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交通远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经济、交通先行”,其正确性已为各国的实践所证实。交通运输作为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几乎被用于每一个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必然导致经济的增长,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会限制经济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整个社会看,基础设施发展不足,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部门;从一个地区来看,基础设施发展不足,是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直接原因之一。没有基础设施的一定发展,不可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也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要先于并且快于地区经济的增长,否则将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表明,交通运输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在09以上,这就进一步证实了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只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才能使各种资源在区域间自由地、便捷地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交通运输业的需求巨大。交通运输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行”的基本需求,以及商品为了实现其价值而进行交换的需求,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需求将会持续增长,潜在需求市场无可限量。3、我国交通运输设施仍处于较为落后状态,行业成长空间广阔。交通运输行业包括了众多的子行业,如港口、水上运输;机场、航空运输;公路、陆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等。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我国的运输网络密度,在世界上处于较落后地位,与欧洲各国及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就是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较大差距。铁路在货运重载、客运高速、自动化管理方面发展缓慢,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等级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多一点,等外公路比重高达以上;内河航道基本处于自然状态,高等级深水航道比重很小,能通行吨级船舶的五级以上航道里程仅占;大部分港口装卸设备及工艺落后,效率低下;民航航空管制、通信导航技术及装备落后,已不适应民航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差距同时也说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巨大。4、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通常要超过GDP的增长,才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瓶颈作用;另外,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而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很大比重,其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以下两图显示出1991年2002年,我国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我国GDP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同期比较。图1、交通运输固定投资规模增长率与GDP增长比较资料来源巨田证券研究所整理0102030405060708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GDP增长图2、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比较资料来源巨田证券研究所整理5、交通运输业运行状况全行业运输周转量稳定增长。1990年以来,全行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稳步增长,保障了国民经济中物流和客流的顺利进行。以下两图为我国自1990年以来,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增长情况。图3、各种运输方式历年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及增长率资料来源巨田证券研究所整理图4、各种运输方式历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及增长率资料来源巨田证券研究所整理二、行业的经济特点及研究方法1、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行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因为交通运输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的一个行0102030405060708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与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比较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40200020406080100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增长率()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80302070120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增长率()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关性极强,对宏观经济(主要有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等方面)的关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是行业的共性。但各地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而行业内公司的发展与经济腹地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各公司的特殊性。因此,对区位优势的分析就显得很必要。对应的研究方法既要注重宏观研究,如进出口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又要注重经济腹地区位优势研究,如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2、行业一般前期投入较大、回报期较长,固定成本高、而变动成本低,因此具有非常敏感的盈亏平衡点。且行业提供的是服务,不可储存,不可象产品一样物化劳动于存货,应收帐款少;市场范围相对狭小,一般限于自身的经济腹地,不象产品可开辟全国或全球市场。对应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反映行业或公司发展的先行指标,如吞吐量、货运量、车流量和客运量等。3、行业内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一般有相对稳定增长的趋势。对应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可较为准确计算出公司的内在投资价值,为市场投资提供可靠的依据。如现金流量折现、经济附加值(EVA)等金融工程分析方法。三、各子行业间的比较和评价作为一个物流系统,各子行业有着内在的联系和不同程度的替代关系,但它们各自又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市场对象。港口业和水运业是对生的,服务对象一般为大宗货物;机场和航空运输业也是对生的,但服务对象一般为旅客和体积小、质量轻的货物;而公路、铁路是为机场和港口提供旅客和货物疏通服务的。因此,各子行业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各子行业间的分析比较如下子行业市场状况未来2年增长风险因素政策扶持港口具有区域垄断特性,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贸易的增长,港口吞吐量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与腹地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业风险较小。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投资领域。水运几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随着贸易量的增长,运输量会相应增长。经营风险来自于新的运输方式(如管道)的替代作用。无特殊政策扶持。机场具有区域垄断特性,容易形成寡头垄断。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吞吐量有10以上的增长。经营风险相对较低,主要来自航空运输业的连锁风险。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投资领域。航空运输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旅客和货物运输量分别增长11和15左右。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属于国家重点扶持行业。公路收费相对垄断的市场结构。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高等级公路需求也增加。主要面临公路收费权的政策性风险。国家鼓励不同渠道资金进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陆路运输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物流的发展。无明显的经营和政策风险。无特殊政策扶持。通过比较,港口和机场以其特有的资源垄断优势,以及相对较低的经营风险和政策风险,具有明显的行业盈利优势。四、重点子行业运行特征和投资策略港口业运行经济特征1、港口建设快速发展,港口泊位仍属稀缺资源港口作为综合运输枢纽,在整个运输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港口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把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经过国家大力投资建设,港口瓶颈状况已得到大大缓解,每年都有新增泊位,但仍然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吞吐要求。2002年底沿海主要港口泊位数达到2430个,是1999年的17倍,累计新增吞吐能力13亿吨,年设计吞吐能力达到1098亿吨,而2002年沿海港口的吞吐量为172亿吨,超过设计能力的50以上,多数港口超负荷经营。2、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带动港口吞吐量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加入WTO后,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量的扩大,将直接带动港口吞吐量的稳定增长。2002年,全国港口吞吐量达268亿吨,较上年增长116,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3700万标准箱左右,较上年增长354。近三年,港口业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随着对外贸易量的增长,港口吞吐量仍将稳定增长。预计2003年,全国港口吞吐量达295亿吨,增长10左右,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4500万标准箱,增长25左右。图5、全国港口吞吐量增长率与进出口贸易和GDP增长率的比较资料来源巨田证券研究所整理3、集装箱运输成为水运发展趋势,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最快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优化,集装箱化率持续上升,集装箱生成系数不断提高。(集装箱化率适箱货的实际装箱量/适箱货总量)1990年中国外贸货物集装箱化率不足30,集装箱生成系数为每亿美元外贸额生成0135万TEU,到2002年集装箱化率近70,集装箱生成系数为每亿美元外贸额生成0564万TEU,而发达国家集装箱化率为90,增长潜力巨大。在沿海港口的各种货种中,集装箱最具增长潜力。19902002年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平均增长达31,是同期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0增长的三倍,并大大超过沿海主要散货吞吐量75的年平均增长水平。随着我国外贸复苏、集装箱化率进一步提高,预计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未来几年仍能保持25以上的增长水平,并支持我国枢纽港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1510505101520253035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进出口贸易增长率GDP增长率港口吞吐量增长率图6、近年来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吞吐量增长率比较资料来源交通部网站4、集装箱枢纽港初步形成,市场集中度日益提高随着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为适应船舶大型化的趋势,我国枢纽港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我国沿海的集装箱港吞吐量已从原来的相对分散,开始集中在几个主要港口。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两位的上海与深圳港的市场份额由1995年的27上升到2002年的44,显示这两港口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的枢纽地位已经形成并日趋强化。图7、近3年前8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比重资料来源交通部网站5、大宗散货吞吐量低速增长大宗散货(石油及其制品、煤炭、金属矿石、矿建材料、粮食等)吞吐量占港口所有货种吞吐量的70左右。2002年吞吐量为131亿吨,较2001年增长14,为1998年557亿吨的235倍,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2。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和基础建设的增长,大宗散货吞吐量仍会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6、我国港口主要货种装卸费率比较除部分外资码头装卸费率可自行定价,其他港口各货种装卸费率由交通部指导定价。从下表可看出,指导定价一般要低于外资码头的自行定价,说明我国码头装卸费率,特别是集装箱装卸费率仍有上升空间。0102030401999200020012002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港口吞吐量增长率262377655417上海港深圳港青岛港天津港广州港宁波港厦门港大连港其他2002年全国港口吞吐量分布货种装卸费率煤炭、铁矿石、化肥、粮食104元/吨焦碳163元/吨原油(装船/卸船)117/98元/吨集装箱(非外资码头)4255元/TEU上海港SCT(和黄参股)704美元/TEU宁波港北仑二期码头(和黄参股)3825元/TEU厦门港海沧码头(和黄参股)370元/TEUYICT1100港元/TEU7、2003年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长预测今年外贸形势继续向好,根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73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4。对外贸易的良好态势出乎许多人的预料。从今年国内外客观环境和一季度外贸表现来看,我国今年全年外贸进出口完全有望接近甚至高于去年的218增速。港口吞吐量加速增长,全年形势继续看好受上述有利因素促进,一季度我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580亿吨,同比增长184,较去年平均水平提高约18个百分点。从目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一季度表现来看,只要外部经济环境不出现大的变化,全年港口运输生产有望保持去年高速增长势头,再创新高。主要港口类上市公司所在港口生产形势在全国港口生产继续向好的形势下,沿海主要枢纽港吞吐量形势更为看好。上海港今年一季度货物吞吐量7131万吨,同比增长209;集装箱吞吐2438万TEU,增长387,较去年平均水平提高近3个百分点。据悉,上海港2003年目标是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箱,但从目前形势来看,实际可能大幅度超过这一目标。深圳港依托珠江三角洲腹地外向型经济支撑和香港的中转辐射,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最近几年居全国第二位,2002年居世界第六。今年一季度深圳港货物吞吐量2382万吨,同比增长302;集装箱吞吐量2133万标箱,增长486,增幅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目前深圳港集装箱吞吐能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盐田港三期等一批新码头正在紧张建设中。深圳港2003年集装箱吞吐量目标850万TEU,根据目前势头来看完全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天津港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输出港和铁矿石接卸港,近年通过新建南疆码头和进出港航道疏浚,港口综合竞争力居渤海湾地区前列。今年一季度,天津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36573万吨,同比增长2395,集装箱完成69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042,均为历史最好水平。从港口货类来看,煤、焦炭、钢材、矿石、油品、集装箱等大宗货类和重点货类均有很大程度的增长。港口业上市公司投资策略1、港口类上市公司基本面质地比较代码公司名称港口类型经济腹地泊位个数年设计能力成为枢纽的港机会固定资产规模600018上港集箱集装箱长江三角洲15295万TEU有471,080000088盐田港集装箱珠江三角洲5300万TEU有109,951600717天津港散货(煤炭、矿石)/集装箱渤海湾24/4140万TEU有221,328000022深赤湾散货(粮食、化肥)/集装箱珠江三角洲8/4100万TEU机会较小126,867600190锦州港散货(钢材、矿石、原油)渤海湾6555万吨无151,079600317营口港散货(粮食、钢材)/集装箱渤海湾10/2550万吨无107,426600279重庆港九散杂货/集装箱西南地区24/15万TEU116万吨无44,279000582北海新力散货(矿石/粮食)珠三角4300万吨无57,559600575芜湖港散货(煤炭)/集装箱长江中下游6/25万TEU600万吨无20,065备注YICT1、2期共5个泊位,年处理能力为500万TEU,3期共4个泊位,年处理能力为240万TEU,预计首2个泊位和另2个泊位在2003年底和2004年10月完工。深赤湾12、13大型集装箱泊位将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底完工。综合以上评价指标,上港集箱(600018)、盐田港(000088)、天津港(600717)、深赤湾(000022)有广阔而发达的经济腹地,资产规模具有比较优势,专用码头适应水运的发展趋势,装卸费率较高,盈利能力强,可获得高额相对垄断利润,因此更具投资价值。2、港口类上市公司指标分析从以上财务指标的分析,上港集箱(600018)、盐田港(000088)、天津港(600717)、深赤湾(000022)以50以上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和15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和盈利优势。而上港集箱(600018)和天津港(600717)较低的市净率和市盈率,表明其价格尚未完全反映出其内在价值。3、重点上市公司分析上港集箱(600088)公司具备的集装箱主枢纽地位,加上其经济腹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持续快速增长,适箱货源丰富,集装箱化率高达70,使得公司业绩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吞吐量近五年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长,在国内占有25的份额。随着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及外贸持续高速增长,为公司集装箱装卸业务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发展空间。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358万TEU,增长38;预计2003年将达到480万TEU,增长35。公司还探索投资参股国内其他港口集装箱项目,特别是对上海港起到重要喂给作用的支线港口,组织围绕上海港的支线网络、强化上海港的枢纽地位。2002年公司参与发起设立了大连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宁波大榭岛码头,并且还计划以不少于3000万元的投资额,参与武汉集装箱码头合作经营。一个专业化港口经营者形象初显轮廓。盐田港(000088)公司拥有27股权的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2002年度吞吐量继续大股票代码600018000088600717000022600190600279600317600575000582股票名称上港集箱盐田港天津港深赤湾ST锦州港重庆港九营口港芜湖港北海新力总股本万股902205850065985383815179465022839125000118601884718流通股份万股210001250021522141570473945086001000045005720每股收益元0860950450480012024035022每股净资产(元552341275311096315359184249主营业务收入万元259006550772381235135738687438436769728534623731043912772908净利润万元778448455585742988416183601742626733960066126076414135主营业务利润率553450345061532383632093817518317净资产收益率156327916481546019372669193882收盘价(复权后)(430233419281038144250710619291084663市盈率2714202923073004884238713097市净率211565377464528337259589266幅增长,全年完成集装箱装卸418万TEU,较上年增长52,净利润增长48,为公司带来474亿的投资收益。该投资收益占公司税前利润的71左右。但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已达到其年设计能力的2倍多,目前一、二期泊位已超负荷运转,在盐田港三期工程首个泊位交付使用前,即2004年前,这种瓶颈状况难以得到解决,吞吐量的大幅增长将受到制约。预计2003年吞吐量的增长在25左右。随着盐田港成为区域枢纽港,其疏港通道的车流量日益增加,公司拥有50股权的梧桐山隧道和6666股权的惠盐高速公路全年收入分别增长11和23,净利润分别增长27和88。但两公司所面临的行业政策性风险,为2003年的业绩增长带来不确定性。为改善深圳市投资环境,深圳市政府积极进行路隧改革,要求撤消除高速公路外市内所有的12个路隧收费站,其中包括梧桐山隧道。其实梧桐山盘山公路的开通已经影响到隧道的收入。公司募集资金项目西港区2泊位已于2001年2月正式投入运营,由于机械设备的不足,缺乏集装箱码头管理经验,该项目一直不能产生好的效益,因此,公司正积极寻求战略伙伴,稳妥地推进西港区的合资经营,一旦合资经营成功,将对西港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公司的又一利润增长点。赤湾港(000022)公司主营赤湾码头港口装卸、仓储、运输及其它配套业务。2002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994万吨,同比2001年增长447,而同期集装箱吞吐量达1544万TEU,较2001年增长714,高于深圳地区同期504的增长水平,在深圳港集装箱码头业务的市场份额提高了24个百分点,达到204。集装箱业务的高利润率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得公司业绩得以迅速提高,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5的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却增长91,净利润增长111。公司的散杂货装卸业务仍保持深圳地区三分之一的市场占有率,特别是粮食和化肥的吞吐量增长迅速,占公司散杂货业务量的83,优化了公司散杂货装卸品种结构,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公司近年来抓住珠三角集装箱进出口业务快速增长的机遇,加大集装箱码头投资力度,赤湾集装箱码头2个新增泊位将在两年内陆续投入使用,公司还与招商国际、深圳南油集团合资合作共同开发妈湾港区;与此同时,公司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股权转让,提高了对盈利能力最好的赤湾集装箱码头公司的持股比例(由50到55),使公司的成长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天津港(600717)调整货种结构,主营收入增长快过吞吐量的增长。公司2002年完成散杂货吞吐量49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9276万TEU,分别同比增长10左右;而主营业务收入却同比增长23。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及时调整装卸货种结构,重点经营费率和利润率高的焦碳和集装箱装卸业务。特别是2001年取得51股权的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为公司净利润贡献了22的份额。该集装箱公司在吞吐量增长10的情况下,净利润增长22,说明随着吞吐量的增长,4个集装箱泊位的规模效应体现出来,在达到年设计能力140万TEU的时候,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将更快于吞吐量的增长速度。泊位调整改造,散货装卸量将短暂下降。随着公司的“北煤南移”、“南散北集”的战略实施,2003年东突堤北侧改扩建集装箱码头工程将全面铺开,预计将于2004年初完工,届时公司的主营业务将以集装箱装卸为主;但这将直接影响到子公司第六港埠公司的煤炭装卸业务。尽管集装箱业务的增长可以部分弥补这些损失,以及新建成的南疆9、10号泊位也可以缓解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公司散杂货的吞吐量必然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煤炭的装卸目前对公司的利润贡献在50左右,这些因素给公司2003年的盈利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2003年将成为公司业务和盈利暂时下降或增长趋缓的一年。在度过这个调整期后,天津港作为华北地区的第一大港,有着华北和西部广阔的经济腹地,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将为公司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货源提供强有力的保证。2002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29亿吨,其中70的货物来自中西部地区。机场业运行经济特征1、在世界航空业普遍萧条的情况下,我国航空业一枝独秀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动内贸和外贸的增长;并且,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航空运输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19912001年间,全国各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4,远高于同期GDP99的年均增长。航空客运增长率是其他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和水运增长率的两倍以上。资料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到达1万亿元,人均800美元,每张机票的价格约占我国人均收入的1015,而相比较美国的一张机票平均价占其年收入的05,乘飞机已是大众消费,说明随着GDP的增长,这一比率将下降,将会有更多的人使用航空运输,航空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图八、全国历年来航空旅客周转量及其增长率图九、全国历年来航空货物周转量及其增长率2、机场三大指标与我国GDP同步增长。图十、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较010203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率GDP增长率030060090012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00100200300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增长率()001002003004005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10000100200300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增长率()图十一、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较图十二、机场起降架次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较资料来源中国民航资源信息网2、“中枢辐射式”航空网络提升枢纽机场价值为提高我国航空公司的规模与竞争力,民航总局2002年将直属航空公司重组,形成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大航空集团。资产规摸和航线数量高度集中,三大集团占有民航业80的资产,在我国国内和国际航线上的市场份额迅速提高到80和95以上。中国民航业近年来的整合和中枢航线网络的建立,正塑造我国机场行业未来的布局。京、沪、穗机场出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地理优势,最符合轴心的要求,重组有利于突出京、沪、穗机场作为枢纽港的地位,推动枢纽机场的建设,形成富有效率的“轴心轮辐式”的网络结构。由于中枢航线网络将旅客运送到中枢枢纽进行中转,枢纽机场将成为客货流集散地,航班起降数、旅客和货物吞吐量都会大幅提高。2001年我国前4家机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5左右。2002年,所有通航机场141个,总吞吐量为17亿人次,年旅客吞吐量在50万人次以上的有43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953;年旅客吞吐量在100万人次以上的有31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898。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近40。图十三、2002年机场吞吐量前10位分布资料来源中国民航资源信息网13914544332241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成都昆明海口西安厦门杭州其他2002年全国机场吞吐量分布1119192939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货邮吞吐量增长率()GDP增长率051015202519971998199920002001起降架次增长率()GDP增长率3、货运业务成为机场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航空货运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19902001年航空货运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66,远高于其他其他货运方式的增长率。(图)货运业务的高利润率也是机场提高盈利能力的良好选择。并且货运业务的经营风险较小,受疫情的影响较小。图十四、19902001年各种货运方式的年复合增长率比较资料来源巨田证券研究所整理4、受疫情的影响明显,但影响是短期的,长期仍然看好从2003年4月开始,各航空公司都压缩了航班。其中,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就减少了2100个航班(国际航班占63),东方航空公司减少了2969个航班(国内航班2332个,国际航班317个,地区航班320个),南方航空公司4月份的计划航班为31501个,疫情发生后不得不取消了9705个航班,占总航班数的308。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进入5月后中国民航客运量大幅下滑812。这必然导致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剧减,影响机场的收入。另外,民航总局要求机场在5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内,对航空公司收取的旅客过港服务费从原座位数的65下调到40,这将进一步影响机场的收入。但疫情的影响只是短期的,疫情过后随着客流量的增加,航班数的增加,机场将恢复其较强的盈利能力。机场业上市公司投资策略1、机场类上市公司基本面质地比较代码公司名称主要业务收入种类年设计吞吐能力服务覆盖范围成为枢纽港的机会基地航空公司000089深圳机场旅客、货物过港服务费、非航空业务1700万人次/20万吨华南地区有机会成为区域货运枢纽南方航空深圳分公司、深圳航空公司600004白云机场旅客过港服务费、部份飞机起降费、非航空业务和50部分机场建设费2500万人次/100万吨(新白云机场)华南地区计划中的枢纽港南方航空公司600009上海机场旅客过港服务费、部份飞机起降费、非航空业务3000万人次/75万吨(浦东一期、虹桥)华东地区计划中的枢纽港东方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600897厦门机场旅客过港服务费、非航空业务1000万人次/10万吨厦门、漳州、泉州机会较小厦门航空公司2、机场类上市公司指标分析165371633024681012141618航空货运水运货运高速公路货运铁路货运其他运输方式股票代码000089600004600009600897股票名称深圳机场白云机场上海机场厦门机场总股本2002末期万股799824100000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电设备安装电气系统接线方案
- 水稻病害课件
- 机电设备安装智能控制系统方案
- 影视片段赏析王璐2022年10月15课件
- 窒息的急救处理96课件
- 2025版城市更新项目房屋联建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污水处理厂清包工程合同范本
- 2025版养老院地砖墙砖铺设劳务分包合同
- 2025版电商平台独家运营权转让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宿舍宿管员劳动合同规范范本
- 叉车生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闭店协议如何签订合同模板
- 2025医疗机构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肇庆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真题
- 兄妹房屋协议书
- 微量泵输液泵使用技术
- epg信息管理制度
- 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制度
- 液氧站安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车空调过滤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课件】《合并同类项》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