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对策.doc_第1页
毕业论文-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对策.doc_第2页
毕业论文-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对策.doc_第3页
毕业论文-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对策.doc_第4页
毕业论文-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无锡太湖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对策经管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号0911813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职称)二一三年五月摘要浙江是我国继山东、广东和福建之后兴起的第四大农产品出口省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持续,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到了深刻和广泛的负面影响,浙江省作为全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省份之一,其农产品出口同样受到了严重制约。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状况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复杂的整体国际环境、“后危机时代”以绿色贸易壁垒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等各方面问题和影响的存在,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仍然面临着不太乐观的发展环境和前景。本文在阐述和分析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茶叶和水产品两大出口贸易案例的分析,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做了总结,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研和推广、建立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加强政府和行业主导管理、重视特色品牌的建立以及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的对策,希望能够有助于促进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关键词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贸易壁垒ABSTRACTZHEJIANGISOURCOUNTRYAFTERSHANDONG,GUANGDONGANDFUJIAN,THEFOURTHLARGESTAGRICULTURALEXPORTPROVINCESANDCITIESRISEWITHTHEINTERNATIONALFINANCIALCRISISANDTHECRISISTRIGGEREDBYTHEGLOBALECONOMICRECESSIONCONTINUES,BYTHENEGATIVEIMPACTOFEXTENSIVEANDPROFOUNDDEVELOPMENTOFTHEEXPORTTRADEOFAGRICULTURALPRODUCTS,ONEOFTHEMAINPROVINCESOFZHEJIANGPROVINCEASTHECOUNTRYSEXPORTSOFAGRICULTURALPRODUCTS,THEEXPORTOFAGRICULTURALPRODUCTSALSOSEVERELYCONSTRAINEDBYWITHTHEGRADUALRECOVERYOFTHEWORLDECONOMY,ZHEJIANGSEXPORTTRADEOFAGRICULTURALPRODUCTHASIMPROVED,HOWEVER,DUETOTHECOMPLEXITYOFTHEOVERALLINTERNATIONALENVIRONMENT,“THE“POSTCRISISERA“TOTHEGREENTRADEBARRIERSASAREPRESENTATIVEOFTHETRADEPROTECTIONISM,THERMBEXCHANGERATECHANGES,ASWELLASTHEPROBLEMSANDINFLUENCE,AGRICULTURALPRODUCTSINZHEJIANGPROVINCEEXPORTTRADEISSTILLFACINGTHEDEVELOPMENTENVIRONMENTISNOTOPTIMISTICANDPROSPECTSBASEDONTHEDESCRIPTIONANDANALYSISOFTHEEXPORTTRADEOFAGRICULTURALPRODUCTSINZHEJIANGPROVINCEANDTHEPRESENTSITUATION,THROUGHTHEANALYSISOFTEAANDWATERPRODUCTSTWOEXPORTTRADECASE,SUMMARIZESFACEDZHEJIANGAGRICULTURALPRODUCTEXPORTTRADEPROBLEMS,ANDAIMEDATTHEISSUESRELATEDTOSTRENGTHENAGRICULTURALINFRASTRUCTURESHIJIANSHEANDAGRICULTURALRESEARCHANDEXTENSION,THEESTABLISHMENTOFQUALITYANDSAFETYMANAGEMENTTHEMECHANISM,STRENGTHENTHEGOVERNMENTANDINDUSTRYLEADINGMANAGEMENT,PAYATTENTIONTOMEASURESTOESTABLISHBRANDCHARACTERISTICSANDACTIVELYRESPONDTOTRADEFRICTIONANDSOON,HOPECANHELPTOPROMOTETHEEXPORTTRADEOFAGRICULTURALPRODUCTSINZHEJIANGPROVINCEANDTHEHEALTHY,STABLEANDRAPIDDEVELOPMENTKEYWORDSZHEJIANGAGRICULTURALPRODUCTSEXPORTTRADETRADEBARRIERS目录第1章导论111选题背景和意义112文献综述1第2章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321浙江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322浙江农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323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4第3章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案例分析531浙江省茶叶出口案例分析532浙江省水产品出口案例分析6第4章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741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7411削弱浙江传统农产品出口优势7412影响出口产品的数量和金额7413阻碍市场范围的扩大7414削弱浙江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7415增高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门槛842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843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844特色产品和品牌意识没有重视945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导致贸易摩擦9第5章促进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115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研和推广1152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1153加强政府和行业主导管理1154打造农产品的特色品牌1255积极应对贸易摩擦12第6章结论与展望13参考文献15致谢17第1章导论11选题背景和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国赖以生存的根基。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下,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强农产品出口的基地建设和调控管理,构建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后,浙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业保持较快增长,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为适应“走出去”战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浙江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大省,为了加强农产品出口的发展,应该积极应对各种的对策。自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贸易呈现进出口双增长。但由于进口快速增加而出口增加缓慢,自200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连续呈逆差走势,之后年份也再未能逆转。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造成了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应提高农产品出口企业竞争力,加快农业企业“走出去”战略。另一方面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针对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的做出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2文献综述康文(2009)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的分析方法,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现今存在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问题,并提出中国还需在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策略等方面作调整的建议。陈龙江在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农产品出口环境现状与趋势中认为下中国农产品出口环境现状及变动态势与全球经济与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贸易壁垒变动态势、贸易自由化趋势三方面息息相关。加入WTO给中国农产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促进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新市场准入机会有限,贸易壁垒也更加严森,农产品关税高,贸易扭曲与保护主义措施也迅速增长。总体来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产品出口仍将面临相当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应不断增强。陈昕在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一文中认为我国是为世界农产品生产第一大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使关税、配额、数量等限制大大削弱。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也明显提高,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这为我国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发达国家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等重要手段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针对绿色贸易壁垒,我国需在国际、国内层面采取相应的农产品保护对策。穆俊峰等在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中提出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发展更为明显,这为增强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重大影响作用。但国内外市场竞争同时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也提出了新要求,以品牌为质量承诺标志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表现得日益迫切。杨新琴、赵建阳、陈青在浙江出口蔬菜发展前景、面临问题与的与对策一文中说道,要加快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强化蔬菜出口检测;要建立农产品产销信息网络;要建立农产品出口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要加大出口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实力;要提高蔬菜对外开放水平;要推进蔬菜产业化、国际化经营。第2章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21浙江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浙江地处长三角经济区,自然环境资源独特且农业产业环境优良,能够出产品质优良和品种丰富的各种农产品,具备居于全国前列的出口量。1近年来,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额逐年增加,但是增速却降低了。20012006年,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连续六年稳居全国第三位,20072011年才相继被辽宁和福建赶超,目前出口量居全国第五位,并呈现出缓慢下滑的趋势。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较大的负面影响,其出口量在金融危机过后明显受到增长限制。2007年,浙江省农副产品出口总额达722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82,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65。2008年,由于受到逐步渗透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省农副产品的出口总额为7683亿美元,同比增长63,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49,出现了整体增幅的下降。2009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加剧影响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同时由于受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受到了严重的打压和冲击,全年仅完成6577亿美元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同比下降1441,占全省农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49。2010年,全省农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8087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229,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45。从出口总额绝对值来看,2010年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总量有了大幅度的回升,超过了金融危机之前的出口水平,可见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已经开始走出危机的阴影,并呈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同时也要发现,浙江农副产品出口额在浙江省总体出口额中占有的比重一直趋于缓慢下降(见表21)表2120082010年浙江省出口贸易额和农副产品出口额(单位亿美元)年份浙江总体出口额(A)农副产品出口额(B)所占比重B/A20081542976834972009133016577494201018048808744822浙江农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浙江省享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殊地貌,这也为浙江形成多元化种植结构提供了便利和优厚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浙江省逐渐建立起多种模式的种养栽培格局,因而也就能够出产种类丰富多样的农产品。2浙江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品种繁多,多达近200种,主要有茶叶、水产品、蔬菜、花卉、羽绒羽毛、罐头、皮革、药材、毛皮制品、木制品、坚果、珍珠、畜产品以及其他农产品等种类。浙江农产品出口以农副加工品出口为主,在所有出口的农副产品中,农副加工品出口最多。2008年至2011年间,浙江省农副加工品出口基本上占到整个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达到60。初级农产品出口是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第二大出口农产品,水产品出口量相对最少。总体来说,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形成了以农副加工品和初级农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2010年,浙江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达2230亿美元,同比增长1821;水产品出口总额达1434亿美元,同比增长2796;农副产品加工品出口总额达4423亿美元,同比增长2391。表22、23表明从2008年到2010年,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还具备比较稳定的结构态势。其中,农副产品加工品出口额占到农产品整体总额的一半以上,进而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品出口为主导的农产品出口贸易趋势。但是,从表22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初级农产品和水产品在总额中占有的比重相比金融危机之前有了一定程度的略微上升。表2220082010年浙江农副产品出口贸易状况(单位亿美元)年份农副产品出口总额初级农产品出口总额水产品出口总额农副加工品出口额200876832049130243322009657718861121357020108087223014344423表2320082010年浙江三大类农产品出口比例()年份初级农产品出口比重水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农副加工品出口所占比重农产品出口额2008266716955638100200928681704542810020102758177354691002011年,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畜产品出口51809万美元,同比增长3973;茶叶出口48616万美元,同比增长2343;罐头出口38865万美元,同比增长3257;蔬菜出口37666万美元,同比增长1037;蚕丝出口7504万美元,同比增长1451;中药材出口4656万美元,同比增长527;花卉出口4335万美元,同比增长877。23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截止2011年年底,浙江已成功向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农产品,但出口目的地仍相对集中在日本、欧盟、美国以及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具体而言,2011年,浙江向欧盟出口农产品215639万美元,同比增长1649,占全部出口总额的2231;向美国出口农产品168858万美元,同比增长973,占全部出口总额的1747;向日本出口农产品159642万美元,同比增长2098,占全部出口总额的1652;向韩国、东盟等新兴市场分别出口农产品56298万美元、6220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37和1721,分别占全部出口总额的583和644。2011年出口额亿美元以上的目的市场有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德国、英国、西班牙、加拿大、意大利、法国、俄罗斯、荷兰、澳大利亚、摩洛哥、泰国、比利时、沙特阿拉伯、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3章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案例分析31浙江省茶叶出口案例分析浙江既是产茶大省,同时也是茶叶出口强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茶叶对外贸易在全国范围内始终占据着强势地位,不管是在出口数量,出口创汇能力,还是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3。(见表31)表3120092012年浙江茶叶出口情况表年份浙江出口量全国出口量出口量所占比重()浙江出口额全国出口额出口额所占比重()200913562599522178367485201015222808543231437529201116192866565258485532201216752867584291547532茶叶是浙江传统的优势农产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在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浙江茶产业借助优势的资源和技术,通过实施良种工程、绿色工程、品牌工程、茶厂优化改造工程以及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等,实现了较大的跨越式发展。2011年全省茶园面积达249万亩,茶叶总产量1318万吨,总产值4915亿元,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比上年增加51和90。其中名优茶产量465万吨,产值412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38和27,均创浙江茶叶历史最高水平。茶叶作为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优势产品代表,在国际市场中始终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以亚洲、欧盟等国家为主要的出口目的市场。2012年,浙江省茶叶出口总量1675万吨,出口创汇291亿美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47和125,约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与出口总汇的5848和5320。近年来,浙江出口茶类的结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20072012年浙江口岸(除宁波口岸)各类茶中,花茶出口增幅最大,2012年比2007年增长近10倍。其次是特种茶,包括名优茶、袋泡茶、保健茶等,2012年比2007年增加13697吨,实现高达2661增幅。另外,珠茶出口增长较快,2012年达到77344吨,比2007年增长8030。从结构分布来比较,可发现,2007年浙江珠茶、眉茶、蒸青、红茶、花茶、特种茶所占比重分别为470、344、112、16、01、56,2012年则为500、246、90、31、09、122。(见下表32)表3220072012年浙江口岸(除宁波口岸)茶叶出口结构出口数量(吨)年份眉茶珠茶蒸青茶红茶龙井花茶特种茶累计出口金额(万美元)平均价格(美元200731386428971019614201271325148913061357114863200841128573321349023661104036869121698161221324820094576866338953240131949585539132342160391211920104289175776104193597158156966831410931861713195201135248766731480143341631540164571492162237714996201238206773441397848131441405188451547352516616263由于各种原因,浙江茶叶在出口数量上虽然持续增长,但是其出口价格曾经一度遭遇了严重的下滑,曾于2002年跌至最低,平均每吨出口成交价仅为12119美元,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85。从2003年开始,浙江出口茶价格开始有所回升,并于2004年上升到了与2000年相当的水平。到2005年,浙江出口茶的平均成交价回升为每吨16263美元,相比2002年增长了342。32浙江省水产品出口案例分析水产品是浙江出口农产品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一种产品,同时也是浙江省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4近年来,浙江省水产品出口总量不断提升,国际市场也日益扩大,在水产品出口方面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浙江省出口水产品的品种主要以海水鱼类、海水虾类为主,出口目标市场以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为主。2012年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434亿美元,同比增长2796,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773。近些年来,海水鱼类出口总量在浙江水产品出口份额中的占有量有所下降,但出口货值仍然保持上升态势;海水虾类出口量和出口货值都保持上升态势;海水蟹类出口量基本持平,而货值下跌较多;而海水贝类、其他海水产品、淡水产品的出口量和货值均有所上升。(见表33)表3320092012年浙江主要出口水产品种品种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重量(吨)/货值(万美元)重量(吨)/货值(万美元)重量(吨)/货值(万美元)重量(吨)/货值(万美元)海水鱼类93660/1933294688/1958695050/1984879500/22700海水虾类313500/1165531024/1150032514/1180833700/13000海水蟹类5700/30506100/34406160/34456170/2344海水贝类407/4201324/4051434/4186031/2222其他海水产品34980/1190035700/1200634828/1090743500/16200淡水产品669/300650/290851/3901447/717浙江省目前已经向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过水产品,其中2008年对韩国、日本、香港和欧盟市场的出口额占总额的8579。韩国和日本是浙江水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而印尼则是浙江水产品出口的主要转口贸易市场,2012年出口1107万吨、041亿美元。欧盟、韩国和日本是浙江省三个主要的水产品出口国家,出口量和货值分别占全省水产品出口量的7108和7551。(见表34)表3420092012年浙江水产品出口主要国家国家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重量(吨)/货值(万美元)重量(吨)/货值(万美元)重量(吨)/货值(万美元)重量(吨)/货值(万美元)欧盟50450/1933250500/1698050600/1700051000/17800韩国51170/1595051200/1600051250/1620051500/16300日本28390/1312028420/1320013500/1350029000/13700美国5670/22805750/23005800/23405843/2373俄罗斯10000/352010150/354710200/356010300/3573第4章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41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411削弱浙江传统农产品出口优势浙江是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中的一个农产品出口强省。浙江的茶叶、蜂蜜等农产品在传统的农产品贸易中始终占据着优势地位。但是绿色贸易壁垒在对农业环保技术标准进行强化的同时,也使得浙江传统出口农产品的优势受到了削弱,进而阻碍了浙江发挥自身的比较性优势。5发达国家针对农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质量标准和检测要求,尤其苛刻地限量农产品中残留的化学物质,浙江出口的一些农产品因此未能达到出口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浙江传统出口自愿性、成本低廉型农产品的优势。412影响出口产品的数量和金额浙江的农产品因其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总体素质水平不高而只具备较低的安全性,这就导致浙江的农产品在面对一些发达国家的苛刻的环保标准和要求时只能束手无策,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浙江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和对外销售,从而使得浙江农产品的出口比重大大降低。6同时,浙江农产品出口产品大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农业初级产品,主要包括水产品、蔬菜、茶叶、粮油等几大类。由于最近几年以来,各发达国家纷纷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以对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进行严格限制的方式来实施其绿色贸易壁垒,这就导致浙江主要出口农产品均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其中水产品、蔬菜和茶叶受到的负面影响最为突出。413阻碍市场范围的扩大浙江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市场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国家国家和地区大多是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国,由于这些国家具备较强的环保能力优势与较为先进的环保意识和技术,因此有条件迅速地设置并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浙江的很多出口农产品就是因为达不到这些国家设置的“绿色标准”而无法进入国际市场,这就导致浙江农产品的出口市场范围难以巩固和扩大,反而时刻面临逐步缩小的威胁。7近几年以来,由于受到绿色壁垒的冲击,浙江农产品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的阻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浙江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扩大。414削弱浙江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浙江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世界各国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和实施而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未达到环境标准认证或者没有取得环境标志的产品的竞争力会大大降低。当前,随着各国消费者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人们更加热衷购买无污染或者污染较少的商品。8而产品只要获得了ISO14000认证或者环境标志就表明其产销全过程都是符合环保要求的,也就不会危害到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因此,目前国际市场就是被这些获得了ISO14000认证或者环境标志的产品霸占着。相反,没有获得ISO14000认证或者环境标志的产品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因此大大降低。其次,为了达到绿色标准而增加的成本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特别是价格竞争力。增加的成本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了达到环境标准而增加的原材料成本。为了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发达国家的环境检疫标准,浙江企业就要增加采购符合标准的原材料的成本。第二部分是为了达到环境标准而进行技术改善的资金投入。为了获得相关环境认证和环境标志,企业就要通过购买相关设备来改善自身的生产技术。第三部分是检验检疫费和环境认证费用。为了获得环境标志和通过环境标准认证,企业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最后,一些发达国家还针对浙江出口农产品征收绿色关税,这也使得浙江传统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丧失了。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收入减少了,也就意味着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了。9由于储运条件、采后处理、加工等条件有所限制,浙江省出口的蔬菜大多属于冷冻、腌浸或者干制的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因而通常就是凭借低廉的价格在国际市场占据销售优势的。绿色壁垒的设置和实施无疑会使得浙江以蔬菜为代表的传统出口农产品因农药残留检测费而承受较大的经济负担,进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最终使浙江传统出口农产品的价格优势丧失。415增高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门槛绿色贸易壁垒增高了浙江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门槛,使得浙江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加大。制定和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但针对外国商品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而且还对外国商品实行严格而繁琐的进口检疫制度。目前,发达国家在市场准入上都十分重视进口食品的安全性,并十分严格地限制药残等检测指标。发达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环境、品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使得浙江很多农产品很难正常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公平竞争,这使得浙江农产品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的信任度大大降低。浙江出口农产品企业也因此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42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又浮出水面,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出制度化倾向和趋势,发达国家利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关注的心理,持续提升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技术壁垒已经向制度化、法律化方向发展。欧盟、美国等国家都相应地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这些制度高标准地严格要求进口产品的质量安全、外部包装、标签等各个方面。而浙江大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和层次上,他们生产的农产品不具备稳定的质量品质,同时又由于我国的农药残留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着过大的差距,因此浙江出产的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很难与外国较为严苛的检测标准相吻合,这就无疑使得很多浙江农产品无法逾越这道“技术壁垒”而顺利出口到国际市场参与公平竞争。1043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中遇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府未能在政策上给予农产品出口行业和企业足够的支持与扶持。具体表现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未能根据浙江农产品出口行业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发展前景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从而未能适时地出台相应的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这使得浙江出口农产品未能获得足够的政府政策支持而很容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1144特色产品和品牌意识没有重视由于目前浙江的出口农产品行业和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员工、农民的素质水平不高,导致浙江出口农产品只注重出口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自身特色产品的突出和农产品品牌意识的牢固树立,这一忽视导致浙江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只有量的积累,而未能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特色和鲜明的品牌价值,这对于浙江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获得较高的美誉度和信任度是十分不利的。45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导致贸易摩擦浙江的出口市场向来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更是如此,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也会带来较为显著的风险。由于市场相对高度集中,浙江的出口农产品遭较短时期内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迅速上升,因而也就极易引发进口国的限制或制裁,从而引发贸易摩擦。到目前为止,在进口国数量增长较快或价格下降明显的浙江出口农产品大多都成为了贸易限制和贸易摩擦的对象。由于市场相对集中,一旦省内有一家农产品出口企业在某个市场出口获得成功就很容易引起其他企业竞相模仿,为了争夺市场,企业之间往往又会爆发“价格战”,进行压价竞销。最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出口“量增价减”、“增量不增收、增量不增效”等现象。12不但如此,这还会成为进口国对浙江农产品进行反倾销或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诱因。更为致命的风险还在于,一旦主要的进口国家限制浙江的出口农产品,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将很可能失去整个农产品出口市场。而在短期内开辟新的市场是具有极大的难度的,这往往又会使一些企业完全陷入困境。第5章促进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5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研和推广为了促进浙江省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浙江省相关部门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13一要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抓紧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二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三要加快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四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林地。五要加快推经农业机械化。六要继续加强生态建设,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另外还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切实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重点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推进产学研密切结合,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52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目前浙江农产品出口应对危机、打破贸易壁垒、提升自身国际美誉度的重要对策之一,为此,浙江省要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这三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第一,要积极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打破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技术壁垒。第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力量,加大检测力度,提高检测能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同时,加快出口农产品所必需的检测设施建设,确保检测项目与精度,达到出口目标国的标准和要求。第三,要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浙江省相关监管部门要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监管及认证工作全部转交给农业管理部门,明确以农业厅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改变目前农产品检测中存在的交叉检测及重复检测的无效率现象。53加强政府和行业主导管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后的农产品价格往往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起落,这不仅影响国内食品价格的正常运行,导致食品价格不断攀升,而且对于农产品出口企业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为此,浙江省各级政府和农产品出口行业资深必须逐渐强化对市场价格的监管和控制,除了利用短期有针对性的行政价格干预措施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更多地从流通环节加强农产品价格疏导,以防范农产品尤其是基础性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14同时,各级政府还应积极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和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良性发展,完善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补贴政策,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市场。54打造农产品的特色品牌近年来,我国国内相继发生了多起农产品有毒物质超标引发的中毒事件,由此引发的出口农产品退货、拒受乃至被禁止出口的事件也较多。因此,对于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来说,要想成功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关键要首先严格按照农产品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另外还要大力打造浙江农产品的特色品牌。品牌是无形的推销员,也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对推动企业的发展和促进商品的销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6对于浙江出口农产品来说,打造特色品牌更是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以及农产品种养专业户们要牢固树立强烈的农产品特色和绿色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各种举措扩大品牌效应,以品牌带动产品开发、产品生产以及市场开拓,借助自身的特色和绿色品牌打开市场和销路,以提升和巩固自身的国际美誉度。55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根据浙江省2005年出台的浙江省对外贸易预警系统“十一五”规划浙江省外经贸部门按照“以产业为基础,行业和企业参与、政府主导”的原则启动对外贸易预警点的建设工作。17在此基础上,为了有效促进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浙江省相关部门应当重点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市场和重点问题”,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浙江省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建设。在重点产业预警中,根据我省块状经济特色,争取在2012年前在全省形成覆盖重点产业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示范点”分布结构;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示范点”建立起全面、制度化的预警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机制,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