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的护理体会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的护理体会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的护理体会_第3页
临床医学论文-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的护理体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论文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的护理体会作者陈舜卿,谢泽娟,王玉心,郑卓双【摘要】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的效果。方法对55例脑室铸型血肿行侧脑室引流并辅以尿激酶脑室内注入。结果55例中基本治愈26例,占473;显效18例,占327;好转11例,占20;无死亡病例。结论侧脑室引流并辅以尿激酶脑室内注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加强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以及病情的观察、血压的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关键词】侧脑室引流;重症高血压;脑室内血肿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形成血肿,是一种严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复发率高。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55例脑室铸型血肿患者,采用侧脑室钻孔引流,建立持续引流并辅以尿激酶注入脑室溶解血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5例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45岁68岁,平均年龄565岁;既往有高血压史的46例;因情绪激动、劳累诱因发病13例;偏瘫8例;失语5例;抽搐9例。均经CT扫描确诊为脑室内血肿。血肿大小按王耀山等1提出的方法计算脑室内血肿量,全部病例均在30ML以上,其中12例出血量在100ML以上。12方法患者均在出血后6H72H内行侧脑室钻孔引流。从术后第2天起,在无菌操作下,每日用尿激酶2万U加生理盐水2ML溶解后从引流管注入脑室,夹闭2H后开放引流系统。2结果本组引流的时间为5D9D,平均7D;复查CT发现脑室积血消失;术后全部存活。根据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将脑出血预后分为5级,1级基本治愈;2级显效;3级好转;4级植物生存;5级死亡。55例中基本治愈26例,占473;显效18例,占327;好转11例,占20。无死亡病例,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再出血2例,有12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6例需行气管切开,消化道出血10例,无颅内感染发生。3讨论3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311严格掌握引流瓶的放置高度钻颅血肿排空术后均置引流管接无菌引流瓶,为便于引流脑室内的血凝块,开始引流瓶可放于平侧脑室上缘高度,随着引流液内的血凝块消失引流瓶可放于引流高度平侧脑室上10CM15CM,以维持一定的脑室压力,引流瓶放置过高且超出颅内压力高度时,引流压力不够,不利于引流,脑脊液引流受阻,就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引流瓶过低使脑脊液引流过快,可导致颅内压骤降、侧脑室关闭,易引起脑室内出血或小脑幕孔上疝等。312妥善做好引流管的护理防止引流管脱出,保持引流通畅,认真做好床边交接班。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通畅时,引流管内的脑脊液平面随心脏跳动而上下波动,如不通畅,液面即静止不动。如引流管内平面无波动,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折叠等,如考虑管腔阻塞,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转移患者时防止牵拉,需先关闭引流管系统,以预防颅压波动过大、积气或引流液返流入颅内,安置妥当后,重新调节后开放。31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脑室引流是造成颅内感染的途径之一,多因消毒不严格或脑室持续外引流时间过久,使细菌沿管道侵入脑室引起。创口敷料被血液、渗出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无菌纱布。穿刺部位每天更换无菌敷料1次,保持创口敷料干燥无污染,更换引流瓶应注意无菌操作,一般每日更换一次,切忌引流管外口与脑脊液收集瓶内的液面直接接触,防止逆行感染。314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一般情况下,24H引流量约为200ML400ML。引流液初为暗红色并混有血凝块,逐渐转为淡红色,如引流液突然出现全血性或颜色较前加深,患者意识障碍加重,说明有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2例在术后出现意识障碍加深,予报告医生后,急复查头颅CT示再出血,及时积极处理后转危为安。如瓶中无引流液流出,在患者头皮外引流管通畅且无脱管的情况下,可能是脑组织或血凝块阻塞引流管所致,及时报告医生处理。315拔管前与拔管后注意事项一般脑脊液颜色转清,经复查头颅CT确认脑室内血肿消失,脑脊液循环通畅,则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夹闭引流管观察24H,若患者无头疼加剧,无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稳定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除需继续注意上述特征外,还必须注意穿刺口有无脑脊液溢出,如有脑脊液渗漏,及时报告医生,并注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颅内感染。本组6例拔管后穿刺口有脑脊液溢出,给予局部缝扎一针加压包扎后消失,本组无感染病例。32病情观察颅内血肿穿刺早期病情变化较快,引流后再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24H内2。颅内压升高的早期除有头痛、烦躁、呕吐外,常有轻度的呼吸加快、加深、血压升高等。进入颅内高压代偿后期出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血压、体温明显升高。意识、瞳孔的变化往往早于生命体征的变化3,意识是反映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的机能状态,其改变往往能提示病情的变化,意识障碍加重说明颅内压增高明显;瞳孔变化是脑疝早期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随时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并详细记录。凡意识障碍加重、心动过缓、呼吸节律及频率改变、持续高热、术后血压升高等,应警惕术后再出血、引流管堵塞、颅内压升高的可能。术后严密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再出血及脑疝先兆症状,特别是注射尿激酶后的24H48H。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观察,及时提供信息给医生作出相应的处理。33监测并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再出血的重要诱因,所以术后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健4。因此术后应将血压控制在患者基础水平上,避免血压激烈波动。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血压变化。血压过高者按医嘱给降压药,使血压缓慢下降,避免血压下降过快、过低,以免造成脑供血不足,加重脑细胞损害。若血压控制不满意,持续升高,有颅内高压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护士在为患者做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医源性过度剌激和连续护理操作,以免造成血压波动。34常见并发症及预防341肺部感染在脑出血患者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昏迷患者常因咳嗽无力、排痰困难,加之气管切开,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应鼓励清醒患者咳嗽、咳痰,对昏迷较深、痰多粘稠者应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措施,保持气道通畅,同时要保持病房内清洁、空气流通,定期空气消毒机消毒病房,减少病室人员流动。若有肺部感染,根据医嘱及时留取痰液作细菌培养。本组有12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肺部感染,其中6例因出现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经积极处理后得以控制。342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应激性溃疡所致5,可使用H2受体阻断剂和质子泵制剂预防和治疗,同时鼓励尽早进行流质饮食,昏迷者应尽早予以鼻饲饮食。但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应密切观察并记录大便的颜色、性质、量及血压变化,胃管鼻饲者密切观察胃管回抽液的颜色,本组消化道出血10例,其中6例术后出现黑便,4例胃管回抽出咖啡色液,经及时处理后均痊愈。侧脑室持续外引流并辅以尿激酶注入能及时清除脑室内积血,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该疗法既能避免外科开颅手术对脑组织的巨大创伤及各种术后并发症,又能避免内科保守治疗的被动性,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好方法。加强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以及病情的观察、血压的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参考文献】1王耀山,赵崇智,王小梅,等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CT与临床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4,17272光宪生颅脑外科术后引流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手册,1997,16(3)1053陈代丽,卢敏,彭缓缓开颅后患者的监护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5)254BASALIA,MASCHAEJ,KALFASI,ETALRELATIONBETWEENPERIOPERATIONHYPERTENSIONANDINTRACRANIALHEMORRHAGEAFTERCRAN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