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毕业设计201082095_第1页
道路桥梁毕业设计201082095_第2页
道路桥梁毕业设计201082095_第3页
道路桥梁毕业设计201082095_第4页
道路桥梁毕业设计20108209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道路桥梁毕业设计201082095.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I摘要本设计为市政工程慈溪杭州湾新区兴慈一路设计全过程。本区段内有一个“十”字交叉口。设计具体分为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照明排水设计。平面线采用“市政详规”和“道路勘测设计”所确定的规划线位,全线大致呈南北走向,道路沿线依次与起点、堤塘、滨海二路、相交,跨越中心横江规划河道。根据规划要求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平面线为直线,不设平曲线。重点对横断面设计、竖曲线计算和交叉口设计作了详细计算。本设计从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未来几年的人口增长和车辆交通量的变化,,提高了行驶的舒适感和安全系数,并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兴慈一路的设计速度为50KM/H,全线共长131627米,道路形式为两幅路双向四车道,单车道宽度为375米。全线共有平曲线0处,竖曲线6处。路面厚度为640M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红线宽度安全系数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IIABSTRACTTHEDESIGNOFPUBLICWORKSCITYROADSDESIGN,CIXIHANGZHOUBAYNEWAREAXINGCIALLTHEWAYTOTHEENTIREDESIGNPROCESSTHISSECTIONTHEREISA“CROSS“INTERSECTIONTHECONCRETESURFACEISDIVIDEDINTOLINEARDESIGN,LONGITUDINALDESIGN,CROSSSECTIONALDESIGN,INTERSECTIONDESIGN,PAVEMENTDESIGN,LIGHTINGANDDRAINAGEDESIGNPLANELINEUSING“MUNICIPALDETAILEDRULES“ESTABLISHEDBYTHEPLANNINGALIGNMENT,LINENORTHSOUTHDIRECTION,ALONGTHEROADANDTURNTHESTARTINGPOINT,DITANG,BINHAIROAD,INTERSECTION,ACROSSTHECENTERYOKOEPLANNINGRIVERACCORDINGTOLOCALPLANNINGREQUIREMENTSANDWITHTHEACTUALSITUATION,ASTHESTRAIGHTPLANELINE,NOHORIZONTALCURVEFOCUSONCROSSSECTIONALDESIGN,THEINTERSECTIONOFVERTICALCURVECALCULATIONSANDDETAILEDDESIGNCALCULATIONSTHISDESIGNFROMSECURITY,APPLICATION,ECONOMIC,AESTHETICPOINTOFVIEW,CONSIDERINGTHECHANGESINTHENEXTFEWYEARS,THEGROWTHOFPOPULATIONANDTHETRAFFIC,IMPROVETHEDRIVINGCOMFORTANDSAFETYFACTOR,ANDFOLLOWTHEPRINCIPLE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XINGCIALLTHEWAYTOTHEDESIGNSPEEDOF50KM/H,ATOTALLINELENGTH131627M,TWOWAYROADINTHEFORMOFFOURSIXLANEROAD,LANEWIDTH375METERSTHEREAREFLATACROSSTHECURVE0,VERTICALCURVE6PAVEMENTTHICKNESSOF640MMOFASPHALTCONCRETEPAVEMENTKEYWORDSURBANROADS;INTERSECTIONDESIGN;BOUNDARYLINESOFROADS;SAFETYFACTOR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I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章道路概况111概述112设计依据113设计标准114自然条件214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2142工程地质2143气象2第章道路设计321平面设计322纵断面设计4221竖曲线设计423横断面设计22231机动车车道数和宽度22232非机动车车道宽度23233人行道宽度及铺装24234设施带及绿化带26235路拱设计27236方案比选2824路基设计29241工程地质概况29242一般路基设计29243特殊路基设计30244路基检测30245路基施工沉降量及抛石挤淤泥深度31245路基土石方量31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II246土石方调配3125路面设计33251路面结构层33252轴载分析3425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37254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37255确定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37256根据设计弯沉计算路面厚度37257验算各层层底弯拉应力4026交叉口设计42261交叉口形式42262交叉口平面设计43263交叉口的竖向设计4727照明设计51271照明参数51272路灯及照明管线布置5228排水设计53281排水系统的选择53282雨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55283管道选材及平面布置56土石方量计算表57结束语63致谢64参考文献65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1第1章道路概况11概述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位于浙江省慈溪市北部沿海,距慈溪中心市区约12公里,地处建设中心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东侧。作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南桥头堡”,“新区”将融入上海、杭州、宁波2小时的交通圈,具有明显的区域拉动优势,这里将建设成“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工商名城、宁波市北部的经济中心”,一座“生态旅游城市”。兴慈一路位于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内,是规划中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主干路,规划道路红线宽435M,建筑红线宽50M。本设计路段范围为起点K212734,坐标为X545767714,Y830400558起点K344361,坐标为X557448904,Y83646739112设计依据1、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规划及现状地形条件2、道路勘测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三版杨少伟编著)3、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二版栗振锋李素梅编著)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5、公路施工技术与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魏建明编著)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城市道路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徐家钰编著)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9、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规范(JTJD502006)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3设计标准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次干道级,按照国家规范及当地规划情况取计算行车速度50KM/H,25KM/H(交叉口),道路规划红线为435M,建筑红线宽50M。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214自然条件14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兴慈一路地处杭州湾冲积平原,属海滨冲积地质单元,地形较为平坦,鱼塘、沟渠密布,表层覆盖有0815米厚的冲填土层,该层在鱼塘、沟渠密布处上覆有0205米厚的淤泥,其它地段顶部有03米左右的植物层。地面标高一般在2028米之间,地表水十分丰富,地下水埋藏较浅,稳定水位在地表以下0012米之间。142工程地质根据岩土工程报告,区域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为1、冲填土灰黄色,稍密状,高压缩性,粉粒含量很高,表层0204米为耕植土,富含植物根茎。该层全场分布,一般厚度0820米。2、粘质粉土灰色,稍密状,饱和,中压缩性,以粉粒为主,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该层全场分布,一般层厚0453米。表层冲填土具有高压缩性,力学强度较差,不适宜做路基的持力层,下卧的亚粘土承载能力相对较高,地基土承载力容许达120KPA,可以作为路基基础的持力层。143气象本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温暖湿润,气候变幅小;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降雨分布不均,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年平均温度155170,最高月平均气温(7月份)为282,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份)为39。年平均降水量(雨、雪、冰雹)12728毫米。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3第2章道路设计21平面设计城市道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称为道路平面。本路段的平面定线要受到道路网的布局、道路规划红线宽度和沿街已有建筑物位置等因素的约束。平面线形只能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动,定线的自由度要比公路小的多。定线是在道路规划路线起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它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为达此目的,选线必须由粗到细,又轮廓到具体,逐步深入,分阶段分步骤地加以分析比较,才能定出最合理的路线来。对于城市道路或平原地区,由于城市交叉口多、地下管线多,则应首先考虑敷设以直线为主的线形。考虑本路段路线的选定主要取决于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干道网及红线规划,根据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规划要求以及当地的地形和地理条件,路线选定为南北走向,道路沿线依次与起点、滨海二路、终点相交,跨越中心横江规划河道。整条道路,除在交叉口处设圆曲线外,全线不设平曲线。本路段全长131627米,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435M。为了确保汽车行驶的通畅、安全、迅速、经济和舒适,必须合理地设置交叉口处圆曲线的半径。由于该路段地处开发区,两侧建筑物尚未完全开工,本路段不设超高,以免与建筑物标高不协调而影响街景美观。表21平面交叉圆曲线最小半径计算行车速度(KM/H)主要公路(M)次要公路(M)一般值极限值100460380802802306015012060406050303030251520151215本路段与滨海二路交叉口处设计车速为V25KM/H,根据规范要求,取城市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4道路常用的横向力系数015,交叉口处车行道的平均横坡度I横0015,代入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公式,转角圆曲线半径计算如下22252981271270150015RMIV规范中的规定为推荐值,为使设计线形和顺,与滨海二路交叉口处各路口圆曲线半径均取35M,计算交叉口圆曲线各要素见表22。表22交叉口圆曲线要素计算表滨海二路路口圆曲线半径R/M偏角切线长TAN2TR外距SEC12ER弧长180LR西北转弯处350083154“311021182350855东北转弯处3500964456“393861769059101西南转弯处3500964456“393861769059101东南转弯处350083154“31102118235910122纵断面设计通过道路中线的竖向剖面称为纵断面。在设计本路段时,以车行道中心线的立面线形作为基本纵断面。该路段地处平原地区的,设计的坡度时应尽量经济合理,填挖不能太大,应此坡度不能太大,如果不能满足排水要求,在纵断面图上做街沟设计。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大小、当地气候、海拔高度、沿线地形、地质、土壤、水文及排水情况,具体确定路线纵坡的大小、纵坡转折点位置的高程和竖曲线半径等。221竖曲线设计该路段由起点标高、滨海二路、终点、及中心横江桥的桥面标高控制,结合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九塘十塘)水利规划道路防洪最低竖向标高336M,以满足路基最小填土高度、降低工程造价为原则,综合考虑行车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5条件、防洪标准、路面排水、管线敷设的要求,进行纵断面设计。对于设计道路的纵断面拉坡有两种方法可以考虑通过调整道路中线纵坡,满足道路排水要求,避免设置锯齿形街沟。参照沿街建筑物出入的地坪标高,尽量不改动各控制点标高,可能会出现缓坡,需要设置锯齿形街沟。第一种方法具有施工简便,雨水管设置方便等优点,但是试拉坡结果常显示,在满足最小坡长的前提下,道路设计标高与周围建筑物地坪标高及控制点标高偏离较大。第二种方法有利于车辆行驶,减少土方工程量,能较好的满足设计控制点,并与周围建筑物地坪标高相协调,但锯齿形街沟施工麻烦,路面改扩建困难,并且在街沟范围内对行车有一定影响。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道路纵断面拉坡更主要的是受沿街建筑物的地坪标高控制,该路段为开发区的新建次干路,近期不需要改建、扩建,而且该路段以满足路基最小填土高度、降低工程造价为原则进行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采用第二种途径。注在市区主干道的纵断面设计图上,尚需注出相交道路的路名与交叉口的交点标高以及街坊与重要建筑物出入口标高等。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图的比例尺,在技术设计文件中,一般采用水平方向为150011000,垂直方向11001200。各控制点规划标高及设计实际采用的标高见下表23表23各控制点规划标高及设计标高位置桩号规划标高设计标高起点K2127340521521变坡点一K2230000459473滨海二路路口K237339588572变坡点三K2685000338351变坡点四K3030000510508中心横江桥K3102560510510变坡点五K3175000510507变坡点六K3310000416432终点K344361549549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6表24最大纵坡度注设计纵坡度大于表24所列推荐值时,可按表24的规定限制坡长。结合表24确定各纵坡度,竖曲线具体设计计算如下1、变坡点K2230(1)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根据设计得知1212106,09,090615IIII结合地形情况及纵坡度、道路排水等因素,考虑最小半径,取竖曲线半径R15000M,则11250001575MLR竖曲线长度11/275/2375MTL切线长桩号桩号高程459桩号图21变坡点竖曲线示意图M14050002537222211RTE竖曲线变坡点纵距(2)求竖曲线起点和终点桩号起点桩号K2230TK2230375K21925设计车速(KM/H)806050403020最大纵坡度推荐值()4555678最大纵坡度限制值()6789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7终点桩号K2230TK2230375K22675(3)求竖曲线范围内各桩号的设计标高竖曲线起点切线标高459063754815M竖距H22LR0起点K2230桩的设计标高为4815M竖曲线中点594切线标高14050002537222211RTEH竖距M中点K2230桩的设计标高为459014473M竖曲线终点切线标高45909375493M竖距H22LR0终点K22675桩的设计标高为493M(4)计算K212734K2320各桩号的设计标高,设中间桩距为20M,竖曲线内各桩号设计标高的计算公式为设计标高切线标高竖距(H212IXR),即右半部分12222RXILHHIII左半部分12112RXILHHIII其中XI曲线上任意点到曲线起点(左半曲线)或终点(右半曲线)的水平距离;LI直线上点到相邻变坡点的距离。竖曲线以外的部分按近似直线计算各桩号的设计高程,计算结果见表25。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8表25各桩号设计标高2变坡点K237339(1)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根据设计得知71908080,9023232IIII,结合地形情况及纵坡度、道路排水等因素,考虑最小半径,取竖曲线半径R24500M,则M576714500222RL竖曲线长度MLT25382576222切线长M160450022538222222RTE竖曲线变坡点纵距桩号纵坡度距切点距离L(M)竖曲线设计标高(M)地面高程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差K212734K2140K2160K2180K21925K2200K2220K2230K2240K2260K22675K2280K2300K232006060060606060909090909096516525325125075275375275750125325525521513501489482478473473476487493504522540476343254254254255261256250248248248249248045170247235228223212215220239245256274291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9桩号桩号桩号高程588图22变坡点竖曲线示意图(2)求竖曲线起点和终点桩号起点桩号K237339TK2373393825K233514终点桩号K237339TK2373393825K241164(3)求竖曲线范围内各桩号的设计标高竖曲线起点切线标高588093825554M竖距H22LR0起点K233514桩的设计标高为554M竖曲线中点切线标高588MM1604500225382H22222RTE竖距中点K237339桩的设计标高为588016572M竖曲线终点切线标高588083825557M竖距H22LR0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10终点K241164桩的设计标高为557M(4)计算K233514K2640各桩号的设计标高,设中间桩距为20M,竖曲线内各桩号设计标高的计算公式为设计标高切线标高竖距(H212IXR),即右半部分12222RXILHHIII左半部分12112RXILHHIII其中XI曲线上任意点到曲线起点(左半曲线)或终点(右半曲线)的水平距离;LI直线上点到相邻变坡点的距离。竖曲线以外的部分按近似直线计算各桩号的设计高程,计算结果见表26。表26各桩号设计标高桩号纵坡度距切点距离L(M)竖曲线设计标高(M)地面高程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差K233514K2340K2360K237339K2380K2400K243364K2420K2440K2460K2480K2500090909_08080808080808080486248638253164116408362836483668368836554558569572571564557550534518502486249248245247247243243242245248254259305310324325324321314308289270248227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11续表26桩号纵坡度距切点距离L(M)竖曲线设计标高(M)地面高程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差K2520K2540K2560K2580K2600K2620K264008080808080808108361283614836168361883620836228364704544384224063903742622642592552502502732081901791671561401013变坡点K2685(1)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318050,50,8034343IIII根据设计得知结合地形情况及纵坡度、道路排水等因素,考虑最小半径,取竖曲线半径R36000M,则M78316000333RL竖曲线长度M39278233LT切线长M1306000239223233RTE竖曲线变坡点纵距桩号桩号高程351桩号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12图23变坡点竖曲线示意图(2)求竖曲线起点和终点桩号起点桩号K2685TK268539K2646终点桩号K2685TK268539K2724(3)求竖曲线范围内各桩号的设计标高竖曲线起点切线标高3380839369M竖距H22LR0起点K2646桩的设计标高为369M竖曲线中点切线标高338MMRTEH1306000239222233竖距中点K2685桩的设计标高为338013351M竖曲线终点切线标高3380539358M竖距H22LR0终点K2724桩的设计标高为358M(4)计算K2646K3000各桩号的设计标高,设中间桩距为20M,竖曲线内各桩号设计标高的计算公式为设计标高切线标高竖距(H212IXR),即右半部分12222RXILHHIII左半部分12112RXILHHIII其中XI曲线上任意点到曲线起点(左半曲线)或终点(右半曲线)的水平距离;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13LI直线上点到相邻变坡点的距离。竖曲线以外的部分按近似直线计算各桩号的设计高程,计算结果见表27。表27各桩号设计标高桩号纵坡度距切点距离L(M)竖曲线设计标高(M)地面高程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差K2646K2660K2680K2685K2700K2720K2724K2740K2760K2780K2800K2820K2840K2860K2880K2900K2920K2940K2960K2980K3000080808_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5014343926401636567696116136156176196216236256276369359351351351356358366376386396406416426436446456466476486496273273272271268267267267269271272273273265255249284277234232227096086079080083089091099107115124133143161181197172189242254269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144变坡点K3030(1)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50500,0,5045454IIII根据设计得知结合地形情况及纵坡度、道路排水等因素,考虑最小半径,取竖曲线半径R45800M,则MRL29580050444竖曲线长度514229244LT切线长MMRTE02058002514224244竖曲线变坡点纵距桩号桩号高程508桩号图24变坡点竖曲线示意图(2)求竖曲线起点和终点桩号起点桩号K3030TK3030145K155终点桩号K3030TK3030145K3445(3)求竖曲线范围内各桩号的设计标高竖曲线起点切线标高51005145503M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15竖距H22LR0起点K3155桩的设计标高为503M竖曲线中点切线标高510MMRTEH02058002514224244竖距中点K3030桩的设计标高为510002508M)竖曲线终点切线标高5100145510M竖距H22LR0终点K3445桩的设计标高为510M(4)计算K3155K3140各桩号的设计标高,设中间桩距为20M,竖曲线内各桩号设计标高的计算公式为设计标高切线标高竖距(H212IXR),即右半部分12222RXILHHIII左半部分12112RXILHHIII其中XI曲线上任意点到曲线起点(左半曲线)或终点(右半曲线)的水平距离;LI直线上点到相邻变坡点的距离。竖曲线以外的部分按近似直线计算各桩号的设计高程,计算结果请见表格28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16表28各桩号设计标高5变坡点K3175(1)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70070,70,056565IIII根据设计得知结合地形情况及纵坡度、道路排水等因素,考虑最小半径,取竖曲线半径R55000M,则MRL35500070555竖曲线长度MLT517235255切线长MRTE03050002517225255竖曲线变坡点纵距桩号纵坡度距切点距离L(M)竖曲线设计标高(M)地面高程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差K3155K3020K3030K3040K3445K3060K3080K3100K3120K31400505_00000000451451014530507090110503505508510510510510510510510225224225227227227222225274285278281283283283283288285236225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17桩号桩号高程507桩号图25变坡点竖曲线示意图(2)求竖曲线起点和终点桩号起点桩号K3175TK3175175K31575终点桩号K3175TK2175175K31925(3)求竖曲线范围内各桩号的设计标高竖曲线起点切线标高510000175510M竖距H22LR0起点K31575桩的设计标高为510M竖曲线中点切线标高510MMRTEH03050002517225255竖距中点K3175桩的设计标高为510003507M竖曲线终点切线标高51007175497M竖距H22LR0终点K31925桩的设计标高为497M(4)计算K31575K3260各桩号的设计标高,设中间桩距为20M竖曲线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18内各桩号设计标高的计算公式为设计标高切线标高竖距(H212IXR),即右半部分12222RXILHHIII左半部分12112RXILHHIII其中XI曲线上任意点到曲线起点(左半曲线)或终点(右半曲线)的水平距离;LI直线上点到相邻变坡点的距离。竖曲线以外的部分按近似直线计算各桩号的设计高程,计算结果见表29表29各桩号设计标高6变坡点K3310(1)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71701,1,7067676IIII根据设计得知桩号纵坡度距切点距离L(M)竖曲线设计标高(M)地面高程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差K31575K3160K3175K3180K31925K3200K3220K3240K3260000000_070707070707025175125075275475675510509507504497491477464450269252251251249249248247247241257256253248242229217203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19结合地形情况及纵坡度、道路排水等因素,考虑最小半径,取竖曲线半径R64500M,则MRL576450071666竖曲线长度MLT25382576266切线长MRTE160450022538226266竖曲线边坡点纵距桩号桩号桩号高程图26变坡点竖曲线示意图(2)求竖曲线起点和终点桩号起点桩号K3310TK33103825K327175终点桩号K3310TK33103825K334825(3)求竖曲线范围内各桩号的设计标高竖曲线起点切线标高416073825443M竖距H22LR0起点K327175桩的设计标高为443M竖曲线中点切线标高416M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20226663825016224500THEMR竖距中点K3310桩的设计标高为416016432M竖曲线终点切线标高41613825454M竖距H22LR0终点K334825桩的设计标高为454M(4)计算K327175K344361各桩号的设计标高,设中间桩距为20M,竖曲线内各桩号设计标高的计算公式为设计标高切线标高竖距(H212IXR),即右半部分12222RXILHHIII左半部分12112RXILHHIII其中XI曲线上任意点到曲线起点(左半曲线)或终点(右半曲线)的水平距离;LI直线上点到相邻变坡点的距离。竖曲线以外的部分按近似直线计算各桩号的设计高程,计算结果请见表格210。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21表210各桩号设计标高根据道路中线水准测量资料,按比例尺水平方向11000,垂直方向1100,按桩号K212734、K2140、K2160、K2180、K2200、K2220、K2240、K2260、K2280、K2300、K2320、K2340、K2360、K2380、K2400、K2420、K2440、K2460、K2480、K2500、K2520、K2540、K2560、K2580、K2600、K2620、K2640、K2660、K2680、K2700、K2720、K2740、K2760、K2780、K2800、K2820、K2840、K2860、K2880、K2900、K2920、K2940、K2960、K2980、K3000、K3020、K3040、K3060、K3080、K3100、K3120、K3140、K3160、K3180、K3200、K3220、K3240、K3260、K3280、K3300、K3320、K3340、K3360、K3380、K3400、K3420、K3440、K344361。由测量队测设设计线原地面高程分别为476、343、254、254、255、261、256、242、248、242、249、248、245、247、243、242、245、248、254、桩号纵坡度距切点距离L(M)竖曲线设计标高(M)地面高程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差K327175K3280K3300K3310K3320K3340K334825K3360K3380K3400K3420K3440K344361070707_111111111083283383283830118318518718917954443438432432435446454465486506526546549248249248246243241242244246241238239240195189184186192205212221240265288307309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22257、262、264、259、255、25、233、273、273、272、268、267、267、269、271、272、273、273、249、284、277、234、232、227、224、224、225、227、227、222、225、274、225、252、251、249、248、247、247、251、248、243、241、244、244、241、238、249、240、,把各点高程连接起来即为原地面线。对应各桩号的设计点高程分别为521、513、501、489、478、473、476、487、504、522、540、558、569、571、564、550、534、518、502、486、470、454、438、422、406、390、374、273,272、268、267、267、269、271、272、273、273、265、255、249、284、277、234、232、227、505、510、510、510、510、510、510、509、504、491、477、464、450、438、432、435、446、465、486、506、526、546、把各点高程连接起来即为设计地面线。本路线全线共设6个坡段,最大坡度1,最小纵坡为05,最小竖曲线半径为45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2900M,最小坡长为143M,平坡段共145M。23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道路中心线法线方向的道路断面,设计内容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设施带等。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依据是道路性质、道路类别、道路规化红线以及交通组织方式,同时还要考虑道路红线范围以内的各种地下管线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情况。道路横断面图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行车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设施带等各部分的几何尺寸及其相互布置关系,包括路拱坡度及路拱曲线的确定。确定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时,需要根据道路规划功能上的性质和作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要求,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范,合理安排各组成部分。本路段横断面规划与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交通、环境、公用设施管线敷设以及排水要求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地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及相互之间的位置与高度,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按道路类别、级别、设计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征、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和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安全通畅。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23231机动车车道数和宽度城市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统称为车行道。而机动车道则只供各种机动车辆行驶。在道路上提供每一纵列车辆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为一个车道。它的宽度取决于车辆的车身宽度,以及在横向安全距离。机动车车行道由数条机动车道组成,其宽度应是车道条数和一条车道的乘积与两侧路缘带宽度之和。机动车道宽度、车道数和红线宽度见表211,212。表211机动车道宽度车型及行驶状态计算行车速度(KM/H)车道宽度(M)大型汽车或大、小型汽车混行4037540350小型汽车专用线350公共汽车停靠站300表212大、中城市机动车道车道数和红线宽度项目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大城市200686846342004646462中等城市4242道路宽度(M)大城市200701005060405020352005060405038502030中等城市406035401624由表中规定及根据我国对公路和大、中、小城市道路的形势车辆观测,该路段计算行车速度为50KM/H,先拟定采用三幅路型式、双向四车道,单车道宽度由内向外依次取375M、375M。由此机动车车行道宽度计算如下MWBNBNWMCPC165027532222211232非机动车车道宽度非机动车道是专指供自行车、三轮车、平板车及兽力车等车辆行驶的道路部分。非机动车的一条车道宽,是根据车身宽度和车辆两侧横向安全净距来确定的。各种车辆具有不同的横向宽度和相应的平均速度。非机动车道一般都沿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24着道路路两侧对称布置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为了保证非机动车交通的安全及提高机动车车速,与机动车道之间以分隔带隔开。其宽度、路面、横坡等应恰当,以吸引非机动车行驶。目前,我国中小城市非机动车在城市运输中占着较大的比重。本路段非机动车道主要供自行车行驶(可能会有三轮车、板车等非机动车辆行驶,但数量很少)。根据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自行车车道条数,并考虑到为减少分隔带断口,保证机动车交通顺畅,允许少量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顺向行驶一段距离时,考虑每侧非机动车道宽度均试取50M。表213非机动车车道宽度车辆种类自行车三轮车兽力车板车非机动车车道宽度M1020251520233人行道宽度及铺装人行道宽度指在路侧带内铺设专门人行道步砖、专供行人步行交通的部分。人行道宽度应该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通畅。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城市用地不足,居住密度较大,城市道路上步行交通所占比重还比较大,因此,在人行道宽度设计中应予以重视。如果人行道宽度不足,势必导致行人侵占车行道而影响汽车的行车安全和顺畅。人行道宽度的设计,不仅要满足近期行人交通的需要,而且还应适应远期发展的需要。人行道设计应体现出对人的尊重,既要考虑交通功能,也要考虑景观功能。人行步道的景观体现在色彩、质感与周围环境的配合。设计人行道宽度时,按计算车行道宽度的方法计算人行道宽度的方法,见式/BBBQC式中B一侧行人通道宽度,M;B一条人行通道所需宽度,M,与行人两手是否携带物品及携带方式有关,据实测,普通行人所需宽度为060M,肩扛行包者需宽075M,一侧手提行李包者需宽085M,两侧手提行包者1M,据此,本段路一条人行带宽取075M;Q高峰小时人流量(单侧、双向),人/H;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25BC一条步行带的通行能力,人/H。人行道最小宽度见表216。人行道上的点状设施主要以乔木、各类杆柱等为主,他们的占地近似宽度列于表214。由规范规定及路面排水的要求,人行道横坡度宜采用单面坡,横坡度为12,本段取15。表214人行道上设施宽度表项目宽度(M)项目宽度(M)灯柱0810长凳15交通信号灯柱及箱0912地铁楼梯或人行立交扶梯1722火警箱0810地铁通风格栅18消防装置0809公交候车栏0915交通标志0608树木(单棵)0612停车计时器06绿化带1520信箱1011报亭1220电话亭12行人护栏02505废物箱09表215人行道最小宽度项目人行道最小宽度(M)大城市中、小城市各级道路32商业或文化中心区以及大型公共文化机构集中路段53由表中规定及规划要求,在考虑未来几年的人流增长情况下,人行道宽度设计拟定为5M,既满足人流通行要求,也满足停车及人行道绿化的要求。人行道铺装结构设计应符合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及工业废渣的原则,并考虑施工最小厚度。人行道铺装面层采用8CM厚的22511258预制水泥混凝土彩色地砖,地砖间设置15MM宽的胀缝,基层材料应有适当强度,该路段由上到下采用2CM厚的13水泥砂浆卧底、10CM厚的C10水泥混凝土、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265CM厚的级配碎石。人行道外侧路边采用820100预制C30混凝土平缘石,内侧路边采用1235100预制C30混凝土路缘石。沿人行道内侧布置树池120120,树池间距6米。为了有障碍人的行走,在树池外侧设置盲道,距离树池外侧85CM处开始铺设50CM宽的2252256预制C30混凝土盲道面砖,在过路口设置停步石(252580)。234设施带及绿化带城市道路设施带是指路侧带中为行人护栏、照明杆柱、标志牌、信号灯等交通设施提供的安装、设置地带。根据我国部分城市调查资料,大多数城市仅在主要交叉口处或繁华地带设置行人护栏,而且大多数护栏沿着路缘石或距路缘石05M以内地方安设,护栏多为钢管材料,如不设基座,025M宽就足够了。因此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只设行人护栏的设施带为02505M,杆柱宽度值为0515M。护栏与路缘石的距离应满足行车侧向余宽的要求。该路段行人护栏的设施带宽度取03M,杆柱宽度取10M。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功能分为中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本路段采用四幅路形式,设置机非分隔带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非机动车与人行道分隔带,并且在其中放置一些道路设施如路灯、交通标志牌和信号灯等,绿化种植低矮灌木或草坪。横断面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宽度相对取宽点,不仅有效地减少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在景观上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而且在交叉口渠化设计及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均可以利用该部分宽度设置展宽车道或停靠站,使道路更加顺畅、连续。考虑以上因素,计算行车速度为50KM/H时,为保证两侧设港湾式公交车停靠站时不影响行人与自行车,保证行人休闲。对应表216分车带最小宽度,中间带取25米,两侧分隔带宽度均取35M,中央分隔带用1545100预制C30混凝土路缘石围砌,侧分隔带采用1235100预制C30混凝土路缘石围砌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27表216分车带和路缘带最小宽度235路拱设计为了迅速排除落在路面上的雨水,防止雨水渗入路基降低路基强度以及减少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阻力,路面通常做成中间高并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称为路拱。由拱顶向两侧倾斜的坡度称为路拱坡度。道路横坡指路面、分车带、人行道、绿化带等的横向倾斜度,以百分率表示,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12的路拱设计坡度。该路段位于区,降水较多,因此需要路拱坡度稍大一些,但是由于车行道宽度较大,路拱横坡应选择平缓一些,否则路拱各点间高差太小,会影响行车和道路断面观瞻,而且该路段为主干路,车速较高,当路拱横坡度大于2和快速行车的情况下,司机操作方向盘有感觉,紧急制动有横滑的可能,不满足安全要求。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该路段路拱横坡均取15。又由于该路段红线宽度较大,为双向四车道,而且设置中间分隔带和两侧绿化带,同时为了便于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路拱型式采用直线型。分车带类别中间带两侧带设计速度(KM/H)8060,50408060,5040分隔带最小宽度(M)200150150150150150路缘带宽度(M)机动车道050050025050050025非机动车道025025025侧向净宽(M)机动车道100075050075075050非机动车道050050050安全带宽度(M)机动车道050025025025025025非机动车道025025025分车带最小宽度(M)300250200225025200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28图27机动车车道路拱图28非机动车车道路拱236方案比选方案一人行道40M非机动车道35M侧分隔带35M机动车道24M中间分隔带25M侧分隔带35M非机动车道35人行道40M,道路红线宽度为485M。该方案采用四幅路、双向六车道,靠车行道绿化带宽,可保证两侧没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时不影响行人与自行车,适用于大城市生活性道路。人与非机动车行道树分隔,保证行人休闲,减少自行车与人群活动的干扰,而且预留绿化用地两侧个2425米,可提供较好的步行环境。由于该路段处于将要建成的“生态旅游城市”中,其景观和两侧沿线绿化景观要体现城市的面貌,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因此中间和两侧绿化带不能太窄。方案二人行道30M非机动车道50M侧分隔带35M机动车道150M侧分隔带35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30M道路红线宽度为435M。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29该方案采用三幅路、双向四车道,由于该路段位于开发区,近期的交通量和人员较少,采用该方案可暂时满足通行量要求,而且可降低造价。该方案适用于机动车量不大,非机动车多,宽度大于40M的主干道。但是根据交通量预测分析,随着道路两侧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的修建,交通量会增大,机动车会增多,为了保证机动车辆行驶安全,满足快速行车的需要,则需要在中央设置活动栅,或四幅路。方案比较方案一设置了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隔离,交通上较为安全,断面显得更为均衡,而且采用绿化带作为中央分隔带,靠近车行道的绿化带较宽,不仅可以保证两侧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时不影响行人与自行车,保证行人休闲,还能体现旅游城市的绿化风貌,从远期交通量的发展来看,随着两面侧区域的规划建设,也可以满足其交通量,但是造价较高。方案二虽然造价相对方案一较低,但是无中央分隔带,而且车道数量较少,作为该城市的一条次干路,还是是能满足其发展要求的。因此,从交通量、造价及景观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方案二作为设计方案。综上所述本段路横断面形式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采用直线型路拱,拱坡为15,人行道为直线型横坡,坡度为15。标准横断面为人行道30M非机动车道50M侧分隔带35M机动车道15M双黄线05M侧分隔带35M非机动车道50M人行道30M,道路红线宽度为435M。24路基设计241工程地质概况沿线属滨海冲积地质单元,地形较为平坦,鱼塘、沟渠密布,表层覆盖有0815M厚的冲填土层,该层在鱼塘、沟渠密布以上覆有0205M的淤泥,其它地段顶部有03M左右的植物层。242一般路基设计材料的要求全线采用宕渣填筑,宕渣中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用于护坡的不应小于20MPA),含泥量不超过20宕渣最大粒径在路床顶面以下30CM范围内不应超过10CM其余不超过压实厚度的2/3。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30施工要求路基填筑前清除植物层,一般清表厚度03M。宕渣最小填筑厚度机动车道为10M,其它为08M,对填方高度达不到要求的路段,不足部分采取挖除地表土的措施。宕渣按照规范要求均匀,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CM(底层填筑厚度可以放宽,但不宜超过50CM)。路基填方边坡采用115,挖方边坡采用11。路基顶面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小于50MPA,控制弯沉值200(001MM)。243特殊地段路基设计对水塘地段,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进行处理。对石料的要求石料不易风化,强度不小于15MPA,粒径宜在30CM80CM之间,且小于30CM的粒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