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L15165一2002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关于确认1999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022号文)的要求组织编写,其目的在于统一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随着我国大、中型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经验不断丰富和技术进步,对SKJQL一1984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技术规定中的条款作修订和补充,并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相适应。本标准代替SDJQI一1984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技术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丁季芳、金峰、赵鸿寿、李扶汉、杨志刚、郭世兰。DLT5165一2002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扩建的大、中型水力发电厂(含抽水蓄能电站)和大型水泵站的主、副厂房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LDLT5165一2002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16一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9一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87一19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5O155一199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DL5061一199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SD278一90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50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2DLT5165一20023总则301为了在水力发电厂厂房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符合工业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为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改善电厂运行环境条件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标准。302水力发电厂厂房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应根据水力发电厂的特点,结合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天然资源(例如发电机组余热、水库水、下游尾水、廊道风等)。选用设备和材料应因地制宜、节省投资。并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经过经济技术比较选用节能、可靠的新设备、新材料。303水力发电厂主、副厂房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不仅要满足终期建设的合理性,还应考虑电厂初期投产或分期建设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需要。3DLT5165一20024主要术语与符号41术语411参数PARARNETER表明任何现象、状态、装置或变化过程中某种重要性质的量。例如,空气温度、湿度、压力、比焙和流速等气象要素,就是表明空气状态或变化过程的诸参数。412历年值ANNUAL特指逐年值。整编气象资料时,所给出的以往一段连续年份中每一年的某一时段的平均值或极值。413累年值NORMALS特指多年值。整编气象资料时,所给出的以往一般连续年份的某一时段累计平均值或极值。414严寒地区EHILLIYAREA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即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低于或等于10的地区。415寒冷地区EOLDAR妞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0,但高于一10的地区。416炎热地区TORTIDITYAREA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28的地区。4DLT5165一2002417采暖HEATING使室内获得热量并保持一定温度,以达到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也称供暖。418全面采暖GENERALHEATING为使整个采暖房间保持一定环境温度要求而设置的采暖。419局部采暖IOEALHEATING为使室内局部区域或局部工作地点保持一定环境温度要求而设置的采暖。4110辐射采暖PANELHEATING以辐射传热为主的采暖方式。4111热风采暖WARM一AIRHEATING利用热空气作媒质的对流采暖方式。4112通风VENTILATION为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对某一空间进行换气,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4113自然通风NATURALVENTILATION在室内外空气温差、密度差和风压作用下实现室内换气的通风方式。4114高窗自然通风HIGHWINDOWNATURALVENTILATION在非炎热地区利用厂房大门和厂房上部开设窗户进行自然换气的通风方式。5DLT5165一20024115机械通风RNEEHANIEALVENTILATION利用通风机械实现换气的通风方式。4116事故通风EMERGENEYVENTILATION事故时或事故后排除或稀释生产房间内发生事故时突然散发的大量有害物质、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蒸汽和烟气的通风方式。4117气流组织AIRDISTRIBUTION对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态和分布进行合理组织,以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对空气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及舒适感等方面的要求。4118射流IET特指从孔口向相对静止的周围空气射出的气流。4119受限射流JETINACONFINED明显受到边壁限制的射流。4120回流区RETURNFLOWONE受限射流沿风口出风相反方向运动的气流区口4121防火FSREPROTEETION特指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为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及当失去对其正确控制之后,减少因火灾造成的人体伤害与财产损失所采取的各种措施。4122排烟SMOKEEXTRAETION指火灾发生时,为了人员疏散的需要、排除火灾发生时散发6DLT5165一2002的烟气。4123防烟SMOKEEXTRAETION特指火灾发生时,为防止烟气侵人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等所采取的措施。4124防爆EXPLOSIONPFING特指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为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需控制爆炸馄合物和点燃火源的形成;切断爆炸传输途径,防止燃烧发展为爆燃和爆轰的条件;减弱爆炸时热力、压力和冲击波等对人体的伤害和对设备、厂房以及邻近建筑物的破坏所采取的综合措施。4125空气调节AIREONDITIONING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给定要求的技术。4126、舒适性空气调节COMFORTA;REONDITIONI吃为满足人的舒适感需要而设置的空气调节。4127局部区域空气调节LOEALAIRCONDITIONING仅使封闭空间中一部分区域的空气参数满足设计要求的空气调节。4128全室性空气调节GENERALAIRCONDITIONING指整个房间室内温湿度等空气参数在给定范围之内的空气调节。4129分层空气调节TRATIFIEAREDAIRCONDITIONING7DLT5165一2002特指仅使高大空间下部工作区域的空气参数满足设计要求的空气调节方式。4130全空气系统ALLAIRCONDITION空气调节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部由集中设备处理过的空气负担的空气调节系统。4131制冷REFRIGERATION用人工方法从一物质或空间移出热量,以便为空气调节、冷藏和科学研究等提供冷源的技术。4132冷水EHILLEDWATER用制冷机制出的低温水或天然冷源水。4133围护结构BUILDIENVELOPE建筑物及房间的围档物,如墙体、屋顶、地板、门窗和地下厂房的岩体等。分内、外围护结构两类。4134热稳定性THERMALSTABILITY在周期性热作用下,围护结构或房间抵抗温度波动的能力。4135稳态传热STEADY一STATEHEATTRANSFER传热体系中任何一点的温度和热流量均不随时间变化的传热过程,也称稳定传热。4136非稳态传热UNSTEADSTATEHEATTRANSFER传热体系中任何一点的温度和热流量均随时间变化的传热过程,也称不稳定传热。41378DLT5165一2002蓄热AECUMULATIONOFHEAT由于围护结构和室内物体具有一定的热容量,而使房间产生对于得热量的积蓄和释放现象。4138自动控制AUTOMATIEEONTROL在无人直接参与下,采用控制装置使被控设备、系统、生产过程或环境按着预定的方式运行或被控参数保持规定值的操作。4139集中控制CENTRALIZEDEONTROL由控制装置集中地对各系统的调节对象进行自动控制和监测。4140联锁保护INTERLOEKPROTEETION为防止设备启停过程中,由于操作次序错误造成事故而采取的保护控制,使之在上一步骤操作未完成之前,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简称联锁。4141反馈FEEDBAEK把输出信号回送到输人端并与输人信号比较的过程。42符号A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CL冷负荷,逐时冷负荷;CP空气的比定压热容;D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空气的含湿量;A面积;A0送风口的有效面积;91011DLT5165一20025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5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511主、副厂房采暖设计时冬季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应按表511采用。12DLT5165一2002512主、副厂房夏季室内空气计算参数,按表512采用。13DLT5165一2002513当水力发电厂采用全面或局部空气调节时,中央控制室、办公室和其他对室内空气温、湿度有较高要求的房间可按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采用。夏季室内空气计算参数采用温度应采用24一28相对湿度应采用65风速不应大于031M/S冬季室内空气计算参数采用温度应采用18一22相对湿度应采用40风速不应大于02M/S514大型水力发电厂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对通风、空气调节系统进行综合效能试验,必须对工作区(距地面LM一2M)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速度场、含尘浓度、噪声等参数进行现场实测。5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52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统计年份,应尽可能采用水力发电厂建厂地区近期5O年的气象资料。不足30年者,按实有年份采用,但不得少于10年。少于10年时,应与临近相同气候区的气象资料进行比较后修正确定。522水力发电厂建在山区,厂区所在地无气象台站,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使用邻近地区气象台站资料时,参照附录A进行修正,并再对当地气象进行调查、实测比较后确定。523对地面式水力发电厂厂房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确定如下1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D的日平均温度(化成整数)。注本条及本节其他条文中的所谓“不保证”,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状况而言;“历年平均不保证”,系针对累年不保证总天数或小时数的历年平均值而言。14DLT5165一2002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的平均温度。3、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LD的日平均温度。4、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5、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6、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7、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注统计干、湿球温度时扩宜采用当地气象站每夫斗次的定时温度记录,并以每次记录值代表6H的温度值核算。8、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D的日平均温度。10、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扩可按下式确定1511、当地气象站气象资料不够完整,按本节规定进行统计有困难时,冬、夏季室外计算温度,亦可按附录B的简化统计方法确定。524对地下水力发电厂进行地下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计算时,室外空气计算温度按如下统计方法确定L、冬季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2、夏季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按523的第5款采用。4、室外计算年平均温度,一般采用冬季的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与夏季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之和的平均值。5、室外计算温度的年波幅,应采用夏季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与室外计算年平均温度的差值。6、室外计算温度的日波幅,应采用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与夏季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525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热三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526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的最多16DLT5165一2002风向及其平均频率。夏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热三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年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应采用累年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527冬季室外大气压力,应采用累年最冷三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夏季室外大气压力,应采用累年最热三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17DLT5165一20026采暖61一般规定611位于严寒地区、寒冷地区的水力发电厂主厂房、一般副厂房应设置采暖设施。采暖设计室内温度按表511确定。位于过渡地区水力发电厂的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通信值班室和重要办公室当冬季室内温度达不到表511要求的室内温度时,可设置采暖装置。612在保证设备安全条件下,主厂房除有条件利用发电机组放热风采暖的厂房外,一般不设置全面采暖系统,可设置局部采暖装置。613当厂房设置全面采暖时,其外围护结构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614设置全面采暖的厂房,其外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确定差,按表614采用。注1本条不适用于窗和门。注2砖石墙体的传热阻,可比式(614)的计算结果小5。注3外门的最小传热阻,不应小于按式(614)计算的外墙最小传热阻的60。1819617主厂房、副厂房采暖方式应根据电厂机组运行情况和电厂地区供热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主厂房采暖应尽量利用发电机组放热风采暖。副厂房宜用电暖器、电热风、电热水锅20DLT5165一2002炉一散热器、低温发热电缆地板辐射等方式采暖。高大空间的房间、主厂房宜用中、高温电辐射板采暖。在厂区附近能向电厂供应蒸汽或热水时,可采用蒸汽或热水采暖的方式。严禁采用火炉和明火电炉采暖。62采暖热负荷621冬季采暖和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下列耗热量和获得热量确定1、地面厂房围护结构耗热量。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人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3、水燕发的耗热量。4、通风耗热量。5、机电设备最小负荷时的放热量。6地卞厂房岩壁散热量。622冬季计算厂房内公用机电设备的散热量,应考虑设备的负荷系数和时间利用系数。623地面式厂房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按本条1一4款进行计算。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2、地面式厂房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确定各项附加(或修正)百分率,宜按下列规定数21DLT5165一2002值选用1)朝向修正率北、东北、西北010东、西一5东南、西南1015南1530注1选用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辐射强度、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挡等情况。注2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一10一0,东、西向可不修正。2)风力附加率建筑在河边、旷野上或厂区内特别高出的建筑物,垂直外围结构附加5一10。3)外门的附加率主厂房进厂大门(只适用于短时间开启的外门)取200;辅助建筑及与其相类似的建筑物,当其楼层为刀层时,单道门取650,有门斗双道门取800注阳台门不应考虑外门附加。4)主、副厂房高度附加率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LM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值一般不大于15。注高度附加率,应附加于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上。3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应根据建筑物门窗构造、门窗朝向、热压和室外风速等因素,按GBJ19规定确定。注冬季仍需要机械通风的厂房,并已计算通风新风的热负荷,可不再考虑加热由门窗缝隙渗人的冷空气的耗热童。624坝内式厂房、外围护结构厚度超过2M的封闭式厂房,冬季采暖可不计算围护结构的耗热量。63采暖设施631密闭式风冷发电机可直接从冷却器前将循环风引至热风口,在发电机外罩上开启补风口。补风口处应设置过滤器,补风22DLT5165一2002口、热风口处应设置可关闭的阀门,并满足913要求。放热风的风量按发电机组冷却循环通风量的3一10计算,强制放热风时可不受此限制。632蓄电池室一般采用密闭式电加热器热风采暖,采暖设备布置在邻近房间内,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电气联锁。633厂房内油罐室一般不采暖。油处理室一般用密封式电暖器采暖或密闭式电加热器热风采暖,严禁采用开敞式电热器采暖。634副厂房可采用,电暖器采暖、电热风采暖、电热水锅炉一散热器组成的热水系统采暖、低温发热电缆辐射采暖、低温电热膜辐射采暖等方式。电热水锅炉一散热器组成热水系统采暖,低温发热电缆辐射采暖、低温电热膜辐射采暖,用于办公室、中央控制室等工作人员较集中、对采暖要求相对比较高的场合。635空间高大的房间采暖、主厂房局部采暖宜选用高、中温电辐射板。电辐射板的安装高度不应低于3M。636集中送风热风采暖系统的送风口设置在地面3,5M以上时,送风温度不宜超过50,送风口宜装置向下倾斜导流板;送风口设在下部时,送风温度一般不超过35。637水泵室、压气机室一般采用电暖器采暖或电热风采暖。23DLT5165一20027通风71一般规定711地面式厂房的通风优先考虑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室内空气参数的要求时,可采用自然与机械联合通风、机械通风、空气调节等方式。712地面式厂房在布置时宜考虑减少西晒。以自然通风为主的主、副厂房,其进风面宜按夏季最有利的风向布置。713地下厂房在有条件利用交通洞、母线洞、排风竖井等形成热压差使空气对流并能满足室内换气要求时,也可采用自然通风和部分自然通风的通风方式。714炎热地区地面式主、副厂房应考虑遮阳措施。副厂房屋顶宜采用通风屋顶,或加强副厂房屋顶的隔热层。715地下厂房应尽量利用已有的洞室作为通风道,当仍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时,再设专用通风道。在交通洞作为进风道时,应采用有效的防尘、防虫措施。716主通风机房的设置应满足通风系统的要求;不宜靠近中央控制室、通信室、计算机室等场所。717主厂房通风设计应考虑水轮发电机组检修时的临时通风措施。718通风系统的通风机及其电动机不考虑备用,封闭式厂房主通风设备不宜少于两套。大型地下厂房进风口不宜少于两个。719水力发电厂的通风系统宜有防尘、防虫和防水雾措施。7110主、副厂房的通风量,应根据厂内余热量、余湿量和送排风参数等因素计算确定。7111水轮机层、水泵室、主阀室等厂内潮湿部位的通风量应按排除余湿计算,并设置以排湿为主的通风方式。为发电机组24DLT5165一2002冷却供水的水泵房,水泵常年运行,其通风风量应按排除设备的发热量计算确定。7112厂房内厕所、盟洗室、浴室等,应设置自然通风或机械排风。7113主要通风道的气流速度不宜过大。金属通风管和不燃玻璃钢风管风速不宜大于10MS。专用土建风道的风速不宜大于8M/S。兼作风道的交通道,空气流速不宜大于3MS。72自然通风721地面式主厂房夏季自然通风的进风窗,其下缘距室内地面不宜高于2M,高于2M时应采取措施,以改善通风效果。在寒冷地区,冬季自然通风的进风口,其下缘不宜低于4M,如低于4M,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措施。722地面式主厂房的自然通风,应按热压作用计算通风量。进、排风窗的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723自然通风的排风夭窗,宜避开夏季主导凤向的正压区。724主厂房自然通风计算时,进、排风温度宜按下列数值选取1、进风温度,即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按523的第5款采用。2、工作地区温度,按下式确定25725在非炎热地区,主厂房受尾水水位或其他条件限制,无法在厂房下部墙上开设进风窗时,可考虑利用厂房进厂大门和厂房上部开设窗户进行高窗自然通风。726自然通风用的窗扇,应设置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开关装置。727地下厂房利用母线洞、出线洞等竖井进行自然通风时,在坚井上应设置风量调节装置。73机械通风731机械通风系统的进风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设在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点。2、宜设在排风口上风侧,且应低于排风口。3、夏季用的进风口,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4、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2M,当布置在绿化地带时,不宜低于LM。732当采用全面机械通风的主厂房及副厂房有洁净要求时,室内宜保持正压。蓄电池室、油罐室、油处理室、S民全封闭式组合电器室应保持负压。733厂用变压器室、电抗器室、油断路器室、母线室(洞)等电气设备房间,通风量按排除设备余热量计算。734油罐室、油处理室、防酸隔爆铅酸蓄电池室等房间的通风量一般按表734的换气次数计算确定。房间的室内应保持负压,进风量一般为排风量的80。排风系统应独立设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循环使用。26735SF6全封闭式组合电器室应采用机械排风为主的通风方式,正常通风量按室内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八计算确定,事故通风量按室内换气次数不小于4次小计算确定。736SF6凡全封闭式组合电器室的排风口应主要布置在房间底部。通风设备、风管及其附件应考虑防腐措施。27DLT5165一20028空气调节81一般规定81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空气调节1、水力发电厂主、副厂房夏季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达不到表512规定的室内空气温、湿度要求,或经经济比较合理时。2、中央控制室、办公室和其他对室内空气温、湿度有较严格要求的房间,室内达不到513规定的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要求时。3、计算机房按设备对室内温、湿度和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设置空气调节。812在满足水力发电厂运行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空气调节的范围。当采用局部区域空气调节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全室性空气调节。813空气调节装置的冷源应尽量利用水库深层低温水或其他夭然冷源。当天然冷源不能满足空气调节要求或没有条件利用天然冷源时,可以局部或全部采用人工制冷方式。814利用水库深层水作为空气调节冷源时,取水口宜设置在水轮机进水口底槛高程以下,淤积高程以上;宜设有备用取水口;水库水取水系统宜设有过滤装置。815地下水力发电厂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应计算地下进风道对进风温度的调节作用和地下围护结构对地下厂房室内空气的调节作用。816主、副厂房空气调节的房间,室内宜保持正压,其正压值取S2PAO817副厂房内需要空气调节的房间应尽量集中布置,不宜与28DLT5165一2002温度高或湿度大的房间相邻。818地面式主厂房发电机层,采用空气调节时,宜选用分层空气调节。819副厂房采用空气调节的房间应尽量减少外窗面积,不宜在东、西朝向设外窗,外窗应采取遮阳措施。室温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士10的空气调节房间,部分外窗扇应能开启。8110建筑在地面以上的空气调节房间的外窗和内窗层数宜按表8110采用。8112地面式副厂房采用全面空气调节时,对开启频繁的外29DLT5165一2002门,宜设置空气幕。82负荷计算821主、副厂房采用空气调节时,夏季计算的热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1、地面式主、副厂房通过围护结构传人室内热量。2、地面式主、副厂房透过外窗进人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3、人体散热量。4、照明散热量。5、机电设备的散热量。6、渗透空气带人室内的热量。7、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822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各项热量的种类和性质及房间的蓄热特胜,分别进行计算。通过地面厂房围护结构进人室内的传热量、透过外窗进人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以及非全天使用的设置、照明灯具散热量等,形成的冷负荷,宜按不稳定传热方法计算确定;不宜把上述热量的逐时值直接作为各相应时刻冷负荷的即时值。对地下厂房的冷负荷,还应减去地下围护结构的吸热量。823算地面式厂房夏季围护结构传热量时,室外或邻室计算温度,宜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1、对于外窗,采用室外计算逐时温度,按式(5231)计算。2、对于外墙和屋顶,其为非轻型结构时,室外计算温度可采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按下式计算3031827算透过玻璃进人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时,应考虑空气调节房间内外遮阳设施及山体等遮挡影响。32DLT5165一2002透过玻璃窗进人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宜按遮阳设施的类型和空气调节房间蓄热特性等因素,分别计算确定。828下厂房夏季空气调节的冷负荷,应通过地下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确定。1、利用地下进风洞进风时,空气与地下进风洞壁的热交换,使室外空气温度的年波幅和日彼幅发生衰减,应以进风洞末端的空气温度参数作为地下厂房进风的空气参数。2、地下厂房夏季空气调节的冷负荷应减去地下厂房夏季围护结构的吸热量。3、对室内发热强度较大的房间,如地下主变压器室、母线室(洞)、厂用电变压器室、电抗器室等,经长期运行后围护结构夏季吸热量占设备散热量的比率很小,可不考虑围护结构吸热量。829确定设备、照明和人体等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用适宜的负荷系数、同时使用系数和群集系数,有条件时,应采用类似水力发电厂的实测数值。注除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和办公室,其他房间可不计算人体散热量。8210天气调节房间散湿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1、室外空气带人室内的湿量。2、围护结构、潮湿表面、液面或液流的散湿量。3、人体散湿量。注除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和办公室,其他房间可不考虑人体散湿量。8211确定散湿量时,应根据湿源的种类和室内空气参数,按冬季、夏季分别计算。有条件时,采用类似水力发电厂的实测数值。8212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33DLT5165一2002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空气调节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取各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并应计人新风冷负荷及通风机、风管、水泵、冷水管和水箱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83系统设计831选择空气调节系统时,应根据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能否利用天然冷源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832全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内空气参数及允许波动范围不同的房问,不宜划为同一系统。2产生有害物质的房间,不允许和一般房问划为同一系统。3要求安静的房间,不宜和噪声较大的房间划为同一系统。833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1、宜采用单风管式系统。2、宜采用一次回风;经济上合理时,可采用直流系统。3、全年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在过渡季节宜大量使用室外新风,新风进风口的面积应适应新风量变化的要求。4、封闭式厂房或过渡季节大量使用新风时,室内正压不应超过50PA。834副厂房内空气调节房间较多时,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835副厂房内空气调节房间总面积不大或仅有个别房间有空气调节的要求时,宜采用小型空气调节器。836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不宜小于总送风量的10,且不应小于下列两项风量中的大值L、满足每人新风量40耐击。2、补偿局部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的新风量;新风量按室内正压值5PA计算。34DLT5165一2002837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一般不设回风机,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设回风机1、不同季节的新风量变化较大,其他排风出路不能适应变化要求时。2、系统回风阻力大,装设回风机技术经济合理时。838风机盘管空气调节器水系统一般采用两管制闭式系统。风机盘管凝结水盘的泄水管路坡度不宜小于001。839空气调节设备、管道及附件设置保温的条件和对保温的要求如下1、可能影响室内参数、形成表面结露和增加系统冷热损失的设备和管道,应保温。2、冷表面保温后,外表面不应结露,且保温层的外表面应设隔汽保护层。3、保温材料应采用防腐、防蛀、不燃或难燃的保温材料。84气流组织841空气调节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空气温湿度参数、工作区要求的风速和噪声标准,并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布置及设备散热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计算确定。842空气调节房间的送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可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风口等侧送,有条件时,侧送气流宜贴附。当室内气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或等于士1时,狈L送气流应贴附。2、当房间内有吊顶可利用时,应根据房间的高度及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型、方型和条缝型散流器送风。当单位面积送风量大,且工作区内要求风速较小或区域温差要求特别严格时,可采用孔板送风。3、主厂房和副厂房的高大房间有条件时,可采用侧向、端部或顶部喷口射流送风。35DLT5165一2002注1电子计算机房,当其设备散热量较大,且有上部排热装置时,可采用地板送风方式。注2设置窗式空气调节器和风机盘管空气调节器时,不宜使气流直接吹向人体。843采用贴附侧送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送风口上缘距顶棚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处应设置向上倾斜100一200的导流片。2、射流流程中不宜有阻挡物。844主厂房发电机层采用喷口射流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作区宜处于回流区。2、喷口的形式和安装高度,应根据房间长度或宽度及回流区的分布位置等因素确定。3、端部喷口射流送风,主厂房长度大于4倍发电机层高度时,宜采用双向端部喷口射流送风。4、兼作热风采暖,且送风温度高于室内气温10以上时,应考虑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可能性。845主厂房发电机层采用分层空气调节的气流组织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空气调节区宜采用双侧送风,当厂房跨度18M时,可采用单侧送风,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同侧下方。2、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采用双侧相向气流应在工作区以上搭接。3、应尽量减少非空气调节区向空气调节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宜在非空气调节区设置通风装置。4、送风口宜设在发电机层地面以上三分之一厂房高度左右。846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送风温差,应根据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和气流射程长度及是否贴附等因素确定。在满足室内舒适性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大送风温差。但送风高度小于36DLT5165一20025M时,不宜大于10;送风高度大于5M时,不宜大于15。847口的出风口风速应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MS一5M/S厂房喷口送风时不宜大于12MS。848气调节房间的换气次数,副厂房的空气调节房问一般不宜小于5次击。主厂房按其冷负荷通过计算确定。849风口(或排风口)的布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宜设在射流区和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采用侧送风时,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2、条件允许时,副厂房可采用集中回风或走廊回风。3、采用多层串联通风方式时,各层排风口布置位置应考虑下一层的气流组织要求。4、喷口射流送风时,回风口(或排风口)布置位置不受限制。8410风口(或排风口)的吸风速度宜按表8410选用。85空气处理851冷却空气时,应根据不同条件和要求,分别采用以下处理方式L、利用水库水、下游尾水及廊道风等天然冷源冷却。2、循环水蒸发冷却。3、人工冷源冷却。37DLT5165一2002设计时应尽量利用天然冷源或循环水蒸发冷却,当其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人工冷源。852空气冷却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使用天然冷源水时,宜采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当水温低于处理空气设计露点温度时,也可采用减湿降温处理过程的喷水室。2、室外气候干燥地区,且无使用夭然冷源条件时,可采用循环水蒸发冷却喷水室。过渡季节,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小于17时,可采用循环水蒸发冷却喷水室。3、采用人工冷源时,宜选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或喷水室。注当要求冬季或过渡季节利用循环水进行绝热加湿或利用喷水增加空气处理后的饱和度时,可采用带喷水装置的水冷式表面冷却器4、制冷机房与空气处理装置靠近时,亦可选用制冷剂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853采用水冷式或制冷剂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时,空气与冷水或制冷剂应逆向流动;冷却器迎风面的空气质量流速,宜采用25KG(MZS)一35KG(MZS)。注如迎风面的空气质量流速大于3KG(MZS),宜在冷却器后增设挡水板。854水冷式表面冷却器的冷水进口温度应比空气出口的干球温度至少低35;冷水温升宜采用25一65,管内冷水流速宜采用0、6M八一18MS。855空气处理采用喷水室,空气的断面质量流速一般采用856制冷剂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的蒸发温度应比空气出口的干球温度至少低35;满负荷时,其蒸发温度不宜低于0;低负荷时,应防止其表面结冰。857采用喷水室处理空气时,若以人工冷源作冷媒,其冷水温升值宜采用3一5;若以天然冷源作冷媒,其温升值应通38DLT5165一2002过计算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858用于空气减湿降温过程的喷水空气处理室一般采用单级两排对喷;使用天然冷源时,可采用单级两排对喷或两级两排对喷;也可采用天然冷源作一级,人工冷源作二级的混合式空气处理室。859进行喷水室热工计算时,应考虑挡水板的过水量对处理后空气的影响。8510喷水室的补水量一般取总喷水量的2一4。8511空气调节系统的空气加热处理热源,一般采用电加热器。电加热器设在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内时,应设旁通阀,通过加热器迎面风的质量流速宜取6KG(MZS)一12KG(MZS),电加热器也可设在送风管内。8512空气调节系统新风应进行过滤,过滤设备不应采用油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阻力,宜按终阻力计算。86机械制冷861水力发电厂空气调节人工冷源一般选用电力驱动的冷水机组。单机空气调节制冷量大于1163KW时,宜选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组;单机空气调节制冷量为582KW一1163KW时,宜选用螺杆式或离心式、模块式制冷压缩机组;单机空气调节制冷量小于582KW时,宜选用活塞式或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862选择制冷机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考虑备用,但不宜少于两台。863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应根据计算确定。概略计算时,可按下列数值选用制冷剂直接蒸发式系统5一10间接式系统10一15864制冷机组一般选用水冷式,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高于33。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GB50050及有关设备对水质39DLT5165一2002的要求。865空气调节的冷水系统宜选用闭式系统,闭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膨胀水箱和泄水装置。注当膨胀水箱布置有困难时,可采用其他膨胀、定压方式。866对于空气调节装置选用喷淋室的开式冷水系统,必要时,应设置蓄水箱,蓄水箱的蓄水量,宜按系统循环水量的10一25确定。867空气调节制冷容量较大,宜设集中制冷机房,制冷机房应尽量靠近冷负荷中心。868制冷机房的设备布置和管道连接,应符合工艺流程,并应便于安装、操作与维修。制冷机的突出部分与配电盘之间的距离和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M;制冷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L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壳管式冷凝器应留有抽管检修的位置。制冷机房应考虑起吊装置。869制冷机房宜与水泵房和辅助设备间隔开,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控制操作室。40DLT5165一20029防火与防、排烟91防火911在所有工作场所严禁明火采暖。912设在风管内的封闭式电加热器应符合以下要求1、电加热器与送风机电气联锁,送风机应滞后于电加热器关闭。2、电加热器段风管,在电加热器前后两端各08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层应为不燃材料。3、电加热器应设置超温断电保护装置。913主厂房采用发电机放热风采暖时,发电机放热风口和补风口处应设置防火阀。914大型通风和空气调节机宜布置在单独的机房内,在机房墙上设无风管的回风口时,该风口处应设防火阀。915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口应远离废气和排烟气出口。916防酸隔爆铅酸蓄电池室、调酸室、储酸室应符合以下要求1、蓄电池室、调酸室、储酸室应设专用的通风系统、单独的通风机房;当送、排风风机布置在同一个通风机房内时,送风机与风管应是封闭系统,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在风机室外。2、通风机和电机应为防爆型,并应直接连接;当送风管设有逆止阀时,送风机、电机可采用普通型。3、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室内应保持负压,污染空气应排至厂外;地下式厂房可排至厂房总排风道,并应有防止空气回流的措施。4、防酸隔爆铅酸蓄电池室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储酸室、41DLT5165一2002调酸室不少于5次击;5、蓄电池室通风装置应设有消除静电的接地。917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室,可根据室内换气要求设置通风装置,不受916规定的限制。918厂内油浸式变压器室的排风必须与其他通风系统分开,并应将空气(或烟气)直接排至厂外。地下厂房也可排至主排风道,并必须符合9,112的要求。919油库、油处理室、油再生室应设专用的通风系统、专用通风机房,机房门应直通走道,通风机和电机应为防爆型,并应直接连接。油罐室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小,油处理与油再生室不少于6次,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并保持室内负压。9110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部位,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并应把空气直接排至厂外安全处。地下厂房也可排至主排风道,并必须符合9112的要求。9111除混凝土或砖砌风道外,一般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楼板,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处设防火阀。穿过防火墙两侧各ZM范围内的风道应采用不燃材料保温,穿过处风管周边的空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封堵。9112当几个排风系统排风出口合用一个总排风道时,各排风系统在总排道处应设有防空气回流的措施。92防烟与排烟921主厂房发电机层,厂内主变压器搬运道应设排烟设施;油浸式变压器室,油罐、油处理室,大型电缆室及电缆廊道、竖井,应设事故通风设施。922火灾发生时,应开启相应部位的防、排烟设施;并应停相关部位的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运行。923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副厂房,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42DLT5165一2002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的防、排烟应按防烟要求设计。注紧靠主厂房的副厂房,建筑高度以发电机层的地面高为计算起点。924地下厂房排烟风道与疏散通道设在同一条隧道时,应用耐火材料隔墙分隔开,厂外排烟出口应位于疏散出日的上方或下风向侧。925厂内机械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时,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确保迅速转换成排烟运行,并应符合排烟系统的要求。926封闭、地下、坝内式厂房应设有组织的机械排烟设施。发电机层排烟风量可按主厂房一台机组段的地面面积不少于120M3(MZS)确定;主变压器搬运道排烟风量,按一台机组段长度的搬运道地面面积不少于120M3(HMZ)计算。厂房的排风系统,可兼作排烟系统。927大型电缆室(含电缆道及电缆竖井),油浸变压器室,油罐、油处理室,事故通风量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小,事故通风可与正常排风系统相结合。928机械排烟、事故通风系统的风速,采用金属风管时,不应大于20MS;采用内壁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15M店。排烟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排烟风口应设在室内的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上。93材料与设备931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其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及其豁结剂应采用非燃烧或难燃材料,风管的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材料制作。932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或轴流排烟风机,并应在风机房人口处设置烟气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排烟风机要求在烟气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43DLT5165一2002933事故通风系统的防火阀,宜遥控复位。934防火阀在其易熔片及其他控制元件一经作用,应能顺气流方向自行严密关闭,并应有防止风管变形而影响关闭的措施。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应为70。935机械排烟系统中,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动启动。44DLT5165一200210防潮1001通风防潮对土建及其他专业的要求1、地下式厂房或位于正常尾水位以下的房间(如尾水平台下的副厂房)应设置防潮夹层,在夹层内应设有排水沟;其房间的混凝土外墙应满足抗渗要求。2、位于正常尾水位以下各层及可能产生较多湿蒸汽的房间,应有排水措施。排水沟和有可能产生湿蒸汽的孔洞均应加设盖板。室内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排除积水。3、冬季采暖的房间应根据室内外温差计算墙面及墙角内表面温度,并采用适当的措施使墙面及墙角内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以免出现凝结水。4、空气调节器、冷水机组、水泵等设备的基础旁应设排水沟。空气调节机室、制冷机室的地面应有一定坡度,确保地面不积水。5、电厂内明敷管道和设备,在夏季壁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宜对这些管道和设备加保温,提高壁面温度,防止表面结露。1002采取综合通风防潮措施1、宜采用有利于防潮的通风气流组织。2、对设在潮湿部位的电气设备,可采取局部加温防潮措施。3、主阀室和其他有防潮要求的部位和房间,可采用机械除湿机。45DLT5165一200211检测与控制111一般规定1111水力发电厂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检测与控制的内容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动力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控制、工况转换、设备联锁与自动保护及中央监控与管理等。设计时应根据水力发电厂规模、厂房及系统类型和设备运行时间,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自动控制具体内容。1112具有下列情况者,其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应全部或部分采用自动控制。1大型水力发电厂。2设有大型集中空调系统的中型水力发电厂。3水力发电厂有自动防烟和排烟设施。4有其池特殊要求时。1113水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在满足控制功能和指标条件下,应尽量简化检测与控制系统的控制环节,并应具有手动控制的功能。1114水力发电厂空气调节系统可设中央和区域两级控制。112检测、联锁与信号显示112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有代表性的参数,应在便于观察的地点设置检测仪表,当采用集中控制时,其主要参数应设置遥测仪表。1122对下列部分或全部参数的测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检测仪表。1采暖系统的供水、供汽和回水干管中的热媒温度和压力。2热风采暖系统的室内温度、送风温度和热媒参数。46DLT5165一20023送风系统的送风温度和热媒参数。4兼作热风采暖的送风系统的室内外温度、送风温度和热媒参数。5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空气过滤器进出口静压差。6空气调节系统的下列参数1)室内外温湿度。2)一、二次混合风温度。3)喷水室或表面冷却器进、出口空气温度。4)加热器出口空气温度。5)送、回风温度。6)加热器进、出口的热媒温度和压力。7)喷水室或表面冷却器用的水泵出口温度和压力。8)喷水室或表面冷却器进、出口的冷水温度。9)空气过滤器进、出口的静压差。水过滤器进、出口的静压差。7制冷装置中,冷冻水、冷却水进出口的温度、压力。8其他必须设置检测仪表的场合。1123空气调节系统温湿度的敏感元件和检测元件的装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室内,应装设在不受局部热源影响的、有代表性的、空气流通的地点。仅局部区域要求严格时,应装设在要求严格的地点。2在风管内,宜装设在气流稳定管段的截面中心。3机器露点温度的敏感元件和检测元件,应装设在挡水板后有代表性的位置,并应避免辐射热、振动、水滴和二次回风的影响。1124空气调节系统的回风机、控制设备及仪表,应与送风机联锁。蓄电池室通风系统的排风机应与送风机、充电设备联锁,先47DLT5165一2002启动排风机,后启动送风机及进行设备充电。1125空气调节系统或热风采暖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联锁,并应设电加热器超温断电保护。设置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应接地。1126制冷机、通风机、水泵和电加热器等应设工作状态显示信号。1127多工况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其运行工况及调节机构的工作状态,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定科学的招聘与选拔流程计划
- 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理论创新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城市交通规划政策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社交媒体营销的季度目标与策略计划
- 2024年湛江市民政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网络管理工具的优势及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江西长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客服人员真题
- 2024年海南省地质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宁波慈溪市附海镇招聘笔试真题
- 能源中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企业综合保险购买协议
- 拆除桥梁施工合同模板
- GB/T 44679-2024叉车禁用与报废技术规范
- 汽车质量问题汇报-8D报告培训材料
- DB34T∕ 2693-2016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分训场地要求
- 法律服务方案
- 拆窗户个人安全免责协议书
- 天津市小升初英语真题(含答案)5
- 藏族民间舞-热巴舞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藏大学
- 2024年陕西省西安工大附中丘成桐少年班初试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