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双语歧义现象对比分析_第1页
英汉双语歧义现象对比分析_第2页
英汉双语歧义现象对比分析_第3页
英汉双语歧义现象对比分析_第4页
英汉双语歧义现象对比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汉双语歧义现象对比分析作者:王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7期本文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课题(编号:10CGB30)资助。摘 要:语言中的歧义常给交流带来不便,甚至造成误会。一方面,我们应尽量避免歧义,另一方面,歧义并非总是消极的, 人们可以利用歧义达到特殊的语言效果。本文试对英汉双语中典型的歧义现象进行归纳和对比,并从语用的角度探讨语境在消除语言歧义中的作用。关键词:英语,汉语,歧义,语境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7-0134-02一种语言形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因而造成不同的理解,称为歧义现象。汉语无显性的

2、语法形态标志,对句子结构进行切分时,容易出现歧义;然而作为有形态标志的英语, 同样也存在歧义。英语语言学家威廉安普逊(William Empson)说:“歧义是我们必须警惕的敌人。”(Ambiguity is the enemy we have to watch.)作为语言本身一种内在的现象,歧义有阻碍言语交际的消极作用,但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系统准确地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歧义现象,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欣赏力。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歧义现象。1.英汉双语歧义现象溯因1.1语音层面英汉语的歧义现象,形成因素之一就是语音歧义。语音歧义是指在谈话中由于语音有歧义而使听

3、者可能产生多种理解。英语中的连读和同音异义词都会导致语音歧义。在口头交流中,连读可使听者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例如:“Did you getpleit?”对听者而言,这句话既可理解为 “Did you get up late?”也可理解为 “Did you get a plate? 再如:There is a greiteip,也可以有“great ape”和“grey tape”两种解读。由此可见,语音与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意义的词可以有相同的发音。英语中的同音异义也很容易造成语义含糊,使听者难以把握确切词义。例如,“I havent made a /seil/ all week”,既可

4、理解为“I havent made a sale all week”,又可理解为“I havent made a sail all week”。 汉语中的语音歧义主要由停顿和同音异义词所引起。一句话的停顿位置不同,句子意思也有很大差异。例如“过往行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可解读为:“过往行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也可以理读为,“过往行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汉语中的同音异义词也不少,由此导致的歧义更是比比皆是。例如,“会议终止/中止了。”“她正在洗澡/洗枣。” 丰富的语音知识和应用能力有助于我们对语言进行正确地理解和表达。反之,不了解语音规律,发音不清或不准确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1.2词汇层面

5、英语和汉语都有一词多义现象。在语境不明的情况下,很难判断句子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歧义。英语中存在大量多义词,例如, “Are you engaged?”一句中“engaged”有两个意思:“忙”和“订婚”。“I came to the bank just now.” 既可以理解为“我刚才去了银行”,也可理解为“我刚才去了河岸边。”又如 “He is a bachelor.” “bachelor” 有“单身汉”的意思,也有“学士”的意思。此外,英语中很多单词有多种词性,这也会导致句子歧义。例如,“She looked over my shoulder.”中的“over”若用作副词,那么“look

6、 over”是一个短语,意思为“仔细查看”;若用作介词,则表示“从的上面看”,与“my shoulder”组成介词短语。歧义由此而生。 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也尤为普遍。例如: “今天下午我们买了很多菜。” “菜”有“蔬菜”和“菜肴”两个意思,所以句子就有了两种不同的理解。再如,“你吃饭了没?”这一句中的“饭”即可理解为“餐饭”,又可理解为“米饭”。 1.3 句法层面语句成分在整个句子中的作用是摇摆不定的, 没有明确的修饰对象,会形成不同的句法功能。语言使用中,我们发现有些句法结构有多种解释,句法歧义现象相当普遍。句法歧义也叫语法歧义或结构歧义。英语中某些句子由于句法关系不清而产生歧义,如: “F

7、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中的“Flying planes”既是动宾结构也是限定性结构。因此该句可有两种解释1)开飞机可能是危险的。2)飞行的飞机可能是危险的。再如,“Jim hit the man with the stick.”“with the stick”这个介词短语所修饰的成分不明确,导致听者可有两种理解1)吉姆用棍子打了那个人。2)吉姆打了那个拿着棍子的人。否定词not的辖域不清也会引起英语句子的句法歧义。“I didnt reject the proposal because it was put forward by him.”中的歧义在于,

8、否定的是主句中的动词,还是后面的原因从句。此句可译为“我并不是因为他提出这个建议才反对”,也可译为“因为是他提出的建议,所以我没有反对”。句法歧义在汉语中也很常见。汉语的重意合的特征决定了汉语句子的核心构架部分有时较难辨别,而引起歧义。例如,1. 主要谓语动词不明确汉语主谓关系松散, 有时很难界定哪个为主要谓语动词。汉语连动式若有两个动词,都可成为主要谓语动词。如“我打电话告诉他具体情况。”若“打电话”为主要动词部分, “告诉”即表目的, “我打电话是为了告诉他具体情况。”若“告诉”为主要动词,“打电话”就表方式,“我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告诉他具体情况。”2. 主谓语之间、谓语与其他成分之间界限不

9、清英语句子结构中, 主、谓界限清楚明确, 可做非此即彼的分析, 而汉语没有那样严整的结构,句子板块是松散的、流动的,主谓格局有时很难把握。例如:“爸爸知道/没关系。”(“爸爸知道”为主语, “没关系”为谓语)“爸爸/知道没关系.” ( “爸爸”为主语, “知道没关系”为谓语)3.修饰性关系不明确,造成歧义。歧义的产生不仅和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相关,有时修饰性的关系词也会导致歧义。如,“咬了猎人的狗”,该结构既可以是动宾结构也可以是限定性结构。理解为“咬了猎人的/狗”或“咬了/猎人的狗”。2.语言歧义对交际的影响在语言实际运用中, 歧义会产生消极作用或积极作用。若说话缺乏歧义意识, 用词、造句不够

10、谨慎, 致使歧义在不恰当的时候出现, 就会产生消极后果; 反之,若表达中学会巧妙运用歧义, 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2.1歧义的消极作用歧义导致语意不清,令人不解。例如,有一报纸标题为“Marshall Calls on Congress to Help Prostrate Europe”。标题中“Prostrate”一词有两个词性, 即形容词和动词, 既可用来修饰“Europe”(即“马歇尔呼吁议会帮助受挫的欧洲”) , 也可把“Europe”当作宾语 (即马歇尔呼吁议会来帮助挫败欧洲) , 结果令读者费解。合同中的歧义甚至会导致纠纷或损失。有一份英文合同,约定结束聘用的提前通知期为7天

11、,原文为:“Any party may terminate the contract by giving the other party a written notice 7 days in advance.”“terminate”是“终止、结束”的意思,但在一些英文版合同中,有时也可代替revoke,作“解除”解。这就造成了两种理解,一是提前7 天告诉你,合同期到了,要续约;二是提前7 天告诉你,你被解雇了。汉语中的歧义也会给听者带来理解偏差。例如,某人乘某路公交车访友新居,被告知在火车站前一站下车,其人在火车站的上一站下车,结果错了。原来讲话人的意思是火车站的下一站下车。2.2歧义的积极作

12、用言语表达中巧妙地利用歧义, 具有含蓄、凝练、曲折、生动的表达效果。文学作品中,恰当地使用歧义的词语或句子, 可使作品语言新颖活泼、诙谐有趣, 对于揭示主题、刻画人物性格等有积极的作用。例如,“In another (cradle) the future historian is lying and doubtless will continue to lie until his earthly mission is ended.”(Mark Twain: Speech on Babies) “在另一个(摇篮)里,那未来的历史学家正躺着(正撒谎),而且无疑将继续躺着(继续撒谎),直到他现在的使

13、命结束。”这里,作者利用“lie”这个词的两个词义,使整个句子兼具两层意思,对某些历史学家进行了尖刻的讽刺。也有商业广告利用歧义增强效应。例如,一则推销加拿大威士忌酒的广告是这样写的,“The Unique Spirit of Canada.”意思是“别具风味的加拿大酒”。Spirit一词既是“烈性酒”(常用复数) , 也是“精神”(常用单数)。因此, 这则广告的隐含意义为“加拿大独特的国家精神”。 制造幽默。许多笑话正是利用歧义现象来达到幽默效果的。例如,Uncle:Do they ring two bells for school?Mary:No,uncle. They ring one

14、bell twice.玛丽把叔叔的提问理解为“你们上课要敲两口钟吗?”,所以她的回答是“不是的,叔叔。是同一口钟敲两次。”;汉语利用歧义现象制造幽默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一些笑话正是利用了歧义,达到了绝妙的讽刺效果。此外,在相声、评书、谜语等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中,歧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语境与语言歧义歧义现象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是可以有效地化解或消除的。语言交际离不开一定的背景, 理解话语不能脱离一定的语境。因此, 语境是影响歧义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语用学的有关理论, 语境从狭义来说, 是指词、句、段等的前后可帮助确定其意义的上下文。从广义上来说,语境还包括交际双方的客观环境(如交际场

15、所、交际身份、双方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等) 和认知环境(如不同的经历、知识等)。语境可以提供附加信息或修正信息, 缩小词汇和结构的语义选择范围, 帮助读者或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的含义, 因而得以消除歧义。有事出于某种需要, 有意把话说得含糊,制造歧义, 要听者或读者自己去揣摩。除此之外, 要尽量避免歧义。有时歧义难免, 若不能用其他表达方式来代替, 就要提供尽可能充分的语境, 使有歧义的语言单位在这个语境中可以确定它的语义。至于那些因表达不当造成的不合理的歧义, 决不能允许存在。结语总之,语言使用中的歧义现象, 既会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因此,一方面应谨慎使用语言, 以避免其消极结果, 另一方面, 也应学会恰当、巧妙地使用歧义, 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1方秀才,语言中的歧义分析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