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白皮书_0_第1页
考研白皮书_0_第2页
考研白皮书_0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研白皮书 考研白皮书 1903年的冬天,当奥地利的青年作家卡卜斯接到里尔克写给他的第六封信 时,他明白了“寂寞”对于一位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多么重要。在这封信里,里 尔克像前五封信一样提醒卡卜斯要负担,更要喜欢“你的寂寞”。“寂寞在生 长;它的生长是痛苦的,是悲哀的,像是春天的开始,你不要为此而迷惑。 我们最需要的的确是寂寞,广大内心的寂寞,居于寂寞,像人们在儿童时那 样寂寞”。卡卜斯接受了里尔克的忠告,并受纳轻柔而深邃的寂寞,它将为年 轻的艺术家提供生长的泥土和甘液。 郑亚洪寂寞 目录 一、决定考研 二、选择学校 1、本校pk外校 2、外校pk外校 三、选择专业 四、收集信息 五、复习计划的制

2、定 六、复习过程中的各科时间安排 七、如何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如情绪不稳定,看不进书等。 八、保研与考研之间 九、专业课要看几遍书(已更新) 十、专业课是否一定要做好笔记(已更新) 十一、看专业课的速度(已更新) 十二、后期阶段的专业课复习如何进行 十三、公共课(英语、政治)在考研中的地位 十四、政治如何复习(本人政治考了86分,这个分数如何放在本地考生可能会提高2分以上)(最近更新) 1、开始时间 2、参考书 3、辅导班的选择 4、时间安排 5、做题与成功率之间的忧与乐 6、信心的重建 十五、英语的复习(最近更新) 1、开始时间 2、阶段时间安排 3、推荐参考书目 4、辅导班 5、做题与正确率

3、的伤 6、如何提高阅读正确性 7、如何写出好作文 8、如何利用考场的时间 十六、考研完了之后 十七、复试的重要性 十八、如何准备复试的笔试 十九、如何准备复试的面试 1、面试的重要性 2、面试的场景 3、面试的应注意细节 4、面试如何让自己发挥得最好 二十、调剂篇 一、决定考研 说得实在些,自从来到中南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决定了要考研。我是湖南人,在湖南,中南的收分是很高的,我们这一届的人都有目共睹,大一军训的时候,有一天下放了一个所谓的新生奖学金的名单,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湖南籍与山东籍考生。所以说,湖南人与山东人来到中南有点屈才是不过分的,从近几年的招生来看,或许是各省命题模糊了可比性,但有

4、心人还是可以从分数看出来的。在中南,你或许会无意中听到某句话,湖南人真牛! 我决定考研,以上的陈述只是部分原因,同时不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其实,在学法的,行内都流行着一句话,本科生找工作都绝望了!在大三时候经常听到师兄师姐们讲这些话,所以,为了逃避某种打击,提高自我我个体竞争力,我不得不考研。(当然现在我们班也有一些找到很好的工作的人,但我的个人能力是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的,虽然我也有一堆所谓的证书聘书什么的。) 二、选学校 决定考研之后,这是每个考研人都首先考虑的问题,但是选取学校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在这一步停留一到两个月,我并不是说这不重要,但是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可能会让自己对

5、自己失去信心,所以,我的经验就是你以后喜欢到哪个城市去工作,到哪个学校去读书,你就考哪,不要管他什么招生数目,录取比例什么的。仔细权衡了自己的实力之后就应该尽快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我回忆了一下我自己当初的选择及与我周围同学的经验,现进行小小的分析一下。 先说我自己的经历吧。我最终考的是北大,但说实在的,我是从五月份准备考北大的,之前的段时间里我都在准备考本校的民商法,我连本校的参考书籍都已经买好了,还去听过徐涤宇教师与其他老师的一些课,打印了一些资料。所以,后来很多人都问我关于本校民商法的一些问题,我都能应对一些,只是一些老师的论文问题回答不了。 但到了四月份以后,我改变了主意,确切的说是,我

6、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好像觉悟到自己要经历一些什么危机一样。因为我看书看不进,不仅是英语,还有专业课,我记得很清楚的是,我每次拿起那本江平的那本民法教材就有一种眼高手低的感觉,在整个四月份,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把董安生的那本民事法律行为好好看了几遍(当然这对于我后来对民法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不夸张的说,直接奠定了我的民法基础)。四月二十三日是我们学校的民商法的复试日,那天我们全中心的人都到木兰天池春游去了,回来之后,我就想到了要彻底改变一下自己。但那时,我们中心又处在整顿期,也就是所有的制度都得整理的那种,中心由北教搬到了行政楼里的115室办公,几十个人就天天在那上班,真是苦。我答应了要把中心的站

7、改造成动态的页面,让以后的维护更加方便。所以,我在接下来的几天也没有看书,天天想着做页的事,想什么编程的。 很快到了五一,学校放一个星期的假,这是我们大学四年最要放松的一个假期,因为,来年的五一我们都会面临着工作的问题,绝不轻松的。所以,班上的很多同学都去外面游玩了。430晚上,我见了我的好朋友娟,告诉她,我可能会换学校,可能会在北大与本校两所学校里面选取一所,她感到挺吃惊的,不过那天我告诉她,我并没有做出最终决定。接下来的四天假,天下雨,我一个人关了门在中心的电脑室里玩页,其实我什么也没有做,还在里面玩了一个通宵,我在里面找了四天的资料。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五月四日晚,我对中心的伦师兄说,我

8、明天不来上了,我决定换学校考了,我准备考北大。他听了,只是说了句,做这种事情要慎重一点。但,那天晚上我为了自己不再有理由反悔,我到北苑的书店里头买了二百块钱的书,把在那里能够买到的关于北大的一些教材都买回来了,虽然后来的考研过程中,他们并没有用得上,但是那对于我自己的意志力是一种稳定。 后说别人吧。在我身边,有很多考研朋友,本校的多,外校的也不少,尤其是人大帮的就有四个。我一个好朋友,和我有过同样的经历,先说考本校民商,后来也换成了人大了,而且先是人大的法理,六月分以后便成了宪行专业了。据我的观察与了解,他们都有过一些比较仔细考虑但非常果断决定的过程。 下面我将对一些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一些比较

9、与分析: (本校pk外校) 我从来就没有说过,学法,在中南,是一件很丑的事,我们中南的法学在国内还是掷地有声的,我们这次去北京复试的时候,有人问到我的本科背景的时候,我就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 南的,他们眼睛都发绿光!但是,在一个地方呆了四年,每个人都想换个地方,换一种 思维方式,换一种活法。所以,会出现本校与外校的pk。 考本校的,总有一种这样的想法,即,考本校就要考本校最好的专业,当然就是民商法了。好像如果不这样就是浪费了资源,浪费了最佳位置一样。其实在后来的准备及考试过程中,得到过此种利益的只是极少数,所以,考过的人都知道在初试过程中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是没有优势可言的,我们组的一些人就是因

10、为想利用些资源而最终错失良机。当然,本校的人在复试过程中的优势是一个全国所公认的事实,这种事实在北大,人大,武大等都一样,外校考生也已经对这种规则产生了默认了。还有一些考外校也并不冲着最好的专业去,而只凭自己的个人兴趣而为,这种人一般都能坚持得很好,最终也会考得很好。 考外校的。在全国众多院校中,法学院在中南之上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了,所以,从我们学校出去考外校的人都非常集中。无非是以下几所学校中选择:人大,北大,清华,厦大,武大,浙大,中山,复旦,还有少部分是南开与南京的,相对来讲,考西南的是占少数的,因为西南近年来的没落已经是一个大家所关注的事实(尤其是南方周末的那一期文章好像为西南的没落打

11、了一个活广告一样!呵)在这些外校中,每年,我们学校考人大的是最多的,在老图随便碰到一个考外校的,都有可能是考人大的。当然基数大,考上的人也就多些,让感到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学校考人大的普遍发挥的不是很好!(可能是因为泄题的原因)。相对人大来讲,考北大与厦大的人是比较多的,每年都会有二十几个的样子。 外校pk外校 考外校,一般得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学校考试的风格。每个学校考试的风格比较起来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对于考生选择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如北大与人大相比就非常明显,北大注重的是基础与创新,复习起来就是理解加贯通,而人大则是基础加基础,复习起来就是记忆加背诵。 (2)学校考试的科目。在科目方面,

12、是考研人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有的学校科目很少,如清华,考法理就只有法理与比较法,考民商也只有民商法与法理即可,而在人大,是专业课加综 合课,在综合课里是六选五,也就是最终会考六门以上。武大也考得不少。在科目方面,最让人恐怖的当然是北京大学,这是让很多考生不敢报考北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除了法制史是明确不考之外,其余的全考,一听就让人肉麻的那种。 (3)招生人数。招生人数直接决定了该校的录取比例,从概率论的角度来分析,招生最多的院校考生考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法学院中,招生较多应该是五大政法院校了,中政,中南,华东,西南,西北,还有人大。最少的当数是清华了,统招才36人。北京大学也不多,每年是68人

13、,一般会报考1400人左右。 (4)公开性。如果给你做一道选择题,有四组合:招生多加不公平;招生不多但很公平;招生不多且不公平;招生多加公平。我相信你一定会做出最后一种选择,但在当前的考研考试中,这是不存在的,所以,你的次优选择只能是招生不多但很公平的那种。所以,在国内的法硕的招生中一些名声并不好的学校是大家从内心里排斥的学校,这类学校比较突出的是武大,中政,人大。实证调查可以问一些考过的人,尤其是那些通过复试线,但是没有通过复试的同学。 (5)城市所在地(就业前景)。一般来讲,咱学法的,应该就是未来的话语权掌握者,这点已经在社会中有很大的体现了,所以,我们学习法律也会不可避免的向话语权集中的

14、地方去。从 高校教师的流动走向我们就可以看出。北京(此处称政治中心城,或京城是比较合适的)当然是法学的重镇,所以,很多学法的学子,削尖了脑袋都要钻去,那里不仅有最好的资源还有最好的锻炼舞台。其次在地理位置上占优势当然就是复旦、厦大、中大了。这三所学校比较起来,复旦在上海,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出来年薪当然会高,起点也就涨起来了。厦大处在沿海,其以自然环境吸引着众多法学学者与法学学子(我就有考厦大博士的想法),中大,中大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当然也受益不少,虽然法学实力相对于其他学校来讲是不好说的,而且根据比不上中南(准备考中大的与考上中大的ggmmjjdd不要生气呀。呵)但其良好的就业前景就直接

15、为其生源解忧了。 (6)费用。在当代,读研是一种代价很高的进修,其学费每年一万就足以让众多有能者望而却步了。所以,在报考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要想到公费比例的问题。就国内目前的高校来讲,就我所知(今后会变我不可预测!呵),北大是全公费,只要你考上了就是不要学费的,每年交10xxxx年半的法律了,对于这近十来年专业已经是比较熟悉了,而且某所学校的专业优势是很容易打听到的。选专业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个人兴趣。俗语说,兴趣是最大的老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毕竟不能再像高中那样,只是为了考上一个大学,个人的真正兴趣是次要的,或者是根本就不考虑的。法理、宪法、法史公认是法学中饿死人的三大专业,所以,每个学校的这三个专业都不是很好招人,但如果真正的喜欢搞理论法学,有志于在高校教书的话,是可以报这些专业的。理论强,走得就深,可以在以后读博的过程中为自己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2)就业前景。考研的人,我相信如果不是少年大学生的话,我想至少也有二十岁了,所以,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