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硅藻土矿现状评价报告1-吉林省平安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_第1页
某企业硅藻土矿现状评价报告1-吉林省平安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_第2页
某企业硅藻土矿现状评价报告1-吉林省平安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_第3页
某企业硅藻土矿现状评价报告1-吉林省平安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_第4页
某企业硅藻土矿现状评价报告1-吉林省平安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代号F115031企业硅藻土矿(南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吉林省平安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安全评价资质证书编号APJ吉302二一五年六月企业硅藻土矿(南部)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邢铁技术负责人蔡景峰评价负责人郭宝祥2015年6月25日前言企业南部矿区,位于,是一家私营地下矿山企业。行政区划隶属于六道沟镇管辖,开采矿种为硅藻土,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硅藻土5万吨/年。该矿山是个已有的老矿山企业,始建于2006年,2009年2月项目通过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局组织专家验收合格,同年5月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2015年1月21日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取得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证书。矿山开拓方式为主、副平硐开拓,主井采用电机车牵引FC075M3矿车组运输矿石、材料、设备等;副井专们用于通风和安全出口;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机械通风;排水系统采用自流方式进入集水池,后经潜水泵排出坑外;采矿方法采用条带房柱式采矿方法,回采顺序为后退式回采。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2012年7月2日至2015年7月1日,安全标准化证有效期为2018年1月20日。该矿山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有关规定,需对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有效延续,为此,该企业于2015年5月便委托我公司对其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本次安全评价过程为接受委托工况调查签订评价合同进行风险分析资料收集和现场考察提出整改意见现场复查报告编制内部审核出具安全评价报告。具体工作为接受企业委托与该矿山企业签订评价合同、编制评价工作计划、确定了评价范围、明确了评价内容、成立了安全评价项目组、按专业分工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于2015年5月12日项目组专业人员,并先后多次赶赴现场对该项目的周边环境、采矿生产系统、总图运输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踏查及资料的查阅、收集和汇总。对已知的和潜在危险类别和生产工艺、安全管理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辨识,并对危险源、触发条件、危险区内的人员和财产进行安全性的评价,判断系统是否存在事故隐患和不可接受的风险,根据GB/T2009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代码确定了该矿山企业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同时根据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确定了事故类型,并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方法,对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根据事故隐患与安全设施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项目现场存在的不符合项,提出了整改要求。同时对本次现场考察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和整改要求,评价项目组长与该公司的主要领导和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双方达成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改进意见后,形成了初步的安全评价结论。该矿山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我评价机构于2015年6月6日对整改情况进行了现场查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经评价项目组内部三审后出具了临江市圣迈硅藻土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硅藻土矿南部矿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该报告是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汇总整合的结果,信息采集的方法采用直接采集和引用检测检验单位出具的报告,出具评价报告时已停止信息的采集,它反映了该项目当时时间点上的安全状况。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报告的内容有助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项目实施行政审批,有助于企业对矿山现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充分掌握和事故风险的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管理水平。本次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为支撑,以安全评价通则为框架编制了这部评价报告,该报告为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延续和企业今后安全管理、政府行政审批提供科学依据。本次评价报告在矿井踏查、实录和材料收集过程中得到矿区工程技术人员、矿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诚挚感谢目录1评价目的与依据111评价对象和范围112评价目的和内容113评价依据2131法津法规2132标准规范5133建设项目合法证明文件6134技术资料6135其他评价依据714评价程序72建设项目概述921建设单位概况9211建设单位历史沿革9212经济类型、隶属关系等基本情况10213项目行政区划10214矿区交通10215矿区周边环境1122自然环境概况1123地质概况12231矿区地质概况12232矿床地质特征13233水文地质概况15234工程地质概况1724建设概况18241矿山开采现状(改、扩建项目)18242建设规模及工作制度18243总图运输19244开采对象及开采范围21245开拓运输系统222451开拓系统22246采矿工艺25247通风防尘27248矿山电气29249防排水与防灭火312410排土场332411压风及供水系统332412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332413主要设备表352414公用辅助设施及土建工程362415企业安全管理3724151安全组织机构设置372416安全设施设备投入452417安全生产情况452418淘汰落后工艺情况45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463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与分析46311主要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46312主要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5332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544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的选择5541评价单元的划分55411划分评价单元的依据原则55412评价单元的划分5542评价方法的选择56421评价方法选择的依据和原则56422评价方法575定性定量评价5951建设程序符合性单元评价5952总平面布置单元评价6153地下矿山开拓单元评价6254运输单元评价6455采掘评价单元6656通风、防尘单元评价6857矿山电气单元评价7158防排水、防灭火7459排土场单元评价77510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单元评价79511安全管理单元评价83512其他单元评价86513各评价单元综合评价886危险危害程度评价897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9271总平面布置单元9272地下矿山开拓单元9273运输单元9274采掘单元9375通风防尘单元9376矿山电气单元9377防排水单元9478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单元9479安全管理单元948安全评价结论969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99附件FJ1安全评价委托书;FJ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吉林省国土资源厅2011年5月4日);FJ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临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12年6月20日);FJ4原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2年7月2日);FJ5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证书(吉林省安全生产协会2015年1月21日)FJ6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意见书(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9年4月22日)FJ7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复印件(临江市安监局2014年4月4日);FJ8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复印件(临江市安监局2015年5月5日);FJ9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复印件(白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局2014年6月26日);FJ10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报告复印件(吉林省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2014年9月);FJ11职业卫生检测报告;(吉林省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2014年4月);FJ12空压机检测报告(吉林省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2015年9月)FJ13无安全生产事故证明(临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5年5月19日);FJ1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备案证明(临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2年12月31日);FJ15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文件FJ16职工工伤保险复印件FJ17救护协议复印件(白山市矿山救护大队2015年1月1日);附图FT1地质地形图FT2总平面布置图FT3井上井下对照图FT4开拓系统平面图FT5排水系统图FT6通风系统图FT7供电系统图FT8避灾路线图FT9主要井巷断面图FT10采矿方法图FT11矿山主副井图1评价目的与依据11评价对象和范围评价项目名称企业南部硅藻土矿区。评价对象企业南部硅藻土矿区地下矿山生产系统。评价范围根据项目提供资料、项目程序文件和合法证明性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等,确定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范围1)空间评价范围为在采矿许可证批复范围内,(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的范围)0线和3号勘探线间,开采标高为775M755M矿区范围;2)生产系统组成矿山总平面布置、矿井开拓、运输、采掘、通风防尘、矿山电气、防排水与防灭火、排土场、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全管理和其他等。12评价目的和内容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方法,对矿山工程系统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辩识与分析,判断矿山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制定预防措施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评价的主要目的及内容1)评价矿山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明确其是否满足非煤矿山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2)评价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工艺、作业场所、设备设施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要求,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3)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规章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和安全管理相关内容是否满足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的要求;4)辨识分析该项目安全设施和措施失效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危险程度;5)根据事故隐患与安全设施的因果关系提出降低和消除危险的措施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给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13评价依据131法津法规1311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主席令12届第9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主席令7届第65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5年1月1日起实施,主席令8届第2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7年1月1日起施行,主席令8届第74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主席令第13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主席令11届第6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1年12月31日起实施,主席令11届第52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13年6月29日通过,2014年1月1日施行。主席令第4号)1312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5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1996年10月30日劳动部发布,劳动部令第4号);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7号令);3)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86号令)。1313规章1)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2)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2009年6月8日起施行);3)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2号,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2010年7月1日起施行);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4号,自2010年11月15日起施行);6)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7号,2014年6月17日起施行);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6号,2015年3月23日起实施);8)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2014年12月10日起实施);1314文件1)关于印发的通知(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2003年6月24日);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2004年4月27日);3)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应急2006229号,2006年10月31日);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机械通风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0723号,2007年2月7日);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防治水工作的意见(安监总管一201075号,2010年5月11日);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管理防范中毒窒息事故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93号,2010年6月8日);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0年7月19日);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山东省招远市玲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86”重大火灾事故的通报(安监总管一2010132号,2010年8月10日);10)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17号,2010年8月27日);11)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25号,2010年11月9日)。1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8号,2011年7月13日);13)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16号,2012年2月14日);14)关于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的通知(吉安监管审批2011224号)。132标准规范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5)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2003);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1993);8)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9)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9);1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1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1989);12)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14)重要钢丝绳用途(GB89182006);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6)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1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18)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1990);19)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0)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21)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程(AQ20052005);2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2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20132008);24)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011);2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42011);2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27)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2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52011);39)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20362011);30)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规范(GB508302013)。133建设项目合法证明文件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监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12年6月20日)2)采矿许可证(吉林省国土资源厅2011年5月4日)3)原安全生产许可证(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2年7月2日)4)安全生产标准化证(吉林省安全生产协会2015年1月21日);5)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复印件(临江市安监局2015年5月5日);6)安全评价委托书;7)从业人员工伤保险票据复印件8)安全投入证明(临江市圣迈硅藻土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5月18日)134技术资料1)临江市圣迈硅藻土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储量核实报告(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2005年10月);2)临江市圣迈硅藻土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度矿山储量年报(临江市富源矿业咨询有限公司2014年12月);3)临江市圣迈硅藻土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吉林省通化地质勘查开发院2011年6月);4)临江市圣迈硅藻土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利用方案(吉林省长春黄金设计院2006年3月);5)关于临江市圣迈硅藻土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度矿山储量年报审查意见的备案证明6)临江市圣迈硅藻土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长春煤碳设计研究院2012年4月);7)临江市圣迈硅藻土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报告(吉林省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有限公司2014年9月1日);8)矿山“六大系统”验收报告(吉林省保全矿山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6月);9)环评报告书(吉林省兴环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06年4月)。135其他评价依据矿山提供的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日常监测报告、工程图纸、设备资料、各种证件、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规程、企业文件等。14评价程序安全现状评价程序分为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与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危险危害程度评价;提出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措施及建议;整理归纳安全评价结论;与被评价单位交换意见;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等。安全现状评价程序框图如下图(141)141安全现状评价的主要步骤和内容接受企业的委托,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与委托方签订评价合同,组建项目评价小组,确定评价工作计划和评价范围,实施现场勘查和信息采集(检查)、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与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验证、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与被评价单位交换意见定性定量评价2建设项目概述21建设单位概况211建设单位历史沿革企业南部矿区,1989年建矿,采矿权人为临江市计经委,1994年闭矿(坑),矿区进行了少量开采,2005年10月该公司委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对该区重新进行了资源储量复核,2005年6月由长春黄金设计院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12月由长春黄金设计院编制了安全预评价报告;2006年3月由长春黄金设计院编制了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2009年2月由吉林省东煤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了安全验收评价报告;2009年5月25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吉FM安许证字20093340号(有效期为2009年5月25日至2012年5月24日),证到期后由吉林省东煤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了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进行了第一次有效延续(有效期为2012年7月2日到2015年7月1日),2014年3月该矿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15年1月1日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现评价为第二次有效延续。到目前为止,矿山在采矿许可证范围和许可标高内(775755)没有改建、扩建行为,没有使用国家明令淘汰、落后的设备、设施及生产工艺,生产规模没有发生变化,生产状态有序进行。212经济类型、隶属关系等基本情况1)矿山名称企业硅藻土矿2)地址3)项目性质在生产矿山4)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开采矿种硅藻土6)开采方式地下开采6)开拓方式采用主、副平硐开拓7)采矿方法条带房柱式采矿方法8)生产规模5万吨/年9)从业人员28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5人,安全管理人员3人。10)矿山工作制度年作业300天,每日2班,每班8小时。213项目行政区划企业硅藻土矿南部矿区,行政区划隶属于管辖。矿区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2616281261714北纬413510413550214矿区交通矿区位于,长白临江三级公路在矿区西南约3处通过,距临江火车站75,区间有公路相通,交通比较便利。215矿区周边环境经现场勘查矿区开采范围内没有高压线路、铁路、桥梁、民宅、其他工矿企业、文物古迹等需要保护设施,周边环境状况良好。矿区开采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见图(2151)22自然环境概况矿区属于长白山区,地貌类型属于玄武岩台地,台地上地势效平缓,矿一般海拔标高为667862,东侧和西侧为沟谷,地型低洼,切割深度195,矿山被阔叶林及针叶林覆盖,少量原始自然林,第四季表层覆盖较厚,玄武岩出露面积较少,大部分基岩被覆盖,山体稳定。地震裂度为6度,未发生过灾害地震,较少发生山洪,泥石流及滑坡等自然地质灾害。矿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天寒冷漫长,最低气温1月份可达40C左右,最高气温在7月份可达37C左右,11月中旬开始结冻,最大冻土层152,年平均气温42C,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雨量为7001125。降雪多集中在12月至翌年2月份。封冻期为11月末至翌年4月。区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其次为鲜族、满族等,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玉米、大豆等杂粮,经济作物有人参、木耳养植,工业以硅藻土矿业开发为主和少量采石业,主要矿种为硅藻土开采和生产加工。矿区工业及民用电力充足,能够满足矿山生产需要。23地质概况231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朝准地台()、吉南台隆()、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长白凹陷()西南端。属六道至马鞍山硅藻土成矿盆地的一部分。23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新生界,由老至新依次为上第三系中新统马鞍山村组,该组一般出露于775标高以下的地形切割较深处。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斑状玄武岩,岩性为斑状玄武岩,产状及厚度均变化较大。下层为砂、含粉砂粘土及硅藻土层,为区域及矿区内硅藻土的主要含矿层位。上第三系上新统统船底山玄武岩层广布全区,厚度一般在50左右,产状近于水平,不整合于马鞍山村组之上,岩性为气孔状、块状玄武岩。第四系全新统主要由腐植土、亚砂土及砂砾层组成,厚度在215左右。2312岩浆岩区内所见岩浆岩由老至新有上第三系中新统马鞍山村组玄武岩和上第三系上新统船底山玄武岩。在区域内分布最广,形成玄武岩台地。2313构造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朝准地台()、吉南台隆()、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长白凹陷()西南端。属六道至马鞍山硅藻土成矿盆地的一部分。232矿床地质特征2321矿体特征矿层赋存于马鞍山村组上部硅藻土层中。矿层的规模、形态产状受盆地及矿层相对沉积基底的形态控制,工程控制长度约570916,宽约410720,厚度一般在4041981,埋深一般在60左右,大约分布在755775标高之间,矿倾角一般在020,最大倾角5,产状近于水平,矿层北西、西部较厚,为12231981,东部较薄,一般为404534。2322矿石特征23221矿石自然类型及结构构造根据矿石中矿物成份的相对含量并结合外观自然特征,划分三种矿石自然类型硅藻土、含粘土硅藻土、粘土质硅藻土。各自然类型矿石均由硅藻、粘土和碎屑矿物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硅藻土的主要矿物成份为蛋白石;粘土主要由蒙脱石、水云母和高岭石及微量绿泥石等矿物组成,一般呈细粒分散状;碎屑矿物中最常见的有石英、纳长石、拉长石、正长石等。1)硅藻土以白色、灰白色为主,生物结构,微层状构造,粒度一般在0002025,硅藻含量约为85,藻形完整,以小环藻为主,粘土量约占14,碎屑矿物约占1。2)含粘土硅藻土白色灰白色,绿色,生物结构,微层状状构造,粒度一般在粒度一般在00502,硅藻含量约为81,藻形完整,以小环藻、直链藻为主,粘土量约占16,碎屑矿物约占3。3)粘土质硅藻土以灰绿色为主,生物结构块状构造,粒度一般在001025,硅藻含量约为62,藻形完整,以直链藻为主,粘土量约占32,碎屑矿物约占7。23222矿石矿物成份及化学成份1)各自然类型(品级)矿石主要有益、有害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见表(2123)。硅藻土(级品)矿石主要化学组分变化程度统计表(21)化学成份变化范围平均值均方差变化系数样品数(件)S0285259133882315017020AI203214588343113329420F2O3084238156046294920CO018053035009257120烧失量41260148704898620含硅藻土(级品)矿石主要化学组分变化程度统计表(22)化学成份变化范围平均值均方差变化系数样品数(件)S0280458481830014217138AI203267799549113205838F2O3169566264075284138CO021104050020400038烧失量433663587068120838粘土质硅藻土(级品)矿石主要化学组分变化程度统计表(23)化学成份变化范围平均值均方差变化系数样品数(件)S0265667960748033745147AI2037211316976164205847F2O3288777497164330047CO023114060015250047烧失量455755598089148847由上表可以清楚的看出,矿石中有益组份S02含量与硅藻土含量成正比,随着矿石品级的增高而增高,且变化很稳定,有害组份AI203、F2O3含量与粘土矿物蒙脱石、水云母、高岭石及碎屑矿物的含量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矿石品级的降低而增高,变化稳定;烧失量的高低则往往与有机质可水份含量关系密切,变化稳定。2)矿石类型的空间分布各工业品级矿石的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为一般情况下,一级品矿石位于矿层的中部,上下依次、级品矿石,呈对称分布,并为渐变过渡关系。233水文地质概况233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含水层第四系全新统砂砾层孔隙含水层,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及南部,厚度一般在25之间,最厚可达15,该层由砂砾组成,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此含水层对矿充水影响不大。2)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孔隙含水层,该层由气孔状玄武岩和块状玄武岩组成,气孔状玄武岩灰黑色,隐晶质结构,气孔状构造,气孔呈蜂窝状,椭园形,气孔一般在29之间,气孔壁有褐色铁锈及粘土充填物,据钻孔观察统计,在3050处的岩心较破碎,其原因有气孔,经后期构造运动,在风化作用下,岩心破碎,含孔隙水,块状玄武岩灰黑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岩心表面可见少量气孔,并有少量节理,而节理发育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微含孔洞裂隙水。3)第三系中新统砂层孔隙含水层该层主要岩性以灰白、黄褐色中、粗砂为主,呈松散状,分选性、磨圆度较好,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并含少量粘土矿物,根据坑道及钻孔岩心观察,该层由上到下颗粒变化为细中粗砂,构成几个冲积韵律层。矿区内沉积厚度501250,埋藏深度为47506200,分布较广,为区内主要含水层。4)隔水层含粉砂粘土层含粉砂粘土,黄黄褐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粉砂含量较少,该层埋深于395069之间,层厚为250700,广乏分布于矿层的顶部,为天然隔水层。硅藻土层本层为矿体,产状平缓稳定,岩性相变不大,上部一般为硅藻粘土,下部为硅藻土和粘土质硅藻土,该层最大厚度为1981,最小厚度为404,不含水,不透水,但遇水易变软。另外形采中的底板及围岩不会产生充水,因为坑道掘进是在矿层中进行,矿体不含水,不透水底板斑状玄武岩裂隙水不发育,含水极为微弱,矿体分布于750标高以上,地势较高,且周围没有河流及地表水体不会发生倒灌。5)矿坑涌水量的预测该矿山水文地质资料较少,根据矿山提供的资料结合现场勘察,该矿区在标高775755,属于矿区的山顶处,周围没有河流及水体,不存在汇水,从坑道涌水情况来看,水量较少,正常平均涌水量为903/,枯水期60803/左右,最大涌水量丰水期1403/。实测值为正常涌水量为801003/,最大涌水量1001403/。综上所述,该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234工程地质概况2341各岩组的工程地质特征1)第四系残积层松散岩组矿区大面积被第四系覆盖,但厚度较小,一般25,最厚为15,主要由腐植土、植物根系组成,向下渐变为粘土、砂及棱角状玄武岩碎块组成的残积层。2)玄武岩岩组本区玄武岩多以气孔状玄武岩与块状玄武岩呈互层出现,呈气孔状及致密块状。气孔状玄武岩抗压强度为26305310MP,抗剪强度为5084617MP,属于坚硬岩层。致密块状玄武岩抗压强度为837015170MP,抗剪强度10481563MP,属于坚硬岩层。3)松散砂层组砂层为矿层间接顶板,呈松散状,以中粗砂为主,由上致下组成几个冲积韵律,给水度0189。4)粘土及矿层软弱岩组粘土质结构岩石,大部分具有可塑性,遇记易变软,主要成份为粘土、硅藻土及少量的砂,其抗压度为113741MP,抗剪强度为020060MP,其中矿层直接顶板粘土层抗压、抗剪强度均很低,分别为34MP和20MP,属于软弱岩层。2342影响工程地质条件的因素1)本矿区构造简单,岩层均较为完整,近水平,有利于矿床开采。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本矿床为顶板间接充水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孔隙水型充水矿床含水层涌水量小,矿层顶板的粘土层较厚且具有较好的隔水作用,因此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条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3)工程地质小结通过坑道调查,了解到矿床采用水平坑道开采方式,巷道均在硅藻土矿层中掘进,主巷道宽25左右,高2832,用简易的木桩及木板支护顶板,未发现冒顶及片帮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巷道内底板个别处有少量的积水,为顶板滴水所致,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属中等类型。24建设概况241矿山开采现状(改、扩建项目)该矿山为在生产项目,无改、扩建项目,属无关项。242建设规模及工作制度2421地质报告提交储量及范围1)地质报告提交储量根据吉林省临江市富源矿业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2013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年报显示,截止2014年底121保有量247K,1223016K,333306K。截止到2014年末该矿区共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1295K,1223094K,333306KK。2)矿山开采范围根据吉林省国土资源厅2011年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共有6个拐点圈定矿区范围,其范围拐点坐标如下表序号拐点号()拐点号()备注146075183742606368752460791364426069773934607485954260735566446071953642607258705460685913426070161664607027614260671249开采标高开采标高(775755)2422矿山开采储量及生产模1)2014年矿山动用资源储量11140K,其中,采出量36K,损失量40K,回采率857。2014年底保有资源储量3569K,其中121247K,1223016K,333306K,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695K。2)矿山生产规模为5万吨/年。2423矿山服务年限、产品方案、工作制度1)矿山服务年限165年2)产品方案、级硅藻土3)工作制度采用连续工作制度,每天工作2班,每班8小时(每班9人)。243总图运输2431矿区区域概况矿区位于,长白临江三级公路在矿区西南约3处通过,距临江火车站75,区间有公路相通,交通比较便利。矿区周边没有高压线路、铁路、桥梁、民宅、其他工矿企业、文物古迹等需要保护设施,周边环境状况良好。矿区开采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2432厂址及工程组成1)厂址厂址为位于临江市六道沟镇曲柳树村,矿区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2616281261714北纬4135104135502)工程组成该矿区工程组成有主井(PD1)、副井(PD2)(以下简称主井、副井)、变电所、矿石临时堆场及废石场和高位水池、矿山道路等组成。2433总体布置该矿区总平面布置有生产区和辅助区组成。图(2431)采矿生产区主要包括主井井口、副井井口、变电所、矿石临时堆场及废石场高位水池等组成,辅助区主要有办公区、库房、机修间等其中主井主井布置在矿区东侧矿界内45左右,井口标高为753;井口方位为270副井副井布置在矿区的东北侧矿界内56左右,井口标高为781;井口方位为75。两井口间实际距离为230,井口均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并高于当地最高历史洪水位1以上。变电所变电所布置在矿区主井的北侧矿界内55左右,标高为753,面积约402左右,与矿山主井毗邻。矿石临时堆场及废石场矿石临时堆场及废石场布置在矿区井口南侧3040处,面积约4002,标高为750。最大堆高3左右,与矿山办公区毗邻。办公区、机修间及库房均布置在矿区井口附近,与矿山变电所毗邻。高位水池高位水池布置在矿区副井口东北侧,标高785,溶积3503。与副井毗邻。2434矿山内外部运输与矿区道路矿山内外部运输主要有两种运输,一是矿石外运,二是井下运输。矿石外运采用砂石路面,宽8,由矿山自卸车辆自行运输至加工厂,;井下运输主要采用电机车运输矿石。矿山道路与乡道毗邻,矿山道路全长1100M,宽度80M,砂石路面,最小曲率半径30M,最大纵坡10。能够满足矿石、材料运输要求。244开采对象及开采范围2441开采对象根据吉林省临江市长虫沟硅藻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确定该矿开采对象为吉林省企业硅藻土矿南部矿区。2442开采范围根据吉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及临江市市长虫沟硅藻土矿资源储量复核报告确定该矿山的开采范围1)开采范围为在采矿许可证批复范围内,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的矿区开采范围;见图(24421)2)由0号线和3号勘探线间之间,开采标高为775M755M。2443矿区开采顺矿床采用自上而下的回采顺序,平行矿体原则上先采上盘矿体,回采工作面采用自远而近后退式开采。245开拓运输系统2451开拓系统该矿山采用主、副平硐开拓,主井和副井均布置在矿区的东侧,位于矿体的下盘,两井口间距约230,两井口互为安全出口。1)主井(753平硐)主井井口方位为东西270,坐标为460754734、4260724850,井口标高Z75300,平硐全长630,井口采用砼支护约50,其余巷道采用木支护,支架间距为600,井巷规格及断面尺寸为2625,三心拱形,巷道一侧设有人行道、排水管路和输送电缆,该平硐专门用于承担井下矿岩、人员、材料的的运输任务。图(2451)2)副井(回风平硐)副井井口方位为75,井口坐标为460769830、4260710210,井口标高Z781,平硐全长390,井口采用砼支护,其余部分采用木支护,支架间距600,井巷规格2625,局部上山处1520该平硐通过2处回风上山与主井平硐贯通,该平硐专门用于回风和安全出口。2452运输平硐运输采用15/钢轨,轨距600,巷道断面2625,巷道坡度3,ZK56/1102型架线式电机车,牵引VF10型矿车运输矿岩,每次牵引矿车4台。2453安全出口1)矿区安全出口该矿山开拓系统采用主、副平硐开拓,主井与副井在井底采用南北,川脉运输平巷相连,形成了完整的开拓系统和避灾路线,主井平硐为第一安全出口,副井平硐为第二安全出口,安全出口设有路标、照明,并畅通有效,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要求。246采矿工艺2461采矿方法依据初步设计采用条带式房柱采矿方法。2462回采顺序回采工作采用后退式开采,落矿采用QWD50挖掘机出矿,沿矿体平行掘进,采矿结束后进行平场、支护。回采作业顺序为落矿、通风、出矿、支护。2463矿块构成要素及采准切割1)矿块构成要素沿矿体走向划分采区,采区内划分57个矿块,采区长度一般为5080,矿房宽度一般为5060,矿房内留设15保安矿柱支撑顶板,直径58,矿柱间距35,顶柱23,底柱23,采区间柱46。2)采准切割采准工作主要有运输巷道,回风巷道,巷道均布置在脉内,采用木支护的形式,按照矿块的宽度每隔50布置一条平巷,上部平巷为回风巷兼安全出口;下部平巷为主运平巷,分条带后退式回采。回采用QWD50挖掘机出矿,沿矿体平行掘进,采矿结束后进行平场支护。3)矿房及矿柱回采根据该矿体赋存的特点及所选用的采矿方法的要求,该矿房矿柱不回采,以维持和支撑顶板,以保证矿山地压平衡。经现场检查来看,采场矿柱稳性较好,各项参数符合采矿工艺规程要求。4)凿岩爆破根据该矿体赋存的特点,及采矿工艺的要求,回采作业无需爆破。2463采空区处理沿切割巷道两侧进行回采,每侧回采1,采用单排或双排木支护,支护间距600,采场支护一般在下一个班落矿之前进行撬毛平顶、支护。采矿采用QWD50挖掘机进行回采,采场最大暴露面积75,回采完一个条带后进行回柱放顶。采空区积水可沿坑内边沟排至主运平硐集水池后经潜水泵排出坑外。247通风防尘2471通风方式该矿山采用单翼对角抽出式机械通风方式,风机按装在副井口附近,其型号为GT35N08型轴流式通风机,电机功率4KW,负压1120345P,风量1493153/S。新鲜风流由主运平硐进入坑内,由沿脉运输巷道进入各个采场,冲刷工作面,污风经回风平硐(副井)排出地表。图(2471)该通风机可在10分钟内实现反风,在风机室内配备了一台同等型号的备用电机。对于井下采场局部通风不良地段采用局扇加强通风,局扇型号为YBT22型一台,作为辅助通风。并对原废弃巷道进行了有效封闭,能够保证井下风量和风速。2472风量和风压计算该矿采用单翼对角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新鲜风流由主运平硐进入坑内,由主平硐运输巷道进入各个采场,冲刷工作面,污风经回风平硐(副井)排出地表。井下风量及负压如下按井下最大班次人数所需风量风量273/S风量Q273/S;负压H218P计算风量Q/KQ1153/S273/S323/S计算负压H/HP218150172P式中K通风机装置阻力系数,设计取115P考虑通风机阻力及消音器等阻力,取150P矿山在副井井口安装一台通风机,GT35型对旋式通风机,电机功率40KW,负压318P,风量663/S。风机反转可实现反风,能满足矿山安全生产通风要求。2473风流风量控制措施为保证井下工作面的风流风量满足规程要求,矿山对上部采空区实行了严密封闭,避免漏风。在井下主运中段右连络巷设置风门、在回风巷风机处设置了两道风门,规格尺寸为2628,钢结构,可有效控制风流风量。在753主运平硐采矿工作面,设局部扇风机,规格型号为JK552N035,风筒为阻燃材料,可有效调解工作面的风速、风量。2474通风机检测检验结论该通风机经吉林省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有限公司2014年9月22日检测检验合格,其中风量合格率100;风质合格率;100;作业环境空气质量合格率100有效风量率99风机效率639风量供需比102综合指标914,符合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要求。248矿山电气2481矿山用电负荷该矿山总装机容量及用电数值为41KW,其中一级负荷用电为轴流风机(4KW),局部扇风机55KW用电数值为95KW其余为三级负荷。井上地表设有一台DF30GF柴油发电机,作备用保安电源。2481电源及输电线路矿区电源线路T接于宝山变电所的馈出回10KV架空线路,架空线路为LGJ120钢芯铝绞线,线路长16K。地面露天变电所设S950/10型变压器一台,采用中性点接地系统,低压供电系统保护接地方式为TNS系统。供采矿通风、排水、照明供电。井下设SG20KVA变压器一台,供井下照明用电。井下供电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低压供电系统保护接地方式为IT系统。入井电缆设有两条,矿山根据(吉安监管审批2011224号)关于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的通知的要求,对原非阻燃电缆,现已全部进行了更换,主井入井电缆型号为ZRY11V,全长850,副井入井电缆型号为ZRY11V,阻燃电缆,全长800,电缆总计全长1650。符合规定要求。2482电气照明井下照明采用专门的变压器,通过专线阻燃电缆,型号为ZRBCWB262,进入主运平硐配电硐室,经变电输送到各采区及工作面,井下运输平巷等照明电压为220V,照明光源为BFD100/200,85W节能灯,采掘工作面和人行回风天井照明电压为36V。2483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1)10KV高压系统井口10KV变电所设RW410跌开式熔断器,10KV馈线回路设速断、过电流、和单相接地保护。2)380/220V低压系统受电采用电流短路、过电流短延时、过电流长延时三段保护。馈电采用电流短路、过电流保护。井下主要馈出回路带漏电保护装置。2484过电压保护及接地措施1)过电压保护所有高压开关柜每两年复试一次继电保护值,变电所构筑物、设有防雷装置,井下水仓设有接地装置,并符合规程要求。2)接地措施主扇风机采用自偶减压式启动方式;采场低负荷采用GGD型低压柜为设备供电,采用集中和机旁控制的方式;低压负荷大于55KW的采用软起动装置。地表低压负荷供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采用接地型式为TNS;井下低压负荷供电变压器中性点绝缘,采用接地型式为IT。3)防雷接地保护在地表10KV配电所、采用避雷带防直击雷,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井下设主接地极为2组,设在水仓中;局部接地极设在排水沟中。电气设备防雷,在10千伏母线上装设磁吹阀型避雷器加电容器保护,井下所有的电气设备的外壳装设保护接地,并装设局部接地装置。在井下巷道中安装总接地网,所有接地的物件及局部接地装置均连接在总接地网上。249防排水与防灭火2491防排水1)矿井涌水量根据矿山提供的资料结合现场勘察,该矿区在标高753781中段,平均涌水量为90/,枯水期60/803/左右,丰水期为140/,实测值为正常涌水量为801003/,最大涌水量1001403/。2)排水方式与系统矿山采用自流式排水方式,在753M中段井底设集水池,水池容积为503,集水池设三台水泵,分别为1、2、3,型号为WQ1022水泵扬程35M,流量973/,电机功率22KW。排水管路采用双排1085无缝钢管,井下涌水及生产废水汇集753M中段水池,经排水泵和管路排至边沟后直接排至坑外。该排水设备已经吉林省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中心有限公司2015年9月8日检测合格(原检测报告现已过期,今补检)。3)突水预防A该矿体处于玄武岩的下部,即高山平台之上,周边没有影响回采的水体,另外矿体本身吸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