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_第1页
把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_第2页
把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_第3页
把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_第4页
把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阳市图书馆主办国内文化产业专题(一)目录把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庆阳篇)第二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的“他山石“观念带动改革湘文化产业进入良性发展新阶段十大文化产业给山东临沂注入新活力编者按发展文化产业壮大南阳文化经济南阳文化旅游业有待开发的几大卖点附录南阳宗教与文化产业综合开发2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地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演变的生活文化,是一个地方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的重要标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对民俗文化进行产业开发,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化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民间是民俗文化的富矿民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民俗文化产品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只有立足地域特点,挖掘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使之得到普遍认同,成为人们新的消费需求,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甘肃省庆阳市是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出土地和周先祖“教民稼穑”之地,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包括香包刺绣、皮影、剪纸等工艺美术系列,陇东秧歌、道情、民歌、荷花舞等表演艺术系列,以及地坑院、窑洞建筑等黄土风情系列。庆阳的民俗文化产品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极具个性和特色,从姑娘的嫁妆、婚庆的衣饰、常用的枕顶鞋垫到民间的纸扎、剪贴的窗花、除夕的灯盏、元宵的面塑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产业化是民俗文化发展的途径民俗文化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把市场机制引入民俗文化产业,使之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发掘民俗文化的价值,让人民群众从中得到实惠;把千家万户把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庆阳篇)3的小生产与广阔的大市场顺畅地对接起来,使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化,应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抓企业。企业是对民俗文化进行产业开发的主体。经过多年的开发,庆阳市已经形成了以香包刺绣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雏形,培育了一些民俗文化企业。民俗文化企业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使不同门类的民间艺术品系列化,在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抓市场。市场是对民俗文化进行产业开发的导向。庆阳市连续5年举办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全面展示香包民俗文化产品,每年吸引上万客商考察参观,大大提高了香包民俗文化的知名度。三是抓品牌。品牌是对民俗文化进行产业开发的命脉。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和重要战略资源,在文化产品的竞争中举足轻重。以香包、刺绣、民间剪纸、道情皮影、陇东民歌为代表的“庆阳五绝”,已成为民俗文化产业的知名品牌,并带动了草编、根雕、泥塑、石雕、面艺、戏剧服装道具、艺术壁挂等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创新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动力民俗文化是民族的重要标识,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只有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适应时代要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勃勃生机。庆阳市在开发民俗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坚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始终把民俗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在民俗文化产品开发中,既不丧失民间艺术的原真品味,又适应现代社会的消费情趣;既突出艺术内涵,接续民间工艺代代相承的图文记忆和制作技巧,又根据其商品属性,选择特定产品,进行规范定型和企业化生产,用现代科技拓展其实用功能,用行业标准规范其传统工艺,使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现代企业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增强了民俗文4化产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高度重视民俗传统产品的保护,积极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运用法律手段对民俗文化加以保护,保住传统民间艺术,防止文化血脉断流。目前,环县道情皮影已被列入全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庆阳剪纸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文化博览交易会,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广阔的舞台,吸引了八方来客,全国34个省、市组团前来一展风采。“原生态”引来“眼球经济”文博会落幕当日的中午12点,参与者达9063万人,成交金额比首届增加了2倍多。其中,比起东道主广东团7个项目40亿元的签约金额,一些中西部省份也献上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贵州团5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70亿元,河南团14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11亿元。文博会期间,郑州歌舞剧院的大型民族舞剧风中少林,被美国一家娱乐集团以800万美元买断了两年的演出权,赴美巡演800场。与此辉映的是,在4月底举行的文博会艺术节上,安徽省歌舞剧院也上演了安徽淮河流域独有的“花鼓灯”,一曲舞毕,好评如潮,美国、加拿大等国纷纷盛邀安徽“花鼓灯”去海外演出。该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文化产品生命力的体现之一是其独特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当然,在推出文化产品时,也要考虑到接受者的审美情趣,方能获得成功。“科技”“创意”擦出火花5文化产品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背后,是“科技”与“创意”在推动。文博会上,一号馆是最吸引眼球的展馆之一,各地精粹的文化产品在此“赶集”。一号馆主通道旁的特一展台是上海文化产业综合展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展示了其在全球首推的“电子报”。电子报阅读器如同一本微型小册子,轻触按键,就可下载缩小版的解放日报,读者可根据需要点击翻新。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则在这里展示了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电视。小小的手机,居然可以收看节目,让不少观者为之惊叹。科技,不仅增加了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更催生了一批新的文化产业形式。在东部地区生动诠释本届文博会关键词“科技”的同时,中西部也别具匠心地在另一关键词“创意”上下足了功夫营造地域文化氛围,打出独有的文化品牌。河南展馆展示出大量青铜器等文物,配合着电子屏幕的风光介绍片,一下子将人们带入浓浓的中原文化氛围当中;贵州展馆前,苗族姑娘和银饰匠向人们当场展示绣花和银器制作的绝活;西安曲江展馆里,一尊名为酣睡者的蜡像人气颇旺,它表现了一位体态发福的中年男子坐在长椅上酣睡的情景,从肤质、神态到服饰都几可乱真,不少观者看了蜡像前的说明文字才恍然大悟,啧啧称奇。6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推进改革,在发展中谋求新的突破,经过十多年改革和发展,湖南文化产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一个内陆省,湖南发展文化产业既无区位优势,又无政策优势;既无资本优势,又无技术优势。之所以这些年发展比较快,重要的一条就是思想解放观念新。当人们还在提倡“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时候,湖南就提出了“发展文化经济”、“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的思路。“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0)等一系列文件,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政策推动力。由于观念领先,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湖南广电就开始产业发展的尝试,在全国第一家成立了广电集团,挂牌上市了中国传媒第一股电广传媒;以歌厅为代表的娱乐业也同时成长;1996年,湖南还诞生了第一家专业制作动漫的湖南东方卡通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湖南产生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龙头文化企业,出现了一系列全国知名的门类、项目品牌,如广电、出版、歌厅、动漫等。湖南出版集团、湖南广电集团进入了中国文化产业企业50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亮点。文化产业政策的放宽使得民营资本广泛进入娱乐、演出、图书、发行、网络市场。据统计,在娱乐业中,民营企业占有96以上的市场份额。2005年,全省民营文化企业创造了80多亿元的产值。湖南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求体制的创新。2000年和2001年,湖南先后成立了湖南出版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潇湘电影集团和长沙广播影视集团6家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形成品牌的湖南文化企业机7制创新和市场扩张力大为增强。2004年,湖南出版集团进一步转制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集团活力明显增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05年底,集团总资产和净资产均比2000年增长了近一倍。湖南动漫产业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机制,即通过互联网功能,在网上构筑了一个“网络动漫军团”,可以使1万人在局域网同时进行动漫的生产和创作。“三辰影库”制作的蓝猫淘气3000问2000年起在全国1020家电视台播出。该公司以此为基础组建了卡通衍生产品产业集群以及全国连锁专卖体系,年销售收入20亿元。2005年,仅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一个节目就直接为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增加收入上亿元,包括广告、电信、移动、音像、出版、彩铃、演出、艺员经纪在内的直接经济效益达6亿元。文化产业的发展既为湖南经济作出了贡献,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现在,图书报刊市场繁荣,三湘银屏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大众精神食粮。湖南文化产业具有先发优势,目前又有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龙头,通过进一步改革,必将迎来一个良性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而即将召开的湖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无疑将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临沂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辉煌灿烂,革命文化感天动地,现代文化丰富多彩。以王羲之、诸葛亮、颜真卿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影响广泛,以孟良崮、山东省政府旧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声誉日隆,以澳龙、立晨、鲁信为代表的商贸物流闻名8全国,以蒙山、溶洞、沂河为代表的山水景观独具魅力,以柳琴、木版年画、泥制玩具、剪纸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化独具魅力,这些宝贵资源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挖掘深厚的文化资源,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投巨资扩建了王羲之故居,修复了山东省政府旧址,对一大批文物古迹进行了保护、整修和扩建;邀请专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孙子文化谋略园等进行了初步的论证、规划;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激发了文化系统各单位发展的活力,报业、广播电视、新华书店、新闻出版、印刷和文化等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成功举办了三届书圣文化节、首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韩国文化周、沂蒙精神晋京展等重大文化活动,打造了富有沂蒙特色的文化和政治品牌,有力助推了临沂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了迎接首届山东省文博会,临沂从去年底就开始积极准备和周密部署,开展了“相约文博会“春节大型艺术灯会、第五届民间秧歌会、民间文化艺术品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放映公益电影、文化临沂产业精品展等主题文化活动,为广大群众献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临沂还精心梳理了99个文化产业项目将在文博会上隆重亮相,向国内外客商展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无限发展潜力。临沂将乘借文博会的东风,把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作为大临沂新临沂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大做强十大文化产业、搞好三个一批。十大文化产业是媒体传播、出版发行、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文化体育、文博会展、文艺产品制造、民间工艺和文化信息服务;三个一批是建设历史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孙子文化谋略园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组建报业、广播电视及出版发9行等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培植30集电视连续剧沂蒙、五集电视专题片王羲之、30集电视连续剧大商城、新编柳琴戏王祥卧鱼等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同时,重点依托临沂商贸物流优势,打造具有沂蒙特色的文化产品生产基地、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培育基地和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切实做大做强临沂文化产业。可以说,发展文化产业,增加经济总量,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全面小康,已经成为包括普通市民在内的千万临沂人的共识,临沂文化产业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临沂文化资源中“软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整合书法、兵学、智学、孝悌、红色、民俗等文化资源,做好文化产品的开发,发展一批板块性文化产业,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利用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一品牌,抓好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等文化品牌的开发,整合以蒙山沂河、沂水溶洞群、恐龙足迹化石、地热温泉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以王羲之、诸葛亮、颜真卿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遗址、山东省政府成立纪念地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柳琴、秧歌、龙灯扛阁、木版年画、泥制玩具、剪纸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做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章,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编者按发展文化产业壮大南阳文化经济文化产业被人们誉为当今世界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主体,以现代化理念和高新技术为武装,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新型产业。要走好这步棋,编者认为须做好以下几点一、创新思路,实现文化转型10一要创新发展模式。抛弃依赖政府包办的传统做法,彻底把文化放入市场的大环境中,依托政府,立足自身,滚动发展,把文化工作逐步由“事业”向“产业”转变。二要创新文化概念。我们要树立“大文化”的理念,整合有形与无形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整合,文化产品向文化品牌的整合,文化品牌向文化消费的整合。三要创新文化的社会功能。文化的社会功能已由“单一性”转向了“多样性”,文化在产生精神动力间接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开始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二、整合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适应市场导向,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拉动,而且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特别是在这一产业的初始之际,政府必须为文化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主要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指导、规划、协调、扶持等手段,强化文化产业意识,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推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南阳地处豫西南,拥有卧龙岗、医圣祠、张衡墓、府衙等一大批人文景观,又是光武中兴的发源地,百里奚、范蠡的故乡,宋朝岳飞抗金的主要基地之一,古迹遍布全市,文化积淀十分厚重。围绕这些文化资源,我们应充分发掘其中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加以利用,并组织相关的活动,积极树立城市品牌,以品牌带动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激活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效益,并通过引资、融资、重组等有效方式,努力打造“文化产业链”,真正把南阳市建成“文化大市、产业新市”。三、依托项目,做强文化经济通过项目启动文化市场,依托载体发展文化产业。因此只有依托11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和经济的文化化。南阳市在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根据省情、市情、县(区)情等,立足于三个载体,以文化资本为纽带,激活文化的再生资源和市场化、规模化效应,实施项目认证,整体推进文化产业进程的新格局。一是以旅游业为载体,不断加大当地文化向旅游行业渗透的力度。如积极举办两节一会等系列活动。通过挖掘旅游内涵,推出市内“卧龙岗汉画馆府衙医圣祠张衡墓”文化一日游,市外“镇平石佛寺、玉雕大世界寺山、老界岭、宝天曼陶岔、丹江水库、荆紫关汉桑城、博望坡”等南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游客,招商引资,创立南阳品牌。二是以南阳市各地方的名优特产玉雕、烙画、丝绸、角雕、中药材等为载体,做精做细。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企业,民营及个体,大办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和积极性,在加大科技含量和艺术品位的同时,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和经济效益,逐步形成靠自身优势,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优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南阳文化旅游业有待开发的几大卖点医圣故里游故居、医圣祠、药材基地、宛西制药、宝天曼汉代文化节亲临汉墓发掘场地、汉画像石、汉冶铁遗址、封禅台、汉文化一条街、古玩交易市场、汉乐舞、有关纪念品、紫山汉王陵系列开发等三国系列游博望坡、新野、卧龙岗,仿照开封发展思路、建汉城开发特色旅游产品、食品、12全国道教文化节全国仅存的几部道藏,南阳图书馆存有一部,南阳历来是道教的活跃区,拥有一大批类似南阳玄妙观、南召五朵山等道观,有发展道教旅游的基础镇平玉雕、地毯系列旅游业宛西自治游附录南阳宗教与文化产业综合开发南阳是一个宗教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宗教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和普通的人文资源,是含金量非常高的一种特殊资源。在现代经济建设中,各种宗教题材已经被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发应用,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们在发达地区可以看到,宗教资源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从近年来的迅速升温的旅游市场发展来看,宗教题材利用得好的地方,往往又是最令人心向往之、旅游经济也是最为活跃的地方。而且,宗教题材又给城市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深刻性和精神活力。在目前中国八大旅游主题中,宗教旅游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无论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还是中原的少林寺、龙门石窟,以及毗邻的武当山,都在用它们充沛的活力和增长强劲的经济形势,在为南阳宗教资源的开发做着最响亮的证明。目前在我国,宗教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充分的就是佛教和道教。我们南阳的佛、道教的资源极具开发优势和潜力。佛教是汉末传入中国的,而中国化的佛教,是从唐代六祖慧能开始的。把六祖慧能所创立的禅宗,向中原传扬的关键人物是慧能的接法弟子神会。史书记载,开元八年,唐玄宗派神会到南阳龙兴寺(寺址在黄台岗乡),大13兴禅法。可以说确立中国佛教的最关键阶段的弘扬佛法活动,是以南阳为中心向全国辐射的。慧能的另一个弟子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尊为国师,皇帝为他专门敕建了淅川的香岩寺。慧能之四世法孙天然禅师,是禅宗的一代祖师。他为了传扬禅宗,在南召修建了丹霞寺。神会、慧忠、天然三位佛教大师对于中国禅宗的建立和弘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他们的大部分佛教活动都是在南阳进行的,南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南阳至今保留着三座古刹,始建于公元651年的镇平菩提寺;始建于761年的淅川香岩寺;和始建于824年的丹霞寺,这三座古刹在中国佛教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开发利用得好,就会成为影响海内外的重要旅游资源。而始建于隋唐年间的邓州福胜寺,1980年代,在其地宫中出土了佛牙舍利。这应该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情。此之前,世上仅存一颗佛牙舍利,敬奉于北京八大处灵光寺的灵光塔中。佛牙舍利是最高级的佛宝,灵光寺珍藏的佛牙舍利,多次出国巡展,引起了当今世界的极大的轰动。陕西的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佛指舍利,法门寺因此闻名世界,成为陕西旅游支柱之一,几与兵马俑一争高下。而邓州的佛牙舍利,昙花一现,蜚声一时后就没了踪影。这么好的资源任其沉睡,是南阳旅游产业的一大遗憾更是一大损失。南阳的道教,历史非常久远。中国四大河流之一的淮河,发源于南阳境内,淮河也是唯一一条发源于内地的大河。从东汉初年以后,历朝皇帝多敬淮神。明永乐大帝封淮神为四渎之首,自此,淮神成为了道教的一尊大神。由于淮河发源于内地,淮源就成了中国四大河流发源地的象征,淮神也就成了中华大地上一14切江河大神的总的代表。恢复桐柏淮渎庙,唱响淮源文化,推动淮源旅游,在全国具有唯一性和极高的开发价值。沿淮河有许多以淮命名的城市,如淮北、淮南、淮安、淮阴等。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把桐柏更名为淮源县,这样更有利于打淮源的牌,更有利于沟通沿淮发达城市,为南阳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南阳的道教,在明、清时代影响最大。其中又被称为全国四大观之一的玄妙观(其它三座是北京白云观、济南长清观、西安八仙庵);武侯祠(全国共有十座武侯祠,只有南阳武侯祠曾经是道教胜地);南召五朵山(又称北顶,又称为南顶的武当山相照应)等。南阳道教资源的利用,恢复玄妙观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武侯祠应以文化、旅游、道教综合开发,结合南阳其他有价值可操作的道教开发为辅助,这样,南阳的道教形势就可以形成北接中岳,南联武当,中国四大道观相呼应的蔚为大观的局面。南阳佛教资源的利用应该以邓州福胜寺佛牙舍利为核心优势,连动起南阳境内的菩提寺、丹霞寺、香岩寺,最终使南阳的各种优势的宗教资源捆绑一处,南阳宗教旅游的形势一定会在全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南阳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的。南阳还有一个重要的宗教资源就是,南阳籍的佛教、道教人才遍布在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在南阳宗教政策最不开放的年代里,这些在外地以及海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