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9693-2013 是一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全称为《动物性食品中常山酮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标准规定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常山酮残留含量的具体方法和要求,旨在确保食品中该药物残留量符合安全标准,保护公众健康。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畜禽肉及其制品、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中常山酮残留量的检测。常山酮作为一种抗球虫药,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家禽的球虫病,但其在食品中的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检测原理
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样品的提取、净化、浓缩等预处理步骤,将动物性食品中的常山酮分离出来,随后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分离测定。利用保留时间和与标准品比较,对常山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键技术要点
- 样品前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SPE)或液液萃取(LLE)等技术,以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富集目标化合物。
- 柱选择与色谱条件:选择适宜的色谱柱及流动相,优化洗脱条件,确保常山酮与其他组分有效分离。
- 检测与定量:采用紫外(UV)检测器或其他适宜的检测器,在特定波长下检测常山酮的吸收,依据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标准限值与执行
标准中会设定常山酮在不同动物性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各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需确保其产品中常山酮残留不超标。检测结果需与这些限值对比,超标的食品不得上市销售。
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强化了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监控,为监管部门提供了统一、准确的检测方法,有助于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同时指导生产者合理用药,减少药物滥用。
注意事项
虽然未直接要求总结,但需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实验室应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与重复性,遵循良好实验室操作规范(GLP),并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方法验证,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3-09-16 颁布
- 2014-01-01 实施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年锅炉操作工(高级)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有答案
- 2025年广西玉林市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 大学生液压考试题及答案
- 媒体广告投放合同协议说明
- 商业咨询服务与咨询合同协议
- 幼师职格考试题型及答案
- 智能柜台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安全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际交往能力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全国养老护理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企安全环保培训会课件
- 2025年公安院校联考公安院校联考行测题库(附答案)
- 药物的过量反应课件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英语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商业综合体安保人员培训效果考试试卷及答案
- 炎症与心脑血管疾病
- 天然林保护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九省联考试题生物及答案
- UV转印技术简介
-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