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 755-87_第1页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 755-87_第2页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 755-87_第3页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 755-87_第4页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 755-8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21313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离相封闭母线GB75587代替GB75581GENERALREQUIREMENTSFORROTATINGELECTRICALMACHINES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19871123批准19881001实施本标准参照采用IEC3411983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旋转电机以下简称电机,但控制电机及牵引电机除外。各类型电机凡有本标准未规定的附加要求时,应在该类型电机的标准中作补充规定。某些类型电机如在本标准的某些条文上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该类型电机的产品标准中作特殊规定。2术语定义本标准所用的一般术语的定义按GB290025电工名词术语电机的规定。本标准专用的术语的定义如下21定额由制造厂对符合指定条件的电机所规定的,并在铭牌上标明的电量和机械量的全部数值及其持续时间和顺序。22定额值定额中的某一量值。23额定输出功率定额中的输出功率值。24负载表示电机在某一瞬间供给一个电路或一台机械所需要的电量或机械量的全部数值。25空载运行电机处于无功率输出的旋转状态他均处于其正常运行条件。26满载对电机在额定输出运行时所规定的负载的最大值。27满载功率对电机在额定输出运行时所规定的功率最大值。注这一概念也适用于转矩、电流和转速等。28断能停转切断全部电能或机械能的输入,并完全停止运动。29工作制电机承受负载情况的说明,包括起动、电制动、空载、断能停转以及这些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先后顺序。210工作制类型在规定持续时间内由一种或多种恒定负载所组成的连续、短时或周期工作制;或者是负载和转速通常在允许运行范围内变化的非周期工作制。211热稳定电机发热部件的温升在一小时内的变化不超过2K的状态。212负载持续率负载时间包括起动和电制动与工作周期的持续时间之比,以百分数表示。213堵转转矩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转子堵住时测得的最小转矩。214堵转电流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转子堵住时从供电回路输入的稳态电流有效值。215交流电动机的最小转矩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从零转速到相应于最大转矩的转速之间所产生的最小的转矩。本定义不适用于转矩随转速的增加而连续下降的异步电动机。注该数值适用于不包括瞬变效应的通用转矩特性。216交流电动机的最大转矩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运行温度和转速不发生突降时所产生的最大的转矩。本定义不适用于转矩随转速的增加而连续下降的异步电动机。注该数值适用于不包括瞬变效应的通用转矩特性。217同步电动机的失步转矩同步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励磁电流以及运行温度和同步转速时产生的最大转矩。218冷却将电机内部由于损耗而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给初级冷却介质,并提高该冷却介质的温度,这一过程称为冷却。受热的初级冷却介质可用温度较低的新介质取代,或通过冷却器用次级冷却介质加以冷却。219冷却介质传递热量的介质液体或气体。220初级冷却介质温度比电机某部件低的一种介质液体或气体,它与电机该部件接触,并将其放出的热量带走。221次级冷却介质温度比初级冷却介质低的一种介质液体或气体,它通过冷却器将初级冷却介质放出的热量带走。222直接冷却内冷绕组一种绕组,其冷却介质流经位于主绝缘内部且与绕组形成整体的空心导体、导管或通道。223间接冷却绕组用222条以外的其他方式冷却的绕组,如绕组不表明是直接冷却还是间接冷却,则均理解为间接冷却绕组。注除218223条以外的关于冷却和冷却介质的其他定义,参照GB1993电机冷却方法224附加绝缘为了防止因基本绝缘损坏而发生触电事故,在基本绝缘之外增加的独立的绝缘。225转动惯量物体对于轴线的动态转动惯量,等于其质量微元与微元到轴线的距离半径平方乘积的总和。注该物理量的字母符号为J,单位用KGM2表示。226等效热时间常数等效热时间常数是用以取代几个单独时间常数的常数,以近似地确定绕组内电流发生阶跃性变化后的温度变化过程。227囊封式绕组用模塑绝缘完全封闭或密封的绕组。228实际平衡的电压系统在多相电压系统中,如电压的负序分量不超过正序分量的1长期运行或15不超过几分钟的短时运行,且电压的零序分量不超过正序分量的1时,即称为实际平衡的电压系统。229实际对称的回路由平衡的电压系统所供电的回路中,如电流的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均不超过正序分量的5,即称为实际对称的回路。230电压的实际正弦波形如电压波形的正弦性畸变率不超过5,即称为实际正弦波形。231实际无畸变回路由正弦波电压供电的回路中,如电流的正弦性畸变率不超过5,即称为实际无畸变回路。232电压电流波形正弦性畸变率电压电流波形中不包括基波在内的所有各次诸波有效值平方和的平方根值与该波形基波有效值的百分比。233电压的电话谐波因数THF电压波形中基波与各次谐波有效值加权平方和的平方根值与整个波形有效值的百分比。234标称牵入转矩同步电动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和励磁绕组被短路的条件下,以感应电动机方式运行于95同步转速时所产生的转矩。235发电机的电压调整率由于负载变化而引起的电压变化、用额定电压的百分数或标么值表示。注一般考虑满载与空载之间的电压变化。236发电机的固有电压调整率在负载变化而转速保持不变时所出现的电压变化,其数值完全取决于发电机本身的基本特性。用额定电压的百分数或标么值表示。237电动机的转速调整率由于负载变化而引起的转速变化,用额定转速的百分数或标么值表示。238电动机的固有转速调整率在负载变化而供电电压及频率保持不变时所出现的转速变化,其数值完全取决于电动机本身的基本特性。用额定转速的百分数或标么值表示。239电机的实际冷状态电机每一部件的温度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不超过2K时,即称为电机的实际冷状态。240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开路电压当转子静止时,对定子绕组施以额定电压而转子绕组开路,在集电环间所产生的电压。241小功率电动机折算至1500R/MIN时连续额定功率不超过11KW的电动机。3工作制与定额31工作制的表达与定额类别的选用规则311工作制工作制可用32条所规定的类型或按用户提出的其他工作制的要求予以说明。312工作制的表达用户应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工作制。在负载不变或按已知方式变化的情况下,工作制可用数字或用变量的时间程序图来表达。如果时间程序不明确,则应从S2S8工作制中选择一个假设的时间程序,但其繁重程度应不低于实际情况,或采用S9工作制。如未表明所需的工作制,则认为是S1工作制。313定额定额由制造厂按33条所规定的类型选用。一般选用以S1工作制为基准的最大连续定额或以S2工作制为基准的短时定额。如不合适,可按实际需要选用以S3S8工作制之一为基准的周期工作定额或以S9工作制为基准的非周期工作定额。314定额类型的选用一般用途的电机,其定额应为最大连续定额,并能按S1工作制运行。如用户未提出电机的工作制,则认为是S1工作制,而其定额为最大连续定额。短时使用的电机,其定额应为以S2工作制为基准的短时定额,并按34条的规定作出标志。对用于可变负载或负载包括空载、断能停转的电机,其定额应为以S3S8工作制之一为基准的周期工作定额,并按34条的规定作出标志。对用于转速变化、负载亦变化包括过载并作非周期运行的电机,其定额应为以S9工作制为基准的非周期工作定额,并按34条的规定作出标志。对按S3S9工作制之一选用定额的电机,通常采用等效连续定额作试验。在用户与制造厂双方达成协议时,也可按实际的或假定的工作制进行试验。但此种作法一般不是切实可行的。在确定定额时,对S1S8工作制,取恒定负载值作为额定输出,电动机用W表示,发电机用VA表示,见321328条,恒定负载运行时间“N”见图18;对S9工作制,取适当的满载值作为额定输出,见329条和图9中的“CP”。32工作制的分类工作制分为如下9类,它们主要适用于电动机,但其中某几类也适用于发电机如S1和S2。321连续工作制S1工作制在恒定负载下的运行时间足以达到热稳定见图1。322短时工作制S2工作制在恒定负载下按给定的时间运行,该时间不足以达到热稳定,随之即断能停转足够时间,使电机再度冷却到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在2K以内见图2。图1连续工作制S1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MAX达到的最高温度图2短时工作制S2323断续周期工作制S3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断能停转时间见图3。这种工作制中每一周期的起动电流不致对温升产生显著影响。324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4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对温升有显著影响的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断能停转时间见图4。图3断续周期工作制S3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R断能停转;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100RNN图4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4D起动;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R断能停转;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100RNDND325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5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一段快速电制动时间和一段断能停转时间见图5。图5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5D起动;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F电制动;R断能停转;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100RFNDFND图6连续周期工作制S6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V空载运行;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100VNN326连续周期工作制S6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空载运行时间,但无断能停转时间见图6。327包括电制动的连续周期工作制S7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电制动时间,但无断能停转时间见图7。328包括变速变负载的连续周期工作制S8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在预定转速下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或几段在不同转速下的其他恒定负载的运行时间例如变极多速异步电动机,但无断能停转时间见图8。注S3S8工作制每周期的持续时间很短,不足以使电机达到热稳定。图7包括电制动的连续周期工作制S7D起动;N在恒定负载下运行;F电制动;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载持续率1图8包括变速变负载的连续周期工作制S8D加速;N1、N2、N3在恒定负载下运行;F1、F2电制动;MAX在工作周期中达到的最高温度负荷持续率100322111NFNFNDND1003221121NFNFNDNF1003221132NFNFNDNF329负载和转速非周期变化工作制S9工作制负载和转速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的非周期工作制,这种工作制包括经常过载,其值可远远超过满载见图9。图9负载和转速非周期变化工作制S9D起动;L在可负载下运行;F电制动;R断能停转CP满载;MAX达到的最高温度;S过载运行33定额的分类定额分为如下五大类。331最大连续定额是制造厂对电机负载和各种条件所作的规定,按照这些规定,电机应能满足本标准的各项要求作长期运行。332短时定额是制造厂对电机负载、运行时间和各种条件的规定,按照这些规定,电机应能满足本标准各项要求;电机在实际冷状态下起动,并在规定的时限内运行,该时限应为下列数值之一10,30,60或90MIN。333等效连续定额是制造厂为简化试验而对电机的负载和各种条件的规定,按照这些规定,电机应能满足本标准的各项要求持续运行至热稳定;并且这些规定应与323329条所列工作制之一等效。334周期工作定额是制造厂对电机负载和各种条件的规定,按照这些规定,电机应能满足本标准的各项要求。按指定的工作周期运行。这类定额电机的工作制应符合323328条所规定的一种。每一工作周期的时间为10MIN。对S4、S5及S7工作制。如工作周期特别短,该时间及其表达方法可在产品标准中规定。负载持续率应为下列数值之一15,25,40或60。335非周期工作定额是制造厂对电机在相应的变速范围内的变动负载包括过载和各项条件的规定,按照这些规定,电机应能满足本标准的各项要求作非周期运行。这类定额电机的工作制应符合329条所规定的工作制。34标志341工作制类型的标志各种工作制除用32条规定的相应代号作为标志例如S1和S9工作制可用S1和S9标志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对S2工作制,应在代号S2后加工作时限,对S3和S6工作制,应在代号后加负载持续率。例S260MIN,S325,S640对S4和S5工作制,应在代号后加负载持续率,电动机的转动惯量JM和负载的转动惯量JEXT,后两者均为归算至电动机轴上的数值。例S425;JM015KGM2,JEXT07KGM2对S7工作制,应在代号后加电动机的转动惯量JM和负载的转动惯量JEXT,后两者均为归算至电动机轴上的数值。例S7JM04KGM2,JEXT75KGM2对S8工作制,应在代号后加电动机的转动惯量JM,负载的转动惯量JEXT以及在每一转速下的负载与负载持续率,转动惯量均为归算至电动机轴上的数值。例S8J05KGM2;JEXT6KGM216KW740R/MIN3040KW1460R/MIN3025KW980R/MIN40342定额类型的标志最大连续定额“CONT”或“S1”。短时定额持续运行时间,例“S260MIN”。等效连续定额“EQU”。周期和非周期工作定额同工作制的标志,例“S325”。341和342条所规定的标志应标在额定输出之后,如无标志,则应是最大连续定额。35定额的选定定额应按本章的规定选取,并按第10章的规定标于铭牌上。对具有多种定额的电机,其每种定额均应全面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如电机接线端子和电源间接有电抗器电力变压器除外并作为电机整体的一部分时,其额定值应归算至电源边的电抗器接线端子处。对用W作为额定输出单位的电机,额定输出的数值应按GB321优先数和优先数系中的R40优先数系选取,并加以圆整。36额定输出361直流发电机额定输出是指接线端子处的输出功率,用W表示。362交流发电机额定输出是指接线端子处的视在功率连同功率因数,用VA表示,也可用W表示。如无其他规定,同步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因数为08滞后过励。363电动机额定输出是指转轴上的有效机械功率,用W表示。364同步调相机额定输出是指接线端子处的无功功率,在超前欠励或滞后过励两种状态下用乏VAR表示。37额定电压371端子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是指在额定输出时电机端子间的电压,用V表示。372在较小电压变化范围内运行的发电机对直流发电机,如无其他规定,其额定输出和额定电流是指对应于该范围内的最高电压见431条的数值。对交流发电机,如无其他规定,其额定输出和额定功率因数是指对应于该范围内的任一电压见431条的数值。38多种定额电机381多速电动机的定额对多速电动机,应对每一转速规定明确的定额。382变参量电机的定额当额定参量如输出、电压或转速等可以有几个数值或在两个限值之间连续变化时,则应按这几个数值或限值来规定定额。本规定不适用于5的电压变化,也不适用于Y起动。4运行条件41海拔、温度、冷却介质和相对湿度除非用户另有要求,电机应按下列海拔、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设计。411海拔海拔不超过1000M。当运行地点的海拔指定为超过1000M或运行地点的冷却介质温度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时,应按534条的规定。412环境空气和冷却介质温度4121最高环境空气温度和冷却介质温度运行地点的环境空气根据电机冷却系统的不同,可以是初级或次级冷却介质温度随季节而变化,但不超过40。当运行地点的最高环境空气温度高于或低于40时,应按534条的规定。当电机采用水冷冷却器时,冷却器的进水温度应按5314条的规定。4122最低环境空气温度和冷却介质温度对已安装就位、处于运行或处于断能停转的电机,运行地点的最低环境空气根据电机通风系统的不同,可以是初级或次级冷却介质温度为15。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电机,但下列电机除外A以1000R/MIN为基准的额定输出大于3300KW或KVA的交流电机、额定功率小于600W或VA和所有带换向器或滑动轴承的电机。这些电机的最低环境空气温度为5。B用水作为初级或次级冷却介质的电机,水和环境空气的最低温度为5。如用户要求比上述更低的环境空气温度,则应将所要求的最低温度告知制造厂,并说明该温度是仅适用于电机的运输和贮存还是亦同样适用于安装以后。低于上述温度值应由用户与制造厂协议确定。413氢冷电机的冷却介质氢冷电机当冷却介质的含氢量按体积计算不少于95时,应能在额定条件下输出额定功率。当冷却介质中含有空气时,则混合气体的含氢量在任何情况下应不少于90,以确保安全。在计算效率时,除非制造厂与用户之间另有协议,混合气体的标准组成应为氢气占98,空气占2按体积计算并在规定的压力和再冷却温度下,风耗应按相应的密度计算。414环境空气相对湿度运行地点的最湿月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在该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下,电机经长时间停机后应能安全投入运行。42电气条件421电源本标准范围内的交流电机应能适用于三相50HZ电源,其电压应符合GB156额定电压中所规定的标准电压。选用电机的额定电压时,应考虑供电系统与受电系统两者电压的区别。注大型高压交流电机的电压可按最佳性能选用。422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和对称性电机的设计应满足电机能在4221,4222或4223条所规定的条件下运行。4221交流电动机电源电压应为实际正弦波形见230条。对于多相电动机,电源电压还应为实际平衡系统见228条。如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而电源电压的波形和平衡同时达到230条和228条所规定的极限,则电动机应不产生有害的高温,其温升或温度允许超过表1、2和3所规定的限值,但应不超过10K。如电动机需在电源电压的畸变超过10和电压系统的平衡经常超过228条所规定的极限的情况下如附近有大的单相负载或大的整流负载运行,则应由制造厂和用户协议。在进行温升试验时,电源电压的波形正弦性畸变率应不超过25。电压的负序分量在消除零序分量的影响后应小于正序分量的05。当制造厂与用户取得协议后,可用测量电流的负序分量来代替电压的负序分量,但电流的负序分量应不超过正序分量的25。4222交流发电机其供电的回路应为实际无畸变见231条和实际对称见229条。如发电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而供电回路的畸变和对称性同时达到231条和229条所规定的极限,则发电机应不产生有害的高温,其温升或温度允许超过表1、2和3所规定的限值,但应不超过10K。4223由静止电力变流器供电的直流电动机对电源的要求应在该类型电动机的标准中规定。在设计电动机时,应考虑由于变流器供电电压和电流的脉动对电动机性能的影响,与用纯直流电源供电的电动机相比,其损耗和温升将增加,换向情况将变坏。一般应配置外接电抗器以降低电压和电流的脉动。电抗器与静止电力变流器的合理匹配应与制造厂协商确定。43运行期间电压和频率的变化431电压的变化发电机在额定转速交流发电机并在额定功率因数下,如电压在额定值的95105之间变化,输出功率应仍能维持额定值。电动机当电源电压如为交流电源时,频率为额定在额定值的95105之间变化,输出功率应仍能维持额定值。当电压发生上述变化时,发电机和电动机的性能允许与标准的规定不同,温升限值允许超过表1和表2的规定,超过的数值应在各类型电机的标准中规定;但在电压变化达上述极限而电机作连续运行时,表1和表2所规定的温升限值允许超过的最大值为额定功率为1000KW或KVA及以下的电机为10K;额定功率为1000KW或KVA以上的电机为5K。注电机不允许在过载或任何与额定条件不同的工况下运行,除非已明确该电机适合于此种用途。432频率的变化交流电机当频率电压为额定与额定值的变化不超过1时,输出功率应仍能维持额定值。433电压和频率同时发生变化电压和频率同时发生变化两者变化分别不超过5和1,若两者变化都是正值、两者之和不超过6;或两者变化都是负值或分别为正与负值、两者绝对值之和不超过5时,交流电机输出功率仍能维持额定值,性能和温升限值按431条的规定。44电机的中点接地交流电机应能在中点处于接地电位或接近接地电位的情况下连续运行。对不接地系统,亦应能在一相处于接地电位的情况下偶尔作短时例如排除故障必需的时间运行。如需要作长期或连续运行,应由用户与制造厂协议,加强电机绝缘,使之能适应这种条件,并在使用说明书中加以说明。如电机绕组的线端与中点端不是相同绝缘,应在电机的使用说明书中说明。未征得制造厂的同意,不允许将电机的中点接地或将多台电机的中点相互连接,以免在某些运行条件下产生各种频率零序电流的危险,以及在一相与中点发生故障时可能使绕组受到机械损伤。5温升51温升试验时的条件511温升试验时的冷却介质温度电机可在任一合适的冷却介质温度下试验,如试验结束时冷却介质温度与使用地点所规定的或5345条所指定的温度之差大于30K,应按5352条的规定对温升限值进行修正。512温升试验时冷却介质温度的测定应采用在试验过程中最后的四分之一时间内,按相等时间间隔测得的几个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温升试验时的冷却介质温度。为了避免由于大型电机的温度不能迅速地随着冷却介质温度相应变化而产生误差,应采取一切适当的措施以减少冷却介质温度的变化。5121开启式电机或无冷却器的封闭式电机用周围环境空气或气体冷却环境空气或气体的温度应采用几个温度计来测量。温度计应分布在电机周围不同的地点,距离电机1至2M,高度为电机高度的二分之一,并应防止一切热辐射和气流的影响。5122用独立安装冷却器及用远处的空气或气体通过管道冷却的电机初级冷却介质的温度应在进入电机处测量。5123电机机座上或内部装内冷却器的封闭式电机初级冷却介质的温度应在其进入电机处测量;次级冷却介质的温度应在其进入水冷冷却器或空冷冷却器处测量。52温升的测定521电机某一部分的温升电机某一部分的温升即该部分温度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电机该部分的温度按本条规定的适当方法测量,冷却介质温度按51条的规定测量。522温度或温升的测量方法电机绕组或其他部分的温度测量方法有以下四种即电阻法、埋置检温计ETD法、温度计法和叠加法亦称双桥带电测温法,不同的方法不应作为相互校核之用。5221电阻法此法是利用绕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相应增大来确定绕组的温升。5222埋置检温计ETD法此法用埋入电机内部的检温计如电阻检温计、热电偶或半导体热敏元件等来测量温度,检温计是在电机制造过程中埋置于电机制成后所不能触及的部位。5223温度计法此法是用温度计贴附在电机可接触到的表面来测量温度;温度计除包括水银、酒精等膨胀式温度计外,也包括半导体温度计及非埋置的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用膨胀式温度计测量处于强交变磁场或移动磁场部位的温度时,应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采用水银温度计。5224叠加法双桥带电测温法此法是在不中断交流负载电流的情况下,在负载电流上叠加一微弱直流电流,以测量绕组直流电阻随温度而发生的变化来确定交流绕组的温升详见GB1029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的附录二和附录三。523绕组温度测量方法的选用电机绕组温度的测量方法一般应选用524条所规定的电阻法。对额定输出为5000KW或KVA及以上的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应采用埋置检温计法。对额定输出为5000KW或KVA以下但大于200KW或KVA的交流电机绕组,应选用电阻法或埋置检温计法。对额定输出为200KW或KVA及以下的交流电机绕组,应选用电阻法或叠加法。对额定输出为600W或VA及以下的电机,当绕组为非均匀分布或接线很复杂时,应采用温度计或非埋置型热电偶法。温升限值按表1的规定。对每槽只有一个线圈边的交流定子绕组,应采用电阻法而不用埋置检温计法。注为了校核这类绕组在运行中的温度,在槽底埋置检温计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测得的主要是铁心温度。在绕组与槽楔之间埋置检温计,虽然测得的温度偏低,但更接近绕组温度,因此可适用于校核试验,在此处测得的温度与用电阻法测得温度之间的关系,应通过温升试验来确定。对带换向器的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具有圆柱形转子同步电机的励磁绕组除外,选用电阻法或温度计法均可,但优先采用电阻法。对具有一层以上的直流电机静止磁场绕组,亦可采用埋置检温计法。524用电阻法包括叠加法确定绕组温升5241铜绕组铜绕组的温升TK由式1确定TRRRTTT2111102351式中R2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电阻,;R1试验开始时的绕组电阻,;T1试验开始时的绕组温度,;T0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用电阻法测量绕组温度时,试验前用温度计所测得的绕组温度实际上应为冷却介质温度。5242非铜绕组对铜以外的其他材料,应采用该材料在0时电阻温度系数的倒数来代替式1中的235,对铝绕组,除另有规定外,式1中的235用225代替。525用埋置检温计法确定绕组温升检温计应适当地分布在电机的绕组中,其数量应不少于6个。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检温计埋置于绕组预计为最热点的各个部位,并应有效地防止检温计与初级冷却介质接触,对表1,应以各检温计中读数的最高者不可靠的读数除外确定温升或温度是否符合要求;而对表2和表3,则可用各检温计读数的平均值。对每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线圈边的绕组,应按5251条的要求埋置检温计;当每槽只有一个线圈边或要求测量线圈端部温度时,应分别按5252和5253条的要求埋置检温计,但此时用埋置检温计所测得的温升或温度不能作为确定电机的定额是否符合本标准的依据。5251每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线圈边时检温计的布置检温计应位于槽内两个绝缘线圈边之间预计的最热点处。5252每槽具有一个线圈边时检温计的布置埋置于槽内的检温计应位于槽楔和绕组绝缘外层之间预计的最热点处。5253线圈端部检温计的布置检温计应埋置于线圈端部两个相邻线圈边之间预计为最热点处。检温计的热敏点应与线圈边的表面紧密接触并与冷却介质隔绝。526用温度汁法确定绕组温升用此法测量温度时,应将温度计贴附于电机绕组可接触到的表面,以测出接触点表面的温度。被测点与温度计的热传导应尽可能良好,并用绝热材料覆盖,以减少热量的泄漏。温度计法适用于既不能采用埋置检温计法又不能采用电阻法的场合。温度计法亦适用于下列场合A当不能用电阻法确定温升时,例如对低电阻的换向极绕组和补偿绕组以及一般属于低电阻的绕组,特别对引线和接触电阻占总电阻相当大比例的绕组;B旋转或静止的单层绕组;C批量生产的电机在检查试验时的温升测量。如果用户在电阻法或埋置检温计法的读数外还要求温度计法的读数,则温度计测得的电机最热点温升应由制造厂和用户协议,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超过下列数值对A级绝缘绕组65K对E级绝缘绕组80K对B级绝缘绕组90K对F级绝缘绕组115K对H级绝缘绕组140K527电机断能停转后所测得读数的修正电机的额定功率PKW或KVA断能后间隔的时间S小功率电机15P503050P20090200P50001205000P按专门协议5271用电阻法测量断能停转后的电机温度时,要求在温升试验结束就立即使电机停转。为了能足够迅速地获得可靠读数,需要有精心安排的操作程序和适量的试验人员。电机断能后能在如下给出的时间内测得第一点读数,则以读数计算电机的温升而不需外推至断能瞬间。5272如在上述间隔时间内不能测得第一点读数,则应尽快测得它。以后每隔约1MIN读取一次读数,直至这些读数开始明显地从最高值下降为止。将测得的读数作为时间的函数绘成曲线,并根据电机的额定功率将此曲线外推至上述相应的间隔时间,所获得的温度即作为电机断能瞬间的温度。绘制曲线时,推荐采用半对数坐标,温度标在对数坐标轴上。如停转后测得的温度连续上升,则应取测得的温度最高值作为电机断能瞬间的温度。5273对每槽只有一个线圈边的电机,如能在上述规定的时间内停转,则可采用电阻法。如电机在断能后至停转所需时间超过90S,而制造厂与用户事先有协议,则可采用叠加法见5224条。如电机断能后测得第一点读数的时间超过上述相应间隔时间的两倍,则5272条所规定的方法只有在制造厂与用户取得协议后才能采用。528最大连续定额电机温升试验的持续时间对最大连续定额的电机S1工作制,温升试验应持续进行至热稳定。如有可能,对电机在运行时和停机后的温度都应测量。529非最大连续定额电机温升试验的持续时间5291短时定额S2工作制试验持续时间即为该定额所规定的时限。试验开始时电机应为实际冷状态。试验结束时,温升应不超过5313条所规定的限值。5292周期工作定额S3S8工作制对断续负载,应按规定的负载周期连续运行,直至达到实际上相同的温度循环,判断的准则为将两个工作周期上的相应点联成直线,其梯度应小于每小时2K。如有必要,应在一段时间内以适当的时间间隔进行测量。在最后一个运行周期内,产生最大热量时间一半时的温升应不超过表1的限值。5293非周期工作定额S9工作制温升试验应以制造厂拟定的等效连续定额按528条进行。在拟定等效连续定额时,应以用户提出的、考虑到额定负载和转速的变化及允许的过载程度的S9工作制为基础。5210S9工作制电机等效热时间常数的确定电机的等效热时间常数通风应保持在正常运行状态可近似地确定电机的温度变化过程。此常数可用按5272条绘制的电机冷却曲线求得,其值为电机从断能瞬间到冷却曲线上温度相应于电机温升一半的一点所需时间的144倍即1/LN2。如电机的热时间常数多于一个例如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磁场绕组和换向极绕组的时间常数均不相同,则所有时间常数都应考虑,但应采用其中最可能导致危险温度的时间常数来确定温升。5211轴承温度的测量方法轴承类别测点测点位置A位于轴承室内,离轴承外圈1不超过10MM处2球轴承或滚子轴承B位于轴承室外表面,尽可能接近轴承外圈A位于轴瓦3的压力区,离油膜间隙1不超过10MM处2滑动轴承B位于轴瓦的其他位置注测点A与B之间以及这两点之间存在温度差,其值与轴承尺寸有关。对压入式轴瓦的套筒轴承和内径小于150MM的球轴承或滚子轴承,A与B之间的温度差可忽略不计。对更大的轴承,A点温度比B点温度约高15K。1)测点离轴承外圈或油膜间隙的距离,是从温度计或埋置检温计的最近点算起。2)对“外转子”电机,A点位于离轴承内圈不起过10MM的静止部分,B点位于静止部分的外表面、尽可能接近轴承内圈。3)轴瓦是支承轴衬材料的部件,将轴衬压入或用其他方法固定于轴承室内,压力区是承受转子重量和径向负载(例如皮带驱动所产生的)等综合力的圆周部分。轴承温度可用温度计法或埋置检温计法进行测量。测量时,应保证检温计与被测部位之间有良好的热传递,例如,所有气隙应以导热涂料填充。测量位置应尽可能靠近下面规定的测点A或B。53温度和温升限值531温度和温升的限值表表1规定了空气冷却电机在海拔不超过1000M、环境温度不超过40的条件下以额定功率运行时,从运行地点的环境空气温度起算的温升限值。表2规定了氢外冷电机从氢气在冷却器出口处的温度起算的温升限值,氢气在冷却器出口处的温度应不超过40参见5122及5123条。表3规定了气体或液体直接冷却电机有效部分的温度限值。注表13中,T表示温度计法,R表示电阻法,E表示埋置检温计法。5311如电机中的各个绕组采用不同的冷却方法时,则每一绕组的温度或温升的限值应符合相应限值表的规定。5312各种不同绝缘等级绕组的温度或温升限值,应符合相应限值表中按不同绝缘等级所规定的数值。表中没有规定C级绝缘的数值。5313对额定输出小于5000KW或KVA的短时定额电机,其温升限值允许较表1规定的数值高10K。5314对属于表1或表2范围内采用水冷冷却器的电机,温升应从初级冷却介质在冷却器出口处的温度起算参见5122及5123条,此限值表应用于冷却器出口处的初级冷却介质温度不超过40的情况。如制造厂与用户协商同意,温升也可从水冷冷却器的进水水温起算,如进水温度不超过25。表1或表2所列的温升限值可增加10K。必要时,应按534条有关海拔和最高冷却介质温度的规定修正温升限值。此外,如双方同意按5344条修正温升限值,可将规定的最高水温加上15K,按此数值从图10的曲线上读出修正值,再加上10K。图10最高环境空气温度或初级冷却介质温度与规定不同时温升限值的修正5315对以S9工作制为基准的非周期工作定额的电机,在运行期间温升允许偶然超过表1的限值。532额定电压超过11KV定子绕组的温升限值5321空冷电机对额定电压超过11KV、完全绝缘的定子绕组,表1规定的温升限值应减去如下数值A11KV以上至17KV,每1KV或不足1KV为15K用温度计法或1K用检温计法。B17KV以上,每1KV或不足1KV在减去A项数值之后再减去05K用温度计法或检温计法。5322氢外冷电机对额定电压超过11KV的定子绕组,表2规定的温升限值应减去如下数值A11KV以上至17KV,每1KV或不足1KV为1K。B17KV以上,每1KV或不足1KV在减去A项数值之后再减去05K。533轴承的容许温度当采用5211条中的测点A进行测量时,轴承的容许温度为滑动轴承出油温度不超过65时为80滚动轴承环境温度不超过40时为95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的轴承和立式安装的大型电机的推力轴承、导轴承或其他特殊轴承,其容许温度可在该类型电机的标准中另行规定。534运行条件与规定不同时温升限值的修正属表1范围内用空气间接冷却的电机,如运行地点的海拔和环境空气温度与第41条的规定不同时,以及用水冷冷却器的电机、如初级冷却介质的实际最高温度与第41条的规定不同时,表1规定的温升限值应按如下规定作修正5341如最高环境温度为40且海拔不超过1000M时,表1规定的温升限值不作修正。5342如指定的最高环境温度或实际最高冷却介质温度超过60或低于0,温升限值应由制造厂和用户协议规定。5343如指定的最高环境温度或实际最高冷却介质温度在40至60之间时,表1规定的温升限值应减去环境温度超过40的数值,参见图10。5344如指定的最高环境温度或实际最高冷却介质温度在0和40之间时,温升限值一般不加;然而在制造厂与用户之间协议后允许增加,但不应超过指定的最高环境温度或实际最高冷却介质温度减去40的差值,最大为30K,参见图10。5345如电机指定在海拔1000M至4000M之间使用、而最高环境温度未作规定时,则认为由于海拔升高所引起的冷却效果的降低可由最高环境温度相应地降低得到补偿,因此表1规定的温升限值不作修正。所指定的海拔和得以补偿的环境温度应按第102条的规定标于铭牌上。设1000M以上每100M所需的环境温度降低补偿值按温升限值的1折算,则运行地点得以补偿的假定最高环境温度以最高环境空气温度为40,海拔不超过1000M为基准如表4所示,这些数值适用于表1中项1B和项1C。5346当电机运行地点超过海拔4000M时,温升限值应由制造厂和用户协议确定。535试验地点的海拔或环境温度与运行地点不同时温升限值的修正表1用空气间接冷却的电机的温升限值(K)绝缘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项目电机的部件TRETRETRETRETREA功率为5000KW或KVA及以上电机的交流绕组606518085110010511251301B功率大于200KW或KVA但小于5000KW或KVA电机的交流绕组60651758090110511011251301C功率为200KW或KVA及以下电机的交流绕组,但本项的D和E除外2607580105125D功率小于600W或VA电机的交流绕组26575851101301E不带风扇自冷式IC40电机的交流绕组或囊封式绕组26575851101302带换向器的电枢绕组506065757080851051051253用直流励磁50606575708085105105125的交流和直流电机的磁场绕组,但第4项除外A用直流励磁绕组嵌入槽中的圆柱形转子同步电机的磁场绕组,但同步感应电动机除外90110135B多层的直流电机静止磁场绕组5060657570809085105110105125135C交流和直流电机的低电阻磁场绕组以及多层的直流电机的补偿绕组6060757580801001001251254D表面裸露或仅涂清漆的交流和直流电机的单层绕组以及直流电机的单层补偿绕组36565808090901101101351355永久短路的绝缘绕组46075801001256永久短路的无绝缘绕组7不与绕组接触的铁心及其他部件这些部件的温升,在任何情况下不应使其本身或邻近的绝缘或其他材料有损坏危险的数值出现8与绕组接触的铁心及其607580100125他部件9开启或封闭的换向器和集电环56070809061006注1对高压交流绕组的修正可适用于这些项目见532条。2对额定功率为200KW或KVA及以下电机的A、E、B和F级绝缘绕组,用叠加法测量时限值可比表中用电阻法的限值提高5K。3对多层绕组,如下面的各层都与循环的初级冷却介质接触,也包括在内。4温度计可用热敏试验带取代。5项9中的温升眼值,只有在换向器或集电环采用了与限值相适应的绝缘时才是允许的。但如换向器或集电环与绕组靠近,则他们的温升应不超过邻近绕组所采用绝缘等级的限值,温升只限于用膨胀式温度计测得,当采用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时,温升限值应由制造厂与用户协议,此时对功率为600W或VA及以下的电机,A、E和B级温升限值可提高5K;F和H级可提高10K。6苦采用90K或更高的温升时,对电刷材料的选择需符别注意。表2氢外冷电机的温升限值(K)绝缘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项目电机的部件TRETRETRETRETRE功率为5000KW或KVA及以上或铁心长度为1M及以上电机的交流绕组氢气绝对压力1150KPA8021002150200KPA752952200300KPA702902300400KPA6528521400500KPA622822H级的温升限值由制造厂与用户协议500600KPA602802600700KPA602802A功率小于5000KW或KVA或铁心长度小于1M的电机的交流绕组6060275752808021001002B交流和直流电机的直流磁场绕组,但项3和项4除外6075801002C带换向器的电枢绕组3用直流励磁的汽轮发电机的磁场绕组85105A补偿绕组和多层的低电阻磁场绕组6075801004B表面裸露或仅涂清漆的单层绕组36580901105永久短路的绝缘电阻6永久短路的无绝缘绕组7不与绕组接触的铁心及其他部件这些部件的温升,在任何情况下不应使其本身或邻近的绝缘或其他材料有损坏危险的数值出现8与绕组接触的铁心及其606075758080100100他部件9开启或封闭的换向器和集电环4607080805注1只有这一项的温升限值取决于氢气压力。2对高压交流绕组的修正可适用于这些项目见532条。3对多层绕组,如下面的各层都与循环的初级冷却介质接触,也包括在内。4项9中的温升限值只有在换向器或集电环采用了与限值相适应的绝缘时,才是允许的。但如换向器或集电环与绕组靠近,则它们的温升应不超过邻近绕组所采用绝缘等级的限值。温升只限于膨胀式温度计测得,当采用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时,温升限值应由制造厂与用户协议。5若采用90K或更高的温升时,对电刷材料的选择需特别注意。表3内冷式电机及其冷却介质温度限值()绝缘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项目电机的部件TRETRETRETRETRE在直接冷却有效部分的出口处的冷却介质A气体110110130130B水或油858585851C其他液体制造厂与用户协议交流绕组A气冷2B液冷120120114014013汽轮发电机的磁场绕组制造厂与用户协议H级的温升限值由制造厂与用户协议A用气体冷却,通过以下数量的气体出口通道而离开转子的21和21001153和410512061101258及以上115130B液冷3用直流励磁的交流和直流电机的磁场绕组,但项3除外A气冷1301504B液冷35永久短路的绝缘绕组6永久短路的无绝缘绕组7不与绕组接触的铁心及其他部件这些部件的温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应使本身或邻近的绝缘或其他材料有损坏危险的数值出现8与绕组接触的铁心及其他部件1201409开启或封闭的换向器或集电环41201305注1应注意用ETD法所测得的温度并不表示定子绕组最热点的温度,如冷却介质的最高温度符合项1的规定,则能保证最热点温度不会过高。定子绕组的温度限值是用于保护绝缘不致受铁心的影响而过热,埋置检温计测得的温度可用于监视定子绕组冷却系统的运行。2转子通风是以转子全长上径向出口通道的数量分级的。端部绕组的冷却介质殊出口特通道按每端一个计算。两处反方向的轴向冷却介质流的共同出口作为两个通道计算。3如冷却介质最高温度符合项1的规定,则能保证绕组最热点温度不会过高。4项9中的温度限值只有在换向器或集电环采用了与限值相适应的绝缘时,才是允许的。但如换向器或集电环与绕组靠近,则它们的温度不超过邻边绕组所采用绝缘等级的限值,温度只限于用膨胀式温度计测得,当采用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时,温度限值应由制造厂与用户协议。5若采用130或更高的温度时,对电刷材料的选择需特别注意。表1规定的空气间接冷却电机的温升限值由于试验地点与运行地点间的海拔上的差别,或由于运行地点所指定的或实际的最高冷却介质温度与试验地点冷却介质温度上的差别,应进行修正。5351试验地点的海拔与运行地点的海拔均不超过4000M不同时,表1规定的温升限值应按如下修正如有需要,应先按532和534修正表4温度绝缘等级海拔高度MAEBFH100040404040402000343332302830002826241915400022191693如运行地点的海拔高于试验地点,温升限值应按两者的海拔差进行修正,如无其它规定,每100M减少1,计算海拔差时,低于1000M的海拔均算作1000M。如试验地点的海拔高于使用地点,温升限值亦按上述规定修正,但每100M应增加1。如制造厂认为增加后的温升加上试验地点的环境温度导致电机温度过高,则应与用户协议解决。5352试验地点的环境温度与运行地点指定的最高环境温度或与5345条所规定的温度不同时,则表1规定的温升限值应修正如下如两者的差值不大于30K,温升限值不作修正。如试验地点的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运行地点所指定的最高环境温度在30K以上时,则温升限值应按上述有关条修正后再减去或加上一百分数,其数值为两者差值的1/5。536试验时考虑氢气纯度对温升限值的修正对于氢外冷或氢内冷的电机,如试验时氢气纯度与第413条规定的纯度98虽有差异,但如在95100之间,则温升或温度限值不作修正。6介电性能试验电机的介电性能试验包括测量绝缘电阻、对地和匝间绝缘耐电压试验。61绕组的绝缘电阻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热状态时或温升试验后应不低于2式所求得的数值RUP10001002式中R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M;U电机绕组的额定电压,V;P电机的额定功率,直流电机及交流电动机,KW;交流发电机,KVA;调相机,KVAR。62对地绝缘耐电压试验试验只对装配完成、各部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新电机进行。试验应在制造厂内进行。621耐电压试验的一般要求试验前应先测定绕组的绝缘电阻。在冷状态下测得的绝缘电阻,按绕组的额定电压计算应不低于1M/KV。如需进行超速、偶然过电流或短时过转矩及短路机械强度试验时,本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