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重庆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高考必备】重庆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高考必备】重庆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高考必备】重庆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高考必备】重庆市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2017学年度(上)重庆七中期中考试高2018级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总分:90分命题人:刘知鑫 审题人:孙 锦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B可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树林D“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种间的捕食关系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样方法不只是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B可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所有昆虫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D标志重捕法中,从做上标记到进

2、行重捕,需要间隔一段时间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的死亡率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C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通过样方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是估计值4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而培养液不需要经过灭菌B计数前要轻轻振荡试管,否则实验数据会偏大C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应稀释后再计数D计数时应统计小方格中所有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5下表是某机构对当地红松种群的年龄结构调査结果,有关该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年龄结构一级幼苗阶段二级幼苗阶

3、段小树阶段中树阶段大树阶段个体数(棵)120101602815A该种群所处的环境阻力将逐渐增大B该种群中不同生长阶段的红松呈现的高矮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该种群的种群数量将逐渐增大D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6下图表示蝗虫种群数量在不同条件下随时间的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环境阻力出现在曲线中的d点之后B防治蝗虫虫害应该在曲线中的c点之后C曲线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以固定的增长速率增长D以曲线乙增长的蝗虫种群,其数量也可能超过K值7科学家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所得数据如下:年 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种群数量(只)5080捕捉标志数(只)8

4、0808080第二次重捕数(只)80808080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只)1681013则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最接近于( )8区分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的结构 C优势种 D种间关系9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A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10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B退耕还林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群落发生演替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现象D群落演替一定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

5、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11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土壤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12一种全孢螺菌被草履虫吞食到细胞质内以后,能避免被消化,并进而生活在草履虫的大核内。结果草履虫为全孢螺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多种条件,而全孢螺菌则产生嘌呤和叶酸满足草履虫生长和分裂的需要。它们的种间关系为( )A捕食 B竞

6、争 C寄生 D互利共生1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衣藻 蘑菇 大肠杆菌 硝化细菌 水绵 噬菌体A B C D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15下列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的是( )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分解者,腐生生物 消费者,自养生物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A B C D16.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7、A .甲为分解者 B乙为消费者 C是呼吸作用 D是呼吸作用17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有E、F、G、H四个营养级。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四个营养级的能量如下表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是( )营养级EFGH能量(J/m2)141.1010515.911050.88105871.27105AE BF CG DH18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设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类所获得的能量( )A等于101N B等于102N C小于101N D大于101N1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在一

8、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20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可以作为、所示成分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所在营养级D碳元素的循环可以在任何一个结构完善的生态系统内独立进行21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在食物网中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是( )A二氧化碳 B有机物 C碳酸盐 D碳单质22狗会用它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记住来往的路径;电鳗可输出电压高达300

9、到800伏的电流把比它小的动物击死而获取猎物;蜜蜂发现蜜源后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哪一类信息传递( )A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B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 D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2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桑基鱼塘”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B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是同时进行的C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

10、误的是()A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控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当某营养级生物种类增加时,必然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高低一般不同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农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2

11、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的开发利用C外来物种入侵可增加生物多样性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7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的(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C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D基因、物种、生态系统2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美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而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佳句属于直接价值B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属于间接价值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属于间接价值D

1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29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植物被破坏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30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 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 正常的人类精子中不可能有同源染色体31. 与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哪项是减数分裂过程特有的( )A. 纺锤体形成 B. 着丝点分裂C. 同源染色体分离 D. 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32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于下列哪一细胞分裂

13、时期( )A B C D33关于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B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和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和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34在人类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某时刻所含有的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四分体、核DNA数依次可以是( )A0、46、0、46 B. 23、46、23、23 C46、23、23、92 D0、23、0、4635. 豌豆某细胞在形成花粉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4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四分体

14、( )A. 7个 B. 14个 C. 28个 D. 56个36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最可能是(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37. 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目和正常体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目可能不相同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C.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和正常体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相等D. 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和着丝点数可能会不相等38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四分体数是( )A114 B

15、. 124 C441 D42139若一个含12条染色体的细胞,经过1次有丝分裂后,接着进行了1次减数分裂,最终可得到( )A8个细胞,都含有12条染色体B8个细胞,都含有6条染色体C4个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4个细胞含有12条染色体D6个细胞都含有12条染色体40在观察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时,区分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染色体的组成B染色体是否存在染色单体C联会和四分体D有无同源染色体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41.(12分)下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在不同时间段内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表示出生率,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在某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

16、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了图甲中所显示的因素外,还有 。若该生物为跳蝻,则调查其密度的方法为 。(2)根据图甲所给出的信息,该生物种群在ab段的数量增长模型为 ,种群密度在bc段将会_ 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图甲中c点对应图乙中的时间点为_。若该生物为某种经济鱼类,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在乙图中的_点可提供最大的持续产量。42(10分)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

17、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分析表格,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生活于其中的某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对其进行的保护措施应该是 。(2)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常绿阔叶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3)上述群落演替形成针叶林时,其中的优势植物种类是。(4)人类的过度砍伐会造成对森林的破坏,同时人类的活动还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43(14分)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而绿色植物

18、通过 过程完成图1中的过程。(2)假设过程代表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若C种群呼吸散失掉的能量为1.0108 kJ,则C种群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3)完成过程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4)由图1所示的物质循环范围来看,碳循环具有。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 。44.(14分)下图是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上图中,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是_ _(填标号)。若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需用 将其染成深色。(2)图所示的细胞存在于该动物的_ _ (器官)中,该细胞经过分裂最终可形成 个细胞。上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 _(填标号),DNA和染色体数为1: 1的细胞是 (填标号)。(3)假设图细胞(不考虑其他图示细胞)来自另一哺乳动物,则该细胞的名称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5:DBACB 610:D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