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坪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七里坪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七里坪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七里坪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七里坪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前言3第一章编写依据4第二章电力系统4第一节电网现状4第二节四川洪雅花溪电力有限公司及相关电网概况5第三节电网规划及接入方案提出9第四节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9第五节变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10第三章变电部分13第一节站址选择13第二节建设规模17第三节设计水平年及系统阻抗等参数18第四节变压器容量选择20第五节主要原则20第六节施工用水、用电、通信21第七节电气主结线及设备选择21第八节电气二次23第九节调度自动化27第十节站用电、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火灾探测报警28第十一节防雷接地29第四章土建部分30第一节概述30第二节变电站总平面及竖向布置33第三节变电站道路及大件运输34第四节变电站建、构筑物35第五节防雷39第五章水工部分及消防40第一节站区给排水40第二节消防40第六章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41第一节环境保护措施41第二节劳动安全卫生措施41第七章接入线路部分43第一节概述43第二节设计执行标准43第三节设计遵循的主要法律、法规44第四节设计指导思想44第五节线路路径44第六节气象条件51第七节机电部分53第八节导线换位59第九节杆塔与基础59第十节电缆设计主要原则63第十一节系统通信部分66第十二节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67第十三节能措施分析69第十四节对环境影响评价及措施71第十五节“两型三新”的应用情况72第八章通信部分74第九章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77第十章结论78第十一章附件、附图79前言我公司受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乐山洪雅七里坪110KV送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工作,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我公司组织包括咨询、系统、变电电气、变电土建、线路、技经、通信等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工程的外部条件、电网结构等进行了现场勘察和收资工作,并对电网负荷发展情况、电源的近远期规划及电网建设和运行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项目全体工作人员在公司领导下,完成了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第一章编写依据1、四川省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七里坪110KV变电站设计中选通知书2、国家电网公司下发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10KV变电站分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10KV输电线路分册4、现场勘测和收资第二章电力系统第一节电网现状110KV七里坪变电站附近主要有1、110KV吴河电站;2、35KV高庙电站;3、35KV沙坝子变电站;4、小楔头电站。1、110KV吴河电站该站为发电、变电综合型电站。发电机组2台,出力2X10MVA;站内主变3台,容量565兆伏安(203155兆伏安)。110KV母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110KV出线共3回,分别为罗目线、吴塘线、朱山花溪线。35KV母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35KV出线共7回,分别为洪雅线、沙坝子线、高庙线、小楔头线、桃源线,另有2回备用。10KV母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分别接雅能电站(上网)等周边各小水电及龙洞茶叶等周边各用电户。110KV吴河电站与35KV沙坝子变电站通过35KV线路连接。110KV吴河电站与35KV高庙电站通过35KV及10KV线路连接。2、35KV高庙电站该站为发电、变电综合型电站。发电机组3台,出力3X125MVA;站内主变3台,容量103兆伏安(2X3154兆伏安)。35KV母线为单母线接线,35KV出线共4回,分别为沙坝子线、吴河线、七里坪线、鑫源铁合金厂1炉线。10KV母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分别接大坪电站(上网)等周边各小水电及硝井1组、2组等周边各用电户。3、35KV沙坝子电站该站为终端型变电站。站内主变2台,容量20兆伏安(2X10兆伏安)。35KV母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35KV出线共6回,分别为吴河线、高庙线、世宇电冶线、中和咀线,另有2回备用。10KV母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主要供泰丰铸件及赵河跃进7组等变电站周边各用电户。35KV沙坝子变电站受电自110KV吴河电站与35KV高庙电站。4、小楔头电站小楔头电站为发电、配送电综合型电站。发电机组2台,出力2X32MVA;小楔头电站建设有到吴河电站的110KV小花线,导线为LGJ120,目前降压到35KV运行,平时输送容量为10MVA,最大输送容量为23MVA。110KV七里坪变电站新建工程拟从110KV小花线开断“”接。小楔头电站第二节四川洪雅花溪电力有限公司及相关电网概况(1)四川洪雅花溪电力有限公司电网地理接线四川洪雅花溪电力有限公司2007年电网地理接线图及2010年电网规划图如下(2)洪雅电力系统概况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森林覆盖率达657,全年雨量充沛,青衣江水系纵贯全境,花溪河、安溪河、周公河、炳灵河等几十条大小河流遍布全县,径流总量丰沛。青衣江在洪雅境内长57公里,流域面积达457平方公里,落差达70米。可开发水能蕴藏量达90万KW。在2005年中国水利电力研究院公布的全国小水电百强县中洪雅县居于首位。洪雅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00万千瓦,可开发90万千瓦。近年来,洪雅县坚持走“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促农”的路子,加快水电开发。目前,全县已建成大小水电站约136座,装机容量594万千瓦,年发电量297亿千瓦时,水电年总产值达998亿元;总装机24万千瓦的瓦屋山电站首台机组于2007年底发电;总投资8亿元、总装机12万千瓦的百花滩电站首台机组于2006年底发电。在建的装机容量为104万千瓦的千佛岩电站也将于2010年竣工投产,预计到2010年底,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4万千瓦,年发电量达594亿千瓦时,水电年总产值达18亿元,年创税收18亿元。(3)四川洪雅花溪电力有限公司概况四川洪雅花溪电力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高庙镇境内,是六十年代末应国家“三线”建设需要配套修建的水力发电厂,电厂总装机容量22625千瓦,年发电量1亿多KWH,建成投产后即与国家电网并网运行至今,是当时乐山电网主力电厂。1993年并入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与重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重组,为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通过几年的努力和发展,已形成集发、供、输、配电为一体的电力公司。目前花溪公司拥有洪雅县高庙、瓦屋山、赵河等七个乡镇的供电营业区,占全县面积的54。自有电站3座,总装机22625千瓦。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51500KVA。35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开关站1座变电容量35300KVA,10千伏开关站1座。以及覆盖洪雅县南部较为完善的供用电网络,有35KV线路594KM,10KV线路110KM,低压线路330KM,网上装机总容量52005KW,现有直供负荷总容量46650KVA,网内年交换电量为22亿KWH。(4)四川洪雅花溪电力有限公司高压系统图如下(高压系统电网情况见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节电网规划及接入方案提出根据花溪电力公司2010年电网规划拟建110KV七里坪变电站附近除110KV吴河电站、35KV高庙电站、35KV沙坝子电站、小楔头电站外,还有赵河开关站、桃源开关站、唐坝110KV变电站、罗目110KV变电站、朱坎220KV变电站,根据花溪电力公司2010年电网规划图拟建110KV七里坪变电站的110KV接入线路可设2个接入方案,分别为方案一拟在110KV小花线离110KV七里坪变电站33KM处开断“”接,新建同塔双回线路长度约233公里;导线型号LGJ185。详见附图三方案二在110KV吴河电站扩建110KV间隔,建设吴河七里坪110KV线路,最终接入七里坪110KV变电站。线路长度约1X89公里,导线型号LGJ185。详见附图四第四节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110KV七里坪变电站110KV的接入,共有2个方案方案一拟在110KV小花线离110KV七里坪变电站33KM处开断“”接,新建同塔双回线路长度约233公里;导线型号LGJ185。方案二在110KV吴河电站扩建110KV间隔,建设吴河七里坪110KV线路,最终接入七里坪110KV变电站。线路长度约1X89公里,导线型号LGJ185。方案比较如下方案比较如下比较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接入变电站110KV吴河电站、110KV小楔头电站110KV吴河电站接入线路长度2X33KM1X89KM接入线路形式架空架空施工情况施工方便施工相对复杂运行维护运行维护较为简单。运行维护较为简单。对接入电站的影响无110KV吴河电站需扩建110KV间隔供电可靠性可靠可靠光纤24芯OPGWADSS架空敷设,进站非金属光缆,光缆通道长度2X33KM24芯OPGW架空敷设,进站非金属光缆,光缆长度1X89KM接入部分投资情况共约2875万元共约8765万元,其中扩建间隔费120万元,线路7565万元同上可看出方案一路径短,投资少,维护方便,建设合理,技术经济指标明显优于方案二,因此110KV接入系统方案推荐方案一。第五节变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一、110KV七里坪变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分析随着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不断开发,以及周边环境的相关配套的发展,依照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总体规划及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并参照成都市电业局相关负荷配置标准,选取规划区各类建筑面积或用地面积的负荷指标如下工业建筑300KW万M2,旅馆建筑250KW万M2,办公、服务业、商业金融、居住建筑200KW万M2,文化娱乐、医疗市政100130KW/万M2,保安、学校、对外交通、邮电80KW/万M2,仓储、广场30KW/HM2,街头绿地、公园、停车场等按10KW/万M2考虑。按负荷预测的用电单耗法、商业用电预测法以及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法,经测算,到2012年,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最大用电负荷达到26MVA,到2015年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40MVA,供电量约为1294亿千瓦时,为加强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区域电网建设,缓解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日趋激烈的供用电矛盾;为满足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负荷增长的需要,保障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经济发展,完善吴河、高庙、峨眉山片区的电网结构,优化峨眉山周边电网供电线路,提高了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区域电网的电能质量,并且优化电网后降低了输送线路的损耗,节约能源。因此新建110KV七里坪变电站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二、110KV七里坪变电站接入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小楔头电站到吴河电站建设有110KV小花线,导线为LGJ120,目前降压到35KV运行,平时输送容量为10MVA,最大输送容量为23MVA。本110KV七里坪变电站新建工程拟从110KV小花线开断“”接。其线路长约33KM,路径较短,投资少。110KV小花线开断“”接进110KV七里坪变电站,在原电网基础上不占用吴河电站、小楔头电站的110KV出线间隔。因此110KV七里坪变电站从110KV小花线开断“”接接入是可行的。接入的110KV线路分别是七里坪吴河110KV线;七里坪小楔头110KV线。35KV接入线路目前有小楔头电站至峨眉山金顶35KV线路,拟将此线路开断;经现场勘测,小楔头电站此35KV出线改为接至110KV七里坪变电站。小楔头电站至峨眉山金顶35KV线路开断后,至峨眉山金顶35KV线路改由新建的七里坪变电站接入,改接后线路路径较短,投资少,因此110KV七里坪变电站从小楔头电站接入35KV线路是可行的。变电站另外2回35KV接入线路分别是35KV七里坪峨眉山金顶线,35KV七里坪华生、半岛酒店线。根据推荐方案,110KV七里坪变电站建设前及建设后的接入线路情况如下两图所示在拟建站区附近未发现与本站可能造成相互干扰和相互影响的重要通讯设施、军事设施,拟建站区无压覆矿、无文物,周围无密集居住区。变电站建设及建成运行对周围环境无影响。三、电力平衡平衡原则1)根据洪雅地区各干支流水电站的投产时间,进行2009年2015年逐年电力平衡。2)小水电集中考虑出力参与平衡。3)电源按装机容量,分丰水期、枯水期不同开机方式和出力参与平衡。丰水期小水电站出力按满发考虑;枯水期按装机容量的1/41/5或保证出力考虑。平衡结果洪雅地区在丰水期有富裕的电力外送,而枯水期则需要从主网下电(罗目线)。新建七里坪110KV变电站是可行的。四、变电站性质及作用110KV七里坪变电站性质属终端站。本站建成后,加强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区域电网建设,缓解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日趋激烈的供用电矛盾;满足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负荷增长的需要,保障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经济发展,完善吴河、高庙、峨眉山片区的电网结构,优化峨眉山周边电网供电线路,提高了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区域电网的电能质量,并且优化电网后降低了输送线路的损耗,节约能源。110KV七里坪变电站1期建设有35KV峨眉山金顶的供电间隔,保证了峨眉山金顶供电的可靠性,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重意义。第三章变电部分第一节站址选择一、站址选择方案一(推荐方案)1、站址地理位置拟建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10KV七里坪变电站站址位于眉山市洪雅县高庙镇七里坪村,处于峨眉半山七里坪国际避暑度假区附近,距成都市210公里,距眉山市120公里,距峨眉山市33公里,距瓦屋山58公里。站址用地为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征用地,场地高差较大,地基基础施工会形成人工边坡,需做边坡支护工作。拟建场地位于七里坪旅游专线道路一侧5M,进站道路较为便利。场地内未见滑坡、泥石流、崩塌、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该区域岩溶不发育,无溶洞、地下暗河等地下空洞,可以建站。拟建站址现场照片2、站址进站道路拟建110KV七里坪变电站紧邻峨眉山旅游专线公路,需新建约150米接引道路,由峨眉山旅游专线公路直接到达,交通很方便。进站道路见下图3、进出线走廊及通讯干扰拟建110KV七里坪变电站的110KV侧为架空出线,向北方向出线,出线走廊宽阔;35KV、10KV侧为电缆出线。在站址上空及周围无架空线路,110KV出线走廊情况良好;35KV、10KV出线电缆由电缆沟引出站外。在站区附近未发现与本站可能造成相互干扰的重要通讯设施。4、站址征地及相关协调拟建变电站需要征地约8亩(不含站外出线杆塔构架等征地),进站道路需与峨眉山旅游专线道路对接,因此征地、青苗补偿、道路对接等及其它协调工作及费用由甲方负责。二、站址选择方案二(比较方案)1、站址地理位置拟建110KV七里坪变电站站址场地位于眉山市洪雅县高庙镇七里坪村,离峨眉半山七里坪国际避暑度假区约6公里,距成都市216公里,距眉山市126公里,距峨眉山市39公里,距瓦屋山53公里。拟建站址属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沿山过渡片区,垂直气候与生物特征明显。有丰厚的气侯优势和生物环境资源。站址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岩层基岩产状较平缓,无空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构造简单,完整性良好。拟建站址现场照片2、站址进站道路拟建110KV七里坪变电站靠近洪雅县高庙镇乡村公路,与峨眉山旅游专线公路约有100多米距离。需新建约80米接引道路,与高庙镇乡村公路对接,也可修建约160米接引道路,与峨眉山旅游专线公路对接,交通较方便。3、进出线走廊及通讯干扰拟建110KV七里坪变电站的110KV侧为架空出线,向东北方向出线,出线走廊宽阔;35KV、10KV侧为电缆出线。在站址上空及周围无架空线路,110KV出线走廊情况良好;35KV、10KV出线电缆由电缆沟引出站外。在站区附近未发现与本站可能造成相互干扰的重要通讯设施。4、站址征地及相关协调拟建变电站需要征地约8亩(不含站外出线杆塔构架等征地),进站道路需与洪雅高庙镇乡村道路或峨眉山旅游专线道路对接,因此征地、青苗补偿、道路对接等及其它协调工作及费用由甲方负责。三、站址比较根据现场踏勘情况,经系统、电气、土建、勘察等专业充分研究分析,对初选所址进行全面的可行性比较比较方案站址选择方案一站址选择方案二综合评价1地理位置位于峨眉半山七里坪国际避暑度假区附近,距成都市210公里,距眉山市120公里,距峨眉山市33公里,距瓦屋山58公里。场地开阔进出线较为方便。离峨眉半山七里坪国际避暑度假区约6公里,距成都市216公里,距眉山市126公里,距峨眉山市39公里,距瓦屋山53公里。场地开阔进出线较为方便。方案一优于方案二2交通运输条件紧邻峨眉山旅游专线公路,需修进站道路150M,交通方便。靠近洪雅县高庙镇乡村公路,与峨眉山旅游专线公路约有100多米距离,需修进站道路80M(或160M),交通相对方便。相当3用地性质征用地征用地相当4地质条件1、站址地貌基本形态为构造侵蚀、剥蚀低山山梁顶部丘陵地貌。站址附近地段高差较大,冬天有覆冰,地形多为山地,植皮好。地形坡度较小。2、拟建站址周围无地表泾流及其它永久性及暂时性水系,排水条件好。站址地处山上,所在之处植被完好,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且可做护坡加以预防。站址无不良水文地质现象。3、地震基本烈度为度。1、站址地貌基本形态为构造侵蚀、剥蚀低山山梁顶部丘陵地貌。站址附近地段高差较大,冬天有覆冰,地形多为山地,植皮好。地形坡度相对较大。2、拟建站址周围无地表泾流及其它永久性及暂时性水系,排水条件好。站址地处山上,所在之处植被完好,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小,且可做护坡加以预防。站址无不良水文地质现象。3、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方案一优于方案二5施工条件施工电源来自附近10KV线路。施工用水采取附近自来水引接的方式。交通较为方便。施工电源来自附近10KV线路。施工用水采取附近自来水引接的方式。交通较为方便。相当6出线走廊110KV侧为架空出线,向北方向出线,出线走廊宽阔;35KV、10KV侧为电缆出线。在站址上空及周围无架空线路,110KV出线走廊情况良好。110KV侧为架空出线,向东北方向出线,出线走廊宽阔;35KV、10KV侧为电缆出线。在站址上空及周围无架空线路,110KV出线走廊情况良好。相当7土石方量挖方量约43237M3,回填土约为3200M3。挡土墙为800M2。挖方量约17964M3,回填土约1200M3。挡土墙为1200M2。方案一优于方案二8拆迁量拆迁一户农户无拆迁方案二优于方案一9接入线路110KV小花线开,110KV接入线路长约33KM(双回),35KV小雷线开,35KV接入线路长约35KM(双回),110KV小花线开,110KV接入线路长约49KM(双回),35KV小雷线开,35KV接入线路长约95KM(双回),方案一优于方案二从上表可看出方案一优于方案二,推荐方案一站址。第二节建设规模一、主变压器本站的建设规模按225MVA,三相三圈铜线有载调压变压器,额定电压为1108125/385225/105KVKV。本期1台主变。二、110KV进线最终4回,本期2回至吴河电站1回,至小楔头电站1回三、35KV出线35KV最终6回,本期3回华生半岛酒店1回,至小楔头电站1回,峨眉金顶1回。四、10KV出线10KV最终10回,本期6回五、10KV无功补偿本站10KV电容补偿最终43006KVAR,本期13006KVAR。第三节设计水平年及系统阻抗等参数一、设计水平年(1)设计水平年本工程设计基准年为2010年,预计投产年为2012年,规划水平年为2015年。(2)资金来源自筹及银行贷款(3)建设单位乐山电力股份公司二、短路电流计算及无功和中性点设置归算到2015年的110KV系统阻抗06435(含125KMLGJ120的110KV线路等效阻抗)基准容量SJ100MVA基准电压UJ110/385KV/105KV等效阻抗图1、短路电流计算表短路计算点电压等值电抗短路容量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值短路全电流最大有效值短路电流冲击值代号名称千伏标么值MVAKAKAKAD1110KV母线110064357801078011216919892D235KV母线35065652376223762370660593D310KV母线100665827082712902210882、无功补偿设置根据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应根据需要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其容量按照主变容量的1030确定。经计算,本期变压器容量为125MVA的三绕组变压器,按照规程,本期在变压器10KV侧补偿13006KVAR的电容器较为合理。无功补偿容量为3006KVAR,经计算全部无功容量一次投切时母线电压的波动在规程要求范围内,因此电容器不分组。无功终期最终补偿43006KVAR。3、中性点接地方式根据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A)本站110KV侧采用直接接地方式,主变压器中性点经隔离开关接地。B)经计算本站35KV和10KV侧中性点均可采用不接地方式。因设计的35KV电缆长度约07KM,10KV电缆长度约12KM,其电容电流远小于规程规定的10A和30A,因此不考虑设置消弧线圈装置。第四节变压器容量选择根据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负荷用电特性,其用电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和时段性,按照规程,需要系数取08,经测算,到2012年,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最大用电负荷达到26MVA,到2015年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40MVA。负荷预测表(单位KVA)序号名称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1最大负荷(KW)70001965922608260002990034385395422同时率080808080808083功率因数COS0900900900900900900904需用主变容量(KVA)62221747420096231112657730564351485本工程主变容量KVA本期125000,终期225000因此规划至2012年底峨眉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变压器负荷容量为23111KVA,因此本期建设1台SFSZ925000/110主变压器及部分出线间隔(详见主接线图),终期(2015年后)负荷按年负荷增长率15计算,到2015年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40MVA。因此终期建设完成2台SFSZ925000/110主变压器并全部建成是很合理的。第五节主要原则一、主要设计原则本次设计按以下原则进行(1)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布置方式(AIS)。(2)本站建设按二次建成方式设计。(3)本站按微机综合自动化,按无人值守变电站设计。(4)本站按II级污秽区进行设计。(5)架空进站线路应尽量避让旅游度假区的建、构筑物及树木。(6)按地震基本烈度度进行设计。二、电气主结线110KV配电装置最终出线4回,采用单母线分段结线方式采用国网典设A1方案。35KV配电装置最终出线6回,采用单母线分段结线方式采用国网典设A2方案。10KV配电装置最终出线10回,采用单母线分段结线方式采用国网典设A2方案。三、配电装置110KV配电装置为屋外软母线普通中型布置,出线及主变进线均采用架空方式。它具有占地面积小,布置清晰,运行、维护方便,构架少等优点,已有成熟的安装、运行经验。110KV配电装置布置形式采用A1模块。35KV、10KV布置在综合楼内,采用中置式手车开关柜,双列三通道布置。该开关柜采用加强绝缘型结构,配真空断路器、少维护、无污染。断路器中置式布置,维护、检修方便。四、总平面布置变电站采用常规布置方式,布置详见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变电站西南侧经进站道路与峨眉山旅游专线相连,进站道路从峨眉山旅游专线引接。110KV侧向北方向架空出线,35KV、10KV为电缆出线,出线由电缆沟向南(旅游度假区方向)引出站外。五、调度组织关系七里坪110KV变电站终期按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七里坪110KV变电站由四川省乐山电力股份公司花溪公司调度中心管理,该站按电力调度服务的专用调度通信设施设计考虑。本期由于小花线无OPGW(ADSS),目前吴河电站与小楔头电站是通过程控电话进行通讯调度,因此在七里坪变电站内考虑调度通讯设备土建位置,站内所有监控数据均集中到微机中控台,本期按有人值守,调度数据通过程控电话或手机通信传送到花溪公司调度中心管理。第六节施工用水、用电、通信1、本站附近有自来水,站区生产、生活、绿化用水可采用从自来水取水。2、施工用电可从就近站外10KV线路引接。3、施工通讯引一路市话。第七节电气主结线及设备选择一、电气主结线采用A1模块110KV出线最终4回,本期2回,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35KV出线6回,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出线10回,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二、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及设备选择各级母线的短路电流(II)计算结果如下短路计算点电压等值电抗短路容量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短路全电流最大有短路电流冲击值效值值代号名称千伏标么值MVAKAKAKAD1110千伏母线110064357801078011216919892D235千伏母线35065652376223762370660593D310千伏母线分列运行10066582708271290221088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选择本站的主要电气设备,其中1、主变压器SFSZ925000/11025000KVA1108125/385225/105KVYN,YNO,D11,UD12105UD13175UD2365有载调压开关国产M型;2、110KV配电装置A六氟化硫断路器1250A,315KA,附弹簧操作机构;B二柱中心水平开启式隔离开关1250A,动稳定电流80KA,双接地或单接地。主刀机构电动机构,地刀机构手动机构;C电流互感器110KV022X150/5A02S/05/10P20/10P20出线间隔2X150/5A05/10P20/10P20/10P20主变进线间隔2X200/5A02S/05/10P20/10P20分段间隔D电容式电压互感器TYD110/002H母线,3110/01/01/01KV02/05/3P3TYD110/001H出线,110/01/01KV05/3P3E氧化锌避雷器Y10WZ108/281W,附泄漏电流记录仪3、35KV选用金属铠装中置式开关柜内装真空断路器405KV630A25KA;4、10KV选用金属铠装中置式开关柜内装真空断路器10KV2000A25KA大电流柜;10KV630A25KA小电流柜;5、10KV电容器选用TBB103006/334M3A组合式电容器组,配电抗率6的干式空芯电抗器。6、因计算电容电流较小,因此不需要设计消弧线圈。以上设备的最后选型以招投标和审查意见为准。第八节电气二次一、全站控制监测系统(1套)变电站监控系统采用成熟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按无人值班设计,其功能如下1、计算机监控系统按分层式网络结构设计,系统分为两层,即站控层和间隔层,具有远方控制功能。站控层网络采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采用单网配置。间隔层采用现场总线网络或者以太网。网络媒介采用屏蔽双绞线或者光纤。2、按无人值班设计,站内监控系统设置一台服务器兼操作员站。站内设UPS电源一套作为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保护装置等二次设备提供交流不停电电源。3、变电站监控设备、保护设备及各智能设备均考虑配置远动数据接口,根据调度管理权限,完成变电站与调度中心的通信。4、计算机监控系统具备防误闭锁功能,能够完成全站防误操作闭锁。5、保护动作及装置报警等重要信息采用硬接点方式输入测控单元。6、35KV、10KV微机监控和保护按“四合一”保护测控装置设计配置。7、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置到调度中心的双通道上传接口,支持CDT、101、104远动通信规约。变电站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如下1、各电压等级的断路器以及隔离开关、电动操作接地开关、主变中性点隔离开关。2、主变的分接头调节及10KV无功补偿装置自动投切。3、站用电控制及站用电源备用自投。4、直流系统和UPS系统。5、通信设备及通信电源告警信号。6、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的报警信息。7、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报警信息。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1、主变110KV系统保护和35KV、10KV保护均配置微机型保护,考虑到110KV、35KV系统有电源接入上网,110KV、35KV电源线路配置同期功能。主变保护功能纵差保护,包括差动电流速断保护,二次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保护,CT二次回路断线检测;110KV侧三段(二段三时限)复合电压闭锁(可带方向)过电流保护;具有低压侧复合电压启动接点输入,实现二侧复合电压并联启动;110KVPT断线检测;35KV、10KV侧二段复合电压闭锁(可带方向)过电流保护;具有复合电压启动的输出接点;35KV、10KVPT断线检测;三段零序电压闭锁零序过电流保护;过载闭锁有载调压;过流启动风机;过负荷保护;瓦斯保护;温度过高保护、释压器保护等非电量保护;2、110KV线路保护(1)吴河110KV电站七里坪110KV变电站本线路保护功能主要配置如下距离保护;四段零序方向电流保护;检无压、检同期、三相一次重合闸;具备远方联跳功能及数据通讯接口。(2)七里坪110KV变电站小楔头电站本线路保护功能主要配置同(1)3、35KV线路保护(分散安装在开关柜内)限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带方向);过电流保护(带方向);检无压、检同期、三相一次重合闸;低周减载功能;4、10KV线路保护,分散安装在开关柜内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带方向);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带方向);过负荷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低周减载功能;5、10KV电容器保护,分散安装在开关柜内(最终4回,本期1回)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过负荷保护;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零序过流保护三、直流系统直流系统向全站微机监控、保护、断路器跳合闸、事故照明等负荷提供电源。本工程设置一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容量200AH,2V一只,108只/组,蓄电池组电压220V。蓄电池容量选择按经常负荷和事故负荷的100考虑,事故停电、事故照明按2小时计算。蓄电池采用组屏安装,设置在继电室内。蓄电池配置一套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10A4块,220V),充电模块按N1备份方式配置。每组蓄电池配置一套蓄电池巡检仪。220V直流系统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直流馈线采用辐射供电方式。直流系统设置微机监控单元,对直流系统进行监测和管理,并与监控系统通信。配置微机型直流系统绝缘监测仪,在线监测各馈线的直流接地故障,并与直流系统监控单元通信。直流系统组柜4面,设置于继电室内,其中直流充电柜1面、馈线柜1面、电池柜2面。四、电能计量根据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2001的要求,配置各部分的计量装置。1、电能表配置在电能量计量计费关口点和考核点,关口点按主备双表方式配置,有功精度02S级,考核点按单表配置。其考核点设置在七里坪110KV变电站110KV侧。2、在本站主变高压侧设多功能数字式电度表。3、在主变中、低压侧分别设多功能数字式电度表,装于相关的开关柜内。有功精度为05S级)4、35KV、10KV线路、10KV电容器出线采用全电子多功能电度表,分散装于35KV、10KV各开关柜上。有功精度为02S级)5、所有电度表通过RS485接口与变电站监控系统通信。6、全站所有的数字式电度表通过RS485串口与电能采集装置接口,并将信调对该站供电负荷进行快速、准确、有效的统计,在继电器室配置1面电能量采集柜,具有站内电能量的采集、数据管理、自动计费等功能,电能表与电能量采集装置之间采用RS485口组网通信。电能采集息送入微机监控系统。同时配一部专用市话将电能采集信息传至吴河电站花溪公司调度中心。五、微机五防七里坪110KV变电站内设置一套经电力部产品鉴定的站端微机“五防”系统,考虑相应的微机五防闭锁装置、电脑钥匙、锁具、软件系统及接口设备等,站内设置一台微机五防主机兼工作站,可与吴河110KV电站微机五防主站配套接口。六、故障录波为便于记录分析110KV线路、主变等继电保护故障信息,本站设置1套故障录波装置,用于记录110KV线路、主变等主要设备故障信息,组屏安装于控制室。七、时钟同步监控系统设备应从站内时间同步系统获得授时(对时)信号,本站设计一套GPS时钟同步系统。保证各工作站和数据采集单元的时间同步达到1MS精度要求。当时钟失去同步时,应自动告警并记录事件。监控系统的对时接口采用IRIGB码对时、秒/分脉冲对时方式。第九节调度自动化本站本期由于小花线无OPGW(ADSS),目前吴河电站与小楔头电站是通过程控电话进行通讯调度,因此本期在七里坪变电站内考虑调度通讯设备土建位置,站内所有监控数据均集中到微机中控台,本期按有人值守,调度数据通过程控电话或手机通信传送到花溪公司调度中心管理。本站终期调度自动化按如下考虑一、远动信息根据部颁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的有关条款规定,变电站应向控制中心及上级调度传送以下遥测、遥信信息、遥测110KV、35KV及10KV线路有无功功率、有无功电能量,110KV、35KV及10KV母线电压、频率;主变高、低压侧有无功功率、电流;主变高、低压侧有无功电能量,并满足高层软件的信息采集要求。、遥信事故信号、断路器位置信号、隔离开关及地刀位置信号、主变压器抽头位置信号、主变压器保护信号、公共信息。远动信息为数字数据信息,采用光纤方式同调度中心进行传输。二、远动功能、常规电气量、非电气量的采集(模拟量、开关量)与处理;、微机保护信号采集,包括保护动作信息、事件顺序记录信息、保护装置工作状态及保护定值传输与修改;、接收调控端计算机系统遥控命令,实施控制操作并校核执行;、向调度端传送所采集的各种信息;、接收地调系统对时命令;、遥控功能对变电站所有断路器、分接头具有远方控制能力;、具有必需的人机联系及维护手段;、具有自恢复功能;、具有转发的功能;、可与微机保护系统等接口。监控系统的远动功能及性能指标符合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远动信息采取“直采直送”原则,直接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测控单元获取远动信息,满足乐山电力股份公司、花溪公司调度中心远动信息采集要求。远动通信设备实现与乐山电力股份公司、花溪公司调度中心的数据通信,采用常规远动通道互为备用的方式,预留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口及规约。网络通信采用DL/T63451042002规约,专线通信采用DL/T63451012002规约,通信规约按乐山电力股份公司、花溪公司调度中心要求设置。三、接口要求与调度中心接口要求满足相关规定规程要求。综合自动化设备厂家应在调度中心建立相关数据库及软件设置,并根据调度中心要求的接口类型转换接口。第十节站用电、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火灾探测报警一、站用电根据本变电站所需负荷统计计算,本期本站装设2台125KVA的站用变压器,1厂用变接于10KV母线I段上。2厂用变就近接于站外电源。双电源提高了站用电的可靠性。站用电电压为380/220V,低压接线采用380V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380/220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两回电源进线采用智能型自投开关,实现互为备投。低压配电屏采用GGD固定式配电屏,布置在继电器室内。变电站工作照明由站用交流屏供电,事故照明由直流供电,在站用交流屏上设有事故照明切换装置,交流供电发生事故时将自动切换到直流上。电源容量满足维持事故照明2小时。站用变压器容量选择根据DL/T51552002220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计算,考虑裕度,站用变压器容量选125KVA。二、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为了便于运行管理,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在变电站内设置一套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其功能按满足安全防范要求设置,不考虑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视。配置原则如下沿变电站围墙四周设置远红外线探测器或者电子栅栏;大门和主控制楼入口处设置摄像头;各配电装置区室外设置摄像头;主控制室以及配电室均安装室内摄像头。完成变电站全站安全、防火、防盗功能配置。报警接点信号接入本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三、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站内设置一套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控制器的容量、性能要求及接口按照最终规模考虑,火灾探测报警区域包括主控制室、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室及主变等。根据安装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和原理的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设在变电站的主控制室内,当有火情发生时,控制器可以纪实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显示发生火警地点。报警信息送至本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同时能传输至调度中心。第十一节防雷接地1、雷电过电压保护主变压器绝缘配合。在主变压器中性点装设氧化锌避雷器。110KV、35KV、10KV配电装置及10KV电容器雷电过电压保护。在110KV进线端及各段母线均装设有氧化锌避雷器;35KV进、出线端及各段母线均装设氧化锌避雷器;10KV进、出线端及各段母线均装设氧化锌避雷器;为防止电容器操作过电压,在并联电容器首端装设氧化锌避雷器。直击雷保护。利用设置在110KV配电装置构架上2支25米高避雷针、1支35米高独立避雷针及1支30米高独立避雷针进行直击雷保护。2、接地变电站接地方式以水平接地体为主,辅以垂直接地极,水平接地带采用608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极采用505热镀锌角钢。根据规程DL/T6211997,施工阶段如不满足要求,应采用打接地深井等降阻措施。屋内配电装置埋设环形接地网,并与屋外主接地网相连。各种设备接地部位应与主接地网相连。第四章土建部分第一节概述拟建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10KV七里坪变电站站址位于眉山市洪雅县高庙镇七里坪村,处于峨眉半山七里坪国际避暑度假区附近,距成都市210公里,距眉山市120公里,距峨眉山市33公里,距瓦屋山58公里。站址用地为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征用地,场地高差较大,地基基础施工会形成人工边坡,需做边坡支护工作。拟建场地位于七里坪旅游专线道路一侧5M,进站道路较为便利。场地内未见滑坡、泥石流、崩塌、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该区域岩溶不发育,无溶洞、地下暗河等地下空洞,可以建站。拟建站址现场照片一、站址地形地貌拟建变电站场地属构造侵蚀中山地貌。变电站拟建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勘探点地面的假设高程为49605M52452M之间,高差2847M。二、站址地质情况根据我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勘探深度内,场地地层揭露有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DLEL、和二叠系下统灰岩层PM,现按岩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耕土黄褐色、灰褐色,稍密,稍湿,包含少量碎石,含量2040左右,含约5块石,粒间充填角砾及粘土,含大量植物根。粘土层以黄褐黄色为主,可塑,土质成分较均匀,且手感滑腻,粘性较大,局部含有碎石,块石。2二叠系下统灰岩PM强风化灰岩表层为强风化灰岩,厚度大约05M左右,呈碎石状;中风化灰岩下层为中微风化灰岩,产状为9032,深灰色、灰色,完整性好,根据区域资料,该层厚度较大,岩溶不发育。地基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下表。岩体试验数据统计表表土1岩土种类统计项目天然密度0G/M3饱和密度SAG/M3极限抗压强度MPA饱和统计数666最大值278280124最小值26827161平均值27327693标准差003700342335变异系数001400120252修正系数/0792灰岩强风化标准值/73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表土2指标地层天然重度KN/M3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度压缩模量ESMPA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标准饱和MPA电阻率M耕175150土粘土风化灰岩226030100500731000中风化灰岩25不可压缩层2500耕土Q4DLEL含大量植物根,结构松散,土质均匀性差,力学强度差,不应作为持力层;粘土层Q4DLEL力学性质一般,作为持力层的适宜性差;强风化灰岩PM表层为强风化岩,呈现碎石块,力学性质好,厚度不大,做持力层的适宜性一般;中风化灰岩PM根据区域资料,该层厚度较大,承载力较高,作为持力层的适宜性较好。该地区站址附近无大的断裂构造行迹通过,区域稳定性较好。根据全国地震区划图编制委员会编制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等1号修改单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判定,峨眉山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估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为175M/S,覆盖层厚度小于3米,判定场地类别为I类。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0S。场地内无液化土层存在,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三、站址地下水条件该区域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基岩风化带中的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及邻区地下水侧向补给,水量的大小受裂隙发育程度及裂隙面充填特征等因素的控制,该类水的水量一般不大,但埋藏较深,仅局部地段存在上层滞水,本次勘察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揭示地下水。环境类别为II类,经分析可知,地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等级属于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等级属于为微腐蚀。四、水文气象条件山麓地带的峨眉县年平均气温172C,而山顶的金顶年平均气温31C,山麓年较差193C,山顶则为18C;峨眉山年降水量19598MM,降水大部分集中于夏季。峨眉山平均湿度为86,拟建范围沿线无大的河流通过,仅在局部有个别小的冲沟通过。站址综合气象要素如下1年平均气温1722年最高气温403年最低气温54年平均相对湿度865年平均降水量19598MM6年平均蒸发量14967MM7平均风速10M/S8最大风速27M/S9主导风向ENE(东北风偏东)10年平均日照数10493小时11最大积雪厚度5CM12标准冻土深度60CM13冰冻期12月翌年2月五、站址进、出线条件站址110KV向北方向出线,35KV、10KV向南方向出线,出线条件相对较好。第二节变电站总平面及竖向布置一、总平面布置1、根据进出线方向和道路交通运输情况,结合规划、环保、消防等相关条件的综合考虑,土建总平面布置本着节约用地以及尽可能的将总要设备和主要建筑物的基础布置在挖方区的基本原则来设计;变电站站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变电站总占地面积HM2046其中围墙内占地面积HM20412进站道路长度M1503供水管线长度M1604建筑物占地面积M23235站内道路面积M26546站内围墙长度M2557站内绿化面积M23698站内绿化系数99排水管线长度M32510站内主电缆沟长度M221挖方43237M311站区土石方(挖填)M3填方3200M312挡土墙M3800浆砌石2、建(构)筑物位置(1)综合楼布置于变电站南侧。(2)站内中心道路上侧为户外配电装置场地。(3)主变压器布置于整个变电站中间,即110KV构架与主控制室之间。(4)站内设置事故油池、化粪池各一座,消防砂箱2个。三、竖向布置(1)竖向布置的方式及土石方量站区竖向布置采用斜坡式,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场地竖向设计排水坡度与地形相向,排水坡度1。站址北侧较大高差及东侧靠近路侧,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场区排水采用道路集中排水与场地散排相结合的方式,排入站外排洪沟中。整个变电站内的雨水通过站区道路和排洪沟汇集,排出围墙外,排入站区东侧的排洪沟。站区电缆沟排水为有组织排水,即沟内积水由沟底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场区排水管网,最后排入站区东侧的排洪沟。站区围墙外地面设计标高低于站址自然地坪的,均设排洪明沟。因站址位置较东侧景区旅游专线公路高,考虑站区的总体排水,整个场区土方进行挖填平衡,同时充分利用站区东侧的排洪沟。整个场区总挖方量约43237立方米,总填方量约3200立方米。(2)站区排水站区排水系统采用合流制。场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