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前期接管验收技术导则_第1页
物业前期接管验收技术导则_第2页
物业前期接管验收技术导则_第3页
物业前期接管验收技术导则_第4页
物业前期接管验收技术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业接管验收技术导则目录1总则1011目的1012适用范围1013术语1014引用标准102物业前期接管工作流程133物业接管工作准备1331物业验收应具备的条件1332物业接管前的准备1433物业资料的接管验收144物业设备设施的接管验收1541编制接管验收工作计划1542接管验收的内容包括165强电各系统查验方案1651查验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范围内的如下设备设施1652查验组织1653图纸资料的查验1654设备、设施查验内容与要求1855电气系统注意事项216电梯接管查验方案2261查验范围2262查验组织2264电梯机房2365电梯井道2366电梯轿箱2367电梯底坑2468电气装置2469报警装置24610试运转25611自动扶梯设备查验277消防系统查验方案3071查验范围3072查验组织3073资料查验3074消防系统查验工作标准3075消防系统查验工作方案318安全防范系统查验方法3581查验范围3582查验组织3583查验要求3584安全防范系统综合防范功能检测要求3685电视监控系统的检测3686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3787停车管理系统3888综合管理系统389楼宇自控系统查验检查办法4191查验范围4192查验组织4193检测查验要求4194系统查验4395系统资料的查验4396系统检测4497主控项目检测方法及标准44971空调与通风系统检测44972变配电系统功能检测45973照明系统功能检测45974给排水系统功能检测45975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功能检测45976冷冻和冷却水系统功能检测46977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功能检测46978现场设备安装质量检查46979现场设备性能测试4798一般项目检测方法及标准4799检测结论的处理和判定4810综合布线系统查验方法49101查验范围49102查验组织49103检测查验要求4911空调各系统查验方法50111验收范围50112图纸资料50113检测验收要求501131制冷系统501132冷机501133冷冻泵511134软化水设备安装检查511135冷冻水系统管线、阀门检查511136冷却泵521137水处理器521138冷却塔521139板式换热器5311310采暖系统5311311新风机5311312空调机5411313进、排风机5411314风机盘管5411315锅炉5511316消防正压送风系统5512给排水各系统查验方法56121验收范围56122图纸资料的查验56123检测验收要求561231给水系统561232排水系统571233中水系统571234消防水系统5813房屋本体设施接管查验方法59131查验范围59132检测查验要求59133图纸资料59134检验查验方法6114绿化工程验收方法631总则11目的为保证建筑的整体施工竣工后,物业项目能够顺利投入使用,在发展商交付楼盘之前由受托物业服务企业对其公共区域设备、设施进行必要的检查(主要是从安全、使用、维修角度),以保证业主利益,为物业后期管理创造必要的条件。12适用范围适用于北京市所有新建楼盘的交付前,或物业公司的更换之前。13术语131物业验收与接管承接物业接管验收单位依据国家建设部及省市有关工程验收的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对已建成物业进行检验,房地产开发企业向业主或受业主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物业的过程。132物业公共区域主要包括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道路、绿化、车场设施、垃圾房等;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供电系统、电梯系统、供排水系统、供冷(暖)系统、消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车场系统、门禁系统、综合布线、安全防范系统等。14引用标准141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42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43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144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45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46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47GB5005394LO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148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149GB50055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1410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411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412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1413GB500842001(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414GBJ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1415GBJ97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1416GB5009898(2001年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1417GB/T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1418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1419GBJ133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1420GB501342004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421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422GBJ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施工及验收规范1423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1424GB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1425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1426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1427GB5017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1428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1429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1430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431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432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33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34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35GB50206200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36G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437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438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39GB502102001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440GB50212200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4412001年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1442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443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44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45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1446GB50255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1447GB50257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1448GB50261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1449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1450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451GB50274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452GB50275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453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454GB503032002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55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56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1457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1458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459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1460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1461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1462GB503542005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1463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464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465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466GB503962007出人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467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1468GB10080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1469GB134951992消防安全标志1470GB141022005防火卷帘1471GB145612003消火栓箱1472GB15630199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1473GB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474GB179452000消防应急灯具1475GB195172004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1476GB57681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1477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1478GB57683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1479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480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1481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1482DBJ/T01272003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1483DBJ0151200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1484DBJ01742003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1485DBJ01792004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1486DBJ/T0181200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1487DBJ01822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1488DBJ016082002北京市住宅及住宅安全防范设计标准1489DBJ016112002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1490DBJ016152003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1491DB11/3672006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规程1492DBJ116232006自然排烟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1493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2物业前期接管工作流程工作流程管理内容相关文件接口1确定是否具备条件2组建新项目接管小组,任命组长/专业人员3编制计划,与委托方接洽,现场摸底4物业资料接收5检查核对是否齐全、完整、符合要求,符合接收/不符合补齐6按标准/技术资料分组检查建筑物及附属设施7合格接管/不合格整改,资料建档保存1合同/中标通知书2房屋验收标准/接管验收规程3工作计划/工作文件/技术资料4物业资料/交接记录5验收记录/移交清单6检验报告/安装调试记录/资料归档记录委托方新项目管理单位/建设/施工单位同上项目管理单位组建接管验收小组做好接管验收前的准备检查核对进行资料移交整改补齐资料YN接业主/发展商进场通知接管N进行硬件设施、设备移交限时整改Y资料归档检查验收3物业接管工作准备31物业验收应具备的条件311新建物业验收应具备的条件A建设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已经竣工验收合格;B供电、采暖、供气、给排水、卫生、道路等设施能正常使用;C房屋幢、户编号经有关部门确认。312原有物业验收应具备的条件A房屋所有权、使用权清楚;B土地使用范围明确。32物业接管前的准备321接管验收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A与开发商联系好交接事项、交接日期、进度、验收标准等;B派出技术人员到现场摸底,以便有针对性地编制验收计划;C提前参与物业竣工验收和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做到心中有数;D准备好接管验收用的记录表格322接管小组组长拟定物业接管计划,物业接管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A物业接管验收项目清单;B小组人员分工;C接管日程安排;D业主、施工方、物业接管小组三方施工质量整改工作协调会;E其他(如提前介入在建工程验收等)。33物业资料的接管验收建设单位应向业主或业主大会移交资料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331项目批准文件A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B建设工程开工证C建筑名称核准证D六图两书1/500比例尺的总平面图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道路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市政设施管网综合规划图绿地规划图环境影响审批表初步设计规划说明书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332用地批准文件A国有土地使用证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33综合竣工验收资料A全套竣工图纸总平面图(包括建筑、建筑小品、水景、照明、道路、绿化等)、建筑、结构、设备、附属工程各专业竣工图纸及地下管线综合布置竣工图(含小区规划图);B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证书;C消防验收合格证;D公共配套设施综合验收合格证;E供水合同;F供电协议书、许可证;G供气协议书、许可证;H有线电视合格证;I通信设施合格证;J电梯准用证;334施工设计资料A地质报告书;B全套设计图纸;C图纸会审记录;D设计变更通知单;E工程预算报告书;F重要的施工会议记录;G沉降观测记录;H其他可能影响将来管理的原始记录。335机电设备资料A机电设备出厂合格证;B机电设备使用说明书(中文);C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报告;D设备保修卡、保修协议;336业主资料(适用时)已购房业主的姓名、位置、面积、联系电话等。4物业设备设施的接管验收41编制接管验收工作计划各专业组按照接管计划安排,对房屋主体结构、单元住宅、公共配套设施(水、电、机电设备、消防设施、道路、管线等)进行现场查验,并填写相关记录;查验采用感观观察和使用、试验的方法进行。42接管验收的内容包括421房屋本体的接管验收;422房屋清单与钥匙的接管验收;423公共配套设施的接管验收;5强电各系统查验方案51查验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范围内的如下设备设施511变配电室设备设施(包括应急发电机系统设备、设施)。512空调系统供电设备、设施。513给排水系统供电设备、设施。514楼宇自控系统供电设备、设施。515消防系统供电设备、设施。516安全防范系统供电设备、设施。517照明系统设备、设施。518办公用电系统设备、设施。519电梯系统供电设备、设施。52查验组织521系统查验工作,应由施工单位完成各系统的自检,并提交自检报告后进行。522各系统查验工作完成后,由物业将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并分别报送各有关单位。由施工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确认,由开发商组织开展完善与维修工作,完善、维修工作结束,由物业将整改情况进行汇总并报送各有关单位。53图纸资料的查验531有关供电部门的图纸资料A高压供电方案批准书;B供用电协议书;C电费协议;D供电部门批准的设计施工图纸;E供电部门送电前配电室高压及继电保护试验记录;F高压电缆送电前的试验记录;G委托供电局代维协议;H电缆分界室设备及设计资料;I电气系统初步设计方案,说明书;J负荷控制协议;K安装工程项目标书;L订货合同书;M设备售后服务合同书;532电气设计图、竣工图及设计说明等图纸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图纸。A供电系统图及线路路径图;B配电室平面布置图;C配电设备装配图;D配电设备电气原理接线图;E高压系统图;F低压系统图;G操作模拟板图;H设备安装图;I配电柜二次系统图;J动力平面图;K照明平面图;L用电设备布置图;M直流系统图;N隐蔽工程施工图;O电气设计变更、洽商记录;P应急发电机及相关设计资料;533设备厂家图纸资料A高压柜厂家接线图纸及使用说明书及开关调试记录;B配电室直流盘出厂试验记录接线图及使用说明书;C低压盘箱柜厂家接线图纸及设备说明书;D变压器出厂试验记录及使用说明书;E电容器柜厂家接线图纸及设备说明书;F应急发电机使用说明相关图纸及受电设备厂家图纸;G接地装置测试记录;H变频器厂家说明书及调试记录;I电动机出厂试验记录及使用说明书;534变配电室送电后的运行情况记录A历史运行情况记录运行日志;事故及异常情况记录;B总电量及电费转帐记录档案;C设备检修及故障记录;535技术资料A设备产品样本;B出厂合格证明,出厂精度,性能检验记录;C装箱单、附件明细表;D开箱查验单;E安装调试记录;F安装调试查验记录;G设备操作手册、使用说明书;H设备维修保养手册与维修工艺要求;I备件图册;J安装洽商记录;K进口设备技术资料原件及翻译文本;L配电设备耐压试验记录;M辅助器材试验记录;536设备安装质量保证资料A变压器安装检查记录;B电气试验报告;C电动机传动调整;D避雷器试验报告;E电压互感器试验报告;F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G开关试验报告,安装调整记录;H电力电缆试验报告;I保护装置整定记录;J绝缘电阻测试记录;K接地电阻测试记录;L电气隐蔽工程记录;M电缆施工检查记录;N成套开关柜安装检查记录;O计量仪表校正,精度检验记录;54设备、设施查验内容与要求541高压柜及直流屏A检查设备规格是否符合设计图纸;B检查一次接线系统是否符合设计图纸;C检查二次回路和接线是否符合厂家图纸;D设备标号、电力电缆、操作电缆标号是否齐全;E分段安排停电进行全面检查、清扫、紧固、查线;542变压器A检查名牌数据符合设计要求;B检查通风及温控系统工作正常;C组织停电全面检查紧固;543低压盘A检查设备规格是否符合设计图纸;B检查一次接线系统是否符合设计图纸;C检查二次回路和接线是否符合厂家图纸;D设备标号、电力电缆、操作电缆标号是否齐全;E分段安排停电进行全面检查、清扫、紧固、查线;F填写低压配线供电情况表;544地下电缆室A检查电缆敷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B检查有无未封堵空洞;C检查有无渗漏、积水;D检查有无消防报警设施;545其他A检查专用工具、操作手柄、小车联锁及钥匙齐全;B检查房屋、土建结构;有无渗漏和未封堵空洞;C检查配电室消防报警是否灵敏;D照明及通风系统检查登录;546应急发电机系统A检查应急发电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B发电机受电设备接线及性能了解、元器件核对、登录;C实际开机、对外供电及停机操作;检查实际运行油耗及供电性能是否符合用户要求;运行30分钟;547公用动力设备供电系统包括冷机供电、空调供电、风机供电、水泵供电、电梯供电等;5471各盘、箱、柜电源A主供电源在低压盘上开关编号;B备用电源在低压盘上开关编号;C电源互投的条件及有无优先;作自投及复归检查;D两路电源的电缆截面、路由及大约长度参数登录;5472配电箱A接线系统是否符合设计;B二次接线是否符合厂家图纸;C各元器件设备规范、运行电流登录档案;D仪表、指示灯、控制切换开关、标识牌正常;5473电动机A检查名牌数据符合设计要求;B运行声音正常、温度不高、振动不超标、电流正常;C外观、地线及接线部位检查;D电缆截面、路由及大约长度参数登录;5474变频器A检查名牌数据及接线系统符合设计要求;B控制和自动调节系统工作正常;C记录运行电流、频率正常变化范围;5475设备成套供货配电柜A检查元器件及接线系统符合厂家说明书要求;B控制和自动调节系统工作正常;C记录运行电流范围;D各元器件设备规范登录档案;548公用区照明及动力供电系统5481封闭母线A供电电源在低压盘上开关编号;B电源电缆截面、路由及大约长度参数登录;C插接箱数量设备规范、运行电流登录;D插接母线接头位置及数量登录;5482电缆桥架A路由及电缆数量、走向是否符合设计;B桥架吊架牢靠、接地线齐全;C电缆排列整齐、固定合理、公用区盖板齐全;5483各盘、箱、柜电源A主供电源在低压盘上开关编号或来自其他盘、箱、柜;B备用电源在低压盘上开关编号或来自其他盘、箱、柜;C电源互投的条件及有无优先;作自投及复归检查;D电源的电缆截面、路由及大约长度参数登录;5484照明配电箱及其他配电箱A检查接线系统、元器件符合设计要求;B运行情况正常、温度不高、电流正常;C二次接线是否符合厂家图纸;D外观、地线及接线部位检查;E各元器件设备规范、运行电流登录档案;F仪表、指示灯、控制切换开关、标识牌正常;G供电范围区域记录;5485各层配电小室A检查接线系统、配电箱设置符合设计要求;B登录室内配电箱清单;C登录有无串层供电情况;55电气系统注意事项551各个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图、接线图及线路的管线表要有一套完整的竣工图纸。A复杂的系统电气资料和说明书,保护电气设备的数据及设定值,有必要的设备应做模似保护试验。B施工单位要讲明各个电气控制开关所控制的范围,在开关上标明用途,并实际操作运行,直至正常工作。C查验人员要检查各系统的接线是否牢固,线号应清楚、齐全。D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难免由于设计不周,造成在施工中设备安装位置以及电气原理图,所采取的治商变更修改等,要和查验人员讲明,并在竣工图纸上标清注明,以便日后维护。E有些特殊系统,由厂家随设备带来的专用工具、备品备件等,施工单位要移交清楚。6电梯接管查验方案61查验范围项目范围内的所有电、扶梯设备设施,包括竣工查验资料及电梯机房、电梯轿箱、电梯井道、电梯底坑等部位的机械装置和电气装置。62查验组织621成立电梯专业组,电梯组成员按电梯数量合理分工,按查验内容及方法进行详细检查。622查验人员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相关电梯接管查验表中。623专业组负责人将电梯接管查验表中的问题汇总。624查验人员按专业组负责人的安排跟踪、检查问题整改情况。63接管查验内容、要求及方法631资料查验根据电梯运行的需要,需将以下技术资料、图纸交于物业公司。6311制造企业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A装箱单;B产品出厂合格证;C机房井道布置图;D电气原理图、接线图E使用维护说明书(应含电梯润滑汇总图表和电梯功能表);F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器线路示意图及符号说明;G电器接线图;H部件安装图;I安装说明书;J安全部件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式实验报告结论副本,其中限速器与渐进式安全钳还须有调试证书副本。6312安装企业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A安装自检记录;B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C由电梯使用单位提出的经制造企业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D安全技术检验报告书E安全检验合格证(铜牌)F起重机械登记卡G开工申请表H土建布置图I(限速器)型式试验报告结论副本J竣工图一套632设备查验根据电梯设备的整体情况及现场情况,拟分几部分对电梯设备进行查验。64电梯机房641机房门窗、锁具应齐全、牢固,门上应有“闲人免进”标识。642曳引轮、飞轮(惯性轮)、限速器轮外侧面应漆成黄色,制动器手动松闸扳手应漆成红色,并挂在易接近的墙上。643在曳引机盘车手轮、曳引轮、限速器轮外应有明显标出轿厢升降方向的标志。644驱动主机、驱动主机底座与承重梁的安装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645轿厢空载时,曳引轮的垂直偏差0;5MM,导向轮端面与曳引轮端面的平行度偏差小于1MM。646限速器绳轮、钢带轮、导向轮安装必须牢固,转动灵活,其垂直度偏差小于0;5MM。647制动器动作应灵活,制动间隙调整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648在电梯正常运行时,传动钢丝绳不应触及夹绳制动块,且不应有死弯及断丝现象。649曳引钢绳应在曳引机座上平面处用黄漆在钢绳四周作出平层标记。6410钢丝绳孔四周应做保护台。65电梯井道651井道壁应光滑平整,无影响电梯运行的异物。652井道内布线应符合规范要求。653导轨。导轨支架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导轨垂直度、接头及相对内表面距离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654钢丝绳。钢丝绳应擦拭干净,严禁有死弯、松股、锈蚀、断丝现象;各钢丝绳张力相互差值不大于5。655补偿绳、限速绳、钢带、曳引轮、随行电缆及其它运动部件在运行中严禁与其它任何部位碰撞或摩擦。井道内的对重装置、轿厢地坎及门滑道的端部与井壁的安全距离严禁小于20MM。66电梯轿箱661轿厢地坎与各侧地坎间距偏差均严禁超过30MM662每一轿厢地坎均需安装护脚板。663开门刀与各层厅门地坎以及各层门开门装置的滚轮与轿厢地坎间的间隙均必须在510MM范围内。664轿厢牢固、洁净、无损伤。665导靴压力均匀、不倾斜。666门扇平整、洁净、无损伤。启闭轻快、平稳。中分式门关闭时上下部同时合拢,门缝一致。667安全钳楔块面与导轨侧面间隙应为34MM;安全钳口与导轨顶面间隙不小于3MM。668检查超载开关应在电梯额定载重量110时动作。满载开关应在电梯额定载重量时动作。67电梯底坑671电梯底坑无积水。672对重越程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673对重在底坑的安全栅栏的底部距底坑地面应为500MM,安全栅栏的顶部距底坑地面1700MM;同一井道有多台电梯时,在底坑每台电梯间设护栅隔离。674缓冲器安装牢固,位置准确,表面平整;油压缓冲器油号符合要求,无渗油现象,并应设置在缓冲器被压缩而未复位时使电梯不能运行的电气开关。68电气装置681各电器设备及部件的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有关要求,各种开关动作灵活可靠;控制柜、励磁柜应有出厂合格证。682电气装置的附件构架、电线管、电线槽等非带电金属部分应涂防腐漆或镀锌,安装用的紧固螺栓应有防松措施。683每台电梯的供电电源须专用开关单独供给。每台电梯分设动力开关和轿厢、井道照明开关。动力开关具有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的能力。但动力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轿厢照明或通风轿顶电源插座机房和滑轮间照明机房内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照明69报警装置691同一机房有数台曳引机、应对曳引机、控制柜、电源开关、轿厢照明开关、井道照明开关、变压器等设置配套编号标识,便于区分所对应的电梯。692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轿厢、线管等)必须有易于识别的良好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693用500兆欧表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其绝缘电阻须大于1000/V,并且阻值不得小于694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0;5M695其它电路(控制、照明、信号)0;25M696各种安全保护开关(缓速开关、限位开关等)的固定必须可靠,且不得采用焊接。697在下列情况下,安全开关必须可靠动作,电梯立即停止运行选层器钢带松弛或张紧轮下落大于50MM。限速器夹住钢绳,轿厢上安全拉杆动作时。电梯超速达到限速器动作速度的95时。电梯超过额定载重量的10时。任一厅门、轿门未关闭或锁紧时。A各开关、按钮(急停、检修、程序转换)及各安全装置(极限、限位、缓速、安全触板、光电保护、关门力保护)动作必须灵活可靠。610试运转6101试运转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A机房温度应保持在5到40度之间,在25度时环境相对温度不应大于85。B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安装,应具备调整试车条件。C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保护线连接应符合相关的规定。D电气接线应正确,连接可靠,标志清晰。E曳引机电动机过流、短路等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F继电器、接触器动作应正确可靠,接点接触应良好。G电气设备导体间及导体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规定动力设备和安全装置电路应不小于0;5兆欧。低电压控制回路不应小于0;25兆欧。H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的安装与调整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I检修速度调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掣动器的调整要求。掣动器闸瓦在制动时应与掣动轮接触严密,松闸时与掣动轮应无磨擦,且间隙的平均值应不大于0;7毫米。J检修速度不应大于0;63M/S。K自动门运行应平稳、无撞击。L平衡系数应接近额定速度,且不应超过额定速度的5。(加速段和减速段除外。)6102额定速度调试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A轿厢内置入平衡负载,单层、多层上下运行,反复调整,升至额定速度,起动、运行、减速应舒适可靠,平衡准确。B调整上、下端站的换速、限位和极限开关,使其位置正确,功能可靠。C空载、半截和满载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6103运转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A运转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指令、召唤、选层定向、程序转换、起动运行、截车、减速、平层等装置功能正确可靠,声光信号显示清晰正确。B调整上、下端站的换速、限位和极限开关,使其位置正确,功能可靠。6104空载、半截和满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通电持续率为40的情况下,往返升降各2H。B电梯运行应无故障,起动应无明显的冲击,停层应准确平稳。C制动器运作应可靠。D制动器线圈升温不应超过60摄氏度。减速机油的温升不应超过60摄氏度,且温度不得超过85摄氏度。6105超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在轿厢内置入110的额定负载,在通电持续率为40的情况下,往返运行0;5H。B电梯应安全可靠地起动、运行。C减速机、曳引电动机应工作正常,制动器运作应可靠。6106平层准确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平层准确度电梯类别额定速度/M/S平层准确度/MM交直流调速2;0015交直流调速2;50106107技术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A电梯的加速度和减速度的最大值不应超过1;5M/S2。B乘客电梯在运行中,水平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不应大于0;15M/S2,额定速度大于2M/S电梯,平均加速度和平均减速度不应小于0;7M/S2C乘客电梯在在运行中的总噪声应符合下列规定机房噪声不应大于80DB。轿厢内噪声不应大于55DB。开关门过程中噪声不应大于65DB。611自动扶梯设备查验6111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必须自动停止运行,且第4款至第11款情况下的开关断开的动作必须通过安全触电或安全电路来完成。A无控制电压;B电路接地的故障;C过载;D控制装置在超速和运行方向非操纵逆转下动作;E附加制动器(如果有)动作;F直接驱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部件(如链条或齿条)断裂或过分伸长;G驱动装置与转向装置之间的距离缩短;H梯级、踏板或胶带进入梳齿板处有异物夹住,且产生损坏、踏板或胶带支撑结构;I无中间出口的连续安装的多台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中的一台停止运行;J扶手带入口保护装置动作;K梯级或踏板下陷。6112应测量不同回路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测量时,电子元件应断开。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V,且其值必须大于A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0;5M;B其他电路(控制、照明、信号等)0;25M。6113整机安装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A梯级、踏板、胶带的楞齿及梳齿板应完整、光滑;B在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入口处应设置使用须知的标牌;C内盖板、外盖板、围裙板、扶手支架、扶手导轨、护壁板接缝应平整。接缝处的凸台不应大于0;5MM;D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啮合深度不应大于6MM;E梳齿板梳齿与踏板面齿槽的间隙不应小于4MM;F围裙板与梯级、踏板或胶带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不应大于4MM,两边的间隙之和不应大于7MM。当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踏板或胶带之上时,踏板表面与围裙板下端之间的垂直间隙不应大于4MM。当踏板或胶带有横向摆动时,踏板或胶带的侧边与围裙板垂直投影之间不得产生间隙。G梯级间或踏板间的间隙在工作区段内的任何位置,从踏面测得的两个相邻梯级或两个相邻踏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6MM。在自动人行道过渡曲线区段,踏板的前缘和相邻踏板的后缘啮合,其间隙不应大于8MM;H护壁板之间的空隙不应大于4MM。6114性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梯级、踏板或胶带沿运行方向空载是的速度与额定速度之间的允许偏差为5;B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速度允许偏差为02。6115自动扶梯制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进行空载制动试验,制停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制停距离B自动扶梯应进行有载制动载荷的制停距离试验(除非制停距离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检验),制动载荷应符合表2规定,制停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对自动人行道,制造商应提供按载有表2规定的制动载荷计算的制停距离,且制停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2制动载荷梯级、踏板或胶带的名义宽度()自动扶梯每个梯级上的载荷()0;6600;60;8900;81;1120制停距离范围(M)额定速度(M/S)自动扶梯0;50;201;000;650;301;300;750;351;500;90注若速度在上述数值之间,制停距离用插入法计算。制停距离应从电气制动装置动作开始测量。注自动扶梯受载的体积数量由提升高度除以最大可见梯级踢板高度求得,在试验时允许将总制动载荷分布在所求得的2/3的梯级上;6116电气装置还应符合下列规定主电源开关不应切断电源插座、检修和维护所必需的照明电源。6117观感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A上行和下行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梯级、踏板或胶带与围裙板之间应无刮碰现象(梯级、踏板或胶带上的导向部分与围裙板接触除外),扶手带外表面应无刮痕。B对梯级(踏板或胶带)、梳齿板、扶手带、护壁板、围裙板、内外盖板、前沿板及活动盖板等部位的外表应进行清理。7消防系统查验方案71查验范围711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各种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区域报警控制器和集中报警控制器);712防火卷帘门控制装置(包括现场开启、联合开启、远程启动、紧急制动);713通风空调,防烟排烟及电动防火阀等消防控制装置(手动/联动);714灭火系统控制装置(包括消防泵、喷淋泵、加压泵等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715火灾事故广播、消防通讯、消防电源、消防电梯的控制装置;716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灯;72查验组织721系统接管查验工作,应由施工单位完成各系统的自检,并提交自检报告后进行。722检测需由开发商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有关专业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和物业公司专业人员共同组成检测小组,对各系统实施系统接管查验。73资料查验731设计图、二次设计图、竣工图;732所有楼层的烟感、温感、手动报警器、水流等报警元件具体位置图;733每回路设计容量、实际用量,每一个回路包含哪些内容的明细表;734卷帘门/喷淋头/防火阀/排烟阀/检修阀/消防泵/喷淋泵/加压泵等平面图;735中控台使用说明书;736中控室内各种总线走向明细表,包括室内电源箱;737中控室操作柜出现故障时紧急处理说明;738系统性能特点技术指标安装技术记录,开通调试报告;739备品、工具、仪表清单;7310施工监理质量查验报告;7311管线隐蔽查验记录;7312施工方提供的主要产品检验合格证书;7313施工遗留问题明细表;7314消防局对系统性能检查说明书和运行许可证书;74消防系统查验工作标准741消防设施必须符合GB5016692的要求742消防水泵,消防电梯等消防用电设备电源(包括直流备用电源)的自动切换装置应进行3次切换实验,每次均正常。743火灾探测器(包括手动报警按钮)和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分别按实际安装数量510的比例(不少于10只),进行模拟火灾响应和故障报警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实验时每个功能应重复12次。744室内消火栓的功能查验应在出水压力符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规范的条件下,进行下列功能抽检A工作泵、备用泵转换运行13次。B消防室内操作启、停泵13次。C消火栓操作启泵按钮按510的比例抽件、抽检。74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含湿式、干式、干湿试、雨淋、喷雾等)抽验下列控制功能。A工作泵、备用泵转换运行13次。B消防室内操作启、停泵13次。C水流指示器,闸阀关闭器及电动阀等按安装数的1030的比例进行未端放水实验。746固定灭火设备(卤代烷1211、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按2030的比例抽查下列控制功能。A人工启动和紧急切断试验13次。B与固定灭火设备联动控制的其他设备(包括关闭防火门窗、停止空调风机、关闭防火阀、落下防火幕等),试验13次。C抽一个防护区的瓶组进行喷放试验(卤代烷系列可用氧气等介质代用)。747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通风空调和防排烟设备应按1020的比例抽查人工开、闭、联动控制试验。748消防电梯应进行12次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功能查验,在消防态势下,应能消除轿内操作和轿外招呼信号,直返基站。749火灾事故广播应按1020的比例进行以下功能试验A在消防控制室选层广播。B共用的扬声器强行切换试验。C备用广播机功能试验。D消防通讯设备进行通话功能试验。75消防系统查验工作方案751对消防互投电源箱进行测试现场人为制造互投电源故障,检查配电柜动作情况。752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功能情况的测试将火灾报警系统设置为自动状态,按火灾联动报警设计要求,每个楼层选一处报警点,用吹烟测试仪点报感烟探测器,观察消防联动关系应正常,即启动消防送/排风机,打开报警层的排烟风口,鸣响报警层及上下层的消防警铃,切断报警层及上下层的非消防电源,切断配电室内的非消防电源,切断天然气室的燃气阀门;)753启用火灾应急广播系统通报火警点;754防火卷帘门的测试用吹烟测试仪、加温测试仪分别点报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观察防火卷帘门分步降落是否正常。755消防水泵(消火栓泵)使用功能情况的测试A对末端消火栓进行放水,观察消火栓稳压泵启动是否正常。B采用模拟信号测试消火栓稳压泵轮换启动功能。C现场手动启动消防泵,检查水泵星/角转换是否正常。D由中控室远程启动消防水泵,按设计规定设置消防水泵自动停泵时间(此时间在试泵时可根据情况自行调整,但试验完毕后要恢复到原设计时间);E在消防系统设置为自动状态时,利用消火栓内部的消火栓按扭启动消防水泵;F中控室执机人员用消防广播系统向现场测试人员通报各设备的启动状况;756喷淋水泵使用功能情况的测试A现场手动开关喷淋水支路总水管和干、湿式报警上的信号蝶阀,中控室观察报警信号是否正确;B现场手动启动喷淋泵,检查水泵星/角转换是否正常;C由中控室远程启动喷淋水泵,检查水泵启动是否正常;D在消防系统设置为自动状态时,对喷淋水系统进行未端放水,观察稳压水泵是否启动,同时采用测试消火栓稳压泵轮换启动功能;E在消防系统设置为自动状态时,对喷淋水系统未端和湿式报警器同时进行放水,检查喷淋水泵是否正常启动;F在消防系统设置为自动状态时,对喷淋水干式系统进行未端放气试验,观察稳压气泵是否正常启动;G在消防系统设置为自动状态时,对喷淋水干式系统区域内的感温探测器进行加温试验,观察快速排气阀是否打开,当干式报警器压力开关报警后,喷淋水泵是否正常启动;H中控室执机人员用消防广播系统向现场测试人员通报各设备的启动状况;757雨淋水泵使用功能情况的测试A现场手动开关喷淋水支路总水管和雨淋阀上的信号蝶阀,中控室观察报警信号是否正确;B现场手动启动雨淋泵,检查水泵星/角转换是否正常;C由中控室远程启动雨淋水泵,检查水泵启动是否正常;D在消防系统设置为自动状态时,对雨淋水系统未端和湿式报警器同时进行放水,检查喷淋水泵是否正常启动;E在消防系统设置为自动状态时,对雨淋水系统区域内的感温探测器进行加温试验,观察喷淋水泵是否正常启动;F中控室执机人员用消防广播系统向现场测试人员通报各设备的启动状况。758消防风机的测试A现场手动测试消防风机的启动功能是否正常;B现场手动启动消防风机,风机正常运转后手动关闭风机管道上的防火阀,观察风机是否自动关停。C将风机配电箱设为自动状态,由消防中控室远程进行消防风机的启/停试验;D将风机配电箱设为自动状态,手动打开排烟风阀,观察消防风机是否正常启动;E在消防系统设置为自动状态时,从消防中控室发地址码启动排烟风阀,观察消防风机是否正常启动。F中控室执机人员用消防广播系统向现场测试人员通报各设备的启动状况。759气体灭火系统联动功能情况的测试(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A关闭7氯炳烷气体灭火存贮罐,将气体灭火控制器设为自动状态,按下气体灭火设施的启动开关。观察气体灭火装置警报是否鸣响,在规定延时喷放时间内按下停止按扭,观察气体喷放程序是否解除。B关闭7氯炳烷气体灭火存贮罐,将气体灭火控制器设为自动状态,按下气体灭火设施的启动开关。观察气体灭火装置警报是否鸣响,检查延时释放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测试释放继电器是否动作),消防中控室是否报收到气体释放系统启动警报。C用其它气体代替灭火存贮罐(如氧气),将气体灭火控制器设为手动状态,手动开启先导器,观察气体喷放系统是否正常喷放。D用其它气体代替灭火存贮罐(如氧气),将气体灭火控制器设为自动状态,用吹烟测试仪、加温测试仪分别点报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消防中控室观察报警信号是否正常,观察气体灭火装置警报是否鸣响,延时后气体喷放系统是否正常喷放。E中控室执机人员用消防广播系统向现场测试人员通报各设备的启动状况。7510电梯消防功能的检测A用电梯钥匙开启电梯归首开关,检查轿内、外控制功能是否被取消,电梯是否回归机站。B采用电梯机房报警电话,电梯轿厢对讲电话测试三方通话功能。7511消防通讯设备进行通话功能试验采用消防电话测试电梯机房、配电室、发电机房、制冷机房、热力站、水泵房、楼层公共区域内的消防插孔电话与中控室的通讯功能。7512消防水箱的检测A测试低于消防水位时是否自动进行补水;B水泵房内消防水箱的水位指示与实际水位是否一致。8安全防范系统查验方法81查验范围安全防范系统的范围包括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等各子系统。82查验组织821检测由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系统集成商、设计单位有关专业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和物业公司专业人员共同组成检测小组,对各子系统实施系统检测,并由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监督执行。检测小组负责人应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并且有3年以上的实际工程经验。822各子系统工程完成后,应由施工单位会同系统集成商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测,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自检报告。83查验要求831安全防范系统施工质量的检验,应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合同规定、施工图纸来检查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832对系统的各类探测器、摄像机、云台、护罩、控制器、辅助电源、电锁、对讲机等设备安装的部位、产品的规格型号和安装质量等进行检验。833对各类探测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部件的电性能和功能进行检测。834检测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系统集成商和施工单位参加,采用逐点通电的形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填写检测记录表,并由各检测方签字。835安全防范系统的控制柜、箱、控制台与机架、监视器等的施工质量的检验应遵照GB50348的第6章有关规定执行。836安全防范系统施工质量检验后,应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系统集成商和施工单位签字的检查查验报告。837在安全防范系统设备施工检测完成后可进行系统调试,系统调试完成后,经建设方同意后可进入系统试运行。系统试运行时应做好试运行记录。838安全防范系统的系统检测是在设备施工检测和试运行的基础上,对系统性能和功能进行检测。检测以系统功能检测和现场设备性能检测为主,并结合检查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839系统性能和功能检测的依据是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工程技术文件,产品资料等。工程技术文件包括A工程合同;B工程设计文件;C工程设计变更说明和洽商记录。D施工商应提供E设备器材进场检验记录;F隐蔽工程检验记录;G施工质量检查记录;H设备功能检测记录;I系统试运行记录。8310安全防范系统进行系统检测前,施工商应根据工程合同和设计文件编制检测大纲。84安全防范系统综合防范功能检测要求841防范范围、重点防范部位和要害部门的设防情况、防范功能、以及技防设备的运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有无防范死角;842开通稳定运行时间的检测;843各种防范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是否达到设计要求;844监控中心系统记录包括大厦监控的图像记录和报警记录的质量和保存时间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等;845对具有系统集成要求的系统还应检查系统的接口、通信功能和传输的信息是否达到设计要求。85电视监控系统的检测851检测内容A系统功能检测摄像机的防拆、防破坏等纵深防御功能检测;云台转动、镜头、光圈的调节、调焦、变倍,图像切换、防护罩功能的检测。B图像质量检测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进行,进行图像的清晰度、灰度、系统信噪比、电源干扰、单频干扰、脉冲干扰等检测。C检测方法系统功能检测采用主观评价法,检测项目参见电视监控系统的质量主观评价功能检测表。检测结果按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中的五级损伤制评定,主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