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一二三四得分第一部分(16题 20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 ,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从古诗中选出一个含有“愁”字的完整的诗句: 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 )a、暄嚷 殒落 断章取义 b、亵渎 凌驾 媚上欺下 c、繁衍 鄙夷 涕泗横流 d、拮据 诓骗 怒不可遏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b、一个雷锋倒下去,千百个雷锋站起来。c、好逸恶劳,既赌且抽,家将不家。 d、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 )a、从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b、冬天的哈尔滨是一个美丽的季节。c、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d、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5、下面关于水浒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b、水浒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c、水浒用的是古白话,生动形象,绘声绘色,表现了作者深厚的
3、语言功力。d、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林冲、武松、宋江、张飞、关羽等。6、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解释“端午节”。(不超过50字)(4分)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过端午节时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答: 第二部分(724题 50分) 一、阅读毛泽东的词,回答79题。(6分)沁园春 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4、,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7、“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正确诵读节奏是(2分) ( )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2分) ( )a、对偶 比喻 拟人 b、借代 比喻 夸张 c、对偶 比喻 夸张 d、借代 拟人 夸张 9、一个“惜”字不仅定下评价基调,而且有丰富的意思,请概括指出。(2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
5、言文,回答1014题。(14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6、”,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10、史记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高,鲁迅称之为“ , ”。(2分)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会天大雨 会: 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楚人怜之 怜: 旦日,卒中往往语 旦日:1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13、写出陈胜起义的原因(用原文语句)(2分)答: 14、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你如何看待这件事?(2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
7、19题。(14分)习惯成自然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听人家说对于
8、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要有观察
9、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
10、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15、文章第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答: 16、第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观点? (4分)答: 17、第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3分)答: 18、文章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在第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2分)答:
11、 19、作者把所有教育的目的定位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上,你怎样看?(3分)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025题。(16分)雪地里的红棉袄30年前,我8岁。 母亲不在了,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梁上,讨吃求穿,日子十分凄惶。 一个好心的媒人看着可怜,说家里没个女人,日子少光彩。 于是,在那个青黄不接的春天,我大哥牵着一头瘦毛驴拖回了我的嫂子。她年长我15岁,嫁来时,驴屁股上绑着俩袋玉米,哥说是嫂子用彩礼钱换的。 大约那年冬天吧,嫂子生了孩子。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悄悄端给我一碗小米粥。嫂子回来时,我已添净了留在嘴角的米粒。嫂子借故止走大哥,说锅里有碗米粥,留给我的,里面掩着俩个鸡蛋。 我没
12、喝,也没吃。 我跑到河里,破冰给侄女洗尿布。 “阿九,你太小,洗不净。”嫂子赶来,抱我到河边。她把我红肿的小手拉到她的怀里暖和,然后摸出俩个鸡蛋,“还热,吃吧。” 那天,风大,雪大。嫂子穿着红棉袄,在雪地里像一团火焰。 20年前,我18岁。 嫂子给我剃个新头,然后背着行李送我到小镇的车站上。“阿九,咱家你最有出息,外出读书要学会自己疼自己。”她说。 那天,风大,雪大。隔着车窗,嫂子跑着向我招手。我觉得是一团火焰在雪地里跳跃,尽管她穿的棉袄是蓝色的。 现在,我38岁,号称作家。 父亲和大哥已相继随我母亲去了。他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说给嫂子的:真有来世,我变把椅子,让你坐着歇歇。 到写这篇文字,
13、我与嫂子最末的相见,是去年春节携妻带小回老家去。 那天,风很大,雪很大。透过玻璃窗,我看见嫂子从屋外抱着柴草进来给我烧炕,我觉得雪地里有一团火焰永不熄灭。虽然她穿的棉袄是黑色的。 “阿九,你腰疼是不是熬夜坐的时间太长?”她说:“都这岁数了,还不会疼自己。” 我没说话。我盯着嫂子久看,我突然发现她的眼睛已经深陷下去,像一眼枯井,而且头发竟也全白。但那一刻我跟30年前一样想:嫂子其实是最美的。 后来,我在日记里写过这样的话: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 “我们”,自然也含着我的侄女,她现在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20、文章用三个表时间、年龄的句子分别交代了嫂子关爱“我”的三个场景。(5分)用简洁语
14、言分别概括三个场景: 指出三个表时间、年龄的句子的作用: 21、“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梁上”这句话表达非常形象,说说他的具体意思。(2分)答: 22、嫂子已年老貌衰,但“我”却认为“嫂子其实是最美的”,这是为什么?(2分)答: 23、“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如何理解“我”日记里的这句话?(2分)答: 24、嫂子穿着红棉袄,我将其看做雪地里的一团火焰,而嫂子后来穿的蓝、黑棉袄也看作火焰,这是为什么?文章以“棉袄”贯穿全文,有什么作用?(3分)答、 25、全文主要写“我”和嫂子,文章最后一节又突然写“我”的侄女,有人说这是画蛇添足,你怎么看?请说说理由。(2分)答: 第三部分(25题
15、50分)26、根据要求作文。(50分)题目:真诚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600800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语答案及评分标准(满分120分)第一部分(16题 共20分)1、(8分。每小题1分,如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浊酒一杯家万里 鸡声茅店月 只有香如故 叶底黄丽一两声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为报倾城随太守 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2分)a 3、(2分)d 4、(2分)c 5、(2分)d6、(4分)我国传统节日(1分),农历五月初五日(1分)。相传为了纪念投江自杀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1分),有吃粽子、赛龙舟
16、等习俗(1分)。第二部分(726题 共50分)一、(6分) 7、(2分)c 8、(2分)a 9、(2分)“惜”中含褒,肯定五位帝王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惜”中有贬,委婉地批评他们不擅“文治”的特点。“惜”中寓志,反映出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气概。(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二、(14分) 10、(2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每句1分)11、(4分)会:适逢,正赶上 威:树立威信 怜:爱戴 旦日:第二天12、(4分)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始皇帝派他到边疆去带兵。(2分)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2分)13、(2分)失期,法皆斩(1分) 天下苦秦久矣(1分)14、(2分)假借鬼神的名义(
17、置书鱼腹、篝火狐鸣)号召戍卒跟自己一同起事。(1分)现在看来,这是迷信,但在当时,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分)三、(14分) 15、(2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16、(4分)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2分);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2分)。 17、(3分)不能去掉。(1分)用“似乎”强调了习惯上认为好,但此处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8、(2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意思对即可得分)19、(3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答出要点得2分,表述清楚得1分。有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四、(16分)20、(5分)小时候,嫂子给“我”鸡蛋,为“我”暖手;上学时,嫂子到车站为“我”送行;回老家时,嫂子为“我”抱柴烧炕(3分)按时间顺序结构全文,使文章层次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IEEE 8802-1DC:2025 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exchange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 Requirement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Part 1DC: Qual
- 【正版授权】 IEC TS 62257-301:2025 EN Renewable energy off-grid systems - Part 301: Generators - Integration of solar with other forms of power generation within hybrid power systems
- 初中数学相交线第1课时++相交线(教学课件)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03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同步知识点与语法训练 unit6 section B
- 儿童生长发育全阶段特点与指南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9标准检测卷(含答案)
- 新解读《GB-T 2383-2014粉状染料 筛分细度的测定》
- 图文转换-202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解析版
- 完形填空暑假提升练 (15空) 含答案-2025年新高一英语暑假专项提升(译林版)
- 卡丁车俱乐部管理制度
- 代理记账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范文
- T/CHC 1001-2019植物源高有机硒食品原料
- 青岛租房合同协议书下载
- 企业内部培训合格证明书(5篇)
- 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国内安全保卫学课件
- 高校干部面试试题及答案
- 农村宅基地审批培训课件
- 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 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
- 船员四小证Z01基本安全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