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31/aa2a826d-4a80-4fe0-97af-e553b8533086/aa2a826d-4a80-4fe0-97af-e553b85330861.gif)
![[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31/aa2a826d-4a80-4fe0-97af-e553b8533086/aa2a826d-4a80-4fe0-97af-e553b85330862.gif)
![[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31/aa2a826d-4a80-4fe0-97af-e553b8533086/aa2a826d-4a80-4fe0-97af-e553b85330863.gif)
![[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31/aa2a826d-4a80-4fe0-97af-e553b8533086/aa2a826d-4a80-4fe0-97af-e553b85330864.gif)
![[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2/31/aa2a826d-4a80-4fe0-97af-e553b8533086/aa2a826d-4a80-4fe0-97af-e553b8533086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单元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2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知道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让学生经历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等活动,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提高估计能力。5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单元重点1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2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3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单元难点1体会正数和负数的联系和区别。2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3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实物的面积。单元课时分配认识负数2课时面积是多少1课时课题认识负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3、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小于0。难点体会正数和负数的联系和区别。文本分析教学准备温度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1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谈话随着这熟悉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在节目中老师收集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资料,并通过温度计来显示。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2、学习例1(1)认识温度计。温度计显示南京的温度,学生看温度计读出多少摄氏度。引出摄氏度和华氏度的介绍。说明我国是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的。提问南京的气温是多少怎么读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问好,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氏度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结这是零刻度线,表示0。提问出示上海和北京的图片以及温度表。问上海的气温是多少北京呢了解上海的气温是4摄氏度,南京的气温是0摄氏度,北京的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2)产生认知冲突。提问北京的气温和上海的气温一样吗了解一个在0摄氏度以上,一个在0摄氏度以下,正好相反。提问那你们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温度的呢(3)介绍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3、练一练巩固气温的表示方法。(1)完成练习第2页的“试一试”。(2)看图写一写温度,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2题。4、小结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零上的温度怎么表示零下的温度呢二、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1、学习例2提问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提问两地的海拔高度是以什么为基准来表示的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吗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呢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4米,可以记作8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作155米。2、练一练(1)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海拔高度完成第6页1题。(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完成第6页2题。三、归纳正数和负数的意义。1描述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2体会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关系。提问你会比较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吗小结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提问0是正数还是负数说明0在实际生活中用来表示基准,比如海平面、零摄氏度等,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因此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练习。(1)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1题。(2)完成第6页第3题。(3)阅读“你知道吗”第9页了解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四、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1、举例说说生活中的负数,并说说负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2、第6页练习一的4、5题。3、完成练习一第6题。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收获作业设计1收集生活中用到负数的地方。2完成家庭作业第一页。板书设计认识负数(一)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教学反思课题认识负数(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文本分析教学准备小黑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读一读,分一分。3000、4200、1800、2700、900、3700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二、教学例31、情境引入。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说说表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1)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2)你认为这家服装店生意总体情况怎样,为什么3、学生完成久教材第4页试一试。三、教学例4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师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生小华如果向东走2100米,到达邮局。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师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师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米记作什么3、表示南北方向运动的路程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4、完成教材第5页试一试。(1)填一填,读一读。(2)观察数轴上的数,你有何发现5、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89页第710题。2阅读你知道吗五、总结负数来源于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正数和负数。作业设计完成家庭作业第二页。板书设计负数的认识(二)盈利与亏损行走的方向与路程上车的人数和下车的人数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上升与下降教学反思课题面积是多少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等活动,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提高估计能力。2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难点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实物的面积。文本分析教学准备方格纸、树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一、分一分数一数(1)出示教材第10页的两个图形提问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呢每个小方格表示一平方厘米。(2)让学生独立尝试数方格计算面积。汇报交流学生可能的发现1通过直接数方格,得出图形面积。2先分一分,再数一数,得出图形面积。(3)提问那种方法更简单,数起来也更准确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把稍复杂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图形再计算面积,更简单、准确。(板书分一分数一数)(4)4人小组活动,再次动手分一分。汇报交流每个图形的具体、多种分法。(5)小结在我们遇到稍微复杂的图形时我们可以通过分一分,再数一数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个算法更方便更准确。二、移一移数一数(1)出示教材第10页的图形提问你会数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数一数图形的面积。在学生数的过程中,揭示新的矛盾图中有些部分不是整格怎么办(2)4人小组讨论学生如果发现不了新的方法,适合进行点拨,进行平移。展示学生探索出的不同的平移方法方法1把左边的三角形向右平移。方法2把右边的两个三角形向左平移。提问在平移的过程中,形状发生了变化,那么面积变了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面积不变,因为从整个操作过程中看出纸的大小没有多出来,也没有少。小结在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平移来算面积,非常简洁,平移前后的图形,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板书移一移数一数)三、数一数算一算(1)出示池塘的平面图。提问图中有的部分不是整格,但也不正好是半格。该怎么办呢(提出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2)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面积的方法。(3)交流估计学生有以下两种做法1整格的不满整格的一起数,数出多少格面积就是多少。2把整格和不满整格涂上不同的颜色,分类进行计数。讨论哪种方法更好引导得出在计算此类图形面积的时候,我们把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分类进行计数,计算起来更加清楚,方便。(5)独立计算银杏树叶的面积。四、估一估算一算请学生拿出课前采集到的树叶。4人小组活动(1)估计树叶的面积,并交流估计的方法。(2)把树叶描在方格纸上,再算出他们的面积。比较计算出的结果和估算出的结果一样吗(3)用这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先估再算。五、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呢作业设计任意找一不规则图形估算出它的面积。板书设计面积是多少转化不规则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数格分割平移面积相等教学反思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难点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文本分析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呢二、导入新课出示例1(1)出示例1中的第1组图提问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教学过程(2)出示例1中的第2组图要求不用刚才的方法还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三、探索新知1教学例2(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第一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到斜边重合。第二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到斜边重合。(2)用课件演示转化过程并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通过平移,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2数形结合,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例3表格和平行四边形纸片。(1)小组交流,填写表格。(2)组织小组讨论A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B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C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3)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4)用字母表示面积公式SAH4、巩固练习教材第13页“试一试”。作业设计1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求它的面积。2教材第13页“练一练”。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转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宽SAH教学反思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练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等积变换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难点灵活地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及运用等积变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本分析教学准备小黑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因为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和它面积相等的(),它的()和平行四边形的()相等,它的()和平行四边形的()相等,又因为长方形面积等于(),所以平行四边的面积就等于(),用字母表示()2口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综合练习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1第一题(1)在方格纸上画两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与图中长方形的面积相等。(2)指名说说怎么画平行四边形,才能与图中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2第二题(1)量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2)计算它们的面积。3第三题(1)提问这块菜地近似什么图形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2)独立解答,同桌交流。4第四题明确要求这个停车场可停多少辆车,必须先求出这个停车场的面积。5第五题(1)计算长方形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2)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木框,同桌互相演示并讨论长方形的周长变化了没有面积呢这是为什么小结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但由于高变矮了,面积就变小了。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行的面积计算公式难点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文本分析教学准投影仪、剪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作业设计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为24厘米,是高的两倍,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2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备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师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吗你是怎么分的生尝试分,并展示。师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大小怎么样你有什么办法证明(生两个三角形重合)总结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满足什么条件呢(板书形状一样,大小一样)2出示例4,明确题意。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方法。3提问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旋转、平移、重叠。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说说发现,并相机总结每个平行四边形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4揭题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二、探究公式1动手操作,填表分析。1出示例5中的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分类,这几个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说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每人从第123页上选一个三角形剪下来,与例5中相应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要提醒每个小组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三种都要齐全教师加强巡视,对拼平行四边形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加以指导。组织讨论通过操作,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进一步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根据要求测量、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分别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呢3汇总数据,填写表格,初步归纳。要求学生把小组内得到的不同数据填在书上的表格中。提问你是怎样算出三角形的面积的从表中你能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联系2讨论交流,得出公式。1出示讨论题,小组开展讨论。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2全班交流。交流第一个问题时,课件演示将每组中两个三角形重叠,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不管选择哪种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必须完全相同。交流第二个问题时,课件可以闪烁相应的底和高。得出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引导学生逐步表达如下的思考过程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二底高2。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4让学生看书上的例4、例5,回顾刚才的推导过程。如果还有疑问,可提出讨论。反馈时要求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三、应用公式1、指导完成“试一试”。出示题目,指名读题,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再说说应用的面积公式。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L题先让学生回忆拼的过程,再回答。第2题看图口答。两题都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13题。第1题口答。,第2题独立练习,要求先想一想面积公式,再列式计算。交流时,再让学生说说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以及计算时为什么要“2”。师第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适当交流。五、全课总结今天获得什么知识要注意什么作业设计1教材17页练习三13题2课堂练习板书设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面积底2SAH2教学反思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P17、18练习三的第410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重点进一步掌握三角形面积的概念难点能较熟练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文本分析教学准备投影仪,三角尺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作业(挑选部分讲解)1在图中画出与涂色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各一个。(黑板上事先画好两行互相平行的点子线。)指出这题和方格图的不同方格图上的底和高是通过数格子得到的。而这张图的高度是固定的,只要考虑底。画一个底是7的三角形。问再画一个和它面积一样的三角形,你是怎么想的(方法一可以利用原来三角形的底画,只要再另选一个顶点就可以了。(方法二可以在空白的地方,先画底为7。)选择方法一,画出若干种,让学生直观的体会“等底等高”指出这样一组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是一样的。画一个面积相同的平行四边形高不变,底应该是多少为什么画一画。2量出所需的数据,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指出在量的时候,尽量选择整厘米数。不能取整厘米数的时候,用毫米作单位。3一块三角形菜地的底是60米,高是15米,如果每棵番茄占地30平方分米,这块地可以种多少棵番茄指出要注意单位名称的统一。4用纸剪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计算它的面积。指出在画的时候,可以取简单的数据,比如底是4厘米,高是2厘米等,这样可以方便计算。二、完成书上的练习1口算。老师统一要求开始,学生写,再交流校对。2图中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为了交流的方便,先给4个三角形标上号。问读完题目要求,你觉得先要知道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找一找,哪几个三角形面积是它的一半(1号等底等高,是一半。2号、3号等高不等底,不是一半。4号虽然不等高也不等底,但底和高的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乘高,所以也是它的一半。)指出这里我们找到了两个符合要求的三角形,最方便的情况是找等底等高,只有一个相等的肯定不是,两个都不符合的,可以通过计算来判断。3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面积都是9平方厘米且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底和高想乘得18)列举出11818,2918,3618学生画出尽可能不相同的三角形,并在每个三角形下面写出求面积的算式。教师巡视检查。4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5有一块三角形的花圃。底是25米,高是22米。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枝,这块花圃一共可以产鲜花多少枝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6下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50平方厘米,涂色的三角形面积各是多少为什么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等底等高,所以面积是它的一半,即50225平方厘米补充剩下两个白色的三角形和也是25平方厘米7七巧板老师事先在黑板上画该七巧板。依次从大到小算出各块的面积,并说明理由。作业设计1练习册上的有关作业,2、剪第129页上的梯形板书设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面积底2SAH2教学反思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材19页例6,20页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填表、讨论等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迁移前面学法,自主探究梯形上下底、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归纳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长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难点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文本分析教学准备剪下书后的梯形(学生用)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引出话题。1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出示画有梯形的小黑板)这是什么图形想一想,怎样的图形称为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你知道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吗谁愿意来指着黑板上的梯形说一说(师在学生指出上底、下底、高后随机标出A、B、H)1那么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你准备怎样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同桌交流)师可以适时启发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的呢对我们在研究一种新图形的时候,都是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再求出新图形的面积。2今天我们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有一些什么想法,能把你心里想到的东西跟大家说说吗(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通过师生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要计算梯形的面积,可以先想办法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求面积。)设计意图这里为学生的学习作了一些铺垫,一是基础知识方面的,回忆梯形的有关知识为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作知识上的准备,二是解题策略方面的,突出“转化”思想的重要性,并提示学生在研究梯形时可以怎样思考,这样可以降低一些学困生的学习难度;直接引出话题,更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探究新知1师继续启发你准备用几个怎样的梯形来研究(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为什么(因为它们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师及时鼓励你的猜想够大胆根据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想到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了。好,那么任何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究竟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如果能的话,又该怎样拼呢师好请同学们拿出剪好的梯形,看看哪两个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先拼一拼,再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每个梯形的面积,填好表后在小组里交流。2(出示例6)学生动手拼,并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填表、交流。3小组讨论(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学生汇报结果(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2个梯形是完全相同的。(2)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就是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则是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教师随机板书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4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有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你准备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独立尝试,指名板演字母公式SABH2)教师再次强调公式中的“2”,这儿的“2”能少吗什么5试一试P20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思考过程与计算结果。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大胆猜测,如何选择图形动手操作观察、交流、讨论汇报得出公式的系列过程,使学生很自然地产生,一步步向前探索的需要,这个让学生经历“建立猜想、实际操作、观察发现、抽象公式”的过程,既使学生理解了公式的来龙去脉,锻炼了数学揄能力,又能使学生实实在在经历了由建立猜想到实验验证,再到归纳发现的全过程,感受到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三、巩固练习。1完成P20练一练第1题提问涂色梯形的面积与整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完成P20练一练第2题(1)提问你能准确说出每个图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吗(2)再计算它们的面积。3完成P20练一练第3题结合题意,使学生先读懂题目,并理解“横截面”的含义(1)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横截面”的(2)指一指,图中的物体的“横截面”具体在哪里(3)再应用公式进行计算。设计意图通过系列练习,让学生在观察直观图形中进一步加深梯形与相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的理解,以及利用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从而巩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想一想,通过剪、拼能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试一试。作业设计1练习四第1、4、5题2课堂练习板书设计梯形面积的计算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2教学反思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P21练习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2培养灵活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重点进一步掌握梯形面积的概念文本分析难点能较熟练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三角尺教学过程一、画图图一直角问你看到什么两条边上分别标上长度4厘米,2厘米你能联想到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1长方形,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428平方厘米2三角形,底4厘米,高2厘米,面积4224平方厘米3梯形,补充算式“4322“,指名画完该图形关注细节1在计算时,最后的单位名称不要漏写2画图时,要把关键长度的数据标出来3题目中,最后问题带“的要写答句二、检查预习作业1看图计算梯形的面积要让学生明确互相平行的两条边分别为上底和下底,并不是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确定了上底和下底之后再确定高2学生有困难的题用58米长的篱笆,在靠墙的地方围一块菜地图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指名说说梯形的面积,师板书对照公式,找已知条件和所缺条件明确还缺上底和下底的和,通常可以用上底加下底,但这题中要用三条边的长度减去高算式5810102240平方米三、完成书上的练习四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每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拼成的三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指名读题,比画该题学生列式交流2下面图中哪几个梯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观察,问这些梯形有什么共同点高相等利用这个特点,你觉得可以怎么找面积相等的梯形为什么方法一分别算出四个梯形的面积方法二只要看上底与下底的和是否相等学生数一数,算一算,交流最后结果3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4银苏号“滑翔机模型的尾翼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组成的,它的面积是多少观察图后说说自己准备怎么算交流方法方法一,梯形面积乘2方法二,移动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5第5题,学生读题后解决讲评时要注意1计算方法的指导2单位的转换6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校对作业设计课堂练习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梯形面积的计算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2教学反思课题整理与练习教学目标1统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熟练地加以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重点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文本分析难点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教学准备三角尺教学过程一、复习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有哪些相同之处二、练习与应用第1题先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再比较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最后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随后通过推理,明确图形间的大小关系。第2、3题运用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4题重点要指导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和梯形的画法。其中,三角形的底与高的乘积应是30;画梯形则应突出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仍然等于30,具体画法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第5题练习学过的各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结合练习让学生再说一说有关的攻势已达到巩固的目的。第7题有两种不同的算法(1)整体面积石子路的面积;(2)把小路两边的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底是19M,高是9M的平行四边形,再计算出面积。第8题要明确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就是两条腰的长度,即都是8米。第10题计算钢管根数的本质是求一个等差数列的和,而不是计算着钢管堆横截面的面积。教学时,要通过直观示意图并借助想象,帮助学生体会球和方法的思考过程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之间存在的相似性。第11题重点要指导高的测量方法。可提醒学生联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知识帮助解决高的测量问题。思考题鼓励有兴趣的学生主动去解决。必要时可以通过画图提示学生,也可以用本单元第16页中的“你知道吗”介绍的方法,以打开学生思路。作业设计整理与复习第6、9题课题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会综合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稍复杂的图形面积。2、在校园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稍复杂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文本分析难点使学生掌握实际测量的方法和技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板书设计图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S三角形S2梯形S()2教学反思教学准备测绳或皮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想一想,算一算(1)课件出示第一幅草坪图,让学生观察,提出问题。(2)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教师适时启发学生联系学过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想可以怎样把这个五边形转化为学过的多边形。(3)组织交流、汇报。把原来的图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把原来的图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把原来的图形看成一个长方形里去掉一个梯形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加深记忆。(4)列式计算强调列式时要正确选择相应的数据,结果一定要写上单位名称。(5)出示两块花圃,让学生算出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各种不同的割、补方法。二、量一量,算一算(1)分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并准备好必要的工具。(2)选择一块合适的草坪或花圃,估计面积大约是多少。(3)实际测量,计算。(4)组织交流,评比。三、画一画,算一算(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设计花圃的形状。(2)在方格纸上画出花圃的形状。(3)计算花圃的面积。(4)组织交流、评比。分割、平移作业设计完成家庭作业第10页。板书设计校园的绿化面积复杂的图形面积简单的图形面积教学反思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方法不一课题认识小数单元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知道小数的单位名称及顺序。(2)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进行小数的化简。(3)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小数概念的抽象和小数性质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一级合情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的作用。单元重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2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单元难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2会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单元课时分配第一课时小数意义与读写。第二课时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和应用。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第五课时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第六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第七课时整理与复习。第八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2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会读、写小数。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文本分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1角()元1分米()2角()元1厘米()米1分()元1毫米()米二、新授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橡皮的单价03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2教学小数的读法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八,方法是什么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提问为什么思路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005元是5分,是5个,也就是1元的。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观察板书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4“试一试”1理解1厘米是()米,()米可以写成001米。指名理解1厘米为什么是001米。重复回答,弄清为止。(2)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3)观察板书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这三个小数呢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三、延伸1出示例2把什么看作“1”看着图形将()和()写成小数。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2试一试在下面每个正方形中涂上颜色,分别表示分数和小数,并把它们写成小数,填在括号里。3思考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结论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4想一想写成小数是多少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四、练习练一练第1、2题。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交流。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作业设计练习五第2、3、4题。板书设计认识小数1分001元4角8分048元1厘米001米7毫米0007米教学反思课题认识小数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2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记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知识过程的能力。重点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计数单位及之间关系。难点计数单位的理解。文本分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啊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关系,好吗板书课题小数各部分名称及关系二、新授提问小数分为哪几部分整数部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记数单位是什么出示例3你能举例说说1和01的关系吗1引导学生把1和01都看成相同单位的数量。如1米和01米,01米是1分米,1米10分米,也就是1米是10个01米,或者说10个01米是1米。1元和01元、1分米和01分米等。可不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探索1和01的关系2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探索01和001有什么关系001和0001呢3小结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10。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01之间的进率也是10,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4教学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记数单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5提问(1)小数部分有一个数位,叫几位小数(2)小数部分有4个数位,叫几位小数小结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叫做几位小数。提问(1)07表示什么026呢(2)0008表示什么反复口答练习。6结论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一位,这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十分位的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两位,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位的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7把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填完后,交流。提问(1)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各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2)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三、练习练习五第810题。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作业设计练习五第57题。板书设计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教学反思课题认识小数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重点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难点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文本分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一、导入1准备题(1)1元()角()分2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3角()元30分()元100毫米)米(3)04里面有()个01040里面有()个0012引入今天继续研究小数。二、新授1课件出示例52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为什么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B、画图理解。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3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三、延伸尝试例6出示例题及题图,学生看图领会题意。提问你能用小数的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指名汇报,集体交流。1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试一试。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04()316()10()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四、练习1练一练第1、2题。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2练习六的12题。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作业设计练习六第3_5题。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反思课题认识小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难点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文本分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一、导入1演示动画“小数大小的比较”。提问三角尺和练习簿,那个贵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2大胆猜测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3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二、新授1提问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下面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97元和59元(2)679米和685米2提问这两组小数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3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出示例7)06元和048元4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5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三、延伸1完成“试一试”的练习,在小组里说说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2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四、练习136页练一练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比较的方法,集体交流。2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08080700780870780087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3判断(1)68096799()(2)5151002()(3)387480010()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练习六79题。板书设计比较小数的大小06048796832013019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教学反思课题小数的改写教学目标1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2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重点掌握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难点能正确进行改写。文本分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答3840000()万34900000000()亿说说是怎样把这些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2导入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来表示一些大数目。板书课题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二、探究新知探究例81读题后出示要求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后先说一说,也可以把遇到的困难说一说。如有困难,师可启发(1)读读这个数。想想384400接近多少万如果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得到的结果是整数还是小数2如果学生认为是38万,可追问这个结果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从而明确按要求改写的结果应该是一个小数。(3)再问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应该是多少(4)得出结论后,强调小数后面应添写“万”字。2比较改写前后的两个数,思考讨论(1)改写后得到的小数的小数点是在原来整数哪一位的右边(2)今后在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时,还可以怎样做3尝试例7(2)出示要求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多少3让学生独立尝试,说说怎样想的。(2)归纳方法,问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4“试一试”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明确改写后的数比“1”小时,整数部分写“0”。5P40/练一练1和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校对,说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强调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6归纳把一个数改写成用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问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明确(1)改写时可以直接在原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改写的小数后面添上“万”或“亿”字。4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三、巩固反思练习七13题1学生根据每道题的具体要求分别进行改写练习。2引导学生将改写前后的数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体会。四、看书质疑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练习七第46题。板书设计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844003844万1496000001496亿教学反思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教学目标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数量。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重点会根据要求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书设计服务协议
- 知识产权离职转让协议
- 全屋定制设计柜子解析
- 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之中级会计实务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设计课件
-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公路养护机械设备计划
- 航空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 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及改善措施
- 统编四年级语文复习活动方案
- 2025租房合同范本:租赁协议模板
- 法律文化-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医院感染管理笔试题及答案
- 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海南旅游演艺融合发展问题探讨
-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课件
- 2025年北京大兴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房地产公司2025年度项目开发计划
- 物业保盘计划制作与实施指导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