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8183-2017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相比于《GB/T 18183-2000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适用范围扩展:2017版标准可能对汽车同步带的类型或应用范围进行了更详细的分类或扩大,以适应汽车行业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材料的应用。

  2. 试验条件和设备要求:新标准很可能会根据技术进步,对试验环境条件、测试设备的精度、校准方法等方面提出更具体或更严格的要求,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试验程序与方法:修订版可能对疲劳试验的具体步骤、加载模式、试验周期等细节进行了优化或新增规定,以更好地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带疲劳情况。

  4. 性能评价指标:2017版标准可能引入了新的性能评价指标或调整了原有指标的计算方法,以更科学地评估同步带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于试验数据的收集、处理、统计分析方法,新标准可能提供了更先进的指导原则或推荐了新的数据分析技术,以提升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6. 合格判定准则:针对试验结果的评判标准,2017版可能设定了更为严格或细化的合格标准,确保产品符合不断提升的行业安全和性能要求。

  7. 术语和定义:随着技术进步和行业共识的变化,新标准对相关专业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更新或补充,以便于统一理解和执行。

  8. 标准的兼容性和国际化:考虑到全球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需求,2017版标准可能增强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程度,提高了标准的通用性和互认性。

这些变化反映了自2000年以来,汽车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汽车零部件质量与安全要求的提升。通过这些修订,旨在提高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保障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7-05-12 颁布
  • 2017-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8183-2017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_第1页
GB∕T 18183-2017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_第2页
GB∕T 18183-2017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8183-2017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2122010 J18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181832017 代替 GB/T181832000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 Fatiguetestmethodforautomotivesynchronousbelt2017-05-12发布 201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18183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代替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 与 相比 除编辑 GB/T181832000 。 GB/T181832000 ,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增加了 等型号汽车同步带并规定了相应的技术参数 ZH、YH、ZR、YR、ZS、YS、RU、YU ; 增加了张紧轮技术参数 见表 ( 3); 增加了测试带尺寸 见第 章 ( 5 ); 增加了汽车同步带耐高温疲劳试验和滴水疲劳试验的要求并对试验进行了规范 见第 章和 ( 6 第 章 7 ); 增加了试验报告中的试验项目 见第 章 ( 8 ); 删除了原标准附录 汽车同步带两轮疲劳试验方法 A 。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SAC/TC428) 。 本标准起草单位 宁波裕江特种胶带有限公司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长春大学 无锡市贝尔特胶带有 : 、 、 、限公司 湖北茂鑫特种胶带有限公司 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 宁波伏龙同步带有限公司 宁波捷豹 、 、 、 、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明珠试验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三特科技有限公司 、 、 。 本标准主 要 起 草 人 黄 小 明 俞 旭 明 秦 书 安 李 占 国 吴 贻 珍 熊 立 军 冯 建 斌 潘 海 瑞 张 蓉 : 、 、 、 、 、 、 、 、 、朱牧之 邵海根 、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181832000。 GB/T181832017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检验汽车同步带疲劳寿命的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 等型号汽车同步带 以下简称同步带 ZA、ZB、ZH、YH、ZR、YR、ZS、YS、RU、YU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带传动 同步带传动 汽车同步带轮 GB/T10414.2 同步带传动 汽车同步带 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GB/T10716 3 方法提要 本标准规定采用三轮疲劳试验机检验汽车同步带的疲劳寿命 疲劳寿命是指同步带在本标准规定 。 条件下连续运转直至达到规定的运转小时数或出现任一失效模式的小时数 在试验过程中 主动轮按 。 , 规定的转速运转 在从动轮上施加一定的扭矩 张紧力通过张紧装置的张紧轮作用到被测试同步带上 , 。 , 试验时张紧轮位置锁定 。4 试验装置 41 基本要求 . 疲劳试验机所有的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并能满足长期连续运转的需要 它主要由以下 , 。 几部分组成 : 主动轮及其驱动装置 ; 从动轮及与其相联的加载装置 加载装置能提供准确 稳定的试验扭矩 并能用适当的方法 如 , 、 , ( 用重锤 进行扭矩校准 ) ; 张紧轮 平轮 及其滑道 该装置能使张紧轮沿张紧力 F 的作用方向自由运动 见图 以使 ( ) , ( ) ( 1), 试验所需的张紧力准确地作用到被测试同步带上 。42 各带轮的位置关系 . 为使试验机能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同步带 主动轮和 或 从动轮 张紧轮和 或 支座的位置应可调 , ( ) , ( ) , 具体见图 1。 若以从动轮中心作为 坐 标 原 点 分 别 以 水 平 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