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名词知识点(精炼版)_第1页
文学理论教程名词知识点(精炼版)_第2页
文学理论教程名词知识点(精炼版)_第3页
文学理论教程名词知识点(精炼版)_第4页
文学理论教程名词知识点(精炼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学理论教程名词知识点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2.文艺学包括五个分支:1.文学理论2.文学批评 3.文学史 4.文学理论史 5.文学批评史。3.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理论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4.文学理论的任务的四个方面:1.文学本质论 2.文学创作论 3.作品论 4.文学接受论。5.文学活动的两个过程:1.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的过程。2.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的过程。6.文学理论的形态主要有:1.文学哲学 2.文学社会学 3.文学心理学 4.文学符号学 5.文学价值学 6.文学信息学 7.文学文化学。七种形态各有优势和局限,科

2、学的文学理论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各种形态互补,形成综合协调的系统。7.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提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8.文学学的三个分支:1.文学理论 2.文学批评 3.文学史。9.文学学的三个分支的关系:文艺学的这三个分支紧密联系、互相包容,组成一个有机整体。1.文学理论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中吸收养分以促使自己理论体系的形成,以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一定的理论观点、方法、准则和范畴;2.文学批评不但接受文学理论的指导,而且以对文学史规律的认识作为自己的根基;3.文学史家若没有过硬的文学理论观点,就无法恰当地评判文学作品,也

3、不可能进行科学的文学史研究。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1.文学活动论 2.文学反映论 3.艺术生产论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5.艺术交往论11.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生活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特性是“自由自觉”。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与展示。12.文学反映论: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运用于文学活动中,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并非刻板的反映。列宁、毛泽东等人对这一观点有充分论述。13.艺术生产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有多种意义:1.第一

4、种意义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2.第二种意义是指实际的创作过程;3.第三种意义心指在资本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品的属性。总:本书主要从第一种意义和第三种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也就是说,文学艺术并非孤立地存在,我们必须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中,才可能获得对文学艺术的最终解释。1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一种基本看法。在此基础上,20世纪西方和东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了“审美意识形态”的概念。这种观点认为,

5、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象,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它的“审美方面”。15.艺术交往论: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中,提出了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相互之间交往的理论,哈贝马斯吸收了马克思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这种交往行为对诗学的贡献,是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的对话。因此,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16.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17.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蕴涵在人的本性中,通过一系列的言行来加以体现、贯彻的性质。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人的本质通过社会实践而在现实世界中对象

6、化,人又从对象化的世界中反观自己的本质的过程。18.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1.世界 2.作者 3.作品 4.读者。19.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的关系:文学活动作为一种话语活动,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1.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基础;2.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3.至于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

7、,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4.而作品,作为现实客观世界的“镜”与表现主观世界“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20.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按照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语言)作为中介达成对话关系。文学作为一种符号(语言)系统,是交往理性得以展开的理想场所。具体来说,围绕着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构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作者与作者),自我与现实他者(作者与此岸世界,包括自然

8、和社会),自我与超验他者(作者与此彼岸世界)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作者与读者)。21.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是对文学的基本属性作出界定的学说。在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用以指关注文艺形式的理论。22.劳动说:作为文学起源的种种学说之一,它认为劳动对于文学活动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23.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论述的重要问题。从根本上说,文学生产随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要受其他意识形态生产的影响,并且又可以对物质生产等领域产生反作用。但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的关系不是一对一的,甚至也不是直接关联的,其相互影响往往有着中介环节,所以在发展上

9、可以不同步,这就是所谓的“不平衡关系”。24.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的两种典型状况:一是某种艺术类型在后来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反而衰落了,如古希腊时高度繁荣的神话、史诗,成为后代不可企及的范本;二是落后的地区,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可能超越经济发达的地区,如19世纪的俄国文学比英、法文学并不逊色,而俄国是欧洲的经济落后地区。25.文学概念的辩析-从三方面来考察文学的含义:1.文学的文化含义 2.文学的审美含义 3.文学的通行含义26.文学的文化含义: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27.文学的审美含义: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

10、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28.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29.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30.话语蕴藉表现在两方面:1.含蓄 2.含混。31.含蓄:含蓄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32.含混: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33.含蓄与含混的区别: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34.含蓄与含

11、混实质上的一致:共同提示出文学本文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35.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的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36.推陈出新:对中外文艺遗产,不论内容还是形式,我们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历史的观点加以分析,剔除其中那些不适应今天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成分,吸取其中有价值的成分,并不断地在艺术实践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艺。37.人民性:人民性是文学作品所显示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中外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程度不同的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方式、生存境遇、需求愿望、审美理

12、想与审美情感的作品,都是具有人民性的作品。38.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的特征:1.在精神生产中,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精神关系,它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造对象世界和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而不是物质领域中实际地改造对象世界和创造新的物质世界的生产。2.精神生产是以符号为手段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而不是运用物质工具去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3.精神生产一般以“精神个体性的形式”出现,因而其活动富于个性和自由性。39.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为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如科学知识、艺术品等)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在精神生产活动中,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精神关

13、系。就是说,精神生产是人通过意识活动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念性的思索或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凭借符号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活动。40.艺术生产:艺术生产就是艺术创造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审美掌握方式,即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和直观的方式掌握世界,形成对世界的审美意识并运用艺术符号将其物化、创造一个独特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世界的活动。41.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客体即文学的反映对象。文学客体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自然界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也是文学的反映对象。文学创造无论直接描写和反映的是什么,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

14、源泉。42.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指处于文学创造活动中的作家、诗人,也称为艺术生产者。但在这种活动中,作家、诗人只有处于对客体的主动、主导地位即具有主体性或者说具有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时,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43.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是指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从而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主体始终处于主导性、主动性的地位并显示出能动创造性特征。44.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是指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从

15、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具体说,作家对具体客体的选择总是或明或暗地受到不时社会生活的情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多种生活因素的规定和制约。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他选择何种生活为创造的具体客体,都必然受到社会生活这个“一般客体”的规定和制约。45.关于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1.材料储备-文学材料 2.艺术发现 3.创作动机46.材料储备-文学材料:文学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取的一切生动、丰富量却相对粗糙的刺激和信息。这些刺激和信息通过记忆

16、的方式被作家储存于大脑之中,成为组建个人心理生活(或精神现象)并使之流动的最小单元。无疑,它们也是文学创造赖以发生的最基本的细胞。47.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倾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或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48.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如下:1.它是作家心灵的一种蓦然领悟;2.它是作家独特眼光(即混融着思想原则、审美倾向以及个性、人生理想等内容而形成的一种定势)和非凡观察力的结合;3.它是外在机缘的某一突出介质与作家某一内心体验的契合;4.艺术发现的结果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或事件),只是把新成分注入其中

17、,从而在自己的知觉中形成一个新的创造物。49.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50.创作动机的动态轨迹可描述如下:它是由作家的内在需要所鼓动,在作家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形成易感点,与某种外部刺激相迎合之后所带来的极强的行动力量,并对整人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51.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1.会议与沉思 2.现象与联想 3.灵感与自觉 4.理智与感情 5.意识与无意识52.回忆:回忆是积极地和有意识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53.沉思: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心中的某个意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54.想象:想象,就其本意来说,就是“想出一个象”,并有意无意地不

18、断对其进行思考、加工。换言之,想象就是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或意念)在某种新刺激下唤醒,再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55.联想:联想是由此形象(或意念)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或意念),进而一环扣一环,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或意念)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持续过程。56.理智:理智指作家心理中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和思维。57.感情:感情分为情绪和情感。58.情绪:情绪指由有机体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59.情感:情感指作家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60.意识:意识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识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地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

19、能力。61.无意识:无意识指作家没有明显觉察到但暗中却对排列、组合材料发生作用的心理能力。62.材料:材料,特指文学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取,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63.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指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等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64.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指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65.创作动机的动态轨迹:创作动机是由作家内在需要所鼓动,在作家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形成易感点,与某种外部刺激相迎合之后所

20、带来的极强的行动力量,并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66.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推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67.灵感:艺术构思(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意念或形象)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其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68.直觉:在艺术构思中,是指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所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注意,直觉不是“不要”而是“省略了”推理过程,因此,它需要

21、更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更老辣的推理训练。69.综合:作家围绕某一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70.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意象(或意念),调动各种材料和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71.简化: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意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72.变形: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卢像力和创造力,甚至违反常规事理,来塑造形象的一种方式。73.陌生化:作家不用习见的称谓,而是非曲直作者和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发光

22、如实描写它,以消解“套板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74.即兴: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作品的状况。75.推敲: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妥贴地把意象、意念生动、鲜明地予以具体化(定型为作品)的操作手段。76.艺术概括: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观照和描述特殊的即富有特征的事物,并予以开掘、补充、提炼的创造过程,使之主体与客体相统一,创造既有独特个性又具普遍意义的形象,从而取得“在特殊中显出一般”的艺术方法。77.艺术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

23、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知和感悟、具有审美价值意义的真实。78.情感评价:情感评价是指文学创造主体以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对其所描写和表现的人物与事件所作的情感性“裁判”。79.艺术形式:形式创造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体现为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结果是一部作品艺术形式的诞生。80.关于文学作品的类型:1.现实型文学 2.理想型文学 3.象征型文学81.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82.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1.再现性 2.逼真性。83.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

24、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84.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1.表现性 2.虚幻性。85.象征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86.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1.暗示性 2.朦胧性。87.关于文学作品的体裁: 1.诗2.小说3.剧本4.散文5.报告文学88.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89.诗的类型: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90.诗的基本特征是:1.凝练性 2.跳跃性 3.节奏韵律性。91.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92.小说类型: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

25、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93.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94.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95.剧本的基本特征是: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2.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3.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96.散文:散文有广义的散文与狭义的散文。97.广义的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98.狭义的散文: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26、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99.散文的基本特征是:1.题材广泛多样 2.结构自由灵活 3.抒写真实感受。100.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101.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是:1.及时性 2.纪实性 3.文学性。102.典型: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活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鬼力的性格。典型一般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103.特征化:特征化是写实性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方法,即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

27、件、一个人物或一种人物关系,高明的作家可以通过特征化使之变为传世之作。104.意境: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105.意象:意象,这里主要指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106.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1.故事 2.叙述内容的存在形态。叙述内容的内在动力是行动。107.故事的四个成分:1.事件 2.情节 3.人物 4.场景。108.表层结构:表层结构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字面顺序研究作品中各个单元之间在作品本文中

28、的关系。109.深层结构:深层结构是共时性向度,研究的是叙事内容中各个要素在叙述顺序背后的内在的关系。110.叙述者的声音:叙述者的声音是叙述动作在作品本文中的体现。叙述者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就构成了叙述者声音的特点,不同的叙述风格也可以从叙述声音的差异上加以区别。111.抒情性作品:抒情性作品是一种主要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一般与叙事性文学作品相对。112.抒情性作品的两要素:1.抒情内容 2.抒情话语,在抒情性作品中,二者是直接融合的。113.抒情内容:抒情内容是指本文所表现的某种特定的情感过程和意义。它往往是一种体验、感悟或心境,具有无法用普通话语

29、来充分表达的“不可言传”性。抒情内容的这种朦胧性、含混性导致了它对抒情话语形式的直接依赖。114.抒情话语: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能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用声音和画面的组织形式来体现难以言传的抒情内容;抒情主体把抒情内容直接投射和转化在抒情话语之中,达到二者的融合。而读者直接接触的也是抒情话语,通过抒情话语得以体悟抒情内容。所以,抒情话语是欣赏和分析抒情性作品的直接切入点。11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1.比喻 2.象征 3.倒装 4.歧义 5.夸张 6.对比 7.借代 8.用典116.比喻:比喻是借它物(喻体)来表现某物(喻本)的修辞方法,它又可以被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117.象征:象征是

30、以具体事物(意象)间接地表现思想感情,它是抒情话语最常见的修辞方式。118.倒装:倒装是诗句在语法上的错置,是惯常词序的颠倒。119.歧义:歧义就是一个或多个诗句包含多重意义,诗句的含混多义正表现了诗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心态,丰富了抒情话语的情感内涵,是产生“余味”的重要源泉。120.夸张:夸张是运用想象和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激昂之语,极为强烈地表现诗人非同寻常的感受。121.对比:对比是把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对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122.借代:借代是有在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替换,或用一物代另一物,或用一部分代全体。123.用典:用典(又叫“用事”)是

31、在诗词中借用故事来造句表义。124.用典的三类:1.神话 2.历史 3.文学典故125.抒情角色:抒情角色是指抒情作者在作品中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1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主要指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127.抒情性作品的三个构成要素:1.声音 2.画面 3.情感经验。128.声情并茂:声情并茂主要指抒情话语的声音组织与其表现的情感内涵相互协调融合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音调与情调、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的高度一致,直接可感的声音组织成为抒情内容生动有力的象征性表现。129.情景交融:情景交融主要指抒情性作品中描写的景物(画面)与情感内涵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

32、中的景是情中之景,情是景中之情,写景之语成为象征性表现情感的写情之语。130.节奏:节奏主要指两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131.隐喻:隐喻主要指不用喻词,喻体与喻本直接相合的比喻方法。132.象征:象征则主要指以具体事物(意象)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具体表现为不是用词语直接表现而是暗示情感意义的纯意象性抒情话语。133.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

33、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134.文学风格定义的要点是: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2.主体与对象的谐和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135.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审美情性和心理结构,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它支配丰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136.文学消费分为两种:1.广义的文学消费 2.狭义的文学消费137.广义的文学消费: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文学欣赏与文学接受。138.狭义的文

34、学消费:狭义的文学消费却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或欣赏。139.文学传播: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将文学作品或文学信息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通俗地说,文学传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作品的发表或发行活动。文学传播是沟通文学信息源与文学接受者之间的桥梁。140.高雅文学:高雅文学是一种典雅、正统、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它主要服务于社会上文化修养较高的阶层。141.高雅文学的特点是:内容和题材充实、深广,主题或意蕴富于深度,艺术形式具有探索性、独创性和鲜明的个性风格,能给读者严肃的思考、

35、深刻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具有较大的艺术感染力。由于语境的不同,高雅文学有时又被称为“美文学”、“纯文学”、“严肃文学”或“精英文学”。142.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指的是文学作品为读者阅读欣赏,得以精神愉悦与心灵境界提升的过程。143.关于文学接受的发展:1.填空、对话与兴味。2.还原与异变。3.理解与误解。4.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144.填空、对话与兴味:填空、对话与兴味指的是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经由自己的想象,与作家进行交流,体悟作品的意味,并丰富和补充本文的抽象文字符号无法穷尽的有关内容的过程。145.还原:还原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在作品特定语词序列的导引下,还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及

36、思想见解的过程。146.异变:异变是指因读者个人某些既有的文化观念、文化视野、艺术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在还原过程中,会产生与作家本人赋予的作品内涵不一致的情况。147.理解与误解:理解与误解是指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作家力图表达的意蕴之间,可能相应,也可能相悖,后者即可谓误解。在文学接受过程中,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意境指向等,有时可能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测一致,有时则出乎读者意料。前者可谓顺向相应,后者可谓逆向遇挫。148.文学接受的高潮:文学接受的高潮,指的主要是作品经由读者阅读理解而产生的积极效果。149.文学接受的高潮的四个方面:1.共鸣 2.净化 3.领悟 4.延

37、留150.共鸣:共鸣主要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由于对作品内容的感同身受,以及与作家精神世界的高度感应,在读者那儿表现出来的不可自抑的高度兴奋与情感激动状态。151.净化:净化是读者由于作品意蕴的感染,而得到的情绪排遣、心灵境界的提升。152.领悟:领悟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与之形成共鸣,并达到净化后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和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153.延留:延留是文学作品在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使之达以交化与领悟之后,继续留存在脑际并不断回味的状况。154.期待视野:其要点是在文学阅读之先,以及在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心理图式

38、。由此而形成的能够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的这类心理图式,即谓阅读经验期待视野,或简称期待视野。155.文体期待:文体期待是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156.形象期待:形象期待是读者由于作品中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157.意蕴期待:意蕴期待是读者对作品的较为深层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158.隐含的读者:说得更明白些,潜在的读者就是作家想象出来的他未来作品的可能的读者。159.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就是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议论、审视和评价,是对文学所表达的一种见解和诉求。一般而言,它更相当于英语的comment on而不是c

39、riticize。160.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类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161.劳动发生说: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162.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政治、道德、哲学、宗教诸因素对文学发展的合力影响)163.社会:社会指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综合构成的总体组织。164.社会的两个基本层次的构成:1.经济基础 2.上层建筑。165.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综合构成的、

40、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166.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各种制度及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综合。167.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他艺术活动。168.话语: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问题。169.社会性话语活动:社会性话语活动指文学不是单纯的个人话语行为,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话语沟通活动,这种话语活动是社会的产物,它或隐或显地代表着超个人的阶层、阶级、民族或人民的利益。170.文学

41、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目的:无功利、无利害:无功利、无利害指人的活动并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满足人们的精神快感);171.审美的无功利性:审美的无功利性表现在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审美的受益于愉悦)。172.文学的审美意识性质:文学的审美意识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概念、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173.文学的双重属性:1.审美 2.意识形态 174.蕴藉:蕴藉指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着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状况。175.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176.构思方式:指作家在艺术构

42、思中塑造形象或构造作品的方式177.内蕴的真实:1.艺术真实不是对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应,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就是说,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2.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和飞升,其内蕴主要是本质性的东西,并予以提炼与集中,才能创造出艺术的真实。178.谈谈假定的真实:总:艺术情境的假定性是艺术真实的外在特征1.文学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提炼、发掘、补充、集中、概括,通过想象与虚构予以重现、变形和再造。例如浪漫型与象征型2.假定性情境是艺术真实存在或实现的基本的、普遍的形态,艺术是“以假为真、假中为真”这要求艺术情境自身必须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和内部演进的必然性,

43、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叫做“把谎话说的圆”,而且这个“谎话”应该或符合客体的事理逻辑,或者符合主体的情感逻辑179.逼真:逼真指以写实的手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地描绘。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他的特色。180.表现:表现指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想象、理想、幻想等)直接表达出来。不要求真实,要求反映真实想法感情。 181.暗示: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文本的内涵。 182.朦胧: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183.合理:合理是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这个“理”就是指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指人类社会的“现实关系”,还意味着合乎理想。184.合情:合情是指文

44、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意向185.文学意蕴层面:文学意蕴层面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不是深层的理解,而是不自觉地反思。186.文学意蕴层面的三个不同的层面:1.是历史内容层。2.哲学意味层。3.审美意蕴层。(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应具有审美意蕴。)187.典型环境: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的体现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有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188.韵味:韵味就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189.寓言式意象:寓

45、言式意象是指通过一则故事直示一种哲理,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190.符号式意象:符号式意象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191.叙事学:关注不同作品所共有的性质,研究对象不再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叙述的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叙述的接收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以前的叙事理论较少注意的方面,作为新的研究重点。这些研究理论被称为当代的叙事学192.事件: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193.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194.人物:1.叙事作品中的人物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是第一位的2.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对故事来说,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发出

46、动作的单位对整个事件进展过程产生的推力行动元的作用195.场景: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一般叙事作品中场景的详细叙述同概略交待交替出现;196.结构:结构就是叙述内容的存在。197.叙事作品的结构:叙事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198.行动逻辑:行动逻辑指支配故事中行动的内在规律。199.叙述作品中的时间特征的二元性:1.本文时间2.故事时间200.本文时间:本文时间即阅读作品本文所需要的实际事件201.故事时间:故事时间即故事中虚构的时间关系。202.叙述频率:叙述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203.重复的两个基本类型:1.事件的重复 2.话语的重复204.事件的重复:事件的重复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205.话语的重复:话语的重复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206.视角:视角也称聚焦,即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207.格律:格律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