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1页
混凝土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2页
混凝土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3页
混凝土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4页
混凝土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工工艺1、施工顺序:场地平整测量定位护筒埋设钻机对位复验桩点制备护壁泥浆 钻孔并投放泥浆护壁成孔至设计高程提钻清孔置换泥浆检查成孔质量钢筋笼隐检吊放钢筋笼下导管水下灌注砼控制桩顶标高养护成桩资料整理及报验。3、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明白设计意图。(2)根据施工图进行材料用量计算并提交材料计划单。(3)施工人员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施工机械就位4、测量放线及复验 (1)依据护坡桩设计文件及桩位平面图,定出桩位及高程控制点,报工程部技术负责人,经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5、护筒埋设、钻机就位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埋设护筒,护筒埋深1.50m,上设2个溢水口,护筒中心应与桩中心对齐,其顶

2、部应高出地面300mm,护筒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作好测量标识和测量记录。钻机对位允许偏差2cm。钻机就位后应保持机身平稳,调直机架挺杆,不允许发生倾斜、移位现象。 6、泥浆护壁成孔 (1) 钻进过程中时常检查钻杆垂直度,确保孔壁垂直。 (2) 本次工程采用泥浆护壁,随钻机钻进随注浆,穿过不利地层时泥浆比重可适当增至1.31.5。 (3)钻进过程中必须控制钻头在孔内的升降速度,防止因浆液对孔壁的冲刷及负压而导致孔壁塌方。 (4)待接近设计孔深时注意钻进速度,控制孔深。成孔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 1.25以内。 (5)成孔时应作好施工记录,收集地质水文资料,发现与原设计不符者,及时向上级单位汇报。

3、 (6)为提高钻进效率和保证孔壁稳定,必须及时换浆或调浆,确保泥浆性能指标 (7)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清除孔底虚土。 7、孔验收及质量验收 (1) 终孔验收:当钻至设计深度时即可停钻。桩孔终孔后,由机班长、质检员报请总包及监理,对其孔深、孔底沉渣等各项指标依据规范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验收签署意见。孔深由测绳及钻杆长度确定。达到标准后进行下道工序。 (2)成孔质量检查 a 成孔垂直度偏差为1% b 桩位允许偏差为100mm c 桩孔超径系数1.0,1.3 8、水下砼灌注 (1)根据桩径、桩长和砼灌注量合理选择导灰管和起吊运输设备,准备好足量 的砼,并及时测量孔底沉碴厚度,不合格者重新清碴。 (2)

4、下导管:导管安装严密,确保密封良好。用 20吨汽车吊将导管吊入孔内,位置应保持居中,导管下口距孔底0.5m,将隔水阀用 8 #铁丝悬挂在导管内水面上。 (1)水下灌注砼工艺施工顺序 安设导管及漏斗悬挂隔水塞或滑阀(浮球)灌注首批砼连续灌注砼直至桩拔出护筒。 a、灌注首批砼之前在导管和漏斗中放入隔水塞,然后再放入首批砼。在确认初存量备足后,即可剪断铁丝,借助砼重量排除导管内的水,使隔水塞留在孔底,灌入首批砼。b、首批砼灌入正常后,应连续不断灌入砼,严禁中途停工。c、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砼的深度,不得小于 2.0m。探测测试次数一般不少于使用的导管节数,并应每次提升导管前控测一次管内外的高

5、度。遇特别情况(如:局部出现严惩超径、缩径、漏失层位和灌注量特别大的桩孔等)应增加探测次数,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定孔内情况。 (2)水下灌注砼的技术要求 a 该工程灌注 C30砼,首批砼量灌注应超过导管底口0.8m,灌注过程中砼面应 高于导管下口2.0m。砼的灌注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直至桩顶,防止断桩。 b随孔内砼的上升,需逐节快速拆除导管,时间不宜超过15min,拆下的导管应立即冲洗干净。 c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砼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的砼宜徐徐灌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砼整斗从上面倾入管内,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 (3) 砼上层存在一层与砼接触的浮浆要凿除,为此砼高度需超

6、浇0.51m,以便在砼硬化后查明强度情况,将设计标高以上的部分用风镐凿去。 (4)浇注砼应参照有关记录表做好施工记录。 (5)当砼升到钢筋笼下端时,为防止钢筋笼被砼顶托上升,应采取以下措施: a 在孔口固定钢筋笼上端。 b 灌注砼的时间尽量加快,以防止砼进入钢筋笼时其流动性过小。 c 当孔内砼接近钢筋笼时,应保持埋管深度,并放慢灌注进度。 d当孔内砼面进入钢筋笼12m后,应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深度增大钢筋笼在下层砼中的埋置深度。 e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砼桩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 浆及所含渣土的稠度和比重增大,如出现砼上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 泥浆,也可掏出部分沉

7、淀物,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9、质量要求10、灌注桩用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11、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地基础规范,建设部标准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94-2008)12、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水泥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砂石化验报告),如发现实样与质保书不符,应立即取样进行复查,对不合格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水质),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13、钢筋材质检验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14、桩基施工完成后,应对桩身进行应变动力检测,抽检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小于10根;高应变动力检测不得少于2%,且不得少于5根;杭拔桩桩身垂直度偏差1/2

8、00桩长。15、施工完成后对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检验方法宜采用抗拔检验,检验桩数不少于桩数不少于桩数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检测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16、桩主筋在结构底板内的锚固长度不小于40d,长底不够时弯锚。17、围护桩宜采取隔桩施工,应在灌注砼24h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18、钻孔灌注桩的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施工时钻头锥形夹角应大于120,桩身成孔直径不得出现负偏差,其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1,也不宜大于1.3。19、灌注桩应进行二次清孔,第二次清孔后的平均沉渣厚度应小于5cm,桩身砼灌注应在二次清孔后半小时内进行,并应连续灌注直至成桩;并做好每根桩的成桩原始记录。20、灌注桩施工完毕进行基础开挖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并要检查每根桩的纵横位置偏差。21、桩头外留的主筋插铁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22、桩头的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碾压,以防桩头损坏。23、周边光缆、高压线做好安全标记24、安全控制措施1)、进场施工人员配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2)、钻机在施工时,严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