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通电时需做的实验_第1页
变压器通电时需做的实验_第2页
变压器通电时需做的实验_第3页
变压器通电时需做的实验_第4页
变压器通电时需做的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压器通电时需做的实验在通电前常规要做以下实验1、耐压实验;2、直流电阻实验;3、变比实验;4、容量检测;5、因为是油变还要做下油的耐压和介损(这个供电局经常不做)。但前四个一定要做1、检查变压器本体无缺陷2、各侧分接开关位置符合电网运行要求;3、变压器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合格;4、基础牢固可靠5、冷却风扇通电试运行良好;6、保护测量信号及控制回路的接线正确,各种保护应进行实际传动实验,动作应正确,定值符合电网运行要求,保护连接片(压板)在投入运行位置。7、变压器绝缘实验应合格,试验项目无遗漏;8、新变压器投入前做5次冲击试验,每次冲击后,要检查变压器有无异音异状。电力变压器现场交接试验方案(依据GB501502006编制)试验序号试验项目标准要求备注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1所有分接。2三相项电阻不平衡率2,三相线电阻不平衡率1。3同温下于出厂比较不超2由于变压器结构等原因,差值超过本条第二款时,可只按本条第3款进行比较。2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变压比的规律;电压等级在220KV及以上的电力变压器,其变压比的允许误差在额定分接头位置时为05。3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必须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4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1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70。2当测量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时的温度不符合时,可按表605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较。3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4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应小于13。4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测量极化指数。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5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1进行器身检查的变压器,应测量可接触到的穿芯螺栓、轭铁夹件及绑扎钢带对铁轭、铁芯、油箱及绕组压环的绝缘电阻2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持续时间为1MIN,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3当轭铁梁及穿芯螺栓一端与铁芯连接时,应将连接片断开后进行试验4铁芯必须为一点接地;对变压器上有专用的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时,应在注油前测量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6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1当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8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2被测绕组的TG值不应大于产品出厂试验值的1303当测量时的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温度不符合时,可按表606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较。7非纯瓷套管的试验非纯瓷套管的试验,应按GB501502006第十五章“套管”的规定进行1测量绝缘电阻;测量套管主绝缘的绝缘电阻63KV及以上的电容型套管,应测量“抽压小套管”对法兰或“测量小套管”对法兰的绝缘电阻。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1000M。2测量20KV及以上非纯瓷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和电容值;表1503套管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的标准套管型式额定电压KV63KV及以下110KV及以上20500KV电容式油浸纸07胶粘纸1510浇铸绝缘10气体10非电容式浇铸绝缘20注A复合式及其它型式的套管的TG值可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B对35KV及以上电容式充胶或胶纸套管的老产品,其TG值可为2或25。在室温不低于10的条件下,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不应大于表1503的规定;电容型套管的实测电容量值与产品铭牌数值或出厂试验值相比,其差值应在10范围内。注整体组装于35KV油断路器上的套管,可不单独进行TG的试验。3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应符合GB501502006附录一的规定;纯瓷穿墙套管、多油断路器套管、变压器套管、电抗器及消弧线圈套管,均可随母线或设备一起进行交流耐压试验。4绝缘油的试验。套管中的绝缘油可不进行试验。但当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取油样进行试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超过表1503中的规定值;套管密封损坏,抽压或测量小套管的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套管由于渗漏等原因需要重新补油时。套管绝缘油的取样、补充或更换时进行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更换或取样时应按GB50150第6012条第三款及表1901中第10、11项规定进行;电压等级为500KV的套管绝缘油,宜进行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补充绝缘油时,除按上述规定外,尚应按标准GB50150第1903条的规定进行;充电缆油的套管须进行油的试验时,可按标准GB50150表1705的规定进行。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上的变压器,在交接时,应提交变压器及非纯瓷套管的出厂试验记录8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1当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10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直流泄漏电流2试验电压标准应符合表607的规定。当施加试验电压达1MIN时,在高压端读取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值不宜超过GB501502006附录三的规定。表607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直流泄漏试验电压标准绕组额定电压KV610203563330500直流试验电压KV10204060注绕组额定电压为138KV及1575KV时,按10KV级标准;18KV时,按20KV级标准。分级绝缘变压器仍按被试绕组电压等级的标准。附录三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泄漏电流参考值附表31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泄漏电流参考值额定电压KV试验电压峰值KV在下列温度时的绕组泄漏电流值A10203040506070802361520356333050051020406011223333201733505030255074744539771111116755112167167100831662502501501252504004002351783565705703309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1容量为8000KVA以下、绕组额定电压在110KV以下的变压器,应按GB501502006附录一试验电压标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2容量为8000KVA及以上、绕组额定电压在110KV以下的变压器,在有试验设备时,可按GB501502006附录一试验电压标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见附录一)10绕组连同套管的局部放电试验1电压等级为500KV的变压器宜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实测放电量应符合下列规定预加电压为。测量电压在下,时间为30MIN,视在放电量不宜大于300PC。测量电压在下,时间为30MIN,视在放电量不宜大于500PC。上述测量电压的选择,按合同规定。注UM均为设备的最高电压有效值。2电压等级为220KV及330KV的变压器,当有试验设备时宜进行局部放电试验。3局部放电试验方法及在放电量超出上述规定时的判断方法,均按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中的有关规定进行。11绝缘油试验1绝缘油试验类别应符合GB501502006表1902的规定;试验项目及标准应符合GB501502006表1901的规定。2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应符合下述规定电压等级在63KV及以上的变压器,应在升压或冲击合闸前及额定电压下运行24H后,各进行一次变压器器身内绝缘油的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两次测得的氢、乙炔、总烃含量,应无明显差别。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进行。3油中微量水的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变压器油中的微量水含量,对电压等级为110KV的,不应大于20PPM;220330KV的,不应大于15PPM;500KV的,不应大于10PPM。注上述PPM值均为体积比。4油中含气量的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电压等级为500KV的变压器,应在绝缘试验或第一次升压前取样测量油中的含气量,其值不应大于1。12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1在切换开关取出检查时,测量限流电阻的电阻值,测得值与产品出厂数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2在切换开关取出检查时,检查切换开关切换触头的全部动作顺序,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3检查切换装置在全部切换过程中,应无开路现象;电气和机械限位动作正确且符合产品要求;在操作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的85及以上时,其全过程的切换中应可靠动作。4在变压器无电压下操作10个循环。在空载下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检查切换装置的调压情况,其三相切换同步性及电压变化范围和规律,与产品出厂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5绝缘油注入切换开关油箱前,其电气强度应符合GB501502006表1901的规定。13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在额定电压下对变压器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5次,每次间隔时间宜为5MIN,无异常现象;冲击合闸宜在变压器高压侧进行;对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试验时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发电机变压器组中间连接无操作断开点的变压器,可不进行冲击合闸试验。14测量噪音电压等级为500KV的变压器的噪音,应在额定电压及额定频率下测量,噪音值不应大于80DBA,其测量方法和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的规定进行。15检查相位检查变压器的相位必须与电网相位一致。附录一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附表11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额定电压KV最高工作电压KV1MIN工频耐受电压KV有效值油浸电力变压器并联电抗器电压互感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干式电抗器穿墙套管支柱绝缘子、隔离开关干式电力变压器纯瓷和纯瓷充油绝缘固体有机绝缘出厂交接出厂交接出厂交接出厂交接出厂交接出厂交接出厂交接出厂交接出厂交接36101520356311022033050035691151752304056901260252036305500182535455585140200395510680152130384772120170335433578182535455585140200395510680152130384772120170335433578182330405080140200395510680162127364572126180356459612182330405080140185395510680162127364572126180356459612182330405080140185395510680182330405080140185395510680182330405080140185360460630182330405080140185360460630182330405080140185360460630162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