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及《养母》主编导读_第1页
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及《养母》主编导读_第2页
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及《养母》主编导读_第3页
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及《养母》主编导读_第4页
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及《养母》主编导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父母的心及养母主编导读父母的心关键词语父母的心是多么伟大仔细地想了又想简直没法跟你说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这篇文章,不像梁晓声的文章和此前的一系列文章那样,充满了描写和形容,作者好像有意回避直接表述感情,全文除了开头有一些有限的人物衣着和场景的描写以外,几乎没有渲染,基本上是一些相当简洁的叙述。造成这种简洁的原因是:第一,描写被压缩到最小的限度。开头还有一点交代性质的描写,到了故事发生以后,就连起码的描写都没有了,剩下的就都是对话。对于处在情感大起大落中的父母,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表情、动作、语调等等外在描写一概没有,基本上没有细节,越是到关键之处,越是简洁,用词越俭省。例如,穷人父母第一

2、次和卖掉的孩子分手的时候,这本来是可以大幅度抒情的,作者只用了这样几个字:“眼含热泪,难舍难分”,后来提出要用二儿子换回大孩子的时候,只用了“牵了五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几个字。在母亲用三女儿来换二儿子的时候,更是直截了当,只写她“很不好意思”。在富人眼中看来,也只是“丧魂落魄”。究竟如何失魂落魄,作者可能觉得,与其去详细描写,还不如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最后一次,干脆把小女孩要了回去,作者的形容,也只有“痛哭失声”。这好像有点陈词滥调,有点抽象,似乎缺乏形象的可感性。但统观全文,作者的用力全不在于形容,而在于故事的结构,统一的目的,蕴涵着对比。第二,故事的叙述者,不动声色地把父母亲的活动,包

3、括如何商议出让孩子,如何一再提出调换孩子等等的盘算,全都放在了幕后,只让读者看到他们向贵妇人讲述自己要求调换的理由。而他们在幕后决策的背景和表情动作一概省略,让读者去想象。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本文就不会这样简短了。然而,全文却并不因如此简略而缺乏动人的感染力。原因在于,作者把全部功夫都用在了对话当中。这对父母的感情,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是,对话却充满了潜在量,读者不难从对话的空白中,想象出这对父母的情感震荡。作者的全部功力都集中在人物的对话之中。对话之妙在于,是为了表现“父母之心是多么伟大”,这是文章开头就声明了的。但是,文章的主要的篇幅却是描述伟大的父母是如何出卖孩子的。如果从概念出发,既然

4、父母之爱是伟大的,一开始就拒绝富人妇女的要求不是更干脆吗?但是,那样一来就显得简单。因为这一对父母处在一种极其困难的境地:“无力抚养”。突然来了这样一个机遇,既可以让孩子过上富贵的生活,又可以继承财主的家业,日后的富贵是毫无疑问的。于是父母答应转让自己的儿子给富人妇女。全部对话表明,这种考虑,虽然并不是轻率的,而是经过夫妻两个商议的,但是,后来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悔。这说明,起初的答应只是一时的、不得已的决定,这种决定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这里有第 1 页共 4 页个心理问题,表面的一时的决定,也许是理性的,但是却经不住感觉和情感的考验。一旦真正离开了自己的骨肉,理性的决策就顶不住感情的折磨了

5、。所有这一切,读者从父母二人的对话中可以感觉到。但是,父母三番五次地反悔,至少是在最后不得不老老实实承认割舍不了骨肉以前,都是把自己的真实的意图掩盖起来的。孩子的父母总是用种种借口,声称不是自己后悔,舍不得,而是考虑到其他的因素。把老大给别人,次序不对; 老二很像婆婆, 对不起婆婆。 种种借口, 不管编得多么头头是道, 读者却越来越感到不能成立,很笨拙,欲盖弥彰。越是明显地笨拙,越是感到父母爱心的深厚。更可爱的是,就父母亲本身来说,种种借口都努力编得似乎天衣无缝。与其说是要骗过富人,不如说要骗过自己。但是,在读者看来,越是理由不充分、有漏洞,越是显出爱子心切。花样一变再变,却是欲盖弥彰,最后连

6、起码的面子都没有顾及了。干脆承认自己是舍不得,割舍不了,宁愿饿死,也不愿骨肉分离。这叫层层透底。动人的效果就是由全文的层层透底构成的。养母关键词小气因为有了这“小气的爱”才有了真切的幸福纯粹的人川端康成在父母的心中开头就说“父母之心是多么伟大”,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父母的形象都是同样雄伟高大的。我们已经从 背影 和慈母情深 中看到, 具有伟大爱心的父母,本身却是平凡的。杨新雨的这一篇养母,则更从一个非常特殊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特的母亲。就她本身的自然形象来说,肯定不是伟大的,就她的感情来说,更是与伟大相去甚远。作者非常坦率地总结:与许多文艺作品中那些深明大义的乃至大义灭亲的、胸怀宽广的母

7、亲形象相比,她是没法比的。作者所写的母亲,不但不是伟大的,相反,她身上有许多缺点和毛病,甚至有一些渺小的东西。渺小和伟大,无私和自私,相反相成构成了这个母亲的动人形象。文章的题目是“养母”,取材本身就有一定特点。一般说,表现母爱,当然以亲生骨肉为上,养母在一般读者心目中总是不及生母。但是,作者的立意,显然是养母的母爱丝毫不亚于生母。就养母的精神境界来说,她明显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之中。文章开头几段,并不强调养母形象的高洁,而是反反复复地表现她的一系列的毛病。她“小气”,把微不足道的小损失当成“吃大亏”,“怀疑别人暗中占了她的便宜”,无疑是有点“自私”的。但是,值得分析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气”的养

8、母,却对丈夫和养子十分“无私”,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她自己不吃,做好了饭菜让丈夫孩子吃,她站在一旁欣赏:“看着亲人一口一口吃下去,嘴嘘嘘地不断张合着,你喝一口汤吸溜一下,她也随着吸溜一下,似乎在协助你吃,比她自己吃还要香得多。”文章竭力要强调的是,这种母爱的“无私”“忘我”几乎把自己完全忘记了。这应该是十分纯洁,十分崇高的了吧。如果一味写她崇高伟大,可能也就太没有个性,缺乏特点了。这个养母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 2 页共 4 页第一,她的 种“无私”的母 ,却并不“崇高”,相反是和狭隘 系在一起的。她的无私的 ,只献 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而 人,哪怕是客人、 戚,她都会有些可笑的、很不光明正大的

9、、“小气”的小 作。第二, 于无私奉献的 ,孩子不但不欣 ,相反感到可笑。 一种情况,我 在朱自清的背影中已 略 了,但是,在背影里,做儿子的不 ,是 忍着的。父 是没有感 的。而在 里,儿子却是公然地“哈哈大笑起来”。在一般人那里,比如在城市母 中, 此等的不礼貌是要引起不 或者痛苦的。但是, 个养母却并没有感到有任何冒犯。 明, 个养母 孩子的 到了没有自尊心的程度。第三,在朱自清的背影中,并没有直接用 言表述父 的特点,而 新雨却把自己 于母 的特点用非常明确的 言概括出来了:我想,她的心全部投注在自己 人身上,再没有多余的 西 外人了。是不是可以 ,她的 是小气的呢?哪一个家庭不是因

10、有了“小气的 ”,才有了真切的幸福呢?她在 人面前何曾自私小气 一点点?她只是 自己小气。也 ,有人会 得作者的 种写法 于直露, 是可以 的。 但是,在我看来, 更 得 的却是,作者是否概括了养母之 的主要特点。 位养母之 更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呢?儿子 于自己的一片苦心, 于自己的暗示(用眼睛“挖”他)不但毫不 悟,而且没有起 的礼貌,她毫无感 。 孩子 到没有自尊的程度, 到受到冒犯而没有任何感 ,更 不上有任何不快或怨言了。没有自尊,肯定和崇高 系不到一起,但是, 恰恰是她母 的独特表 。如果没有 个特点,或者不敢把 种看来有点“ 面”的特点写出来,写足,文章的生命就可能受到影响了。 个特

11、点, 上是 篇文章的灵魂。接下去,作者所写的重点,是除了在物 上的自我 牲以外,养母在精神上的自我泯 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丈夫 世的 候,她大放悲声, 哭 :我怎么就把您服侍下个 儿可惜煞您了,您的 子那么好,怎么就不把您留下,留下个我干 呀 种 人之心,“无私”到完全 失自我的程度,丈夫死了,甚至 自己的生命也 得没有任何价 了。 的 人的感 可能并不是崇高,而是一种卑微。作者当然意 到了 种卑微,表 了 种卑微的某种保留。但是, 的来 ,作者 之是 的。 表 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描写养母忘我地 丈夫和孩子祈祷 , 作者表 了她的迷信; 二是最后他又情不自禁地因养母的 种表 而改 了 养母的 度

12、,感 得眼泪流湿了枕 。最重要的是作者最后的表白:养母,我的恩重如山的母 ,您没有文化, 而我如今身 都市文化圈,却很 再 到您 粹的人。作者一方面 养母不 大,坦率地表 了她的卑微,甚至猥 ,透露了她的 种卑微和猥 与没文化有关系,但是,又 得她的精神可 , 甚至有文化的人也赶不上。 最后作者用了一个相当关 的 : “ 粹的人。” “ 粹的人” , 使我 想到毛 的 人民服 。在那篇文章里,毛 把全心全意 人民服 、毫不利己 利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叫做“ 粹的人”。当然,毛 的 是政治的,养母 的是人 的 , 利人,只是有利于自己的 属,二者属于不同范畴。但是,我 仍然从中得到一点暗示,所 “ 粹”,多少和“毫不利己”有些关系。也 正是由于 一点,作者把 种“ 粹”的人,看作当代社会人生的一种很高境界。 种境界, 种精神 次,即使有文化的人也很 达到。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