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二00八年二月一日教学部于2008年2月1日批准指导教师发给05级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1、题目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2题目设计范畴及主要内容该管道的设计输量为2000万吨/年,管道全长为220KM,管道的纵断面数据见表1,输送的原油性质如下20的密度为860KG/M3,初馏点为81,反常点为28,凝固点为25。表2列出了粘温数据。表1沿程里程、高程数据管道全长220KM里程KM04580110150170190210220高程M286090352528465288表2粘温数据温度()2830354045505560粘度(CP)124511183269605348425本设计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用经济流速确定管径,并计算该管径下的费用现值和输油成本;通过热力和水力计算确定该经济管径方案下的热站数和泵站数,并进行热泵站的合一;主要设备选择包括泵、炉、罐、原动机;站址确定,在纵断面图上布站;反输运行参数的确定;站内工艺流程设计;方案经济效益分析。3设计方案及研究要求本次设计的题目是输油管道工艺的初步设计。长输管道的投资巨大,需在长期的时间内保持在其经济输量范围内,才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选择合适的路线走向,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选择正确的站址,对于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及安全环保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长距离输油管道由输油站和线路组成。故设计的主要内容也主要关于这两部分1、通过选线和管道路线的勘查,收集基本的设计参数。2、工艺计算部分,具体包括1根据导师给的原始数据,确定进出站油温,并由此确定经济管径,其中经济管径的确定方法最经常用的有输油成本法和费用现值法。2通过热力和水力计算及流态的判断,泵站数的确定,最终进行站址的确定,其中按最小输量确定热站数,按最大输量确定泵站数。3校核计算。包括热力、水力校核,压力越站校核,热力越站校核,动静水压力校核,反输校核,全越站校核等。4工艺流程设计,其原则是满足各个输油生产环节的需要,中间热泵站工艺流程应与输油方式相适应,便于事故的处理和检修,节约,和能促进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4、安排任务日期2008年2月1日;预计完成任务日期2008年4月30日;学生实际完成全部设计(论文)日期2008年4月30日。指导教师学生签名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题目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院(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2008年2月1日选题来源长输原油输油管道初步设计题目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选题背景及理由长距离输油管道初步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实际条件所做的工程具体实施方案。由工艺计算来确定管道的总体方案的主要参数管径,泵站数,热站数,及其位置等。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输量确定其热站数,最大输量确定其泵站数,并校合各进出站压力和沿线的压力分布是否满足要求,并为管道采用的控制和保护措施提供设计参数,提出调整,控制运行参数的措施。在管道的运行过程中要根据输送条件的变化,进行热力,水力计算。合理确定各站的温度,压力等运行参数。计算各个输量下的运行参数等等。主要参考文献1GB/T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杨筱蘅,张国忠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第一版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5151603GB/T50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4张国忠长输管道设计中的壁厚选择油气储运199312论文框架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2、基本参数的选取;2、参数的选取;4、工艺计算说明;5、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6、校核计算说明;7、站内工艺流程的设计;8、主要设备的选择第三章工艺设计计算书1、经济流速确定管径;2、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3、确定站址;4、反输量的确定;5、设备选取及管线校核;6、开炉开泵方案;第四章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拟完成论文进度安排(一稿、二稿、三稿、定稿)(1)2月初开始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编写,并阐明设计原则和设计任务,在2月末完成热站数和泵站数的确定以及工艺流程的说明。指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辅导;(2)3月份开始工艺设计计算书的编写,并确定不同输量下的布站方案和开炉开泵方案,期间指导教师进行中期检查;(3)4月中旬完成全部计算,经指导教师检查审批后做最终定稿。指导教师意见该学员积极上进、态度认真、虚心好学,编写论文时充分利用各类参考文献,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完好结合;语言组织很好,层次清晰,论文内容阐述顺畅明了,计算准确无误。经审核,可以进行答辩。西南石油大学毕业设计(论文)ZL输油管道初步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08年4月30摘要本管线设计最大设计年输量为2000万吨。管道全长220KM,所经地段地势较为平坦,高程在2888M之间。经过计算,不存在翻越点。全线均采用“从泵到泵”的密闭输送方式以及先炉后泵流程。本设计根据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选为813103,管材选择无缝钢管,钢号Q345,最低屈服强度为325MPA。经过热力和水力计算,确定了所需的热站和泵站数,考虑到运行管理的方便,热泵站的合一。本设计中遵循在满足各种条件的情况下,工艺流程尽可能的简单,并且输油工艺本着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进行了首站和中间站的工艺流程设计。最后绘制五张图管道纵断面图,中间热泵站工艺流程图,首站平面布置图,泵房安装图,首站工艺流程图。关键词管道;输量;热泵站;工艺流程ABSTRACTTHELENGTHOFTHEPIPELINEDESIGNIS220KILOMETERS,THEELEVATIONHEIGHTISBETWEEN2888METERS,THESECTIONWHICHPIPELINEPASSEDISSMOOTHGOTHROUGHTHECALCULATE,THEREWASNOGETOVERPOINTTHISDESIGNUSEDTIGHTLINEPUMPINGWHICHCALLED“FROMPUMPTOPUMP”,SOITCANREDUCECONSUMPTIVEWASTE,MOREOVER,THISMETHODCANUTILIZESUFFICIENTLYREMAINPRESSUREHEADINTHEDESIGN,ECONOMICPIPEDIAMETERISFIRSTLYDETERMINEDBYECONOMICVELOCITYATLEST,813103,L325PIPEISUSEDTHETRANSPORTATIONCAPACITYANDTHEGEOGRAPHYCONDITIONSARECONSIDEREDOFINORDERTODETERMINETHEHEATINGSTATIONANDINCLUDING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THEWORKERSLIVECONDITIONSANDSOONFINALLY,THEHEATINGSTATIONIDPLACEDTOTHEFIRSTSTATION,0KMANDDIRECTHEATINGISUSEDINTHECONDITIONOFMEETINGALLTHEKINDSOFTHOSEFACTORS,THETECHNOLOGICALPROCESSESAREUSEDASSIMPLYASPOSSIBLE,ANDTHEADVANCEDTECHNOLOGIESAREUSEDANUSUALLYASPOSSIBLYINEACHSTATION,OILISFIRSTHEATEDANDTHENPUMPEDINHEATINGPUMPSTATIONINTHEDESIGNTHEPROCESSOFTHEORIGINSTATIONISFORWARDTRANSPORTATION,REVERSETRANSPORTATION,HEATOILCYCLINGANDPIGGINGOPERATION,ETCTHETECHNOLOGYPROCESSOFTHEFOLLOWINGSTATIONISFORWARDTRANSPORTATION,REVERSETRANSPORTATION,NONPUMPINGOPERATION,NONHEATINGOILCYCLINGANDPIGGINGOPERATION,ETCTHELAST,ANALYSISOFTHEPROJECTSECONOMICBECEFICSISNECESSARYTHEIRRISINCLUDEDSO,THEPROJECTISPOSSIBLEKEYWORDTUBETYPETRANSMITOUTPUT;HOTPUMPSTATION;TECHNICALPROCESS目录第一章前言1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书21工程概况211线路基本概况212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213管道设计32基本参数的选取321设计依据322原始数据323温度参数的选择43参数的选择531管道设计参数532油品密度533粘温方程634总传热系数K635最优管径的选择64工艺计算说明75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751热力计算852水力计算953站址确定106校核计算说明1161热力、水力校核1162进出站温度校核1163进出站压力校核1164压力越站校核1265热力越站校核1266动、静水压力校核1267反输运行参数的确定127站内工艺流程的设计138主要设备的选择1481输油泵的选择1482首末站罐容的选择1583加热炉的选择1584阀门15第三章工艺设计计算书171经济流速确定管径1711输量计算1712经济流速172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1921确定计算用各参数1922确定流态1923总传热系数的确定2024最小输量下确定热站数和泵站数2125判断翻越点2326最大输量下确定热站数和泵站数2327翻越点的校核253确定站址2531热力校核2532水力校核294反输量的确定2941反输量的确定3042反输泵的选择305设备选取及管线校核3051输油站储罐总容量3052输油主泵的选择3153给油泵选择3154反输泵的选择3155加热炉选取3156电动机选择3157阀门326开炉开泵方案3261最大输量下3262最小输量下33第四章结论34致谢35参考文献361第一章前言作为油气储运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我们进行了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使我对以前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综合回顾及应用,尤其是对管输工艺的初步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长距离输油管道初步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实际条件所做的工程具体实施方案。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输送油品的性质,输量及线路情况,由工艺计算来确定管道的总体方案的主要参数管径,泵站数,热站数,及其位置等。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输量确定其热站数,最大输量确定其泵站数,并校合各进出站压力和沿线的压力分布是否满足要求,并为管道采用的控制和保护措施提供设计参数,提出调整,控制运行参数的措施。在管道的运行过程中要根据输送条件的变化,进行热力,水力计算。合理确定各站的温度,压力等运行参数。计算各个输量下的运行参数等等。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系统了专业课知识,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水平和时间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希望老师批评指正。2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11线路基本概况本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实际条见作出工程的实际具体实施方案。管线最大年输量为2000万吨。全长220KM,沿线地势平缓,海拔最低处为28M,最高处88M,距外输首站约80公里,首末站高差为60M,管线位于平原地区。管线外有沥青防腐层,以减轻腐蚀损耗。管线设计为密闭输送,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并采用先炉后泵的流程。占地少,密闭安全,且对环境污染小,能耗少,受外界环境恶劣气候的影响小。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集中监控,自动化程度很高,劳动生产率高。油气损耗少,运费较低。12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本管线设计年输量为2000万吨年,综合考虑沿线的地理情况,贯彻节约占地、保护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尽量避免将站址布置在海拔较高地区和远离城市的人口稀少地区,以方便职工生活,并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兼顾平原地区的均匀布站方针,采用方案如下设立热泵站两座,即首站和一座中间站,均匀布站。本次设计中管道采用可减少蒸发损耗,流程简单,固定资产投资少,可全部利用剩余压力便于最优运行的密闭输送方式,并采用“先炉后泵”的工艺方案。选用直接加热式加热炉。鉴于传统的采用加热盘管对罐内油品进行加热的方法存在种种弊端,本次设计将热油循环工艺也包括在内,即部分油品往热油泵和加热炉后进罐,而且设有专用泵和专用炉,同时该泵和炉还可分别作为给油泵的备用泵和来油的加热炉,充分体现了一泵两用,一炉两用的方针。313管道设计本设计中选择的管道为外径813,壁厚103MM,管材为L325的管道。由于输量较大,且沿线地温较高,故从经济上分析,本管道不采用保温层。全线设沥青防腐层从而减少腐蚀损失。并设机械清蜡设备,保证全线输油管道的畅通无阻。2基本参数的选取21设计依据本设计主要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的输油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5025394,并参照其他有关设计规范进行的。设计中应以下四条设计原则(1)以国家设计规范为主要和基本原则,通过技术比较选择最优化最经济的工艺方案。(2)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兼顾热力站、泵站的布置,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尽量减少土地占用。(3)设计中以节能降耗为目的,在满足管线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管线的承压能力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4)注意生态平衡,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22原始数据(1)最大设计输量为2000万吨/年;生产期生产负荷(各年输量与最大输量的比率)见下表21表21生产期生产负荷表年1234567891011121314生产负荷()70809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908070(2)年最低月平均温度2;4(3)管道中心埋深155M;(4)土壤导热系数145W/M;(5)沥青防腐层导热系数015W/(M;(6)原油性质20的密度860KG/M;3初馏点81;反常点28;凝固点25;比热21KJ/KG;燃油热值41810KJ/KG。4(7)粘温关系见表22表22油品温度与粘度数据温度()2830354045505560粘度(CP)124511183269605348425(8)沿程里程、高程(管道全程220KM)见表23表23管道纵断面数据里程(KM)04580110150170190210220高程(KM)28609035252846528823温度参数的选择(1)出站油温RT考虑到原油中不可避免的含水,故加热温度不宜高于100,以防止发生沸溢。由于本设计采取先炉后泵的方式,则加热温度不应高于初馏点581,以免影响泵的吸入。而且管道采用沥青防腐绝缘层,故原油的输油温度不能超过沥青的耐热温度。而且,考虑到管道的热变形等因素,加热温度也不宜太高。综上考虑,初步确定出站温度T60。R(2)进站油温ZT加热站进站油温的确定主要考虑经济比较。对于像本设计这样凝点较高的含蜡原油,由于在凝点附近粘温曲线很陡,故经济进站温度常取高于凝固点23。又因为原油的反常点为28,而反常点以上可认为是牛顿流体。考虑最优热处由理条件及经济比较来选择进出站温度。借鉴经验数据综合考虑,初步设计进站温度T30。Z(3)平均温度当管路的流态在紊流光滑区时,可按平均温度下的油流粘度来计算站间摩阻。计算平均温度可采用下式(2ZRPJT3211)式中平均油温,;PJT、加热站的出站、进站温度,。RZ3参数的选择31管道设计参数(1)热站、泵站间压头损失15M;(2)热泵站内压头损失30M;(3)进站压力范围一般为2080M;(4)年输送天数为350天;(5)首站进站压力50M。32油品密度6根据20时油品的密度按下式换算成计算温度下的密度(2)(2020TT2)式中分别为温度为和20下的密度;20,TT温度系数,;20135833粘温方程根据粘度和温度的原始参数,用最小二乘法回归(2BTALG3)式中原油的动力粘度,PSANTL22LGTTB34总传热系数K管道散热的传递过程由三部分组成(1)油流至管壁的放热(2)管壁、沥青防腐层的热传导(3)管外壁周围土壤的传热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2KD11I2ID1W24)(2212HWTTW5)式中DI,DI1钢管、沥青防腐层的内径和外径,M;I导热系数,W/(M);7DW管道最外围的直径,M;1油流至管内壁的放热系数,W/(M2);2管壁至土壤放热系数,W/(M2);T土壤导热系数,W/(M);HT管中心埋深,M。35最优管径的选择在规定输量下,若选用较大的管径,可降低输送压力,减少泵站数,从而减少了泵站的建设费用,降低了输油的动力消耗,但同时也增加了管路的建设费用。根据目前国内加热输油管道的实际经验,热油管道的经济流速在1020M/S范围内。经过计算,最终选定为外管径813,壁厚103MM。4工艺计算说明对于高含蜡及易凝易粘油品的管道输送,当其凝点高于管道周围环境的温度,或在环境温度下油流粘度很高时,不能直接在环境温度下等温输送。油流过高的粘度使管道阻力变大,管道沿途摩阻损失变大,导致了管道压降剧增,动力费用高,在工程上难以实现或运行不经济,且在冬季极易凝管,发生事故,所以在油品进入管道前必须采取降凝降粘措施。目前国内外很多采用加入降凝剂或给油品加热输送的办法。加热输送时,油品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减少从而达到输送目的。本管线设计采用加热的办法,降低油品的粘度,减少摩阻损失,降低管输压力,节约动力消耗,或使关内最低油温维持在凝点以上,保证安全输送。但也增加了热能消耗以及加热设备的费用。热油管道不同于等温输送的特点是它存在摩阻损失和热能损失两种能量损失,在设计和管理工作中,要正确处理这两种能量的供求平衡关系;这两种能量损失多少又是互相影响的,其中散热损失起了确定性作用。摩阻损失的大小决定了油品的粘度,而粘度大小又取决于输送温度的高低,8管子的散热损失往往占能量损失的主导地位。热油沿管路流动时,温度不断降低,粘度不断增大,水力坡降也不断变化。计算热油管道的摩阻时,必须考虑管路沿线的温降情况及油品的粘温特性。因此设计管路时,必须先进行热力计算,然后进行水力计算,此外,热油管的摩阻损失应按一个加热站间距来计算。全线摩阻为各站间摩阻和。5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51热力计算埋地不保温管线的散热传递过程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油流至管壁的放热,沥青绝缘层的热传导和管外壁至周围土壤的传热,由于本设计中所输介质的要求不高,而且管径和输量较大,油流到管壁的温降比较小,故管壁到油流的散热可以忽略不计。而总传热系数主要取决于管外壁至土壤的放热系数,值在紊流状态下对传热系数值的影响可忽略。21K计算中周围介质的温度取最冷月土壤的平均温度,以加权平均温度0T作为油品的物性计算温度。由于设计流量较大,据经验,将进站温度取为T30,出站温度取为T60。在最小输量下求得加热站数。ZR(1)流态判断(2DVQ4E6)(278159R7)DE2式中Q体积流量,M3/S;,运动粘度;D内径,M;E管内壁绝对粗糙度,M。9经计算3000REMINREMAXRE1,所以各流量下流态均处于水力光滑区(2)加热站数确定在最小输量下进行热力计算来确定加热站数。加热站间距LR的确定LR(2A1BTZ08)式中,AGCDKB,IT0管道埋深处年最低月平均地温取1G原油的质量流量/SC油品比热KJ/KG取22KJ/KGI水力坡降,M由流态确定,因为处于水力光滑区M025,00246Q体积流量M3/S加热站数NRL52水力计算最大输量下求泵站数,首先反算出站油温,经过计算,确定出站油温为4931。由粘温关系得出粘度等数据,为以后计算打好基础。为了便于计算和校核,本设计中将局部摩阻归入一个加热站的站内摩阻,而忽略了站外管道的局部摩阻损失。1确定出站油温不能忽略摩擦热的影响,用迭代法计算最大输量下的出站油温TRTRT0BTZT0BEAL(29)10I(2MDQ5210)式中、M由流态确定,水力光滑区M025,00246;Q体积流量,M3/S。2管道沿程摩阻H总101ILZ(211)式中Z起终点高差,M;3判断有无翻越点经判断,全程无翻越点。4泵的选型及泵站数的确定因为流量较小,沿线地势较平坦,且从经济角度考虑并联效率高,便于自动控制优化运行,所以选用并联方式泵。选型并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已知条件,202019HSB泵串联泵,额定7510982463QH流量Q2500M/H,额定效率087。3202015HSB泵串联泵,额定7511流量Q2500M/H,额定效率089。3计算管道全线摩阻确定站内泵的个数H总101ILZ式中Z起终点高差,M;确定泵站数NP(212)MH总53站址确定11以节省投资和方便管理。若管道初期的输量较低时,所需加热站数多,泵站数少。到后期任务输量增大时,所需的加热站数减少,泵站数增多。设计时应考虑到不同时期的不同输量的特点,按最低输量做热力计算,布置加热站,待输量增大后该为热泵站。站址的确定除根据工艺设计要求外,还需按照地形、地址、文化、气象、给水、排水、供电和交通运输等条件,并结合施工、生产、环境保护,以及职工生活等方面综合考虑,并且满足(1)进站油温为30;(2)根据进站油温经过反算出的出站油温应低于管道允许的最高出站油温;(3)进站压力应满足泵的吸入性能;(4)出站压力不超过管线承压能力最终确定站址如下表24表24布站情况表站号123站类型热泵站热站末站里程(KM)0110220高程M2835886校核计算说明61热力、水力校核由于对站址的综合考虑,使热站、泵站的站址均有所调整,因此必须进行热力、水力校核。求得站址改变后的进出站温度,进出站压力压力,12加热站负荷等以确保管线的安全运行。62进出站温度校核在不同输量下固定进站油温来反算出站油温,校核所得出站油温应低于初馏点。63进出站压力校核不同输量下,利用反算出的出站油温,得出水力坡降,进而得出进出站压力,进站压力太低会使吸入不正常,太高则容易引起出口超压,并要考虑为今后的调节留有余地。故首站,中间站一般布置在动水压头在3080M的地方。各站进站压力只要满足泵的吸入性能要求,出站压力均不超过最大承压,出站温度低于最高出站温度,就可以合格。64压力越站校核当突然发生意外事故,如某中间站遇到断电、事故或检修时,或由于夏季地温升高,沿程散热减小,从而导致沿程摩阻减小,为了节约动力费用,可以进行中间站的压力越站,以充分利用有效的能量。从纵断面图上判定压力越站最困难的站,并对其的进出站压力进行确定以满足要求,对于压力越站而言,其所具有的困难主要是地形起伏的影响及加热站间距的影响。压力越站的计算目的是计算出压力越站时需要的最小输量,并根据此输量计算越站时所需压力,并校核其是否超压。65热力越站校核当输油主泵不可避免地遇到断电、事故或检修时,或由于夏季地温升高,沿程散热减小66动、静水压力校核(1)动水压力校核动水压力是指油流沿管道流动过程中各点的剩余压力,即管道纵断面13线与水力坡降线之间的垂直高度,动水压力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地形的变化,而且与管道的水力坡降和泵站的运行情况有关,从纵断面图上可以看出,动水压力满足输送要求。(2)静水压力校核静水压力是指油流停止流动后,由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液柱压力,由纵断面图可知动水压力也满足输送要求。67反输运行参数的确定当油田来油不足时,由于流量小,温降快导致进站油温过低或者由于停输等原因,甚至出现凝管现象,需进行反输。由于反输是非正常工况,浪费能量,故要求反输量越小越好。为了防止浪费,反输量应该越小越好,但相应地增加了加热炉的热负荷,在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的最小输量为反输输量。本设计取管线可能的最小输量为反输输量。由具体计算可知,可以满足反输条件。经过一系列的校核,选择的站址满足要求。反输泵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经校核满足热力、水力及压力越站要求;末站反输泵不宜过大,经计算知可选用并联泵,泵参数的选取见后计算书。7站内工艺流程的设计输油站的工艺流程是指油品在站内的流动过程,实际上是由站内管道、器件、阀门所组成的,并与其他输油设备相连的输油系统。该系统决定了油品在站内可能流动的方向、输油站的性质和所能承担的任务。1)制定和规划工艺流程要考虑以下的要求(1)满足输送工艺及生产环节的要求。输油站的主要操作包括来油与计量;正输;反输;越站输送,包括全越站、压力越站、热力越站;收发清管器;站内循环或倒罐;停输再启动。(2)便于事故处理和维修。14(3)采用先进技术及设备,提高输油水平。(4)流程尽量简单,尽可能少用阀门、管件,力求减少管道及其长度,充分发挥设备性能,节约投资,减少经营费用。2)输油站工艺流程(1)首站接受来油、计量、站内循环或倒罐,正输、向来油处反输、加热、收发清管器等操作。(2)中间站正输、反输,越站,收发清管器。(3)末站接受来油,正输、反输,收发清管器,站内循环,外输,倒罐等操作。3流程简介(1)来油计量来油计量阀组(2)站内循环及倒罐罐阀组泵加热炉阀组罐(3)正输(首站)上站来油阀组给油泵加热炉主输泵下站(4)反输下站来油阀组给油泵加热炉主输泵上站(5)压力越站来油阀组加热炉下站8主要设备的选择81输油泵的选择(1)输油主泵15选泵原则满足管线输量要求,使泵在各输量下均在高效区工作。充分利用管线承压能力,减少泵站数,降低工程造价。故所选输油主泵为202019HSB泵,202015HSB泵(2)给油泵选泵原则大排量、低扬程、高效率故所选输油主泵为SJA68P183反输泵管道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需要反输输量不足,需要正反输交替来活动管道以防止凝管。出现事故工况时进行反输,如末站着火。主要考虑资源利用问题所以选用输油主泵充当。经计算满足要求。82首末站罐容的选择(2350MTV13)式中M年原油输转量,KG;V所需罐容,M;3储油温度下原油密度,KG/M;3利用系数,立式固定罐085,浮顶罐09;T原油储备天数,首站3天,末站45天。83加热炉的选择选炉原则(1)应满足加热站的热负荷要求,炉效高;(2)为便于检修,各站宜选用两台以上加热炉。加热站的热负荷由下面的公式计算QGCTRTZ(213)式中Q加热站的热负荷,KW;G油品流量,M3/H;16C油品比热,KJ/KG。提供的加热炉型号如下800KW,1000KW,1250KW,1600KW,2000KW,2500KW,3150KW,4000KW,5000KW84阀门根据规范及各种阀门的用途,站内选用的阀门类型如下(1)油罐上的阀门用手动闸阀(2)泵入口用手动闸阀(3)串联泵出口用闸阀(4)出站处设调节阀阀组(5)为防止泵出口管线超压,泵出口管线上设高压泄压阀(6)热泵站设低压泄压阀(7)清管器收发球筒与站间管线连接用球阀阀门规格的选用(1)阀门的公称直径应与管线的公称直径相同(2)阀门的公称压力应大于阀门安装处的压力。1718第三章工艺设计计算书1经济流速确定管径11输量计算选定进站油温T30C,出站油温T60CZR平均温度T(60230)40CPJ31温度系J182500013158600694120时的密度/20863M平均密度PJ20PJT860069414020846118KG/M3质量流量G20001000T/A生产天数350天最大体积流量07817M3/SQMAX20108463546最小体积流量Q05472M3/SIN712经济流速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规定经济流速范围为15M/S20M/S之间,D(34QV1)式中D经济管径(M)Q体积流量(KG/S)19V经济流速(M/S)原油密度(KG/M)3Q时MAX经济管速为15M/S时,D8148MM407815经济管速为20M/S时,D7056MM32初选外径为711MM和813MM的管子。反算经济流速QMAX外径为711MM的管子V209M/S24DQ201371384外径为813MM的管子V159M/SQMIN外径为711MM的管子V146M/S24D70213071384外径为813MM的管子V110M/SQ综上外径为813MM的管子在Q和Q时经济流速都在MAXMIN10M/S20M/S之间,故所选外径813MM的管子。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第63页表24,查管道承压,经过线性插值得P57105MPA查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第20页表521,选择无缝钢管,钢号Q345,325(S16MM时为315)。K072,10。SK234MPAS325170计算最大承压由,SKPD式中钢管计算壁厚,MM;20P设计内压力,MPA(此处为64MPA);D钢管外径,MM;材料最低屈服强度,MPA(本设计选择的钢材S型号均为S360,其360MPA);K设计系数,站外取072;焊缝系数10;得到992MM。考虑防腐稳定等因素壁厚应留051MM裕量。查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第485页附录二选择API标准钢管813103,则D7924MM。2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21确定计算用各参数确定粘温关系见表31表31温度C2830354045505560粘度(CP)124511183269605348425由表给出的粘度和温度作粘温关系图,得析蜡点41C由最小二乘法32BTALG其中,得出两个粘温方程NTBALG22LGTTN(28C41C)LG2692002158T41C60CLG22204000986T代入上面的公式得LG2692002158T690CP,则SMPJJ/10581284609322确定流态21计算如下雷诺数EDQ4计算后得Q07817M/S时,RE15419;MAXMAXQ05472M/S时,RE10794。MININ因为所选为无缝钢管,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中所推荐的管壁粗糙度为E006MM,则15110DE24RE13895101785963000REREREMINAX1因此,属水力光滑区,00246,M025水利坡降I0004587INMDQ52AXI000245823总传热系数的确定由于大直径,高输量下的油流温降较小,故在本设计中采用不保温输送。对于无保温层的大直径管道,忽略其内外径差值,则其总传热系数为KK(31213)其中,由于处于紊流状态,对传热系数影响很小,可以忽略。1管外壁至大气放热系数2(312LN2DWHTTDWT4)22公式中土壤导热系数145W/MCT管中心埋深H155MT沥青防腐层一般6MM9MM,这里取7MM即沥青防腐层厚度7MM,导热系数015W/MC计算结果如下175652K1623W/MC1507624最小输量下确定热站数和泵站数生产天数350天最小质量流量G46297KG/SMIN703624501最小质量流量Q05472M/SI8对应的水利坡降为I24610MINMDQ5IN3站间距由公式LLN(3RDKCBTRZ5)其中当油流在管道中流动时,与管壁不可避免的存在摩擦,而却随着粘度的增大,其摩擦也就越严重。由于摩擦生热从而会使油温有所上升,即会引起温升BBDKGGIMIN269813046231976289所以计算可得L18347KMR热站数N12,取N2。23平均站间距L110KMRNL反算RT4513C1ALEBTZ00迭代一次4505C,R故取4513C则3504CZRPJTT32184956KG/MJ020PJ3则SMJPJ/1021846943Q05449M/SMINGI25810D5IN3泵站数管道最大承受压力57105MPA时,M89658491075GPH查表选择泵型号202019HSB泵串联泵,额定75123Q流量Q2500M/H,额定效率087。3202015HSB泵串联泵,额定751091H流量Q2500M/H,额定效率089。3大泵24623M7511098246小泵10454M2Q总共选两台大泵,一台小泵,其中一台大泵备用。H26838M1H224沿程总摩阻HF101ILNH206333MZMN为热站数H为站内摩阻泵站数N,其中,HC为站内损失PHCHFN1,故取N1。P15863即最小输量下热站数为2个,泵站数为1个。25判断翻越点根据管道纵断面图知(80KM,90M)可能存在翻越点MZILHQFF4627089018025013311在最小输量下也不存在翻越点。26最大输量下确定热站数和泵站数生产天数350天最大质量流量G66138KG/SMAX36024510最质量流量Q07817M/S8对应的水利坡降为I45910MAXMDQ5AX3站间距由公式LLN(35)RDKGCBTRZ其中BKGIMAX8130462316598718所以计算可得L2992KMR热站数N1,取N1。25平均站间距L220KMRNL反算RT4931C1ALEBTZ00迭代一次4909C,R迭代第二次4909C。2故取4909CRT则3636CZRPJ3184864KG/MJ2020PJT3则SMPJJ/10596483Q07793M/S28056M/HMAXG3I47410AD5AX泵站数管道最大承受压力57105MP时,M6384891075GPH查表选择泵型号202019HSB泵串联泵,额定75123Q流量Q2500M/H,额定效率087。3202015HSB泵串联泵,额定751091H流量Q2500M/H,额定效率089。3大泵24648M7511098246小泵10445M2Q总共选两台大泵,一台小泵,其中一台大泵备用。H259761M1H226沿程总摩阻HF101ILNH20111323MZMN为热站数H为站内摩阻泵站数N,其中,HC为站内损失PHCHFN186,故取N2。P15863最大输量下,热站数1,泵站数2。27翻越点的校核根据管道纵断面图知(80KM,90M)可能存在翻越点MZILHQFF9248901804701320311在最大输量下也不存在翻越点。3确定站址表32热站数泵站数最小输量21最大输量12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进行站址的调整最大输量下设1个热泵站和1个泵站,最小输量下1个热泵站和1个热站。根据水利坡降系数画出管道纵断面图,由管道纵断面图进行布站,可将各站平均布站,无需进行调整,站址为(0KM,28M);(110KM,35M);(220KM,88M)。31热力校核(1)QMIN2首站,27令B0,A4261,CGKDMIN3102974681610L110KM,R由得0LTAZRT4674R3558ZPJ3212692002158T192484919/PJ020PJ3MSJJ/1895Q05452MINGI256MD5IN310B281DKGI由得0LN1TALZRRT45063502ZRPJ322692002158T1936384957/PJ020PJ3MSJJ/14Q05449196178MING3H/3I258MD5IN10G46296KG/SMINT28QGC146417KWMINZRT满足热力要求,计算符合要求。(2)QAX末站2站令B0,A2983,CGKDMAX610L110KM,R由得0LNTZRT4087R3362ZPJ3212692002158T196685055/PJ020PJ3MSJJ/1874Q07776MAXG3I488AMD5AX10B764DKGAX由得0LN1TLZRRT37913264ZRPJ322692002158T198885123/PJ020PJ3MSJJ/1429Q0777027971MAXGS/3HM/3I494AMD5AX10G46296KG/SINTQGC109862KWAXZRT2站首站令B0,A829,CKDMAX710L110KM,R由得0LNTZRT4134R3905ZPJ3212692002158T184984678/PJ020PJ3MSJJ/158Q078105MAXG3I461AMD5AX10B2594DKGAX由得0LN1TLZRRT40093864ZRPJ322692002158T185884706/PJ020PJ3M30SMPJJ/105285Q0780828108MAXG3H/3I463AMD5AX10满足热力要求,计算符合要求。32水力校核(1)QMAX管道承压571068458239AMPPHMG承压首站2站24688M5171326984Q10483M0H25986M泵125736818DSRMMILZH泵剩2末站24623M5171326940HQ10454MH2597M泵125782690044DSRMMILZH泵剩经计算满足进出站压力要求。(2)QMIN首站末站2816M51713698240HQ1206M231H26838M泵12683702380DSRMMILZH泵剩经计算满足进出站压力要求。4反输量的确定41反输量的确定在建设初期投产运行之前要进行反输计算,以最小输量计算。即G。SKG/9634236024571042反输泵的选择选202019HSB泵两台串联,一台备75108QH用。根据以前反算出站油温得出Q05449M/S1961783HM/3计算28162M75110982463QH56324M60324358826364M7DH56324263643396M1100KMH101ILH283529964MMNH3996MDH5设备选取及管线校核51输油站储罐总容量首末站350KV式中V油罐总容量M年总周转量利用系数,取09K储存时间,这里取3天储存温度这里取35C32此时8496KG/M3(1)输油首站、输入站的油源来自油田、管道时,其储备天数选为K3D,则输油首站、输入站储油罐总容量可得90684353127VM所以,取5座50000M的浮顶罐。3(2)分输站、末站为向用户供油的管道专输站时,油品储备天数宜K为4D,则分输站、末站储油罐总容量可得计算结果9068435127V2989265M3所以,取6座50000M的浮顶罐。52输油主泵的选择选泵大泵75110982463QH小泵2选择大泵2台小泵1台,以及1台备用泵,共4台。53给油泵选择选泵为SJA68P18Q395M/H3因为要求最大输量为Q02153600774所以选三台并联一台备用。54反输泵的选择选泵为两台202019HSB泵,一台202015HSB泵。共选四台,其中一台备用。55加热炉选取(3ZRTGCQ336)代入数据可得Q146417KW所以选三台4000KW一台3150KW的加热炉。56电动机选择(3102HQPV7)式中输送温度下泵排量为时的输油效率;V输油泵轴功率,KW;P输送温度下的排量(M/S);VQ3输送温度下介质的密度(KG/M);3输油泵排量为时的扬程。HVQ(3EPKN8)式中输油泵配电机额定功率,KW;输油泵轴功率,KW;P传动系数;E电动机额定功率安全系数。K计算如下07846598412PKW203ENK57阀门输油站内经常使用和自动控制的阀门采用电动阀门。通过清管器的阀门采用直通型球阀或带导流孔的平板闸阀;其他阀门可采用球阀,无导流孔的平板闸阀;为防止泵出口管线超压,泵出口管线上设有高压泄压阀;为防止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转让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协议
- 精神专科护理门诊规范化建设
- 苏州变更离婚协议书
- 道路工程转让协议书
- 事故认定书和解协议书
- 超市鞋架转让协议书
- 萝卜书摘婚后协议书
- 边贸生意转让协议书
- 项目自负盈亏协议书
- 公司给员工社保协议书
- 《更加注重价值创造能力 着力推进国企高质量发展》
- 关于我校中学生错误握笔姿势调查及矫正的尝试
- 积分制管理的实施方案及细则
- 正定古建筑-隆兴寺
- 走进物理-基础物理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广西师范大学
- 三菱电梯型号缩写简称
- 2024年版-生产作业指导书SOP模板
- 历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答案
- 宠物殡葬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题
- 飞花令“水”的诗句100首含“水”字的诗句大全
- 门诊常见眼科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