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_第1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_第2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_第3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_第4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6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整理者莲都区大洋路学校陈建秋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下表是同学们在做斜面的实验时,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重物所得出的数据,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物体1物体2物体3物体4物体重量10153050斜面A上的拉力5751525斜面B上的拉力3451017斜面C上的拉力710521335(1)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2)这一实验不改变的条件是。(3)从以上数据来看,坡度最大的是斜面_,坡度最小的是斜面_。(4)这一实验告诉我们。(1)斜面的坡度。(2)斜面的高度。(3)C,B,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杠杆的研究要研究的问题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材料杠杆尺、钩码。过程和方法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实验结果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思考自己还能用什么的哪些材料研究杠杆的平衡原理(如用直尺、橡皮、铅笔等材料,也能做这个实验吗)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实验名称轮轴的研究研究的问题轮轴什么情况下是省力的实验材料螺丝刀、线、钩码。实验过程将线扎在螺丝刀刀柄上,另外一端挂一个钩码,用手握住刀把,旋转螺丝刀将钩码向上提起。反过来,将线扎住刀把,手握刀柄,旋转螺丝刀将钩码向上提起;比较两次实验的感觉,说明了什么思考实验中,螺丝刀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设计目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材料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过程和方法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实验结果1、发现物体不管是有轮子的还是没有轮子的,是大的还是小的,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注意事项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研究主题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厚度之间的关系实验材料两个纸杯卡纸若干回形针若干1实验猜测2要改变的条件3要保持不变的条件4实验方法5实验记录6解释与结论1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纸越薄,抗弯曲能力越弱。2纸的厚度。3纸的规格,纸的宽度,大头针的重量,放的位置。4用两个纸杯和一张白纸搭一个宽10厘米的纸桥,然后在上面放回形针,记录下纸桥承受回形针的个数。反复三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第一步中的一张纸改成两张纸,记录下两张纸的纸桥承受回形针的个数。反复三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第一步中的一张纸改成三张纸,记录下三张纸的纸桥承受回形针的个数。反复三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5按照学生的实际实验情况记录。6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纸越薄,抗弯曲能力越弱。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回答问题。材料厚度1倍厚度2倍厚度3倍厚度4倍厚度承受的垫圈个数2个5个9个15个(1)这组同学研究的是材料的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2)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3)这一实验不改变的条件是。(4)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1)厚度。(2)材料的厚度。(3)材料的规格,材料的宽度,材料的长度,垫圈的重量。(4)材料越厚,抗弯曲能力就越大。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什么有关材料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过程和方法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实验结果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注意事项研究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强度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一是芯的材料熟铁芯磁场最强,而空气芯磁场最弱二是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国数三是线圈中电流的强度四是缠绕的电线与铁芯的距离。思考通过实验,我知道电磁铁的磁力跟哪些因素有关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研究主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多少的关系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铁钉漆包线回形针1实验猜测2要改变的条件3要保持不变的条件4实验方法5实验记录6解释与结论研究主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多少的关系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铁钉漆包线回形针1电流强度越大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流强度越小电磁铁磁力越小。2电流强度。3线圈圈数,线圈大小,铁芯大小,回形针重量。4用铁钉和漆包线做一个线圈圈数为100圈的电池铁,接上一节电池,用电磁铁去吸回形针,记录下吸引回形针的个数,反复三次。把一节电池换成两节电池,其它条件不变,记录下这时电磁铁吸引回形针的个数,反复三次。把两节电池换成三节电池,其它条件不变,记录下这时电磁铁吸引回形针的个数,反复三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5根据学生实验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6电流强度越大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流强度越小电磁铁磁力越小。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关系,小明通过实验得到下面的实验数据。改变的因数测试结果第一次用1节新的干电池1次可以吸住7枚大头针第二次用2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1次可以吸住20枚大头针第三次用3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1次可以吸住30枚大头针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实验中不改变的条件是。分析实验中记录在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的结论是电流强度(电池数量)。线圈圈数,线圈大小,铁芯大小,回形针重量。电流强度越大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流强度越小电磁铁磁力越小。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国家全力保护珍稀动物白头叶猴据新华社南宁10月28日电夕阳西下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县弄官的一片山林里,一群头部和尾巴长着白毛、身躯和四肢则全长着黑毛的猴子敏捷地腾跃攀援。这就是世界珍稀猴种白头叶猴。这里共有白头叶猴18群240只左右。研究结果表明,白头叶猴与大熊猫一样,只是我国才有的一种珍稀动物,目前仅在广西存有约700只。白头叶猴是一种半树栖半岩栖的热带动物,白天以生长在石山上的多种植物的叶子、根、茎、果实为食物,夜间在岩洞和石缝间歇息。(1)仔细阅读以上资料,说说你的感受。(2)对于保护野生动物,你有什么好的建议(1)保护珍稀动物形势非常艰巨,我们全国人民都要行动起来。(2)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划出专门的保护区。禁止人们上狩猎。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阳光小学六(2)班第二小组的同学在研究铁生锈的因素的实验,他们用三个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三枚同样大小的铁钉,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里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每天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图)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空盘子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点生锈水盘子水变色生锈锈多了锈更多了菜油盘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1)以上实验方法是(2分)(2)铁生锈速度最快的是在盘子,铁生锈速度最慢的是在盘子。(3)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什么结论(1)对比。(2)水盘子,菜油盘子。(3)铁生锈的条件是氧气和水分。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实验名称“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研究的问题“环形山”可能是怎样形成的材料沙子(每组若干)、注射器、胶管(每组一套)、重球(每组一个)、学生自己准备的用具过程和方法1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2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3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思考实验产生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中分别用重球、注射器中喷出的水模拟了什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请简单说说月相形成的原因。月亮自身是不发光的,它的光来自月面反射的太阳光。因而,月亮规律性的阴晴圆缺就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了密切的关系。由于月亮可以反射太阳光,无论转到相对地球的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因而,在不同的时期,因为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球亮面面积大小的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月相。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说一说两种垃圾处理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填埋的方法焚烧的方法优点问题填埋方法优点防止垃圾堆积在地面腐烂;缺点长期填埋占用大量土地,地下水质受影响。焚烧方法优点大大减少垃圾的数量,降低垃圾填埋的数量;缺点对周围的空气产生严重污染,消耗大量的电能。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实验名称填埋场模拟实验研究的问题垃圾简单填埋对环境会不会有影响材料广口瓶、镊子、喷壶、滴管(每组一套)、河沙、细石子(每组若干)、纸巾(每组23张)、墨水(每组一瓶)过程和方法1在广口瓶中放入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2在瓶中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3在石子上铺上2厘米的河沙4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沙埋住5慢慢往瓶中喷水,观察现象现象向瓶中喷水后,纸巾中的墨水会随着水流渗入沙中。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中的材料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