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仓库粮食温度的监控与处理  毕业论文_第1页
基于仓库粮食温度的监控与处理  毕业论文_第2页
基于仓库粮食温度的监控与处理  毕业论文_第3页
基于仓库粮食温度的监控与处理  毕业论文_第4页
基于仓库粮食温度的监控与处理  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YANGZHOUTECHNICALVOCATIONALCOLLEGE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仓库粮食温度的监控与处理作者所属学校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年级08届电气自动化指导教师职称教师写作时间20120423摘要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为一体,具有控制能力强、操作灵活方便、可靠性高、适宜长期连续工作的特点,非常适合温度控制的要求。在工业领域,随着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用户对控制系统的过程监控要求越来越高,人机界面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用户这一需求。人机界面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包括过程监测、报警提示、数据记录等功能,从而使控制系统变得操作人性化、过程可视化,在自动控制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西门子公司S7200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和亚控公司的组态软件组态王的炉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编程时调用了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中自带的PID控制模块,使得程序更为简洁,运行速度更为理想。利用组态软件组态王设计人机界面,实现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的实时采样与处理。实验证明,此系统具有快、准、稳等优点,在工业温度控制领域能够广泛应用。关键词温度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组态王ABSTRACT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ISAKINDOFAUTOMATICCONTROLEQUIPMENTWHICHISWIDELYUSEDINTHEINDUSTRIALMANUFACTUREITMERGESTHETRADITIONALCONTROLTECHNOLOGY,COMPUTER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WITHASTRONGABILITYTOCONTROL,FLEXIBLEOPERATION,HIGHRELIABILITYANDSUITABLEFORLONGTERMCHARACTERISTICSOFCONTINUOUSWORKITISVERYSUITABLEFORTEMPERATURECONTROLREQUIREMENTSINTHEINDUSTRIALFIELD,WITHTHERAPIDINCREASEINTHEDEGREEOFAUTOMATION,ITISMOREANDMOREIMPORTANTTOMONITORTHEPROCESSOFCONTROLSYSTEMFORTHEUSERSTHEEMERGENCEOFHUMANMACHINEINTERFACEMEETSTHENEEDSOFUSERSMANMACHINEINTERFACECANCOMPREHENSIVELYMONITORTHECONTROLSYSTEM,INCLUDINGPROCESSMONITORING,ALARM,DATALOGGINGANDOTHERFUNCTIONS,SOTHATTHECONTROLSYSTEMSHAVEBECOMEUSERFRIENDLYOPERATION,THEPROCESSOFVISUALIZATIONANDITWILLPLAYMOREANDMOREIMPORTANTPARTINTHEFIELDOFAUTOMATICCONTROLTHISESSAYMAINLYINTRODUCESADESIGNOFTEMPERATURECONTROLSYSTEMWITHSIMATI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ANDCONFIGURATIONSOFTWAREKINGVIEWWHICHISDEVELOPEDBYBEIJINGYAKONGCOMPANYWHENPROGRAMMING,WEUSETHEPIDCONTROLARITHMETICSOFTWAREMODULEWHICHISCONTAINEDINTHEPROGRAMSOFTWARESTEP7MICROWINSOTHATTHEPROGRAMLOOKSEASIERANDOPERATESMOREQUICKLYINORDERTOMONITORTHECONTROLSYSTEMANDPROCESSDATAINACTUALTIME,WEDESIGNEDHUMANMACHINEINTERFACE(HMI)WITHTHECONFIGURATIONSOFTWAREKINGVIEWTHERESULTOFEXPERIMENTPROVESTHATTHISTEMPERATURECONTROLSYSTEMCOULDRUNQUICKLY,ACCURATELYANDHAVEGOODSTABILITY,WHICHISTHEADVANTAGEOFTHECONTROLSYSTEMTHISCONTROLSYSTEMHASBEENWIDELYUSEDINTHEINDUSTRIALTEMPERATURECONTROLFIELD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AUTOMATICSCIENCEANDTECHNOLOGY,HIGHPRECISION,INTELLIGENT,USERFRIENDLYTEMPERATURECONTROLSYSTEMISTHEINEVITABLETRENDOFDEVELOPMENTATHOMEANDABROADKEYWORDSTEMPERATURECONTROLPLCHMIKINGVIEW目录第一章前言111项目背景、意义112温控系统的现状213项目研究内容3第二章PLC和HMI基础521可编程控制器基础5211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应用5212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213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及特点822人机界面基础8221人机界面的定义8222人机界面产品的组成及工作原理9223人机界面产品的特点9第三章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03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1031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0312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1132PLC的选型与硬件配置13321PLC型号的选择13322S7200CPU的选择14323EM231模拟量输入模块14324热电式传感器1633I/O点分配及电气连接图1734PLC控制器的设计17341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17342PID控制及参数整定19第四章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2241PLC程序设计方法2242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概述23421STEP7MICRO/WIN简单介绍23422梯形图语言特点24423STEP7MICRO/WIN参数设置(通讯设置)2543程序设计27431设计思路27432控制程序流程图27433梯形图程序28434PID指令向导的运用31435语句表(STL)程序35第五章基于组态王的HMI设计3751人机界面(HMI)设计37511监控主界面38512实时趋势曲线39513历史趋势曲线40514报警窗口40515设定画面4252变量设置4253动画连接44第六章系统运行结果及分析4661系统运行4662运行结果分析47621温度趋势曲线分析47622报警信息分析49第七章总结50参考文献51致谢52第一章前言11项目背景、意义温度控制在电子、冶金、机械等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其具有工况复杂、参数多变、运行惯性大、控制滞后等特点,它对控制调节器要求极高。目前,仍有相当部分工业企业在用窑、炉等烘干生产线,存在着控制精度不高、炉内温度均匀性差等问题,达不到工艺要求,造成装备运行成本费用高,产出品品质低下,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急需技术改造。近年来,国内外对温度控制器的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温度控制器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商品化的温度调节器,如职能化PID、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其性能、控制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及企业相关设备的技术改造服务。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内,PLC(可编程控制器)以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功能强大、性价比高、体积小、能耗低等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的自动控制之中。目前的工业控制中,常常选用PLC作为现场的控制设备,用于数据采集与处理、逻辑判断、输出控制;而上位机则是利用HMI软件来完成工业控制状态、流程和参数的显示,实现监控、管理、分析和存储等功能。这种监控系统充分利用了PLC和计算机各自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种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温度控制系统。以基于PLC的下位机和完成HMI功能的上位机相结合,构建成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了温度自动控制。PLC不仅具有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而且能扩展输入输出模块,特别是可以扩展一些智能控制模块,构成不同的控制系统,将模拟量输入输出控制和现代控制方法融为一体,实现智能控制、闭环控制、多控制功能一体的综合控制。现代PLC以集成度高、功能强、抗干扰能力强、组态灵活、工作稳定受到普遍欢迎,在传统工业的现代化改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适合温度控制的要求。此外,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用户对控制系统的过程监控要求越来越高,人机界面(HMI)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用户这一需求。人机界面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包括参数监测、信息处理、在线优化、报警提示、数据记录等功能,从而使控制系统变得简单易懂、操作人性化,深受广大用户的喜欢。人机界面(HMI)在自动控制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HMI正在成为引导工业生产制造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系统越来越多的用于监控生产过程,让过程变得更加准确、简洁和快速。HMI其实广义的解释就是“使用者与机器间沟通、传达及接收信息的一个接口”。举个例子来说,在一座工厂里头,我们要搜集工厂各个区域的温度、湿度以及工厂中机器的状态等等的信息透过一台主控器监视并记录这些参数,并在一些意外状况发生的时候能够加以处理。这便是一个很典型的SCADA/HMI的运用,一般而言,HMI系统必须有几项基本的能力实时的资料趋势显示把撷取的资料立即显示在屏幕上。自动记录资料自动将资料储存至数据库中,以便日后查看。历史资料趋势显示把数据库中的资料作可视化的呈现。报表的产生与打印能把资料转换成报表的格式,并能够打印出来。图形接口控制操作者能够透过图形接口直接控制机台等装置。警报的产生与记录使用者可以定义一些警报产生的条件。比方说温度过度或压力超过临界值,在这样的条件下系统会产生警报,通知作业员处理1。12温控系统的现状自7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过程控制的需要,特别是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自动控制理论和设计方法发展的推动下,国内外温度控制系统发展迅速,并在职能化、自适应、参数自整定等方面取得成果,在这方面,以日本、美国、德国、瑞典等国技术领先,都生产出了一批商品化的、性能优异的温度控制器及仪器仪表,并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2。它们主要具有如下特点1适应于大惯性、大滞后等复杂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2能适应于受控系统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3能适应于受控系统过程复杂、参数时变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4这些温度控制系统普遍采用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模糊控制、人工职能等理论及计算机技术,运用先进的算法,适应的范围广泛。5温度控制器普遍具有参数自整定功能。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温控器具有对控制参数及特性进行自动整定的功能。有的还具有自学习功能,它能够根据历史经验及控制对象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相关控制参数,以保证控制效果的最优化。6温度控制系统既有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鲁棒性好的特点。目前,国外温度控制系统及仪表正朝着高精度、智能话、小型化等方面快速发展3。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已经十分广泛,但从国内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总体水平处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水平,成熟产品主要以“点位”控制及常规的PID控制器为主,它只能适应一般温度系统控制,难于控制滞后、复杂、时变温度系统控制。而适应于较高控制场合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仪表,国内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形成商品化并在仪表控制参数的自整定方面,国外已有较多的成熟产品,但由于国外技术保密及我国开发工作的滞后,还没开发出性能可靠的自整定软件。控制参数大多靠人工经验及我国现场调试来确定。这些差距,是我们必须努力克服的。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政府及企业对此非常重视,对相关企业资源进行了重组,相继建立了一些国家、企业的研发中心,并通过合资、技术合作等方式,组建了一批合资、合作及独资企业,使我国温度仪表等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4。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高精度、智能化、人性化的温度控制系统是国内外必然发展趋势。13项目研究内容可编程控制器PLC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其性能优越,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并已成为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工业机器人、CAD/CAM之一。PLC的应用已成为一个世界潮流,在不久的将来PLC技术在我国将得到更全面的推广和应用。本论文研究的是PLC技术在温度监控系统上的应用。从整体上分析和研究了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电路图的设计、程序设计,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控制算法的选择和参数的整定,人机界面的设计等。本论文通过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实际炉温转化为电压信号,经过模拟量输入模块转换成数字量信号并送到PLC中进行PID调节,PID控制器输出量转化成占空比,通过固态继电器控制炉子加热的通断来实现对炉子温度的控制。同时利用亚控公司的组态软件“组态王”设计一个人机界面(HMI),通过串行口与可编程控制器通信,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监控,从而使用户操作更方便。总体上包括的技术路线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参数整定等。全论文分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第一章,对温度控制系统应用的背景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第二章,简单概述了PLC和人机界面的基本概念以及结构功能等基础内容。第三章,主要从系统设计结构和硬件设计角度,介绍该项目的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PLC的硬件配置、外部电路设计以及PLC控制器的设计和参数的整定。第四章,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本项目软件设计,主要包括软件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的介绍以及本项目程序设计。第五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亚控公司的组态软件“组态王”的基础上进行人机界面的设计。第六章,展示了系统运行结果,然后对其分析得出结论。第七章,总结全文。第二章PLC和HMI基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它使用了可编程序的记忆以存储指令,用来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和演算等功能,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和输出,以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21可编程控制器基础211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应用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领域,由于价格高、输入电路不匹配、编程难度大以及难于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等原因,未能在工业控制领域获得推广。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要求寻找一种比继电器更可靠、功能更齐全、响应速度更快的新型工业控制器,并从用户角度提出了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的十大条件,立即引发了开发热潮。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这种要求,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装配线上试用,取得很好的效果。从此这项技术迅速发展起来。随着PLC功能的不断完善,性价比的不断提高,PLC的应用面也越来越广。目前,PLC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PLC的应用范围通常可分为开关逻辑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械加工中的数字控制、机器人控制、通信和联网等5。212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PLC从组成形式上一般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但在逻辑结构上基本相同。无论是整体式还是模块式,从硬件结构看,PLC都是由CPU、存储器、I/O接口单元及扩展接口和扩展部件、外设接口及外设和电源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系统总线连接。PLC的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输入接口中央处理单元CPU输出接口电源存储单元图21PLC基本结构图1)CPU(中央处理器)CPU是PLC的核心,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系统总线,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构成。它的功能是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是PLC不可缺少的组成单元。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接收从编程器或者计算机输入的程序和数据,并送入用户程序存储器存储。(2)监视电源、PLC内部各个单元电路的工作状态。(3)诊断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对用户程序进行编译。(4)在PLC进入运行状态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指令,并分析、执行该指令。(5)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数据,并存入指定的寄存器中。(6)按程序进行处理,根据运算结果,更新有关标志位的状态和输出状态或数据寄存器的内容。(7)根据输出状态或数据寄存器的有关内容,将结果送到输出接口。(8)响应中断和各种外围设备(如编程器、打印机等)的任务处理请求。2)I/O接口PLC是通过各种I/O接口模块与外界联系的,按I/O点数确定模块规格及数量,I/O模块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数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能力的限制,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机架槽数限制。I/O模块集成了PLC的I/O电路,其输入暂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PLC的对外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I/O接口模块于外界联系来实现的。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是PLC与现场I/O装置或设备之间的连接部件,起着PLC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传递信息的作用。I/O模块分为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入和模拟量输出等模块。3)存储器存储器(内存)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及数据,是PLC不可缺少的组成单元。一般包括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存储器两部分。系统程序存储器用于存储整个系统的监控程序,一般采用只读存储器(ROM),具有掉电不丢失信息的特性。用户程序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根据工艺要求或者控制功能设计的控制程序,早期一般采用随机读写存储器(RAM),需要后备电池在掉电后保存程序。目前则倾向于采用电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EEPROM)或闪存FLASHMEMORY,免去了后备电池的麻烦。4)电源模块PLC中的电源,是为PLC各模块的集成电路提供工作电源。电源可分直流和交流两种类型,交流输入220VAC或110VAC,直流输入通常是24V。5)智能模块除了上述通用的I/O模块外,PLC还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特殊I/O模块,如热电阻、热电偶、温度控制、中断控制、位置控制、以太网、远程I/O控制、打印机等专用型或智能型的I/O模块,用以满足各种特殊功能的控制要求。I/O模块的类型、品种与规格越多,系统的灵活性越好,模块的I/O容量越大,系统的适应性就越强。6)编程设备常见的编程设备有简易手持编程器、智能图形编程器和基于PC的专用编程软件。编程设备用于输入和编辑用户程序,对系统作些设定,监控PLC及PLC所控制的系统的工作状况。编程设备在PLC的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监控运行和检查维护中是不可缺少的部件,但不直接参与现场的控制。PLC本质上就是一台微型计算机,其工作原理与普通计算机类似,具有计算机的许多特点。但其工作方式却与计算机有着较大的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工作时逐条顺序扫描用户程序,如果一个线圈接通或断开,该线圈的所有触点不会立即动作,需等扫描到该触点时才会动作6。213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及特点根据PLC的结构形式,可将PLC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类。还有一些PLC将整体式和模块式的特点结合起来,构成所谓叠装式PLC。还可以按I/O点数分类,根据PLC的I/O点数的多少,可将PLC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四类IO点数在256以下为小型PLC;IO点数在2561024为中型PLC;IO点数大于1024为大型PLC;IO点数在4000以上为超大型PLC可编程控制器有可靠性高、编程简单易学、功能强、安装简单、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接口模块丰富、系统设计与调试周期短等特点7。22人机界面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控制系统功能越来越强大,控制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系统操作最大透明化已经成为一种需要。人机界面(HMIHUMANMACHINEINTERFACE)以其美观易懂、操作人性化等显著特点,正好满足这种需求而得到广泛的应用。221人机界面的定义人机界面是指连接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直流调速器、仪表等工业控制设备,利用显示屏显示,通过输入单元(如触摸屏、键盘、鼠标等)写入工作参数或输入操作命令,实现人与机器信息交互的数字设备,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222人机界面产品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人机界面产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显示单元、输入单元、通讯接口、数据存贮单元等,其中处理器的性能决定了HMI产品的性能高低,是HMI的核心单元。根据HMI的产品等级不同,处理器可分别选用8位、16位、32位的处理器。HMI软件分为两部分,即运行于HMI硬件中的系统软件和运行于PC机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画面组态软件(如组态王等)。用户必须先使用组态软件制作“工程文件”,再通过PC机和HMI产品的串行通讯口,把编制好的“工程文件”下载到HMI的处理器中运行。223人机界面产品的特点1系统运行过程清晰化控制过程可以动态地显示在HMI设备上。例如炉子加热通断可以通过指示灯亮灭来显示,炉子的温度大小可以用棒图来指示等等,使整个控制系统变得形象易懂,也更加清晰。2系统操作简单化操作员可以通过监控界面来控制过程。可从监控界面上启动和停止系统、设定温度上下限、设置PID参数等。3显示报警控制过程达到临界状态或系统运行错误时会自动触发报警,例如,当炉子温度超出温度上下限时自动触发报警。4数据归档HMI系统可以记录过程变量值和报警信息并归档。例如通过归档数据,您可以查看过去一段时间的系统运行情况,过程变量等。5报表系统HMI系统可以输出报警和过程值报表。例如,您可以在生产某一轮班结束时打印输出生产数据8。第三章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在掌握了PLC的硬件构成、工作原理、指令系统以及编程环境后,就可以PLC作为主要控制器来构造PLC控制系统。本章主要从系统设计结构和硬件设计角度,介绍该项目的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PLC的硬件配置、外部电路设计以及PLC控制器的设计和参数的整定。3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弄懂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后,就可以把PLC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无论是用PLC组成集散控制系统,还是独立控制系统,PLC控制部分的设计都可以参考图31所示的步骤。31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任何一种电气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原则往往会涉及很多方面,其中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可以归纳为4点。1设计原则1完整性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工业生产过程或机械设备的控制要求。2可靠性原则。确保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3经济型原则。力求控制系统简单、实用、合理。4发展性原则。适当考虑生产发展和工艺改进的需要,在I/O接口、通信能力等方面留有余地。2评估控制任务根据系统所需完成的控制任务,对被控对象的生产工艺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特别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以考虑。1控制规模一个控制系统的控制规模可用该系统的I/O设备总数来衡量。当控制规模较大时,特别是开关量控制的I/O设备较多时,最适合采用PLC控制。2工艺复杂程度当工艺要求较复杂时,采用PLC控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3可靠性要求目前,当I/O点数在20甚至更少时,就趋向于选择PLC控制了。4数据处理速度若数据处理程度较低,而主要以工业过程控制为主时,采用PLC控制将非常适宜9。评估控制任务PLC机型的选择控制柜设计及布线程序设计联机调试PLC安装程序检查、调试控制流程的设计程序备份修改软、硬件模拟运行投入使用是否满足要求图31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312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PLC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所谓硬件设计,是指PLC外部设备的设计,而软件设计即PLC应用程序的设计。整个系统的设计分以下5步进行。1熟悉被控对象深入了解被控系统是设计控制系统的基础。设计人员必须深入现场,认真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并于相关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一起分析讨论,相互配合,共同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这一阶段必须对被控对象所有功能全面的了解,对对象的各种动作及动作时序、动作条件、必要的互锁与保护电气系统与机械、液压、气动及各仪表等系统间的关系PLC与其他设备的关系,PLC之间是否通信联网系统的工作方式及人机界面,需要显示的物理量及显示方式等。2硬件选择具体包括如下。1系统I/O设备的选择。输入设备包括按纽、位置开关、转换开关及各种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包括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阀、信号指示灯及其它执行器等。2选择PLC。PLC选择包括对PLC的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等的选择。3PLC的I/O端口分配。在进行I/O通道分配时应给出I/O通道分配表,表中应包含I/O编号、设备代号、名称及功能等。4绘制PLC外围硬件线路图。画出系统其它部分的电气线路图,包括主电路和未进入PLC的控制电路等。由PLC的I/O连接图和PLC外围电气线路图组成系统的电气原理图。到此为止系统的硬件电气线路已经确定。5计数器、定时器及内部辅助继电器的地址分配。3编写应用程序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来设计PLC程序。程序要以满足系统控制要求为主线,逐一编写实现各控制功能或各子任务的程序,逐步完善系统指定的功能。程序通常还应包括以下内容1初始化程序。在PLC上电后,一般都要做一些初始化的操作,为启动作必要的准备,避免系统发生误动作。初始化程序的主要内容有对某些数据区、计数器等进行清零,对某些数据区所需数据进行恢复,对某些继电器进行置位或复位,对某些初始状态进行显示等等。2检测、故障诊断和显示等程序。这些程序相对独立,一般在程序设计基本完成时再添加。3保护和连锁程序。保护和连锁是程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它可以避免由于非法操作而引起的控制逻辑混乱。4程序调试程序调试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拟调试、第二阶段是现场调试。程序模拟调试是,以方便的形式模拟产生现场实际状态,为程序的运行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根据产生现场信号的方式不同,模拟调试有硬件模拟法和软件模拟法两种形式。1硬件模拟法是使用一些硬件设备(如用另一台PLC或一些输入器件等)模拟产生现场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以硬接线的方式连到PLC系统的输入端,其时效性较强。2软件模拟法是在PLC中另外编写一套模拟程序,模拟提供现场信号,其简单易行,但时效性不易保证。模拟调试过程中,可采用分段调试的方法,并利用编程器的监控功能。现场调试。当控制台及现场施工完毕,程序模拟调试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现场调试,如不能满足要求,须重新检查程序和接线,及时更正软硬件方面的问题。5编写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硬件原理图、安装接线图、电气元件明细表、PLC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等10。32PLC的选型与硬件配置321PLC型号的选择本温度控制系统选择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的PLC。S7200PLC属于小型整体式的PLC,本机自带RS485通信接口、内置电源和I/O接口。它的硬件配置灵活,既可用一个单独的S7200CPU构成一个简单的数字量控制系统,也可通过扩展电缆进行数字量I/O模块、模拟量模块或智能接口模块的扩展,构成较复杂的中等规模控制系统10。完整的S7200系列PLC实物如图32所示。图32S7200系列PLC实物图322S7200CPU的选择S7200系列的PLC有CPU221、CPU222、CPU224、CPU224XP、CPU226等类型。此系统选用S7200CPU226,CPU226集成了24点输入/16点输出,共有40个数字量I/O。可连接7个扩展模块,最大扩展至248点数字量或35点模拟量I/O。还有13KB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空间,6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具有PID控制器。配有2个RS485通讯口,具有PPI,MPI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波特率最高为384KBIT/S,可用于较高要求的中小型控制系统11。本温度控制系统由于输入/输出点数不多,本可以使用CPU224以下的类型,不过为了能调用编程软件STEP7里的PID模块,只能采用CPU226及以上机种。323EM231模拟量输入模块本温度控制系统中,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转换成041MV的电压信号,系统需要配置模拟量输入模块把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送入PLC中进行处理。在这里,我们选用了西门子EM2314TC模拟量输入模块。EM231热电偶模块提供一个方便的,隔离的接口,用于七种热电偶类型J、K、E、N、S、T和R型,它也允许连接微小的模拟量信号80MV范围,所有连到模块上的热电偶必须是相同类型,且最好使用带屏蔽的热电偶传感器。EM231模块需要用户通过DIP开关进行组态SW1SW3用于选择热电偶类型,SW4没有使用,SW5用于选择断线检测方向,SW6用于选择是否进行断线检测,SW7用于选择测量单位,SW8用于选择是否进行冷端补偿。本系统用的是K型热电偶,所以DIP开关SW1SW8组态为00100000;EM231具体技术指标见表31。表31EM231技术指标型号EM231模拟量输入模块总体特性外形尺寸712MM80MM62MM功耗3W输入特性本机输入4路模拟量输入电源电压标准DC24V/4MA输入类型010V,05V,5V,25V,020MA分辨率12BIT转换速度250S隔离有耗电从CPU的DC5V(I/O总线)耗电10MADIP开关SW10,SW20,SW31(以K型热电偶为例)表32所示为如何使用DIP开关设置EM231模块,开关1、2和3可选择模拟量输入范围。所有的输入设置成相同的模拟量输入范围。表中,ON为接通,OFF为断开。表32EM231选择模拟量输入范围的开关表单极性SW1SW2SW3满量程输入分辨率OFFON0到10V25MV0到5V125MVONONOFF0到20MA5UA双极性SW1SW2SW3满量程输入分辨率OFFON5V25MVOFFONOFF25V125MVEM231校准和配置位置图如图33所示。图33DIP配置EM231324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量变化的装置。在各种热电式传感器中,以将温度量转换为电势和电阻的方法最为普遍。其中最常用于测量温度的是热电偶和热电阻,热电偶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势变化,而热电阻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的变化。这两种热电式传感器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该系统中需要用传感器将温度转换成电压,且炉子的温度最高达几百度,所以我们选择了热电偶作为传感器。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国际标准热电偶有S、B、E、K、R、J、T七种类型,在本系统中,我们选用了K型热电偶(分度表如表33所示),其测温范围大约是01000。系统里的烤炉最高温度不过几百度,加上一定的裕度就足够了,另外其成本也不算高12。表33K型热电偶分度表33I/O点分配及电气连接图1该温度控制系统中I/O点分配表如表34所示。表34I/O点分配表2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及硬件连接图。系统选用PLCCPU226为控制器,K型热电偶将检测到的实际炉温转化为电压信号,经过EM231模拟量输入模块转换成数字量信号并送到PLC中进行PID调节,PID控制器输出量转化成占空比,通过固态继电器控制炉子加热的通断来实现对炉子温度的控制。PLC和HMI相连接,实现了系统的实时监控。整个硬件连接图如图34和35所示。输入触点功能说明输出触点功能说明IO1启动按钮Q00运行指示灯(绿)I02停止按钮Q01停止指示灯(红)Q03固态继电器计算机PLCEM231模块固态继电器热电偶烤炉图34系统框架图34PLC控制器的设计控制器的设计是基于模型控制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首先要根据受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和它的各特性以及设计要求,确定控制器的结构以及和受控对象的连接方式。然后根据所要求的性能指标确定控制器的参数值。341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本温度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电热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经过温度模块后,与设定温度值进行比较,得到偏差,此偏差送入PLC控制器按PID算法进行修正,返回对应工况下的固态继电器导通时间,调节电热丝的有效加热功率,从而实现对炉子的温度控制。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36所示,方框图如图37所示。图35系统硬件连接图PLC控制器固态继电器烤炉温度模块热电偶图36控制系统结构图RSESUSYS_图37控制系统方框图图37中,RS为设定温度的拉氏变换式;ES为偏差的拉氏变换式;GCS为控制器的传递函数;GOS为广义对象,即控制阀、对象控制通道、测量变送装置三个环节的合并;该温度控制系统是具有时滞的一阶闭环系统,传递函数为GCSGOS(31)式31中,为对象放大系数;为对象时间常数;为对象时滞。0K0T(32)由阶跃响应法求得,05;25分钟;12分钟。00T342PID控制及参数整定比例、积分、微分三种控制方式各有独特的作用。比例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规律,具有反应速度快,控制及时,但控制结果有余差等特点。积分控制可以消除余差,但是工业上很少单独使用积分控制的,因为与比例控制相比,除非积分速度无穷大,否则积分控制就不可能想比例控制那样及时的对偏差加以响应,所以控制器的输出变化总是滞后与偏差的变化,从而难以对干扰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控制。微分作用是对偏差的变化速度加以响应的,因此,只要偏差一有变化,控制器就能根据变化速度的大小,适当改变其输出信号,从而可以及时克服干扰的影响,抑制偏差的增长,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但是理想微分控制器的控制结果也不能消除余差,而且控制效果要比纯比例控制器更差。将三种方式加以组合在一起,就是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其数学表达式为(33)式33中为比例系数,为积分时间常数,为微分时间常数。PKITDT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温度控制系统适于采用PID控制。完成了上述内容后,该温度控制系统就已经确定了。在系统投运之前,还需要进行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理论计算整定法和工程整定法。理论计算整定法是在已知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选取的质量指标,通过理论计算(微分方程、根轨迹、频率法等),来求得最佳的整定参数。这类方法计算繁杂,工作量又大,而且由于用解析法或实验测定法求得的对象数学模型都只能近似的反映过程的动态特性,整定结果的精度是不高的,因而未在工程上受到广泛推广。对于工程整定法,工程技术人员无需知道对象的数学模型,无需具备理论计算所需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在控制系统中直接进行整定,因而简单、实用,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使用。常用的工程整定法有经验整定法、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反应曲线法、自整定法等。在这里,我们采用经验整定法来整定控制器的参数值。下面介绍下方法步骤。经验整定法实质上是一种经验凑试法,是工程技术人员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不需要进行事先的计算和实验,而是根据运行经验,先确定一组控制器参数,并将系统投入运行,通过观察人为加入干扰(改变设定值)后的过渡过程曲线,根据各种控制作用对过渡过程的不同影响来改变相应的控制参数值,进行反复凑试,直到获得满意的控制质量为止。由于比例作用是最基本的控制作用,经验整定法主要通过调整比例度的大小来满足质量指标。整定途径有以下两条1)先用单纯的比例(P)作用,即寻找合适的比例度,将人为加入干扰后的过渡过程调整为41的衰减振荡过程。然后再加入积分I作用,一般先取积分时间T1为衰减振荡周期的一半左右。由于积分作用将使振荡加剧,在加入的积分作用之前,要先衰减比例作用,通常把比例度增大1020。调整积分时间的大小,直到出现41的衰减振荡。需要时,最后加入微分(D)作用,即从零开始,逐渐加大微分时间TD,由于微分作用能抑制振荡,在加入微分作用之前,可以把积分时间也缩短一些。通过微分时间的凑试,使过渡时间最短,超调量最小。2)先根据表选取积分时间TI和TD,通常取TD1/31/4TI,然后对比例度进行反复凑试,直至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开始时TI和TD设置的不合适,则有可能得不到要求的理想曲线。这时应适当调整TI和TD,再重复凑试,使曲线最终符合控制要求13。表35控制器参数经验数据控制变量规律的选择比例度()积分时间TI(分钟)微分时间TD(分钟)温度对象容量滞后较大,即参数受干扰后变化迟缓,应小,TI要长,一般需要微分2060310053通过经验整定法的整定,PID控制器整定参数值为比例系数120,CK积分时间3分钟,微分时间1分钟。ITDT第四章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上一章已经详细介绍了本项目硬件连接。本章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将详细介绍本项目软件设计,主要包括软件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的介绍以及本项目程序设计。41PLC程序设计方法编写PLC程序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编程方法。1图解法编程图解法是靠画图进行PLC程序设计。常见的主要有梯形图法、逻辑流程图法、时序流程图法和步进顺控法。(1)梯形图法梯形图法是用梯形图语言去编制PLC程序。这是一种模仿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编程方法,其图形甚至元件名称都有继电器电路十分相似。这种方法很容易地把原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成PLC的梯形图语言。这对于熟悉继电器控制的人来说,是最方便的一种编程方法。(2)逻辑流程图法逻辑流程图法是用逻辑框图表示PLC程序的执行过程,反映输入与输出的关系。逻辑流程图会使整个程序脉络清晰,便于分析控制程序、查找故障点及调试和维修程序。(3)时序流程图法时序流程图法是首先画出控制系统的时序图(即到某一个时间应该进行哪项控制的控制时序图),再根据时序关系画出对应的控制任务的程序框图,最后把框图写成PLC程序。这种方法很适合以时间为基准的控制系统的编程方法。(4)步进顺控法步进顺控法是在顺控指令的配合下设计复杂的控制程序。一般比较复杂的程序都可以分成若干个功能比较简单的程序段,一个程序可以看成整个控制过程的一步。2经验法编程经验法是运用自己的或者别人的经验进行设计。多数是设计前先选择与自己工艺要求相近的程序,把这些程序看成是自己的“试验程序”。结合自己工程的情况,对这些“试验程序”逐一修改,使之适合自己的工程要求。3计算机辅助设计编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通过PLC编程软件(比如STEP7MICRO/WIN)在计算机上进行程序设计、离线或在线编程、离线仿真和在线调试等。使用编程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在计算机上离线或在线编程、在线调试,在计算机上进行程序的存取、加密以及形成EXE文件14。42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概述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是基于WINDOWS的应用软件,由西门子公司专为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设计开发,它功能强大,主要为用户开发控制程序使用,同时也可以实时监控用户程序的执行状态。它是西门子S7200用户不可缺少的开发工具。现在加上中文程序后,可在全中文的界面下进行操作,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操作主界面如图41所示。421STEP7MICRO/WIN简单介绍以STEP7MICRO/WIN创建程序,为接通STEP7MICRO/WIN,可双击STEP7MICRO/WIN图标,或选择开始(START)SIMATICSTEP7MICRO/WIN40菜单命令。如图41所示,STEP7MICRO/WIN项目窗口将提供用于创建控制程序的便利工作空间。工具栏将提供快捷键按钮,用于经常使用的菜单命令,可显示或隐藏工具栏的任何按钮。浏览条给出了多组图标,用于访问STEP7MICRO/WIN的不同编程特性。指令树将显示用于创建控制程序的所有项目对象和指令。可将单个的指令从指令树拖放到程序中,或双击某个指令,以便将其插入到程序编辑器中光标的当前位置。程序编辑器包括程序逻辑和局部变量表,可在其中分配临时局部变量的符号名。子程序和中断程序在程序编辑器窗口的底部均按标签显示。单击标签可在子程序、中断程序和主程序之间来回变换15。STEP7MICRO/WIN提供了用于创建程序的三个编辑器梯形图(LAD)、语句表(STL)和功能块图(FBD)。尽管有某些限制,在这些程序编辑器的任何一个中编写的程序均可用其它程序编辑器进行浏览和编辑。用的比较多的是梯形图(LAD)编程语言。下面详细介绍梯形图的特点。图41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主界面422梯形图语言特点梯形图是使用得最多的图形编程语言,被称为PLC的第一编程语言。梯形图与电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很相似,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很容易被工厂电气人员掌握,特别适用于开关量逻辑控制。梯形图常被称为电路或程序,梯形图的设计称为编程。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是用梯形图的图形符号来描述程序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采用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程序采用梯形图的形式描述。这种程序设计语言采用因果关系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条件和结果。每个梯级是一个因果关系。在梯级中,描述事件发生的条件表示在左面,事件发生的结果表示在后面。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是最常用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它来源于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的描述。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电气技术人员对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较为熟悉,因此,由这种逻辑控制技术发展而来的梯形图受到了欢迎,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是(1)与电气操作原理图相对应,具有直观性和对应性;(2)与原有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相一致,对电气技术人员来说,易于撑握和学习;(3)与原有的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的不同点是,梯形图中的能流(POWERFLOW)不是实际意义的电流,内部的继电器也不是实际存在的继电器,因此,应用时,需与原有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的有关概念区别对待;(4)与布尔助记符程序设计语言有一一对应关系,便于相互的转换和程序的检查16。423STEP7MICRO/WIN参数设置(通讯设置)本项目中PLC要与电脑正确通信,安装完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且设置好硬件后,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通讯设置。(1)在STEP7MICRO/WIN运行时单击通讯图标,或从“视图”菜单中选择选项“通信”,则会出现一个通信对话框(如图42所示)。图42通信参数设置(2)在对话框中双击PC/PPI电缆的图标,将出现PG/PC接口对话框或者直接单击“检视”栏中单击“设置PG/PC接口”也行。如图43所示。图43PG/PC接口对话框(3)单击PROPERTIES按钮,将出现接口属性对话框,检查各参数的属性是否正确,其中通信波特率默认值为96KBPS(如图44所示)。图44通信参数设置43程序设计431设计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