六章连接数据库管理系统211第七章软件开发平台概述211第八章基本语法与常见函数422第九章实现对单表数据进行插入、修改、查询等操作的实例分析211第十章案例分析商品进销存模块的分析设计与开发444合计48241212三、教材赵韶平等POWERDESIGNER系统分析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四、参考文献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崔巍,陈雍先POWERBUILDER100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SYSBASE公司网址HTTP/WWWSYBASECOM最新资料4、与软件开发平台相关的学习网站及书籍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英文译名GAMETHEORYANDINFORMATIONECONOMICS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预修课程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运筹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及要求著名经济学家泰勒尔(JEANTIROLE)说“正如理性预期使宏观经济学发生革命一样,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如今,博弈论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在当代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博弈论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表述语言和标准的分析工具。博弈论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课程设置目的就是介绍博弈论基本概念,学习博弈论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思想,使研究生能够运用博弈论思想和方法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应用水平。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及纳什均衡、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及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及贝叶斯纳什均衡、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及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以及逆向选择理论等。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第一章博弈论导论1第二章完全信息静态博弈61第三章完全信息动态博弈42第四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42第五章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42第六章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42合计32239三、教材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四、参考文献1、施锡铨编著博弈论上海财大出版社20002、谢识予编著纳什均衡论上海财大出版社20003、陈学彬编著博弈学习理论上海财大出版社2000审计理论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审计理论研究英文译名AUDITINGRESEARCH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审计学开课学期2课内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现代审计的基本理论,熟悉现代审计实务方法,拓宽思维和视野。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在一般审计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审计活动产生、动因和对象理论;审计职能、本质和目标理论;审计公设、理论结构和起点理论;审计职业道德理论;审计组织理论;审计准则理论;审计质量理论、审计证据理论;审计方法理论等。第一章、审计活动产生、动因和对象理论审计活动的产生和早期发展;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理论;审计对象理论第二章、审计职能、本质和目标理论审计职业理论;审计本质理论;审计目标理论第三章、审计公设、理论结构和起点理论审计公设理论。审计理论结构概述;审计理论的起点理论第四章、审计职业道德理论职业道德的起源与发展;审计职业道德理论分析;审计职业道德框架;审计职业道德影响因素分析第五章、审计组织理论审计组织体系及其关系;国家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第六章、审计准则理论审计准则概念及作用;审计准则性质;审计准则差异;审计准则发展及评价理论第七章、审计质量理论审计质量概述;审计质量评价标准;审计质量制约因素;审计质量保证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模式;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模式选择;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模式选择第八章、审计证据理论审计证据概念;审计证据种类;审计证据特征;第九章、审计方法理论审计战略方法发展概述;审计具体方法第十章、审计报告理论审计报告概述;审计报告种类;审计报告要素;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国家审计公告制度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第一章审计活动产生、动因和对象理论21第二章审计职能、本质和目标理论21第三章审计公设、理论结构和起点理论41第四章审计职业道德理论21第五章审计组织理论21第六章审计准则理论21第七章审计质量理论21第八章审计证据理论21第九章审计方法理论21第十章审计报告理论21合计322210三、教材李孝林等著审计基本理论比较前后一贯的理论结构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四、参考文献1、徐筱凤主编简明独立审计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美)AA阿伦斯著当代审计学(上、下)19913、财政部CPA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中国CPA后续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胡春元,杨春盛编著审计测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5、康钟琦主编现代审计学原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6、赵友良著社会审计理论与实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7、李晓慧主编审计实验室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胡春元著审计风险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9、刘明辉著独立审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0、陈建明著独立审计规范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1、毛岩亮著民间审计责任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2、RKMAUTZANDHUSSEINASHARAFTHEPHILOSOPHYOFAUDITING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196113、CHARLESWSCHANDLTHEORYOFAUDITINGEVALUATION,INVESTIGATION,ANDJUDGMENTSCHOLARSBOOKCO197814、STATEMENTOFBASICAUDITINGCONCEPTS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197315、DAVIDFLINT,PHILOSOPHYANDPRINCIPLESOFAUDITINGANINTRODUCTION,MACMILLANEDUCATIONLTD1988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英文译名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ANALYSISANDDESIGNING开课单位会计学院预修课程会计数据模型与软件开发技术开课学期3课内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的方法,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业务处理流程与数据处理流程。对会计软件的总体架构、各子系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够独立分析、设计与实施一个子系统,为将来的会计信息化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主要内容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账务处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采购与应付款系统、销售与应收系统、库存与存货核算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进行相关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分析各子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编写相应的数据字典、建立数据模型、进行系统的IPO设计。2、课程具体学时分配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实验上机其它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方法2第二章会计信息系统各主要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222第三章账务处理系统开发研究88第四章会计信息系统相关问题研究44合计3216610三、教材1、陈旭,毛华扬等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陈旭,毛华扬等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实验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四、参考文献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杨周南会计信息系统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