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环评证乙字第2551号黑龙江省七合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西集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养殖示范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盖章)黑龙江省七合畜牧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河南金环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二一七年一月目录1总论111任务由来112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113编制依据214评价标准515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816评价因子筛选917评价等级1018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1419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52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1721地理位置1722地形地貌1723气候概况1724水文地质情况1925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2026自然资源2327生态环境233建设项目概况2431建设项目概况2432公用及辅助工程2733场区平面布置313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3135投资和筹措途径3236项目实施进度32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341产业政策、法规符合性分析3342项目生产工艺及产污流程3743施工期污染源及源强分析3944运营期污染源及源强分析4145非正常工况分析49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151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515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545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6054声环境质量现状645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666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76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762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717污染防治措施817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817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838环境风险评价10181评价目的10182评价重点10183风险物质特性10184评价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10285风险识别10386源项分析10387事故后果影响分析10488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0489应急方案109810环境风险评价结论与建议1109项目选址及场区布置合理性分析11291场址选择合理性分析11292场区总平面布置11493合理性分析结论11510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16101环境管理116102环境监测118103环境保护竣工验收121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3111评价目的123112经济效益分析123113项目社会效益情况123114项目环境效益情况12311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2512结论与建议126121评价结论126122对策与建议130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件附件一黑龙江省七合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西集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养殖示范基地项目环评委托函附件二黑龙江省七合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西集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发改委备案申请回执单附件三环境现状监测报告扫描件附件四公众参与调查表扫描件附件五草原使用权承包合同书附件六粪污消纳协议附件七医疗废物处理承诺书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项目场区平面布置图附图3项目评价范围图附图4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附图5项目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附图6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附图7项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布点图附图8项目区水文地质分布图附图9项目宗地图1总论11任务由来随着畜牧养殖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畜牧产品出口创汇成为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重大战略问题。黑龙江省传统的畜牧养殖业经营模式已经没有竞争力,要在更高层次上体现黑龙江省的优势产业和市场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精品畜牧养殖业、良种畜牧养殖业、深加工畜牧养殖业、创汇畜牧养殖业,推动畜牧养殖业向“高、精、强”转变,尽快把养殖业由“大”做“强”,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的结构调整。为了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生猪养殖产业发展,黑龙江省七合畜牧集团有限公司将以优质猪资源及畜牧条件为基础,推动生猪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进程。提高农民养殖技术水平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我国农业产业战略发展布点的准确定位,结合国家农业产业振兴规划纲要的要求,公司决策层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积极深入市场考察调研,反复比较论证优化,决定利用巴彦县得天独厚的区位及资源优势,建设黑龙江省七合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西集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养殖示范基地项目。该工程占地面积37万M2,建筑总面积为10万M2,年出栏生猪10万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黑龙江省七合畜牧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河南金环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组成课题组,课题组评价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实地踏查并收集了相关资料,委托相关单位进行现状监测,经资料整理、模式计算及统计分析,编制出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主管部门及与会专家审查。12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121评价目的根据本工程特性及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特点,确定本报告的编制目的(1)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环境管理方针,要求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之前预计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再据此采取防治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2)本次环评将在对本项目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论证本项目“三废”排放情况及从环保角度确认工艺过程的先进性,为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并为今后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3)通过对建设地点及周围环境的综合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现状,并确定环境保护目标。(4)采用适当的预测模式,预测和评价工程投产后对该地区的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5)通过对环境、经济的损益分析,论证本工程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6)从环境功能规划、环境容量及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等方面,论证本项目选址的合理性,为项目实现优化选址、合理布局、最佳设计提供科学依据。122指导思想针对区域环境特征及项目工程特点,分析筛查评价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以及提出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奠定基础;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的可靠性,贯彻“达标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评价方法与评价结论客观、公开、公正,为项目建设及运营提供科学的环境管理依据。13编制依据131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15年4月24日修正;(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3年1月1日起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13年6月29日修定;(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修订版;(11)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12)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13)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起施行;(14)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15)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环境保护部第35号令,2015年9月1日;(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3号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1月1日起施行。132技术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9)国家环境保护部,HJ4972009,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10)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HJ5682010);(11)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11682006);(12)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13)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252462010;(14)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0号,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2005年11月16日;(16)环发【2010】151号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101230实施;(17)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试行)农办牧【2011】6号,2011年3月10日;(18)黑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2016年10月21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133相关政策及文件(1)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6年3月25日修正);(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函【2003】530号,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海域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03年10月1日;(3)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4)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5)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2010年3月22日;(6)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总量减排技术指南(试行)(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2013年6月13日印发);(7)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2015年4月23日印发;(8)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9)哈尔滨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办法(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213号);(10)关于印发2015年黑龙江省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黑环办201551号;(11)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1995年4月);(12)黑龙江省畜禽养殖场小区备案程序管理办法(黑政办发201013号)。134技术资料(1)黑龙江省七合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西集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实施方案。(2)建设单位提供的与本项目有关的其他资料。14评价标准141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农村地区,常规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特征污染物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为类水体,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项目所在流域为呼兰河流域,根据黑龙江省地表水功能区标准DB23/T7402003项目所在区域漂河(西集镇公路桥入少陵河河口)为类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项目所在区域为农村地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见表141。表141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值环境要素标准名称及级别项目单位数值TSP24小时平均300PM1024小时平均150一小时平均200NO224小时平均80一小时平均5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SO2G/M324小时平均150NH3一次值020环境空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H2SMG/M3一次值001昼间60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等效连续A声级DB(A)夜间50PH(无量纲)69溶解氧5高锰酸盐指数6COD20BOD54氨氮10总氮10总磷02硫化物02氟化物10石油类005挥发酚000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粪大肠菌群(个/L)MG/L10000续表141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值环境要素标准名称及级别项目单位数值KNACA2MG2CO32HCO3CLSO42MG/LPH值无量纲6585总硬度450铁03锰01溶解性总固体1000挥发酚类0002高锰酸盐指数30铅005六价铬005镉001砷005汞0001硝酸盐20亚硝酸盐002氨氮02氟化物10氰化物02氯化物250硫酸盐250细菌总数(个/L)100地下水环境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总大肠菌群(个/L)MG/L30142污染物排放标准1421大气污染物本项目养殖场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表7标准,排气筒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2标准;供暖锅炉使用生物质燃料,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食堂餐饮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施工期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各项标准数值见表142。表142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污染因子标准值标准来源臭气浓度70(无量纲)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表7中标准臭气浓度H15M,2000硫化氢H15M,033KG/H氨H15M,49KG/H排气筒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2标准烟尘50MG/M3SO2300MG/M3NOX300MG/M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烟囱高度35M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基准炉灶数3,6个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75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型1422水污染物本项目污水处理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要求使用干清粪方式清理粪污,废水处理采用“水解酸化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的处理工艺,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旱作灌溉标准”及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后用于农田灌溉,相关标准详见表143、表144。表14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项目旱作项目旱作生化需氧量(BOD5)(MG/L)100硫化物(MG/L)1化学需氧量(CODCR)(MG/L)200总汞(MG/L)0001悬浮物(MG/L)100镉(MG/L)001表144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季节冬季夏季标准来源标准值12M3/百头D18M3/百头D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养猪场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1423噪声项目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值,见表145。表14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DB(A)标准值控制项目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噪声2类6050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表146。表14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DB(A)噪声限值主要噪声源昼间夜间建筑施工70551424固废固废排放参考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与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11682006)中粪便堆肥无害化卫生要求的相关规定,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废渣排放要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详见表147标准。表147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控制项目指标蛔虫卵死亡率95粪大肠菌群数105个/KG病死猪采用填埋井进行安全填埋处理,要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进行处置;医疗废物按危险废物管理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的规定执行;餐馀废物按照哈尔滨市餐饮和食品加工业废物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哈环发20045号文件)处置;废油脂按照哈尔滨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办法(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213号)处置;其它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的规定。15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151评价内容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为(1)对项目拟建地址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作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依据。(2)针对本项目建设特点与规模以及本项目建设与建成运行所涉及的环境问题,落实完善其污染防治措施。(3)针对本项目的建设特点及排污特征,贯彻污染源治理“达标排放”的原则,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4)预测本项目投产后所排污染物对评价区环境质量和敏感目标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从环保角度论证本项目选址的可行性。(5)对本项目投产后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与环境监测计划。152评价重点(1)工程分析和污染源分析;(2)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周边大气环境、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声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项目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3)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论证;(4)疫病预防及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5)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性分析。16评价因子筛选根据前述的本项目排污特点及污染源分析,在对本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进行筛选,确定本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子识别情况见表161。表16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一览表污染物污染来源污染因子恶臭猪舍、有机肥发酵车间、污水处理站NH3、H2S等恶臭气体锅炉烟气、沼气燃烧SO2、NOX、烟尘废气食堂油烟废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COD、NH3N等噪声水泵、风机、猪叫等效声级DBA猪粪、污水处理站污泥、锅炉灰渣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病死猪尸体餐馀废物与废油脂项目运行期固体废弃物废脱硫剂固体废弃物根据表161,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162。表16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一览表项目评价因子现状评价SO2、NO2、TSP、PM10、H2S、NH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PM10、NOX、SO2、H2S、NH3、臭气浓度现状评价PH、DO、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氨氮、总氮、总磷、硫化物、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等14项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COD、氨氮现状评价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共27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氨氮现状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LEPDBA17评价等级171环境空气根据工程分析结果,选取烟尘、SO2、氮氧化物、NH3、H2S为主要污染物,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利用SCREEN3MODEL估算模式估算单源在简单平坦地形、全气象组合条件下的每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计算公式如下10IIC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MG/M3。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锅炉燃烧生物质燃料排放的SO2、烟尘、氮氧化物;恶臭污染物中的NH3、H2S。恶臭污染物点源源强见表171、恶臭污染物面源源强见表172、供暖锅炉大气污染物源强见表173。表171恶臭污染物点源源强一览表产污位置点源M排气速度排放速率(KG/H)排气筒长宽高M/SNH3H2S高度(M)内径(M)污水处理站4060501197000910001331503有机肥发酵车间4040301197003640002451503表172恶臭污染物点源源强一览表污染源类型面源M长宽高地形污染物排放速率KG/H评价标准值MG/M3(TJ3679一次值)H2S00056001猪舍6703104简单平地NH30091020表173供暖锅炉大气污染物源强一览表污染源SO2排放量(T/A)烟尘排放量(T/A)NOX排放量(T/A)标况排气量(M3/H)排气筒出口内径(M)排气筒高度(M)供暖锅炉734081441624028235由SCREEN3MODEL估算模式计算所得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及对应距离见表174。表174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及占标率一览表污染源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CIMG/M3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PI()最大浓度对应距离(M)NH300005296026256污水处理站H2S7741E5077256NH300009227106256恶臭点源发酵车间H2S621E5143256NH30007855393451恶臭面源猪舍H2S00004834483451SO20006698134333烟尘00007391016333供暖锅炉废气点源氮氧化物0004024161333从表174中可以看出,污染物中PI值最大者为猪舍排放的H2S,其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483MAX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反之,则满足标准要求。(3)评价结果水质现状评价表524地下水水质标准指数表标准指数序号检测项目类标准1拟建场区2西集镇3安堡村1PH6585013007042氨氮02MG/L0530560743硝酸盐20MG/L0080060114亚硝酸盐002MG/L0403045挥发酚0002MG/L6氰化物005MG/L7砷005MG/L8汞0001MG/L9六价铬005MG/L10总硬度450MG/L02502402811铅005MG/L12氟化物10MG/L01201601113镉001MG/L14铁03MG/L0404305715锰01MG/L06080916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03202802517高锰酸盐指数30MG/L05305704718总大肠菌群30个/L19细菌总数100个/L054049062地下水化学类型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法对地下水化学类型进行评价。地下水化学类型的舒卡列夫分类是根据地下水中6种主要离子(NA、CA2、MG2、HCO3、SO42、CL,K合并于NA)。具体步骤如下将6种主要离子中含量大于25毫克当量的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组合,可组合出49型水,并将每型用一个阿拉伯数字作为代号,见表525。表525舒卡列夫分类土表超过25毫克当量的离子HCO3HCO3SO42HCO3SO42CLHCO3CLSO42SO42CLCLCA2181522293643CA2MG2291623303744MG23101724313845NACA24111825323946NACA2MG25121926334047NAMG26132027344148NA7142128354249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比计算结果见表526。表526离子摩尔百分比123项目毫克当量MEQ/L毫克当量百分比毫克当量MEQ/L毫克当量百分比毫克当量MEQ/L毫克当量百分比NA(包含K)19202252831371539CA214815581371723259291MG215816631071346075843HCO342644842272855364409CL014147067843037416SO22014148032403018202总计100100100根据表526计算结果,阴离子中HCO3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比均大于25,因此阴离子选HCO3,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比均小于25,结合表525,确定1、2监测点位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水,3监测点位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型水。(4)现状评价结论各监测点位地下水监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5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531现状监测(1)监测布点根据拟选场址的地理位置、常年及监测季主导风向以及周边人群分布特征,在评价区内共布设3个环境空气采样点。具体见表531。表531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编号地点方位距项目场地边界距离M备注功能区划1拟建场址02长兴村SE103上风向3小韩家沟NNW139下风向二类区图531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图(2)监测项目监测因子为常规因子TSP、PM10、SO2、NO2,特征因子H2S、NH3。(3)监测频次常规因子在采样期内连续7天对项目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监测,根据评价工作等级要求,监测报告提供TSP、PM10连续7天监测的日均浓度值;SO2、NO2连续7天监测的日均浓度值、连续7天监测的0200时、0800时、1400时、2000时小时浓度值;于2016年11月20日11月26日连续监测,共采样7天。特征因子H2S、NH3连续2天监测的0200时、0800时、1400时、2000时小时浓度值。于2016年11月20日11月22日连续监测,共采样3天。(4)监测方法监测方法见532。表532监测方法一览表项目分析方法名称方法标准号二氧化硫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氮氧化物(二氧化氮)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PM10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2011TSP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氨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32009硫化氢亚甲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5)监测结果环境空气中的SO2、NO2、PM10、TSP、H2S、NH3浓度监测结果见表533538。SO2SO224小时平均浓度值监测结果如表533所示。表533环境空气SO2现状监测结果点位监测点取值时间标准值(G/M3)浓度值范围(MG/M3)1小时平均浓度5000007L00081拟建场址24小时平均浓度1500004L00071小时平均浓度5000007L00082长兴村24小时平均浓度150000500071小时平均浓度5000007L00083小韩家沟24小时平均浓O2NO224小时平均浓度值监测结果如表534所示。表534环境空气NO2现状监测结果点位监测点取值时间标准值(G/M3)浓度值范围(MG/M3)1小时平均浓度200002200371拟建场址24小时平均浓度80002300351小时平均浓度200003000392长兴村24小时平均浓度80003600381小时平均浓度200003000343小韩家沟24小时平均浓度8000300033PM10PM1024小时平均浓度值监测结果如表535所示。表535环境空气PM10现状监测结果点位监测点标准值(G/M3)日均浓度范围(MG/M3)1拟建场址004800592长兴村005000553小韩家SPTSP24小时平均浓度值监测结果如表536所示。表536环境空气TSP现状监测结果点位监测点标准值(G/M3)日均浓度范围(MG/M3)1拟建场址011201672长兴村013101503小韩家沟30001230143H2S评价区H2S1小时平均浓度监测结果如表537所示。表537环境空气H2S现状监测结果点位监测点标准值(MG/M3)一次浓度范围(MG/M3)1拟建场址000200042长兴村000200033小韩家沟00100020003NH3评价区NH31小时平均浓度监测结果如表538所示。表538环境空气NH3现状监测结果点位监测点标准值(MG/M3)一次浓度范围(MG/M3)1拟建场址0020042长兴村0020033小韩家沟020002003532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本次评价SO2、NO2、PM10、TSP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H2S和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小时平均浓度值,具体见表539。表539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24小时平均浓度150SO2(G/M3)1小时平均浓度50024小时平均浓度80NO2(G/M3)1小时平均浓度200PM10(G/M3)24小时平均浓度150TSP(G/M3)24小时平均浓度3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H2S(MG/M3)1小时平均浓度001NH3(MG/M3)1小时平均浓度02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标准限值(2)评价方法采用最大占标率的方法进行评价。10COIP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3)评价结果SO2、NO2、NH3、H2S的1小时平均浓度评价结果如表5310所示。SO2、NO2、PM10及TSP的24小时平均浓度评价结果如表5311所示。表5310环境空气1小时平均浓度评价结果监测项目监测点位浓度范围(MG/M3)占标率范围()最大占标率()超标率()达标情况拟建场址0007L0008016160达标长兴村0007L0008016160达标SO2小韩家沟0007L0008016160达标拟建场址00220037111851850达标长兴村00300039151951950达标NO2小韩家沟003000341517170达标拟建场址0020041020200达标长兴村0020031015150达标NH3小韩家沟0020031015150达标拟建场址000200042040400达标长兴村000200032030300达标H2S小韩家沟000200032030300达标表5311环境空气24小时平均浓度评价结果监测项目监测点位浓度范围(MG/M3)占标率范围()最大占标率()超标率()达标情况拟建场址0004L000704674670达标长兴村000500073334674670达标SO2小韩家沟000500073334674670达标拟建场址002300352875437543750达标长兴村00360038454754750达标NO2小韩家沟00300033375412541250达标拟建场址0048005932393339330达标长兴村005000553333366736670达标PM10小韩家沟00410048273332320达标拟建场址011201673733556755670达标长兴村01310150436750500达标TSP小韩家沟0123014341476747670达标由表5310及5311所示,各监测点的各环境空气污染物最大占标率均小于100。1小时平均浓度及24小时平均浓度值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特征污染物H2S和NH3的1小时平均浓度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限值要求。表明该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54声环境质量现状541噪声现状监测(1)监测项目监测因子为等效连续A声级LEQ(A)。(2)监测布点根据项目区的分布特点,在项目四周边界东、西、南、北各布设一个声环境监测点。具体监测点位见表541和图541。表541声环境监测点位监测位置监测项目监测时段频率1东场界外1米处2南场界外1米处3西场界外1米处4北场界外1米处等效连续A声级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间和夜间各监测一次。图541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3)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时间为2016年11月20日21日,连续2日,分昼间和夜间进行监测。(4)监测结果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542。表542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单位DBA11月20日11月21日检测点位昼间夜间昼间夜间评价标准605060501场界东侧5244185314252场界南侧5234165264233场界西侧5244185274314场界北侧527420532428542噪声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根据噪声现状的监测统计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单因子法)对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2)评价标准以等效连续A声级LEQ为评价量,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3)现状评价结论由监测结果可知,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昼间及夜间等效声级A声级均无超标现象,达标率100,评价区噪声背景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5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本项目拟建于黑龙江省巴彦县西集镇,用地类型为设施农用地。本项目场区周围农田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为人工植被,自然生态系统极少,生态系统抗逆性和稳定性较差,植物种类较少,且无珍惜保护物种。由于人类的长期干扰和生态环境的改变,项目评价区域大量野生动物消失。根据现状调查与资料记载,鸟类主要有麻雀、喜鹊等。另外,评价区域还有种类众多的昆虫。评价区范围内由于人口增加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评价区域野生动物的种类较少,主要以鸟类及昆虫为主。评价范围内无各级野生保护动物、无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6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建设施工过程中,燃油动力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挖土、运土、填土、夯实和汽车运输过程的扬尘,都会给周围环境空气带来污染。污染大气的主要因子是NO2、CO、SO2和扬尘,尤其扬尘污染最为严重。施工过程粉尘污染的危害不容忽视。在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如长时间吸入大量微细尘埃,不但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而且,粉尘会夹带大量的病源菌,还会传染其它各种疾病,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粉尘飘落在各种建筑物和绿叶植被上,将会影响景观。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沙土、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因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尘扬尘;而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上。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产生情况见表611。表611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单位KG/辆KMPKG/M2车速0102030405105KM/HR00510560085865011638201444080170715028710810KM/HR01021120171731023276402888150341431057421615KM/HR01531670257596034914604332230512146086132325KM/HR02552790429326058191072203808535771435539施工期扬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612。表612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粒径,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径,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从表612可以看出,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250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在有风的情况下,施工扬尘会对该区域造成一定的影响。由起尘计算公式可知,V0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通过采取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等措施后,风力起尘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总之,只要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这些措施,施工场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612水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少量生产废水。施工期的机械冲洗、机修等可能产生含油废水,如果不进行收集无组织排放将对地表径流及土壤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生活污水需集中收集外运处置。施工现场建筑原料按比例填加用水,基本不产生弃水;机械冲洗废水设沉淀池收集后循环回用于场地降尘;机修油污需经隔油处置。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收集排入修建的防渗旱厕,由环卫部门定期清掏处置;施工人员洗漱用水可直接用于施工场区洒水降尘。本工程建设地点远离地表水体,因此施工期对地表水径流环境的基本无影响。613噪声影响评价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和各类车辆的运行,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噪声污染。根据调查本项目的主要噪声源如下表613。表613施工机械噪声源一览表施工阶段声源型号规格噪声源强DBA装载机/95挖掘机A1220195基础阶段推土机/90塔式起重机HC0321585钢筋调直机SP15090电渣焊机YT30060交流电焊机QL15060直流电焊机S15060结构阶段石料切割机LK5095机械振捣器HZB5075结构阶段电锯/85电锯/85电锤/85电刨/85套丝切管机100MM75装修阶段多功能木工刨/100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都是噪声的产生源。假设所有设备均为稳态连续发声状态,在不考虑任何声屏障情况下,各设备采用最大噪声值进行预测,根据声环境导则无指向性点源几何发散衰减模式式中LPR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LP(R0)声源噪声功率级,DBR受声点与声源距离,M点声源距离衰减情况如下表所示表614点声源距离衰减情况源强100DB(A)距离3050100150200300400500600700贡献值70456602605648539750454796460244434309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施工噪声控制在昼间70DB(A),夜间控制在55DB(A)。项目施工机械最大声功率级按100DB(A)计算,白天衰减至70DB(A)时需要满足的衰减距离为30M,夜间衰减至55DB(A)时需要满足的衰减距离为230M。本项目500M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目标,且夜间不施工,所以能达到距离衰减的要求,对居民区影响较小。在严格控制夜间施工不施工的前提下,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其施工场界声环境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对区域声环境不会产生显著性不良影响。614固体废物影响评价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废弃的建筑材料和生活垃圾。对剩余建筑材料应进行回收或分类收集,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加以利用,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不要和建筑垃圾混放,定时清运到当地的垃圾处理站集中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通过以上措施,项目建设产生的固体废物得到了妥善处置,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短暂影响可以接受。61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施工现场周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要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不允许占用工程征地外的土地。运送物料车辆要按照现有的道路行车,落实运输车辆防止扬尘、降噪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周围农田生态环境。禁止在区外随意取土,用作区内土地平整等,以保护区域土地资源。本项目占地占地面积为37万平方米。施工活动将改变土地利用类型,造成施工区地表植被的破坏。工程结束后通过采取土地平整、植被恢复等措施可降低对项目区所造成的生物量损失。加强对施工人员生态环境方面知识的教育,加强管理,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观念,并使施工人员变为自觉行为。(2)对动植物的影响施工期间各种施工噪声增多,施工造成空气中扬尘增加以及施工人员活动频繁等因素影响,会对施工场地周围的野生动物造成一定的干扰,本工程施工所在地及周边大都为农田,属人工农业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野生动物种类及数量很少,主要以田鼠、麻雀等,施工活动对野生动物产生的影响很小。(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施工期应把剥离的表层腐殖土集中妥善处理,并采取遮挡措施,对挖方进行妥善的临时堆置,并及时进行基坑开挖弃方的清运,避免随意排放,以确保挖填裸露堆土,不被雨水冲刷,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挖方回填,恢复地表植被。62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2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21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恶臭气体影响分析通过工程分析可知,项目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猪舍、有机肥发酵车间、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特征污染物为氨和硫化氢。猪舍产生的恶臭气体喷洒除臭剂后无组织排放;有机肥发酵车间和污水处理站、粪污管道工程均密闭。有机肥发酵车间的堆肥条朵定期喷洒除臭剂。有机肥发酵车间和污水处理站封闭,产生的恶臭气体通过风机收集后,经过生物滴滤除臭系统吸收后15米高排气筒排放,源强见表621。表621恶臭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污染源产生源强采取的防治措施排放源强源强参数猪舍硫化氢0056KG/H氨091KG/H及时清粪、通风换气、植物除臭液喷淋的除臭方式;效率90硫化氢00056KG/H氨0091KG/H4M(高)670M(长)310M(宽)污水处理站硫化氢00133KG/H氨0091KG/H集中收集,生物滤塔脱臭,由15M高排气筒排放;效率90硫化氢000133KG/H氨00091KG/H40M(高)60M(长)50M(宽)有机肥发酵车间硫化氢00245KG/H氨0364KG/H通风,喷洒除臭剂,生物滤塔脱臭,由15M高排气筒排放;效率90硫化氢000245KG/H氨00364KG/H40M(高)40M(长)30M(宽)项目恶臭气体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进行预测有机肥发酵车间和污水处理站点源及猪舍面源排放H2S、NH3最大地面浓度及其占标率。该污染源估算预测参数见表622、3,其他参数采用夏季适宜参数废气温度、环境温度均采用42。项目恶臭气体预测结果见表624。表622点源估算模式预测点源恶臭污染物浓度所选参数排放速率(KG/H)排气筒产污位置点源M长宽高排气速度M/SNH3H2S高度(M)内径(M)污水处理站4060501197000910001331503有机肥发酵车间4040301197003640002451503表623面源估算模式预测恶臭污染物浓度所选参数污染源类型面源M长宽高地形污染物排放速率KG/H评价标准值MG/M3(TJ3679一次值)H2S00056001猪舍6703104简单平地NH30091020根据估算模式预测软件的计算结果对硫化氢和氨气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表624恶臭气体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预测浓度CIMG/M3猪舍污水处理站堆肥车间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H2SNH3H2SNH3H2SNH3100000030320004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玉溪市中心血站招聘真题
-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1-4单元-知识点及短语
- 情商考试题及答案
- 麻醉考试题及答案
- 中级育婴师模拟试题(附答案)
- 患者跌倒坠床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培训试题及答案
- 高血压健康知识试题(含参考答案)
- 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房地产销售跨界合作与资源整合服务购销合同
- 2025女方权益优先离婚赡养协议范本
- 港口和码头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美容外科安全应急预案范文(3篇)
- 水利工程拦水坝建设方案实例
- 新学期+心动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6G多维度切片QoS保障-洞察及研究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考试题能力模拟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安徽国控集团所属企业招聘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1.1认识社会生活(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应急第一响应人理论考试试卷(含答案)
- 儿童气管插管医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