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精品]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_第1页
[硕士论文精品]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_第2页
[硕士论文精品]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_第3页
[硕士论文精品]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_第4页
[硕士论文精品]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硕士论文精品]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摘要环境成本内部化即对环境外部成本进行估价并将它们计入产品价格中,内部化到生产和消费商品与服务的成本中,从而体现资源的稀缺性,消除其外部性。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环境一词也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热点,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已成为未来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议题。而环境成本内部化被公认为解决贸易与环境矛盾的有效方法。我国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也开始对环境问题关注,尤其在对外贸易中我国是绿色壁垒的最大受害国之一,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也是势在必行。但目前国内外对是否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存在较激烈的争议一方面解决环境问题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人们又担心环境成本内部化会影响我国比较优势、产品竞争力,从而影响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即从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角度考察是否要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及如何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成因、效应、以及对我国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对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作一个较为完整的探讨,从而给贸易环境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最后,本文将对比国内外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情况,针对我国对外贸易实际情况,从发展外贸角度对我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提出建议。关键词环境成本内部化;外部性;对外贸易ABSTRACTABSTRACTTHESOCALLEDINTERNALIZATIONOFENVIRONMENTALCOSTREFERSTOTAKINGACCOUNTOFTHECASTOFENVIRONMENTASAPARTOFTHEPRODUCTIONANDCONSUMPTIONCOSTTHEREBY,WECANINTERNALIZETHEENVIRONMENTALFACTORSINTOTHEECONOMICALCATEGORIESINRECENTYEARS,AS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SGROWINGCONCERNFORTHEECOLOGICALENVIRONMENT,THEENVIRONMENTHASBECOMEANINTERNATIONALMOSTTALKEDWORDANDTHECONFLICTBETWEENENVIRONMENTANDTRADEHASBECOMEALL_IMPORTANTTOPICOFDISCUSSIONININTEMATIONALTRADETHCINTEMALIZATIONOFENVIRONMENTALCOSTISRECOGNIZEDASANEFFECTIVEWAYTOSETTLETHESECONFLICTSUNDERTHESTRATAGEMOFSUSTAINABLEDEVELOPMENT,CHINAHASFOCUSEDONENVIRONMENTALISSUESESPECIALLYINRECENTYEARS,CHINAHASBECOMETHEBIGGESTVICTIMININTEMATIONALTRADEBECAUSEOFENVIRONMENTISSUESSOINTERNALIZINGOFENVIROUMENTALCOSTINCHINAISIMPERATIVEBUTPEOPLENOWALSOARGUEABOUTTHATWHETHERITISNECESSARYTOINTERNALIZEENVIRONMENTALCOSTCONSIDERINGDEVELOPINGCHINESEFOREIGNTRADETHEBENEFITOFINTERNALIZATIONISKNEWBYALL,BUTONTHEOTHERHAND,MANYPEOPLEWORRYABOUTTHATINTERNALIZATIONWILLWEAKENCHINESECOMPARATIVEADVANTAGESANDCOMPETITIVEABILITIESTILISARTICLEWILLFOCUSONTHISISSUETOEXPLOREINGREATERDEPTHANDDISCUSSWHETHERCHINASHOULDIMEMALIZETHEENVIRONMENTALCOSTANDHOWTOINTERNALIZECONSIDERINGFOREIGNTRADEFACTORSINCHINATHROU【GHTHERESEARCHINGOFTHEREASONANDEFFECTOFTHEINTERNALIZATIONOFENVIRONMENTALCOSTKEYWORDSINTERNALIZATIONOFENVIRONMENTALCOST;EXTERNALITIES;INTERNATIONALTRADE2序言序言20世纪50、60年代,国际上就提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1992年,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人类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贸易“环保时代”的到来;1995年WTO成立,提出了国际贸易“绿色化”的新概念,并专门设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表明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已成为未来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议题。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的腾飞阶段,这也是资源、能源高消耗,环境成本高付出的阶段。以往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是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过程,但现在我国已经不能也不可能走这样的发展模式了。首先,这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战略,不利于我国人民的长期利益。目前,我国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解决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其次,现在的国际大环境下,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发达国家虽然走过这样的发展道路,但如今它们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重视环境问题。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各种名目的绿色壁垒等等,给高环境成本的经济、贸易模式下了封杀令。贸易与环境的矛盾根源于环境成本的外部性,即环境成本并未计入生产、消费成本,市场价格未能反映商品和服务的环境成本,生产者追求私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断扩大生产而忽略了环境闯题,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成本内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对是否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存在较激烈的争议一方面解决环境问题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人们又担心环境成本内部化会影响我国比较优势、产品竞争力,从而影响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即我国对外贸易中是否要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如何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虽然国外对这一问题有了大量的研究,但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多从理论上探讨,我国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外贸的影响缺乏实证分析和具体系统的政策建议。比如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内部化会淡化比较优势,但实际上在世界各国都纷纷提高环境标准,重视提高产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品生态内涵的情况下,我国实行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否真会淡化比较优势,影响程度大小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一定是不利的等问题没有深入探讨。另一方面,环境成本内部化仍面临很多问题如各国担心影响传统比较优势,发达国家利用其制造贸易壁垒,具体实施环节的建设和大量资金的需求、国际合作等等。因此,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成因、效应、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实施措施,对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作一个较为完整的探讨,从而给贸易环境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对我国及国际上的环境政策、环境问题探讨的情况的分析,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充分拥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进行研究。尽可能地搜集当代国外和国内典型环境成本内部化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他们的成果,帮助我们的研究分析;同时,运用比较研究法,研究国际上其他国家处理环境与贸易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为当前的研究提供借鉴;运用实验研究法,分析我国贸易中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地位、比较优势等,从现实情况看环境成本内部化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本文拟将分为三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概述、环境成本内部化行为选择以及环境成本内部化措施建议。第一章环境成本内部化概述,概要说明什么是外部性,外部性的原因,什么是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及环境成本的大概界定分类等,并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整理阐述。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该部分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成本内部化对贸易国福利、比较优势、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可能引起的负面作用等方面讨论我国是否要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我国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对内部化的福利效应分析上,笔者将社会福利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剩余以及环境污染引起的外部成本。首先分析没有对外贸易的情况下,环境成本内部化对社会净福利的改进作用,接下来把上述分析扩展到存在对外贸易的情况下进行该产品进出口两国的局部均衡分析,研究对外贸易中环境成本外部性的存在对进出口国福利的影响。该部分的第四节序言则针对理论上关于环境成本内部化可能降低比较优势、产品竞争力的疑问,对我国比较优势和相关产品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环境成本内部化对我国产品比较优势、竞争力负面影响不大的结论。通过诸多方面的论证,笔者最终得出我国对外贸易中实行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必然趋势、利大于弊,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环境成本内部化可能带来的问题,做好相应准备。在第三章中,笔者试图对我国如何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提出建议。该章分析对比世界主要国家及我国环境成本内部化情况,寻找我国可借鉴之处,接下来笔者着重就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相关方面对我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施提出较系统的建议。当然仅仅靠环境成本内部化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比如对于全球性扩张污染问题、一些需要高额资金投入和高技术支持而企业无法独立完成的环保项目等,需要政府公共政策支持、加强各国多边合作。本文重点将致力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研究环境成本内部化对我I虽1贸比较优势、福利效应等因素的具体作用情况。因此第二章的第三、四节是本文的重点目前国内还没有结合我国具体产品数据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后比较优势的影响作实证分析,在内部化对国际贸易中福利的分析笔者将内部化在国内生产中的福利效应扩展到国际贸易中进行局部均衡分析,这两点是本文的创新点。同时由于我国环境成本内部化还未正式启动,因此对比较优势、竞争力的影响仅仅是预测,该部分需要收集整理大量的关于我国贸易产品的贸易相关数据、环境密集型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情况,以及查找国外内部化进程状况和国外相关产品贸易数据,这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一定难度,是本文的难点。9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第一章环境成本内部化概述第一节相关概念及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现状阐述一环境问题概述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其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环境污染的原因是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生态破坏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和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化锐减等。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1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的差别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集中。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别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因为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没有足够能力进行环保;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酸雨随着大气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威胁全人类。第一章环境成本内部化概述二环境与贸易两难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一直以来,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改造或破化。尤其是近百年来,大规模的工业化使得人类社会空前发展,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伤害。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始于发达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问题。不仅要求提高生活水平,更要求对医疗保健、健康、环境质量等方面的重视。1968年3月,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WS高达在国际开发年会上发表了“绿色革命一成就与担忧”的演讲,首先提出了“绿色革命”的概念。在此后的几十年中,“绿色”成了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代名词,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绿色纺织品等纷纷面世,并在全球逐渐形成了一股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推崇的“绿色浪潮”。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环境问题也由国内转向了国际。全球变暖加速、热带雨林减少和臭氧层消耗等问题的加剧引起了公众对此问题的关注。国际贸易的兴盛也成了加大环境开发、加重环境负担的重要因素。一些产品尤其是资源性产品的贸易使出口国扩大资源开采导致生态破坏。比如,发达国家大量从我国进口森林产品,实际上鼓励我国砍伐森林,导致我国本就不丰富的森林资源进一步破坏。又如一些有害物品、危险化学品、含污染物的产品、不可分解或不可回收的材料包装等的国际贸易不仅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还在国际间的运输、交换以及最终消费中产生环境危害。这些产品本文称为“环境密集型产品”即需要大量消耗环境资源的产品,包括资源型产品和易污染产品等的贸易,也对环境退化负有一定责任。另一方面,对环境的关注也对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一定限制。对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真正讨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以来全球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同时环境保护运动也蓬勃兴起。不同国家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一直存在尖锐的利益冲突。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为由建立贸易壁垒,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例如,1991年的墨美“金枪鱼案”。美国引用其国内法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对进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口金枪鱼采取限制措旌,引起墨西哥向GATT争端解决机构提请裁决。1994年,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荷兰也对此向GATT提请裁决。迄今为止,提交GATTWTO争端解决机构处理的此类争议不下10起,在争端解决机构之外处理的则为数更多。可以说在贸易自由化加重环境问题的同时,环境壁垒又反过来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手段。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环境壁垒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例如,英国以氯霉素含量超标为由禁止进口我国蜂蜜;我国绿茶因农药含量超标出口欧洲受阻;2002年欧盟以卫生、检疫环节存在严重问题为由禁止进口我国动物源性产品,等等。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国际贸易中加入对环境的考虑是大势所趋。所以我国应当主动思考这类问题,寻求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重视产品的环境质量,以提高我国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环境成本外部性及其内部化实际上,贸易并不是环境问题全球扩张的根本原因。贸易与环境的冲突根源于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的外部性。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而这里主要指的是后者。即贸易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生产或提供该种产品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比如,纸张生产产生的污染物倾泻于河流,导致水污染,降低该地区水资源使用者的效益,而这些成本都未能计入纸张成本之中却由纸张生产、消费者之外的第三方水资源使用者或政府等承担。由于市场价格未能反映环境成本,体现全部的社会成本,污染者生产、消费者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厂商为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而扩大生产,使产量超过了社会最佳产量如图11,造成资源过量消耗、环境破坏。第一章环境成本内部化概述图11环境成本外部性与生产消费如图11为完全竞争条件下某具外部性的污染产品生产决定。MSC为社会边际成本,MPC为厂商私人边际成本,MPB为消费者私人边际效益也即需求曲线D。由图可见,社会最佳生产点为A点,最佳产量10;由于环境成本的外部性,私人成本或市场价格并没包括全部社会成本MPC在MSC下方,为了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厂商根据私人边际成本提供生产,SMPC。这就导致最终市场均衡产量为15,大于了社会最佳产量,加大了污染,增加自然负担。一般来说外部效应的内部化是解决外部性的有效措旌。所谓内部化,即将外部边际成本计入私人边际成本之中,使产品市场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环境成本内部化即指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对环境外部成本进行估价并将它们计入产品价格中,内化到生产和消费商品与服务的成本中,从而体现资源的稀缺性,消除其外部性。商品在生产、使用、运输等过程中,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流失,由此产生的成本即环境成本。笔者认为环境成本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A自然资源使用的费用B、污染对自然界的破坏、人类健康的影响等成本;C、为治理污染而付出的费用;D、预防污染的费用。誊雒12。F,【L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第二节相关文献综述自20世纪50年代,环境问题被提出以来,就有大量学者开始致力于经济增长、贸易发展与环境冲突的研究。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就此问题的理论探索也是有效的解决方法,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一贸易的环境效应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研究源于贸易与环境问题两难的讨论,首先贸易的环境效应成为第一个讨论焦点。一种观点认为,国际贸易扩大了生产消费规模,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快了环境退化速度,尤其是在污染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将进一步恶化。如CHICHILNISKY1994”另一种观点认为,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实现收入增加从而对本国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GROSSMAN和KRUEGCR1995将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他们认为,规模效应使生产扩大加速了环境退化同时也产生环境治理成本的规模经济;结构效应使污染产业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污染加剧而清洁产业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污染减少;技术效应即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技术水平提高有利于环保。以后的学者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收入效应、法规效应等PANAYOTOU2000。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观点,比如对于结构效应,他们考虑到环境问题的外溢效果和全球扩散性,认为清洁产业有比较优势的国家由于进口污染产业有比较优势国家的产品而导致本国的环境标准下降COLE,MA1999,相反的也有人认为进口污染产品指生产过程中造成污染的产品是把本国的污染漏出到其出口国CHIEHILNISKY1994。对于这一命题一些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VMEFIERCPPCLMHILL1998。就贸易的技术效应对30个钢铁生产国25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贸易更开放的国家“CHICHIINISKY,GNOFTHSOUTHTRDDEANDTHEGLOBALENVIRONMENTALLLECOLLREV841994。GROSSMAN,GMANDK邝E婀,ABECONOMICGROWTHANDTHEVIMNMANTQJECON1101995OPANAYOUTOU,THEODOREGHIBALIZATIONANDTHEENVIMNMENT。CIDWORL【INGPAPERNO532000”COLE,MAEXAMININGTHEENVIRONMENTALCASEAGALNSTFREETRADEJPOLITEGON6219998CHICHILNISKY,GNORTHSOUTHTRADEANDTHEGLOBALENVIRONMENTAM,ECONREV84099419ERIERCPPDINHILL,TRADEANDENVIRONMENTANEMPIRICALANALYSISOFTHETECHNOLOGYEFFECTINTHESTEEIINDUSTRY,DEPARTMENTOFECONOMICSRECEIVEDMARCH3,199814第一章环境成本内部化概述技术扩散更快,从而支撑这一行业环保所需的技术效应。李秀香,张婷2004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出口扩大对环境C02的影响,发现出口的增长并没有带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量增加,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O对于以上环境与贸易两难的命题,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支持者认为,这个问题并不在于贸易本身,其根源在于环境成本的外部性,市场不能反映商品和服务、生产与消费中的环境成本,市场失灵形成价格扭曲,导致环境密集型产品出口国污染加重,进口国环境标准下降,环境问题的全球扩张等等。因此环境成本内部化是解决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根本途径。二环境成本内部化对贸易的影响理论上人们都普遍承认环境成本内部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对于环境成本内部化对贸易的影响,人们产生了各种分歧比如环境成本内部化对贸易量的影响,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等等。关于内部化对贸易量的影响,有人认为内部化会提高产品价格减少贸易量,也有人引入HELPMAN1999的论点“专业化将促使贸易量的扩大”,认为环境成本内部化会导致国际生产中专业化分工加强从而扩大贸易量。LINDEN1991对进出口国都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后国际贸易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环境成本内部化会使出口国和进口国的供应曲线都左移,从而使得达到新的均衡时,进出口量与内部化前相比,并没有变化。而ROPKE1994认为不论增加或减少贸易量都不一定是坏的结果,减少贸易量能提高工业国家的自我供给能力。关于环境成本内部化对比较优势、产品竞争力影响的讨论是另一个热点。普遍的观点认为单方面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将降低该产品的比较优势,ROBERTEKOHN2000认为在进出口国都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后,其比较优势与该国的边际污染大小有关如果污染密集产品出口国的边际污染损害大,其污染税就应该更高,因此会降低出口国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减少贸易量;如果污染密集型产品进口国的边际污染损害更大,那么进口国的污染税就会更高,从而李秀香,张婷,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C02捧放量为倒国际贸易问题200407。LINDEN,PH,1991INTERNATIONALECONOMICSIRWIN,HOMOWOOLL。ROPKE,1,1994TRADE,DEVELOPMENTSUSTAINABILITYACRITIACALASSESSMENTOFTHEFREETRADEDOGMAEC01ECON915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提升出口国在该方面的比较优势,增加贸易量。同时ROBERTEKOHN建立了三国模型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后各国的福利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如果其他国家都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那么没有进行内部化的国家福利会下降。卢荣忠1999是我国较早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开始研究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一国比较优势受环境成本内部化影响主要表现在各国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差异,不同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成本不同,内部化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也不同;各国环境标准差异,越严格其环境成本越高;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差异,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与一国产品的比较优势成反比;各国对环保补贴的差异,补贴多的国家比较优势较强。我国部分学者如郑军、姜太平2003。认为,环境成本内部化本身就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的完善,让产品价格涵盖了全部社会成本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比较优势体系。而对于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人们普遍认为在当今国际市场非价格竞争因素日显重要、对产品环境质量越发看重的情况下,环境成本内部化并不一定削弱产品竞争力郭峰濂2005。傅京燕、陈红蕾2002进行了南北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对比较优势影响的实证分析,她们通过分别对80年代和90年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关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计算,得出环境成本内部化使发达国家大部分污染产品比较优势下降,而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上升。三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措施的研究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很多,比如环境补贴、环境税收等。许多学者认为补贴很可能对经济和环境都有害MYERS,KENTL998。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1999的一份研究表明,即便是在严格的捕鱼规则下,捕鱼补贴也很容易加大对鱼存量的压力,多余的捕鱼能力目前遍布世界,使得以前多产的渔业濒临破产边缘。STONECD1997进一步讨论了政府回购多余渔船的政策,发现这种ROBERTEKOHNTHEEFFECTOFENVIRONMENTALTAXESONTHEVOLUMEOFINTERNATIONALN们EECOLOGICALECONOMICS3420007778O卢荣忠,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7期。郑军、姜太平,环境成本内部化形成新比较优势,当代经济2003年第5期。郭峰濂,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第1期。傅京燕、陈红蕾,国际贸易中产品环境成本内部化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2年第2期MYERS,NANDKENT,J1998PERVERZESUBSIDIES,IISD。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1999SUSTAININGMARINEFISHERIES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第一章环境成本内部化概述措施也注定失败渔民考虑到船只破旧后可以卖给政府,便会买更多的船了。相对环境补贴人们普遍认为污染税是更有效的措施DOUGLASWYU,WILLIAMTSUTHCRLANDANDCOLINCLARK2002。以上的研究正印证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观点外部性是贸易中环境问题的根源,政府补贴只是政府公共财政支出行为,并未把污染、环境成本内部化到经济个体中,没有对个体进行经济上的制约,以至于经济个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利用补贴进一步扩大生产、破坏环境。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首先要确定需要内部化的环境成本。一般认为环境成本包括资源开发成本、环境损害造成损失成本、治理环境成本和预防成本等,黄惠萍、王毅成2000认为由于当代人使用了一部分资源而不能为后代使用的效率损失也应计入环境成本。王立彦1995认为环境成本还应包括环境维护支出。对于如何内部化谷祖莎2003,胡研红、傅京燕2001等提出了较系统的建议包括对环境资源合理定价、如何界定产权及适合的环境政策措施如技术支持、污染税、保证金制度等。俞剑平、蒋瑛璎等认为污染税征收是在厂商造成一定污染程度之后而采取的一种被动措施,他们提可以通过政府向厂商提供防治技能的政策来主动防污。四对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置疑虽然环境成本内部化被普遍认为是贸易与环境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环境成本内部化只能解决一部分国内、局部的环境问题;环境内部化必须首先解决环境资源定价、产权界定和“政治失灵”等问题,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很大难度郭峰濂2005。SHMUELAMIR1995贝1从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对环境成本内部化提出了疑问,他援引热动力理论认为来自ODOUGLASWVU,WILLIAMJSUTHERLANDAADCOLINCLARKTRADEVCRSASENVIRONMENT,TRENDSINECOLOGYEVOLUTIONVOL,17NO7JULY2002。黄惠萍、王毅成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露,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12月。王立彦生态环境成本核算论略,统计研究1995年第3期。胡研红、傅京燕论环境成本内部化,生态经济2001年第4期卢荣忠,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7期。俞剑平、蒋瑛璎、葛高杰T绿色贸易发展与政府在位研究以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析,世界经济2004年第4期。郭峰濂,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第1期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环境和经济的福利的总和不会受到经济和环境之间界线划分的影响,所以环境资源不需要被内部化到经济体系中。他认为要把环境全部内部化到经济就意味着耗竭精力,其本身就是一件很没效率、不经济的事,而如果只内部化一部分被破坏的资源那么就会使这种破坏影响到剩下的没有被内部化的资源。另一些学者针对污染外溢、全球扩散问题对内部化进行了讨论,这尤其引起了经验分析者们的重视,一些摸拟分析表明污染外溢如C02对其他国家并无很大影响如OLIVERAMARTINS等1992,CLINTONADMINISTRATION对东京议题的一份研究,见BARRETS,1998。;而有些研究则认为污染的外溢对外国的不利影响是显著的如BEMSTEIN等人1999,NORDHAUSANDBOYER1998。当外溢不利影响显著的时候,环境成本内部化就不能发挥作用了环境成本内部化减少本国生产和污染,但相应的没有内部化国家的生产就会扩大,污染会增加,如果这种污染外溢性很强,那么内部化的国家环境也会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内部化意义就不是很大了。对于这个问题,PAOLACONCONI2003。认为应该在本国内部化征收环境税的同时也对进口进行限制,提高进口税以减少国外的生产和污染。同时他也指出外溢性不显著时,绿色游说组织越大,政府越倾向于环境、贸易保护,而在外溢性显著的情况下绿色游说组织对政府环境、贸易决策的影响就不确定了。五结论虽然对于内部化有很多置疑,比如上文AMIR对内部化的异议。但我对AMIR的观点不尽同意1他推论的前提是总福利分为经济福利和环境福利,认为总福利不变即经济和环境福利之和不变。但总福利并不仅仅包括经济和环境两个部分,因此即便是总福利不变,也不代表经济和环境福利之和不变。2福利的取向因人而异,它并不简单如自然科学中的动能可以衡量,经济上得到失。SHMUEIAMIR,THEENVIRONMTNTALCOSTOFSUSTAINABLEWELFARE,ECOLOGICALECONMOMICS131995。BARFS,1998POLITICALECONOMYOFNLC娜PROTOCOL,OXFORDREVIEWOFECONOMICSMDMS。BEMSTEIN,PM,MONTGOMERY,WD,RUTHERFORD,TF,1999GLOBALIMPACTSOFTHEKYOTOA驰MENTRESULTSFROMTHEMSMRTMODELRESOURCEANDENERGYECONOMICS21,;NORDHAUSWD,BOYER,JG,1998REQMEMFORKYOTOECONOMICANALYSISOFTHEKYOMPROTOC011NPRESENTEDATTHEENERGYMODELINGFORUMMEETINGSNOWMASS,CO,AUGUST。PANLACONCONIGRECNLOBBIESANDTRANSBOUNDARYPOLLUTIONINLARGEOPENECONOMIES,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59200318第一章环境成本内部化概述去的福利与环境上失去得到的福利也不会像能量转换中的一样失去的能量总等于另一物体得到的能量总是相等的。比如以前人们更重视经济增长的时候,牺牲生态环境追求经济增长,他们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福利可能更大;而现在人们更关注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此时环境资源破坏而失去的福利可能更大。3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从长远考虑的问题,不能仅从当前静态的福利得失来考虑,即便当前对环境大量破坏的所失去的福利都可以在经济上得以弥补,长此以往对后代生活、社会发展也是灾难性的打击,而这种后代福利的损失是不可计量的。4关于内部化是否是经济和有效的这一问题,在本文第三部分中各学者对政策措施的实证研究就已经证明把环境成本内部化经济体系内部,比作为一个公共产品仅靠政府一方维系要有效。环境与贸易的两难其实就源于环境成本的外部性,环境成本内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当然环境成本内部化并非万能的解决方法,对很多问题如污染外溢性的内部化作用不大,因此在内部化同时配合其他措旌尤其是政府的努力政府间的合作也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环境成本内部化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成为一个成熟的体系,对中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研究如对我国具体的影响、系统的内部化程序等方面的研究还较缺乏。19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第二章我国对外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行为选择上一章简要阐述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相关概念以及研究成果。随着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致力于经济、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是否有必要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呢下文将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福利,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竞争力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四个方面权衡利弊,探讨我国是否应该实行环境成本内部化。从长远看,环境成本内部化是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有利于减少由于环境问题引起的贸易摩擦。但是,内部化后引起产品成本增加、价格上升,可能会影响对外贸易商品的比较优势、竞争力。笔者将重点考察环境成本内部化对我国贸易比较优势、产品竞争力的影响,权衡各种因素作用大小。最终,在本章第五节进行对比考察,阐明应该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观点,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节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必要要求“人类现在面临两个抉择一是改变自身的行为,重视、支持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事业,停止对环境的污染,使用可再生能源,从而全面提高全人类福祉;另一个是忽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等待大自然为人类宣判死刑。我相信人类将选择前一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一关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第二章我国对外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行为选择即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同时,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涵盖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减灾等环境闯题,也包括消除贫困、提倡生态旅游、规划社会转型等经济领域的问题以及促进文化多样性、性别平等、土著人权利和抗击艾滋病等社会文化领域的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际上越来越重视的一个议题。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2L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并在这次会议之后成立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MISSIONOILSUSTAINABLEDEVELOPMENT。2002年又在南非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复杂谈判,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二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一中国自身特点1庞大的人口压力中国用1份世界平均财富养活相应6倍的人口。庞大的人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缓慢,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沉重的压力。2资源短缺虽然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工艺落后等,使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状况。3深刻的环境危机人均资源少,自然环境面临极大的危机。因为城市环境污染仍在发展,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在2004年7月下旬,中国淮河突然爆发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染团,污水从上游奔腾而下,横扫千里淮河,黑色污水团全长133公里,总量超过5亿吨。而这种污染绝非淮河独有。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在此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实施目标国际研讨会上明确表示,“从总体上看,中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还在发展,工业污染严重,全国环境恶化的趋势还21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据统计,2003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210多亿吨。工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10余万吨,占全国排放量的近四成;工业氨氮排放量约40万吨,占全国排放量的三成多。工业废气污染严重,2003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八成,比上年增长近15;工业烟尘排放量近850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0多;工业粉尘排放量I000多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0亿吨,比上年又有增长。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出了环境容量。全国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超过环境容量的70以上。环境监测表明,全国七大水系62的监测断面受到污染,其中近一半属劣五类水质;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27的近岸海域水质超过四类,已不适于工业和港口用水。大气中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60以上,酸雨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3。全国14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一些城市存在出现公害事件的危险。二发展综合国力的要求在当代国际竞争中,一国的强弱,不仅决定于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或某一单方面的力量,而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COMPREHENSIVENATIONALPOWER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资源、民放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综合体。随着人们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这一概念。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具有可持续性的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综合固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发展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随着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类世界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谁在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上占据优势谁便能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与保障,创造更大的时空与机遇。可持续发展综合圈力将成为争取未来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和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二章我国对外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行为选择由此可见,环境保护已不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而是关乎社会发展、持续进步、国家实力、在国际竞争中能够立足发展的切实问题。自1992年联合围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积极有效地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得到加强,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三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全球可持续发展包括五大要点环境保护、能源开发、清洁水源、绿色贸易、发展援助。由此可见,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不仅是基于环境保护,更由于其发展绿色贸易的特质而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环境成本内部化,把外部环境成本纳入市场,计入成本、价格中,可以通过市场控制环境密集型产品的产量,谁污染谁付费和治理,从根本上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同时,在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使企业必须为污染付出代价,某种程度上迫使企业转向更绿色的生产方式和产品,利于发展绿色贸易。因此,可以说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二节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一国际新形势已经不允许“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先污染后治理,已被工业革命以来的二百年实践证明为所有国家颠扑不破的发展公理。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环境问题是工业化时期的共性问题。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攻坚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对能源消耗高和污染排放强度大的产业的需求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按照阶段论的观点,在技术不断进步使得单位产出的污染释放强度下降的情况下,先污染后治理是可行的道路,我们可以不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研究必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担忧。但是,当前世界发展形势却不允许我们再采用这样的发展方式了。早期的工业化过程一直伴随着较为突出的环境污染,直到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接近完成或完成之后,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才被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例如,英国的工业化导致了泰晤士河在近现代的近百年时间里看不到鱼,经过二战后的环境治理,才于1968年在泰晤士河中重新发现了40种鱼。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关注的焦点从国内问题转变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际环境问题在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显得日益重要,全球变暖的加速、热带雨林减少和臭氧层消耗等问题的加剧引起了公众对此问题的关注。现在,发达国家早已经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阶段,进入了环保经济、环保贸易时代。目前,全世界钢、铜产量的一半左右来自循环使用,纸制品大约有I3。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部类的生产中,水资源的消耗速率已达到“零”增长,有的已实现负增长。日本和北欧的几个国家1997年就达到了“零”,美国是在2001年。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环境意识逐渐加强。一些国家已试图利用贸易措施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问题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环境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开始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一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注的课题。1971年,GATT缔约方成立了一个环境措施和国际贸易的工作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最后也达成共识,开放、平等和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系将推动世界各国更好地保护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1994年4月,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达成协议,环境问题尽管不包括在谈判的内容中,但由于各缔约方的关心,所以,各缔约方也签署了正式的协议决定在WTO中全面开展环境与贸易问题的工作,并成立专门的环境与贸易委员会来处理与成员国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他们的决定把环境与贸易问题在WTO议程中提高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6年正式颁布ISOL4000系列国际环境标准,其中ISOL4001被称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通行证”。据不完全统计,至1999年底,全球共有13386家企业获得了ISOL4001标准认证,其中,贸易导向型的国家和地区实施标准非常积极,例如日本、新第二章我国对外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行为选择加坡、我国的台湾省等;2001年底,WTO第四届部长会议即“多哈会议”通过“部长宣言”,授权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开始贸易与环境议题的谈判。同时,环境作为一种新的贸易资源与一种新的贸易产业而被认识,从而在环境与国际贸易关系上开始了新的纪元。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欧等发达国家。2004年,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达17728亿美元,仅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即占我国出口市场份额的514。近年来,这些国家纷纷实行绿色标志制度,如德国绿色产品已占其全国商品类的30,日本评定的绿色产品已达2600种。为此,我国许多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受到严重威胁。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换句话说,我们已经错过了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时代,新的形势已经不允许我们走发达国家的“捷径”。二绿色壁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手段世界贸易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绿色壁垒日益成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式。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逐渐开始了环境成本内部化,他们制定以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为目标的政策规制,在对国内产业实旎环境指标,强调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还要求进口产品必须符合本国的有关环境标准。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国内产业支付了环境成本而使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比较优势。因此,常常以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