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处理20万吨PP项目可行性报告“三井化学杯”第七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作品队名哈,星春飞扬队长石星星团队成员陈光灿李高赵春阳杨金闯指导教师李亚萍张岩作者单位滨州学院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性质112项目背景113调研依据114设计原则215可行性研究结论2第二章产品介绍221聚丙烯的简介2211聚丙烯产品性质222聚丙烯的生产3221聚合配方及工艺参数3222原料丙烯来源423生产工艺524聚丙烯的应用6第三章国内外产品生产状况831国内生产现状832国外生产现状10第四章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分析及预测1241国外市场需求状况分析1242国内市场需求分析1343进出口分析1544国内PP发展中的短板及未来发展方向16441国内PP发展中的短板16442国内PP未来发展的方向16第五章产品价格分析1751国际市场价格分析1752国内市场价格分析1853市场价格在振荡中前行19第六章厂址的选择2061园区概况2062区位优势2163园区配套设施22643R原则构建“三圈”循环经济体系2365区域目前发展状况2466区域目前发展规模25第七章工艺技术方案2671催化剂26711第一代催化剂26712第二代催化剂26713第三代催化剂27714第四代催化剂27715第五代催化剂28716第六代催化剂2872工艺简介29721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简介29722溶液法30723浆液法淤浆法工艺简介30724液相本体法31725气相本体法法32726工艺特点比较33727生产工艺的选择34728SPHERIPOL反应机理3673综合优势37第八章环境保护388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3882污染物的来源39821项目建设期污染源39822项目运营期污染源3983污染物的治理3984环境保护投资分析40841环境保护设施投资40842环境效益分析4085厂区绿化工程4086清洁生产4187环境保护结论41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391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43911编制依据4392投资费用分析4493投资估算44931设备投资估算44932土建投资估算44933其它费用4593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4593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46936项目总投资估算4794资金筹措4795资金使用计划48第十章经济评价49101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49102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4910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501031销售收入估算501032综合总成本估算511033利润总额估算511034所得税及税后利润521035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52104财务分析53105不确定性分析57106敏感性分析58第十一章社会效益分析59111对节能的影响59112对环境保护的影响59113对石油加工产业结构的影响60114对发展地区经济的影响60115对提供就业机会的影响60116对节约及合理利用国家资源的影响60117对国家经济影响60108对远景发展的影响61第一章总论11项目性质本项目是一个年生产20万吨聚丙烯的上海石化分厂。聚丙烯主要原料是丙烯,目前它主要由石油炼制裂化所得的液化气以及石油烃裂解气,进行馏分分离、提纯而制得。另外,丙烷脱氢也可制得丙烯。本项目选择炼厂气丙烯为原料。12项目背景一、我国的丙烯工业是随乙烯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发展壮大起来的。多年来,乙烯一直作为我国石化工业的龙头产品,相应地,丙烯则作为乙烯的联产品或炼厂副产品。目前,我国丙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乙烯,丙烯的产量以较大增幅增长。2004年乙烯产能为606万吨。而我国的丙烯年生产能力约为687万吨,产量为620万吨。2007年,我国的丙烯总产量达到807万吨。二、近年来,丙烯下游各产业的消费呈变化趋势。从2007年消费结构看,聚丙烯是丙烯最大的消费领域,占总消费量的64,其次是丙烯腈,占12,环氧丙烷7,丙烯酸4,异丙苯2,丁醇3,辛醇4,其他4。三、聚丙烯是丙烯最大的消费领域,2007年有63的丙烯用于生产聚丙烯。随着聚丙烯的用途越来越广,需求量越来越大,今后对丙烯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09年,全球约有5212万吨丙烯用于生产聚丙烯,占其需求总量的比例将升至627。四、我国的聚丙烯工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聚丙烯催化剂的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国际专利商的垄断,催化剂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提升了我国聚丙烯工业的整体竞争力。13调研依据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2005;国家地区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化工部关于经营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化工部关于经营化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法等相关法规。14设计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论证项目的环境影响,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分析优化煤炭的全过程转化效率,采用先进的节水的技术,避免浪费水资源;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使得工艺技术及设备先进、可靠、成熟,并且具备国际竞争力,尽可能开拓海外市场;坚持统一规划,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原则;15可行性研究结论通过市场分析、技术方案和厂址论证、技术经济分析,初步得到结论如下所选厂址合理,与总厂可以很好耦合,原料供应可靠,运输距离短。公用工程可以利用总厂原有资源,节能减排。技术经济分析,项目经济效益好,且本项目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本项目有助于炼厂气的回收利用。并且可提供一定工作岗位,解决一部分当地就业问题,拉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项目无移民安置问题,不占农田和耕地,无拆迁和补偿问题,社会风险小。第二章产品介绍21聚丙烯的简介211聚丙烯产品性质聚丙烯PP分为等规、无规和间规三种,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塑料,分子式C3H6N,分子量2545万,为白色固体粉状,表观密度低约为040489CM3,、生产成本低、透明度高、表面光泽好,机械性能良好,化学稳定性好,制品耐热性好熔点高达167,可在沸水中使用或蒸汽消毒,无毒性、易加工、抗冲击强度、抗扰曲性以及电绝缘性好等优点,也是一种最轻的塑料树脂,用途十分广泛,市场需求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在聚烯烃树脂中,己成为仅次于聚氯乙烯、聚乙烯的第三大塑料,在合成树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农业、建筑包装以及建材家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世界5大合成树脂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近年来,新型催化剂以及聚合工艺的不断推陈出新,使聚丙烯新产品不断涌现,大大拓展了聚丙烯的应用领域。新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应用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聚丙烯工业不断向前发展。22聚丙烯的生产221聚合配方及工艺参数丙烯纯度992催化剂TICL3异戊醚TICI4AIET2CIAI/TI26MOL催化剂效率70000G聚丙烯/G钛丙烯转化率60聚合物浓度35调节剂H2聚合温度5060聚合压力1112MPA聚合等规度9596无规物45222原料丙烯来源聚丙烯主要原料是丙烯,目前它主要由石油炼制裂化所得的液化气以及石油烃裂解气,进行馏分分离、提纯而制得。另外,丙烷脱氢也可制得丙烯。西欧及日本丙烯总产量中的90以上来自烃类裂解,其余来自炼厂气。美国追求汽油产量,烃类裂解丙烯只占54,炼厂气丙烯占45。丙烯生产来源炼厂气回收在石油炼厂中催化裂化、热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副产的炼厂气中都有一定量的丙烯。其中,催化裂化过程生产的丙烯占炼厂气丙烯总量的90以上,其数量与原料规格、催化剂种类和裂化操作条件有关,一般为原料的25。炼厂气加工回收丙烯时,一般采用油吸收法或低温精馏法,将丙烯、丙烷馏分与甲烷、乙烷等轻质烃分开,再经精密精馏得到丙烯。由于炼厂气中丙烯、丙烷馏分不含甲基乙炔和丙二烯,因此无需催化加氢处理,只需脱除水、硫化物等杂质,就可得聚合级丙烯。炼厂气中丙烯浓度较低,采用吸收法比低温精馏法在经济上有利。烃类裂解气分离烃类裂解在得到乙烯的同时,也联产大量丙烯。丙烯产量与原料特性和裂解操作条件有关,一般为乙烯产量的4070。裂解气中丙烯含量为1525,可以采用油吸收法或深度冷冻法进行分离,从产品质量及能量消耗角度看,大规模烯烃装置都宜采用深冷分离法(见裂解气深冷分离)。石油烃裂解是指在隔绝空气的高温条件下,大分子烃发生分解而生成小分子烷烃和烯烃的过程。裂解产生的裂解气一般通过深冷分离过程进行分离,其中丙烯约为裂解气的1116(W)。丙烷催化脱氢80年代,墨西哥采用胡德利工艺建设世界上第一套丙烷催化脱氢生产丙烯的大型装置,年生产能力350KT。丙烷脱氢多采用负载于AL2O3、MEAL2O4尖晶石上的贵金属(如铂、铱、铑等)或非贵金属(如铬、镍、锌等)催化剂,反应温度550650,略带负压操作,采用固定床、流化床或移动床反应器。生成丙烯的选择性一般在90以上。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总收率达7377,工厂投资节省。因此在由炼厂气及天然气中获得大量丙烷的地区,采用此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煤液化由煤直接液化所得烃类经蒸汽裂解生产乙烯、丙烯,此途径目前在石油化工发达的国家是没有经济意义的。但在中国煤储量远比石油和天然气丰富,在特殊情况下这也是获得丙烯的一种可用资源。23生产工艺聚丙烯生产工艺主要有5种;1溶液法工艺溶液法生产工艺是早期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的工艺路线,由EASTMAN公司所独有。2淤浆法工艺淤浆法工艺SLURRYPROCESS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成型最早、应用最广的聚丙烯工艺之一。3液相本体聚合法在70和3MPA的条件下,在液体丙烯中聚合。4气相聚合法在丙烯呈气态条件下聚合。后两种方法不使用稀释剂,流程短,能耗低。液相本体法现已显示出后来居上的优势。而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自1978年工业化以来,由于具有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装置投资小、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国内许多炼油厂中的聚丙烯生产。5本体法一气相法组合工艺该工艺成本低,同规模投资最少。表21聚丙烯不同工艺的建设投资和成本费用汇总SBL界区内投资()85299899892686794313491052967项目总投()206823242318218621112227285824042285公用工程消耗(/吨)203027222626333334生产成本(/吨)111811361133112511291149118311591145注“项目投资中不包括营运资本;和“生产成本”中包括折旧;公用工程消耗包括水、电、蒸汽和惰性气体表22各主要公司聚丙烯工艺气相法气相法气相法气相法气相法气相法本体法浆液/气相法本体法巴塞尔陶氏化学英利是日本聚烯烃ABBNOVELEN技术住友巴塞尔北欧化学PRIMER聚合物SPHERIZONEUNIPOLPPINNOVENEPPHORIZONNOVOLENSPHERIPOLBORSTARHYPOL24聚丙烯的应用BOPP158CPP35纤维100编织制品381注塑244管板54其它29聚丙烯树脂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和加工性能,它透明度高、无毒性、比重轻、易加工、抗冲击、强度高、耐化学腐蚀、抗挠曲性与电绝缘性好,并易于通过共聚、共混、填充、增强等工艺措施进行性能改进,使其能将韧性、挺性、耐热性等结合起来,因此它用途很广。加上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使聚丙烯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目前,聚丙烯已被广泛应用到化工、化纤、建筑、轻工、家电、包装、农业、国防、交通运输、民用塑料制品等各个领域,在聚烯烃树脂中,是仅次于聚氯乙烯、聚乙烯的第三大塑料,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聚丙烯良好的机械性能,使它可以用来制造各种机器设备的零附件,经改性后可制造工业管道、农用水管、电机风扇、基模板等。在汽车制造业方面,改性聚丙烯可以制造汽车上的许多内外部部件,如汽车方向盘、仪表盘、保险杠等。由于聚丙烯的相对密度小,制作交通工具的零件可以大大减轻其重量,从而节约大量能源。目前全部零件都用塑料为原料制成的汽车即“全塑”汽车已经问世,而这类汽车的许多零件是用聚丙烯树脂制造的。在建筑业,聚丙烯用玻璃纤维增强改性或用橡胶、SBS改性后可制作建筑用模板,发泡后可用作装饰材料。聚丙烯喷涂材料可代替家用镀铬的水管、水龙头等金属制品。在电气用品方面,改性聚丙烯可用于制造电视机、收录机外壳及洗衣机内胆,还可用作电线、电缆和其他电器绝缘材料。在印刷方面,聚丙烯可用于塑料印刷,印刷出的画面特别光亮、色泽鲜艳、美观。在农业、渔业方面,聚丙烯可用来制作温室的气蓬、地膜、蘑菇培养瓶、渔网、渔具等。在食品工业方面,聚丙烯可用来制作食品周转箱、食品袋、饮料包装瓶等。在包装材料方面,聚丙烯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聚丙烯更是用于拉制扁丝制成编织袋,编织袋已广泛用于各种固体物料的包装。聚丙烯制作的打包带(捆扎代)比铁皮打包带更好。聚丙烯还可制作各种薄膜,包括用于重包装材料的双向拉伸薄膜(BOPP)。另外聚丙烯还可用于制作全透明的玻璃纸。在日常生活用品方面,聚丙烯可以制作家具,如桌、椅、板凳、菜篮,家用卫生设备如箱、盆、桶、浴盆、盛水器等,还可用于制作各种其他挤出或注射塑料制品。在纺织工业,聚丙烯树脂是重要合成纤维丙纶的原料,丙纶可制作工业用布、工作服、地毯、蚊帐、被面、窗帘布、台布、毛巾袜、护膝、各种装饰布等,既轻巧又美观。丙纶纤维具有质轻、强度好、耐腐蚀防虫蛀的特点,特别是丙纶原液着色技术开发成功克服了染色性差的缺点后,应用更为广泛。用聚丙烯制成的无纺布,是建筑、装饰、保温、过滤的优质材料,而且可以用于医疗卫生方面,制作医用衣帽、手术口罩及婴儿隔湿尿布、妇女卫生巾等。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由于聚丙烯具有耐高温蒸煮的优点,因此还可以制作许多医疗器具。一次性注射器也可以用聚丙烯来生产。聚丙烯树脂的用途日益广泛,它在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生活都离不开聚丙烯树脂。汽车制造箱包管制及纤维制品第三章国内外产品生产状况31国内生产现状目前我国PP生产企业有70多家。2003年PP产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为10家国PP的总产量为4268万吨。2004年我国主要PP生产企业按生产能力大小排列已变为扬子石化公司、燕山石化公司、上海石化公司、茂名石化公司、广州石化公司、大连石化公司、金陵石化公司、九江石化总厂,其中扬子石化公司的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A,燕山石化公司的生产能力达到38万吨/A,而九江石化总厂的生产能力也已达到11万吨/A。近年来我国PP工业发展很快,PP总产量已由1995年1073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4268万吨,如表31所示。为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先后在大庆石化、齐鲁石化、扬子石化、燕山石化、上海石化和抚顺石化等公司引进国外技术,建成数套大型PP装置。表31近年我国PP产量年份产量/万吨199519992000200120022003107326473035322537424268近年来我国的PP工业虽然发展很快,但还是要从许多国家或地区进口PP产品,这些国家或地区主要是韩国、美国、新加坡、泰国、日本、俄罗斯、挪威、南非、芬兰、奥地利以及中国台湾省。我国近年来的进出口总量如表32所示。表32我国近年来的进出口总量年份进口总量/万T出口总量/万T20002001200220031385186924422456102093125110截至2008年底,我国PP生产企业已超过80家,生产装置100余套,总生产能力780万吨A左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PP生产国。国内PP装置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巨头。位居全球10大PP生产商次席的中石化,在2002年前后建成投产了3套20万吨A级装置;中石油后来居上,其全资子公司大庆炼化于2005年8月建成300万吨A级装置,揭开了中国建设PP大型装置的序幕,预计在未来几年中,更大规模的装置将不断列入建设计划。2008年国内大中型PP装置情况见表33。表332002年国内大中型PP装置情况企业名称生产能力/万TA生产工艺投产年份台塑(宁波)有限公司中石化藏名石化中石油大庆炼化中石油兰州石化绍兴三圆石化上海赛科石化中石化燕山石化中海壳牌中石化上海石化中石油大连石化中石化海南炼化中石化镇海炼化中石化青岛炼化中石化扬子石化中石化福建炼化中石油大庆石化中石化广州石化中石化长岭石化中石化荆门石化中石化武汉石化中石化九江石化中石化济南石化大连西太平洋中石油华北石化45030017030030011030025024012024020010010020020020020020012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NOVOLEN气相法国产化第二代环管技术SPHERIPOL工艺SPHERIPOL工艺SPHERIPOL工艺国产化釜式法国产化第二代环管技术NOVOLEN气相法NOVOLEN气相法NOVOLEN气相法SPHERIPOL工艺国产化第二代环管技术SPHERIPOL工艺SPHERIPOL工艺SPHERIPOL工艺国产化第二代环管技术国产化第二代环管技术国产化第二代环管技术INNOVENE气相法国产化第一代环管技术国产化第一代环管技术三井油化HYPOL工艺国产化第一代环管技术国产化第一代环管技术国产化第一代环管技术国产化第一代环管技术国产化第一代环管技术SPHERIPOL工艺SPHERIPOL工艺20082006199620052006199520062005199820052006200219901991200620062003200820021998199819971998199819971999199819971999陕西延炼集团100国产化第二代环管技术2005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我国PP产量也不断增加。2005年我国PP的产量为523万吨,2006为613万吨,2007年为713万吨,2008年达到733万吨,2005年2008年年均增长率约为12。32国外生产现状PP业内公司的发展速度很快,如BP公司已从仅经营1套小装置发展成为世界PP的主要生产商之一。埃克森美孚公司在美国拥有120万吨/APP生产能力,在西欧拥有45万吨A生产能力,在新加坡拥有30万吨/A生产能力,在沙特阿拉伯拥有26万吨/A生产能力的50股权,同时已获准在中国福建和广州建设石化联合企业,其中包括2座30万吨/A的PP生产厂。道化学公司已经分别在德国和美国德克萨斯州建设了2座25万吨ASPHEIPOL工艺PP生产厂,还收购了巴塞尔位于德国科隆的195万吨/AUNIPOL工艺工厂。联合碳化物公司在美国拥有生产能力365万吨A的PP工厂,在南非有1座生产能力12万吨A的PP工厂,这样就使其在全球PP的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A。拥有PP生产能力为140万吨/A的北欧化工公司是西欧第2大PP生产商。在全球总生产能力为21万吨/A的阿托菲纳公司也是世界PP主要生产商之一,主要生产装置在西欧和美国德克萨斯州,该公司想扩大在中东和或亚洲的生产规模并成功地进人中国市场,成为真正的全球经营者。中国、印度、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均有重要的扩大PP生产能力的计划。国内PP产量将通过一系列由壳牌巴塞尔、BP和埃克森美孚参加的合资企业而增长,预计还将有更多的合资企业紧随其后。这些产品将用于国内,但会直接影响全球对中国的出口。印度的PP业由信任工业有限公司主导,它控制着总生产能力为140万吨/A中的120万吨/A。信任公司认为,到2010年,印度PP市场年消费量将达到300万吨/A左右,该公司将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未来需求的很大部分。沙特阿拉伯的PP生产能力为90万吨/A,加上它拥有以前属于DSM的位于欧洲的石化业务,已成为PP业相当重要的力量。按计划到2005年末沙特阿拉伯将新建120万吨/APP生产装置,而且将在亚洲进行大规模的收购或扩大生产能力。近年来,全球PP的生产发展很快。2007年,全球PP的总生产能力达到约46982万吨,同比增长约11,其中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8909万吨A,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4025。全球PP生产商的数量在逐渐减少,生产装置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家大的跨国公司手中,世界前L0家PP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达到238547万吨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077见表1,其中巴塞尔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PP生产商,2007年生产能力达到6325万吨A,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46;其次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生产能力为3338万吨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710;再次是INEOS石油化学公司生产能力为2550万吨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543。预计今后几年,全球PP的生产能力将以年均约73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60978万吨。未来全球PP生产仍主要集中在亚洲、西欧和北美地区,但中东PP扩能将使其产能大幅度增加,到2011年中东PP产能将增加到7949万吨A,成为全球第4大PP生产地区,年均增长幅度高达292,届时,中东地区将成为全球PP主要的出口地区。第四章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分析及预测41国外市场需求状况分析近10年来,全球PP消费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成为PP需求增长的动力,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是PP消费主要地区,占全球消费的34。PP供应则集中在北美、中东、亚太和欧洲地区,产能增长较快的地区和国家为中东和中国,前者是由于拥有廉价的油气资源,而后者是由于国内需求有巨大缺口。2005年全球PP产能、产量、消费量分别为43617万吨、39924万吨和3985万吨,2011年分别为64178万吨、57376万吨和57376万吨。自2009年以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商和分析师们预测,20112012年全球PP市场需求将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长,尤其在汽车领域实现了新的增长。汽车生产商为满足EL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包括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在推进使用新的材料。PP是一种可以减少汽车质量和改善环保性能的最为普通的热塑性塑料。另一方面,全球各个地区PP市场的增长速度却大为不同。受PP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2011年北美地区PP市场需求下降了05,不过预计2012年将出现24的增长。一些生产商对于北美PP市场的前景更为悲观。北美地区主要的PP生产商英力士公司表示“2011年北美地区PP市场需求下降了35,主要是受到经济低迷的影响”。在其它发达地区,包括西欧,也正经历非常低的需求增长,而全球其它地区的需求却比较强劲。预计印度将成为近2年全球PP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排名第二的是中国,将增长82,而非洲预计需求也将增长82,不过其基数比较小。独联体、南美和东南亚地区需求将分别增长67、61和46。预计到2015年,全球PP市场需求将增至6300万吨A,而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聚合物需求的主要增长动力,中国的PP需求有望从2011年的1389万吨A增至2015年的1900万吨A。22国内市场需求状况分析与预测PP产品具有生产成本低、密度小、综合力学性能好、易加工、热变形、温度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在汽车、家电、家具、化学工业品、包装和运输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近10年来,我国PP消费量以年均1759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增长水平。2011年我国PP表观消费量为1389万吨,2002年“2010年的消费量平均增速为107,大大超过了6的世界平均增长水平,旺盛的市场需求促使PP产业快速发展。42国内市场需求分析我国PP消费市场按照地理位置可划分为华南市场、华东市场、华北华中市场、东北市场和西北西南市场,并呈现出明显的“南重北轻”态势。70左右的消费量集中在华南市场和华东市场。华北华中市场处于成长期,占全国市场份额22左右,发展势头迅猛。东北和西北西南市场容量较小,分别占6和2。在华东、华南、华北、东北、西北、西南6个区域市场,PP产品的主销区域市场为华东、华北和华南,这3个区域市场分别占全国需求的396、235和194,合计825,大量的塑料生产工厂集聚于此。对于些主要的PP消费区域,中石油的销售重心也在于此。1华南市场华南市场的表观消费量为500万吨A,塑料加工行业一直居国内前列,其中相当部分料为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约占总量70,其次福建占20、广西占10,海南消费量较低。很明显,国内外的PP生产企业在这一地区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进口的通用料价格较低,华南市场来料加工比例较大,约占全国进口总量的46。总的来看,华南市场受进口产品冲击较大,市场价格变化较为敏感,价格涨跌基本领先国内其它地区。从华南地区PP消费结构看,主要为编织料编织袋、鱼网线等占52,其次为薄膜双向拉伸PPBOPP、流延PP薄膜CPP占26,再次是注塑料玩具、家电、日用品等占15,纤维料无纺布、生活用品占3,管材料占2,其它料占。2华东市场华东市场的表观消费量为450万吨A,所属的浙江、江苏、上海3个地区是我国塑料加工企业高度集中的地区,其塑料加工能力占全国的45以上。华东市场加工方式以注塑、薄膜、吹塑、管板材、拉丝为主,专用料消费量大,主要用于医疗卫生、家电、包装、建筑等行业,发展潜力特别巨大。上海、余姚、杭州、温州、台州、南京等地已成为华东地区的主要塑料后加工基地和集散地。台州地区以注塑料为主,杭州、义乌地区以吹塑料、电缆料为主,温州、余姚工程塑料消费突出,余姚以塑料集散为主,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塑料城,40以上的塑料销到其它地区。从华东市场PP消费结构看,拉丝料消费量占34,其次为注塑料和管材料各占18,薄膜BPP、CPP占17,再次是纤维料占9,其它料占4。3华北华中市场华北华中市场的表观消费量为300万吨A,主要市场在山东省,其次是河北省、湖北省、山西省和京津地区。山东省临沂地区以编织袋为主,青岛地区以家电配件为主,潍坊地区以型材、包装材料和管材为主,烟台地区以家电配件、鱼网丝、绳、周转箱为主。从华北华中市场的消费结构看。拉丝料消费量占283,其次为注塑料占24,薄膜BOPP、CPP占148,管材料占109,纤维料占83,其它料占72。4东北市场东北市场的表观消费量为80万吨A,主要加工地是辽宁的沈阳、大连、营口、海城等地,主要以拉丝料为主,生产编织袋、鱼网绳、鱼具和无纺布;其次为薄膜和注塑料;专用料以冷热水管材料、高透明性及各种改性料为主。黑吉两省消费量较小,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长春、吉林、白城等地,以拉丝料、汽车注塑料、无纺布等材料为主,还有部分膜料和少量的管材料、纤维料、注塑料等。其中PP粉料的用量比较大,大多集中在编织袋生产上。5西北西南市场西北西南市场的表观消费量为30万吨A,市场容量过小。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PP的需求量将会有一定程度增长。我国PP下游消费主要是编织品、注塑品,需求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占全国需求60以上,进口也集中在这2个地区。华北消费需求处于成长期,占全国需求12左右。2010年,国内PP实际消费为1369万吨,其中国内生产量916万吨,占总需求量的669。2010年国内PP消费结构见表41。表412010年国内PP消费结构用途BOPP膜CPP膜纤维制品编制制品注塑管材其它合计需求量/万T所占比例1531125137193141620453271198543927201369100043进出口分析受国家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胀的影响,国内信贷趋紧,下游产业对PP的需求明显走弱,颗粒状和粉末PP需求已经疲软,使2011年国内PP的进口量出现了小幅下滑。同时,国内多数塑料树脂生产商已经削减了PP进口量,部分是受到塑料成品出口需求疲软的影响。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当前正深陷困境,对塑料制品的需求不可能出现强劲反弹。目前,我国消费世界PP出口量的44,是世界上最大的PP进口国。2009年,受国内PP需求回暖的影响,PP进口量大幅增加,达到了41625万吨,比去年增加了4925。近2年,由于国内部分新建装置的投运,我国PP进口量略有萎缩。2006年2011年我国PP进出口情况见表42,2011年中国大陆PP主要进口来源情况见表43。表422006年2011年我国PP进出口情况年份进口量/万T出口量/万T消费量/万T进口量占消费量比例2006200720008200920102011294473070027889416253868137777262311417448829165887611016610127105001369013890336302275396282272表432011年中国大陆PP主要进口来源进口来源进口量/万T占总进口量的比例香港韩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台湾省日本美国巴西合计120116451366028502250198216301453142976234578317917089697546005254313853782026450分析显示,目前香港、韩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及印度已成为中国大陆进口PP的五大前沿产地,占中国进口总量的近6450。近2年,我国PP的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11年,我国共出口PP约1658万吨,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其中越南、泰国、日本、印度及印度尼西亚是中国PP出口的前五大市场。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未来两年中国PP出口也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出口市场的下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国内PP市场的需求。44国内PP发展中的短板及未来发展方向441国内PP发展中的短板国内PP市场需求旺盛,预计2015年我国对PP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800万吨,应用领域仍将以拉丝料为主,但所占比例会有所下降。随着国内汽车、建筑等产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结晶高刚性产品、高速拉伸BOPP膜、热封膜、高透明包装及吹塑成型、高抗冲产品、薄壁注塑专用料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和生产,逐步打破国内PP高端产品完全由进口产品垄断的被动局面。但是,国内PP发展中暴露出的短板,已经严重制约了其市场竞争力。1装置规模偏小,生产成本较高。2高端市场缺位,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3布局分散且不合理,运输成本过高。4新型催化剂的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催化剂的研发水平是新工艺技术的基础和核心,PP工业的技术水平要赶上并超过国际水平,首先要在催化剂的研发技术上取得新突破。442国内PP未来发展的方向1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应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相关工作的开展,逐步淘汰规模偏小、物耗能耗高、竞争力偏低的小本体装置。另一方面提高规模效益。设计建设新的大规模PP生产装置,对现有PP装置进行扩能改造,达到世界级规模。打破东北铁路运输瓶颈问题,也是降低PP产品成本的重要一环。2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总体技术含量。规避规模劣势,将技术和产品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将特色做成精品,占领国内高端市场。各生产企业应调整思路,把生产定位在以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代替进口产品上,向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和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3加快新技术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继续加快PP先进生产工艺的引进消化和推广开发,尽量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生产工艺技术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开发,追踪世界PP催化剂技术和应用技术,提高国产催化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五章产品价格分析51国际市场价格分析聚丙烯国际市场价格随供需关系的变化和丙烯价格的影响而有很大幅度的变化。199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价格跌至最低点500美元吨左右,但是在1999年上半年,情况开始有所转机。首先是远东市场的聚丙烯价格停止下跌,甚至1998年同期略有上升,随后欧美市场的聚丙烯价格下落趋势也开始减缓,整个聚丙烯市场形势开始好转近年来PP的国际市场价格如表7所示。由表1可知,PP的国际全年平均价在2001年一20LO年间的价格走势也是逐年增高。表51近年PP的国际市场价格及预测美元/T时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10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均价56005900625054005450580060505400528053005250435055034570628950006100610059006449612560006113615066005950556076528250818360006350657567887333743772507500707372761001410796107097852831086048883959697329488981592561223916844181591801313207139781447214942161411637015960165091557052国内市场价格分析2005年2006年初,国内PP价格走势趋于平缓。2006年3月份,国内塑料树脂市场一片低迷态势,需求平淡,价格普遍下跌,PP价格降至11175元T,但是到2006年5月份,聚丙烯价格在一个月内飙升了近3000元T,一度接近14000元T大关。2005年2009年国内PP价格走势见图。图51我国聚丙烯的进出口价格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2008年进口平均价格为143885美元吨。2009年下降到109557美元吨同比下降约2008年进一步增加到L72648美元吨,同比下降约2386。在2008年8月份之前。我国聚丙烯的进口平均价格逐月增加由1月份的136386美元吨增加到8月份的168727美元吨。9月份之后,由于收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聚丙烯的进口平均价格逐年下降。由2008年8月份的168727美元吨下降到12月份的98528美元吨。进入2009年,价格同比2008年相比仍处于较低价位。但随着原油价格的逐渐升高而增加。1月份的价格只有92933美元吨。6月份增加到110331美元吨。12月底进口价格达到120665美元吨。近两年我国聚丙烯的进口价格情况见表52所示。表52近两年我国聚丙烯的进口价格情况(万T/A)2008年2009年2009/2008月均增长率月份进口量进口平均价格进口量进口平均价格进口量进口平均价格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229516022036244923402369279525692450220821111363861400161407901425131450271492223372918328535743394410144014007384027893242929339178195232989751054661103311130641166418382156134459445047311318634453236305527282606306530872790201507611月12月合计266527889516304716872716755815164711835698528143885373741625712080612108611745912066510955757455597567326315358402249252247238653市场价格在振荡中前行我国聚丙烯市场在经历了2008年从初期的平稳,继而行情缓慢启动,然后价格疯涨,再到市场逐渐冷却,急转暴跌,最后转为弱势的过程后。2009年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度回升以及下游快速恢复的带动下。国内聚丙烯的市场价格呈现出低位触底振荡回升的态势年底涨幅较为明显但由于上半年价格较低。使得2009年全年的平均价格明显低于2008年。受此影响,我国聚丙烯的市场价格也呈现触底振荡回升的态势进口价格前低后高进口平均进口价格较2008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价格在振荡中前行。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年初,我国聚丙烯的市场价格仍处于低位运行。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随着国内多套新建装置的陆续投产,产量将不断增加,加上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聚丙烯的需求将也将不断增加。在国际原油价格不出现大波动的范围内,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聚丙烯的市场价格仍将在较高位振荡运行。第六章厂址的选择61园区概况上海化学工业区位于杭州湾北岸,规划面积为294平方公里,是“十五”期间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第一期项目总投资将达150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专业开发区,同时也是上海四大产业基地的南块中心。化工区建成后工业产值可达1000亿元人民币,被誉为“上海工业腾飞的新翅膀”。图61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引入了世界级大型化工区的“一体化”先进理念,通过对区内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的整合,为进区投资者提供最佳的投资环境。目前,英国石油化工、德国巴斯夫、德国拜耳、德国德固赛、美国亨斯迈、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日本三井等跨国公司以及苏伊士集团、荷兰孚宝、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美国普莱克斯等世界著名公用工程公司已落户区内,截止到2004年底,项目投资总额已达到882亿美元。化工区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亚洲最大、最集中、水平最高的世界一流石化基地之一。图6262区位优势上海化学工业区位于上海市南翼,金山、奉贤两区的交界处,距市中心50公里,有A4高速公路连接市区和沪宁、沪杭高速公路网,从市中心驱车至现场仅需45分钟;化工区内设专用铁路支线与全长113公里的浦东铁路(奉贤浦东机场张庙)相连;通过疏浚后的内河航运系统,化工区可与黄浦江、长江水系连通;化工区除建有专用海运码头以外,与建设中的洋山深水港(1000万标准集装箱)仅55公里;化工区距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均约50公里。化工区快捷的“水陆空”运输条件,将为来化工区投资的企业提供极为便利的交通运输服务。图6363园区配套设施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引入了世界级大型化工区的“一体化“先进理念,通过对区内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的整合,做到专业集成、投资集中、效益集约。产品项目一体化由石脑油、乙烯等上游产品与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中游产品以及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下游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链。在化工区内落户的主体项目就以上、中、下游的化工产品为纽带连成一体,实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为了合理利用能源、减少消耗,根据化工区区内化工主体项目对水、电、气等的需求总量,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为一体的公用工程“岛”,实行区内能源的统一供给。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区内与各个化学反应装置连成一体的专用输送管网以及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将区域内的原料、能源和中间体安全、快捷地送达目的地。环境保护一体化通过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以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通过对废水和废弃物的统一处理,形成一体化的清洁生产环境,使化工区达到生产与生态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和谐。管理服务一体化为入驻化工区的业主提供政府“一门式“办公,寓管理于服务中,使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属性、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化工区都能得到全面、优质的服务。同时还参照国际惯例,结合市场经济手段向各业主提供后勤“一条龙“服务,使各生产单位集中全部精力进行其核心生产活动,达到各化工装置间的高效运作。643R原则构建“三圈”循环经济体系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简称3R原则。上海化工区通过实施资源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这一3R原则,初步构建起了一个“三圈”循环经济体系。严格项目审批,构建企业内部循环圈推进资源的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从源头减少污染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要从项目进入的源头抓起。化工区不论是招商高潮还是低潮,都始终坚持循环经济的理念不动摇,对引进的项目绝不降格以求。他们通过把好项目审批和设计审查两道关,引导、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和清洁生产技术,实现循环经济。循环利用园区资源,构建化工区内部循环圈通过物质流通、能量利用和公用工程的有机联系,上海化工区使园区内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上海赛科乙烯副产的废焦油,原本只能用作锅炉的燃料。在上海化工区,则通过管道送到附近的哥伦比亚化学公司,用来生产炭黑,制造高强度、耐磨性、附着力强的轮胎添加剂,不仅大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在提炼过程中又产生热蒸汽,供余热发电使用。传统氯碱工业中,电解盐产生的氯气直接用于生产氯乙烯、聚氯乙烯。而在上海化工区内,天原公司烧碱及聚氯乙烯装置中电解产生的氯气首先用于巴斯夫的MDI/TDI生产,并将MDI/TDI装置的副产品氯化氢回收送回天原公司聚氯乙烯装置,经氧氯化反应再产出相同数量的聚氯乙烯。通过这个区内循环,“一份氯打了两份工”,从而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降低消耗。65区域目前发展状况浦东新区上海化学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工作取得了越来越大的实效。2008年,全区初步建成由11项考核指标组成的循环经济评估体系。20052007年,全区能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持续上升,单位总产值能耗、单位总产值取水量持续下降。2007年,全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200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5003亿元,同比增长21;万元产值能耗为0925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84。一批节能项目降低了园区整体的能耗水平。在建设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引下,2008年上海化工区引入拜耳异氰酸酯和聚醚项目增资、赛科乙烯扩产项目、上海漕泾电厂“上大压小”新建电厂项目、三菱瓦斯聚碳酸酯项目等项目,总投资达374亿美元,累计吸引投资1378亿美元。这些项目建成投产之后,将进一步提升化工区产业能级,进一步降低化工区万元产值能耗水平。作为上海市新兴工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上海化工区按照上海市产业能效指南的要求审批项目,控制能耗高、产出低的项目落户,确保进区项目节能降耗水平位于国家乃至国际同类型装置的前列,重点引入能够综合利用化工生产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项目,继续鼓励企业之间综合利用副产蒸汽、利用副产物作为能源。美国陶氏化学环氧树脂和环氧氯丙烷项目入驻化工区后,上海氯碱化工股份公司天原华胜厂将向陶氏工厂供应氯化氢用于生产环氧氯丙烷,陶氏公司副产的盐水再回送给天原华胜厂循环使用,创造了“一份氯气打三份工”、“一份盐水一半回用”的循环经济新局面。66区域目前发展规模已落户区内的重大项目有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工程;总投资273亿美元。主要装置和规模;90万吨/年乙烯,50万吨/年芳烃抽提,9万吨/年丁二烯抽提,50万吨/年苯乙烯,30万吨/年聚苯乙烯,60万吨/年聚乙烯,25万吨/硝基苯,26万吨/年丙烯晴。上海烧碱和聚氯乙烯项目总投资3698亿元。主要装置和规模25万吨/年烧碱,30万吨/年聚氯乙烯,30万吨/年聚乙烯。拜耳一体化化工项目总投资31亿美元的一体化化工项目。主要装置和规模1万吨/年聚异氰酸酯,20万吨/年聚碳酸酯,20万吨/年双酚A,4万吨/年掺混料,172万吨/年碳酸二苯酯,5万吨/年HDI,35万吨/年MDI,15万吨/年TDI等。巴斯夫聚四氢呋喃项目和BPI项目总投资305亿美元。主要装置和规模8万吨/年四氢呋喃,6万吨/年聚四氢呋喃。高桥石化苯酚丙酮、ABS、丁苯橡胶项目总投资305亿美元。主要装置和规模8万吨/年四氢呋喃,6万吨/年聚四氢呋喃。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双酚A项目总投资为92亿美元。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印刷行业绿色印刷标准认证培训与咨询协议
- 2025年度企业财务收支明细核对及审批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城市配送货运车辆租赁及智能调度服务协议
- 2025年健身中心自由兼职健身教练岗位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商业综合体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理服务合同
- 2025年高科技产品进出口购销合作协议模板
- 2025年度离婚案件专项法律援助与长期心理关怀服务合同
- 2025年绿色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花卉产业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特色烧烤店管理人员劳动合同模板
- 四年级数学下册五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4名数的改写课件青岛版六三制
- 喷射混凝土工艺性试验总结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笔迹、指纹鉴定申请书
- 古建亭子CAD施工图集
- 生产效率提升培训教材课件
- 长沙市历年中考数学试卷,2014-2021年长沙中考数学近八年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 【英语】人教版英语八年级英语下册阅读理解专题复习练习(含解析)
-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含新增和修订部分)
- 2022年出差管理制度员工出差管理制度
- 光学第一章-费马原理与变折射率光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