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质量手册》东大阿尔派软件公司(46页)-质量手册_第1页
(word)-《质量手册》东大阿尔派软件公司(46页)-质量手册_第2页
(word)-《质量手册》东大阿尔派软件公司(46页)-质量手册_第3页
(word)-《质量手册》东大阿尔派软件公司(46页)-质量手册_第4页
(word)-《质量手册》东大阿尔派软件公司(46页)-质量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手册文件编号NQ402100生效日期2000320受控编号密级秘密版次VER21修改状态总页数48正文43附录5编制关征审核孟莉批准王勇峰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01手册修改控制修改记录编号修改状态修改页码及条款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修改日期02手册目录01手册修改控制02手册目录03手册说明1公司简介2质量政策3组织机构与职责4术语和缩略语5质量体系要素51管理职责52质量体系53内部质量体系审核54纠正和预防措施55合同评审56需求分析57开发策划58质量策划59设计和实现510软件测试511客户验收512复制、交付和安装513维护514配置管理515文档控制516质量记录517度量518规则、惯例和约定519设备和工具管理520采购521配套的产品管理522培训6附录61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清单62文件发行控制63受控部门编号03手册说明本手册的目的是确定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程序和要求,实施满足ISO9001标准的质量体系。本手册适用于公司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及系统集成项目的生产和/或服务。在遵循ISO9001标准的基础上,本手册重点参照ISO90003199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三部分ISO9001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而制定。本手册采用了目的、适用范围、主要职责部门、程序概要、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的描述顺序和描述形式,对该标准所涉及的全部质量要素在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面实施进行了描述。本手册的个别条款有部分内容超出了ISO9001标准要求的范围(如519设备和工具管理、521配套的产品管理等),对于超出标准要求的部分不做为第三方审核的依据,但可做为内部审核的依据。本手册的修改工作由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修改内容通过管理者代表审核后,由公司总经理批准生效。公司各部门都应确保本手册的有效执行。本质量手册经有关责任部门批准,可向公司外部发布。质量手册的持有者责任本手册持有者负责手册的保管和维护;手册持有者有义务保持手册的完整性;手册持有者应对手册的内容保密,未经允许不得向他人泄漏,不得复制本手册。1公司简介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996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专业化软件公司之一。公司注册资本2165亿元人民币,产值增长连续6年超过100。现有员工16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学士及留学归国人员占85。拥有12家控股子公司,7个研发中心,近30家分支机构。东大阿尔派以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中心东北大学软件中心和东方软件为技术依托和人才支持,同时通过建立东软大学、实施导师制等一系列措施,为人才创造了一个自由、和谐、积极、向上的环境,从而造就了一批能够适应用户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的青年人才群体。东大阿尔派将产品定位为“为用户提供信息系统建设的解决方案”,开发以此为带动的大型平台软件、中间件、开发工具与行业应用系统。先后开发出我国第一个自主版权的大型商业化数据库管理系统OPENBASE、INTERNET/INTRANET、GIS、NETEYE、SEAS2000等应用平台、ERP、UNIVERSALOFFICE35、通用机械CAD、PDS等系统软件、电厂、电信、电力、邮政、多媒体社会保险(MSIMIS)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用于证券、交通等众多行业的大型应用软件40余种;同时,东大阿尔派还以嵌入式软件技术为支持,采用“虚拟制造”的生产方式,开发并生产出具有世界水平的国产CT扫描机,成为我国唯一的全身CT扫描机生产厂家,并在嵌入式软件仿真开发环境、汽车音响和导航系统、高档智能照相机等智能产品的软件开发方面有着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开发实力。“应用软件创造客户价值”是东大阿尔派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策略。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对用户发展状况和变化需求的充分了解,并从软件是客户的基础设施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技术,控制用户的投资规模,把用户的需求与技术优化融合。以有生命的软件,来保证用户永远的价值。遍及全国的服务网络,为提供及时周到服务构建了一座坚实的平台。97年底,东大阿尔派在软件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严格控制,为产品的市场化、国际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有效利用国外的资金、市场与资源发展自己的企业是东大阿尔派的重要战略。到目前为止,东大阿尔派与IBM、ORACLE、SUN、BAAN、BITCO、北京北辰、台湾金氏等中外公司建立了合资或合作关系。东大阿尔派坚信,未来当属于挑战者,不断地为未来学习,将以驾御市场需求的发展战略,向一个全球的知名跨国企业迈进,向一个百年软件企业迈进。公司地址中国沈阳和平区三好街842号邮政编码110006联系电话8624238417482质量政策21质量方针提供易用、可靠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22质量目标软件度量值达到85分,客户满意度达到95。23质量管理授权总经理对公司所开发的软件产品、软件项目及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全面负责,并授权管理者代表,负责在ISO9001标准的基础上参考ISO90003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保证体系。总经理授权质量保证部门有足够的权利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为保证公司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为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满足ISO9001标准和本公司确定的质量方针及目标,总经理对公司质量体系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公司全体员工必须按照本手册及支持程序文件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进行工作。本手册于二年三月二十日开始生效。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峰二年三月3组织机构和职责31组织机构下图为公司与质量管理相关的组织机构。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IT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NASAPN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与32职责321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是公司质量体系的最高责任者,其主要职责包括确立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组织生产策划与决策,批准重大项目立项;批准、确定质量体系的结构设计,对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负责;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参加管理评审,批准发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22副总经理开发主管软件开发体系,负责公司的软件开发及其质量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组织生产策划与决策;负责软件生产资源调配的审批;组织完善软件开发质量体系。323副总经理市场主管软件营销部门、营销网络管理部、采购仓储部、服务策划管理部及销售公司与各地办事处,负责公司的市场业务,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合同的审查和批准;组织建立营销质量体系;组织市场开拓。324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改进,组织管理评审,全面负责公司质量体系的运行,以及公司对外的质量活动联系。325技术总监负责公司软件开发的技术工作,是公司软件开发的技术总负责人,领导系统工程组SEG的工作。326业务总监负责公司的质量管理、业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可用性研究和测试、客户服务和投诉受理等工作,建立完善公司的管理和服务平台。327各软件事业部部长包括开发部部长职责部内资源和人员调配的审批;工作任务的分配;组织市场开拓的技术性支持;审批软件生产过程中各类技术文档。328软件开发事业部、开发部负责软件项目与软件产品的研制、设计、编码实现和开发性维护。329APNNAS事业部负责国际交流的软件项目与软件产品的研制、设计、编码实现和开发性维护,由软件开发部组成。在国际合作中,当受到本公司和国外公司两种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控制时,为有效地进行项目开发,在不背离本公司质量体系要求的原则下,可依据与国外公司共同协商的质量策划来实施。3210项目管理事业部负责下达项目开发任务;监控和跟踪项目开发进度;组织开发阶段评审;负责开发过程的配置管理和过程度量;组织实施国际项目的合同评审;管理技术文档和质量记录;负责合同启动工作,监控和跟踪合同的执行进度;负责软件产品的复制、包装以及回收控制;负责组织实施软件及系统集成交付与安装过程中的技术支撑工作。3211系统工程组SEG确定技术领域发展方向及策略;大型项目的前期技术策划,制定系统解决方案;技术规范制定、技术成果评价、技术培训。3212软件工程过程组SEPG定期评估组织内部标准软件过程;组织制定和维护用于软件过程制定和改进活动的计划。3213质量保证部负责组织编制、修改、发行质量体系文件并组织相应的培训;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并协助总经理实施管理评审;检验软件开发过程符合质量标准与规程。3214IT规划运营中心负责公司设备管理和维护、网络运营、信息收集和业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3215产品质量控制部门可用性实验室组织软件测试的评估,建立软件产品可用性标准,进行软件产品的可用性研究和测试。3216客户服务中心客户售前咨讯服务、售后维护服务的协调;客户问题受理及客户满意度的测量。3217采购仓储部负责公司所需软件产品和硬件设备的采购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主持对合格采购供方的评审;审核购销合同和订单;负责采购业务的实施;负责采购的到货验收;负责库存管理。3218营销网络管理部落实和完善有效的营销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营销网络的计划、销售机会管理和效率评估;组织合同评审,协调并监控各部门的合同执行情况;负责分支机构与总部的工作协调。3219软件营销部门落实和完善有效的营销质量保证体系;负责制定合同草案与投标书,并组织投标书的评审,参与合同评审。3220服务策划管理部负责服务营销策划、服务销售和监控;建立完善服务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客户信息管理与分析、服务合同及全国跨区域销售合同执行。3221销售公司与办事处落实和完善有效的营销质量保证体系;负责制定合同草案与投标书。3222人力资源部负责建设人力资源基础制度;合理高效地配置公司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和绩效考核。3223培训部负责公司整个内部培训及客户培训体系的建立、管理和运行。4术语和缩略语本手册采用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的术语及其定义,专门使用的术语和缩略语及其定义如下41软件由与数据处理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以及相关的文档和数据组成的智力创作。42软件项目指根据合同需求开发的软件。也可以称为合同软件。43软件产品公司根据市场的调研、预测等结果而自行开发的软件。44软件项在软件开发过程的中间阶段或最终阶段,所开发的软件中任何可标识的部分。45软件生命周期从软件的设计开始到软件不能再使用时为止的时间周期,包括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安装与验收阶段、运行和维护阶段等。46阶段能明确定义的一部分工作。47客户公司提供的软件、系统集成以及技术服务的接受者,有时也称用户。48供方产品的提供者。49合同合同评审要素涉及的合同概念,专指公司与客户签定的约束双方的合法协议。410评审指在进行了必要准备的基础上,在正式会议上对评审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411设计指为使一软件系统满足规定的需求而确定软件体系结构、组成成分、模块、接口、测试途径和数据的过程。412实现指把设计翻译为代码,然后对代码排除隐含错误的过程,是设计的具体体现,有时也称编码。413释放指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结束时,由该阶段向下阶段提交该阶段的阶段产品的过程。也指将系统测试结束后所获得的最终产品向客户提交的过程。414维护指在软件交付之后对其进行修改,以纠正错误、改进性能和其它属性,或使产品适应改变了的环境。415软件配置指在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形式和各种版本的文档、程序及其数据的集合。该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软件配置中的一个配置项。416软件配置管理指标识和确定系统中配置项的过程。在系统整个生存周期内控制这些项的投放和更改,记录并报告配置项的状态和更改要求,验证配置项的完全性和正确性。417基准是指经过评审通过的可以用做下一步开发工作基础的软件项。418文档指一种数据介质及其上所记录的数据。419开发部门泛指公司内部从事软件开发的部门,可以是软件事业部、软件开发部,也可以是一个项目组。420设计人员在开发部门中,从事软件项目或软件产品设计的人员。在一定阶段设计人员又是开发人员。421开发人员在开发部门中,从事实现软件项目或软件产品的人员。422测试设计人员在开发部门或产品质量控制部门中,从事软件的测试设计与指导工作的人员。423测试人员在开发部门或产品质量控制部门中,从事软件的测试工作的人员。424SMG(SENIORMANAGERGROUP)开发体系决策层。425SEG(SYSTEMENGINEERINGGROUP)系统工程组。426SEPG(SOFTWAREENGINEERINGPROCESSGROUP)软件工程过程组。427SCMM(SOFTWARECONFIGURATIONMANAGEMENTMANAGER)软件配置管理经理。428SQAM(SOFTWAREQUALITYASSURANCEMANAGER)软件质量保证经理。429TM(TESTMANAGER)软件测试经理。430PM(PROJECTMANAGER)项目经理。431PSM(PROJECTSOFTWAREMANAGER)项目软件经理。432SCML(SOFTWARECONFIGURATIONMANAGEMENTLEADER)软件配置管理负责人。433SQAL(SOFTWAREQUALITYASSURANCELEADER)软件质量保证负责人。434TL(TESTLEADER)测试负责人。参考文件GB/T65831994IDT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GB/T190003ISO90003199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3部分GB/T19001ISO9001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5质量体系要素本手册选用了ISO90011994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的全部质量要素,并重点参照ISO90003199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3部分ISO9001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供应、安装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本手册对标准的要求作了适合本公司需要的描述和规定。501本章涉及的质量体系要素与ISO90011994章节号对照表如下质量体系要素手册章节号ISO90011994条款管理职责5141质量体系524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53417纠正和预防措施54414合同评审5543需方的需求规格说明5644开发策划5744质量策划584244设计和实现594449413软件测试51044410411413客户验收511410415复制、交付和安装512410413415维护513413419配置管理514444548412413文档控制51545质量记录516416度量517420规则、惯例和约定51849411设备和工具管理51949411采购52046配套的产品管理52147培训522418502ISO90011994要素与本质量手册的对照表ISO90011994要素质量手册章节号质量手册内容2质量政策3组织机构和职责41管理职责51管理职责质量体系文件(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42质量体系58质量策划43合同评审55合同评审56需求分析57开发策划59设计和实现44设计控制510软件测试45文件和资料控制515文档控制46采购520采购47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521配套的产品管理48产品标识和可溯性514配置管理56需求分析57开发策划58质量策划59设计和实现510软件测试511配置管理512复制、交付和安装49过程控制513维护510软件测试512复制、交付和安装514配置管理410检验和试验520采购41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519设备和工具管理510软件测试412检验和试验状态514配置管理ISO90011994要素质量手册章节号质量手册内容56需求分析57开发策划59设计和实现510软件测试512复制、交付和安装513维护413不合格品的控制514配置管理53内部质量体系审核414纠正和预防措施54纠正和预防措施511客户验收415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512复制、交付和安装416质量记录的控制516质量记录417内部质量审核53内部质量体系审核418培训522培训419服务513维护420统计技术517度量注本手册在描述公司质量体系的要素,用下划线特别表示各要素。51管理职责511目的制定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和分工,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51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513主要职责部门5131总经理负责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主持管理评审工作,对公司的管理负最高职责。5132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质量体系,并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5133质量保证部门负责协助管理者代表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并编制管理评审报告。514程序概要5141质量方针51411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详见本手册第20章。公司可根据需要制定年度质量目标和部门质量目标。51412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应了解并掌握公司的质量方针。公司采取培训、在岗工作考核、内部审核等方式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在公司内得到广泛深入的贯彻执行。公司把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用性和贯彻执行情况作为管理评审的一个主要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和发展。51413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由总经理批准发布,修订需经总经理批准。5142组织51421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详见本手册第30章。51422公司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的确定、变更需经事业部长级以上会议讨论通过,由总经理批准,并以文件形式通知执行。51423公司明确规定从事各项工作,尤其是从事软件生产、质量管理等项工作人员的职权、职责及相互关系,并对必要的岗位提出上岗资格要求。51424公司采取评审、测试等恰当的方法验证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阶段产品及最终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和要求。验证活动选派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验证人员与该验证对象无直接责任关系。对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验证通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来进行。51425公司总经理任命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质量体系的建立、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以及对外质量联系,确保公司的质量体系按ISO9001标准的要求建立并有效运行。51426管理者代表可作为公司的代表就公司的产品质量和质量保证等问题与公司外部沟通协调。5143管理评审51431公司制定管理评审程序,实施有效的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每年至少一次,也可根据需要适时进行。51432进行管理评审前,必须准备充分的材料和信息,并应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结果是管理评审输入的一部分。管理评审中必须记录存在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相应的措施,对实施的效果应进行验证。51433需方的管理职责客户应配合公司及时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并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必要时,应指派一名拥有足够权力的代表负责合同的有关事宜。51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401100管理评审52质量体系521目的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合格。522适用范围质量体系的要求贯穿和适用于软件产品与软件项目及系统集成项目的各个阶段。523主要职责部门5231质量保证部门负责组织编写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523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手册,批准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5233总经理负责批准质量手册。524程序概要5241总则公司按照ISO9001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体系,质量体系贯穿软件产品与软件项目及系统集成项目的各个阶段。公司的质量体系用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并依据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有效地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体系强调在设计开发过程中保证质量优于在过程结束后发现问题,防止问题的发生优于问题发生后依靠纠正和预防措施来解决。5242质量体系文件与质量管理有关的各个部门应用系统有序的方法编写质量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文件应清楚明确地规定质量体系要素、需求和预防措施。52421以质量手册的形式描述公司质量体系的整体要求和对外质量保证的有关规定。52422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质量体系的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52423质量体系文件由公司的质量保证部门负责发行与存档管理。质量体系文件的修改按有关程序的规定执行。52424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的结构如下图第一层质量手册第二层程序文件第三层支持性文件、规则、规范、指导书5243质量策划详见本手册第58章的规定。52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Q402100质量手册53内部质量体系审核531目的审核公司有关质量的活动是否符合规程的要求和计划的安排,验证质量体系的有效性。53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各类质量活动和质量要素的审核。533主要职责部门5331质量保证部门协助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跟踪、验证纠正措施完成情况。5332管理者代表负责任命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组组长,并责成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组实施内部质量体系审核。534程序概要5341根据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实施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正常情况下对于质量体系涉及的相关部门每年审核不少于一次。534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由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组执行。审核组长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成员由审核组长挑选委派。5343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应编制审核计划,并使用专用审核文件。应根据部门工作的重点和被审核活动的实际情况安排审核顺序和审核时间。5344被审核部门接到审核通知后,应确定陪同人员,并作好接受审核准备。5345现场审核时,内部审核员收集客观证据,验证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5346现场审核结束后,形成书面审核报告,经批准后通报被审核部门与公司领导。5347审核发现的有关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由质量保证部门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5348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结果应提交管理评审,作为管理评审的一项输入,以持续质量体系改进。53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403P100内部质量体系审核54纠正和预防措施541目的制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预防和纠正措施并贯彻执行。纠正已发生的不合格现象,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积极预防不合格现象的发生。542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体系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543主要职责部门5431质量保证部门负责验证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的纠正措施,根据执行纠正措施的结果或要求,修改相关质量体系文件,以供批准发行。5432相关部门根据发现不合格的情况,调查不合格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并将不合格情况及其采取的纠正措施传递给相关的责任部门。5433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根据调查结果拟定采取的重大纠正和预防措施。544程序概要5441纠正措施54411在内部质量体现审核过程、质量管理过程及客户对于产品和或服务的投诉中识别不合格。54412对于不合格的发生部门或客户投诉的责任部门,识别不合格的影响范围,调查不合格的发生及原因,并记录调查的结果;确定对应的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实施并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5442预防措施54421通过质量体系审核、顾客满意度测量、过程测量,统计分析测量的结果,识别潜在不合格及其发生的原因。54422确定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发生的原因,实施并验证预防措施的有效性。54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404100纠正和预防措施55合同评审551目的规范产品策划,合同与标书的评审规程,减小市场风险,确保本公司交付的软件与系统集成项目质量满足要求。55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开发立项、软件与系统集成合同与标书的评审。553主要职责部门5531各销售部门负责制定合同与标书的草案。5532合同评审员负责组织国内项目的合同评审。5533标书评审员负责组织项目招标书、投标书的评审。5534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评审立项建议报告和可行性分析报告,下达“项目任务书”;负责组织国际项目的合同评审。5535开发部门负责编写立项建议报告和可行性分析报告;负责评审合同与标书中的相关条款。5536软件营销部门、采购仓储部门、技术支撑部门、培训部门负责评审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评审和编写标书中的相关条款。554程序概要5541产品策划与可行性分析55411根据市场需求、合同意向、标书等驱动性概念提出产品策划,由指定的部门或人员编写有关产品的立项报告。55412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对产品建议报告进行评审。55413开发部门根据产品策划进行可行性分析。55414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对可行性分析报告进行评审。55415产品策划和可行性分析的评审结果由技术总监确认,正副总经理审批。55416通过可行性分析的产品策划可以进行合同签定或产品开发立项。5542国内合同的制定与合同评审55421市场营销部门规范合同的制定,并对合同草案进行初审。55422合同评审员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进行评审与风险评估。并对评审结果进行汇总分析。55423通过评审的合同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指定代表人批准生效并执行。55424对合同评审的结果必须建立评审记录,并妥善保存评审记录。5543合同的修订55431未能通过合同评审的合同返回有关人员继续与客户协商解决合同中的问题,直到合同规定的有关内容通过合同评审;否则另行处理或取消。55432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果合同双方同意,合同可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合同须重新评审。55433不论是在合同评审中,还是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果合同内容需要修订,必须将合同的修订内容及时正确地通知给合同相关部门。5544国际合同的评审国际合同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评审,评审的规程参照国内合同的评审。5545标书评审55451软件营销部门负责协同相关部门制定项目投标书。55452标书评审员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与人员对项目招标书、投标书进行评审与风险评估,并对评审结果进行汇总分析。55453标书评审员和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将项目投标资料进行归档。55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5551NP502100产品策划及可行性分析5552NP502200合同评审5553NP502300标书评审56需求分析561目的规范需求管理,并形成完整无岐义的需求分析报告。562适用范围适用于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的需求分析阶段。563主要职责部门5631开发部门负责编制并组织人员评审需求分析报告。5632技术总监、系统工程组SEG参与重大项目的系统需求确定,参加评审需求分析报告。564程序概要5641项目经理PM根据计划安排,组织人员进行需求调研,编制需求分析报告。系统工程组SEG将参与重大项目的系统需求,需求分析报告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性能、安全性、可靠性、保密性和专用性等。5642需求分析报告必须明确、完整、无岐义,可做为产品验收确认时的依据。需求分析报告中应规定或参照类似软件项目或软件产品引用开发的软件与其他软件或硬件产品之间的所有接口,这些接口是测试和或系统联调时必须的。5643客户提供的有关文档经评审后可作为需求分析,确定的需求规格,必须经过评审,并得到客户的确认。5644项目需求分析报告经评审成为配置项,修改需提出修改申请,明确该修改所影响的范围,经相关人员与组织评审后方可修改,包括可能对合同的修订。5645开发部门与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及时处理客户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在相应的报告中记录客户提出建议和意见,及其处理情况。56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503100需求分析57开发策划571目的规范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及资源、开发进度和完成时间,确定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规定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阶段产品、验证步骤及完成准则。57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的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573主要职责部门5731项目经理PM/软件项目经理PSM负责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并实施。5732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对开发计划的评审,跟踪项目开发计划的执行情况。574程序概要5741通过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的开发策划,项目经理PM/软件项目经理PSM负责编制项目开发计划。项目开发计划根据工作进展及时进行必要的更新。5742项目开发计划必须明确规定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及阶段的输入输出要求与提交的阶段成果,开发该软件项目和或软件产品所需的资源条件。5743项目开发计划应根据需要明确与客户联合评审的有关事宜。联合评审应制定相应的规程,并按规程操作。5744项目开发计划根据需要还应标明与项目开发有关的其他计划,如配置管理计划、测试计划等。5745项目开发计划还应明确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遵守的规则、惯例和约定,以及所使用和或采用的工具和技术,并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开发。5746项目开发计划制定后必须进行评审,经审核批准后才能执行。修改的开发计划须重新评审和审批,并将修改内容及时正确地通知各相关部门。对项目开发计划的所有版本进行配置管理。5747开发部门必须将开发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报告给项目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应跟踪开发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对开发进度作必要的控制、验证与过程度量。57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504100项目策划58质量策划581目的为确保所开发的软件和系统集成项目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58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的软件和系统集成项目。583主要职责部门5831开发部门、技术支撑部门负责质量策划,并根据需要编制质量计划。5832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评审质量计划,并验证质量计划的完成情况。5833质量保证部门参加质量计划的评审。584程序概要5841公司质量体系的全部规定和要求是对满足质量要求和提供质量保证的基本质量策划,任何特定项目的质量策划都应与公司现行的质量体系要求相一致。5842质量计划可根据特定的项目对公司文件化的质量体系进行剪裁和选用;也可引用或制定专用的规程或规定,以满足特定的质量要求。5843质量策划应尽量定量描述质量要求,明确所选用的模式或软件生存周期模型。5844质量策划应明确质量策划的每个阶段及其启动要求、完成准则和进度安排,并应明确各阶段需要进行的评价活动(如评审、测试或其他验证和或确认等),和各阶段的人员及其资格要求、资源及资源的确认。5845质量策划应明确各阶段的配置管理要求,尤其是各阶段可能出现的不合格品的标识和处置规程。5846质量计划应予评审或确认,质量计划可以及时更新,其修改及变更内容应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并需重新评审或确认。5847应确定质量策划各阶段所使用的质量记录,及时记录质量策划各阶段的结果。5848项目管理部门对质量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过程度量,并保存过程度量的结果。58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505100质量策划59设计和实现591目的按照规定的方法将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划分和接口说明等;并把上述结果翻译成代码,以实现软件所要求的功能。59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593主要职责部门开发部门负责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的设计与编码实现。594程序概要5941设计59411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设计,设计应形成文档化的系统设计报告。59412设计的每一阶段,应明确该阶段设计所遵守的规则、惯例和约定,以及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设计。5942实现59421根据设计的结果进行编码实现,实现需完成设计的全部要求。59422实现阶段的编码必须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对完成的软件项进行明确的描述。59423实现阶段应编写的技术报告,描述编码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5943评审与检查59431设计阶段的结果必须经过评审与风险评估。59432审查实现阶段的结果是否满足规定的编码要求和设计要求,并验证阶段输入要求是否被满足。59433设计更改应重新进行评审,并将设计更改的内容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59434根据需要,可将设计和实现的结果征求客户的同意或认可。59435必须记录对设计的评审和实现的审查,并保存记录结果。59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506100设计和实现510软件测试5101目的通过测试,找出软件中存在的缺陷或错误,及时修改,以确保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的质量满足要求。5102适用范围适用于软件生存周期中已经编码实现的各个阶段产品和最终产品。5103主要职责部门测试小组负责对软件进行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5104程序概要51041测试可以分为功能测试与系统测试。经与客户协调,根据需要进行验收测试。51042测试依据测试计划或开发计划,进行不同阶段的测试活动。51043根据测试计划编制测试大纲,明确测试内容。客户提供的同等作用的文档可作为测试大纲使用。51044根据测试大纲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测试前,应对测试的环境进行检验和确认。对测试环境的检验和确认应注意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和消除。51045测试人员记录测试发现的问题,开发部门应及时纠正测试发现的错误。相同的开发项目可以需要多次测试。测试通过后,进行测试总结。51046测试软件的版本按配置管理进行控制。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注意保存被测试软件的当前版本。510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507100软件测试511客户验收5111目的建立验收规程,规范验收活动,明确验收结论。5112适用范围适用于客户对确认后的软件和系统集成项目进行验收的过程。5113主要职责部门51131技术支撑部门负责协调软件产品和系统集成项目的验收。51132开发部门负责协调软件项目的验收。5114程序概要51141验收活动一般由客户主持并负责,根据合同的要求或双方协商的结果,明确验收标准或准则,公司有关人员有义务协助客户作好验收管理。51142开发部门或技术支撑部门应作好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协助客户制定项目验收计划。51143验收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测试,应制定验收测试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验收测试。51144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经公司和客户双方确认,同时指出问题类型和责任归属,并由公司和客户协调处理。51145验收结果应以文件的形式加以记录。511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508100客户验收512复制、交付和安装5121目的明确复制、交付和安装过程中的操作,保证操作过程中的质量。5122适用范围适用于向客户提供最终软件和系统集成的项目过程。5123主要职责部门51231产品制作部门负责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的复制与包装。51232开发部门负责软件项目的交付和安装。51233技术支撑部门负责软件产品和系统集成项目的的交付和安装。5124程序概要51241软件产品系统测试完成后,经相关部门评审通过后将软件释放给产品制作部门进行产品复制与包装。51242软件的复制应明确拷贝的数量、存储的介质及版权归属。应规定软件拷贝的责任期限。51243复制前,应对复制的环境(包括软件系统)进行确认。复制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必须妥善保管,规定处置过程,并按该规定处理不合格品。复制完成后,应检查复制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51244交付软件与系统集成设备时,应进行交付确认,并应记录交付结果。51245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的安装应制定相应的规程,明确合同双方在安装过程中的作用、职责和义务,并根据规程的要求进行安装。51246安装后,合同双方应对安装结果进行确认。512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509100软件产品释放NP509200交付和安装513维护5131目的规范对交付后的软件和系统集成项目进行的维护过程,规范客户服务。5132适用范围适用于维护与客户服务的组织实施、测量、监控。5133主要职责部门51331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维护的组织与协调工作。51332开发部门、技术支撑部门负责相应软件和系统集成项目的维护。51333客户服务部门负责提供资讯服务,受理客户问题,测量客户满意度。5134程序概要51341维护513411维护活动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根据维护活动的类型组织协调。513412维护活动应编制计划,建立规程加以规范,并具体实施有关的维护。513413实施维护时,必须确定被维护的软件产品的初始状态,尤其是发生不合格现象、需要维护的软件项。513414根据需要,开发部门或技术支撑部门可与客户共同指派代表组成维护机构。为了维护性能,开发部门还可与客户商定软件产品的更改和释放规程。513415维护活动必须填写维护活动报告,开发部门或技术支撑部门可与客户商定维护报告的提交规则。513416维护过程中如发生不合格品,必须在维护报告中明确其标识和处置。51342客户服务提供公司的资讯服务,受理客户问题,规范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客户满意度测量,使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改进。513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510100维护管理NP510200客户服务管理514配置管理5141目的规范配置管理活动,确保配置项的正确唯一标识、更改受控和状态已知。5142适用范围适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配置项。5143主要职责部门51431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已标识的配置项及版本标识,监控配置项的更改并提供配置状态报告。51432开发部门负责标识、更改配置项。5144程序概要51441配置管理活动的内容包括制定配置管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51442针对开发的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制定专门的配置管理计划。51443开发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对配置项进行标识,控制基准配置项的更改并提供配置状态报告。51444要标识的配置项包括开发环境、工具、技术文档、提交的软件产品等。51445基准配置项的更改需提出更改申请,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更改。51446对于技术文档与提交产品进行版本控制并提供配置状态报告。514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601100配置管理515文档控制5151目的通过规定文档与电子信息的控制过程,确保相关部门得到有效的文件。515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一切受控文件。5153主要职责部门51531质量保证部门负责制定文件管理规程。51532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电子信息的发布及更改控制。5154程序概要51541质量保证部门制定文件管理规程,对质量体系文件及其他受控文件实施管理。51542文件管理规程规定文件的编制、更改和审批流程。各有关部门负责编制相应的文件,文件的更改一般由原文件审批部门审批。51543根据文件管理规程的规定编制的文件必须明确该文件的批准和发布规程,并依据该规程进行批准和发布。文件有规定的格式,并实行密级管理。51544负责编制文件的部门必须保证文件在公司内部各有关部门使用的有效性,严格控制版本过期的受控文件的使用。51545外部文件由引入该文件的部门以受控文件的管理方法负责管理。51546文件应按要求进行借阅。借阅的文件必须保存完好,并按期归还。严格控制文件的借阅,禁止对借阅文件进行复制或拷贝。51547规范公司信息管理工作,保证公司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信息交流、信息沟通渠道畅通,规范信息组织及信息管理,以建立高速、可靠的数字信息网络,为公司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依据,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信息服务。515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602100文件管理NP602200信息管理516质量记录5161目的规定质量记录的形成和管理方法。5162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质量活动产生的记录。5163主要职责部门51631项目管理部门负责保存和管理项目开发过程中形成的质量记录。51632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保存和管理质量体系活动中形成的质量记录。51633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保存和管理本部门中质量记录。5164程序概要51641对于一切质量活动,必须由活动的执行部门和或活动的管理部门进行质量记录,并控制记录的标识、有效性。51642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形成的质量记录进行分类管理,各类质量记录必须有规定的格式。各有关部门管理本部门使用的质量记录。51643质量记录的填写必须字迹清晰、内容详实、及时而无遗漏。51644质量记录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并便于查阅。51645质量记录的有效期为10年。516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603100质量记录管理517度量5171目的对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的质量及其开发过程进行定量的评价。5172适用范围适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阶段产品、最终产品。5173主要职责部门51731系统测试小组负责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的产品度量。51732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的过程度量。5174程序概要51741对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的度量应控制数据的来源、指明度量对象和度量的质量特性。51742度量分产品度量和过程度量两类。系统测试小组负责对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进行产品度量,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对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进行过程度量。51743对度量所选用的方法必须进行具体完备的描述,对度量的结果必须进行准确的评价并记录。517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604100度量518规则、惯例和约定5181目的明确软件开发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则、惯例和约定,辅助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及其活动,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518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规则、惯例和约定。5183主要职责部门51831开发部门负责编写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规则、惯例等。51832技术总监负责组织编写并审批各类规范文件。5184程序概要51841可以采用现已存在且被广泛使用的软件开发和管理规范。51842根据需要,制定软件开发过程中应遵守的各类规则、惯例和约定,并在具体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51843各类规则、惯例和约定应经过审批后才能使用。51844应记录公司现已使用的各类规则、惯例和约定。518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605100规则、惯例和约定管理519设备和工具管理5191目的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保证和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5192适用范围适用于软件开发和测试以及质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软件。5193主要职责部门5193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软件开发和质量管理所用设备的管理。51932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工具软件的管理。5194程序概要51941设备管理部门制定设备管理规程,及日常设备的维护。51942软件开发部门必须在项目管理部门登记的范围内选择所用的工具软件,否则必须经过技术总监的批准。51943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客户的要求改进使用的设备、工具和技术。519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606100设备和工具管理520采购5201目的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520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采购与合同采购。5203主要职责部门采购仓储部门负责具体的采购业务。5204程序概要52041采购仓储部门根据各部门的申请和合同的要求统一进行采购。52042采购仓储部门负责具体的采购业务,对采购供方进行评定,建立合格供方档案,并对其进行跟踪和重新评定。52043进行采购前,采购仓储部门应编制采购文件和购销合同。采购文件和购销合同必须进行必要的审批。52044采购仓储部门从合格供方中选择供货厂家。记录采购活动的实施过程与结果。52045对于采购的产品需进行验收。因急需而不经验收的采购产品可采取紧急放行并进行适当的标识。明确验收中不合格品的处置规定。52046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必要时可由客户进行验收,或会同客户共同进行验收,但此结果不能免除采购部门对产品质量应负的责任。5205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NP607100采购521配套的产品管理5211目的明确客户提供的产品(包括文档资料、软件与硬件产品)的控制,对客户提供的产品进行验证、保管和维护,并向客户报告这些产品的使用问题。5212适用范围适用于客户提供的文档资料、软件与硬件产品。5213主要职责部门52131项目管理部门负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