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及规范ppt课件_第1页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及规范ppt课件_第2页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及规范ppt课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科胶囊内镜(CAPSULEENDOSCOPY胶囊内镜是由吞入的内镜胶囊在胃肠道内的移动过程中摄取图象,通过传感器传送到记录仪并记录的检查方法。胶囊内镜的问世为小肠疾病的诊治带来了突破,使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得以实现。胶囊内镜发展史在胶囊内镜正式问世之前,经历了长达20年的酝酿、构思和研发过程1981年首次有人萌发研制无线内窥镜的设想1998年世界上出现第一个实验用胶囊内镜雏形2001年全球首家胶囊内镜问世2004年中国第一个胶囊内镜在重庆诞生胶囊内镜的构成OMOM胶囊内镜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影像工作站检查过程胶囊内镜检查过程很简单吞服胶囊拍摄记录回放观察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动物实验表明,CE对小肠疾病敏感性和【1】特异性分别为64和92。1APPLEYARDMZIREMANZGLUKHOVSKYAETALGATROENTEROLOGY20001191431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续)通过对全球有关小肠出血的临床试验报告和出版物的综合研究,在小肠黏膜损伤方面胶囊内镜检出结果非常明显小肠出血胶囊内镜检出率比其他诊断方法平均高21疑似CD在疑似克罗恩氏病的检出率方面不低于其他任何诊断手段全球医师比较接受的观点是胶囊内镜在小肠黏膜损伤检查方面可以与小肠镜同比或优先。而且明显优于其他诊断手段。CAREYEJGASTROENTEROLCLINNORTHAM20053471934胶囊内镜检查方法检查前准备鉴于胶囊内镜检查可能发生胶囊滞留及诊断的不确定性,检查前应对患者予以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胶囊内镜检查前禁食1012胶囊内镜检查前禁食1012H;但为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可在检查前夜行肠道清洁准备,常用的肠道清洁药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或磷酸钠溶液;为减少消化道泡沫,术前半小时可服用适量祛泡剂;术前口服胃肠促动力药是否能达到缩短消化道转运时间以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尚存争议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337338胶囊内镜检查方法胶囊内镜检查检查时将数据记录仪通过导线与粘贴于患者腹部体表的阵列传感器电极相连或者穿戴记录仪背心;患者吞服胶囊后,按时记录相关症状及监视数据记录仪上闪烁的指示灯,以确定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剧烈运闪烁的指示灯以确定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剧烈运动及进入强磁场区域,以防图像信号受到干扰。在服用胶囊2H后可饮清水,4H后可以进少许清淡食物。在胶囊电池耗尽时或胶囊自肛门排出后将数据记录仪从患者身上取下,并连接到可进行数据处理的工作站,并下载数据记录仪中的图像资料至工作站中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337338CE在欧洲推荐检查的主要病症CE在欧洲推荐检查的主要病症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克罗恩氏病怀疑小肠疾病遗传性息肉病(HEREDITARYPOLYPOSIS)小肠肿瘤长期服用NSAID药物引起的病变CE在国内应用的主要适应症CE在国内应用的主要适应症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及缺铁性贫血;疑似克罗恩病;疑似小肠肿瘤;监控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疑似或难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等);检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害;临床上需要排除小肠疾病者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337338CE在国内CE在国内检查禁忌证绝对禁忌证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者(一旦胶囊滞留将无法通过手术取出)相对禁忌证1已知或怀疑胃肠道梗阻、狭窄及痿管;知或怀疑胃道梗狭窄痿管2心脏起搏器或其它电子仪器植入者;3吞咽障碍者;4孕妇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337338CE诊断OGIBCE诊断OGIB回肠活动性出血常规检查手段难以诊断OGIB常规检查手段难以诊断OGIB每年因消化道出血导致住院治疗者超过了300000例,大约1020的患者没有发现明确的出血灶。全部病例的5可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出血,从而导致全面和反复的检查【1,2】。OGIB处理难度很大。原因主要是由于许多OGIB的出血部位在小肠,常规内镜和影像学检查难于发现这些部位的出血病灶。胶囊内镜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一线诊断手段1SPILLERRCPARKINSRABRJSURG19837048912THOMPSONJNSALEMRRHEMINGWAYAPETALGUT198728472CE对OGIB的诊断价值APPLEYARD等【1】报道了在40名OGIB患者中首次使用胶囊内镜。3例患者得到诊断,其中2人随后接受了血管病变的内镜治疗。胶囊内镜检查顺利,且没有发生复杂情况。在一项早前的比较胶囊内镜和推进式小肠镜在OGIB患者中的应用的临床试验中【2】,20名OGIB患者同时接受推名患者同时接受推进式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胶囊内镜组有55的患者检出出血灶,而推进式小肠镜组为30(PNS),血管扩张是最常见的发现。1APPLEYARDMZIREMANZGLUKHOVSKYAETALGATROENTEROLOGY2000119143112APPLEYARDMGLUKHOVSKYASWAINPNENGLJMED20013442322国内研究国内有学者【1】对52例经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消化道出血者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共发现小肠异常37例,未见异常15例,总阳性检出率为712(37/52)。其中血管畸形18例(391,18/52),经手术或DSA血管造影证实为出血原因的有5例其余13例由于检查时机的造影证实为出血原因的有5例,其余13例由于检查时机的原因,仅能作为消化道出血的可能病因。7例检查时发现小肠有活动出血,其中5例虽因出血影响视野仅能定位诊断,仍有助于指导后续处理。1夏宣平等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OMOM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空肠海绵状血管瘤有学者【3】对16例OGIB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检出小肠病变13例(8126),其中明确出胶囊内镜图像血原因或部位者10例(625),后行双气血原因或部位者例()后行气囊电子小肠镜、剖腹手术,结果与胶囊内镜诊断所提示的出血部位或原因相吻合。手术大体标本3汤敏等胶囊内镜在提高OGIB诊断中的价值病理图(HF100)CE对OGIB检查的最佳时机CE对OGIB检查的最佳时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总体诊断率在5081之间检出率与出血状况密切相关,活动性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的检出率分别达到92和44。但对以往有出血史患者的检出率仅为13对于OGIB,胶囊内镜的最佳检查时机为活动性鲅虺鲅胀止2周内【1,2】1BRESCIGPARISIGBERTONIMETALGASTROENTEROL2005402562592GEZZETAL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EPUBAHEADOFPRINTOGIB最常见的出血病因血管病变,其次为克罗恩病、间质瘤、小肠恶性肿瘤。小肠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