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总论911项目由来912评价目的1013编制依据11131法律法规11132技术规范12133文件与技术资料1314评价目的1315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14151生态功能区划14152地表水环境功能14153噪声环境功能14154环境空气功能14155评价标准1416评价因子、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15161评价因子15162评价工作等级16163评价范围1717评价重点以及保护对象17171评价重点17172环境保护目标18第二章项目概况以工程分析1921工程概况19211项目基本情况19212项目组成19213经济技术指标2022矿区地质资源概况21221矿区范围21222矿山开采现状21223矿产资源概况2122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2225矿产资源储量2323工程分析24231工程建设主要内容24232开采方式及工艺说明24233主要生产设备29234主要原辅材料29235主要产品30236物料平衡31237给排水情况32238运输33239总平面布置及外部关系分析332310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物排放状况34第三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4031自然环境40311地理位置40312地形地貌40313矿区地质及构造特征40314气象44315水文45316生态环境4532社会经济环境与矿产资源概况46321社会环境概况46322社会经济条件47323矿产资源概况4833区域污染源调查52第四章项目现状监测与评价534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34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53412大气环境质量评价5342声环境的现状监测与评价56421环境噪声现状监测56422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56423环境噪声现状评价574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744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57441自然环境特征57442矿山地质灾害现状58443土地利用现状58444生态完整性分析58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9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9511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分析5951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6051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6151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6151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25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62521水环境影响分析62522噪声影响分析6352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6652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66525爆破影响分析6853退役期环境影响评价73531生产设备处理73532原材料和产品处理73533土地生态恢复73534恢复目标74535技术指标74536生态恢复的技术手段74537矿山退役植被恢复76538工业广场土地功能恢复77第六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786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78611土地利用影响78612对森林资源的影响78613对植被及作物生长的影响79614地质环境影响分析7962水土保持分析8062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80622防治责任范围80623水土流失防治目标80624项目水土流失预测80625预测结果82626项目建设及生产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8363景观影响评价83第七章环境风险分析8471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8472风险评价范围、等级和类型8473风险识别85731物质识别85732生产工艺潜在危险性识别8574风险分析86741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8675风险管理86751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86752风险事故应急预案87第八章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9281施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9281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92812扬尘污染防治措施92813废水、废渣污染防治措施9382运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93821废水的处理措施93822噪声防治措施94823固体废物防治措施9582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95825爆破的防治措施97826生态环境保护对策98827水土保持措施98828运营期环保措施总结102第九章公众参与10491公众参与的目的与意义10492公众参与的方法104921公开环境信息104922征求公众意见10493结果分析105931项目公告返回信息105932调查结果统计105933调查结果分析10694调查结论107941公众意见和要求10795建设方承诺107第十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08101项目经济效益分析108102社会效益分析10910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091031环保投资及运行费用1091032环保投资的经济效益1101033环境经济损益系数111111环境管理1121111环境保护管理职责1121112机构与人员1121113任务与职责112112环境监测制度1141121监测内容1141122监测实施和成果的管理114第十二章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11512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15122选址合理性分析1151221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1151222符合罗定市矿产资源规划1151223土地利用合理性1151224环境可行性分析1161225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16123总量控制1171231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1171212总量控制及建议指标117124清洁生产1181241清洁生产的概念118124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的主要思路1181243清洁生产水平指标体系118124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119125小结120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122131结论1221311项目概况1221312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质量现状1231313污染源强及环保措施1241314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1281315项目建设评价总体结论130132建议130附件附件1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合同附件2第一次公示文件附件3第二次公示文件附件4公众调查表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边关系图附图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项目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附图5项目周围环境彩照第一章总论11项目由来广东省罗定市风门坳灰岩矿区位于罗定市129方向,直距约27公里处,东经11145391114623,北纬223639223700,属罗定市满(读音LANG)塘镇罗阳村大伍垌管辖,具体位置详见附图一。2003年罗定市国土资源局曾对该矿区进行过规划,规划矿区面积约016平方公里,规划矿区范围共27个拐点围限组成。2004年1月采矿权人陈品维取得矿区东部罗定市满塘镇大伍垌石场采矿权,采矿许可证编号4453810430010,开采矿种石灰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生产规模13万吨/年,矿区面积00075平方千米,开采深度为255米至185米,矿权区范围由4个拐点限定。2005年4月,罗定市满塘镇大伍垌石场提出变更矿区范围申请,经罗定市国土资源局批准,变更后的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限定。2009年7月,云浮市国土资源局为矿山换发新的采矿许可证,新证编号C4453002009077120027468,矿区范围、开采矿种、开采深度、开采方式均未改变;生产规模变更为25万吨/年;有限期2009年7月10日至2010年7月10日。因大伍垌矿区保有石灰岩资源储量即将开采完毕,罗定市国土资源局拟对包括大伍垌矿区在内的新矿区范围进行重新挂牌出让,根据罗定市国土资源局相关文件,矿产资源整合后新设罗阳风门坳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通过招拍挂的形式从罗定市国土资源局获得了该矿的采矿权(详见附件)。新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而成,其直角坐标西安1980坐标系为1X2502170413Y37578440015;2X2502070413Y37578555016;3X2502100414Y37578725017;4X2502110414Y37578860017;5X2502050414Y37578885018;6X2501980413Y37578725017;7X2502005413Y37578545016;8X2502010412Y37578425016;9X2502080412Y37578315015。新矿区面积00532平方公里,分2个采场开采,1号采场为原大五垌矿区,2号采场为新设矿区其他矿区范围,开采深度由297M至145M标高;开采矿种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年采灰岩矿石10万立方米/年,再加工生产规格为1020MM、2040MM建筑骨料用碎石和副产品石粉010MM等,规格碎石产品生产规模为157万M3/年,副产石粉56万M3/年。矿山总服务年限约为17年。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要求,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1月10日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进行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委托后当即赴现场踏勘,收集资料,与建设方充分沟通,开展了细致的调查研究、现状监测、资料搜集和数据处理等过程,编制完成该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由建设单位送审报批。12评价目的本次评价将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环境现状监测和类比调查,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该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针对露天开采的特点,对可能产生的各类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等开展全面评价,并对污染物总量进行分析,同时按照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对“开发利用方案”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分析论证,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科学、经济、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决策部门和建设、设计提供依据。13编制依据1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年3月1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1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1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年3月1日);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1988年10月21日;15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16国务院国发200038号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26日);17国务院国发200539号文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18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19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24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2004年2月);20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5年9月7日);21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158号,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2006年10月13日);22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23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3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2007年3月15日)。132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9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9号,2005年2月1日;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133文件与技术资料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方案(罗定市国土资源局,2010年9月14日);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罗定市国土资源局,2010年9月14日);广东省罗定市罗阳风门坳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详查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粤资储评审字201070号)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罗定市水务局、罗定市水土保持工作办公室)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罗定市环保局关于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复函。14评价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了解拟建地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并结合该项目特点,确定主要保护对象和保护目标。通过调查和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确定评价因子、评价方法和评价重点。确定建设项目“三废”产生源强,根据“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原则,提出明确的污染防治措施,并预测项目实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及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给出明确的环评结论。15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151生态功能区划矿区位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地形切割强烈,区内植被不发育,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极小,石灰岩矿体绝大部分裸露地表,矿区内的植被主要以低矮灌草丛为主,覆盖率很低,生物量较小,矿区内无珍稀濒危物种,且不在敏感区内,生态环境一般。152地表水环境功能评价区域内主要纳污水体为附近小溪,最终汇入船步河。根据罗定市环保局对于本项目环评标准请示函的复函,该水域环境功能为类水体,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153噪声环境功能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各类标准适用区域规定,该项目地处乡村工业活动较多环境区域,环境噪声评价执行GB30962008中2类标准。154环境空气功能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有关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的规定项目所在农村地区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类标准限值。155评价标准根据该区域功能区划,本项目的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1、表12。表1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类别采用标准适用区单位标准限值TSP日均值030,年均值020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居民区广大农村等二类区MG/M3PM10日均值015,年均值010PH69CODMN6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一般鱼类保护区、农业用水MG/L(PH除外)氨氮10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乡村工业活动较多LAEQDB2类区昼间60,夜间50表12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标准类别污染源名称标准名称标准号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PH69SS60CODCR90生产废水石油类5PH69SS60氨氮10生活污水CODCR90PH69废水淋溶水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第二时段一级标准DB44/262001SS60MG/LPH除外粉尘颗粒物(无组织)10废气爆破废气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二类区排放标准;DB44/272001NOX(无组织)012MG/M3噪声厂界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GB123482008噪声昼间60夜间50DB固废碎石堆放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碎石类固废16评价因子、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161评价因子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因子景观、水土流失、植被、土地利用影响评价因子水土流失、土地占用。大气现状评价因子TSP、SO2、NO2;影响评价因子TSP。水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主要有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采区以及堆料场受雨水冲刷产生的淋溶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和COD等,水质简单。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外排,故本次评价地表水环境只作一般性分析。噪声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LEQDB(A)。162评价工作等级生态环境本项目属灰岩矿露天开采项目,矿山地表剥离面积为00532KM2750MM石块进行二次爆破前的钻孔。前者钻孔时需用水冷,故基本不会产生粉尘;但凿岩机在工作时可以产生一定的粉尘污染,经类比计算,钻机孔口附近的平均粉尘浓度约450MG/M3,该工序产生的粉尘量约为0072T/A。本项目设计采用液压潜孔钻,故本项目钻孔不会产生粉尘。B、爆破粉尘及废气采石场有两种爆破形式,一是深孔松动爆破,二是解小爆破。前者产尘量较少,后者在短时间内可以产生较强的粉尘污染。类比同类采石场,矿山爆破产尘量约25G/M3石,本项目年开采量约为10万M3,爆破年产生粉尘约25T。爆破后粒径大的粉尘在近距离内短时间内沉降,粒径24开始出现小裂缝抹灰脱落,出现小裂缝抹灰脱落,出现大裂缝,影响坚固性5T兰基福尔斯振速V(英寸/秒)V12V24岩石崩落岩石碎裂6LL奥里阿德振速V(英寸/秒)V24V24岩石边坡安全大量岩石损坏7阿兰包尔振速V(英寸/秒)V10V25100较小的张力片帮强张力片帮并呈放射状破裂8AH哈努卡耶夫振速V(厘米/秒)V3450V1724V310坚硬岩石中等破坏裂缝间距大于1米中硬矿石强烈破坏裂缝间距0110米低强度矿石破坏软面和岩石面接触不良9美国矿务局加速度AA1212G01G90,治理度80,林草植被覆盖率90,拦渣率为85;项目建设后的水土流失控制比为04。624项目水土流失预测6241项目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工程建设期施工活动所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为矿体的开挖,矿区道路以及相关环保设施建设对地表的扰动以及边坡的开挖以及对植被的破坏等各方面,施工建设活动极大的加速了项目区土壤侵蚀。6242预测方法针对项目不同类型和施工阶段发生的水土流失及其特点,采取不同的预测方法进行水土流失预测。扰动地表面积预测方法在工程建设期,由于扰动、开挖原地貌,从而使原地表土壤、植被遭到破坏,增加了裸露面积,表土的抗蚀能力减弱,加剧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工程建设过程中原地貌、土地及植被损坏的预测,是水土流失预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确定防治责任范围、恢复治理以及安排防治措施和编制投资概(估)算的基础。本工程扰动损坏地表面积主要是采区,本工程矿山开采面积00532K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和图面量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首先采用实地调查法获得不同地貌单元、不同施工工艺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或数量的背景值,然后测算项目工程可能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情况。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是在以上预测基础上进行的,本项目是根据对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部位和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开挖填筑的坡度、植被的损坏程度、降雨条件等),结合实地调查和当地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对比进行预测,水土流失量预测拟采用侵蚀模数法进行预测。工程建设期扰动地貌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预测如下项目区工程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量和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预测采取侵蚀模数法。公式为NIIISITMFW10式中W1扰动地表新增水土流失量,T;N预测单元,1,2,3,N1,N;FI第I个预测单元的面积(扰动面积),KM2;MSI不同预测单元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MOI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T/KM2A);TI预测时段(A)。运行期和林草恢复期水土流失预测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内扰动地表平均土壤侵蚀模数(M)确定如下A)施工期该时期主要对各区地表进行清理和对表土进行剥离,拟定扰动侵蚀模数为500T/KM2A。B)营运期矿山开采作业区5000T/KM2A。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方法项目工程施工方式多样,施工期限较长,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具有直接性和明显性。因此,必须在综合分析原地貌、土壤及植被损坏情况、工程弃渣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等的基础上进行水土流失预测。预测的主要内容为项目工程可能加剧周边地区洪涝灾害、造成生态环境失调、诱发不良地质灾害、占压水土保持设施等方面。625预测结果6251扰动地表面积本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区域主要有工业广场区、矿区以及临时表土堆场等,根据实地查勘并量算,本项目共扰动地表面积00532KM2。625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本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主要有旱地、灌草地等,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共计005KM2。6253弃土(渣)预测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本项目土石方平衡表详见表61表61项目土石方平衡表单位万M3调入调出外借弃方工程分区开挖量回填量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数量去向露天采场区043800438破碎站边堆弃推平破碎站及碎石堆场区006580658露天采场区、矿山道路区办公生活区00矿山道路区0220022破碎站边堆弃推平合计0658065806580658根据主体工程实际基建情况,主体工程露天采场区剥离表土平均厚度015M,剥离面积为采场荒草地面积292HM2,因此,露天采场区需剥离表土048万M3。矿山道路2号采场新修简易公路,开挖土石方022万M3。合计0658万M3,这些土石方堆放于破碎站变碎石堆放场推平。运行期时,主体工程采矿无弃渣,无排土场。6254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及流失量表62水土流失量预测表项目开采作业区工业广场区表土临时堆场矿山公路合计施工期流失量(T/A)2880106314侵蚀模数(T/KM2A)500500500500面积(KM2)00532000200020001200631营运期流失量(T/A)286000286侵蚀模数(T/KM2A)50006000100006000据此可知本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新增总量可达314T,营运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新增总量可达286T/A。626项目建设及生产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工程建设中,一方面扰动原地形地貌,损坏原有的土壤植被,使其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被削弱,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影响;利益方面在施工中形成裸露的开挖面和松散的堆渣体等,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是大量泥沙外泄,如果不采取及时、合理的防治措施,将会对主体工程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产生如下危害(1)山体崩塌、大量泥沙堵塞周边溪流以及鱼塘,影响河道泄洪及鱼池生产;(2)冲毁农田果园影响土地生产力;(3)石材生产过程产生的粉末污染下游河道,影响水体水质;(4)恶化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剧原有的水土流失。故应及时合理设置相应防护措施,以降低其对下游及周边区域的危害。63景观影响评价项目所在地位于农村山区,东、南、北三面均有小山阻隔,西面为旱地,周边最近村庄为东面直距约400M的大五垌居民区以及西北面的白头水居民区。项目西南面450M外有908乡村公路横穿而过,项目与369省道之间有一重山之隔且距离在1KM以上,不在交通主干道的可视范围内,此外项目为台阶式自上而下开采,项目将在服务期满后对开采裸露平台进行覆土绿化,因此项目的开采对景观影响不大。第七章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属于采石场建设项目,基于采石场项目自身的特点,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同时也具有潜在的事故隐患和环境风险。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及90环管字057号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要求,采用对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等方法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提出减少风险的事故应急措施,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以期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公害的目的。71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目的本工程环境风险评价通过对该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分析风险因素可能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和事故,预测风险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进一步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方案,相应采取事故应急预案,以使建设项目事故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重点重点预测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72风险评价范围、等级和类型范围风险识别范围定为本项目工程涉及矿山爆破,地面设施及公用工程系统。评价等级评价工作级别划分原则见表71。表71评价工作级别物质类别一般毒性可燃,易燃剧毒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本项目建设地点不属于建设项目管理名录中规定的需特殊保护地区,生态敏感区,因此属于非环境敏感地区。建设项目不涉及重大危险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风险类型根据采矿行业的工艺特点、建筑用灰岩矿开采的生产实践经验及同类项目的类比调查分析,本项目可能存在的事故主要有炸药、雷管爆炸,采场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根据对本工程的分析将采石场生产风险因素确定为炸药、雷管爆炸,采场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以上这些事故,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详见表72(不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所引起的事故风险)。表72本项目风险类型表危害类型危害因素环境影响炸药、雷管爆炸区域大气质量下降对矿区及周边的大气环境有负面影响采场边坡滑坡、崩塌采场边坡滑坡、崩塌对采石场附近区域造成负面影响73风险识别731物质识别物质风险一般有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本项目是生产建筑用灰岩矿开采,生产原料为天然灰岩岩,经爆破、破碎加工成成品,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粉尘和弃土,原材料和产品均不属于风险物质,本项目为露天开采,粉尘较易扩散,因此本项目生产时所涉及到的敏感物质主要为飞石以及生产建设所需的爆炸材料。1飞石飞石是在矿山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石子。矿山爆破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冲击使石子向爆破点外飞,在不做好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极易砸伤路人,从而给人员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本项目矿山周边尚有一些农田,在爆破线安全范围内,因此在不注意安全管理的情况下,有可能对劳作农民产生危险。2爆炸材料在储存和使用爆炸材料中发生意外可能产生爆炸。项目设置临时炸药库,爆炸材料均专人保管严格按制度管理统一配送,因此其风险相对较小。732生产工艺潜在危险性识别针对灰岩建筑用石矿生产工艺特点,结合物质危险性识别以及各生产系统和环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本工程潜在的危险单元为爆破产生的飞石单元。74风险分析741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根据以上识别的危险物质和潜在危险生产工艺,分析各项敏感物质和潜在危险生产工艺存在的环境风险,并筛选出环境风险的最大可信事故。飞石爆破过程中产生的飞石是炸药爆炸冲击产生的石子,只要建设单位能做好爆破前的安全工作,可以将意外降低至零。爆炸材料本工程设置爆破器材临时存放点,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规章制度管理炸药,事故发生概率很低。虽然事故发生概率很低,但是鉴于其破坏性很大,通常认为是不可接受的。综上所述,该项目易发生的风险事故为飞石,本评价通过以下事故及事故原因分析以及事故后果导致的环境风险分析,提出风险管理。此外,爆炸材料库的爆炸事故等虽发生概率很低,由于其破坏性大,本评价对其提风险防范措施。75风险管理751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1)预防场边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对边坡进行动态监测、预报,来预防滑坡现象的发生,防止边坡出现大规模的边坡岩体滑动和崩塌。在接近边坡位置时,采用控制爆破也是维护露天矿边坡比较有效的方法。爆破时应分别采用微差、光面、预裂和缓冲等控制爆破技术,以维护边坡岩体的完整性,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采用抗滑桩支挡边坡,用大型钢筋锚杆和钢绳锚索加固边坡等防治措施对边坡的治理都将有积极的作用。采场区设置边坡监测仪进行稳定性监测。(2)化学危险品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爆破作业、火药库管理、器材运输、存放、加工使用必须严格遵循爆破安全规程。爆破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要点执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爆破器材进行爆破。从事爆破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县(市)、区以上有关部门的爆破安全技术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爆破员作业证。爆破器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部标准,并定期进行校验。变质失效的爆破器材,严禁使用。禁止在雷雨天、雾天、黄昏、夜间进行爆破作业。爆破前,应当在危险区的边界和通道上设立岗哨和标志,并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信号分预告、爆破和解除警戒信号。放炮前矿区下方的工棚(含邻矿工棚)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到警戒线外。爆破结束15分钟后方能进入工作面检查和解除警戒信号。放炮结束后先排好危石,再允许其它人员进场作业。矿山爆破器材的管理必须按照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按照矿山安全法、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当开采至最终边坡时,应采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爆破,尽量保持边坡岩体的完整性,以保持边坡稳定。矿区有两个孤峰,形成两个采矿工作面,两个采矿工作面需及时沟通联系,协调时间,不应同时进行爆破作业。该项目设计方案利用原有设施,原有部分设施(如破碎站、变压器、办公生活区等)处在200M爆破警戒范围内,在今后的开采过程中,应采取控制爆破方向,减少药量及分段微差爆破方法,以及对设施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等,严格爆破安全管理,防止爆破安全事故的发生。752风险事故应急预案根据本环境风险评价的结果,对于本项目可能造成环境风险的突发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供项目决策人参考,本预案参照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进行制定。7521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组织机构包括协调指挥机构和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指挥机构与职责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是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协调机构,由公司领导、事故主管部门和事故应急反应主要参与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根据安全监管局领导指示和有关规定下达有关指令,协调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出应急救援建议方案,调度有关救援力量参加救援工作;跟踪事故救援情况,及时向安全监管部门领导报告;协调组织专家咨询,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办公室做好上级有关单位、部门的来访、接待工作,并负责应急反应中的信息采集和上报。矿山救援指挥中心根据安全监管总局和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部署,具体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组织调集相关资源,参加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出应急救援建议方案,组织专家进行咨询、论证,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提供矿山应急救援的基础资料和信息。矿山医疗救护中心协调指导矿山事故的医疗救护及卫生防疫工作,必要时派遣医疗救护专家赴事故现场协助治疗和救护。机关服务中心负责安全监管总局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通信信息中心负责保障安全监管总局外网、内网畅通运行,及时通过网站发布事故信息及救援进展情况。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按事故灾难等级和分级响应原则,由相应的地方人民政府组成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地方政府负责人担任,全面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按照有关规定由熟悉事故现场情况的有关领导具体负责现场救援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向安全监管总局报告事故及救援情况,需要外部力量增援的,报请安全监管总局协调,并说明需要的救援力量、救援装备等情况。7522预警和预防机制信息监控与报告矿山企业根据地质条件、可能发生灾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建立本企业基本情况和危险源数据库,同时报送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安全监察机构,重大危险源在省级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备案。预警预防行动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监察机构、矿山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定期分析、研究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发生事故后,根据事故的情况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必要时,请求上级机构协调增援。7523应急响应信息报告和处理矿山企业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开展自救和互救,并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救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分级响应程序事故发生后,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发生矿山事故灾难时,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A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并通知应急指挥中心。B根据领导小组组长指示,立即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到办公室集中。C办公室和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整理事故相关资料和图纸等,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基础资料。D领导小组研究、决策救援方案,确定委派现场工作组和救援专家组人选,各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E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协调调动矿山救援基地的救援力量增援。F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协调调动矿山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G及时向上级上报事故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并适时向媒体公布。指挥和协调按照分级响应原则,矿山企业有关人员组成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具体领导、指挥矿山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企业成立事故现场救援组,由企业负责人、矿山救护队队长等组成现场救援组,矿长担任组长负责指挥救援。现场紧急处置A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首先组织职工、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并通知有关专业救援机构。B单位负责人要充分利用本单位和就近社会救援力量,立即组织实施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本单位和就近医疗救护队伍抢救现场受伤人员。根据矿山事故的危害程度,及时报告当地政府,疏散、撤离可能受到事故波及的人员。C迅速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需要,及时修订救援方案。D救援力量不足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提出增援请求。E当地医疗机构的救护能力不足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向上级政府或上级矿山应急救援组织请求,调动外地的医学专家、医疗设备前往现场加强救护,或将伤者迅速转移到外地救治。F参加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下,进行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G当地政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力量清除事故矿井周围和抢险通道上的障碍物。当地政府组织公安、武警、交通管理等部门开辟抢险救灾通道,保障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设备的畅通无阻。H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I在矿山事故救援过程中,出现继续进行抢险救灾对救援人员的生命有直接威胁,极易造成事故扩大化,或没有办法实施救援,或没有继续实施救援的价值等情况时,经过矿山应急救援专家组充分论证,提出中止救援的意见,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应急对策采石场与爆破前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交通管制、在爆破安全线范围设置警戒线,防止人畜进入产生危险。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专业或辅助救援人员,根据矿山事故的类别、性质,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救援矿山事故必须由专业矿山救护队进行,严格控制进入灾区人员的数量。所有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装备,才能进入事故救援区域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所有应急救援工作地点都要安排专人检测气体成分、风向和温度等,保证工作地点的安全。应急结束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矿山事故灾难善后处置工作完成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安全监管局和当地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宣布应急处置结束。7524后期处置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单位应认真核对参加应急救援人数,清点救援装备、器材;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整理应急救援记录、图纸,写出救灾报告。矿山企业应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恢复生产过程中制定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7525应急支援与保障矿山企业建立矿山医疗救护站(或与企业所在地医院签订医疗救护协议),负责企业矿山事故伤员的医疗急救和矿山救援队伍医疗救护知识专项培训工作。此外,矿山企业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7526培训和演习矿山企业要按规定向公众和员工说明矿山作业的危险性及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广泛宣传应急救援有关法律法规和矿山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应该及时调整,充实应急组织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应急预案的管理和指挥人员,应急防治队伍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接受培训,以便掌握应急响应知识和技术。同时,应针对本预案进行定期演练,对相关环节加强检查,对相关人员明确责任,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备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系统。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有关单位应组织好人员撤离和医疗救护,做好事故现场的善后处理,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第八章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81施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81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减少施工噪声对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建设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施工场界噪声必须控制在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限值之内,做到文明施工。具体应采取以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尽量采用性能良好且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并注意保养,维持其最低噪声水平。(2)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和施工时间。应尽量远离生活区,高噪设备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减少夜间施工时间,运输车辆也安排在白天进出,车辆经过村庄时减速行驶,禁按喇叭,减轻对周边居民的影响。(3)对机械操作人员采取轮流工作制,减少工人接触高噪声的时间,高噪声设备操作人员应配戴防护耳塞等个人防噪用具。812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为减轻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在采场基建工作前,应洒水抑尘,可有效降低扬尘污染。(2)弃土应及时清运,根据本项目开发利用方案,施工期弃土堆放于破碎站做碎石堆放场推平,建议在对方过程中应尽量降低土石方装卸落差,适当洒水抑尘,堆放完毕后推平压实,可有效降低该处扬尘污染影响。(3)装运建材的车辆应使用配有顶盖的专用渣土车辆或加盖蓬布,不得沿路抛洒。813废水、废渣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生产废水主要为车辆冲洗水、机械维修清洗水等,应设隔油池、沉淀池各一座,处理冲洗水,上清水回用,定期清理沉渣;生活污水利用原大五垌矿部的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农灌;初期雨水经截排水沟引到下游沉淀池中沉淀处理后外排;生活垃圾应集中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或进行合理的填埋处理,不得随意丢弃。(2)土建施工垃圾在施工后要及时回填或外运处理。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要及时清运严禁随处堆放。82运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821废水的处理措施生活污水的处理由于水量较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矿区周边农灌,不外排,以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生产废水及雨季汇水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制度,采区上方设置截排水沟,排水沟末端设置沉砂池,在每个开采工作面设置排水沟,雨季采区上方汇水经截水沟及工作面排水沟汇入采区边界的排水沟后进入采区下方沉淀池,部分沉淀池水可回用于生产用喷雾降尘及车辆清洗,多余部分经沉淀处理后最后向外排出。在破碎站及碎石堆场四周设置截水沟,截水沟末端设置沉砂池,雨季产生的汇水及淋溶水,经沉淀后排向外排出。工业场地的车辆清洗水经隔油池及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车辆清洗及喷雾防尘。为实现生产废水的循环使用,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同时要使管理和维修人员具有处理各种故障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生产废水的循环利用。822噪声防治措施在没有矿山开采的情况下,由于位置偏僻,项目所在地的噪声背景值比较低。矿山开采给当地带来一定的噪声污染,在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应该考虑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两个环节,减少项目生产过程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并在夜间2200次日600停止一切生产活动。从声源上降低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改进机械设计、维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等来实现。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A采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设计原则,使开采工作面与周边敏感点保持足够距离,使噪声敏感区达标。B利用自然地形(如位于噪声源和矿山生活区之间的山丘、土坡、地堑、围墙等)降低噪声。C采取声学控制措施,如对声源(机械设备)采用消声、隔振和减振措施,以降低噪声污染源强,减少声能的向外传播。其它噪声控制对策A对于由于震动而产生的噪声源,如空压机等机械可增加避震橡胶垫,减少噪声的产生;B矿区所需的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类机械,以便设备投入运行后,产生的噪声能达到国家控制值;C结合矿区终采区生态恢复和绿化,种植一些吸尘、消声能力强的树木,如常绿阔叶乔木、灌木等,组成多层次的降噪屏障,以达到消耗声能,削弱噪声目的。D高噪声环境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的工作时间减少连续工作时间,必须配备适用的隔声耳罩、防声头盔等防护用具。E运输汽车在经过办公生活区和村庄等敏感点时,要限速禁鸣,并分散进出,不得猛踩油门等,并辅以绿化降噪,减少对居民的影响。F要合理安排爆破的时间和爆破的强度,并将爆破时间向村民公示,以减小爆破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由于本项目为一班制,夜间不生产,经相应措施处理后本项目能够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很小。823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产固废和生活垃圾两个方面。生产固废的处置该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是矿石破碎加工过程产生的颗粒较细的石粉,产生量约为91392万M3。该部分固废集中堆放在料仓内,统一出售给人工砂厂。生活垃圾的处理生活垃圾在各个排放点收集后应进行统一处理,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82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本项目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矿区的粉尘污染,针对矿区不同的尘源,可以采用不同的防尘、除尘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矿山开采的粉尘污染,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措施是可行的。钻孔过程用潜孔钻机打深孔时,采用湿式作业过程中,主要对近距离生产员工产生影响,应对这些操作工人佩戴防尘面罩等防护措施。爆破粉尘及废气爆破作业粉尘的抑制,除采用合理的炮孔网度、微差爆破以及空气间隔装药,以减少粉尘产生量外,在爆破前向爆破现场洒水,使地面保持潮湿,会有效地抑制粉尘飞扬。在洒水时注意不要使炸药受潮失效。此外要求在大风天气禁止放炮,以减少粉尘污染。破碎筛分过程破碎筛分过程是本项目主要加工产尘工序,全厂共有1台破碎机,2台圆锥机,3台筛分机。建议采用目前比较通用的吸尘罩加喷雾降尘的办法,抑制粉尘排放,效率为5070。喷雾设备见图81。图81传送过程传送带在进行碎石转移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粉尘,产尘点是在碎石下落的部位,特别在天气干燥和有风的情况粉尘排放会增加,采用喷雾的方法降低粉尘排放是可行的。堆场扬尘在运营过程中堆料场采用定时喷水以及加盖篷布等措施的方法降尘,可使堆料场的扬尘得到较好的控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运输过程本项目汽车路面的防尘措施主要采用洒水为主,该方法简便及防尘效果好。运输道路路面应尽量硬化,并安排专人每天对运输过程中洒落的粉尘进行收集、冲洗,同时车辆应加盖蓬布,防止产生二次扬尘。(2)为控制无组织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和人群健康,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根据项目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汽车买卖委托书合同
- 专科牙医知识培训课程表课件
-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个体合作协议书9篇
- 2026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黄甲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质量标准
- 戏剧表演中的语言艺术研究
- 2026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邮储银行黄冈市罗田县2025秋招半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答案
- 中国银行衡水市武邑县2025秋招半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答案
- 2025年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劳动关系协调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
- 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 2025年高考湖南省物理真题(含解析)
- 中国银行校招笔试题目及答案
- 《血常规解读》课件
- 微机室日常维护与保养计划
- 无印良品客服应聘简历
- 2025年煤矿安全生产知识题库
- 兄弟自动切线平缝机S-7000DD中文使用说明书
- 4.3平面镜成像(练习)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