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美国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范(doc 19)_第1页
无公害美国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范(doc 19)_第2页
无公害美国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范(doc 19)_第3页
无公害美国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范(doc 19)_第4页
无公害美国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范(doc 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1无公害美国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范一、斑点叉尾鮰的种类及分布、养殖前景与发展趋势一种类及地理分布鮰科鱼类原产于美洲,大约有39个品种以上,斑点叉尾鮰是其中的养殖优良品种之一,学名为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RAFINESGUE,英文名为CHANTIELCATFISH,亦称沟鲶。按照LARIVERS1962提出采用的ICTALURUS分类体系,斑点叉尾鮰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鮰科鱼类ICTALURUIDEE。在美洲及欧洲进行人工饲养的常见品种有七个,除斑点叉尾鮰外,还有长鳍叉尾鮰ICTALURUSFURCATUS、白叉尾鮰ICTALURUSCATUS、云斑鮰ICTALURSNEBULOSUS、黑鮰ICTALURUSMELAS、黄鮰ICTALURUSNATALIS和短须扁头鮰1CTALURUSPLATYEEPHALUS。斑点叉尾鮰是最佳人工饲养品种。斑点叉尾鮰为底栖鱼类,其行为和食性富于变化,适应性较强,广泛分布于美洲,主要在美国中部、东部的淡水和8以下的咸淡水体中。北至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南到美国的佐治亚州、佛罗里达州以及德克萨斯州东部,墨西哥北部,美国西北部的新墨西哥州、蒙大拿州,中西部的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以及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等地均有此鱼。加拿大除圣罗兰斯河其及支流,渥太华河及其支流,以及苏必利尔湖以外,其它的大湖都有斑点叉尾鮰分布。斑点叉尾鮰主要分布于北美洲的大部分国家,东南亚及西欧部分国家也有分布。斑点叉尾鮰在美国有较长的养殖历史,是美国池塘、江河、湖泊、水库和集约化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斑点叉尾鮰的池塘养殖多集中在美国中部和东南部,东部纽约州,中部亚拉巴马州、田纳西州,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南部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密西西比州池塘饲养量最多,素有“斑点叉尾鮰之都”之称。斑点叉尾鮰最大个体可达20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2多公斤,在美国的淡水渔业养殖的产量中占首位。(二)斑点叉尾鮰在我国养殖前景状况与发展趋势斑点叉尾鮰是我国1984年首次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美国引进后,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繁育、养殖技术、营养饵料、饲养技术推广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自1987年我国首次人工繁殖成功后,已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淡水和咸淡水盐度8以下水体中饲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淡水和咸淡水盐度8以下池塘饲养,产量高达1503千克667,苗种生产成活率达90以上,网箱集约化饲养面积逐渐扩大,其产量每立方米高达2832千克,并在我国形成了加工出口等鮰鱼养殖业的产业化。经过二十多年对全国养殖斑点叉尾鮰情况的调研,现将各地养殖效果评价综述如下1该鱼肉质优良,无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鱼个体适中,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加工成鱼片等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2在池塘静水环境条件下自然产卵受精,收集受精卵孵化,便于人工孵化繁育苗种。3该鱼苗种、商品鱼适于长途运输,其成活率高达95以上,便于大面积推广多途径饲养。4该鱼适温范围广O38,能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人工饲养水体中生存,适合全国各地的淡水与8以下的咸淡水水体推广养殖。5该鱼属杂食性,食性范围广,可全部采用含蛋白质3036人工配合饵料饲养,饲料来源较广,饵料系数低,经济效益高。6该鱼生长速度快,饲养360天可生长到1千克以上,对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较强,耐低氧,抗病能力较强,在常规饲养条件下能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易捕捞,在池塘中起捕率可高达95。(三)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1斑点叉尾鮰在我国发展大规模养殖过程中发生的病毒性病、细菌性病、寄生虫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3病的病害较为严重,目前在一些地方的网箱养殖发病率高达30一100。而健康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与治疗方法没有规模化,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有待制定统一规范化的防治病害的技术、药物、及使用方法。2全国的鮰鱼加工出口健康养殖技术未形成规范化,各地的养殖条件不同,养殖生长速度不一,有些地方养殖的商品鱼不符合加工出口鱼片的标准,严重影响了鮰鱼产品的国际市场竟争力。3有些地方对繁殖亲鱼种质标准的选育意识不强,采用同一母体或同F1代的苗种培育成亲鱼繁育后代,目前已出现苗种退化现象,有的苗种退化率高达1220。必须选择符合种质标准的亲鱼及不同地区、水域饲养的亲鱼交叉选育亲本繁育苗种或从原产地的天然水域中繁育苗种(我国除1984年二次从二个不同天然水体中引进苗种外,其它引进的苗种全部来源于美国繁殖场的鱼苗)来解决这个问题。4斑点叉尾鮰亲鱼培育的饲养管理及营养饵料完全无技术操作规范,产后亲鱼不进行强化培育、投喂的饵料营养标准低而不全面,饲养亲鱼的水质达到无公害标准的要求,亲鱼的性腺发育不正常卵黄沉积不够,产出的鱼苗内营养不够发育差,鱼苗质量差而产生长退化。其采取的措施是严格按鮰鱼的种质标准选择亲鱼,亲鱼培育的技术规程,营养标准,无公害(健康)生态环境等必须的技术条件,进行鮰鱼繁育的基地论证许可生产苗种等。尽可能防止不符合生产条件的亲鱼及基地生产的苗种影响正常成鱼饲养市场。5苗种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成鱼的饲养品质,以及加工产品的质量。苗种必须进行无公害培育技术操作规程,苗种必须符合SC10312001种质标准,否则饲养的苗种不能进入成鱼饲养市场。采取的措施是亲鱼必须符合种质标准、产出的鱼卵消毒必须用符合无公害准则药物消毒、鱼苗必须采用动物性饵料开口(浮游动物与含蛋白质40饵料)、鱼苗与鱼种必须在无公害的环境条件中进行培育,必须使用含蛋白质3638饵料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4培育苗种、培育出的苗种必须符合种质标准的要求无病、无伤、体型完整、体色鲜艳等。二、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特征及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一)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特征1形态特征斑点叉尾鮰体型细而较长,背鳍起点处隆起,后背部斜平,腹部平直稍浑圆。头部较小,吻唇稍尖,口亚端位,横裂。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线完全,皮肤上有较明显的侧线孔。上下颌均有锐利向内弯的齿。触须4对,颌须1对,未端超过胸鳍基部,颐须2对,鼻须须1对。背部灰褐色,腹部乳白色。有一肥厚脂鳍,未端游离。尾鳍分叉较深。鲜活时体色淡灰或稍带灰白,在侧线以下由淡灰色逐渐变淡,至腹部为乳白色。幼鱼和产卵的雌鱼体色呈深灰色,幼鱼体形稍尖似蝌蚪型,在身体两侧分布有较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成鱼或亲鱼的斑点逐渐消失,斑点叉尾鮰由此得名。2可数性状斑点叉尾鮰各鳍均为深灰色,背部和胸鳍都有一根硬棘,硬棘外缘光滑,内缘和鳍条结合之处有锯齿状的稍向下斜的齿。各鳍硬棘数目为背鳍,68;胸鳍,89;腹鳍89;臀鳍2629;尾鳍2930。3可量性状斑点叉尾鮰部分可量性状及其比例变幅为体长为头长2346;体长为体高3559;体长为尾柄高89114;体长为尾柄高5073。头长为吻长2531;头长为眼径89124;头长为尾柄高2529。尾柄长尾柄高0507。(二)斑点叉尾鮰的生态习性斑点叉尾鮰作为一种大型淡水温水性鱼类,栖息于水体底层,属杂食性鱼类,摄食范围广,喜欢在弱暗光下斑点叉尾鮰从鱼苗到成鱼,在以人工饲养为主的池塘中,主要是摄食人工配合饵料,但在摄食商品饲料的强度上,鱼苗期要低于鱼种期和成鱼期。紧密相关,是一种生长较快、适应性强的鮰科鱼类。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51食性斑点叉尾鮰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幼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与水生昆虫为食,成鱼则以蜉蝣、各种蝇类、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小虾、甲壳类、绿藻类、大型水生植物、植物种子、小杂鱼等为主要食料。N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斑点叉尾鮰摄食由鱼粉、豆饼、玉米、啤酒渣、麦麸、无机盐、维生素等商品饲料配制含水量蛋白质3238人工配合的颗粒饵料,同时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常见的有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小鱼虾等。斑点叉尾鮰从鱼苗到成鱼,在池塘中以人工饲养为主,主要是摄食人工配合饵料,但在摄食商品饲料的强度上,鱼苗期要低于鱼种期和成鱼期。这可能与斑点叉尾鮰鱼苗阶段摄食器官发育程度以及鱼苗对池塘中天然饵料的摄食要求有关。如在投喂商品饲料为主的情况下,鱼苗食物组成以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及部分商品饲料为主,鱼种至成鱼阶段则以投喂商品饲料为主,并同时摄食饲养水体中的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和陆生昆虫、枝角类、无节幼体、轮虫等。在以培育天然饵料为主的池塘中,鱼苗、鱼种及成鱼对天然饵料的摄食种类要求也有差异。鱼苗主要摄食较小个体的生物,随着摄食器官的完善和个体的增大,食量也逐步增大,逐渐以个体较大的生物为主。在角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生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及无节幼体等为主,鱼种阶段以后则以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陆生生物、大型浮游生物、水蚯蚓、甲壳动物、有机碎屑等个体较大生物为主,在冬季因低温而造成天然饵料减少或投喂不足的情况下能摄食个体较小的虾。2消化系统斑点叉尾鮰的肠管较短,为体长的232倍,食道长1654CM,食道随着鱼体的增长逐渐变粗增长,食道有管道与鳔前室相通。肠遭近胃前端有管道与胆囊相通,胆囊管道上有许多胰岛细胞,能分泌消化液促进消化功能。肠长与体长之比随着鱼体增长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6而增大,肠弯曲也随着增加。斑点叉尾鮰的消化道由口、咽、食道、胃和肠道几个部分组成。口上生有细齿,食道上有纵向粘膜褶,其上还有次生褶,靠近胃的部分粘膜褶的数日增多。粘膜褶上带模纹扁平上皮细胞,众多的大型粘膜细胞表皮具有单层扁平上皮,粘液细胞间还有胃蕾。丁字形的胃分为两部分含有胃腺的大型囊区和无胃腺的小型幽门区。靠近幽门处,胃的皱褶逐渐变小,有发达的幽门括约肌,无幽门盲囊。胃粘膜褶含有单层柱状上皮、基本膜和浆膜。3摄食习性与生态环境关系斑点叉尾鮰的摄食习性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该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喜欢集群摄食,并喜欢在弱暗光条件下摄食,具有昼伏夜出的摄食习性。虽然以底层撮食为主,但有时也游到水面上摄食,特别是幼鱼阶段更为明显。在池塘集中投喂浮性饵料,鱼苗、鱼种大约2分钟后即可在水体表面集群摄食。长期采用投喂浮性饵从鱼苗至成鱼均可在水体表面摄食饵料的特性。在暗光下斑点叉尾鱼鮰的摄食胃的充塞度为5级,强光时为12级,如强光水体中有一定的遮盖物,胃的充塞度可达到34级,光照条件的强弱对斑点叉尾鮰摄食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斑点叉尾鮰从鱼苗至成鱼阶段的摄食方式,在幼苗期是吞、滤食方式并取,鱼种期后开始以吞食为主,兼滤食。三对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1对温度的适应性斑点叉尾鮰是一种淡水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为O38,生长摄食温度为636,最适生长温度为1632,繁殖温度为1830,最适繁育水温为2228。斑点叉尾鮰摄食温度范圉较广,水温在536时均能摄食,摄食最适温度为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71634。在最适生长的温度范围内,日绝对增重量平均可达182克。经十几年观察,随温度变化其摄食强度和生长有明显差异,一般在饲养过程中1836时日增重量18304克。2对溶氧、盐度、无机物等的适应性斑点叉尾鮰对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所以在美洲大陆分布较广。水体中的溶氧在3MGL以上时能正常生长,正常生长的PH值范围为6885,PH值过高或过低都对该鱼的生长、性成熟及产卵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盐度适应范围为8以下能正常生长,在盐度118的水体中能生存但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斑点叉尾鮰,在较肥的水体中,氨氮含量为08095MG/L仍能正常生活,含量在142MGL以上则会导致死亡。NH2含量在O085MG/L能正常生长,在012MG/L的水体中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并损伤鳃及使体表的粘液增多。亚硝酸盐NO2一浓度为034MG/L时能正常生长,在O48MGL以上时,5055小时内死亡。三、无公害斑点叉尾鮰养殖的种质、生态环境、饵料及防病药物的准则亲鱼、苗种种质应符合“SC1031斑点叉尾鮰”的种质标准,生产单位必须按斑点叉尾鮰的生物学特征及可测可量部份的参数进行选择苗种与亲鱼。饲养埸地环境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必须无污染源、土壤内无有毒物质,应达到三类以上水质标准。水源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无各类污源水源。投喂饵料应符合“饲料生标准;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范围”的规定。无有毒物质残留、营养必须符合饲养鱼类的正常标准。病害防治应符合“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严格控制使用禁止药物。采用以防为主,改善生态环境,防治以中草药为主。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8投喂饵料应符合“饲料生标准;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范围”的规定。无有毒物质残留、营养必须符合饲养鱼类的正常标准。病害防治应符合“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严格控制使用禁止药物。采用以防为主,改善生态环境,防治以中草药为主。四、无公害斑点叉尾鮰亲鱼培育及人工繁育技术操作规范1、亲鱼种质的选择标准亲鱼种质标准的选择方法必须按照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特征、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应符合“SC1031斑点叉尾鮰”的种质标准。2、环境及池塘条件亲鱼培育池塘的埸地环境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埸地安静、无污染源及土壤不含重金属等有毒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分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养殖用水不得有污染源,水源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水体的溶氧量应在50MGL以上,PH值为7085,适宜透明度为40CM50CM,硬度为70600碳酸钙/L,悬浮物不得超过10/L。亲鱼池形状为长方形最宜,面积为40008000,池塘深度225米,水位深度1518米,池塘底部淤泥厚度应小于15厘米或硬底、砂底部为宜。3、亲鱼培育每亩放养密度一般为180220公斤100120尾,同时在亲鱼培育池套养15左右的白鲢150200尾、花鲢3040尾控制池塘水质。雌雄性比为11或1085为宜。亲鱼投喂含粗蛋白3638的人工配合颗粒饵料及搭配动物饵料(小鱼虾、动物下脚料等),投喂亲鱼饵料必须符合“无公害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水温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9612时投饵量为体量的051,1220时投饵量为225,2035时投饵量为34,根据亲鱼在30分钟内能摄食完投喂量度为标准进行投喂,可获得较好的产卵效果。亲鱼产卵前或后30天左右,每星期投喂34次动物性饵料如小鱼虾、动物下脚料等,对亲鱼产卵前性腺发育及产后亲鱼培育将起更佳效果。每天要保持亲鱼池有微流水可促进亲鱼性腺发育。一个池塘放养的亲鱼的规格要保持相对均匀,雌雄个体之间的差异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亲鱼摄食产生差异,而导致亲鱼性腺发育不均。亲鱼池要求水质清新,溶解氧在5MG/L以上,透明度40厘米左右,PH值7085,如池塘的水质偏酸性,应每隔1015天洒泼生石灰浆一次确保PH值在72以上,硬度为70600的碳酸钙/L,悬浮物不得超过10/L以上,无野杂鱼争氧抡食。4、亲鱼选择雌鱼要求其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将鱼尾部向上提起时,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略圆,稍大,红肿,微向外突,用挖卵器检查卵粒如见到卵核偏位比例较大时即表示性腺发育成熟。雄鱼一般体色呈深灰色或灰黑色,腹部扁平,生殖器管状,末端尖细突出。应选择四龄以上的亲鱼为宜,体重15公斤以上,体长50厘米以上。5、繁殖方法在我国采用亲鱼培育池中放置产卵巢,亲鱼进产卵巢内自然产卵或人工注射催产药物自然产卵,将产卵巢内的受精卵块收集运回孵化埸,人工孵化的方式进行人工繁殖。产卵巢的要求与规格产卵巢一般采用牛奶桶、木桶、瓦罐及木箱等。产卵巢一端必须留有一个开口,大小要使亲鱼自由进出,另一端用尼龙纱布封底,防止漏卵及检查时卵巢减轻重量。产卵巢的规格长5060、宽(直径)4045、口径2530,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10产卵巢的体积以能容纳一对亲鱼在巢内正常产卵活动为准。产卵巢的放置方法一般平放于离池边35米远的池塘底部,开口端向池的中央,口端用绳子捆住,另一端系一个浮子,便于收集卵块时识别。产卵巢放置数量一般为池塘亲鱼组数的2030,产卵巢间距810米。当水温达到18以上开始放置产卵巢,待水温升到20以上时开始进行检查产卵巢,如未发现卵块,将产卵巢清洗干净并稍移动产卵巢的位置以便刺激亲鱼进巢产卵。卵块的收集与运输鮰鱼的产卵时间基本上在傍晚及清晨延续至上午,因而收集卵块的适宜时间为上午10时至12时,收集卵块的时间不能超过下午1时。产卵初期应每2天检查一次,开始产卵与产卵高峰期每天检查一次。收集卵块时,首先将产卵巢上口轻轻提出水面,如发现产卵巢内有亲鱼轻轻赶走,然后用薄竹片轻轻从产卵巢壁上刮起卵块,再用手轻轻取出受精卵块放入带水的容器内(水桶)运往孵化处,取受精卵块时防止阳光直射。运送卵块一般用桶带水亲鱼池的原水迅速运至孵化处,如距离较远要有充氧运输。孵化斑点叉尾鮰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至仔鱼出膜要比其它鱼类时间长,水温为25529时,出膜时间需116小时。受精卵要进行流水孵化,可用孵化槽、流水孵化池、脚盆等设施孵化。现介绍孵化槽孵化方法孵化槽规格一般为4MX06MX03M,并安装水车式搅水器、转轴上带螺旋式叶片分布,转速每分钟2830转,使槽内水体波动,借以增加溶氧及使卵块轻微摆动,还使孵化水体的有机物随水波动向溢流管排出槽外,并不断从进水阀中以10升/分钟的流速加注新清水。孵化时要把卵块用12目左右铝丝网布编制或塑料篓的孵化篓盛装,悬挂在孵化槽水体中搅拌孵化。孵化水温为2030,最适水温为2328,要求溶氧为6MG/L以上,PH值在7080之间,孵化槽流水量为1015升/分钟,流水水泥池为2025升/分钟。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11孵化槽应放在室内弱光条件下进行受精卵孵化,孵化的卵块超过300克左右的大小,如卵块较大时应分割成小卵块,以免卵块中间的卵粒缺氧窒息死亡。死卵与未受精卵要及时清除除,防止发霉影响其它正常的卵粒。在眼点出现之前鱼苗出膜前一天,每天上午要进行消毒一次,方法是将消毒药液放入一个溶器内,然后将盛有卵块的孵化篓放入液中浸洗。消毒毕用清新水清洗干净后放回孵化槽中继续孵化。具体浸洗时间和用药浓度详见下表斑点叉尾鮰鱼卵消毒用药及时间表病名药物名称浓度浸泡时间复方中草药1520/L56分钟高锰酸钾20/L35分钟福尔马林60/L45分钟鱼卵水霉病食盐25335分钟6、仔鱼出孵化槽刚孵化出膜的仔鱼,以自身的卵黄囊为营养,体质弱嫩,卵黄囊较大,不能自由游泳,沉于孵化槽被光底部集群,因而需要进行仔鱼期暂养,约仔鱼出膜后10小时左右后即时将鱼苗吸出孵化槽,放入流水水泥池或网箱中暂养。待仔鱼快吸收完自身的卵黄囊后,开始有一定游动能力后进行池塘培育鱼苗。五无公害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一)、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培育的整个生产过程是从刚孵化出膜的带卵黄囊的鱼苗开始,直到可供饲养成鱼的大规格鱼种为止。根据斑点叉尾鮰苗种阶段的生物学特点及生长规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12律,从幼苗到大规格鱼种分为三个饲养时期第一饲养期从刚出膜至自由游动的混合营养期;第二饲养期是从15厘米左右的鱼苗长到56厘米左右,这一饲养期的鱼苗体小嫩弱,摄食能力较差,处于食性转换阶段,对环境条件变化及敌害侵袭的应付能力较差,加之鱼苗集群性强且游泳能力差,所以必须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池塘中精心培育;第三饲养期是从56厘米开始,经饲养一段时间后达到50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二)鱼苗、鱼种的生物学特性斑点叉尾鮰从刚孵化出膜的幼苗发育到大规格鱼种,个体大小、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活习性、摄食能力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只有根据各发育期的不同生物学特点,采用相应而合理的无公害养殖技术操作规范,才能获得符合SC10312001种质标准的质优苗种。1食物转换特点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摄食器官的形态结构不断完善,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的变化有下列特点1刚孵出的斑点叉尾鮰鱼苗,都以卵黄为营养,称内源性营养。随后,鱼苗逐渐长大,卵黄囊由大变小。此时的鱼苗一面吸收卵黄,一面摄食外界食物,称混合营养阶段。卵黄囊消失,鱼苗完全依赖水中浮游生物或人工配合饲料,这时称为外营养阶段。2斑点叉尾鮰鱼苗鳃耙间距较稀,只能滤取浮游动物,摄食方式是依靠视觉主动摄食为主,体长45厘米以前主要食物是轮虫、无节幼体、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吞食的大小依鱼苗的口径而定,过大的食物吞不下,过小的食物吃不到。3体长45厘米以后的斑点叉尾鮰鱼苗,开始食性转化,此时除摄食浮游动物以外,还能吞食底栖动物如摇蚊幼虫、水蚯蚓等以及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4体长10厘米左右的斑点叉尾鮰,食性基本接近成鱼,主要以配合饲料为主,并摄食底栖动物如摇蚊幼虫、水蚯蚓等,其食性与鲤鱼、鲫鱼基本相似。而且斑点叉尾鮰从鱼苗到成鱼都是集群性鱼类,这就要求在饲养管理时采甩相应的投喂方法,使鱼苗在整个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13培育过程中都能均匀而充分地摄食。2鱼苗的生长速度由于鱼苗的代谢活动特别旺盛,所以,其生长速度是很快的。根据十几年饲养结果表明,鱼苗在池塘条件下培育其生长速度是开始摄食鱼苗经过15天的饲养,体长由105厘米左右增至335厘米,一个月后增至810厘米,即后15天体长增长速度大于前15天。斑点叉尾鮰鱼苗、鱼种的生长速度与放养密度、水温、水质、饲料、管理水平等条件有密切关系,所以在鱼苗、鱼种培育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些因素的影响。三斑点叉尾鮰的幼苗暂养刚孵化出膜的斑点叉尾鮰幼苗,卵黄囊较大,不能自由游泳而喜欢集群在水体的底部,要进行暂养,待鱼苗不断发育将卵黄囊吸收后,能自由游动时才能进入鱼苗池中培育。1仔鱼暂养的生态环境条件暂养仔鱼的用水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物,无泥沙,水源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渔业水质标准化”的规定。暂养用水必须经过60目以上的网布过滤,不能带有敌害生物侵害鱼苗。2暂养设施仔鱼暂养设施为流水水泥池、网箱、木制育苗框等。水泥池圆形、方形均可,规格一般以容纳58立方米水体为佳,出水口用50目左右纱布拦住,流水水泥池暂养成鱼苗必须有不间断的流水条件。网箱规格为长2宽1深05米,太大不利于水体的交换,必须是在鱼苗培育池塘经过消毒后培育出大量浮游动物水质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时进行暂养。育苗框规格为1平方米的木框制作,其底部用4550目的网布封闭,浮于暂养水体的表喷水条件下进行暂养。3鱼苗暂养方法及管理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14水泥池暂养采用流水饲养,将带卵黄囊的鱼苗放入水泥池中,每立方水体放23万尾,开始34天只要不断流水保持充足的氧气即可。一般在第45天,也就是鱼苗发育逐渐完善能自由游动时,开始投喂浮游动物和人工配合的微型饵料,以浮游动物为佳,如水蚤红虫及摇蚊幼虫等,活体与冰冻均可。投喂方法是少量多次,直到710日龄幼苗体色从微红变为深灰色下塘为止。饲养过程中要保持充足氧气并清除水泥池中的杂物及粪便。网箱暂养是将4050目尼龙纱布做成的网箱,放在经过消毒的培育池中。池中有大量浮游动物出现,水体透明度大于50厘米以上时即可采用这种方法。网箱的高度以50厘米为宜,开始34天网箱的开口在水面上35厘米,其后将网箱口沉入水面下5厘米,以便鱼苗能自由游动后从网箱游到池塘中。如鱼苗放入箱中56天后还未游到池中应将鱼苗清放入池塘内。这样不需投饵,但一定要首先把鱼苗池准备好,每平方米网箱可放40005000尾,要注意池中的水质,溶氧在5MGL以上,水体不能浑浊,以免氧气不足、泥浆过多导致鱼苗死亡,影响成活率。育苗框暂养是将木制育苗框用50目的网布封闭底部后,放入暂养的水体中浸泡23天后使用。将带卵黄囊的鱼苗放入育苗框内,每个育苗框放0810万尾,开始34天只要不间断喷水保持充足的氧气即可。一般在第45天,也就是鱼苗发育逐渐完善能自由游动时,开始投喂浮游动物和人工配合的微型饵料,以浮游动物为佳,其投喂方法以少量多次,直至鱼苗能下池塘培育为止。在育苗框暂养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喷水增氧,开食后要注意经常清理育苗框底部的网布,育苗框内的杂物与粪便过多会影响鱼苗的正常发育生长。四鱼苗池塘培育斑点叉尾鮰鱼苗池塘培育方法有了十几年的饲养经验,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饲养方法,即肥水浮游动物大量繁殖下塘与人工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的饲养技术。鱼苗饲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15养是把孵化出膜后能主动摄食的135厘米左右的鱼苗饲养至10厘米左右,约需要3040天时间,一般为35天。池塘培育斑点叉尾鮰苗种是最有效的苗种培育的方法。饲养鱼苗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精心的管理,其生产指标是成活率9095,规格5厘米以上,鱼体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苗种。1、环境及池塘条件鱼苗培育的埸地环境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分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养殖用水不得有污染源,水源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渔业水质标准化”的规定。水体的溶氧量应在50MGL以上,PH为6885,适宜透明度为40CM50CM。鱼苗培育池形状为长方形最宜,面积为35亩,池塘深度2米,水位深度15米,池塘底部淤泥厚度应小于15厘米或硬底、砂底部为宜。2、鱼苗培育池清整及消毒鱼苗经5天6天暂养后便可转入专池培育夏花鱼种。夏花培育可用有流水的水泥池或土池培育,最好使用土池培育。池塘进行清理,底部整平,清除池塘内的杂草。培育池消毒鱼苗培育池蓄水至06米07米深,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公斤带水进行消毒除野。消毒后立即施放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一般每亩施基肥200公斤。待池塘中大量浮游动物繁殖水体开始变清时,首先将池塘注水深08米10米后投放鱼苗。3鱼苗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直接影响鱼苗饲养阶段的成活率和鱼苗的生长。放养密度根据鱼池条件和浮游动物的量而定。密度过大,鱼苗摄食不均匀,天然饵料供应不足,生长缓慢;密度过小,不能充分池塘的生产潜力,而且产量较低。放养密度根据出塘苗种的规格而定出池苗种56公分每亩放养密度为45万尾;出池苗种810公分每亩放养密度为23万尾,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16且不宜搭养其它鱼类,以单养为好。放养斑点叉尾鮰鱼苗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鱼苗必须能够正常水平游动和主动摄取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即幼苗在进入培育池之前,要进行暂养。也就是在卵黄囊消失,鱼苗开食,自由游动后方可进入培育池。下塘规格为78日龄,即出膜78天后可下塘培育鱼苗,此时体长121136毫米。过早下塘,鱼苗活动能力弱,摄食能力差,会沉入池底而死亡;下塘过晚,卵黄囊已吸收完,身体因缺乏营养而消瘦,体质下降,成活率降低。2下塘的鱼苗最好是同一批孵出的鱼苗,否则会使鱼生长不一,造成不良后果。3池塘水温与鱼苗暂养水温相差不能过大,一般不超过2。4鱼苗下塘前要“试水”,药性完全消失后才可下塘。5鱼苗下塘时,应在池塘上风头,将鱼苗放在开放性水体过渡后,慢慢入池,切勿倾倒。4饲养方式与饵料投喂体长1315厘米的斑点叉尾鱼回鱼苗下塘后,前45天不投饵或少量投喂混合饲料。因斑点叉尾鱼回在体长30厘米以前以摄食浮游生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及无节幼体为主,3厘米以后开始转入以人工饲料为主,此时可采用粉状配合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球状投喂或投喂微型颗粒饵料。鱼苗长到56厘米后投喂粒径为1015毫米36配合饵料。投喂量根据水温不同其投喂量有所差异,水温在1520时,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335;2025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354;2530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455;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根据斑点叉尾鱼回的群体摄食习性,投饲宜用集中投喂的方法,将饲料直接投喂至鱼池中,投喂面积占鱼池面积的810。5日常饲养管理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17整个苗种培育期间,要经常注入清新水,进水口要用网布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鱼苗培育池,与斑点叉尾鮰鱼苗争食争氧影响生长。饲养水体的溶氧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并定期用符合无公害防病药物准则要求预防病害。防止在鱼苗培育期间污染源水体与其物体污染饲养水体。大约培育20天左右,鱼苗可达体长5厘米6厘米的苗种。五无公害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培育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培育,是苗种分塘后紧接着进行培育。此时鱼的规格增大,摄食习性基本与成鱼相似,集群性较强,食量增大,对生态环境适应性增强。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必须根据其特点,抓住几个技术要点,才能获得成活率高、体质健壮符合种质标准的大规格鱼种。其饲养方法及途径较多,如池塘、网箱等,但要注意饲养鱼种面积不能过大,以免影响投喂管理。现将在池塘中的饲养方法介绍如下1、环境及池塘条件鱼苗培育的埸地环境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源水质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分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水源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环境因素水体的溶氧量应在45MGL以上,PH为6885,适宜透明度为35CM40CM。池塘条件大规格鱼种培育池形状为长方形最好,面积为30004000,池深1820米,水深15米以上,池塘底部淤泥厚度应小于15厘米或硬质、砂质底为宜。配套设施用电设施齐全,有条件的地方大规格鱼种培育池配备增氧机。2、培育池准备池塘清整消毒除野大规格鱼种培育池投放苗种前首先进行池塘清整,平池底,除杂草,并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带水清塘,保持池塘水深0506米,每6667用生石灰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1815020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有效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类。池塘施基肥在鱼种培育池清塘消毒后第23天,每6667施放熟化无污染、无有毒物质的有机肥100150公斤,作为池塘培育水质的基肥,但以后不再施追肥。待池塘水体中大量繁殖浮游动物水质变清,约水体透明度50厘米左右后投放苗种。3苗种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放养鱼种的密度与鱼种出池所要求的规格有关。出池鱼种规格为体重50克其每亩放养密度为60008000尾;出池鱼种规格为体重70克以上其每亩放养密度为50006000尾,苗种下塘饲养10天后每亩套养规格为56的白鲢鱼种120150尾、花鲢3035尾,一次性放足。鱼种质量种质应符合生物学形态特征的要示求,活动力强、体质健壮、体灰色一致,体表光滑,粘液丰富,体两侧有不规则的斑点,无损伤、无疾病,无畸形。放养鱼种要求规格基本整齐。温差要求放养时其温差不能大于5,鱼种并带水操作与运输。鱼体消毒鱼种放养前必须用药物体外消毒,防止病体带入新的培育池内,一般用253食盐水浸洗5分钟左右或20PPM高锰酸钾浸洗510分钟(2的盐水同时加入青霉素钠1500万单位)。4饵料与投喂方法饲料选择选择必须符合无公害饲料安全卫生准则的专用斑点叉尾鮰鱼种的全价人工配合饵料,饵料粗蛋白含量要求达3638,动植蛋白比例为113。颗粒饵料的直径以鱼的个体随时变换,最好以浮性饵料为主。投饵量投饵量应根据水温、水质与生态环境条件等来确定。当水温在2030时,鮰鱼摄食强度最大,其他水温时摄食强度相对较小。每次投喂以达到八分饱即可,同时还应对鱼类吃食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投喂量见下表。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19斑点叉尾鮰苗种日投喂饵率表水温1015152020252532日投饵率1015202530353540日投喂次数2233投喂方法饲料的投喂日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天投喂的次数根据不同情况而定通常是上午、下午各一次,上午是早上600以前、下午是600时以后、晚上是十一后投喂为最佳效果。5、水质管理适时加水,调节水质要求水质保持清爽,透明度在4050CM为宜,水中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为防止水质变坏,应定期加注清新水,68月份,每1015天加注新水2030CM。每20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调节水质及控制PH值为6885。在78月份高温季节或阴雨低气压天气,应注意饲养水体溶氧变化,如发现水中溶氧低于3MG/L或发现鱼有浮头征兆,应减少投饵量与加注清新水,并开增氧机增氧。日常管理每天坚持巡塘,观察鱼摄食和生长情况,测量水温。每710天检查一次鱼体生长情况,每半个月调整一次日投饵量,影响投饵量的因素很多,除水温、水质(溶氧、PH值等)外,鱼体本身的生理状况、天气、饲料的可口性等对摄食量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灵活掌握,合理投饵。为了做到数据齐全,每口池塘应建立档案,做好鱼塘记录等日常管理工作。6、病害防治无公害鱼种池塘养殖技术,养殖过程中不提倡用药,因此加强病害防治工作相当重要。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应做到以防为主,管理为先,实行综合防治。预防鱼病的措施,除做好鱼池消毒、鱼种消毒等一般性工作外,还要经常保持池塘环境卫生,加强水质监控,不投喂变质饵料,并定期用药物预防,进行综合防治。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20六无公害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网箱培育是将池塘培育成5厘米左右的苗种在网箱中培育成1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然后继续在网箱中饲养商品鱼成上市。从5厘米以上的苗种在网箱中培育鱼种优于池塘培育的大规格鱼种进箱的适应性强。1网箱养殖水域的选择水域水质要求水质清新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水域选择选择交通方便、水面宽阔、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无污染、微流水、透明度大于1米,水深7米以上,PH值6885,溶氧5毫克/升以上的湖泊、水库、江河等水域。饲养水域网箱容量网箱面积与饲养面积比大于1500的水域设置网箱。2、网箱的制作与安装网箱的制作网箱材料采用规格为34或35的双向延伸的聚乙烯有结或无结网片,网目主要依据放养的苗种规格而定,一般为2A0510厘米。网箱规格为3米4米28米或4米4米28米,并用纲绳(规格05CM)连接成敞口式五面体。所有的网箱上面应设置一块活动的遮阳网,以防太阳直照和鸟类危害。网箱支架用角铁和圆管焊接网箱附着支架,中间用木板连接供管理人员走路,浮子采用大型圆形或方形泡沫制作而成。网箱与网箱之间成“一”字或“品”字或“非”字型排列,每10个网箱为一组,箱与箱间距5米以上;每1020组组装成一排,组与组间距20米以上;各排之间的间距应100米以上。网箱固定采用锚绳固定法。每组用2根直径为2CM的聚乙烯纲绳沿网箱两边结扎串联为一排。每排两端用锚绳拉直绷紧固定,每排用4个重50公斤铁锚和直径3CM锚绳沉底固定,为适应水位变化,锚绳长度应大于水深3倍,以形成浮动式网箱。网箱入水深度为25米,露出水面为03米。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21饲料筐制作饲料筐采用小方木或直径6MM圆钢筋制作成做框架,40目筛绢包衬缝扎制成长宽各15米,高度03M,无底的方形状。吊挂于网箱中央,入水015米,出水015米,以防饲料流散出箱外。网箱下水时间网箱应于鱼苗入箱前10天下水,让箱壁附着一定的藻类。防止网箱粗不光滑鱼体磨擦损伤,以提高鱼苗成活率。3、鱼种的放养苗种质量要求放养的苗种要求规格整齐、活动力强、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放养时,温差不能大于5,并带水运输。苗种消毒苗种放养前,要用20PPM高锰酸钾浸洗510分钟或253食盐水每100升水加青霉素2500单位浸洗57分钟。鱼苗规格要求放养的鮰鱼苗要求体长在56厘米,同一个网箱的鱼种一定要保持同样的规格,个体之间的差异最好不要超过152厘米。放养密度根据网箱的大小放养量不同,一般每平方米放养苗种650800尾,并一次性放足。要求鱼种规格达40克以上,网箱每立方米产大规格斑点叉尾鮰鱼种32公斤以上。4、投饲管理坚持“四定”投饲原则即定位每天固定专人在相同的位置投喂,边喂边观察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定质一方面要选择一个无公害全价营养的斑点叉尾鮰专用品牌的浮性饵料进行投喂,中途不要更换品牌,以保证饲料营养成分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投喂的饵料要确保新鲜、无腐败变质、无异味、颗粒适口、粉末极少;定时就是要做到每天按时投喂饲料,每次投喂时间相同;每天投喂饲料2次,上午(600800)和下午(600700)各一次,并在晚上1112时再投饵料一次;定量每次要投喂的饲料量按箱内鱼总体重比例保持相对稳定,切不可时多时少。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22做到按鱼的重量确定日投喂量斑点叉尾鮰摄食量较大,日投饲量的计算一般为鱼体重量的145,具体的日投饲量应依据水温与摄食情况确定,其投喂方法见下表说明。网箱饲养鱼种日投饲率的计算表水温1015152020252532日投饵率1015202530354045日投饵次数2233注1、日投饲率为每天投喂饲料数量占池中鱼体总重的百分比;2、每天的投喂量按90的饱食法确定,即在计算出日投饲量后再乘以90就为当天需要投喂的饲料量;3、同时要依据天气、鱼的活动情况而灵活掌握日投饲量,一般以1015分钟内吃完为好。鱼体重量确定每个月取样一次,每次取样鱼数为鱼总数的35,称出总体重并求出平均尾重,从而确定整箱鱼的重量,通过总重量计算出日投饲量;由于鱼不断生长,重量不断增加,因此,每个取样月内,应每10天小调整一次日投饲量,调整的幅度为增加10的投饲量。5、日常管理做好记录坚持24小时值班,每日记好养殖日记。包括水温、溶氧量、PH值、饲料投喂量、鱼摄食与活动情况、病害与死鱼情况等,以便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死鱼及时捞出并送岸边深埋。洗刷网箱一要每隔710天洗刷一次,以防细菌寄生,造成鱼体感染。二要及时清除垃圾等漂浮物,防止网目堵塞影响水体交换。清洗饲料筐每天早上都要检查、清洗饲料筐,以防附着物败坏水体。防止破箱逃鱼每天都要认真观察、检查网衣有否破损、滑节,如有应及时修补。定期移动排位在水体较肥、水位较浅的湖叉、库叉开展网箱养殖要定期将排位作适当的移动,以免因鱼排泄出的代谢物长期在网箱下的沉积物而败坏水质。一般春秋季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23节每2个月移动一次,夏季一个月移动一次,移动距离一般50米以上。6、病害防治斑点叉尾鮰的鱼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切实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预防每半月网箱内泼洒二氧化氯消毒剂,使网箱内药物浓度为03MGL05MGL或挂袋预防;每月用生石灰网箱内泼洒1次,每次用量为15MGL25MGL。秋季应在饲料添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预防肠炎和肠道败血症等疾病。治疗发现鱼病,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防治与治疗病害的药物使用方法按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六、无公害斑点叉尾鮰成鱼养殖标准化技术模式(一)斑点叉尾鮰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1饲养环境与池塘条件食用鱼饲养的埸地环境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源水质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分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水源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饲养水体的理化因子水体的溶氧量应在45MGL以上,PH为6885,适宜透明度为40CM50CM。池塘条件大规格鱼种培育池形状为长方形最好,面积为810亩,池深2025米,水深15米以上,池塘底部淤泥厚度应小于15厘米或硬质、砂质底为宜。2池塘准备池塘清整消毒除野食用鱼饲养池投放鱼种前首先进行池塘清整,除去池塘的杂草,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中管网通用业频道HTTP/MADE21ASKCOM24并用生石灰清塘消毒,首先将池塘注水0506米深,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有效杀灭病菌及野杂鱼类。池塘施基肥在鱼种培育池清塘消毒后第23天,每亩施放熟化无污染、无有毒物质的有机肥80100公斤,作为池塘培育水质的基肥,但以后不再施追肥。待池塘水体中大量繁殖浮游动物水质变清,约水体透明度50厘米左右后投放大规格鱼种。3鱼种放养鱼种质量种质应符合生物学形态特征及无公害种质标准的要示求,活动力强、体质健壮、体灰色一致,体表光滑,粘液丰富,体两侧有不规则的斑点,无损伤、无疾病,无畸形。放养鱼种要求规格基本整齐。放养密度根据食用鱼上市规格及产量来计算放养量;上市规格为7001000克,亩产量为500公斤其放养量为9001000尾;亩产量为600700公斤其放养量为11001300尾。同时套养1012的白鲢鱼种150200尾、花鲢3540尾,控制浮游生物的繁殖量调节水质。放养方法放养鱼种时水温差不能超过5,放养鱼种适宜水温为2024,鱼种投放前必须用253的食盐水溶液浸泡57分钟鱼体消毒,杀灭各种病原体及利于受伤鱼体恢复。4饲料与投喂饲料的种类与质量食用鱼以投喂含蛋白质3234全价人工配合饵料为主,以浮性颗粒饵料为佳,粒径应与不同规格成鱼的口径相适应。各地可因地制宜利用无污染的小杂鱼虾、畜禽屠宰下脚料等作为动物性饲料。饲料必须符合无公害饲料安全卫生要求的标准饲料。投喂量与方法投喂量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水温按饲养水体鱼体总量的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