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3-2011_第1页
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3-2011_第2页
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3-2011_第3页
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3-2011_第4页
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3-20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3232011实施日期2012/01/01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指标体系、排放速率标准分级25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36污染物监测要求57标准实施5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与DB35/3231999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明确适用范围;增加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二类区不分年限,统一执行同一标准。取消原标准中给出各行政区SO2、烟尘年排放总量限值、点源排放控制系数、工业、民用锅炉烟尘排放限值;增加苯、甲苯、二甲苯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新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氯化氢、硫酸雾、氟化物、氯气等项目,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均比国家标准适当从严;新增乙酸、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环已酮5项控制项目;新增挥发性有机物(VOCS)指标,并规定其执行标准。增加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指标。对于餐饮业油烟排放高度等提出要求。本标准由厦门市环境保护局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焦卫东、陈文田、庄世坚、陆丛容、林文辉、欧寿铭、吴耀建。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1999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6种固定污染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同时规定餐饮业油烟排放高度的要求。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有国家行业标准的行业按其适用范围执行,其他大气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执行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厦门市辖区内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一切排污者(包括排污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及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保验收及其建成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本标准未作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福建省地方标准执行;未列入上述标准中的项目,可参考国内外同类先进的标准;或可由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确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T16055工业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6工业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63工业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T1320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6233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48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21900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HJ/T2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3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HJ/T3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67固定污染源排气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子法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544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暂行)HJ547固定污染源废气氯气的测定碘量法(暂行)HJ548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HJ549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暂行)HJ583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3术语和定义GB16297199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排污者周界UNITBORDER指排污者与外界环境接界的边界。通常应依据法定手续确定边界;若无法定手续,则按目前的实际边界确定。32现有污染源PRESENTPOLLUTIONSOURCE指本标准颁布之前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设立的污染源。33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温度为29315K、蒸汽压大于或等于001KPA时,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但不包括甲烷。34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HYDROCARBON采用HJ/T38规定的监测方法,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以碳计)。本标准使用“非甲烷总烃(NMHC)”作为排气筒及厂界VOCS排放的综合控制指标。4指标体系、排放速率标准分级41指标体系411本标准设置下列三项指标A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B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C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污染物,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412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411的A)项和B)项,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42排放速率标准分级421位于一类区的现有污染源执行GB162971996表1中的一级标准(一类区禁止新、扩建污染源,位于一类区的现有污染源,除生活炉灶外,应限期搬迁)。422位于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本标准。5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51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表1规定的限值。表1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排气筒高度对应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序号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15M20M30M40M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AMG/M3(一)无机气态污染物、颗粒物770(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它含硫化合物生产)1二氧化硫440(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它含硫化合物使用)21351220041150(硝酸、氮肥和火药生产)2氮氧化物200(硝酸使用和其他)06210356001215(碳黑尘、染料尘)0400702746肉眼不可见50B(玻璃棉尘、石英粉尘、矿渣棉尘粒物100(其他)28471831104氯化氢8002003512210205硫酸雾40C(其他)12217012126氟化物7D(其他)0080140470820G/M37氯气50/04E0723040(二)有机气态污染物8苯1204081833039甲苯4005082241061二甲苯400508224108011乙酸500831447801012乙酸甲酯80F1020529512表1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续)与排气筒高度对应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序号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15M20M30M40M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AMG/M313乙酸乙酯100122170121514丙酮150142482141815环已酮500410723401016非甲烷总烃100G8013428032A指周界外浓度最高点一般应设置于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若预计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越出10M范围,可将监控点移至该预计浓度最高点,详见GB162971996中附录C。下同。B均指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各种尘。C火药厂除外的其他工业。D普钙工业除外的其他工业。E排放氯气的排气筒高度不低于25M。F石化工业由于生产工艺需要,废气排放量在20105NM3/H及以上的排气筒,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经依法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执行;除上述限制外均执行本标准。G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本标准规定了不同VOCS的控制指标针对排气筒排放废气中的VOCS以及厂界环境空气中的VOCS,以“非甲烷总烃”和几种特定的单项有机污染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环已酮)作为控制指标;单独列出的几种特定有机污染物执行单项物质控制指标,未单独列出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均以“非甲烷总烃”作为控制指标。52餐饮业油烟排放要求521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值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执行GB18483。522餐饮业油烟排放高度限值A所在建筑物高度在24M(含24M)以下的,其油烟排放口应高于所在建筑物屋顶15M,但不得低于15M,对不能满足排气筒高度要求的餐饮业排污者,油烟排放标准应从严要求,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严格50(即油烟排放浓度小于10MG/M3),并增加异味处理设施,不得影响周围居民生产、工作环境;出口朝向应避开易受影响的建筑,油烟排放口位置应当距离相邻居民住宅、医院、学校或其他单位10M以上;B所在建筑物高度在24M以上的,其油烟排放口设计应当符合环境污染防治要求,其具体设计规范由厦门市环保局另行制定并予以公布。53其他规定531排气筒高度除应遵守表1所列排放速率限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物5M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限值的50执行。532本标准颁布后新建项目的排气筒不应低于15M。新项目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限值按外推法计算结果的50执行。533本标准颁布后新建项目的无组织排放应从严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应有无组织排放存在,无法避免的无组织排放应达到表1规定的限值。534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确定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内插法和外推法、无组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分别按GB162971996附录A、附录B、附录C执行。6污染物监测要求61布点排气筒中污染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采样点位置的设置,按GB/T16157、HJ/T397执行。62采样时间和频次621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622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623若浓度偏低,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624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样时,应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625特殊情况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H,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1H,则应在排放时段内按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626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应按需要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不受上述的要求限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监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按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相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执行。63采样方法大气污染物的采样方法按GB/T16157、HJ/T55、HJ/T397执行。64分析方法对一切排污者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采用表2所列的方法标准。7标准实施本标准由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及驻区分局负责监督实施。表2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方法序号污染物项目方法标准名称方法标准编号备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571二氧化硫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22氮氧化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433颗粒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27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HJ5484氯化氢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暂行)HJ549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暂行)HJ/T544废气中硫酸雾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附录C)GB219005硫酸雾废气中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附录D)GB21900GB21900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6氟化物固定污染源排气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子法HJ/T677氯气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HJ/T30固定污染源废气氯气的测定碘量法(暂行)HJ5478苯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39甲苯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310二甲苯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