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滩涂区基塘循环型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湖泊滩涂区基塘循环型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湖泊滩涂区基塘循环型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湖泊滩涂区基塘循环型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湖泊滩涂区基塘循环型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1章总论111项目名称及承担单位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建设地点1113项目承办单位及项目法定代表人112编制依据113项目建设内容214项目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215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216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3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18综合评价319本文中的有关名词3第2章背景及必要性721项目建设背景722投资的必要性8第3章建设条件1231资源和原材料1232项目选址12321项目选址原则12322项目选址依据13233项目区的建设条件1433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14332自然资源情况1534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6341政策环境16342硬件设施条件17343项目的技术基础17344项目单位经营管理能力1735项目单位竞争优势分析18第4章市场分析2041产品市场供需情况的预测2042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推动因素和潜在国内消费群体2043未来有机农产品消费趋势2244休闲观光农业需求状况2445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546项目前景26第5章项目建设方案27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2752功能分区2853湖泊有机水鱼养殖技术方案28531品种组合283532采用湖底种青养鱼模式29533湖底种青养鱼技术30534配套设施3254草食动物养殖技术方案32541总体布局32542生产区的规划34543草食动物养殖工艺流程3755沼气生产采集技术方案37551建设标准37552建设成本与效益3856牧草种植技术方案39561品种选择39562整地39563施基肥40564播4种4057经果林种植技术方案41571葡萄栽培技术方案41572绿化苗木栽培技术方案4358生态庄园建设方案45581生态庄园设计45582生态庄园建设46第6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7第7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871建设投资48711估算范围48712估算依据48713建设投资估算及构成4972建设期借款利息5073流动资金51574项目总投资5175资金筹措5176资金使用计划51761固定资产投资使用计划51762流动资金使用计划51第8章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5581财务和经济分析评价方法依据及基础数据5582成本与费用55821成本与费用估算说明55822生产成本56823总成本费用5683产品产量、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57831产品产量57832产品销售价格57833营业收入57834营业税金及附加57835增值税5784利润及分配58841利润总6额58842所得税58843净利润及分配5885财务盈利能力分析59851总投资收益率(总投资利润率)59852总投资利税率59853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5985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59855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分析6086偿债能力分析6087财务生存能力分析6088不确定性分7析60881盈亏平衡分析60882敏感性分板6189财务和经济评价结论和主要指标62810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63第9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64第10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65101组织机构65102各部门职责及人员配备661021项目管理部661022营销部671023技术部671024财务部671025综合管理部68103人力资源配置68104职工来源68105人员培训69第11章项目风险分析70111市场风险708112技术风险70113人员风险71114政策风险711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担单位111项目名称湖泊滩涂区基塘循环型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112项目建设地点宿松县佐坝乡113项目承办单位及项目法定代表人单位名称宿松县北湖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法定地址宿松县佐坝乡法定代表人孟海青12编制依据1、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第22号)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5、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6、宿松华阳河湖群综合利用与保护总体规划213项目建设内容根据湖泊生态系统的环境特点,构建“牧草小型草食物水果”、“水生经济植物贝类水禽”、“水禽浮游生物鱼”等复合循环生态链。为此,奸计4大农业生产区湖泊有机水产养殖区3000亩,水生经济植物种植区500亩,滩涂牧草种植区1000亩,湖滨水果种植区800亩,各产区配套建设休闲观光设施,形成有机农产品生产和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的循环型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总面积5300亩。14项目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项目产品主要有5大类水产品、水生蔬菜、水禽、肉羊、葡萄,均达有机农产品标准,详见表1。表1项目产品列表功能区水产养殖区水生蔬菜种植区牧草种植区水果种植区位置深水区浅水区滩涂规模3000亩800亩1200亩主要产品鱼、鳖等茭白、水芹、莲藕等蛋鸭肉鹅肉羊葡萄绿化苗木产量600吨480吨2万羽32万羽08万只640吨6万株15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项目建设期2年,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316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601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0784万元,见表103。流动资金480万元,建设期利息4592万元。银行贷款4000万元,企业自筹2016万元。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年销售收入(万元)22808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1858568年均利润(万元)422投资利润率()1540投资利税率()16静态投资回收期(年)76418综合评价宿松县北湖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整合现有资源,用现代科技改选湖泊滩涂区,发展循环生态农业。该项目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求,有助于推动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收入。项目技术成熟、方案合理,对环境无不利影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农业产业。项目建成达产后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风险可以接受。19本文中的有关名词基塘农业所谓“基塘农业”,是在养鱼水面(池塘)四周堤基4上种植不同的经济作物,如果树、绿化苗木、饲料植物、蔬菜、花卉等。从基塘农业历史发展上看,我国的基塘农业始于明清时代,即在珠江三角洲广东及江苏、浙江一带的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到近40年来,湖北以及发展到全国许多省份的草基鱼塘,还有是正在经济发达地区兴起的花基鱼塘。不同类型的基塘农业,在鱼池周围基埂上种植不同经济植物,但这些经济植物的肥料来源都取自鱼塘肥沃的淤泥。人们从这些作物上获得其经济价值外,还简接地或直接地作为养鱼饲料或肥料,达到渔业与农业配套、综合经营、良性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草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周围种植草类植物如苏丹草、黑麦草、象草、蚕豆、墨西哥饲用玉米、苦买菜等10多种,直接作米养鱼饲料、肥料。随着精养鱼池大面积成片的快速发展,草基面积也快速发展,标准化精养成鱼池,每口鱼池多在20亩,或3040亩,大部分鱼池都配套一定面积的种草堤硬,在堤硬上种植各种青饲料。一家一口塘承包,经营方便。近20年来,池塘种草养鱼从池硬上种草,发展到在池底种草,池底种草养鱼是一种新的池塘养鱼模式,是解决养鱼饲料、肥料不足的新途径。基基鱼塘是近十年来基塘农业中出现的新动向,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花卉的要求越来越大,而出现的花基鱼塘,在基墉上种植各种花卉。花基鱼塘已在不少地区出现,生意兴旺。基塘的开发以种植栽培种苗繁育为重点,大搞优质花卉、绿化苗木等多元化种植。塘内水产养殖以长江水系名优质鱼的养殖和孵化为5主要经营方向。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培育大批试管苗,用为花卉种苗。果基鱼塘果基鱼塘出现在明初池塘养鱼兴起之后。原不很适应果木生长的低洼地区,利用堆土筑墩或挖土筑基,以填高地势,相对降低地下水位种植果树。利用凹陷的积水池进行养鱼,堤基上栽植荔枝、柑橘、龙眼、香蕉等果树,以收到果鱼两利,后人称为“果基鱼塘”。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江淅一带,果基鱼塘的出现,是渔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方式。果基鱼塘自明清开始直到现在,仍是广东、江浙一带渔业和果业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观光农业的兴起,一些地区开始重视具有中国传统基塘文化的基塘农业的示范。如广东、浙江等地正在打造果基鱼塘基地,提升观光农业品位。浙江在打造世界最大果基鱼塘示范基地,在果基鱼塘上建设中国第一个批杷主题为特色的生态文化公园。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的平衡,采用主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关注的不仅是产品,而是整个生产体系的综合效益。它在减少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安全性的同时,还有效保护了农田及其他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同时,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肥料,避免了化学肥料带来的氮磷流失及由引起的水体富营6养化;通过合理的耕作措施,切实防止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通过农业废弃物如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的综上所述合利用,减少了外部物质的投入,既利用了农村的废弃物,也减轻了农村废弃物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有机农业在发挥其生产功能即提供有机产品的同时,关注人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有机农业基于健康的原则、生态学的原则、公平的原则和关爱的原则。这4项原则是有机农业得以发展的根基,也体现了有机农业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在全世界范围都被接受。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次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它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7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长江中下游流域是典型的集约农区,该区人口稠密、水土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该区域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现存湖泊总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长江流域湖泊总面积的93和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5。这些湖泊孕育出相当复杂的生物群落,是世界上罕有的淡水物种资源库。由于具有供水、调蓄、渔业、航运、休闲娱等多种功能,这些湖泊历来在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渔业功能对湖区农民的就业增收尤为关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湖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载体的水土资源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问题之一是湖泊生态环境趋于恶化。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生植被退化严重,水生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水质下降,湖泊生态环境危机重重。迫切需要改善渔业生产模式,探索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现代湖泊渔业生产方式。问题之二是湖区农民增收难度大,生活水平下降。由于渔业生产方式和生产经营理念落后,渔业资源被过度利用,但开发效益微薄。导致渔业资源日趋匮乏、水体水质与水产品质量下降,养殖效8益滑坡。探索质量效益型渔业新模式意义重大。问题之三是湖区耕地紧缺,但沿湖滩涂资源丰富。受季节性水位上涨影响,滩涂区无法耕作油菜、棉花、水稻等常规作为,致使大量滩涂地长期处于荒废状态。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和水生动植物良种,发民水生经济植物种植和水禽养殖是湖泊滩涂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宿松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县总水面面积682平方公里,基中可养水面560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二,水域滩涂资源是天独厚。当前该县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选择该县开展湖泊滩涂区循环型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对于探索沿江湖网地区农民增收之路和生态改善之道具有重要的示菬意义。22投资的必要性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13年以八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而建设现代农业,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的循环农业模式已有较多成熟模式可循,如“粮果”、“粮蔬”、“粮茶”等单一型生态链联接与转换模式,以及“粮果蔬”、“林草禽”、“粮畜蔬“等复合型生态链联接与转换模式。沿江滨湖地9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也进入上升的拐点,进一步提升的难度加大;同时,湖泊富营养化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压力骤增。因地制宜,探寻符合滨湖地区资源禀赋特点的循环农业模式意义深远,形势紧迫。第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湖水污染的二场革命,是实现滨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从牺牲环境向保护建设环境转变,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代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资源一次消耗到多次利用、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隆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第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滨湖地区“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解决滨湖地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的单一追求高产、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10的农业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该类地区“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第三、湖泊生态修复与保护需要目前,我国湖泊渔业除少数大型湖泊是天然捕捞型渔业外,大部分湖泊属放养型渔业,其特点是放养种类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天然鱼类产量下降。渔获物优势种类为草鱼、白鲢、鳙鱼和鲤鱼等。对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基本上不予重视。为方便比较起见,人们把此类渔业称为传统渔业。而可持续渔业充分考虑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注重渔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寻求湖泊的渔业功能与其它功能的协同发挥,产量不是追求的第一目标。可持续渔业强调不能因为渔业活动导致或加速湖泊富营养化,更不能因为渔业活动导致或加速湖泊面积和体积的萎缩。国内外的渔业实践早已表明没有优质的水质条件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渔业的发展是不可能持续的。传统渔业与可持续渔业的比较见表21。表21传统渔业和可持续渔业的特点传统渔业可持续渔业渔业经济特点产量相对高相对低产值低高市场主要是当地的和国内的扩大,甚至是国际的生态学特点渔业种类主要是食浮游生物的鲢鳙主要是食鱼性鱼类如鳜鱼和鲶鱼和草食性鱼类如草鱼以及甲壳类如河蟹和虾类食物链(网)短,简单长,复杂生态对策R对策者居多K对策者居多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沉水维管束植物占绝对优势系统稳定性不稳定稳定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维持较高水平外源营养输入输入量大不需要,系统净化能力强11N,P浓度高低透明度低高社会效应湖泊美学价值受到严重损害未受损害水资源用途狭窄、成本高广、成本低第四、提高滩涂资源利用率,开辟土地新资源由于旱涝不保,沿湖大量滩涂地常年处于荒废状态。如何在不破坏湖泊生态环境的前堤下,充分利用滩涂资源,正是本项目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引进良种牧草动物,恢复滩涂针的生态植被,人工延伸湖泊生态链,实现湖泊生态环境改善与提升开发效益并举。湖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推行循环经济是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2第三章建设条件31资源和原材料本项目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支持产业。项目单位与当地政府签订了为期20年的湖面承包经营合同,享有3500湖面、1000亩滩涂、1000亩耕地的经营开发权。项目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是和种养殖所需要的各种种苗、饲料、有机肥等。水产种苗及有机肥自主生产,符合有机鱼养殖标准的渔用饲料拟从浙江海亮集团整体采购。项目实施所需场地和材料有保障。32项目选址321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遵循以下原则因地制宜。湖面养殖有机鱼,滩涂区发展林果,耕地种植牧草和饲料植物,畜禽圈舍建于相对封闭的滩涂区域。场址用地诮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相关法规。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13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应尽量靠近饲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地区,并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选址还应注意各地小气候特点,趋利避害。322项目选址依据地势地形地势应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地势应避风向阳,畜禽圈舍不宜建于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水禽养殖区最好选择靠河或低洼地带。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肉牛牧场一般按每2亩1头、肉羊按每亩2头设计,地面应平坦而稍有缓坡,以利排水,一般坡度在13为宜,最大不超过25。土质畜禽圈舍要求土壤透气透水性质,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且未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沙壤土兼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但不必苛求。水源水质有机水产养殖区要求水面开阔,溶解氧充足,污染源有效截留,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电力交通14电力供应对水产养殖和养殖至关重要,选址时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并要有备用电源。水产、畜禽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养殖物料的进出。但因防疫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不能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防疫和环保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3004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100米。同时,要距离居民点、工厂50010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距其他养殖场应在5001500米以上,距屠宰场和兽医院宜在10002000米以上。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周围环境建场还应考虑周边环境的各种因素,如水电、排污等。综合以上考虑,本项目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宿松现代农业发展布局,按照建设华阳河湖群生态经济区战略要求,实施绿色生态工程,项目最后选址在佐坝乡得胜村。33项目区的建设条件33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项目位于宿松县佐坝乡得胜村。宿松县佐坝乡地处东经11611北纬3006,位于安徽省宿松县西南部,皖鄂两省毗邻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由于受亚热带15季风气候控制,辖区域内气温温和湿润、阳光充足、四季雨量充沛。年平均气176,全年日照17021小时,无霜期为279天,非常适于水稻、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作物的生长。佐坝乡位置特点是“五指绕水”,因此,水资源很丰富,很适合发展水产经济,这里的农业经济特点是“三水经济”,即水产、水禽、水果。佐坝乡地处皖、鄂、赣三省结合部,是安徽省对外开发开放的西南门户,该乡镇14个行政村民小组,人口51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丘陵地貌。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山水交错,优质可养水面10万亩,出产各种名、特、优水产和农产品,其中黄湖大闸蟹、罗氏沼虾和龙湖绿色无公害大米享誉全国,享有渔米之乡之美誉,交通发达,105国道、沪蓉高速和昌九铁路穿境而过,与周边的城乡居民、武汉、合肥等省会城市均只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乡村公路实现了晴雨通,路面油化率高,运输方便快捷,通讯设施先进,电信、邮政网络覆盖全乡,邮政绿卡全国联网,通存通兑。电力设施完备,11万伏高压电网保障了充足的电力需求,全乡农网改造全部到位,电力资源丰富、安全、充裕。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已形成花卉专业村、经果林专业村和畜禽养殖专业村6个专业户400多户,有力推动了佐坝乡传统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进程,乡党委、政府立足资源,提出了开发“三水”产业(即水产、水禽、水果)的远景规划,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整齐,每年该乡劳务输出近2万人,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项目所在宿松佐坝乡属典型的滨湖型乡镇,全镇极少工矿企业,16农业产业是主导产业,是本项目理想的建设场所。332自然资源情况气候条件。宿松地跨东经1155211635,北纬29473026。县域南北长约71公里,东西宽约67公里,国土面积239353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县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水量12916MM,年平均日照时数20237小时,无霜期225天。、水资源。宿松是水产大县,水域面积达125万亩,其中可养水面84万亩,宜渔淡水面积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而且资源条件优裕,水体理化性能良好是安徽省水产重点县。青、草、鲢、鳙、鲫、虾以及鳖、鳝等水产品量高,莲子、芡实、荸荠、菱、藕、水禽等水生动植物品种全。近年来,全县大力培养水产支柱产业,正努力建设“水上宿松”。土壤资源。土壤以河流冲积物、板页岩、石炭岩等发育而成,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525,PH值为中性或中性略酸。34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41政策环境近年来,休闲农业已在我国部分地方发展起来了,并且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农业部在我国农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要求强化扶持,典型引导,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民间的现有休闲农业17发展为基础和民间投资为主体力口大财政支持力度。采取政府立项补助,先建立若干示范点,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支持道路的整修,停车场、路灯、公厕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产品品牌的宣传,重点支持开展休闲农业的综合系统研究,探索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以及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目标,摸索建立休闲农业品牌和围绕休闲农业基地建设的系列产品开发与服务内容范畴,逐步带动休闲农业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政策支持是本项目建设的强大动力。342硬件设施条件供电线路已投资230万元,建成三相四线动力供电线路8000米,总功率负载能力500KW,能够满足项目区引水灌溉、排涝及养殖生产需要。提水站已建提水站2座,装机功率50KW;包括砖石结构机房20及配套控电设施。通场道路建设砂砾路面通场公路6000M,路面宽3M。343项目的技术基础公司在状大自身技术力量的同时,大力开展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整合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成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为公司进军现代农业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344项目单位经营管理能力宿松县北湖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专注绿色循环农业产业,着力发展集18现代有机水产养殖、绿色生态种养、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公司。公司以“面向城市、服务三农”为理念,按照“诚信、务实、创新、多赢”的经营方针,以市场为导向,建设运营生态农业庄园,并且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资源,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高标准、规范化发展,以水产养殖、无公害蔬菜、畜禽养殖、四季果园种植和休闲观光为主的农特产业。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开发能力,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效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多项省、市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和新产品开发任务。从公司的研发人员素质和公司业已取得的新产品开发成果看,完全可以保证项目实施任务的顺利完成。35项目单位竞争优势分析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来年,我国政府对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给予大力支持,各地政府配套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发展“草鱼果(蔬)畜禽有机农业园”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公司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选择,在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北湖公司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1、有丰富的高科技运营管理经验北湖公司坚持走“承担、探索、超载”的创业之路,积极实践“技19术资本”的发展模式,正尝试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必有所作为。2、优秀的管理团队北湖公司下周有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有机农业人才队伍,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3、强大的技术支持本项目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整合我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成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为公司进军现代农业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此外,项目选址所在地也为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1、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资源项目所在地宿松县佐坝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物产丰富。年平均气176,全年日照17021小时,无霜期为279天,非常适于经果林、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作物的生长。2、有机鱼种苗供应有保障公司现有水产育苗基地100余亩,能够满足3000亩湖泊种苗投放需求。20第四章市场分析41产品市场供需情况的预测环境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世力界备国的普遍关注,有机食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当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以2030的速度增长,2012年将达到1200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了近5倍,美国、德国、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是有机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随着世界生态农业产品需求的逐年增多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有机食品将成为21世纪世界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主流方向。近年来,中国国内有机消费市场正悄然升温。2010年我国有机产品国内销售额达到800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增加了200倍。专家预计,未来10年,中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生产年均增长2030,在农产品生产面积中占有115的份额,达到1800万亩2300万亩。据统计,到2015年,年收入越过15万元人民币的富裕家庭预计将由2005年的290万户增长到850万户。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将更青睐安全、健康的有机产品。中21国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出口和国内市场都已初具规模,未来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有机农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42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推动因素和潜在国内消费群体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未来的增长和发展具备多种圾利因素,其中主要推动因素是(1)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非常关注;(2)国际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3)中国加入WTO给中国有机农产品的出口提供了机遇;(4)食品安全事故的接连发生;(5)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6)超市销售网络的快速发展和销售成本的降低;(7)政府的优惠鼓励政策;(8)有机产品标识方面的规定和市场的逐步规范化增加了有机农产品的可信度;(9)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10)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产阶级的迅速壮大。据调查,北京超市中销售的有机蔬菜是常规菜价格的3倍以上,南京超市中则有机蔬菜价格是常规蔬菜的2倍左右,有机大米的销售价格是常规大米的155倍。较高的溢价,真实的反映了在中国最发达城市中有机农产品的价格定位,表明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目前中国的有机农产品消费群体主要是中高收入阶层。虽然目前中国国内市场有机农产品销售价格比较高,但也存在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并且已尼形成以下三个主要消费群体(1)集团消费,根据北京最大的有机连锁专卖店乐活城的总22经理在2007年有机食品博览会上的介绍,包括使馆在内的集团消费占其收入的50以上;(2)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白领阶层,环保意识强,注重自身健康,且有比较强的购买力;(3)孕产妇、婴幼儿为主的特殊消费群体,在国外这个群体就是有机农产品消费的主要力量,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人对独生子女的健康十分关心,也舍得投入,但国内专门针对婴幼儿的有机食品还比较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43未来有机农产品消费趋势在过去十几年,发达国家有机农产品消费额占农产品消费的比重都在迅速增长。目前,欧洲国家有机农产品消费的年增长率为2030,德国消费者保护、食品和农业部部长赛娜特屈耐斯特女士提出了德国的有机食品占全部食品的比例到2015年达到25目标,而奥地利现在则已经达到10以上的水平。表41美国食品销售总额和有机食品销售额和增长率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35944286503961007360862510381119021383116718N/A19217621020717320214616220944379045414047479049838052183053061253540654414155679159813608091112141619222528年份有机食品销售额亿美元有机食品销售增长率食品总销售额亿美元有机食品比重额亿美元23美国是发达国家有机农产品主要消费国之一,美国有机产品市场在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2006年,美国有机农产品消费的年增长率达到21,销售额达到177亿美元。1990年美国有机食品销售额只有10亿美元,1997年达到3594亿美元;1997年的10年间(表41),每年消费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多数年度以接近20的速度增长,2006年有机食品消费量达到16718亿美元,有机食品销售量占食品总消费量的比例从1997年的08,上升到2006年的28;2007年有机食品消费量则达到200亿美元,OTA根据2007年调查数据估计20072010年美国有机食品销售额年增长速度为18,2015年将达到380亿美元。与有机农产品消费快速增长相比,发达国家有机农业面积增长趋缓,意大利和英国出现负增长(表42)。发达国家有机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的减缓与对有机农产品需求的为断增长,预示着他们将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更多的有机产品,国际有机农产品贸易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这无疑给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机。2015年中国有机农业面积超过350万H,未来10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表42部分发达国家有机农业面积变化年份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德国英国2002105095123632682006123016020051108060资料来源OTASMANUFAOTURENSRUVEY,2006AND2007额亿美元24资料来源SOELFIBL2008年度调查和WORLDORGANICAGRICULTURESTATISTICSANDFUTUREPERSPECTIVES2003由于发达国家有机农产品消费增长强劲,而生产由于劳动力成本等原因发展趋缓,中国有机农产品面临着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同时国内有机农产品市场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据相关人员估计,中国有机农产品在未来10年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3050;有机食品占国内有机食品市场的比例有望达到13,中国将成为第二大有机产品生产国和第四大有机农产品消费国;中国有机农产品将获得全球市场份额的5,也就是50亿60亿美元的规模甚至更高,中国有机农产品前景非常看好。笔者认为,中国有机农产品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可以预见未来十几年内,出口增长速度应该高于国际市场的增长速度,据此,以欧洲过去几年有机农产品市场增长率的下限20和中国过去几年实际出口增长率的下限30测算,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在2015年可以达到70亿100亿美元的规模,2018年将达到120亿150亿美元的规模。中国有机农产品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即将进入快速成长期,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增长将高于世界有机农产品消费增长的平均水平,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以美国过去10年有机农产品市场平均增长率18和2010年以来中国国内市场增长率下限20对未来国内市场进行预测,2015年中国国内有机农产品将达到1500亿的市场规模,2020年将达到2000亿元的市场规模。2544休闲观光农业需求状况休闲农业项目能较好地满足现阶段我国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生态观光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是一种文化性强、具有浓郁大自然情趣的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提出与实践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中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休闲观光农业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受到广泛重视。休闲观光休闲农业在强化城市食品供应、生态屏障、科技示范和休闲观光功能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成为许多大志市的重要战略选择。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符合当前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方面它能绿化、美化环境,扩大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促进农村开放,疏散城市拥护人口,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它又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为农副产品带来销售渠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动就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人们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无能为力出越来越多,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2460美元,从人均GDP指26标来看,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逐渐从观光游向休闲游过渡的历新阶段,休闲游又以短途休闲为主,休闲观光是其重要的方式,这给休闲观光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目前项目区周边城区人口100万,保守估计每年休闲观光休闲市场在07亿元。45产品方案格建设规模本项目是基塘循环型有机农业示范园项目,项目综合考虑“草一鱼果(蔬)畜禽有机农业园”五位一体循环经济生态模式,可生产4大类有机农产品鱼类、蔬菜、水果、畜禽产品。该项目建设规模为湖泊有机水产品养殖区3000亩,年产鲢、鳙、鲫、鳜、草鱼等10余种有机水产品1500吨,符合有机标准的水产种苗800万尾;湖滨经果林种植区800亩,年产葡萄、桃、杏等多种有机水果700吨,绿化用苗木15万株;滩涂草食动物养殖区1000亩,其中牧草种植区800亩,草食动物及水禽圈舍200亩,年产肉牛100头、肉羊500头、鹅5000羽、蛋鸭5000只、鸡6000只;休闲观光区占地100亩,建设4座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水上会所,4万平米湖滨度假村,年接待能力10万人以上。46项目前景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27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沿江湖泊生态系统较陆地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应用基塘农业循环理论,引进先进的开发模式,可实现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其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可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采用基塘循环农业理论,因地制宜,以湖区有机水产品养殖为核心,在周边滩涂区、近岸耕地区分别构建滩涂草食动物养殖区、湖滨经果林区和近岸果蔬区,休闲观光区穿插于各功能区之间。各功能区之间以食物链为纽带,形成物质生态循环链。同时,各功能区内部又自成微循环系统,使整个园区物质流实现多通道交叉循环,生态链更加稳固。能量流则以陆生草类、水体浮游植物为发端,分别沿草食动物、鱼类、水禽链呈散射状流动。具体设计见图51。28图51生态农业循环链图52功能分区项目区分设五大功能区湖泊有机鱼养殖区、湖泊水生经济植物种植及蛋鸭区、滩涂牧草种植及草食动物养殖区、湖滨经果林种植及草食动物养殖区、休闲观光区。其中湖泊有机水鱼养殖区3000亩,年产鲢、鳙、鲫、鳊、鳜、草鱼等10余种有机水产品600吨;湖泊水生经济植物种植及蛋鸭区800亩,年产茭白、水芹、莲藕等水生蔬菜480吨、蛋鸭2万羽;滩涂牧草种植及草食物动物养殖区1200亩,年产肉羊08万只、肉鹅32万羽;湖滨经果林种植及草食动物养殖区1000亩,年产有机水果牧草浅水区肉羊、鹅卵石肉羊蛋鸭休闲观光水生蔬菜沉水植物贝浮游生物微藻鱼、中华鳖渍葡萄野生草耕地耕地滩涂29400吨、绿化用苗木6万株、肉鹅04万羽;休闲观光核心区占地100亩,新建1万平米湖滨度假村,年接待能力4万人以上。53湖泊有机水鱼养殖技术方案531品种组合选择长江水系鱼类,根据各物种生学习性,按照营养层级理论设计品种组合。底层物种首选鲤、鲫、青鱼、细鳞斜颌鲴、中华鳖;中层草鱼、鳊、鲂等;上层鲢、鳙、鲌等。532采用湖底种青养鱼模式项目区所在富家湖水位季节性波动明显,每年12月份以后,下湖平均水深仅3040CM,入夏以后,水位逐渐升至2CM以上,这为引进底种青养鱼模式创造了条件。5321湖底种青养鱼增产原理1充分利用养鱼休闲时间、湖底面积空间、太阳能量和底泥肥力。(1)充分利用养鱼休闲时间鱼池养鱼时间尤其是一般产量鱼池在3月底至10月底为期七个月,空闲时间从10月底至次年3月底为期约五个月。在这休闲时间如何利用,种植青饲料是一种最好的办法,种植的青饲料产量就是增加的鱼产量。为了提高青饲料产量,因此选择能在冬春季生长的优良植物是极为重要。30(2)充分利用池底面积空间池底面积大小与养鱼水面面积一样,一个20亩的鱼池就有20亩的池底空间,如能作为饲料斟地是十分理想的,真是难得。(3)充分利用池底肥力养鱼池底泥的肥力是很大的,种植青饲料不必再施肥,既节约成本,又有利于池底底质的改良。过去,塘泥是塘基上作物的主要肥源,每亩鱼池的塘泥可供一、二十亩基面肥料。池底种青,节约劳力,不必将底泥挖出来。(4)充分利用太阳能量从能量流动、转换角度来看,鱼产品的能量就是太阳能的能量流动、转换来的,青饲料利用太阳能,生产出大量青饲料,平均亩产青饲料0515万公斤,每2550公斤青饲料可产1公斤鲜鱼。太阳能就这样一级一级级的流动,转化。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环保能源。种青湖泊光能利用率比天然湖泊的高得多,高510倍。池塘种青利用光能效率更高。“草基鱼塘”系统中的能量转化与养分循环研究表明,该系统中饲草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为083,鱼对饲料能的转化率为73,与以粮食作为鱼饲料比较,单位面积草地的产鱼当量是粮食作物的16倍,鱼对饲料N、P、K的转化率分别为168、323和20。5322湖底种青养鱼的植物种类底种青养鱼的植物首选小米草、稗草、黑麦草、黑藻等。5323湖底种青养鱼方式包括退田湖泊种青养鱼、围湖造田区洪水淹青养鱼和湖泊洪水31淹青养鱼。533湖底种青养鱼技术引进一年生禾本科稗属植物小米草,形如稗草,分蘖能力强茎叶利用率高,播种期长,根系发达,有46侧枝,茎扁圆光滑,出穗前株高1米,穗后可高达1518,叶长1060厘米,叶宽225厘米。小米草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且耐寒,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在长江流域地区58月生长最快,温度高达3840时,只要雨水充足,仍能很好生长。3月下旬至9月均可播种,其中种籽遗传性状较为稳定,属优质鱼用青饲料。5331小米草栽培利用空闲鱼种池栽培,一般淤泥深2025厘米较为理想,3月中旬排干池水,消毒,每亩投放生石灰75千克,全池化浆泼洒,杀灭有害病原物和野杂鱼,3月25日至4月初将小米草种籽晒一下,使种籽在休眠状态下复苏,然后以温水浸种催芽。同时,种草池底每亩投放1000千克人畜粪作基肥,人工撒播小米草种,每亩种量253千克。前期主要防止鸟害和水淹,一般苗期积水淹没苗顶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以免影响小米草产量。当小米草长到2030厘米时,追肥1次,每亩施尿素45千克,磷肥23千克。当株茎长到08米,就可以割部分青草喂成鱼。这时小米草鲜嫩,能被成鱼全部利用。每20千克草即可生长1千克草、鳊鱼,1亩高产饲料地可产小米草500010000千克,早期播种的,8090天就可以收种好。325332割“鱼溜”与淹青在5月底至6月初,株高达到1米,就可以在池中割一“田”字型鱼溜,割去小米草宽度为23米,割去的青草可以用来喂成鱼,也可以放在未种草的池中打堆沤肥。淹青时,每天向种草池中注水10厘米,共注水45次,使小米草顶端有2040厘米高出水面。这样,不至于淹青池小米草一次性腐烂,能使营养成分逐渐释放到水中,过肥水质容易得到控制,避免鱼池出现缺氧高峰。同时,在淹青的鱼溜中投放小浮萍种,每亩可放50100千克,作为培育草、鳊鱼的前期饵料。5333夏花放养淹青1星期后,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时即可投放夏花,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其中草、鳊鱼3000尾,鲢4000尾,鳙500尾,鲤300尾,彭泽鲫200尾。彭泽鲫在年底可成为商品鱼出售,鲢、鳙夏花宜比草、鳊夏花迟放1015天。这样,草、鳊夏花前期有了充足的饵料,对年底获得大规格斤两鱼种十分有利。5334饲养管理在67月份,由于淹青池中有大量浮游生物供鱼种摄食,无需人工再投饵施肥。8月份开始池内天然饵料逐渐减少,应增投其他嫩水草、旱草及精饲料。密切注意淹青池水质,控制过肥,避免缺氧泛池,高温季节要经常加注新水,使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这样,经过5个月的饲养,一般亩产鱼种可达300400千克,亩产值可达15002000元。种草淹青池比非淹青池亩增值33可达400500元。534配套设施购置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套,5吨级作业渔船1艘,排灌设备2套,网具等。建设垂钓位120座,修建进排水口拦鱼设施。54草食动物养殖技术方案541总体布局养殖区主要分五个功能分区A生活区包括本项目所有工作人员的食堂、职工宿舍、文娱和运动场所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地势较高的上风向或偏风向。此外养殖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B生产管理区此区包括本项目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会议室、技术室、化验分析室、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车库等。它们和日常的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且与外界联系频繁,应严格做好消毒防疫工作。C生产区生产区包括羊舍、禽舍和生产设施,是养殖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禁止一切外来车辆与人员进入。D隔离区隔离区包括兽医室、病畜隔离间、尸体剖检和处理设施、粪污处理区等。该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兽医34室可靠近生产区,病畜隔离间等其他设施应远离生产艺术馆。E牧草种植区占地1100亩,位于滩涂区或岗丘地带。F其他设施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养殖区最高处。供水条件好的可不考虑。道路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畜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生产区一般不设通向外界的道路,管理区和隔离区分别设路通向场外。排水场区地势宜有13坡度,路旁设排水沟,以利于雨雪水的排出。养殖区废物、污水处理是养殖区疫病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养殖区应结合本场特点,建立完整的废物、污水处理系统。绿化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进行养殖区总体布局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